****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中期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冀教职成〔2022〕10号)的通知要求,由“双高办”牵头,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各系(部、院)和处室的配合下,学校中****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自评报告已编制,现按要求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5月24日至5月30日,有任何疑义或问题请及时反馈。反馈方式如下:
联系人:刘冬芳
联系电话:177****1846
邮箱:****@qq.com
****
“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2019-2021年)
二〇二二年五月
目 录
****“双高计划”中期自评报告
2019-2021年期间,我校深入贯彻**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和《中****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办法》,聚焦“双高”建设目标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作为、砥砺奋进,紧盯“引领”、强化“支撑”、凸显“高”、彰显“强”、体现“特”的绩效管理要求,对标对表、落实落细、凝心聚力、提质增效,全力推进“双高”建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照《**省国家“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校中期绩效自评得分97分,取得国家级成果200余项,省级340余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学校聚力推动“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10项改革发展任务,按照“党建统领、成果导向、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设思路,厚植培育办学特色,着力创建高质量发展的“沧医名片”,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校。
2019-2021年,通过“双高”建设,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专业群建设水平、校企**水平、服务发展水平、学校治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国际化水平明显提
升。临床医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果显现,“1+X”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建成一批集卫生健康技术标准制定、产品研发、推广于一体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构起了“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在医教协同、人才供给、制度标准、技术创新与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引领**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围绕“十大”建设任务,全校涉及目标任务117项,截止2021年底已全部启动,目前达成中期建设目标的111项,中期绩效目标完成度95%;预期标志性成果40项,已完成36项,完成率90%。专业群层面目标任务43项,目前达成中期建设目标的39项,中期绩效目标完成度91%;预期标志性成果总数21项,标志性成果完成数18项,完成率85%。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按照“建牢阵地、建强核心、建厚基石、建优体系”的思路,建牢思政工作阵地;建强党委领导核心,汇集跨越发展的新合力;建厚基层组织基石,夯实建功立业的新根基;建优“三全育人”体系,搭建立德树人的新格局。学校先后获**文明单位、**省文明校园、**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先进集体、**省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优秀等荣誉。我校推荐申报的**党建工作先进高校、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3个项目,被省推荐至**参评。
顺**过**省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估。荣获**省第五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团体一等奖、****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单位。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坚持“育人为本、成果导向、深化改革、优化标准”的建设思路,深化“三教改革”,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培育具有医专特色的人才。承办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场、省级7场;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奖励3项,省赛奖励28项;获“互联网+”“挑战杯”“学创杯”“中华职教社”等创新创业大赛奖励107项;获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主持国家级教改研究项目1项、省级9项;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18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3部,获评国家级优秀教材2部,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27部;获“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9个。
三是坚持校企协同创新,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按照“需求导向、**集成、协同联动、功能复合”的建设思路,打造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于一体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成**省大豆营****中心和甲状腺疾病工程、纳米抗体、中医药康复保健产品、营养与健康食品研发4****中心;立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个;获授权专利204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注册商标8件等。
四是服务城乡基层,打造高水平临床医学专业群。按照“行业背景相同、技能领域相近、专业基础相通、双师队伍共建、教学**共享”的建群原则,组建临床医学专业群;与**医大联合开办4个专升本专业,联合培养专升本学生1033人;获**省教学成果奖5项;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专业技能赛项等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省级奖14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1项、银奖4项;形成对接行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
五是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四有”好老师标准为统领,按照“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点面结合、整体提升”的建设思路,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2个;引进专业领军人才2名、博士1名,培养博士31名;聘任技术技能大师10人,****基地3个;获**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赛奖励3项、省赛奖励17项;**省师德标兵3人;获批2021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1项。
六是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提升校企**水平。按照“载体驱动、系统优化、重点培育、协同共融”的建设思路,构建校企共同体,提升校企**水平。政校行企协同共建康养、中欧康养、爱尔眼科、美容等4****学院;启动建设2个高****基地;牵头组****集团1个;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拥有稳定**院企150余家。
七是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按照“支撑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推动技术革新、服务人人出彩”的要求,服务国家乡村**战略,政校行企**,把学校建设成为技术服务高地、师资培训高地、技能鉴定高地、职业培训高地。推进优质就业工程,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面向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培训规模达9000人次/年;**首批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基地和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试点工作**省牵头院校。
八是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按照“党建引领、协同共治、重心下移、以群建院”的建设思路,形成自我管理、约束、发展的内部治理生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了以章程****学校制度体系,形成了基于“一章八制”的治理构架、基于重心下沉的组织构架、基于成果导向的激励构架的“三大构架”体系,创新优化内部治理形态,夯实依法治校基础,提升了管理效能,激发了内生动力;编印学校管理制度汇编1套;与麦可思共建**首家“医学专科院校人才****研究中心”,连续五年开展第三方质量评价。
九是加强“智慧医专”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落实“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求,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平台,深度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学校信息化水平,获评**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校园所有教室实现网络集中控制、实时录播、在线巡课、多媒体教学与分析等功能,并建成智慧教室11个。建设云上课堂,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中心和迎新、离校、宿管、资产管理等业务系统;建成****中心1个,省级示****基地建设项目2个;“网络空间支持下信息化应用”实践教学共同体入选2021年**省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荣获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十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国际化水平。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学院**举办的护理专业(专科)中外**办学项目,引进加拿大国际护理学分互认(双语)课程13门;与德国****大学**举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外**办学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院--扁鹊学院并招收来华留学生。开发“中文+养老护理”课程,开发并输出养老护理专业教学标准1个,课程标准10个;完成2门养老护理技能培训课程优质教学**建设;成立中泰智慧****中心,中泰智慧养老国际**研究联盟,2021年****学院。
学校“双高建设”计划投入229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双高”建设资金20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资金14700万元、行企业支持资金12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5000万元。经费到位:2019-2021年“双高计划”建设经费共计14594.6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双高”建设资金14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资金6664.53万元、行企业支持资金2944.88万元、自筹资金3585.23万元。
经费执行(见下表):资金利用率100%。
2019-2021****学校建设资金按任务支出汇总表
序号 | 任务 | 2019-2020年 | 2021年支出 | 合计 |
1 | 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 ****3003.97 | ****9578.07 | ****2582.04 |
2 |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 ****072.24 | ****129.2 | ****201.44 |
3 |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 ****4500.61 | ****3838.58 | ****8339.19 |
4 |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 ****657.07 | 853475.02 | ****132.09 |
5 | 提升校企**水平 | ****321.85 | ****025.53 | ****347.38 |
6 | 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 ****869.7 | 278059.95 | ****929.65 |
7 |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 714547 | 634247.45 | ****794.45 |
8 | 提升信息化水平 | ****919.72 | ****193.82 | ****8113.54 |
9 | 提升国际化水平 | 450531.95 | 144379 | 594910.95 |
合计 | ****0424.11 | ****5926.62 | ****46350.7 |
学校印发“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照“双高计划”相关要求,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落实项目责任制,建立健全资产使用绩效考核制度,严格与规范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动态监控等规章制度,确保双高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双高资金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双高资金使用效益。
(1)实施党建领航工程
学校积极推进新时代“党建领航工程”,制定、落实“党建领航”工程实施方案和“五大”计划,强化组织保障,压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一是实施领导班子建设“领头雁”计划。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做好引领担当,引导广大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二是实施基层党组织“攀登”计划。培育党建工作品牌,形成“一总支一品牌”6个,“一支部一特色”10个。对照“五个到位”和“七个有力”要求,评选校级标杆系部2个、样板党支部6个。申报第三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1个、样板党支部1个,均被省委教育工委推荐到教育部参评。申报**省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1个、样板党支部1个。
三是实施党员“先锋”计划。深入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打造了党史知识常态学、专题辅导深入学、主题活动生动学、红色事迹实地学、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以“党徽闪耀亮底色,示范创建我争先”为主题,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活动,集中挂牌一批党员“先锋”岗。聚焦“双高”建设,以“立德树人当先锋,爱岗敬业作贡献”为主题,开展先锋建功行动,每年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支部风采”展示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做表率、作贡献。
四是实施党务工作者“红领”计划。出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方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9名,****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申报**省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1个。常态化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定期开展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配齐配强专职组织员,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发展教工党员33名、学生党员430名,转正预备党员31人。
五是实施党建工作“筑力”计划。拓展工作阵地,与**、****医院实现“支部结对共建,双促互动共赢”。****园区建立“党建服务站”。****研究会平台,定期发布一批重点课题。打造智慧党**台,利用“学习强国APP”,完善在线学习机制,推进党员学习常态化。
(2)实施“三全育人”工程
一是打造“一个体系”,动员整合全校**,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推进工作体系。印发、落实《创建国家级“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工作方案》,制定10个层面、29项建设指标,明确133项预期成果。先****工作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心和7****工作室,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咨询。搭建育人示范引领平台,评选“三全育人”示范系部2个、工作先进集体10个、“教书育人楷模”15个、管理服务示范岗位5个。
二是实施“三大工程”,夯实“三全育人”工作基础。实施育人保障工程,建立学校领导、部门牵头、群团协同、培养系(部、院)落实的大思政格局,将“三全育人”工作列入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核。实施成长导航工程,研究具有医专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制定《医学生个人成长三年规划手册》,实现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开发建设“模块化”通识教育课程群40门,拓展完善素质类培训项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团7个;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是紧扣“六大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创新格局。协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校领导带头落实联系思政课制度,带头**课和思政公开课,深入思政课堂听课,专业教师全员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形成覆盖全课程的“大合唱”;持续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育人评价机制。协同推进科研与实践育人,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意大赛”,构建科研育人的机制;构建志愿服务体系,打造服务春运“小雨滴”“医然为你”“爱暖狮城”等实践育人品牌,做优“一系一赛”,做实“一系一项目”,将学生的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获**红十字模范单位、**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团队称号、第九届**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协同推进文化与网络育人,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编辑具有医专特色的文化建设话语体系——“12310体系”;深化“一系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创建,“医心为民、情暖社会”“传扁鹊思想、弘中医文化”等活动各具特色,荣获**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刊发校报48期,公众号推文780条,省市级以上媒体报道80余篇。协同推进心理与资助育人,打造“1+X”心理服务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持助困与励志相结合,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推进服务育人,实行学生事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温馨服务站”“谈心屋”等活动,打造品质后勤,打造“家”文化。协同推进管理与组织育人,优化育人制度,强化组织保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各个岗位和各个群体的工作之中,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3)实施思政课“两对照双提升”工程
一是推动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出台《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方案》,围绕“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建立“一院(马院)、二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研究中心****发展中心)、一工作室****工作室)”的“121”建设模式。邀请知名专家6人主持参与“****工作室”建设工作。
二是坚持“六要”标准,打造思政课教师队伍。配齐建强思政教师队伍(专职27人、兼职43人),组建由校内外15人组成的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落实专项经费,支持思政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实践研修,每年组织所有思政****基地开展实践研修。落实思政课教师每月1000元岗位津贴,在教师职务评聘、表彰评优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师给予倾斜。近三年,思政课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省级课题4项、市级14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1****教育厅讲义、课件评比专科院校“概论课”唯一一个一等奖。3****教育厅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思政课教学团队获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
三是把握“八个相统一”,打造思政课“金课”。整体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形成了思政课公开课、开学第一课理论宣讲、党史教育专题讲座三大平台,形成“一体两翼多模块”思政课程体系,采用“六讲法”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混合式教学,培育省级思政课在线课程1门,建成校级2门、微课120个。培育校级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5个。大学生“说学演讲唱”五位一体实****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展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大学生微电影展示二等奖2项。思政课满意度达99%以上。2021年10月,顺**过**省高校思政课质量评估,获得专家组好评。
