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鑫盛煤矿露天采坑综合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灰渣场)项目(治理一区三期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0624MA13RX594W | 建设单位法人:胡纯清 |
林文斌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自治区**市** |
**自治区**市**蒙西镇后摩尔沟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煤矿露天采坑综合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灰渣场)项目(治理一区三期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水处理污泥)、建筑施工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N7723-N7723-固体废物治理 |
建设地点: | **自治区**市** 蒙西镇鑫盛露天矿采区内 |
经度:****256.3 纬度: 394616.8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1-08-11 |
鄂环审字〔2021〕555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491 |
138 | 运营单位名称:**** |
****0624MA13RX594W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宝钜****公司 |
****0691MA13RP3L8Y | 验收监测单位:**华****公司 |
****0291MA0Q45FQ4H | 竣工时间:2023-06-15 |
2023-06-15 | 调试结束时间:2023-06-20 |
2024-05-11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6-07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0511r02co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为234.83hm2,按照第II类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进行建设,年处置固废量700万吨。项目分二期分二区建设,其中一期建设治理一区(北区)占地面积910699m2(1365.37亩);二期建设治理二区(南区),占地面积****554m2(2155.25亩)。 | 实际建设情况:本次验收为治理一区内的三期工程,位于治理一区东**,总占地面积约12.77hm2。铺设防渗膜14.5万m2,全部为灰渣填埋区,占地面积约12.77hm2,铺设防渗膜约14.5万m2,有效容积约为320万m3。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本项目主要由收集、运输、填埋等工程组成。填埋采用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机械有自卸汽车、推土机、压实机及挖掘机等。 | 实际建设情况:本项目主要由收集、运输、填埋等工程组成。填埋采用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机械有自卸汽车、推土机、压实机及挖掘机等。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施工过程中使用砂石、土方等散体材料必须覆盖,场内装卸、搬运物料应遮盖、封闭或洒水;定时对施工现场各扬尘点及道路洒水;治理区等挖掘产生的弃土应及时用于厂区平整,并压实;材料运输中要采取遮盖措施或利用密闭性运输车,运输车辆行驶路线要避开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并限制运输车辆的速度。施工期废水和固废统一收集处置,不得乱排。2、严格落实《报告书》和《技术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进场道路路面进行混凝土硬化并定期洒水保湿;运输粉煤灰使用专用封闭罐车,脱硫石膏和炉渣运输车辆要加盖苫布。车辆进场前要求调湿灰,降低倾倒高度,卸车采用喷雾水炮洒水抑尘;治理区内作业表面及时覆盖,定时进行洒水抑尘;堆存过程中分区堆放,尽量减少堆存工作面积;对达到设计标高的填埋作业区及时封场。治理二区东侧需设置防风抑尘网。无组织扬尘须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要求。3、按照《报告书》和《技术评估报告》提出的要求,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相关要求,治理区内设置临时雨污分流系统,对场底及边坡进行防渗建设并建设渗滤液收集排水设施。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设置地下水质污染监控井,并建立地下水质污染监控、预警体系。按要求设置土壤跟踪监测点。4、应采取妥善控制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5、严格落实《报告书》和《技术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建设期产生的建筑垃圾送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填埋,生活垃圾收****填埋场处理。项目渗滤液收集池污泥定期送至本项目储渣区进行填埋。所有固废妥善处置,不得外排。6、严格落实《报告书》和《技术评估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恢复措施。施工期合理设计治理区、边坡及坝体,合理利用土石方,在环境治理区修建截水沟;施工结束后,所有施工场地应拆除临时建筑物,尽可能恢复原有土地的功能;禁止在工程征地范围外、植被良好的地区进行取土石方活动。项目运营期采用渐进式封场生态修复,实施边填埋、边覆土、边绿化的作业制度。7、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能力。 | 实际建设情况: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材料运输采取遮盖措施或利用密闭性运输车,运输车辆行驶路线要避开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并限制运输车辆的车速;严格管理运输车辆,严禁超载;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仅为盥洗废水,直接用于泼洒抑尘;挖方全部回填治理区;施工期生活垃****煤矿统一进行处置。2、灰渣进场**行调湿后运输,运输过程采用苫布遮盖防止运输扬尘;运输道路设有专人负责及时清扫、洒水抑尘;治理区内作业表面及时覆盖;治理区北、西侧设防风抑尘网;采用雾炮降尘车和洒水车对道路、场区进行喷雾洒水降尘措施,验收监测本次治理一区二期工程厂界TSP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要求。3、本期工程在治理区域北、东、西侧均设置排洪沟,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并建设渗滤液收集系统,将渗滤液全部回用库区喷洒降尘。