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局关于华****电站(变更)环境
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8-****177、0878-****885****中心受理窗口)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浦路118****环境局
传真:0878-****979 邮编:675000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华****电站(变更) | **省****县**乡 | **** | ******公司 | 项目规划交流容量170MW,直流容量212.89002MWp,共布置标称容量为3150kW的光伏方阵52个以及标称容量为2000kW的光伏方阵2个,拟装设52个3150kVA箱变、2个2000kVA箱变。本工程光伏场规划装机容量为170MW,共分为三个片区,分别为阿郎片区、沙沟片区、松树湾片区。配套在沙沟片区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站内设置1台容量为170MW的主变压器。 ****电站集电线路方案:阿郎片区、松树湾片区通过2回35kV架空线路接入小米地110kV升压站,沙沟片区通过1回35kV直埋电缆接入**马头地110kV升压站。拟通过1回110kV线路送出,接入220kV物茂升压站。本次评价不包含送出线路工程,送出线路部分另行评价。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光伏阵列、箱式变压器、电缆分接箱、电缆井、杆塔、集电线路、场区道路、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及仓库、绿化等工程。本项目**马头地110kV升压站,升压站内建设1台容量为170MW的主变器。 |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 (1)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管理,明确临时作业区,尽量减少扰动面积。(2)施工单位尽可能利用现有乡村道路施工,禁止随意碾压,践踏道路外土地,破坏原有地表植被。(3)项目临时占地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严格控制施工活动区域,必须在规定的作业范围内活动。(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施工责任书,坚决杜绝滥砍滥伐、盗伐、偷猎等非法活动;施工人不应随意进入施工作业区之外的区域活动,减少扰动影响。(5)施工结束后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拆除临时设施,清理,恢复土层,并对临时占用的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集电线路区和场内道路边坡等区域进行恢复性种植。(6)合理安排,尽量避开动物的繁殖季节施工,特别是两栖爬行类和雉类的繁殖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施工对区域动物的影响。(7)在施工中遇到的幼兽,应上报移交林业部门,不得擅自处理;施工中遇到的鸟窝应转移到非施工区的其他树上;对在施工中遇到的幼鸟和****林业局的专业人员妥善处置。(8)按《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措施要求进行土工布遮盖、行道树种植、撒草绿化、植被恢复、挡渣墙以及截排水沟布设。 运营期: (1)严格执行《****能源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通知》(云自然资[2019]196号)、《****草原局 ****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光伏复合项目使用林草地有关事项的通知》(云林规[2021]5号)的要求,确保光伏组件严格执行最低沿高于地面2.5m、桩基间列间距大于4m、行间距大于6.5m的架设要求,除桩基用地外,严禁硬化地面、破坏耕作层,严禁抛荒、撂荒。(2)光伏场地生态治理修复、弃渣场等临时用地复垦后初期、中期应做好植被抚育工作,保障植被的存活率。(3)拟实施农林光互补工程应尽量采取测土配方技术,减少化肥施用;(4)病虫害防治尽量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用灯光、声音驱虫),减少杀虫剂用量,避免高毒农药施用。(5)加强运维管理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禁止人为捕杀;禁止引入外来有害生物。(6)巡检车辆只在检修道路内行驶,避免对植被造成损害;加强对各项生态保护措施的日常维护。 二、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 (1)升压站、光伏厂区施工区利用已经设置的移动式收集桶、沉淀池,用于施工处理废水,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用水及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2)在混凝土拌和系统利用已经设置的移动式收集桶、1座沉淀池,拌和站转筒和料罐冲洗废水经中和沉淀处理后,循环回用到拌和工序不外排。 (3)施工期间应按照水保要求优先完成区内排水沟和沉砂池,场区雨水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接入周围箐沟。(4)项目临近河流一侧施工区应设置临时拦挡,场地施工形成的裸露面应采用彩布条等进行临时覆盖,防止施工材料、土石等进入河流水体。 运营期: (1)升压站内实行雨污分流。在综合楼食堂排水口设置1个有效容积1m3的不锈钢成品隔油池、在生活区设置1个有效容积6m3的玻璃钢成品化粪池,配套一套处理能力5m3/d的“接触氧化+MBR膜工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并设置一个容积不小于8m3的回用水池。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其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送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绿化标准后,进入回用水池,非雨**部回用于升压站内绿化。(2)太阳能电池板在旱季进行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水全部回用于板下植物浇灌,不外排。(3)应定期对化粪池、污水处理系统污泥进行清掏;对隔油池废油进行清理收集。定期检修污水处理设施,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制度,以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三、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施工期: (1)利用已配置的1辆洒水车,加强对各片区进行间断性洒水降尘,在施工场地安排施工人员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施工土方开挖、搬运,应避免在大风天气时进行。