(4)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工程
一是学校制定、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开展“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行动,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故事、战“疫”故事、先进典型故事等,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三是丰富拓展德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激发爱国主义真挚情感。开展“立心铸魂”“笃志润德”“奋斗圆梦”“同频共振”“共情共鸣”行动,多层次、全维度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组织开展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持续打造“一‘马’当先”知识竞赛、校园微拍大赛等思政教育品牌活动。开展学习“四史”竞答讲述活动和节庆纪念日教育,引导师生增进家国情怀。
四是运用校园文化的浸润功能,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开展了“青春告白祖国”“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党史国情、牢记初心使命”“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征文,“弘扬爱国主义,坚定理想信念”与“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五是用好用活网络平台,综合运用校园网、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挥网络育人作用。建设线上线下红色**,****纪念馆、****纪念馆、****基地****基地;制作推介体现爱国主义内容、适合网络传播的校园网络文化作品,生动活泼地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
六是开展“防疫宣传教育、疫情中的中国力量、敬畏生命热爱自然”主题思政教育,宣扬伟大抗疫精神,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活动覆盖率达100%,效果显著。
【主要绩效】
①制定、落实《创建国家级“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工作方案》。
②****党支部6个、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
2021年申报第三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1个、样板党支部1个,3****省委教育工委推荐到教育部参评。
2022年申报**省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1个、样板党支部1个,正在评审中。
③支持建设“双带头人”****工作室3个,申报**省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1个。
④设立“校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党组织结构,其中党委1个、院系级党总支14个、党支部26个。
⑤口腔系口腔医学19-14班团支部荣获“2020-2021学年高校活力团支部”。
⑥构建了“一体两翼多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
⑦建成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3门。
⑧建有70人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其中专职27人、兼职43人。
⑨建有独立****学院。
⑩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包括:
**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
**省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讲义、课件征集评选一等奖1项;
**省第二、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政课授课大赛获奖3项;
**省2021年度教师教育家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二等奖2项;
“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行企业专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获**省高校思想政治创新案例三等奖;
****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获奖3项。
⑾2021年通过**省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估。
(1)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
以教育部《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指导意见》为标准,在深入开展专业调研基础上,近三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体现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突出德技并修;以校院(企)**为纽带,实现多方联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推动**整合;以1+X证书为抓手,探索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支撑,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学习评价改革为手段,强化培养目标达成”的要求。落实了思政、劳动、体育等课程的学时安排。开发了《常用急救技术》《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实务》等拓展互选课程。出台选修课模块化改革实施方案,开设了思政类、美育类等6个特色模块50余门课程。建立了《****人才培养方案公开制度》。完成了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修订工作。
(2)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卫生健康行业需要,推进产教**、医教协同、校院(企)**育人,****学校理事会、****委员会,制订专业(群)建设方案,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三对接”,采取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2+1”等联合培养模式,打造“五育并举”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中学、学中做,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标准,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突出实践教学,专业教学实践课时达到50%以上,毕业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10个月。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医学人文、工学结合、“三教”改革、劳动教育等方面的育德修技要素以及1+X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持续完善“尚医德,重基础,强技能,复合型”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体系。
(3)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构建了具有医学特色的“三示范、四融入、五保障”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完善评价机制“三大举措”,强化组织领导。实施思政课程“领道”、公共课程“闻道”、专业课程“同道”、实践研习“悟道”四大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创新“目标同向”“师资共享”“**共享”“平台共享”“内容同步”五大机制,深化改革创新。近三年来,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49门,认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门,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0个、课程思政思政案例库20个;征集课程思政建设交流文章30篇;立项市级课程思政研究课题7项。
(4)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将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了“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三个教育维度,通过“理论、实验—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化教育途径,使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培养学生敬业、诚信、友善意识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围绕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推动以“仁心仁术”为特色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建立3个****基地,共开设医学人文系列讲座20次,为培养具有仁爱精神,大医精诚的卫生健康技术技能人才夯实基础。2021年,“三维构建、三位共育”生命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5)深化“三教”改革,以“金课”引领课堂革命
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实现教与学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模式重建。
以“教师”为育人根本,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体系,组建3支省级以**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进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落实从行企选聘教师制度,建立校院(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
以“教材”为育人纲要,提高课程教材整体质量。鼓励多导师教学,组织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新形态教材27部,融媒体教材24本。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大赛等相关内容,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中,实现岗课赛证有机融通。
以“教法”为育人手段,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推行面向院企真实工作环境的任务式教学模式,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式。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虚拟现实技术进课堂。设立课堂教学质量年度奖,打造“金课”,“****中心”培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3个。加强“三教”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立项校级“三教”改革课题10项。
(6)积极推进劳动育人教育
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16学时。设立师生义务劳动日,建立23个校内****基地。开展劳动教育进宿舍、进课堂、进社区、进病房的“四进”活动;组织“劳动立身、筑梦青春”主题教育,开展刮痧按摩、心理保健、中药种植等活动,学生参与面达100%。将劳育素质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通过生活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实践、假期社会实践、临床岗位实践活动,****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三全育人”劳动教育体系。2021年获批**省****学校。
(7)提升职业技能竞赛水平
完善技能大赛制度,形成“校-市-省-国家”四级梯队培养的竞争机制,营造了以赛促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承办了第三届高职院校临床医学技能大赛、**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护理技能(高职组)、护理技能(中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等大赛;获批省职业院校****基地;高质量完成**职业技能大赛6个赛项的比赛环境建设,为**省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提供了优质环境。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协会组织的17个项赛事中获奖104项,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34项。
(8)积极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
深化1+X证书教学改革,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正确把握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关系。着力课证双向融通,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学历教育内容、证书培训内容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师资队伍培训,对接1+X证书试点需求,将X证书师资培训作为必修模块,按照证书类别组建培训联合体,互聘教师开展培训,****学校现有**,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师资培训。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比例达到40%以上。学校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共19项,覆盖全校18个专业,培训人数达1661人,平均通过率达97.7%。
(9)推进疫情期间在线教学
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疫情期间,学校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线上教学工作,依托多种在线课程平台,保障教学顺利开展,积极组织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加强在线教学监控,确保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教学覆盖面达100%,全校300余位老师参与直播教学,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主要绩效】
①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9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率97.7%、1+X专业学生人数1661人。
②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占比80%以上,“平台+直播”线上课堂覆盖率达100%。
③校企**开发主编专业课教材38部,组织编写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新形态教材27部、融媒体教材24本。
④形成“三示范、四融入、五保障”全课程育人机制,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成****研究中心。
认定20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和20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
积极推进申报省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⑤开设美育选修课22门。
⑥****基地28个;获“**省第****学校”。
⑦荣获**高等职业院校首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大学生运动会、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取得单项奖10项,团体奖7项。
⑧学校原创话剧《大爱之光》通过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初选。学校“红十字文化”成功入选**职业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
⑨立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课堂革命”典型案例2个。
⑩获**省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主持国家级教改研究项目1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9项。
⑾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部;获**首届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2部。
⑿学生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高职院校临床医学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28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团体奖2项。
⒀学校被评为**省普****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众创空间);
获“互联网+”“挑战杯”“学创杯”“中华职教社”等创新创业大赛获奖107项;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获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入选**2020年第三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样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征集活动,并在新职业网宣传推广。
⒁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专业对口率高达91%、毕业生总体满意度高97%、用人单位满意率平均95.6%。
⒂2020、2021年我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3.92%、95.70%。
(1)打造卫生健康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一是****服务中心。坚持产教融合、医教融合、校地融合的“三融”战略。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体现医专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符合卫生高职特点的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形成了“****中心”建设格局。
学校卫生健康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架构与作用
序号 | 七大中心 | 主要作用 |
1 | 中医药****中心 | 为学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提供软硬环境和条件支撑,为地方和区域卫生健康行业提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为相关医药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服务,为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
2 | 康复****服务中心 | |
3 | ****中心 | |
4 | 医****开发中心 | |
5 | 纳米****中心 | |
6 | 甲状腺****中心 | |
7 | 转化****中心 |
二是强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以专业人才为支撑、以校企融合为纽带、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团队建设与运行模式,该成果荣获2021年**省第十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学校重点组建了纳米抗体技术、甲状腺疾病防治技术、基层卫生健康、康复治疗技术、中医药产品研发技术等研究团队。积极培育****中心,集中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研究、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甲状腺癌研究三个团队的研究优势,合力申报并获批**市甲状腺****中心。之后,又成功获批**市****中心、****医药康复****中心、**市营养与健康食品****中心。同时,积极打造省级技术创新平台,2021年联合**市营养学会、******公司、**水磨坊****公司共建“**省大豆营****中心”,****学校省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该中心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外观设计专利4件,商标注册8件,发表核心论文10篇。截止2021年底,学校共拥有研发平台29个,其中省级平台1个,市级平台4个,校级平台24个。经多年建设,各研究团队在各自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
(2)健全创新服务平台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平台顶层设计。科研处作为平台管理机构,平台下****服务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发展规划、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应用推广、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等工作。制定落实《创**设机制,打造卫生健康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实施方案,对平台的组建方式、运行机制、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
二是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出台《**医专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卫生健康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经费管理办法》,保障了平台管理机构与职责明确、建设与运行、经费管理规范。
三是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平台管理系统。依托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开发“科研平台”模块,对各团队情况进行精准、高效的管理,各团队级别、负责人、人员、项目、成果、获奖情况可进行实时查询。
(3)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
优化科研机制体制,先后出台《科研创新工作方案》《卫生健康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完善科研考评体系建设,修订《教学人员科研工作量积分及绩效折算办法》《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工作方案》《科技特派员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建立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优先奖励机制。修订完善奖励办法,出台《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强化与院企横向**的规范管理、技术服务备案管理。****中心,促进成果转化,加大科研项目培育、孵化力度。****中心建设。制定相关制度文件30余项,为中心正常运行、教师科研实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4)提升应用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广泛开展深度调研,了解技术需求,寻找技术**关键点,推进横向项目**,自2019年以来,****保健院共同签订了《校院**协议书》;与******医院签订横向**协议;与******公司进行横向课题**;与**新基******公司就蛋白制备达成**;与******公司就小鼠腹水制备开展技术服务;与******公司就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达成**;****医院**,****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清瘟败毒饮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展开横向技术服务**;与**冠普****公司达成“认知”教学智能机器人研发**;****商贸****公司达成《常见疾病康复》教学智能机器人研发**;****商贸有限公司达成《言语治疗技术》教学智能机器人研发**,以上院(企)累计技术服务到款额138.6万元。
