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水电十二局承建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龙头水源――黄金峡水利枢纽成功下闸蓄水。
自此,一江**将跨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屏障到达关中**。黄金峡水利枢纽这座润泽古都、惠及三秦,承载着**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超级工程,将巍然矗立于**绿水之间,发挥源源不断的综合效益。
攻坚克难,构建“民生大坝”
“引汉济渭”工程是**省境内的一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国务院部署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黄金峡水利枢纽作为整个引汉济渭工程的“龙头”,主要任务是从汉**流取水。枢纽位于汉**流**市**境内,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63米、总库容2.21亿立方米,坝后泵站安装7台抽水机组,总装机12.6万千瓦,泵站抽水流量每秒70立方米,设计净扬程106.45米,年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综合指标位列亚洲之冠。
“善治秦者先治水。”**是一个缺水省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水利建设。**省水**在时空、地域上分布不均,65%集中在汛期(7、8月份), 且71%集中在陕南,使得关中、陕北的水**更加紧缺。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过调配汉江水源用于渭河沿岸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用水,解决关中日益突出的水**供需矛盾,优化配置全省水**,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支撑关中、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万事开头难。项目部进点初期,就面临着滑坡体限制I区开挖时机不成熟、现场供电条件不具备、临建场地填筑不到位等诸多不利因素。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项目部并未退缩,而是咬紧牙关,创造有利条件、研究调整技术方案,竭力解决现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最终使各项工作都走上了正轨。
2023年是工程建设尾声之年,同样也是项目部任务最重、最为艰苦的一年。“430”度汛节点,是本项目最难实现节点之一。泄洪表孔坝段共计5套弧形工作门及液压启闭机,原安装计划工期为219天,由于疫情等多种因素严重影响,剩余的4套弧形工作门及液压启闭机的安装工期仅剩75天。
面对艰巨的安装任务,金属结构设备安装施工的负责人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依旧蹲点黄金峡项目,踏勘现场,分析工期,与业主和监理一道进行施工方案专题研讨。最终确定“优化吊装方案”“注重工序衔接”“增加人材机投入”三大总基调,从三方面入手,解决弧门安装工期短、难度大的问题。经过项目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最终顺利完成弧门安装任务。
黄金峡水利枢纽自2018年10月开始主体工程建设,2020年11月实现汉江截流并开始全坝段施工,2022年11月大坝浇筑至顶,2023年6月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其成功下闸蓄水,为“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省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民生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年均调水规模可达15亿立方米,可解决**、**、**、杨凌等地的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受水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1411万人。
信息赋能,构筑“科技大坝”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水电十二局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总结,先后在大型水利枢纽智慧工地、复杂结构高强度碾压混凝土关键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创**科研立项,攻****泵站提水等技术难关,取得了国家专利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取得QC成果数近10项。
传统人工大坝碾压技术存在碾压不精准的弊端,会对大坝质量产生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部配合业主单位和****开展无人驾驶碾压智能筑坝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2019年2月“****无人智能碾压技术”在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启应用。“智能建造是未来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方向,黄金峡水利枢纽无人驾驶碾压混凝土工程的智能建造在我们国家首开先河。”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张建民说。
无人驾驶碾压混凝土施工系统通过高精度GPS进行定位与导航,依托微波通讯建立起施工控制网络,车载控制模块根据指令进行探测、实施,从而实现碾压机的无人驾驶施工作业,可以有效做到提前预设参数程序,同步收集分析数据。该技术在黄金峡水利枢纽厂坝导墙、表孔和厂房上游混凝土围堰等部位的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有力保证了碾压混凝土质量和筑坝效率。
在泵站厂房坝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运行期间,针对大体积混凝土体形结构复杂、温控技术要求高等难点,公司依托黄金峡水利枢纽,通过理论分析、技术创新与装置研发,形成了“大型泵站复杂体形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该成果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揭示了复杂体形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研究内容包括优化配合比设计,降低水化热、合理分缝分块、建模仿真计算、冬季和夏季现场温控措施、现场实测温控数据的反馈和分析、裂缝的成因和防治办法等。****集团科技项目验收,其理论成果研究深度与施工装置推广价值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心、无人驾驶碾压技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混凝土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施工期监控管理智能化系统……黄金峡水利枢纽项目不断推进工程信息化建设科技赋能,积极拥抱信息化转型,为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生态先行,建造“绿色大坝”
黄金峡位于汉江水道**境内的峡谷段航道当中,西起**城以东的青石港,东流至渭门注入**县境,河道蜿蜒曲折,险峻幽深,两岸**夹峙,周边植被葱郁,这座跨越千载的“汉江第一峡”,迄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
作为引江济淮“龙头”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在工程建设中,一直将“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域生态安全,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建设对流域内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视为重中之重。
考虑到区域内鱼类洄游产卵的需求,在黄金峡水利枢纽设计之初,项目部就专门建设了一条生全长1908米,宽5至6米的“生态鱼道”。生态鱼道布置于左岸边坡上,垂直坝轴线穿过左非坝段,鱼道设有5个出鱼口,内部建有“栅格板”和41个“休息室”,以便汉**流中的鱼类可通过这条鱼道洄游产卵。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高陡硬质边坡生态修复“措施少、效果差、维护难”的特点,项目部采取CBS植被混凝土生态恢复技术,对黄金峡大坝坝肩进行了生态恢复,春风吹过后,郁郁葱葱的植被将与大坝相互辉映,成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在生活营区,项目部采用了MBR膜生物反应技术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干净清澈的中水全部回用于道路喷洒降尘和绿化,实现了废水零排放、水循环利用。
自工程开工以来,项目部严格执行各项环水保建管要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现场总体布局模块化、文明区域责任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工程施工程序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生态和谐化”的总体施工布局,聚焦创**全文明施工标杆工程,致力将黄金峡水利枢纽项目建设成为优质工程。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跨越两千余个日夜,一座雄伟壮观的大坝,在古老的黄**道上跨江而起。未来,它将永远流淌在秦人治水的历史的长河中,也将续写这片广袤土地上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韩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