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委员会办公室 ****保障厅关于开展第四届**改革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市需提名推荐在改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民营企业、个人和优秀改革项目四类奖励名额4个,每类1个。现将建议名单公示如下:
举报电话:0724——****696、****275
公示时间:5月17日——21日
单位类:****保障局
主要事迹:
**市承办长护保险制度国家试点七年来,始终坚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边试边改,不断完善,全力巩固长护保险试点改革成果,为失能人员及其家庭撑起一把有力的长期照护伞。至2023年3月,全市参保253.1万人,参保率连续第5年保持在96%以上,正在享受长护保险待遇8057人,累计享受15800人。期间,**社内参、瞭望杂志、人民日报民生周刊等先后刊登**长护保险做法;国家医保部门连续发来感谢信,对**试点工作给予肯定;**、**、**以及****、**大学等20个城市、地区和高校来荆实地调研考察。
一、坚持聚焦群众所“急”,着力健全均等运行机制
长护保险作为一项全新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人人公平享有,是群众最关注之处,也是群众最急切之处。实践中,我市坚持将“公平公正”贯穿长护保险运行始终,建立一整套“均等化”管理机制。一是参保均等。长护****门市辖区内长期居住或工作的所有人员,无论单位职工,还是城乡居民,不受户籍、身份、职业和年龄的限制,所有人员同等参加长护保险。二是缴费均等。不区分年龄大小,所有参保人员执行同一筹资标准,按照上年度城乡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0.4%确定,实行个人缴费37.5%、医保补助25%、财政补贴37.5%“三家抬”。目前,全市长护保险人均年筹资标准为90元,其中,个人缴纳36元、医保补助24元,财政补贴30元。三是待遇均等。根据失能保障对象的护理需求,建立居家护理、养老机构护理、医院护理三种护理方式,实行“菜单式”管理,供失能人员自愿选择,并可在三种方式之间相互转换。四是评估均等。参保人员不分身份、年龄和职务高低,按照《国家医保局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评定低于40分的,同等享受长护待遇。五是定点均等。无论公办还是民营护理机构,坚持自主申请、公平竞争、择优确定纳入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坚持聚焦群众所“难”,着力提升经办服务能力
试点初期,全市长护保险待遇实行按季申报,存在等待期长,受理点少,群众不便,更有个别失能人员因病重或年高未能享受到长护保险待遇就过世了,社会反映强烈。为解决这些与群众最直接的问题,我市及时优化流程,全面提速经办服务。一是建系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标承办机构,依托第三方人才和信息网络技术优势,研发信息系统,将网络由市、县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二是缩时间。申报长护保险待遇,植物人3个工作日办结,80岁以上老人15个工作日办结,其他人员30个工作日内办结,较原90个工作日办结,缩短60个工作日以上。三是减资料。取消社保卡、****社区)证明,所需资料通过大数据后台对比。四是增网点。在市、县(市、区)、镇(街道)、村****服务大厅设立长护服务窗口,开通网上申报。调整后,全市待遇申报点由7个增加到74个,待遇享受期提前了2个月,服务更加便民、可及。
三、坚持聚焦群众所“愁”,着力打造专业护理队伍
为保证失能人员享受既专业又优质的照护服务,统一规范全市护理人员服务行为。一是打包护理服务项目。考虑重度失能一级、二级、三级失能人员护理需求差异,分别制定护理服务包,按天、按周、按月一一明确到具体服务项目及最低次数。二是限定护理服务最低时长。为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根据失能等级不同,分别限定护理服务最低时长,其中,重度失能Ⅲ级必须提供长期24小时连续护理服务,重度失能Ⅱ级每日提供不低于3小时护理服务,重度失能Ⅰ级每日提供不低于2小时护理服务。三是严格护理服务日志台账。全市统一印制居家护理服务日志本,由护理服务人员按日如实填写,护理对象或其家属定期签字确认,并将居家护理服务日志台账,作为支付应由长护保险基金承担的护理服务费用的必备凭证之一。四是探索护理服务积分制管理。建立护理服务积分管理机制,归纳梳理实际工作中发现的违规护理服务行为、现象共18项清单,逐项设定违规扣分分值,通过日常走访、专项检查、受理举报投诉等,实行违规累加扣分,并将扣分分值与日常监管、培训教育、履行协议等挂钩,实行护理人员违规退出。至2023年3月,全市已累计培训护理服务人员3.8万人。
坚持聚焦群众所“盼”,着力推进改革行稳致远
为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标志着长护保险在**推广已进入加速度。对此,我们继续坚持“迎着问题走”的改革导向,守正创新,推动长护保险工作更加**生、暖民心,不断为国家决策提供“**样本”。一是进一步优化筹资渠道,破解基金依靠医保“划拨”问题。在保持筹资总额不变的前提下,调整优化筹集渠道,适当提高个人缴费,相对固化财政投入,逐步淡化医保基金补助直至退出,使长护保险真正独立成为“第六险”。二是进一步做强护理机构,引导居家护理向专业护理“合理流动”。为有效解决居家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亲属护理占比过高和监督管理缺乏抓手等突出问题,一方面,提高机构护理待遇标准,利导失能人员“回流”机构;另一方面,打造一批标准化、专业化长护定点护理机构,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路,引导失能人员主动选择机构护理。三是进一步建强护理队伍,不断提档升级照护人员能力素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推行长期护理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并将长期照护师职业资格等级与护理服务费用相挂钩,无论是居家护理服务人员,还是机构护理服务人员,资格等级越高,劳务薪酬则越高,激励引导护理服务人员主动提升技能水平。
项目类:**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四级联调”
主要事迹:
荆****中心的工作导向,按照“多元化解纷 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思路,深度整合多方**,汇聚各类解纷方式,统一搭建服务平台,在市县乡村普遍建立****中心,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四级联调新机制。目前,全市已建立1个市级****中心、7个县级“中心”、62个镇级“中心”和1552个村级“中心”,平均建筑面积达到1500平米,市县两级**、妇联等15个部门50余人,医调委等42个市县行业性专业调委会183名专兼职调解员进驻“中心”参与矛盾纠纷化解。2020年以来,全市各级“中心”共受理案件55290件,调解案件52737件,调解率95.3%,调解成功42628件,成功率80.8%,开展司法确认3466件,妥善化解群体性纠纷1729件。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高点谋划,全面建设多元解纷平台。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市矛盾纠纷****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多元解纷建设,****政法委牵头抓总、市司法局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专业力量。招聘退休法官、检察官、司法所长等专职调解员83人,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兼职调解员68人,遴选126名专家进入全市矛盾纠纷调处专家库,市、****中心平台常驻人员达到260人。三是夯实资金保障。市财政筹措资金500余万元解决市“中心”办公场地及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每年列支300万元用于解决调解员劳务报酬及调解案件补贴,7个县市区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员报酬、调解案件补贴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出台《**市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市加强和规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制度建设和功能配置工作方案》《**市加强诉调对接机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面规范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
(二)创新解纷模式,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一是建立横向纵向联动网络。17****委员会入驻“中心”,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8大职能,市**局、市卫健委等14个部门派员进驻,将“中心”打造成专业调解“综合体”。二是发挥四个对接协同作用。将矛盾纠纷调解功能前置,建立人民调解与信访、诉讼、仲裁、行政四方面对接机制。三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法院线上调解平台功能,融合微信公众号、微信调解群等多个线上渠道,建立网上受理、在线查询、预约及远程视频调解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相互融合。
(三)做实服务举措,全面满足群众解纷需求。一是落实“一站式”接收。发挥“中心”统筹协调作用,打通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壁垒,归集全市各类矛盾纠纷案件,根据事项类别将矛盾纠纷分流至相关功能区块受理,并限时向当事人反馈后续处理结果。二是实行“一揽子”分流。按照矛盾纠纷复杂程度和调解员工作特长,将受理的案件统一分流到各地或“中心”各调解室调解,并根据需要指派“中心”其他人员参与调解,集合多重力量,集成多元手段,深化多方联调,实现当事人“事心双解”。三是实现“一条龙”解决。及时承办、委托、交办、转办矛盾纠纷案件,畅通“分、调、裁、审”渠道,法院委托的纠纷未能达成调解的,由法院速裁法官当时立案、当场开庭、当庭裁判。
(四)优化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人员工作水平。一是建立工作绩效考评机制。按照“以钱养事”的方式,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和调解结果确定兼职调解员的报酬标准,实行季度自评、年度考评的考核机制,对人民调解员的矛盾纠纷受理数、案件调解数、调解成功数等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二是建立职级管理机制。根据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履历、能力、业绩等综合因素,评定首席、一级、二级、三级调解员,按照履职表现实行浮动管理,职级可上可下,调解员可进可出。三是建立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机制。邀请法官、专家****中心的调解员开展一次业务培训,指导调解员提高矛盾纠纷调处能力和效率。定期组织调解员开展以案说法和经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提升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成效
省委办公厅工作简报先后两次以《**市运用诉源治理思维多元解纷 努力答好重大矛盾风险不出市的**考题》等为题推介我市多元解纷的典型经验,****办公厅工作简报以《**市创新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为题推广我市的经验做法,《**政法》专题刊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探索建立“441”多元解纷“**模式”》的典型做法,《法治日报》头版头条以“**善用治理思维多元解纷”为题报道了我市的经验做法。
荆****中心入选“**多元化解一站式服务示范平台”,被人社部、司法部联合表彰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省委授予“2018-2020年全省政法队伍先进单位”称号;省高院在**召开全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进会,****区、****等56个部门的****中心交流考察。
个人类:苏玉梅 东****社区党总支书记
主要事迹:
近年来,浏河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全面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持续拓展服务功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小区自管工作法”被民政部****社区工作法。
一、决策共谋顺民意。一是健全组织。****社区党委为核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组织网络。采取“1+1+N”****社区“大党委”,社区包联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第一书记,社区党委书记兼任“大党委书记”,下沉社区工作队党员负责人、****事业单位党员代表等任兼职委员,打破“条块分割”,形成治理合力。二是创新载体。创新开展“进家门、暖心门”活动,通过“发放一张连心卡、填写一份民情日记,设置一个民情信箱、开展一次政策宣传、组织一场庭院夜话”的形式,变“群众找上门”为“主动登群众门”,对收集到的各类问题,能够解决的解决到位,需要上级协同报告到位,暂无政策支持的解释到位,做到事事有回音。三是转变机制。建立“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运用“诉求居民提、事项代表议、草案社区拟、方案党委审、实施居民决”五步协商法,由居民提诉求、代表议方法、社区拟方案、“大党委”组织居民进行表决,形成居民提意见、定方案的意愿表达闭环。
二、发展共建聚民力。一是厘清归属。坚持“问题诊断、事务分流”,对公共事务意见逐一分析,****政府做、****社区做、哪些应由居民做,引导居民通过共建,明确责任、履行义务。二是整合力量。坚持“依托项目建、争取上级奖、协商部门帮、发动群众捐”,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机制。以****博物馆,先后被评为“**省****基地”“****基地”。三是强化引领。坚持“简易项目个人自建、一般项目达人带建、复杂项目集体共建”,鼓励群众****社区事宜。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引导居民参与方案设计、施工监督、工程验收全过程,真正把改造工作做成了民心工程、**工程。
三、建设共管汇民智。一是群众自治管。整合社区6****委员会和3个微型社团,建立“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枢纽型居民自管联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在自管会的带领下,居民综合满意度达98%。二是主体专业管。通过市场方式引进专业机构,为社区“一老一小一特”等群体提供专业服务。近年来,为辖区近300名老人、62名托育托管儿童、270名残疾人事提供帮扶,****社区家庭照料负担。三是公益热心管。辖区银行、企业、商户等市场主体,运****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银行浏河支行提供300㎡****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所并成立扶孤助残爱心基金资助困难人事,得到社区群众一致好评。
四、效果共评融民声。一是**台。运用数字技术,开发“掌上社区”小程序,让居民****社区服务的同时,可以通过随手拍、随实评,****社区各项工作,群众参评更便捷、更积极,社区接受反馈更及时、更精准。二是明规则。探索实施积分制管理模式,居民直****社区具体工作进行评价,以可量化方式让群众评价更直观、更准确。三是强激励。组织开展“五星党员”“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组织和个人评选活动,对获奖先进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给予优待,****社区事务积极性。
五、成果共享润民心。一是环境更优美。社区环境卫生大幅提档升级,空中不见飞线、地面不见垃圾、楼道不见杂物、墙面不见广告,居民表示“环境美了、心情好了、生活更有奔头了”。二是民风更淳朴。居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遵守居民公约,破除攀比浪费、好逸、恶劳抹牌赌博等歪风,树立和睦邻里、勤劳致富、遵纪守法等新风,社风民风焕然一新、持续向好。三是生活更便利。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打造,随着幸福里食堂、****中心和爱心驿站等服务基本民生、畅通微小循环的服务场所的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辖区居民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需求得到持续满足,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社区治理的“主心骨”,不断延伸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触角,靠“小点子”激活“大能量”,以“小网格”做实“大服务”,用“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社区服务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菜”,社区事务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社会治理变“单一供给”为“多元参与”,先后荣获“****社区”“全****社区”“****社区****社区”“******社区”“****社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和“**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社区****社区”“****社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省综治维稳先进集体”“**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省****社区”“**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示范点”等省级荣誉称号。
民营企业类:****公司
主要事迹:
****公司(以下简称“亿纬动力”)2012年7****门市高新区﹒**区,****(以下简称“亿纬锂能”,股票代码:300014****公司。亿纬锂能于2009年在**创业板首批上市,是国内第一家以锂****公司,历经20余年快速发展,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亿纬动力现有员工15000余人,产品涵盖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方形**电池,软包**电池、大圆柱电池、模组、BMS、电池系统,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车、电动船舶和储能领域,并不断拓展新能源电池的应用场景。
亿纬动力的愿景是“打造最具创造力的锂电池龙头企业,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秉承“安全是动力电池的自然属性”的理念,以全技术路线动力电池及全产业链能力,打造能源互联网全场景解决方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装机量排名第二,2022年新能源卡车装机量排名第二,2022年新能源客车装机量排名第三。2022年公司完成产值近131亿元,同比增长167.73%。
一、坚持科技创新,筑造研发平台
亿纬动力大力推进人才激励制度,重金投入研发平台建设,鼓励创新。亿纬动力聚集逾2000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团队,累计研发投入超10亿元,研发产地总面积约4万平米,研发设备原值超1.8亿元。亿纬动力技术团队全面涵括电化学、材料、机械、设备、自动化、电子、管理等多学科专业人才,核心技术人员包括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研究的专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亿纬动力拥有有效专利2153项,其中发明授权专利164项,先后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银奖。
亿纬****发改委“双创支撑平台”(2017年)、“******研究中心”(2017年)、“****中心”(2018年)、“动力电池系统设****研究中心”(2019年)、“****设计中心”(2019年)、“**省锂电池****中心”(2020年)、“储能与动****实验室”等省部级单位认定的科技平台。
二、坚持技术革新,打造王牌产品
亿纬动力专注于储能与动力电池制造,依据储能与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围绕高性能电池材料及制备工艺的低成本化、电池生产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和柔性化、电池高效成组创新设计以及系统管理策略、**高效提取与绿色回收利用四个方面开展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技术成果快速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快速推进成果的产业化,****技术中心打造1~2款与一流企业产品对标、被市场高度认可的王牌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在磷酸铁锂电池长循环寿命研究方面,课题组通过**命的机理研究,已开发出常温循环万次的高容量锂电池。在公司持续技术创**快速成果的转化下,近三年来,公司新产品累计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
三、坚持数字化转型,****工厂
亿纬动力已构建PLM、ERP、APS、WMS、MES等核心系统,通过与生产设备互联互通,实现高度智能化、信息化“黑灯工厂”。在制造端,亿纬动力以智能化MES系统为核心,结合自动化生产设备,构建一套软硬结合并能将自动化、智能化贯穿整个电池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系统。亿纬动力将PMC、生产、品质、工艺、工程这五大部门的日常工作用数字化软件替代。实现如无纸化、全过程数据精准追溯、材料先进先出、全过程100%不良拦截等功能,为电池生产保驾护航。
下一步,亿纬动力将开始逐步研究引入智能AI系统,实现设备预防性运维、工艺参数智能调优等功能。逐步实现AI工厂的**目标。
四、坚持绿色低碳,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战略,亿纬动力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环保贯穿于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管理的全过程,2020****工厂。
土地集约化利用。所有项目建设前期,****设计院按照集约用地的要求设计规划。在此过程中,企业多门参与对厂房建设的合理性进行评审。以2020****工厂扩建为例,扩建面积增加35%,节约土地近2万平方米,产量从2亿颗增加到4.3亿颗,增长115%。扩产不扩地,实现了“单位面积产值翻番”的目标。
推动新能源事业发展,积极优化内部能源使用结构。企业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本身作为一种新能源,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更加清洁环保的能源供给;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也积极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厂区1MWh智能微电网,采用“削峰填谷”的原理,在电价“谷值”蓄电,为生产车间提供备用电源;推进屋顶光伏热水器建设,加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环境**型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五、坚持协同发展,助力产业聚集
2012年,亿纬锂能落户**高新区。十一年来,已投资建成九个厂区,形成年产能125.5GWh的动力储能电池及****基地。2023年2月1日,60GWh超级工厂项目也正式启动建设。未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能212GWh、年产值1000亿元以上,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基地。近年来,锂电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立足动力电池产业,通过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已形成从“基础原材料制备--关键材料生产--电芯制造及模组封装--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闭合循环链条,集聚融合了23家锂电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各企业抱团发展,各项目相互配套,形成集聚集群发展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