积极参加2021年**职业教育博览会,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和特色,一批科研创新成果精彩亮相,接待参观者6000余人次,其中接受行企咨询700余人次、其他院校交流600余人次。****学校宣传手册、招生手册500余份、专业宣传页1000余份。赠送中药香囊500余个、双蛋白系列食品500余份。
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3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0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金额达76.7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02篇,其中核心期刊112篇、SCI14篇;主参编教材、著作223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3部。获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1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医学科技奖、**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1项。
(5****学校专家智库
积极开展智库咨询,****政府、社会、行业的新型纽带关系,提升学校在“健康**”“健康**”战略研究、理论创新、政策建言、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撰写咨询报告6个,其中,1****政府采纳,1****控制中心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联合会提交咨询报告1个,****卫健委等部门提交咨询报告3个,收到好评。
(6)积极开展“双创”活动
加强就业创业教学,就业指导课已在智慧云职教MOOC学院完成4次开课任务,学生选课人数累计过万人,创新创业课程已在智慧云职教MOOC学院第3轮开课,学生选课人数超4千人。主持建设国家临床医学**库“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就业指导课完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0个微课等**制作。
积极推进双创工作。****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众创空间)、**市众创空间,我校将项目与专业融合,与社团对接,“一项目一社团一指导教师”,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社团“以老带新传帮带”,保证了项目的专业性和延续性。三年来,4个项目在众创空间得以孵化走向社会,取得了明显效益。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0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21项。入选**2020年第三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样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征集活动。
【主要绩效】
①建有29个研究平台,其中省级技术创新平台1个(**省大豆营****中心)、市级4个、校级24个,形成技术研发团队9个。
②****学院2个、混****学院4个、院企工作室1个,****基地2个,****基地157个。
③建有高水平专家智库1个,开展智库咨询,形成咨询报告6份。
④****工作室1个、****工作室10个。
⑤2019-2020年获**医学科技奖7项、**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3项。
⑥SPF级实验动物平台获“**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我校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体系,建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骨干专业群2个、校级专业群2个,构建了重点突出、内涵先进、**共享、优势凸显的专业组群。
通过“双高”建设,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完善内生动力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从“单个专业建设”走向“专业集群发展”,更好地适应了区域卫生健康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建成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和一批在线精品课程;建成1个****中心、2****基地;建设2个省级示****基地、1个高水平专****基地;培育、引育5个高水平专业群负责人,骨干教师体量不断壮大,组建3个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国际化**办学取得一定成效;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学校省级以**水平专业群一览表
名称 | 包含专业 | 级别 | 立项单位 | 立项时间 | 立项文件及文号 |
临床医学专业群 | 临床医学 护理 医学检验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 | 国 家 级 | 教育部 财政部 | 2019.12 | 关于公布中****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19〕14号) |
药学 专业群 | 中药学、药学 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 | 省 级 | **省 教育厅 | 2019.7 | 关于公布**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项目遴选确认结果的通知(冀教职成〔2019〕27号) |
**省 教育厅 | 2022.4 | 公布**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项目遴选确认结果的通知(冀教职成〔2022〕8号) | |||
护理 专业群 | 护理、助产 康复治疗技术 | 省 级 | **省 教育厅 | 2022.4 | 关于公布**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项目遴选确认结果的通知(冀教职成〔2022〕8 号) |
【主要绩效】
①建有专业群5个,其中国家级1个(临床医学专业群)、省级2个(药学专业群、护理专业群)、校级2个(健康管理专业群、中医药专业群)。
②主持国家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库建设并通过教育部验收。
③主持2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库。
我校紧扣“高水平”“双师队伍”两个核心概念,着力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术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显著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职业和教学能力。现有专任教师497人,高级职称教师243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89.7%。
(1)打造“四有”教师队伍
一是坚持价值引领,加强师德教育。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持续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计划方案。编发《师德师风手册》,组织学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内容。将师德师风教育专题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结合教学科研、考察进修、社会服务等活动,鼓励教师参与调查研究、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德育实践活动,寓教于活动之中,增强师德教育效果。
二是坚持师德为上,营造修德风尚。制定《师德标兵评选办法》和《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出台《“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实施方案》,三年来,我校共有5名教师分别被评为**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和省师德标兵,评选出校级师德标兵26名、校级优秀教师35名。2021年评选出10支“四有”好教师团队。
三是严把考评关口,强化师德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师德考核办法》,每年组织近500名专任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将师德表现作为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在职务晋升、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2)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一是打造三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出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建立、实施教学创新团队考核激励机制。护理专业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两个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创新团队,组建校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建立团队建设校院(企)协作机制,组建校企**、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促进书证融通,全面实施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模式。
二是提升双师教师实践能力。加大“双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由国家组织的职业资格和执业资格认定;修订《“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每年做好“双师型”教师认定。落实专业教师每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的规定,修订《教师赴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办法》,近三年我校专业课教师累计进修1000余人次,专业教师95%完成院企实践锻炼计划。**共建“双师型”****基地7个、****基地3个。专兼职教师互派互聘353人次。
三是完善兼职教师管理。修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善兼职教师**库,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成学校20个专业共计40名校内外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工作。实施产业(行业)导师特聘岗位制度,聘请行业导师6名。聘请院企高层次专家、高技术技能人才40余人到校任教,聘请院企技术人员297人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室13个,****工作室1个。
四是提升教师技能水平。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国赛三等奖3项,省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扎实的业务水**过硬的教学功底。
(3)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2019-2021年,全日制引进硕士研究生66名和博士研究生1名,柔性引进博士研究生2名;加大学历提升支持力度,鼓励支持27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特聘专业领军人物及大师名匠9人到校任教。
二是推进实施“三大”计划。实施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培养计划,制定《专业群带头人遴选管理办法》,建立专业群“1+1”组合的双专业带头人模式。实施教学名师培育计划,设置“校级名师-省级名师-国家级名师”发展通道,评选9名校级教学名师,积极培育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制定《骨干教师评选标准》,评选骨干教师103人;建立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制度,选送34名青年教师到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进修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31名新入职教师遴选专业导师。
三是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积极组织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教学方式方法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优质课堂示范观摩、教学经验交流和国内外访学研修、实践进修等。采取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学生评分反馈等形式,强化教师组教施教能力,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国家级、****协会组织的18项赛事中,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6项。
(4)健全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发展中心作用。建****活动中心,形成“面向全员、突出重点、分层次、多样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每年举办教师能力提升系列讲座、教学工作坊、教学科研沙龙活动10余次。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各类教学改革和能力提升培训研修班。2021年获批**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获得5个项目教师培训承接资格。
二是健全师资培养培训机制。加强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选派青****大学等高校进行访学研修。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施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养计划,开展相关业务培训10次;实施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开展相关业务培训20次;以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平台,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近三年共选派47人次学习培训。利用学校“****中心”平台,购买了60余门精品在线课程(专题)供全体教师进行在线培训学习。近三年教师参加日常培训、院企实践、学位进修累计达到16000人次。
三是实施青年教师“青蓝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博研究生,25名青年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开展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制订活动,组织新教师入职训练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训,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践锻炼、访学研修、教学技能大赛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四是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选派24名****医学院、****大学、****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选送1名优秀教师赴英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2名优秀教师受聘参与泰****委员会与我国教育机构联合组织的汉语教学项目,为泰国职业院校提供汉语课程和中国文化体验课程线上教学服务共计64学时。
五是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时,累计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10次。同时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励机制,将信息化能力列入教师评价体系。
(5)创新教师评价机制
一是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构建学校教师分层发展、分类晋升、能力贯穿的标准体系,确定“新教师→双师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教师发展标准,明确专业技术岗教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晋升标准和岗位聘期标准。针对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从师德师风、教学教研、科研与社会服务、专业发展4个维度,设计了基于职称的“初级—中级—副高—正高”和基于职业的“新教师—合格教师—双师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成长标准和发展目标,并通过诊断、预警与改进工作,形成教师发展质量报告。
二是实施教师考评机制改革。出台《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实施办法》。修改《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中的“教学人员教学工作量认定与测算办法”“教学人员科研工作量积分办法”“继续教育社会培训项目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等配套文件,健全了考核评价与薪酬、奖惩、选聘、任用等内容相关联动的配套管理办法。出台《社会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就培训收入的分配使用进行了规定。
三是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学校“双高”建设任务和职业培训改革需求,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中,新增了“双高建设高水平成果绩效”和“社会培训绩效”,突出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导向,充分发挥了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导向作用。2021年,启动岗位聘期考核制度改革和新一轮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四是改革教师职务(职称)评定办法。出台《教师系列职称申报评审分类评价标准和量化办法暂行规定》,明确职称评定加分项与分值,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定机制。破除“五唯”,修订《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晋升评审工作管理规定》,完善教师晋升评价标准,不断激发教师活力。
【主要绩效】
①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97人,全校生师比15.08。
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为89.7%。
③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3个、校级3个。
④与院企共建“双师型”****基地7个、****基地3个。
护理专业“双师型”****基地被确定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承接项目。
⑤学校获批2021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
⑥教师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国赛奖励3项,省赛奖励17项。
⑦教师参加各类行业、学会组织的技能竞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45项。
⑧5名教师分别被评为**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⑨主持、****学校专业教学标准4个(2个职业本科),研制课程标准474个。
⑩教师立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12项。
⑾****学校工作综合满意度为98.9%。
(1)打造医教联合体
深化医教协同、校院**,****医院、****医院等9家医院签署**协议,共同组建“1+1+X”医教联合体。
一是“医教联合体”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日益加深。2020年,****保健院设备款捐助50万元。****医院、****医院临床教学采购设备15万元。落实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免费定向生临床见习和实习91人。与**、**医院**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免费定向生联合培养,实施“1.5+1.5”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实践育训一体、师资互聘共用、**共建共享、科研创新转化的医教协同新模式。
****卫健委、医教联合体单位,共同进行了**区域乡镇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需求调研,发放回收调查问卷5150份,完成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学校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和专业群构建提供必要依据。与**等7家医院签署**协议,开展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学校投入资金24.9万元,加****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实施,探索卓越医师“3+2”培养项目。
****图书馆**优势,与3家县医院实现校内图书电子**的共享,****医院卫生人员分享优质图书**,提供线上科研检索服务和文献信息服务,组织开展科研检索培训讲座和科研专项指导,****医院临床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了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制订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计划,采取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培训、新版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指南解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等针对性培训。
****医院的横向课题研究**。立项现代学徒制市级研究课题2项,结项1项;发表现代学徒制相关论文4篇。康复治疗技术,医学营养、医学检验技术、护理专业分别7家院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累计投入资金70余万元。
(2)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一是抓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我校被教育部遴选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以来,以护理、药学2个专业为试点,在******医院****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构建了“五双五共五融合”“双重主体、交替训教”双主体育人机制,打造了校企共建互聘共用双导师教学团队;实现了校企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定了校企联合育人培养制度和标准;建立了校企共定管理制度长效机制;创立了现代学徒制信息管理平台等。培养学生(学徒)111人,打造校企双导师团队2个,****基地4个,编写教材6本,出台管理制度22个。顺**过国家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
