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赉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关于 镇赉县“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关于 **县“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 |
2023年07月31日 |
****关于 **县“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 |||
2023年07月31日 |
****关于
**县“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的通知》及工作方案要求,本单位认真对照《****政府关于落实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对工作目标进行认真检查,评估工作进度,分析存在问题,经研究,形成以下评估报告:
一、中期评估主要工作任务
(一)及早动员部署,强化组织保障
实施规划中期评估是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之年,为切实做好规划评估工作,****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要求,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了确保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落到实处,明确职责分工,评估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要求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县文旅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了评估范围、评估重点等内容,根据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和主要任务认真分析评估,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认真研究,寻找对策措施,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三)科学开展评估,广泛征求意见
为全面反映“十四五”以来我县文旅产业发展工作取得的成效,我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扎实做好规划评估的有关工作,广泛征求了旅游景区、旅游企业部门等多方面的意见。同时,在评估过程中注重与《**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我省“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吉发改规划〔2023〕164号)《****政府关于印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白政发〔2021〕4号,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关于印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清单的通知》(白政发〔2021〕10号、以下简称《纲要任务清单》)等相关规划和文件的系统对接,对照目标任务,查漏补缺,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确保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奠定基础。
二、旅游产业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围绕“**特色旅游”主题,突出发展**特色旅游、文化生态旅游、农业绿色休闲观光旅游三大重点,建设八大旅游区域,打造数个龙头品牌。
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建设旅游区域基础设施,即莫莫格保护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万**草原风光休闲游项目、北方渔岛、**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久雁****中心项目、金丰旅游度假山庄项目等。
三、推动《规划》实施工作进展情况
(一)创新体制机制,高位推进,凝聚合力。
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确立了“三双一旅”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了**县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着力创建旅游产业发展体系。2022年8月份,**县已经被省文旅厅确定为“****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县旅游跨入新的发展阶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在县级层面,成立****委员会,由****委员会主任,各相关领域分管县领导担任副主任,下设项目开发、餐饮住宿、导游服务等十三个工作组,均由副县级领导担任组长。在乡镇层面,按照“县级抓总、乡镇落实、部门配合”原则,在县旅游委的领导下,全面夯实各级主体责任,合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项目建设,优化基础、提升服务。
聚焦建设**西部旅游名城目标,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研学、康体养生、文化体验等于一****中心。一是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依托****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和万**国家草原公园3个“国字号”生态旅游**优势,哈尔淖渔文化猎游、莫莫格风光游、万**草原风情游和**城康养休闲游“三线一环”生态旅游路线全面启动,突出发展乡村旅游,规划4条旅游精品路线。重点开发建设万**国家自然草原公园景观、打造新立村农耕文化田园主题、架其村生态采摘园,**昭蒙古风情民宿、**子村**生态园等农旅项目。同步规划开发旅游公交专线。加强旅游**的储备,确定了北方渔岛、卧**、莫莫格保护区、九**、**湿地公园、****中心、万**草原公园等7个生态旅游储备项目。培育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田园景、享休闲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把人气聚过来,把品牌闯出去,把收入带起来。二是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村和民宿。筛选有旅游发展潜力的乡镇,实施“旅游+”“+旅游”等发展模式,打造“一村一景点”、“一村一模式”、“一村一特色”的乡村休闲游,形成有辐射带动和示范意义的精品旅游村。重点推出“渔猎文化游”、“草原自然风光游”、“民俗风情游”、“湿地公园休闲康养游”等为核心的重点旅游产品。结合“千村示范”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嘎什根乡嘎什根村、**镇**子村、莫莫格乡**昭村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观小品、生产体验、休闲生活、创意农业的发展,整体展现乡村的环境和生活之美。目前,各有特色的荷花池、风景园、林下鸡、花海网红打卡地已经建设完成。依托传统民俗文化,在我县**镇**子村、新立村,莫莫格**召村、莫莫格村,哈吐气**村等5个****民俗博物馆,探索促进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在莫莫格乡**昭村正在探索利用闲置民房打造特色民宿,样板间目前已完成设计装修,将参与省级民宿评定。三是开发精品旅游文化产品。大力开发北方渔岛、鹤乡文化、蒙古风情、草原湿地、养老养生、“风光”景观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特色网红景区,重点打造茫茫草原、多彩花海、房车营地、特色民宿、天鹅岛、鸿雁谷、福地岛等网红“打卡地”。谋划打造北方渔岛、万**国家自然草原公园、**湿地公园等景区景点共计37个,总投资2940万元。围绕“休闲养生”旅游发展定位,结合景区、景点特色,策划一批、包装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旅游项目,加快开发骑马、露营、篝火、摄影等体验式旅游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充分挖掘**特色,创新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韵味的农特产品,丰富我县的旅游商品种类。哈尔淖鱼、东江鸭蛋、苏可马小米、**香瓜等土特产品,做成地域特色鲜明、包装精美、简便易携的乡村旅游伴手礼。深入挖掘草编、柳编、根雕、叶脉画等工艺品,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三)提升品牌影响,打造形象,营造氛围。
