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 U 场址 一期 450MW 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1083MA7H8JQ30X | 建设单位法人:陈立志 |
崔希波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市 |
**省**市**市** 所镇**路与金银大道交 ****管理所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国家电投山****基地 U 场址 一期 450MW 项目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15-D4415-风力发电 |
建设地点: | **省**市**市 |
经度: 纬度: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3-06 |
乳环辐表审〔2023〕2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15000 |
270.39 | 运营单位名称:**** |
****1083MA7H8JQ30X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320********2201040167 | 验收监测单位:****集团****公司,**华****公司 |
913********765688D,****0104MA3NHH6X0G | 竣工时间:2023-11-17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5-06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5-31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www.****.com/detail.aspx?id=3153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本项目为**项目。 | 实际建设情况:本项目为**项目,项目主要功能、性质与原环评中一致。 |
未发生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中心规划安装2 台120MVA 主变(220/35kV 降压变,用于连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本期建设安装1 台;规划220kV 进出线6 回(4 回海上风电进线、1 回系统出线、1 回与国华U2 联络线),本期4 回(2 回海上风电进线、1 回系统 出线、1 回与国华U2 联络线);总体布置采用主变户外、220kV 配电装置户内GIS。配套220kV 电抗器及SVG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预留储能区域。 220kV 陆上线路工程**220kV 输电线路约20.3km,其中双回架空线路约2.0km,双回架空单侧挂线线路约18.0km,双回电缆线路约0.1km,站内**与国华U2 的单回电缆联络线约0.2km。 | 实际建设情况:****中心安装 1 台 120MVA主变,布置在户外,其额定电压为(230±8*1.25%)/36.75kV。220kV 配电装置采用屋内 GIS 型式。****中心 220kV 配电装置采用双母线接线,2回海上风电进线、1 回降压变进线、1回 U1、U2 项目联络线、1 回系统出线、1 回母线联络,每段母线带一个母线PT,并预留远期海上光伏进线间隔位置。每回海上风电进线间隔配套 1 组高压并联电抗器,本期建设 2 组,型号BKS-50000/230,额定容量 50MVar,额定电流 125.5A。主变低压侧安装 2 组-60Mvar~+60Mvar 无功补偿装置。 本工程线路自登陆****中心先采用双回电缆沟敷设, 长度为0.076km,再通过双回架空方式输****中心,线路长度1.613km,站内与国华单回联络线长度为0.171km;****中心出线至银滩变站A1-A43 采用双回单侧挂线,长度为15.648km,A43-A52 采用单回单侧挂线,长度为2.574km,A52-银滩站采用双回单侧挂线,长度为0.2km,外送线路全长18.422km。 |
为避让东侧国华220kV海缆,本项目海缆登陆点向西微调,故登陆****中心电缆长度略有减小;****中心至银滩站线路进行优化设计,较环评长度略有增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本工程生产工艺较简单,施工期主要为塔基基础施工、角钢塔安装,****中心施工,电缆敷设、电气设备安装等。营运期将海上升压站输送的电能通过线缆外送至银滩站。 | 实际建设情况:本工程生产工艺较简单,施工期主要为塔基基础施工、角钢塔安装,****中心施工,电缆敷设、电气设备安装等。营运期将海上升压站输送的电能通过线缆外送至银滩站。 |
未发生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1、环评****中心计划安装 1 台容量为 120MVA 主变压器和 2 台 220kV高压电抗器。其中,单台主变内油量约为 36.35t,单台高抗内油量约为 20t。根据《****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要求,事故油池容量不小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的 100%。主变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约为 46.61m3,电抗器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约为 30.29m3,主变及电抗器设备下方均设置贮油坑,有效容积为 9m3及 6m3,满足容量要求; 2、环评阶段要求在站内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 1.0m3/h,用于处理运营期场站产生的生活污水。 3、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收集和处置措施,贮油坑、事故油池防渗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废铅酸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废电抗器油应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严禁擅自外排。 | 实际建设情况:1、在综合运维楼楼上设置食堂油烟净化器,用于处理食堂产生的油烟; 2、单台主变容量不变,变压器油重 36.35t、容积约 40.78m3,单台高抗变压器油重 20t、容积约 24.58m3。本项目事故油池容量大于单台设备油量的 100%。考虑适度余量,本项目主变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约为 46.61m3,电抗器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约为30.29m3,主变及电抗器设备下方增大贮油坑容量,有效容积为 59.28m3及 25.49m3,满足容量要求; 3、实际建设阶段站内新设 2 套处理能力为 0.5m3/h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4、实际建设中,建设单****中心在主变事故油池南侧安装1座一体式危废库房,用于暂存本项目产生的废铅酸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废电抗器油等危险废物;****中心主变压器产生的事故废油、废电池产生后委托****处置。 |