二是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药学专业与******公司**,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成立新增益丰**班1个;医学美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成立管家方向班1个;中医学、针灸推拿和康复治疗技术****人民医院、******医院**成立“扁鹊中医传承班”,“康复学徒实验班”,实施学徒培养。
三是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医院第一、四、五、****医院****学院、定向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开展长期**,学生留用率达70%以上。临****红十字会****中心成立订单班2个;****医院成立护理急危重症教改班,实施“1.5+1.5”模式培养;眼视光技****医院集团成立订单班1个;口腔医****医院合建教改班;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与市朗洁****公司******学院;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与**绪必迪医药科技、**金城泰尔制药、**福元医药股份、******公司****公司等4家药企在渤海****园区**开展人才培养**。
四是推行面向院企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推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共同开发,校院企**开发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6部。护理专业与******医院**,撰写的《谋共赢、显特色、双主体共育人才护理专科人才典型案例》获2021年****委员会产教融合校企**典型案例。
(3)加****集团建设
一是集团以医教协同为实施路径,深入推进实体化运作,集团现有理事长单位1家、副理事长单位11家,理事单位73家,****医院)45家,院校40家,设分委会8个。****集团建设项目获批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制定《****集团**共享实施办法》等制度,每年组织召开理事会会议,决策集团重要事项。
二是集团围绕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组织进行行(企)业和院校调研,****集团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调研报告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组织多家理事单位联合进行高考招生专访活动。集团院校年毕业生数在3万人以上,总体就业率、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受到医药卫生行业企业的普遍欢迎。
****残联**残****总站**成立了“产教融合康****中心”。组织《初级辅助技术工程》培训2期、暑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线上公益培训8期,线上观摩学习3000人次。****出版社组织了新冠疫情知识电子书籍推荐和网上知识竞赛活动,省内10余所院校的27000余名师生参与。汇集各院校及企业网上教学**,为集团职业院校提供免费网上教学及实训**。
四是组织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联盟教师实验技能邀请赛、“慧医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承办了**高等职业院校第三届临床医学技能大赛。近三年,组织了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养老服务技能大赛的省赛和选拔赛。教师获**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3项,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获高等职业院校临床医学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3等奖2项。
五是学校获批河****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及新一届卫生健康、视光****委员会委员单位。
(4****学院
****学院。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为模式,建立“****学院”,服务**康养产业的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人才培养。****委员会**成立“****学院”,****集团**成立“****学院”,****联合会美容化妆品****发展中心联合成立“****学院”。与******医院成立“****学院”,与北****公司成立“****学院”,****集团****学院,与**市朗洁****公司成****学院。与**亚华****公司建立“美容医学方向系列辅修专业与解决学生就业战略**”伙伴关系。
****工作室。口腔医学专****医院****工作室,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库建设、学生实习方面开展了深入**。
****基地。护理专业获批省创新行动计划高水平专****基地建设项目。与****集团签署了中日****基地共建协议;与国药器械****实验室有限公****基地;与****公司**建立**省大豆营****中心;与北****公司、******公司、******公司3家企业**制定了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建设方案。
(5)筹建****委员会
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和“一老一小”国家战略需求,2021年11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批复****委员会成立,并将秘书处设在我校。2022年4月28日,我校牵头承办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由39名政府、行业、****委员会名单,截止目前专委会会员单位共计403家,包括康养康育行企业85家、中职院校44家、高职院校195、本科院校45家、开放大学34家。高职院校中双高校41家。
【主要绩效】
①建立了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的制度体系,与9家医院签署**协议,****学院,共同组建“1+1+X”医教联合体。
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新专业数量2个、开发新课程6门。
③2021年,顺**过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护理、药学2个试点专业共招录培养学生(学徒)111人,占专业学生数比10.5%。
《谋共赢、显特色、双主体共育人才护理专科人才典型案例》获2021年****委员会产教融合校企**典型案例1个。
④校院(企)联合实施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7个,在校生150人/年,占专业学生数比10.7%。
⑤牵头成立河****集团,获批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集团建设项目。
⑥****学院2个、****学院4个、高水平专****基地2个。2个高水平专****基地获批**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立项。
(1)提升应用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医院、****中心。与****公司签订《校企****服务中心协议》,双蛋白蛋糕、面包已批量生产。举行了“**医专营养****基地”“****基地”“沧****基地”揭牌活动。与河****医院共同申报省甲状腺****中心,联合开展研究项目5项。****医院共同打造转化****中心,开展研究项目8项,构建系统性临床—基础实验转化医学研究体系。
二是加强横向**促进成果转化。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了解技术需求,寻找技术**关键点,推进横向项目**。2019-2021年,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0项,技术服务到款额479.83元,科技成果转化4项。
三是以团队科研能力,助力企业升级。2021****科技局公布**市重点研发项目“揭榜挂帅”技术榜单,康复****服务中心以较强的研发实力、科研条件、稳定的科研队伍和前期研究为基础,主动与技术需求单位——**鑫龙教学****公司对接洽谈,提出技术创新解决方案,达成**,揭榜金额为200万元。此项**方向为康养器械智能研发与应用,助力企业从康养视角出发,在原有的健身器械的产品中增添智能化,实现企业产品升级。
四是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我校2020年首批备案8名科技特派员,工作一年来为被服务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工作,受到被服务企业一致好评。2021年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动员力度,目前已申请科技特派员47名,前期已完成与相关企业对接,待**省科技厅审核批准后于明年正式开展服务工作。
****中心功能,为区域科研提供支持。****中心****中心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实验室占地1000余平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00万元,其中实验动物平台获得**省科技厅颁发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截止2021年底,提供横向技术服务项目4项。
(2)职业培训与社会培训
一是创建“沧医急救”培训品牌。2019-2021年,选派救护培训师资120余人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76次,覆盖27000余人次;完成新生应急救护普及培训11215人次、初级救护员培训300人次。2020年,组织教师录制完成《科学防控疫病文明护佑健康》4部专题视频讲座,直播上线,点击、浏览量接近24万次。****红十字会****基地、**市教育****基地,被教育****学校****学校。
二是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学****鉴定站,2019年开展4个工种培训500余人次,拿证率达98%。2019年,获批**省****基地,承办了首期“**疗护培训班”,培训150余人。2020年,获批**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定点培训机构,开展了19个工种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与****公司**建设药品经营与管****基地,制定“****基地建设方案”。
三是开展其他社会培训。近三年,面向医院、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社会人员,开展了**省第一届康复实操培训班、**局智慧平台系统培训、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对外汉语培训、社会考试培训、统计学专业知识培训、职工礼仪培训及各类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累计14500余人次。
(3)拓展社会服务
利用学校职业教育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科技特派员宣讲月、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普宣传、线上平台、承****服务社会。
****医院以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为核心,立足公共卫生服务事业,促进发展规模和医疗技术不断“提档升级”,医疗服务年门诊量达1.5万余人次。
二是打造线上健康教育公益平台,录制、上传、发布健康微视频400多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学习,线上浏览达8386人次。
三是组织开展线上营养知识普及活动,录制健康教育微视频5个;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市全民营养宣传周启动仪式及宣传活动,****社区活动,举办学术报告10余场、公益讲座8场,获**省营养学会“勇于创新奖”。
四是我校****社区挂牌成立了“****社区****中心”,组织各专业教师、学生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开展卫生宣教、健康体检、保健按摩等一系列活动,为社区居民普及了健康基本知识,增强了居民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品质。
五是持续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社区服务、进校园培训形式,开展义诊服务、防疫宣传、急救培训等活动,3000多人次参与并受益。
六是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学校利用讲座、培训、座谈等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学习宣传、学习服务等活动,内容涉及营养健康、老年病预防、时事政治等,组织社区居民和老年人群等群体参加全民终身学习,在这次活动中,近2000人次参与并受益。
七是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教师获2019年**市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3项、**省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3项;学生获2019年**省实验动物学会科普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21年,教师获**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学生获**省第二届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1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局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等各类考试工作,近三年服务考生15885人次。
学校荣获**红十字模范单位、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单位、无偿献血先进高校、****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和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和先进单位等称号。
(4)继续教育工作
开设成人教育专科专业9个、本科专业5个。2019-2021年共招收成人教育专科生450人、本科生224人。完成自考报名1266人,受理报考科目2505科次。开展了2年制中专毕业生补学时培训。2021年,制定、落实“****基地建设方案”,培育2门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对我校继续教育工作评估,给予了充分肯定。
(5)服务脱贫攻坚战略
一是加大贫困地区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就读高校的比例,2019-2021年,我校在西部地区招生890人。同时,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经济资助。
二是助力西部地区民族职业教育发展。2019-2020年,****教育中心护理专业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先后委派多名老师到怒江任课,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实验室建设、师资培养。2019年9月,学校签署了“****基金会捐赠协议书”,捐赠30万元用于**省怒****学校****实验室建设等,****中心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是自2020年10月以来,先后选派三批支教团队共9名骨****大学****学院**校区进行对口支教,选拔40名****医院援疆实习。《我的援疆支教日记:国与家,责任与担当》获“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题征文三等奖。
四是2019年,学校领导先后4次带队到定点扶贫村——**县小路村走访慰问、指导调研,激发贫困户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早日实现贫困户脱贫出列,并捐赠了一批卫生室医疗器材。2020年,组织系部师生深入我校定点扶贫村为村民进行义诊,免费为村民健康体检、量血压、测血糖,进行健康指导,服务村民500余人次。
(6)服务乡村**战略
****卫生院****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高职扩招,三年累计招生993人,主要采取“线上教学+网络直播+集中面授”的教学模式保证学习效果。
2021年,我校继续派****,年内组织2次义诊和健康普及讲座,为村里防汛工作捐助4000元左右物资,集中走访贫困户,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学校为村里维修公路帮扶资金3万元。
积极与**、孟村、**三县结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明风尚培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施志愿服务项目等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7)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2020年,**市组建疫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我校400多名教工报名参加,从中选调200余名骨干教师分赴**21个县(市、区)开展工作,经过连续奋战,21个流调小分队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全部2000余家复工企业摸排工作,共对397例不明原因发热留观病人及747位密切接触者做了流行病学调查,登记复工员工10万余人,为全市复产复工复学做出了重要贡献。2020-2021年共派出60余人次到市防控办,接龙式、不间断支持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春,**市爆发新一轮疫情,学校党委第一时间请战出征抗疫前线,再次组建200人流调队,第一批56名流调队员利用10天时间完成了**流调任务。
(8)撰写政策咨询报告
2019-2021年,围绕区域卫生事业热点问题,组建团队开展调研,撰写了《**市环境碘及氟与甲状腺疾病流行现状调研报告》《关于协同推进康复产教融合创新的建议》《****中心应对养老难题的建议》等6篇政策咨询报告提交相关部门。
【主要绩效】
①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9项,纵向经费到款额76.7万元,科技成果转化4项。
②学校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0项,到款额138.6万元。
③开展非学历培训62228人日。开展面向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438人日。开展面向家政、养老护理等社会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2754人。开展面向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培训1010人。近三年非学历培训年均21987人次,是在校生人数的2倍多。
④****学校****学校、**省****基地、****红十字会****基地、市教育****基地,****社区****基地、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定点培训机构。
近年来,****学校治理体系放在突出位置,将治理效能提****学校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学校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系统优化的内部治理体系,厘清协同共进的内外部治理关系,打造各方高度认同的治理文化,****学校治理能力提升,形成了高水平治理格局。
(1)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决策结构,完善决策机构与辅助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形成以《**医专章程》为核心和统领,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的“一章八制”制度体系,“八制”包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理事会、教师申诉、学生申诉、财经委员会和信息公开制度。系统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依据“废改立”的原则,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编印了《**医专管理制度汇编》,涵盖13个大类、262个制度。加大内控建设力度,研究制定内控实施方案,以“六化”管理为主线,对学校8项重点制度进行修订,并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强化对制度执行监督的管理。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扩大二级系部管理自主权,增强系部发展动力,激发办学活力。创新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出台《专业群建设与管理办法》,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委员会、****委员会和教代会在学术研究、****学校管理中的咨询、决策和监督作用。
二是强化创新思维,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学校内部治理能力。推进目标绩效管理,完善部门目标考核和个人考核体系,形成重在绩效、用数据说话、时时评价、事事评价的机制。出台《“双高计划”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双高计划/提质培优”高水平成果和建设绩效奖励办法》,建立了以目标管理和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奖励机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修订《预算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改革二级教学单位日常经费的预算管理。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建立了第三方深度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建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管理部门、系部、教师、学生、行企多方参与的机制。实施专业建设多元评价机制,建立专业评估、国际认证、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等多类别的评价体系。建成数字校园基础平台,集成20个关键业务系统,实现了统一信息门户和用户身份认证、服务师生的跨部门应用,基本实现治理领域数据**的全面汇聚、共享和应用,优化完善服务事项网办流程,推进了治理方式变革。
三是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学校章程及相关制度办学,确保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出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印发《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和《工作任务分解考核验收要点》,各责任部门每季度提交1次工作推进报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树立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