(2)在施工中合理组织施工,缩短施工时间,尽量减少施工污染。(3)粉细散装材料,应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防尘网遮盖。(4)加强监督管理,运输车辆采取篷布遮盖等封闭措施,以避免运输途中砂石、水泥等散体材料洒落;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运输车辆经过村庄路段应减速行驶,并安排专人定期对运输道路进行维护清扫、洒水降尘。(5)出现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土方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6)加强对施工车辆的检修和维护,严禁使用超期服役和尾气超标的车辆。对施工期间进出施工现场车流量进行合理安排,防止施工现场车流量过大。尽可能使用耗油低,排气小的施工车辆,选用优质燃油,减少机械和车辆的有害废气排放。 运营期: (1)升压站内使用清洁能源,厨房设置油烟抽排及净化系统,净化效率应不低于60%,处理后的油烟应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2.0mg/m3)。通高于屋顶3m的排气装置排放。(2)保持项目区内环境卫生,减少运营期地面扬尘和飘散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项目区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并对垃圾收集点经常进行清扫。 (3)加强污水处理系统周边绿化,尽量采用乔、灌、草结合的绿化方式。 四、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期: (1)运输材料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夜间通过周围村庄,减少对沿线村庄的影响。(2)选用性能良好的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3)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尽可能匀速慢行。(4)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禁止夜间施工。 运营期: (1)在设备选型上选用低噪声设备;(2)光伏发电区箱式变压器分散合理布置。箱式变压器应尽量设置变压器房进行隔声降噪;逆变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安装要求安装,通过采取加装阻尼弹簧减振器等措施减小振动;(3)升压站各电气设备应严格按标准安装,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平稳运行,避免因转动部分与外缘碰撞、摩擦而加大噪声,避免出现尖端放电等。(4)风扇、水泵等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水泵采取隔声降噪。运行过程中保持水泵房、设备间等的门窗紧闭。(5)加强项目内的绿化,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6)配备必要的耳塞等个人防护措施,加强升压站内工作人员的防护。 五、固体废弃物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期: (1)废弃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尽量场内回填利用,回填不完的部分全部送入项目弃渣场堆存。规范设置弃渣场,做好弃渣场的水保措施,做好档护及绿化恢复工作。(2)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能利用部分回收利用或外售收购商进行回收,不可回收部分送弃渣场统一堆存填埋。禁止乱堆乱倒。(3)生活垃圾: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实行“日产日清”送至周边村镇垃圾收集点处理。不得随意抛弃。生活垃圾不得并入弃渣场填埋。(4)粪便:施工临时旱厕定期委托周边居民清掏后用于周围农田施肥,施工结束后旱厕应予以拆除并无害化处理。(5)临时堆土:项目临时表土堆场设置在施工生产生活区及升压站永久占地范围内,应远离河道,做好拦挡和截排水措施,堆存时应进行适当压实处理,大风天气时进行覆盖遮挡。堆存时间较长时,应在堆土期间新增临时撒草措施。临时堆土清理后****绿化处理。 运营期: (1)生活垃圾:设垃圾桶进行分类收集,可回用的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用的定期运至周边村庄垃圾集中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做到日产日清。(2)化粪池、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委托周****电站周围植物施肥。(3)废电池板:厂家定期上门进行电池板检测,更换的废弃电池板由厂家带回**化处置。(4)废变压器油、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收集于专用容器内,在危废暂存间分区暂存,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严格执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5)废铅蓄电池:分区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危险废物回收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理,严格执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5)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要求:在仓库内设置1间面积为20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危废暂存间采用全封闭式,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基础必须进行防渗,能防风、防雨、防流失,并配设醒目的警示标识。危险废物定期委托具备相应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其转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执行。配置人员对危险废物进行收集、暂存和保管。建立危险废物产生记录台账,定期检查自行贮存和处置的危险废物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妥善保存危废转移联单及危废处置协议等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