1、新增设1座一体式危废库房,用于暂存本项目产生的废铅酸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废电抗器油等危险废物;****中心主变压器产生的事故废油、废电池产生后委托****处置; 2、在综合运维楼楼上设置食堂油烟净化器,用于处理食堂产生的油烟; 3、实际建设贮油坑有效容积增大,优于环评设计,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未发生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 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 | ****中心场站内东北角建设2座 处理能力为0.5m3/h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2023年12月20-21日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口进行水质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因子均达标,符合《城市污水 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20)中回用水(绿化)限值。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食堂油烟净化器 | 《**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 | 在综合运维楼楼顶安装食堂油烟净化器。 | 2023年12月24日-25日对食堂油烟进出口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食堂油烟废气排放浓度满足《**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 (DB37/597-2006)中饮食业单位“小型”规模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本项目不存在依托工程。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本项目不存在依托工程。 |
/ |
环保搬迁
本项目不存在环保搬迁。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本项目不存在环保搬迁。 |
/ |
区域削减
本项目不存在区域削减。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本项目不存在区域削减。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1、设计阶段,应进一步优化铁塔设计和线路路径,减少永久占地。 2、合理规划施工临时道路、牵张场等临时场地,合理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的行走路线,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动植物造成碾压和破坏。 3、线路基础开挖时减少土石方量以及塔基开挖对周边植被的破坏;基础开挖临时堆土应采用临时拦挡措施,用苫布覆盖,回填多余土石方选择合适地点堆放,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 4、塔基施工占用建设用地和道路时,施工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单独堆存并做好覆盖、拦挡等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用于项目区植被恢复或耕作区域表层覆土。 5、严格控制塔基周围的材料堆场范围,尽量在塔基占地范围内进行施工活动。施工时牵张场应选择线路沿线空地布置,减少植被破坏,并可采用钢板铺垫,减少倾轧。 6、施工临时道路应尽可能现有道路,**道路应严格控制道路长度和宽度,同时避开植被密集区,并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 7、对可能出现较大汇水面且土层较厚的塔位要求开挖排水沟,并顺接入原地形自然排水系统;位于斜坡的塔基表面应做成斜面,恢复自然排水,排水沟均采用浆砌块石排水沟。 8、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应及时进行清理、松土、覆盖表层土,除复耕外对于立地条件较好的临时占地区域植被恢复尽可能利用植被自然更新,对确需进入人工播撒草籽进行植被恢复的区域,选择当地的乡土植物进行植被恢复,严禁引入外来物种。 9、线路钻越绿化带中公益林时,采用顶管钻越,须采取合理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公益林的生态影响。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以减少对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1、在不改变线路路径、不新增敏感点的情况下,登陆****中心输电铁塔数由7座减少至6座,****中心至银滩站铁塔数量由67座减少至52座,减少永久占地,节约成本。 2、施工单位合理规划施工临时道路、牵张场等临时场地,合理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的行走路线,已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动植物造成碾压和破坏。 3、施工单位在线路基础开挖时,已减少土石方量以及塔基开挖对周边植被的破坏;基础开挖临时堆土已采用临时拦挡措施,用苫布覆盖,并在施工结束后对其进行回填,不产生弃土。 4、塔基施工占用建设用地和道路时,施工结束后,已做好植被恢复工作,占地部分已进行复耕处理。已签订电缆沟及塔基占地协议。 5、塔基施工时,施工单位在塔基占地范围内进行施工活动。施工时牵张场按照线路沿线空地布置,为减少植被破坏,采用钢板铺垫,减少倾轧。并在施工结束后对牵张场进行植被恢复处理。 6、施工临时道路已尽量选择现有道路,**道路已避开植被密集区,并已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 7、对可能出现较大汇水面且土层较厚的塔位开挖排水沟,并顺接入原地形自然排水系统;位于斜坡的塔基表面做成斜面,恢复自然排水。 8、施工结束后针对不能复耕处理的土地已进行人工播撒草籽进行植被恢复,并选择合适的乡土植物进行植被恢复,严禁引入外来物种。 9、本工程除登陆点到1#线塔、****中心站内与国华联络线采用电缆沟敷设外,其余线路均采用架空架设,未采用顶管钻越施工。 |
/ |
功能置换
本项目不存在功能置换。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本项目不存在功能置换。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