四是创新管理机制,创设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建立专班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统筹各方面力量,以上率下,形成抓重点、解难题的整体合力。学校围绕“双高”“提质培优”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问题,以垂直管理取代扁平化管理,破除原有部门壁垒和条块分割模式,成立11个工作专班,由各分管校领导负责,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一体推进。党委每季度召开工作专班建设推进会,亮成绩、比成效。****学校“双高”“提质培优”建设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健全质量自治体系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提高学校专业结构与医药卫生、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契合度,改造传统专业,扶持**专业,增强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性和适用性,把好质量内部保证的入口。近三年,学校积极优化专业结构,设置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专业3个。2019-2021年,新增药品生产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口腔医学技术4个专业。
二是深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进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建设,****学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出台《**医专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医专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整改方案》,构建了“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的内部质量保证诊改体系。2020年11月,****教育厅诊改复核专家组的诊改复核。专家组认为:学校启动诊改工作以来,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制定了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诊改工作。发展规划目标具体明确,并传递到了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上下衔接成链。机构职责明确,建立健全岗位工作标准。五个层面都建立起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和诊改运行制度,设计了各层面的质控点。制定了体现激励特征的绩效考核制度。系统推进了智慧校园建设,完成了诊改信息化基础建设,实施了五层面质量诊改数据运行,体现了智能化特征。师生员工有明显获得感。
三是加强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加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法》,每年发布《****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组织数据采集培训,编印《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字段释义表》《网络版平台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严格部门负责人、质考办、专业群、党委会四级审核程序。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在数据采集分析的基础上,每年撰写数据平台分析报告。按照做好高职教育质量年报编制工作的要求,完成了我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上报、公开工作。通过加强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使人才培养工作状态的呈现更加立体、客观、公正、全面,****学校的办学成绩与不足,为学校领导管理与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3)完善第三方教育评价
****公司共建**首家“医学专科院校人才****研究中心”。****公司**,利用专业化的大数据平台,从学生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企业行业专家评价)等维度,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分析,开展毕业生短期跟踪评价、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学生成长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师资发展评价、用人单位跟踪调研等,****学校内部治理问题。
二是针对2019、2020、2021年麦可思调研报告反馈问题,督查各系部改进情况。根据每年“生源与招生评价报告”“学生成长评价报告”“教学质量与改进报告”“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六大项目报告,要求各相关部门和系部结合年度诊改报告以及实际工作,认真研读分析各项目调研结果,总结改进成果,查找不足,反思成因并制定新的改进目标,提出整改意见和保障措施。
三是收集在校生、教师授课和毕业生信息,完成近三年“生源质量监测”“在校大学生成长监测”“教学质量监测”“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发展监测”5项调研项目的数据信息收集。其中“生源质量监测”答题率达91.21%,“在校大学生成长监测”答题率达81.90%,“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发展监测”答题率达51.55%,“教学质量监测”答题率达97.85%。为“双高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和质量年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撑,调研报告增加专项分析,新增了“双高计划”信息数据采集、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班级情况分析等相应数据信息。增加了“课程育人”“课程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等三个满意度调研数据信息。****中学生评教工作,并按照课程类别分别采用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评教问卷,添加“金课”评价标准。
【主要绩效】
①建立“一章八制”制度体系,即学校章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制度、财经委员会制度、理事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②建立学校党政管理、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等管理规章制度200余个。
③****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理事会。
④****委员会、****委员会、****委员会3个委员会。
⑤****学校“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5个教学工作诊改制度,2019年顺**过省级诊改复核。
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发布1次质量年度报告,并在学校官网上对社会发布。
⑦**文明单位。
⑧2018-2020年度**省文明校园。
⑨**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⑩****学校先进集体。
⑾**省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优秀。
(1)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一是做好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对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学校制订《2020-2023年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细化分解,推动落实。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以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为基石,以层次化的数据治理服务体系为内涵,以“高效智能”的智慧校务应用体系为核心,以“平台化”的关键技术支撑体系为手段,以组织架构层面的智慧校园管理体系为机制保障,以教师全体参与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各部门相互配合,****学校信息化建设。
二是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学校整合校内外“教学数据、业务数据、行为数据、传感数据、日志数据、网络数据”六大类系统数据,搭建“教师发展、学生学情、课堂教学、学生安全、内部控制、网信安全”等大数据分析评估模型,****学校人才培养、校园治理、校园生活的精准评价、预警、反馈体系,建成共享“****中心”。完成21个子系统建设,实现教务、人事、学生系统基础信息完善及数据流转,以及移动办公APP的应用。117个多媒体教室设备实现统一刷卡管理。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带宽4G基础上增至7G。建成智慧教室11个,实现课程自动录播功能。升级虚拟化底层服务器一台,扩充存储容量10TB。部署超融合主机4台,建立虚拟化主机9台,最大限度确保数据安全。2020年,学校成功入选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目前,学校制定“国家职****学校创建方案”,正全力推进。
一是深入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在选修课中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方式,不断开发PPT课件、视频影像等课程**,充实线上教学**,为持续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鼓励教师申报立项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教改课题、发表论文,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
二是积极搭建智慧学习环境。制定数字教学**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新增教学**应用管理平台1个,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达到4个。网络教学空间应用全面对外公开发布,利用职教云、优慕课等平台网络化进行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者APP自主对学生完成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打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10个。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专业教学**库建设为例,在******委员会会议上进行了案例分享。
三是建立网上导师平台,上传典型病例、图片、手术视频等,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进行了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于课程考核监测的教改尝试,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考试、管理、讨论等,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加强信息化教学**建设
一是加强专业教学**库建设。近三年,我校共承担专业教学**库建设任务12项,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5个。2020年,我校主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库,以及参与建设的康复治疗技术、药学2个教学**库均通过教育部验收。获批省创新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教学**库项目2个。教师获得**第一届护理专业**库共建共享师资微课比赛奖2个。推荐报送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库**信息6项。
二是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共享课程,我校承担国家、省、校级专业教学**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项目,突出“医技护康”专业群特色,体现专业群内各专业与核心专业优势互补;同时满足地方和区域基层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服务业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共享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课程信息教学**建设。不断加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力度,出台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为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和遴选提供了政策依据。现建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校级46门。获批省第三轮创新行动计划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5个。在**省第一届、第二届职业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奖13项。
四是完成虚拟仿真实训教学**16个,康养示****基地、妇产科示****基地获批省第三轮创新行动计划建设项目。重点****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训平台3个。制定课程考核标准,实施教考分离,建设符合各专业特色的标准化试题库54个。完成“智慧助老”优质培训项目1个、优质课程**10个,获教育部首批推介。
(4)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教学
一是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完成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部署、运行,引进“专业教学**库”平台,完成6****中心、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制定“校内在线课程(spoc)课程建设标准”,扩大线上开放课程占比,MOOC上线运行47门167期,在线开放课程选课人数24.7万人次,SPOC上线运行70门。
二是2020年初,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要求,采取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主,辅以直播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筛选出希沃白板、腾讯课堂、CCtalk三个备选方案,供各系部自行选择,网上直播课期间配备专人为教学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保证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正常运行,疫情期间学生访问课程100万次,在线学习561.22万分钟,有41门课程访问量达1000次以上。98%的学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师生满意度均在98%以上。
三是不断丰富健康教育微视频内容,新增健康教育微课40余部,目前健康教育微课程达到400余部。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及时跟进,制作、发布相关疫情防控微视频27部,进行科普宣传,倡导科学防控。
出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包括课件制作、微课录制、信息化软硬件应用等;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基本功比赛,组建优秀参赛团队、打磨精品,培养了一批勇于创新的骨干教师。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践,课前预习测评、学习情况数据采集、推送视频图片、小组协商讨论等,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布置个性化作业,学生可以实时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学之间互动性增强,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近三年,教师获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6项;在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中,教师获微课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学生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2021年,我校申报的“网络空间支持下信息化应用”实践教学共同体成功入选**省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
2019年学校网上办事大厅正式投入使用,上线28项流程。完成学校10个应用系统与新教务系统的接口升级和对接。落实《“一站式”****中心建设方案》,梳理各部门入驻服务事项共40项、确定服务窗口8个,充分利用网上办事大厅为全校学生提供各类优质服务。
【主要绩效】
①出台学校《2020-2023年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有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②****中心,集成了11个业务系统数据。建立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
③建成智慧教室11个;****基地3个、虚拟仿真实训**/平台16个;国家专业(群)教学**库1个、省级2个、校级3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18门、校级46门。
④2020年,获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
学校制定了《“十四五”国际交流与**专项发展规划》,成立了国际化专项工作组,结合实际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工作标准和具体责任人,推进学校对外开放工作,建立、完善外事规章制度,形成制度完善,运行有力的国际交流**机制;重视外事经费投入,积极筹措资金,开发来华留学品牌课程、支持教师出国深造,持续增加外事工作经费,取得了明显成效。
(1)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学校先后与德国、韩国、日本、乌克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关系。搭建专业课程平台,引进国外优质课程18门,涵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多种教学**;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开展来华留学生项目1项、中外**办学项目2项,学生境外专升本项目1项,学生境外就业项目1项;搭建师资交流平台,派出34名教师赴国境外进修学习,聘请国外专家进行多次线上师资培训;搭建国际科研**平台,与泰国职业院校共建中泰“智慧养老”****中心。
(2)开发国际交流**项目
一是中加**办学项目助推国际范式专业建设。2020年成功申报****学院**举办的护理专业(专科)中外**办学项目。目前在校生108人,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在教学质量监控、课程体系建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国际范式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成功申报与德国****大学**举办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中外**办学项目,推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外**办学。
****学院——扁鹊学院项目落地实施。近三年,学校分****委员会****中心****学院、****学院、****学院****学校,签署了**协议,双方统一相互授权、挂牌并在对****学院--“扁鹊学院”,以“2+1”模式,招收泰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养老护理专业。2021年,学校克服疫情影响,招收有意来华留学生,目前已有6名学生报名,3名学生已完成留学生平台及学信网注册手续办理。
三是加强与国(境)外高校交流**,提高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大学、**大学、信韩大学分别签订**协议,就学生升学、师资培养、**共享达成**意向,专业涵盖了医学美容、康复治疗、眼视光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大学签订协议,开展口腔3+4专升本项目,18级口腔医学专业5名学****大学录取。与“中国****服务中心”**赴德就业项目,护理专业8名学生参与项目。
(3)引进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标准
一是引进“加拿大CLPNA国际实践护理教学评估体系”。通过加拿大CLPNA考察团通****中心****基地进行考察、验收,引进加拿大CLPNA护理质量评估教学标准,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护理专业课程及教学质量。
二是引进加拿大国际护理学分互认(双语)课程13门,引****学院护理专业课程5门,**包包括: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标准、课程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电子版教师手册、电子版学生手册)、数字化**、考试题库、教师团队培养、教学辅导活动、评估及考试等。
三是完成护理专业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完成UK NARIC(****评估中心)护理专业国际认证,护理专业评估报告显示,专业初评已经达到了英国资历框架和欧洲资历框架5级水平,通过国际认证,有效提升护理专业的国际认可度,提高我校的国际化水平及国际声誉。
(4)提升师资培训国际化水平
****学校人才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提升学校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学校近三年,共推选优秀中青年教师22人赴境外攻读博士学位;派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1****大学参加师资培训;选派赵文涛老师赴英国进行为期半年的深造,学习英国循证医学,深入研究脊髓损伤干预措施系统评价项目。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参加由国境外专家授课的国际化师资线上培训2次。
(5)服务“一带一路”,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开发输出优质职业教育**。学校根据泰国**院校需求,开发符合国际水准的"中文+养老护理"课程,开发养老护理教学标准1个,专业课程标准10个,完成《老年照护初级》《老年照护中级》2门课程优质教学**建设、翻译并上传教学平台,在泰国职业院校推广。
二是传播汉语及中医药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参与汉语及中国文化传播工作,重视培养汉语志愿教师,****分校国际学生“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学校受中泰双方教育机构邀请,选派中文教师参加中华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2020-2021年累计为泰国职业院校200余名学生提供汉语、中国文化体验课程线上教学服务。因表现突出,学校受到泰国教育部授予中泰国际**突出贡献奖。授课教师被泰国教育部评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政府外事办公室网站宣传推广。
【主要绩效】
①中外**办学项目2个,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标准1个、专业课程18门。
②教师到职教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34人,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参加由国境外专家授课的国际化师资线上培训2次。
③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中文+养老护理”课程,开发养老护理教学标准1个,专业课程标准10个,完成2门养老护理技能培训课程优质教学**建设。
④参与汉语及中国文化传播工作,累计为泰国职业院校学生200余人提供汉语、中国文化体验课程线上教学服务。学校受到泰国教育部授予中泰国际**突出贡献奖。