以特色旅游产品推介为重点,加强媒体和各大报刊营销推介。央视13、17频道多次宣传我县白鹤等候鸟迁徙过程,我县生态美景首次在中央新闻联播中播出,节目被焦点访谈栏目作为专题播出,人民日报、**社、中新社、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播发相关报道,****中心以中国白鹤之乡为主线,策划拍摄制作短视频《万鸟回归共赏北国春光》、策划制作短视频《春之**》等20余部短视频,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播出,突出展现大美**风貌,加大旅游宣传。所有宣传视频同步在**旅游微信小程序、公众号、**融媒、《**新闻》播发推出。已确定开设的旅游栏目《醉美**行》已编辑制作完成。精心编制了《**姑娘》《爱的草原万**》等歌曲唱出家乡特色。编印一批能全面反映我县旅游**和特色的宣传片、旅游宣传手册、旅游地图、旅游折页等宣传资料,****宾馆和主要游客市场地投放,为宣传我县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推动《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体现在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排水设施等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景区连接区域景区之间、景区内部之间的旅游交通还不完善。各地旅游服务设施的综合配套程度较低,酒店、农家乐、民宿规模小、档次低,尚难以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二)旅游和产业融合不够。
旅游品牌和线路开发和农业、加工业等产业不能紧密融;旅游景点不精,有的景点还是停留在游览观光的层面,“康养学闲情奇”等**的旅游项目开发滞后,旅客参与、体验的项目较少,亮点不足,缺少文化元素的融入。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针对性进行改进,按照省市部署,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再鼓干劲、持续奋斗,为加快推动全县乡村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五、推动《规划》实施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今后我县要进一步统一全县思想,坚定信心,形成合力,扎实工作,按照全域旅游规划,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示范区创建,格部门按照责任分工抓落实,形成旅游委统筹、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抓落实,形成合力。加强旅游**整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大力开发休闲养生产品,积极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打响"休闲养生"品牌,建设**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二)持续加强旅游项目建设,优化公共服务。
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提升改造工作,要围绕“休闲、度假、观光、养生”旅游发展定位,策划一批、包装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旅游项目。加强“一环三线”的道路建设的同时,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至到保和万**道路建设,加快环**路4车道改造6车道项目建设,在进城路口、车站和交通干线设置旅游相关标识。各景区、景点、旅游宾馆、饭店张贴旅游标识,加快****中心。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县**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债项目。
(三)推动乡村旅游赋能,助力乡村**。
依托绿水**、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现有**,因地制宜,在精品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筛选有旅游发展潜力的**镇、莫莫格等乡镇,实施“旅游+”“+旅游”等发展模式,打造“一村一景点”、“一村一模式”、“一村一特色”的乡村休闲游,形成有辐射带动和示范意义的精品旅游村。重点推出“渔猎文化游”、“草原自然风光游”、“民俗风情游”、“湿地公园休闲康养游”等为核心的重点旅游产品。在“文化产业赋能”上下“硬功夫”,立足生态基底,以生态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乡村为载体,以康养为特色,通过文化赋能带动乡村**。
(四)打造旅游精品、创意产品,推进创意进景区。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提高旅游配套服务创新,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韵味的农特产品,丰富我县的旅游商品种类。将哈尔淖鱼、东江鸭蛋、苏可马小米、**香瓜等土特产品,做成地域特色鲜明、包装精美、简便易携的乡村旅游伴手礼。引导餐饮企业积极开发鱼类、牛肉、羊肉等系列餐饮食品,深入开发**风味小吃,让游客吃上真正有我县特色的美味佳肴。深入挖掘草编、柳编、根雕、叶脉画等传统手工艺技术与现代旅游商品设计相结合,打造成****基地,形成新的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把绘画摄影、文学创作与乡村度假和乡村地产相融合,****基地;把推进体育赛事、健身娱乐与旅游相结合,打造新型旅游产品。
(五)持续打造冰雪旅游产业让“冷**”产生“热效应。
以“冰雪+体育+民俗+文化”等深度融合的冬季特色系列旅游活动,让冰天雪地变成**银山。制定全民冰雪运动普及计划,普及群众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千万人参与冰雪”工程,开展好“全民冰雪活动季”等冰雪健身体验系列活动。依托教育部门积极组织实施“中小学生逐雪嬉冰”工程,举办冬季冰雪项目比赛和“亲子健身”活动,提高冰雪运动参与率,努力实现青少年冰雪运动全覆盖。围绕“北方渔岛冬捕节”,开发旅游项目、推介渔猎文化,打造特色冰雪旅游小镇。我县将不断完善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增加旅游项目,提高智能化旅游水平,满足广大游客的冬季旅游需求,为推动全域旅游提供助力。
(六)持续做好旅游宣传推介。
****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打响我县“草原湿地文化旅游”品牌,****中心开设旅游专栏,文广旅局利用微信平台对我县草原湿地文化旅游品牌进行推广。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渔猎文化、红色文化,白鹤之乡、鱼米之乡、生态湿地等特色旅游品牌,赋予其文化内涵。精心策划一批游客参与性强、具有我县特色和较高水准的民俗文化节目,同时文化创意指导组精心组织人员组建创作团队,并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创作场所、场地,创作一批宣传家乡的优秀作品。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拓展新的旅游市场,以“一线十五点”为穿引,根据**县旅游精品线路,推出近郊游、乡村游、休闲游、自驾游、研学游等提升我县旅游的知名度。
附件:“十四五”规划修改意见表
****
2023年7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
![](http://wap.qianlima.com/imgs/xunhua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