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省道**至**公路老道店至呼嫩界段改扩建工程等1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2月7日-2023年12月13日。
电话:0451-****3060 传真:0451-****3060
通讯地址:**省****岗区汉水路76****生态环境厅环****管理处(150090)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 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拟批复 意见 |
1 | **至**铁路改造工程 | **市和**市境内 | **** | ****设计院****公司 | 由佳富线东**至福利屯段、福前线福利屯至**川段、**线**川至**北段三部分组成。既有线正线全长256.998km,改建后正线全长258.241km。本次改造工程内容主要有:1)东**至福利屯段增建二线;2)全线病害整治;3)全线新开7座会让站,关闭3座既有站,车站到发线有效长**至1050m;4)**至**北既有线外迁,**北站**集装箱换装作业区;5)按全封闭全立交设计、对全线44处平交道口进行平改立。 | (一)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安排施工时段和运输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措施,途经环境保护目标路段严格限制夜间(22:00-6:00)施工作业。大临工程厂界设置3m高围墙,对14处周边有保护目标的平改立工程增设施工围挡;合理安排运输路线,运输车辆途经环境保护目标路段限速、禁鸣。施工场界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运营期,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79处,对噪声预测超标的68处声环境敏感点采取声屏障、隔声窗、实体围墙等降噪措施。对太乐村2、**县卫生街区(1类)、华瑞园、锦西社区等4处环境敏感点设置声屏障及隔声窗,其中3m高声屏障1840延米,隔声窗4600m2;对**镇等30处环境敏感点设置3m高声屏障,共计14135延米,怡景家园、红**二中等2处环境敏感点设置4m高声屏障,共计415延米;对**小区等19处环境敏感点设置隔声窗,面积13880m2;对工人街区等13处环境敏感点设置3m高实体围墙,共计5657延米。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运营期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室外声环境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或室内声环境质量应符合《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相应噪声限值要求。 营运期应加强跟踪监测,进一步研究优化降噪措施。下阶段,应针对声屏障开展专项设计,确保其形式、结构、材质、长度、高度等满足降噪效果要求,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开展降噪效果跟踪评估,必要时进一步优化强化,确保满足声环境质量相关标准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加强线路两侧及站场周边用地的规划控制和优化调整,噪声超标范围内不得**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必要时合理优化调整涉及居住用地的相关区域规划。你公司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划控制要求的行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反映。 (二)振动环境保护措施。振动环境敏感点43处,****中心线30m以内振动超标的2处敏感点全部纳入工程拆迁或功能置换。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加强对强振动施工机械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环境保护目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在靠近环境保护目标路段施工时,禁止夜间(22:00-6:00)使用强振动施工机械。运营期,加强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和完善振动防治措施。环境保护目标处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要求。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从生态保护角度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通过采取统筹布设沿线临时工程、优先使用现有道路、控制**施工道路宽度等措施,减少工程占地和地表开挖;采用绿色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加强边坡支护,尽量减小桥梁、路基开挖创面。采取强化土石方管理、加强综合利用等方式减少弃渣,弃渣排向指定弃渣场,落实先挡后弃要求,加强弃渣场管理和监控,避免产生次生生态破坏。 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保护。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禁止擅自捕杀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植物,施工尽量避开周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集中时段及繁育期。涉水施工尽量选择在枯水季节,优化桥梁设计,尽量减少涉水桥墩,涉水桥墩施工设置围堰。施工结束后,临时占用农田及时复耕还田,清理整治临时工程占地、路基边坡、弃土场、沿线站场及施工便道等,平整场地,覆土后进行复耕、绿化或恢复原地貌,落实铁路两侧绿化措施。 (四)土壤环境保护措施。严格落实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做好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应当节约、集约使用黑土地,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和管理规定剥离表土,做好表土保护,避免水淹耕地或者破坏黑土地生态环境;表土剥离、运输、存储过程中,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必要的工程防护和保育措施,防止土壤和环境污染,避免土壤质量退化和安全隐患,减轻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五)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禁止将建筑材料、废水、泥沙、弃渣、废料、垃圾等排入地表水体。施工生产生活区、建筑材料远离地表水体布设、存放,并进行遮盖、设置围挡。合理安排施工时段,涉水桥梁采用围堰施工方式,尽可能缩短水中作业时间,减少对水体扰动,及时清理河道,保证河道畅通;钻孔泥浆经沉淀池处理后,沉淀废水回用。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水下临时构筑物,尽可能恢复河床原貌。施工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既有福前线穿越2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临时工程。运营期,新**站、红**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福利屯站等其他11座中间站及**北换装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维修车间清洗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排入或定期拉运****处理厂处理。福利屯站含煤尘冲洗废水通过50m3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场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实行分区防渗。重点防渗区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库、储油间、隔油池等,防渗效果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K≤10-7cm/s;危险废物贮存库基础进行防渗,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一般防渗区包括综合维修车间检修地沟、污水储存池、沉淀池,防渗效果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 (五)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运输车辆密闭或遮盖,施工场地、运输道路表面硬化、洒水降尘,环境保护目标处设置隔尘挡板。拌合站设置除尘器等除尘设施,尽量远离居民区。沙石料堆放在专门设置的沙石料堆放棚内。施工场界、拌合站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营运期,丰乐镇、红**、九营站既有燃煤锅炉更换为电锅炉;东**站既有燃油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要求。新增职工食堂2处,安装油烟净化装置,设置独立烟道,油烟经净化后应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要求。 铁路运输煤炭时,抑尘措施应符合铁路煤炭运输抑尘管理有关规定,减轻运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散装货物作业区及道路周边设置防风抑尘网,强化防风抑尘等污染防治措施,厂界颗粒物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要求。 (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做好土石方挖填平衡,减少弃土;施工弃土及桥梁施工钻渣干化后回填至弃土场,废油泥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严禁随意堆弃;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运营期,含油抹布、废油桶、干化污泥及隔油池废油等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交由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置;食堂废油脂和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管理,定期巡检,及时维护。油料储存采用密封桶保存,定期检查油罐密封性;储油间地面采取防渗措施,加强防渗处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公跨铁桥梁设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严格执行《铁路安全运输条例》,大雨、暴雪等特殊天气尽量避免运输危险货物。结合铁路管理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风险点位识别,完善预警、预防工作,落实运输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管理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防止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 是 | 否 | 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