2019-2021年,我校积极推进“双高计划”,强化创新驱动,深化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变革,努力做改革的先行者。
先后成为**文明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学校****学校、**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省文明校园、**省第一批****学校、****集团牵头单位、**首批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基地和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试点工作**省牵头院校。获批国家级护理专业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2个,承担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
近三年,学校致力提升教育质量,以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培养质量,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毕业生规模达10246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7%、就业对口率达到91%;服务于京津地区就业人数达到1446名,省内就业人数6448名、京津冀就业占比77%,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状况的满意度良好,有力支撑了地方与区域卫生健康行业发展。
2019-2021年,我校积极打造与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专业群,建有国家高水平临床医学1个专业群、省级药学、护理2个高水平专业群,校级中医药、健康管理2个专业群,与区域医疗卫生健康行业对接度100%。
学校获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心1个;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库1个、省级专业教学**库1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8门;获**首届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2部;****中心4个,授权发明专利4项。社会服务培训36000余人次。
服务国家“一老一小”战略,2021年6月2日,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会长鲁昕一行就医养康养工作及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到我校调研指导,省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副市长梁英华一同调研,对我校“双高”建设、康养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做了“健康中国:职业教育使命与担当”专题报告。2022年4月,学校牵头成立中国职业教育****委员会。
三是推动形成国家层面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的贡献度。牵头制定健康管理、公共卫生管理2个专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参与高职本科康复治疗、眼视光仪器技术专业2个专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
“双高计划”建设期间,学校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整体情况评价良好,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工、用人单位、****学校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9.06%、96.65%、98.9%、96.7%、92.52%。
综合学校调查和第三方调查数据,结果显示:
在校学生对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后勤工作、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分别为99.3%、98.1%、97.3%、94.4%;
****学校教育教学、就业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6.55%、95.71%;
教职工对党建工作、人事管理、绩效评价、教学行政管理、教师发展、工会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9%、98.8%、97.9%、98.1%、99.1%、98.7%;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满意度分别82.4%、88.8%、89.8%;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师资实训条件、学生技能培养及就业、育人工作成效的满意度分别为94.3%、93.6%、92.1%、94.2%。
我校主动对接地方和区域卫生健康行业,健全需求导向的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将跨界融合理念融入专业群的建设,依托优势特色专业,整合现有专业,形成集群式专业结构,分级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群,构建了“1+2+2”专业群梯队,其中,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校级2个。
学校以“对接行业、定位基层、突出特色、示范带动”的整体思路重构专业群,按照“行业背景相同、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基础相通、教学**共享、职业岗位相关”的原则组建临床医学专业群。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整合功能,以课程为核心重构专业群内**,促进专业群课程教****基地**共建共享。围绕专业群建设多方协同的跨专业教学组织,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推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以医教融合、校院**为主线,形成“校院共育、课证融通、多元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劳动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广泛开展技能竞技比赛、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抗疫流调等实践活动,构建了生活劳动实践、课程教学实践、岗位劳动实践三维度育人格局。培育、选树和宣传了一批优秀教师和学生,学生的优秀表现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不断收到来自社会的表扬信和感谢信。
二是双元共建,根据专业群内的专业特色,校企联合共建“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和“定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参与4个专业的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包括健康管理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及本科康复治疗专业、眼视光仪器技术专业。
三****医院共同打造“三方联动、四共切入、五双育人”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肿瘤特色“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与医院共同开发了《常见肿瘤病人的护理》《疼痛护理》《**疗护》等学徒岗位核心课程,编写教材3部。
四是与北****中心、301等4家医院**实施“订单培养”,2021年订单班学生424人。****医院成立“急危重症专科护理教改实验班”培养学生40人。共同开发《急诊护理》《重症护理》2门专业拓展课程。
五是开展“1+1+1+X”医教协同、校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双主体”育人机制,培养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求的医疗卫生人才。成立“1(医专)+1****医院)+X****保健院、**、**、**、孟村、**、****、****7****医院)”医教联合体,实施“1.5+1.5”人才培养模式。
六是构建“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在2020、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基于专业群对接的工作岗位,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梳理,通过校院**,优化运行“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探索职业资格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衔接。完善专业群平台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开发了《常用急救技术》《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实务》等拓展互选课程。
七是书证融通,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承担“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1项。培训人数达1262人。老年照护考评通过率为99.9%;失智老年照护、母婴护理、运动营养通过率均为100%;2021年幼儿照护学生通过率100%;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10人,老年康体指导50人通过率100%。老年照护99.4%、失智老年人照护98%、产后恢复97.98%、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评估100%、医养个案管理培训100%。
“1+X证书”试点及覆盖专业情况统计表
序号 | “1+X证书”名称 | 覆盖专业 |
1 | 老年照护 | 护理 |
2 | 失智老年人照护 | 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护理 |
3 | 母婴护理 | 护理医学检验技术 |
4 | 产后恢复 | 护理、临床医学 |
5 | 幼儿照护 | 护理 |
6 | 健康财富规划 | 临床医学 |
7 | 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评估 | 护理、临床医学 |
8 | 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 | 康复治疗技术 |
9 | 医养个案管理 | 临床医学 |
10 | 美容光电仪器操作 | 护理 |
11 | 家庭保健按摩 | 护理 |
12 | 老年康体指导 | 康复治疗技术 |
13 | 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 | 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护理 |
【建设绩效】
①建有校院**共建专业机制,校院**开展专业设置4个、开发课程24门、****基地4个。
②**医院70个。
③****医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学徒制学生127人、临床、护理订单培养学生855人,临床、护理订单培养学生占比15.63%。
④建立“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5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率98%以上。
⑤专业群内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29次,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奖励77项。
⑥专业群招生规模稳步增长,专业群在校生5472人。
⑦就业服务体系完善,2019、2020、2021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73%、95.91%、99.05%;对口率分别为95.91%、88.13%、93.34%;平均起薪3406.25元、3001.25元、3280.89元,毕业生入职规模以上院企比例达29%。
⑧建有校企共同研制的科学规范的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1个。
一是依据专业群的特点,深入融合信息技术,将行业、医院的生产规范、技术标准等融入课程,校院共同制定了专业群人才培养标准,专业群课程标准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打造优质数字化教学**。主持教育部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库,通过验收。成立了国家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协作联盟。参与国家级临床医学教学**库5门课程建设。参与**市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库建设,主持1门课程,参建2门课程。主持建设**护理教学**库,优化了8门课程教学**。
三是建设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外科护理学》1门。建有《诊断学》等1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落实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培育了《妇产科学》《五官科学》《内科学》等校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专业群内开设校内SPOC课程89门。
三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开发过程中积极引入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群特点组织教师积极制作课程思政教学**,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促进专业群内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占专业群课程比达到90%以上。重点打造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2个。
【建设绩效】
①建有辅教辅学的专业教学**库数量3个。
②积极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校内SPOC课程等,建有国家、省级在线开放课12门、校内SPOC课89门。
③****医院**开发课程数量22门,占比24.72%。
一是开发规划教材和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按照职业相关能力,推进教材体系建设,重点打造“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化教材。在教材开发过程中积极融入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校院**,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工作操作手册和任务工单等活页式教材。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出版2部,待出版19部。《外科护理》获**优秀教材二等奖。出版国家职教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库配套教材1部、高职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岗-证”一体化新形态系列教材1部。
主编国家规划教材一览表
教材名称 | ISBN号 | 第一主编 | 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外科护理(第2版) | 978-7-04-051902-0 | 郭书芹 | ****出版社 | 2019年1月 |
护理概论(第三版) | 978-7-04-052523-6 | 王慧玲 | ****出版社 | 2019年10月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978-7-117-28548-3 | 才晓茹 | ****出版社 | 2019年1月 |
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一览表
序号 | 教材名称 | 主编 | 出版时间 |
1 | 急救及常用护理技术 | 芮炳峰 田芬霞 | 2021 |
2 | 妇产科护理技能实训手册 | 王丽君 刘桂英 | 2021 |
3 | 医学心理学 | 汪启荣 | 待出版 |
4 | 精神障碍康复 | 刘尊 | 待出版 |
5 | 老年照护技术 | 王秀清 | 待出版 |
6 | 临床技能操作 | 张丽丽 | 待出版 |
7 | 临床检验基础技能操作手册 | 李红岩 | 待出版 |
8 | 疼痛护理 | 王新颖 张春花 | 待出版 |
9 | **疗护 | 王新颖 林秀芝 | 待出版 |
10 |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 林秀芝 赵秀丽 南桂英 | 待出版 |
11 |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马文华 刘丽 才晓茹 | 待出版 |
12 |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 郭书芹 贵海峰 才晓茹 | 待出版 |
13 |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 | 郭书芹 尚娟娟 南桂英 | 待出版 |
14 |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郭书芹 贵海峰 | 待出版 |
15 | 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 | 郭书芹 朱迎春 | 待出版 |
16 |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 马文华 南桂英 王亚娜 | 待出版 |
17 |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马文华 南桂英 才晓茹 | 待出版 |
18 |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马文华 南桂英 才晓茹 | 待出版 |
19 |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马文华 南桂英 | 待出版 |
20 | 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齐丽敏 靳亚慈 | 待出版 |
21 | 妊娠分娩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 王丽君 齐丽敏 | 待出版 |
二是深化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在专业群各专业中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传统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利用智慧职教**库平台等载体,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临床医学网上导师平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于课程考核监测的教改尝试。
三是建立真实案例驱动教学模式。采取问题导向性设计、案例适切性设计、教学互动性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解决真实临床项目的过程中渗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四是开展SP教学方法改革。推行标准化病人(SP)教学方法改革,撰写SP护理脚本50部,贯穿病人入院诊断到出院随诊全过程;****教研室将实训教学内容引入SP,提高了学生护理操作训练过程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在省职业院校临床技能大赛和护理技能大赛中,学生赛前训练应用SP,培训效果良好。
五是引入OSCE考试系统,实现医学实践技能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通过采用多站式考核方式,借助标准化病人、虚拟病人、计算机等手段,公正、客观地评价应试者的临床技能,检验、反馈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七是推进专业联盟联考。《外科学》《诊断学》等4门课程参与临床医学专业联考,《基础护理技术》等3门课程参与中国医学教育题库(护理学题库)联考,助推了考试方法改革。
八是采取“三站式”技能考核,与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践考核形式对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使学生改变应试学习方法,助力学生考取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建设绩效】
①校企双元**开发教材18本,开发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21本(出版2部,待出版19部)。
②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20门,建有模块化、系统化课程体系,校企**制订课程标准14个。
③深化“三教”改革,积极推进“课堂革命”,新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数量26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108门,占比93.1%。
④建立“学校导师、医院导师、学生、患者”多元化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实习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对接临床岗位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专家治教,引领教学团队全面发展。引进行业有权威的专家1-2人作为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并以****工作站,引入前沿技术和高水平**平台,培养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技术服务、指导学生实训和竞赛训练等工作。加大专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通过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和科研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实****医院顶岗工作制度。建设省级“双师型”****基地1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教师、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34项。
二是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培养和管理力度。****医院、****医院加强**,实施“引智工程”,聘请医院专家作为专业群的兼职教师,探索专兼职教师**教学机制,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以上,实现**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做好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和考核,建立兼职教师激励机制,完善兼职教师的退出机制。
三是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形成“一个根本、两个强化、三个梯队、四个提升、五个环节”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标、模型和路径。“一个根本”即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根本、;“两个强化”即强化模块化课程设计和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能力;“三个梯队”即打造三级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建设梯队;“四个提升”即提升教学团队在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技术研发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五个环节”即把握“选、育、留、用、评”五个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强化过程监督和绩效考核。目前,立项建设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
【建设绩效】
①形成了校、省、国家三级分层建设体系,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
②群内专任教师244人、兼职教师195人、专业带头人8人、骨干教师74人。
③****工作室数量4个。
④教师参与审核制定国家、省专业教学标准4个。
⑤“双师型”教师232人、占比95%。
