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面精准施策,助企帮扶抒困解难。一是深入推进企业帮扶,为企业排忧解难。将企业帮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真正重视,真情帮扶,真心帮助企业加快发展,积极主动、坚持不懈为企业排忧解难。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融资难的问题,****银行对接,向企业介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减少企业研发成本,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二是组织政策宣传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开展“百场万家”服务活动通过现场咨询、政策培训、发放手册、回访企业等多种方式,及时回应各方关切,宣传惠企减负政策和涉企事项清单,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红利。三是积极培育“工业诊所”,为企业把脉问诊。按照省2021年“工业诊所”创建申报条件、服务方向和创建工作流程等内容要求,组织和指导各县(市、区)、开展申报工作。同时,督导辖区内已认定为“工业诊所”的机构开展服务企业工作,为企业进行诊断服务,并向企业提交了诊断报告。四是建立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发展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烟草专卖等成员单位为30个,认真落实我市深入推进公平竞争的若干措施,建立区域竞争状况评估制度。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把好涉企政策出台关。今年一季度组织开展了开展全市公平竞争审查检查工作。****政府和市直、县直部门共计15个单位。检查市场准入、产业发展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性文件80份。重点对市直30个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2021年度出台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文件和“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否履行审查程序、审查范围是否全面、审查流程是否规范、审查结论是否准确等。
二、规范便捷创新,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我局始终以服务民生、服务经济、服务发展为目标导向,创新实施了一大批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实际、顺应发展需要的改革举措,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测评中,**政务服务环境综合排名第三,企业开办”和“政务服务满意度”两项指标测评排名第一。一是全力打好“改革攻坚”牌,着力在效能提升上实施新举措。班子成员带头常态化深入企业群众调研,聚焦办事堵点问题,运用改革的办法精准研究破解。围绕实现“办事最多跑一次”,连续四年实施“**办事一次成”改革,从规章制度和操作措施等方面用力,先后发布五批“办事一次成”事项清单,全市93%的行政权力事项具备了一次办成条件。为全面检验改革成效,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了中期效能评估,市级行政权力事项“办事一次成”真实实现率达到了83.8%,为下一步以评促改、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围绕实现“一件事一次成”,上线39个“百事通”套餐事项,推动“百事通”改革成为了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载体。围绕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着力延伸基层政务服务改革链条,建立“网上办、现场办、领代办、上门办”服务机制,公布村级“网上办”服务事项69项,实现乡村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高效办理。二是全力打好“精细管理”牌,着力在服务规范上迈出新步伐。针对政务服务依法行政的属性,以制定标准消除自由裁量权,以整章建制倒逼依法行政,以严格管理推动服务增效。致力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制定《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施细则》《行政审批事项申请要件规范措施》等文件,对申请、受理、审查等各环节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真正实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致力推行审批监管协同化,制定出台《行政审批与监督管理协调联动实施办法》,****审批局依法履行审批职能,原审批部门负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造审批监管闭合链条,确保了审批监管工作衔接到位。致力推行大厅管理制度化,引进OSM现场管理系统,制定《规范化管理细则》《政务服务星级评定办法》等文件,细化一次性告知、预约服务、限时办结等措施,大厅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王东峰书记、许勤原省长、高**副省长等领导同志到我局视察时给予充分肯定。三是全力打好“延链扩面”牌,着力在服务优化上建立新机制。把服务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围绕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和手段。坚持以再造审批流程优服务,建立实施“实时共享+台账管理”信息服务机制、“工作专班+专题会商”协同推进机制、“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业务受理机制、“事前指导+提前介入”跟踪帮办机制、“绿色通道+降费减负”招标服务机制,3类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到33、29、28个工作日,低于省定6、4、4个工作日。坚持以创新助企机制优服务,在全部“四上”****政府工作服务站7891家,派驻服务代表1664人,服务企业2.7万余家。坚持以提升应急能力优服务,创新实施“六办”审批服务,实行紧急事项即时办、一般事项网上办、特殊事项容缺办、到期证照延期办、实地勘验远程办、现场受理全代办,确保了疫情期间政务服务工作不停、效率不减、标准不降。四是全力打好“系统融合”牌,着力在工作集成上开创新局面。注重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整体工作,推动各领域工作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着眼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牵引政务服务的作用,以优化流程、提升体验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贯通线上受理、审核、补齐补正、办结链条,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网办比例提升25%。着眼于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政务服务的作用,大力开展信用状况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由原227位上升至46位,带动全市营商环境大幅改善。着眼于充分发挥公共**交易保障政务服务的作用,推进平台整合共享、升级改造和全程异地评标,有效加强风险防控、降低招标成本。全年共完成公共**交易项目4378宗,成交266.68亿元,节约3.76亿元,增收0.55亿元。
三、智慧市场监管,维护公平法治环境。我市采取多种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去年年底,****管理局出制定印发《关于对市场主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实行“首违不罚”的指导意见》及相关制度,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创新发展预留足够空间;编制市场监管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事项66项,最大限度给与当事人自我改正、落实主体责任的机会。今年以来,已办理各类免于行政处罚案件13件。二是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推行联合抽查,入一次门查多项事,进一步提高跨部门联合、抽查主体、信用分类抽查三项比例。安排部门内部抽查工作计划600个、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193个,总体比上年减少308个,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占抽查计划总数的24.3%。与2021年相比,内部抽查计划减少37%;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增长32%,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开展抽查占比不低于抽查次数的80%。在大幅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充分提高行政执法的精准性、靶向性。
四、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浓厚营商氛围。一是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聚焦“十个环境”【政务环境、招商环境、市场环境、财税金融环境、科技创新环境、人才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社会环境、干事创业环境】,利用电视、电台、报纸、“两微一端”等全方位宣传推广典型工作经验。截止目前,在**日报开设宣传专栏,全市累计开展电视宣传44期,电台宣传12期,印发典型经验做法19期22件,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拟于近期对各县(市、区)优化发展(营商)环境工作取得进展成效、今年工作安排、创新举措、工作亮点、招商引资、亲商安商优惠政策等以新闻发布的方式开展集中宣传报道。二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召开全市重点民营企业座谈会,尝试建立月度沙龙、微信群联系、信息直报“三项制度”,努力当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守护侠”,民营企业的声音、意见、****政府“听得到”“看得到”“办得到”。
五、严肃监督执纪,形成强力警示震慑。一是深入推进“六治六提”纪律作风整顿。制发《2022年“六治六提”纪律作风专项整顿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2022年优化发展环境监督整治重点,聚焦“拖庸浮僵奢散”六方面典型问题,采取日常监督、明察暗访等方式,抓典型、强震慑、促整改,****部队伍以过硬的作风担当作为,助推我市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发现干部纪律作风问题111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力整治。坚持一手抓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紧盯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顽瘴痼疾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一手抓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就业创业、减税降费、复工复产等领域,大力整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纠治政务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清除发展环境“绊脚石”,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健康环境。三是强化警示教育。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问题,集中对4起破坏发展环境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推动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支持鼓励公职人员靠前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四是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与市政协创新开展“共建廉洁社会,共创发展环境”活动,广泛开展廉洁宣传,厚植廉洁文化,进一步推动在全市树立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形成崇廉拒腐、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清正廉洁思想防线,持续为构筑亲**型政商关系提供坚强保障。目前,已召开启动仪式暨动员培训会议,印发活动实施方案和《廉洁倡议书》,活动正在有序开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