⑥专业群校级教学名师5名、教学创新团队3个。
****学院,实施专业群统一规划,在原建设基础上,专业群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升级实训条件。对接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康复行业一线,实现了校内实训场景、设备配置、操作流程与临床工作有效对接,满足了专业群课程教学、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需要。
二是虚实结合、**共享,****基地。****基地建设中,按照“虚实结合、**共享”的原则,与行业、企业**开发临床医学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共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打造虚拟仿真实训金课。积极推进应急救护、妇产科护理、全科医学、康复综合、临床检验、胸腔镜与腹腔镜等6****中心建设。
三是建设产学研****基地。进****基地建设,****医院1个、教学医院7个、实训基地7个,****基地数量的同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基地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打造****医院,实现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四是承担**省创新发展行****基地项目4个、****中心项目4个。承办了2019年**高职院校的临床技能大赛、2020年**省“慧医杯”护理技能大赛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省选拔赛、2020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健康与社会照护**省选拔赛。2021年承办了**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建设绩效】
①****基地8个,基地面积2800平方米,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858.33万元、工位数1150个。
②承办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5次。
③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的高水平专****基地数量1个。
④建设校内****中心3个。
一是打造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平台。专业群依托生产性****开发中心项目,与******公司共同搭建1个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平台、**进行平台研发、**开发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研发信息化急救反应管理平台、临床思维训练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等,并为学校捐价值50万实训设备。与******公司签订共建**市康复****中心**协议,完成市级项目申报工作。
二是****工作室,****中心。校院(企)**开展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产品服务输出等。《失智老人穿戴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项目,与**鑫龙教学****公司签订产学研**协议,****技术局2021年**市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项目1项,签订横向课题7项。
与行企(院)开展横向课题一览表
序号 | **单位 | **内容 | 到款额 | 年度 |
1 | **新基****公司 | 蛋白制备 | 1.2 | 2019 |
2 | ******公司 | 小鼠腹水制备 | 1 | 2019 |
3 | ****保健院 | 校院转化医学** | 50 | 2020 |
4 | ******医院 | 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 20 | 2021 |
5 | ******公司 | 新产品研发 | 5 | 2021 |
6 | ******公司 |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 0.9 | 2021 |
7 | ****医院 | 清瘟败毒饮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0.5 | 2021 |
8 | **冠普****公司 | “认知”教学智能机器人研发 | 20 | 2021 |
9 | ****商贸****公司 | 《常见疾病康复》教学智能机器人研发 | 20 | 2021 |
10 | ****商贸有限公司 | 《言语治疗技术》教学智能机器人研发 | 20 | 2021 |
三是面向基层,搭建乡村医师培训服务平台。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等相关医疗**的开发和人才培养,打造乡医培训平台。完善乡医培训平台模块及**。完成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课程**建设。专业群组织优秀教师通过校院**共同开发了线上教学**,目前已经完成微课制作690个,动画46个,正在制作中的尚有微课420个,动画28个。
四是校院**,****工作站。**6****工作站,工作站站长由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学校、**单位选派5~7人组成。在临床医****领导小组领导下,****医院教学管理、解决医教协同过程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问题、培养双师型教师、培训医疗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服务等任务,推进校院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校院深度融合。
五是与**省、****医院**,成功申报“******研发中心”。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3名科技特派员与服务企业对接,进行科研讲座、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
****中心一览表
类型 | 名称 | 数量 |
****中心 | **省大豆营****中心 | 1 |
****中心 | ①**市甲****研究中心 ②**市营养与健康食品****中心 ③**市****中心 | 3 |
【建设绩效】
①****工作室4个,****中心1个、市级3个。
②承担国家、省科研项目14个、到款额30.2万元。
③面向政府、行业、院企的技术服务项目数量10项,到款额138.6万元。
④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5个,软件著作权49项,发表论文112篇,其中核心期刊17篇。
一是面向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学校是“沧****教育中心”,积极开展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同时为基层卫技人员进行各类岗位培训,以提升其业务水平,更好的为百姓服务。2019-2021年,完成学历教育449人,培训基层卫技人员2780人次。****医院200余名护士进行外科护理培训。
二是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急救宣传培训。借助学校******学校平台,依托**市红****基地,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以人才培养、规范标准、平台建设、**共享为导向,以推进**市急救知识普及、急救设施配备、救护技能培训等工作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园急救教育成果。近三年来,完成了2100名人员的急救宣传培训工作。
三是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开展职业教育周活动,接待社会人员200余人。派出4名教师到**支教。先后派出48名教师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线,圆满完成流调排查任务,为**市复工复产复学提供了重要依据。****社区服务团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2次,服务100余人次。组织教师到**县张会亭乡小路庄村开展义诊服务活动。开展老年照护、失职老人照护、母婴护理、产后恢复、医养个案管理等培训4120人日。****学校70名教师进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开展线上康复机构辅导培训20人次,线下社区开展服务50人次。
四是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到颐和文园、****社区,开展义诊、科普宣传活动175次,服务35591人次。开展了“温暖夕阳红,我知老人心”志愿服务。到****社区****中心—****社区,开展了“党在我心中,服务在行动”义诊活动、急救培训和健康宣教等服务活动,得到社会及群众好评。
五是做好扩招培养工作。完成2021级临床医学(乡村医生定向培养)、临床医学(在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历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修订关于2020年高职扩招(在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教学实施意见,****医院、****医院签订校院**人才培养(在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历提升)协议,扩招培养工作稳步开展。
六是依****基地,********医院**疗护科、**市**疗护学会共同**,先后开展了多次**疗护专业知识讲座、线上培训和爱心服务等相关活动,并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参会****医院的医疗、护理等专业人群,****学院校师生,各养老涉老服务等机构,涵盖管理、医护等岗位人群,共计500余人,为**市区域及周边**疗护工作的展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是承办了“产教融合康****中心”成立暨**(**)初级辅助技术工程(肢体方向)培训班。参与培训人员有**西**协****研究所、**人民医专、**卫生职院、****保健院、**市、**县、****医院、****康复中心及专业群师生。承办2021年度标准化病人(SP)师资培训班,培训SP师资34人。
【建设绩效】
①开展面向社会人员培训数量35591人。
②面向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数量2780人。
③开展社会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数量6399人次。
一是服务“一带一路”项目。****教育中心、****学院**共建的“扁鹊学院”。双方以养老护理专业为起点,以“汉语+专业+技能+就业”的形式,由中泰双方共同修订了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学分互认和课程共建,采取“1+2”模式为泰方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与德国****大学签署**协议,完成中德**办学论证报告,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建立****关系。
二是教学团队国际化水平提升项目。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团队国际化水平,专业群选派教师赴菲律宾攻读博士学位,选派教师赴国内外交流学习10人次。
三开展国际化教学。引进国际护理学分互认(双语)课程;完成1门课程本土化教学。选派1名教师赴泰国交流学习,选派4名教师赴菲律宾、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学院**办学项目,2020年完成招生49人,2021级完成招生59人。制定了2020级中加**办学人才培养方案;引进加拿大护理CLPNA课程教学**7门,组织学生在线学习。2021年获批中德**办学项目1项,预计明年开始招生。
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护理专业与UKNARIC**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项目,通过评估认证工作,横向分析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与质量保障的完善性,从根本上系统梳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制,****中心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与考核管理体系的构建,完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质量机制,系统设计质量保障机制,实现与人才培养的有效闭环。
五是成立“****学院”,****委员会秘书长董华春签署**协议,双方表示将深度**,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人类大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建设绩效】
①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中外**办学专业2个,**制订人才培养方案1个,派出34名教师赴国(境)外学习职教理念。
②输出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1个、课程标准10个、教学**29个。
一是建立政行院校四方协同的多元评价机制。建立政行院校四方协同的多元评价机制,定期召开理事会,并深入行业调研,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学习、就业情况以及区域行业结构发展动态,建立专业群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各方反馈信息,做好专业群专业结构动态调整。
二是建立“以群建院、以群强院”机制。管理体制——****学院,建立完善两级管理权限与责任、过程与监督等制度。将日常教学组织、技术服务、****学院,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运行机制——完善“融合衔接、动态调整”的专业群建设机制,完善“注重内涵、整体提升”的专业群发展机制,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促进各专业间**共享、协同发展。保障机制——坚持“服务、融入、引领”办学理念,在产教融合中深化教与学的结合、双师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服务的协同,吸引医院深度参与学生实践教学,推动专业课程变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是构建专业群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项目建设评价与反馈机制。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公司深度**,通过对2019级、2020级2021级在校生,2016届、2017届、2018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调研,形成了《临床医学专业群对麦可思“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报告”的分析》。
四是健全专业群经费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群经费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突出强化绩效目标审核,积极推进绩效目标与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融合,从制度上增强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和监督问效的可追溯性,突出做好绩效信息公开,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建设绩效】
①建有双高专业群项目管理与保障机制,专业群项目建设和管理制度5个。
②建有专业调研机制,形成调研报告1份。
(1)国家、省级成果名称、数量
专业群主要标志性成果一览表
类别 | 建设成效 |
国家级 | 通过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终期验收1项 |
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库4项 | |
建设国家职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 | |
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4个 | |
参与修订国家教学标准4项 | |
参与国家级课程标准制定4项 | |
2021年成功申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4项:①课程实施能力提升项目005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医药卫生大类;②课程实施能力提升项目116技能大赛指导教师课赛融合与技能训练培训(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健康与社会照护;③课程实施能力提升项目117技能大赛指导教师课赛融合与技能训练培训(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护理技能;④产业导师特聘项目253生物医药产业现代护理 | |
2019-2021年实用新型专利45个 | |
2019年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本《外科护理(第2版)》《护理概论(第三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
2021年《外科护理》获**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 | |
2021年出版国家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库配套教材、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岗-证一体化新形态系列教材3部 | |
2021年国家级“双师型”****基地1项 | |
2020年**现场救护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团体二等奖1项 | |
2021年成功申报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 | |
2021年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级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1项 | |
2021年成功申报首批****学校1项 | |
2021年成功申报**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5项 | |
2021年度承办**标准化病人(SP)师资培训班 | |
2019年**青年教师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 | |
2019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1项 | |
2020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1项 | |
2019年**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2项 | |
2019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比赛(学生)二等奖1项 | |
2020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高职)健康与社会照护大赛三等奖1项 | |
2019年承办**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临床技能大赛1项 | |
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临床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 |
2021年学生在第一届“A-PKU校园杯”儿童康复**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 |
国家应急科普知识竞赛三等奖2项 | |
2019年**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 |
**第一届护理专业**库共建共享师资微课比赛二等奖、三等奖 | |
第五届**职业院校教师检验技能竞赛二等奖2项 | |
第三届**职业院校检验专业微课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21) | |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 |
省级 | 2020年**省教学成果奖2项;2021年**省教学成果5项 |
2019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2021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 | |
**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 | |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1项 | |
**省高水平专****基地1个 | |
2019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 |
2020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2项 | |
2021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 |
2021年度**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 | |
2019年承办**省(高职)护理技能大赛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选拔赛1项 | |
2021年承办**省(高职)护理技能大赛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选拔赛1项 | |
2020年承办**省“慧医杯”(中职)护理技能大赛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省选拔赛1项 | |
2020年承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高职)健康与社会照护**省选拔赛1项 | |
**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4项、最佳创意奖1项 | |
2020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 |
第一届**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 |
2020年第三届“商量的日子-青春该有的墨阳”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征集活动 | |
第二十四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赛区高等教育组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 |
第二十五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 |
2020年**省(高职)护理技能大赛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省选拔赛二等奖2项 | |
2019年**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4名,二等奖2名 | |
2021年**省职业院校(高职)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4名 | |
2021年**省青年护理教师临床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 | |
2020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药方失眠枕》项目三等奖 | |
2020年第六届**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 | |
2021年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 |
2021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寻找革命先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项目一等奖 | |
2021年第二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 | |
2020年第十五届**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 |
“学创杯”2020**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三等奖 | |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 | |
2019年承****集团”泰盟﹒麦克奥迪”杯青年教师实验技能比赛 | |
其 他 | ****学校组建了“****学院” |
护****工作室1个****工作室) 护****工作室1个****工作室) 检****工作室1****工作室) ****工作室1个(杨****工作室) | |
2019-2021年累计订单班24个 | |
2021年急危重症教改班1个 | |
2021年中外**办学项目2个 |
(2)专业群建设特色
我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服务基层医疗卫生岗位需求,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合理组建专业群,实现教学**的整合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行业发展能力,以专业群建设带动办学实力和水平提升。我们的做法是以“发挥优势,科学组建专业群;顶层设计,整体统筹各项**;团队保障,确保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三个思路”组建专业群。以聚焦能力,实施“1+X”证书制度;产教融合,建立“医教协同”育人机制;对接岗位,构建“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课堂革命,推进专业群教材和教法改革;专兼结合,打造国内一流的教学创新团队“五个路径”建好专业群,形成了建设特色,取得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教学科研成果。
2019-2021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群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精准对接地方和区域基层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开展工作。秉承为地方医疗卫生行业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宗旨,面向乡村基层,成立“1+1+X”的医教联合体,开展校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受益学生达到1.1万,其中本校受益学生达5600余人,向基层培养输送了3600余人,培训74800余人次,覆盖1200多个乡镇,惠及乡镇人口2700多万,推动了乡村医疗队伍的稳步发展。
学生在**、全省临床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奖39项,用****服务区乡村群众对毕业生称职率和满意度调查均为100%。以创新行动计划、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项目,打造“双师型”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团队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团队;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省级奖励27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教学**库建设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主持教改课题26项,发表论文64篇,开发教材12部、专利23项;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5%。
构建国际化和本土化相融合的中外**办学课程体系,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搭建国际化教学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国家作出贡献。
2019-2021年,我校高水平临床医学专业群取得多项荣誉,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工、用人单位、****学校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8.8%、98.5%、99.6%、99%、98.2%,优秀毕业生涌现出大量感人事迹多次被媒体报道。临床医学专业群团队教师被多次受邀参加教师能力大赛评委,多次受邀对兄弟院校进行师资能力培训方面的帮助,我校还被****协会、****出版社等多家单位组织的**范围的会议邀请,进行了多次高水平临床医学专业群的建设经验介绍和分享,受到了与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优化协同管理。**市成立了“双高计划”****小组,为项目实施把握方向、协调问题、强化领导;学校成立了“双高计划”****小组,全面负责建设项目实施的组织、监督及协调;成立“双高计划”10****小组,协调联动、统筹管理,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深化校企**,推进协同育人。坚持“共建共享、协同育人”的建设思路,出台院企参与办学的激励政策,推动知名院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实现建设成果的共建共享,调动院企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推进院企协同育人。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实施了“双高计划”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双高计划”建设绩效奖励办法,建设“双高计划”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专题网站,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建设专门网站,“双高计划”办公室定期发布“双高计划”建设简报和建设通报,对各项目建设情况、建设成效、建设经验进行通报,强化督促检查、跟踪问效。
三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将“双高计划”****学校年度绩效考核,制定考核细则,对建设成效突出、进展良好的项目,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对建设成效差、进展缓慢的项目,提出警告并减小支持力度直至取消建设,形成基于动态调整激励约束机制。
——专业群层面:
1.加强组织保障。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组成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工作组;****学院、临床医****委员会,成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体系建设、技术积累与服务5个子项目组,负责落实专业群建设的各项工作,以项目管理为基本管理方式,制订并实行工作任务目标责任制,细化项目工作任务进度表,确保建设进度与质量。教务处统筹监控项目建设进度与建设质量,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2.加强人员保障。明确各项目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对专业群建设项目人员实施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层层分解落实,明确各项职责。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作组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确保建设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进实施。
3.加强政策保障与质量控制。制定临床专业群建设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建立项目实施的运行机制。结合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建设,建立专业群质量保证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项目监控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项目建设工作组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学校层面:
建立完善了项目经费多元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建设期内,在中央、省级财政划拨举建设经费的基础上,争取市级财政支持,同时学校1:1自筹建设经费,全力支持“双高计划”建设。学校通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社会培训服务、技能鉴定和公益服务等方式服务行企,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学校项目建设的院企**力度,促成一批**院企投入资金和设备,深度参与“双高计划”建设。出台了“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预算编制与执行、资金使用情况良好。
——专业群层面:
对建设项目用资金确保按进度按时足额到位,不影响各项工作进程的开展;严格财务制度,接受监督,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扩大资金筹措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在学校积极创收的基础上,争取政府的拨款和社会企业的支持,保证专业群建设的资金投入。
“双高计划”启动以来,我校党委带头、建立10个专班推进机制,将其作为推动双高建设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在工作总体设计、统筹谋划、推进落实上想实招、出良策,以实施方案为工作统领、以行动专班为推进主体、以工作机制为落实保障,全力推动双高建设高效推进。围绕双高建设十大任务,坚持“系统思维、模块化管理”,破除原有部门壁垒和条块分割模式,各工作专班将任务细化量化,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确保重点工作任务、要求、时限、责任落到实处。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小结、一季一点评”工作机制,优化考核机制,激发专班活力,以积分量化专班成员在各项目中贡献度,并通过月度考核、季度考核、进度考核三方发力,分解任务、实现过程管控,确保工作出成效,产生了一批明显的绩效成果。
我校以“说清思政课程+学好原理原著+演活四史故事+讲明中国故事+唱响红色经典”为主线,依托思政学生社团,形成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说、学、演讲、唱”“五类路径”育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该项目实施以来,改变了过去“教师机械教,学生被动学”的局面,赋予思政课鲜活的呈现形式,受到学生好评。仅2021年,组织开展实践活动70余次。大学生讲思政课实现所有学生全参与,2****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二等奖。以微视频拍摄形式讲明中国故事,参与大学生共完成微视频拍摄82件,其中2****大学生微视频比赛二等奖。“演活四史故事”共排练话剧22个,先后展演30余次。其中,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全校范围内公演两次,现场观众达到10000余人,反响强烈。
我校在推进“明道育德”课程思政建设中,落实“三四五”行动,即“三大举措”、“四大计划”、五大机制”。通过实施“强化组织领导、保障经费投入及完善评价机制”三大举措,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党委领导、多部门协同、校院两级管理的课程思政管理机制。****中心在指导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方面作用明显增强。课程思政建设总投入稳步提升。课程思政奖励评价体系日渐完善。落实“四大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实施思政课程“领道”计划化、公共课程“闻道”计划、专业课程“同道”计划、实践研习“悟道”计划,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公共课程及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水平持续增强,形成了一批“热点透视”“历史重现”等特色课堂以及“我为师生办实事”及“感恩社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创新“目标同向”“师资共享”“**共享”“内容同步”“平台共享”五大机制,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各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教学内容实时更新、精品线上教学**日渐丰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护理专业与******医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现了双主体交替训教、在岗培养具有肿瘤专科特色的护理人才。具体做法:一是结合专业特点,构建了“三方联动、四共切入、五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着院校互惠互利的原则,按照现代学徒制内涵要求,实施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二是突出工学结合,形成交替训教,在岗培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2 +1”传统教育模式,构建了彰显肿瘤专科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把医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体培养功能前移,让学生“早临床”得以实现。****医院岗位需求,构建具有肿瘤特色“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依据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医院岗位需求,构建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学徒岗位课、岗位实践课六模块课程体系。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常见肿瘤病人的护理》《疼痛护理》《**疗护》3门课程,并制定课程标准,出版活页式教材3本。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100%,得到了学生、****医院的普遍认可,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实现了三方共赢。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作为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是执业药师、药物检验工等卫生资格考试科目之一。近年来,我校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校教学标准,对接药物检验工职业标准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结合药品质检岗位工作流程、质检任务,构建教学模块。依托**库,实施多模式教学。依托药物分析**库和药学专业群**库,构建维度广、深度厚、层次明的教学**体系。实施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比赛相长。依据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学资格考试指导、药物检验工培训大纲修订课程标准,融入考点内容;实训教学融入药物检验工内容。使学生了解就业动态,增强职业认同感。结合质检任务,设置实训环节,质检专家进课堂,培养学生质检意识;将质检岗位工作记录、操作规程等制作成活页式实训手册辅助学生完成任务。采取过程性、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考核教材内容,还包括对综合素养、专业能力的考核。如实训考核时,采用质检岗位的真实质检任务,依据岗位的规范性操作制定考核标准等,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拓展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下一步,我校将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作为群内共享课程,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作为群内各专业的特色课程,跨专业设置拓展课程,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加大专业群教学做一体、MOOCs等优质课程建设力度;推进校院协同,强化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是加强专业群建设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下一步,学校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观,****医院、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主管部门)和第三方为评价主体,以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建设成效、特色创新等为指标,以自我评价、利益相关方评价、第三方评价为方法,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的专业群建设水平评价体系。
三是加强高水平的“双师”队伍建设。下一步,学校将打破原来教师单纯依靠学历职称晋升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传统模式,在专业教师中开展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双师资格认定,构建初、中、高三级双师资格标准,为专业教师成长创建新的晋升通道。
附件:
1.学校自评得分表
2.佐证材料目录清单(暂略)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评分=对学校层面的建设任务评分×30%+1个专业群评分×70%=96.3×30%+97.3×70%=28.89+68.11=97
****学校层面中期自评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学校 自评打分 |
1.产出指标 (50分) | 1.1数量指标 (20分) | 1.1.1加强党的建设(1分) | 1 |
1.1.2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2分) | 2 | ||
1.1.3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2分) | 2 | ||
1.1.4打造高水平专业群(2分) | 2 | ||
1.1.5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2分) | 2 | ||
1.1.6提升校企**水平(1.5分) | 1.5 | ||
1.1.7提升服务发展水平(1.5分) | 1.5 | ||
1.1.8提升学校治理水平(1分) | 1 | ||
1.1.9提升信息化水平(1分) | 1 | ||
1.1.10提升国际化水平(1分) | 1 | ||
1.1.11建设特色(5分) | 5 | ||
1.2质量指标 (20分) | 1.2.1加强党的建设(1分) | 0.8 | |
1.2.2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3分) | 2.8 | ||
1.2.3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2分) | 1.8 | ||
1.2.4打造高水平专业群(2分) | 2 | ||
1.2.5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2分) | 2 | ||
1.2.6提升校企**水平(1分) | 0.8 | ||
1.2.7提升服务发展水平(1分) | 0.8 | ||
1.2.8提升学校治理水平(1分) | 1 | ||
1.2.9提升信息化水平(1分) | 1 | ||
1.2.10提升国际化水平(1分) | 0.8 | ||
1.2.11标志性成果及特色(5分) | 4.5 | ||
1.3时效指标 (10分) | 1.3.1任务终期完成度(5分) | 5 | |
1.3.2收入预算执行率(2.5分) | 2.5 | ||
1.3.3支出预算执行率(2.5分) | 2.5 | ||
2.效益指标 (30分) | 2.1社会效益指标(15分) | 2.1.1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度(5分) | 5 |
2.1.2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5分) | 5 | ||
2.1.3推动形成一批国家层面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的贡献度(5分) | 3 | ||
2.2可持续影响指标(15分) | 2.2.1.项目标志性成果可持续影响的时间(年/项)(15分) | 15 | |
3.满意度指标(10分) | 3.1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分) | 3.1.1在校生满意度(2分) | 2 |
3.1.2毕业生满意度(2分) | 2 | ||
3.1.3教职工满意度(2分) | 2 | ||
3.1.4用人单位满意度(2分) | 2 | ||
3.1.5家长满意度(2分) | 2 | ||
4.管理与执行指标 (10分) | 4.1资金管理指标(5分) | 4.1.1预算编制及资金分配(2.5分) | 2.5 |
4.1.2资金使用管理(2.5分) | 2.5 | ||
4.2项目管理指标(5分) | 4.2.1制度保障(2.5分) | 2.5 | |
4.2.2组织保障(2.5分) | 2.5 | ||
学校层面自评打分合计 | 96.3 |
(二)专业群层面中期自评打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学校自评打分 |
1.产出指标(50分) | 1.1数量指标(20分) | 1.1.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分) | 2 |
1.1.2课程教学**建设(2分) | 2 | ||
1.1.3教材与教法改革(2分) | 2 | ||
1.1.4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分) | 2 | ||
1.1.5****基地(1.5分) | 1.5 | ||
1.1.6技术技能平台(1.5分) | 1.4 | ||
1.1.7社会服务(1.5分) | 1.4 | ||
1.1.8国际交流与**(1.5分) | 1.4 | ||
1.1.9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1分) | 1 | ||
1.1.10建设特色(5分) | 4.8 | ||
1.2质量指标(20分) | 1.2.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4分) | 4 | |
1.2.2课程教学**建设(2分) | 2 | ||
1.2.3教材与教法改革(2分) | 2 | ||
1.2.4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分) | 2 | ||
1.2.5****基地(1分) | 1 | ||
1.2.6技术技能平台(1分) | 0.9 | ||
1.2.7社会服务(1分) | 0.9 | ||
1.2.8国际交流与**(1分) | 0.9 | ||
1.2.9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1分) | 1 | ||
1.2.10标志性成果及特色(5分) | 4.7 | ||
1.3时效指标(10分) | 1.3.1任务终期完成度(5分) | 5 | |
1.3.2收入预算执行率(2.5分) | 2.5 | ||
1.3.3支出预算执行率(2.5分) | 2.5 | ||
2.效益指标(30分) | 2.1社会效益指标(15分) | 2.1.1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度(5分) | 5 |
2.1.2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5分) | 5 | ||
2.1.3 国家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的贡献度(5分) | 4.4 | ||
2.2可持续影响指标(15分) | 2.2.1项目标志性成果可持续影响的时间 (年/项)(15分) | 14 | |
3.满意度指标(10分) | 3.1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分) | 3.1.1在校生满意度(2分) | 2 |
3.1.2毕业生满意度(2分) | 2 | ||
3.1.3教职工满意度(2分) | 2 | ||
3.1.4用人单位满意度(2分) | 2 | ||
3.1.5家长满意度(2分) | 2 | ||
4.管理与执行指标(10分) | 4.1资金管理指标(5分) | 4.1.1预算编制及资金分配(2.5分) | 2.5 |
4.1.2资金使用管理(2.5分) | 2.5 | ||
4.2项目管理指标(5分) | 4.2.1制度保障(2.5分) | 2.5 | |
4.2.2组织保障(2.5分) | 2.5 | ||
专业群层面自评打分合计 | 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