对治理区作业面及时采用HDPE膜进行覆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通过罐车拉运至**九源****公司处理。目前项目处于运营期。按照相关要求建设单位在渣场设置观测井,并制定了跟踪监测计划。4、本次针对治理一区三期建设工程进行验收噪声监测,设置6个噪声监测点位,监测结果为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5、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目前无渗滤液及沉淀池污泥产生,待沉淀池污泥产生后送本项目填埋区进行填埋处置。6、目前治理一区一期工程全部灰渣填****工程部分灰渣填埋区域已达到设计标高,已进行封场覆盖并已复垦验收(覆土厚度0.8m),复垦验收面积256559m2;已对东侧边坡进行整形、覆土(厚度0.5-1m)、并铺设草帘固沙,完成面积约21104m2,共计完成绿化面积约为277663m2。东侧已形成坝体新增长度约为180m,高度为30m。坝体顶部采用推土机整形,坝体两侧采用挖掘机整形,整形覆土厚度为0.8m。7、建设单位按要求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能力,应急预****生态环境局****分局办理备案(编号:150624-2021-135-L)。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台雾炮降尘车(25吨1辆)、2台洒水车(25吨2辆)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 本次治理一区三期工程大气污染主要是运输道路和灰渣场作业区产生的扬尘污染。对灰渣场扬尘采取如下措施: 1、治理****煤矿原有人员,****煤矿生活区,煤矿采用电锅炉取暖。 2、治理区入场后进行及时碾压,使灰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硬壳层,硬壳层厚度可达300mm以上,以减少飞灰产生量。 3、治理区依托现有配备1台雾炮降尘车(25吨1辆)、2台洒水车(25吨2辆),进行洒水降尘,定期喷洒灰面,使灰面保持一定水分,以降低大风扬灰污染环境。 4、进场道路:依托原有采矿进场道路,长度2.6km,宽度8m,水泥路,定期清扫抑尘。场内道路:依托原有建设道路长3.06km,路面宽均为12m,场内道路为砂石路面,定期洒水抑尘。 5、粉煤灰、脱硫石膏运输进行苫布覆盖,减少运输扬尘污染。 | 本项目厂界四周无组织颗粒物最大监测点排放浓度为0.376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无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本次治理一区三期工程噪声源主要是作业车辆噪声、运灰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等。由于灰渣场建在采坑内,****煤矿及沙漠空地,且治理区又远离居民区,因此,厂界噪声影响较小。 | 项目周围四周厂界昼间噪声为52dB(A)~54dB(A)之间,夜间噪声为,42dB(A)~45dB(A)之间。昼间、夜间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按照《报告书》和《技术评估报告》提出的要求,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相关要求,治理区内设置临时雨污分流系统,对场底及边坡进行防渗建设并建设渗滤液收集排水设施。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设置地下水质污染监控井,并建立地下水质污染监控、预警体系。按要求设置土壤跟踪监测点。 | 本期工程在治理区域北、东、西侧均设置排洪沟,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并建设渗滤液收集系统,将渗滤液全部回用库区喷洒降尘。对治理区作业面及时采用HDPE膜进行覆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通过罐车拉运至**九源****公司处理。目前项目处于运营期。按照相关要求建设单位在渣场设置观测井,并制定了跟踪监测计划。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严格落实《报告书》和《技术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建设期产生的建筑垃圾送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填埋,生活垃圾收****填埋场处理。项目渗滤液收集池污泥定期送至本项目储渣区进行填埋。所有固废妥善处置,不得外排。 |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目前无渗滤液及沉淀池污泥产生,待沉淀池污泥产生后送本项目填埋区进行填埋处置。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严格落实《报告书》和《技术评估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恢复措施。施工期合理设计治理区、边坡及坝体,合理利用土石方,在环境治理区修建截水沟;施工结束后,所有施工场地应拆除临时建筑物,尽可能恢复原有土地的功能;禁止在工程征地范围外、植被良好的地区进行取土石方活动。项目运营期采用渐进式封场生态修复,实施边填埋、边覆土、边绿化的作业制度。 | 目前治理一区一期工程全部灰渣填****工程部分灰渣填埋区域已达到设计标高,已进行封场覆盖并已复垦验收(覆土厚度0.8m),复垦验收面积256559m2;已对东侧边坡进行整形、覆土(厚度0.5-1m)、并铺设草帘固沙,完成面积约21104m2,共计完成绿化面积约为277663m2。东侧已形成坝体新增长度约为180m,高度为30m。坝体顶部采用推土机整形,坝体两侧采用挖掘机整形,整形覆土厚度为0.8m。 |
表7 风险设施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能力。 | 建设单位按要求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能力,应急预****生态环境局****分局办理备案(编号:150624-2021-135-L)。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1、管理****煤矿办公生活楼。2、各期工程在渣场进场入口处设磅房,占地面积均为40m2,彩钢房。3、为监控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区周边设置3口地下水质监控井,分别为1口背景监测井、1口跟踪监测井和1口污染扩散监测井。4、本项目实施后,仅有项目区范围内的大气降水对治理工程有影响。为防止雨季雨水汇集冲刷坡面,破坏治理效果,在排灰区防护工程实施后,在排灰区顶部边界5m内设置挡水围堰;在外边坡坡面修建纵向排水沟,各台阶顶部平台内侧修建横向截水沟。顶部挡水围堰范围内的降水,下渗至阻隔层后向四周排泄,汇入排水沟,由排水沟导入截水沟,逐级向下排放。治理一区工程排水沟长度为6985m,治理二区工程排水沟长度为22353m。5、进场道路:依托原有采矿进场道路,长度2.6km,宽度8m,水泥路面。场内道路:场内建设道路长156m,路面宽均为5m,场内道路为砂石路面。6、****煤矿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水源为**市****公司,通****煤矿储水池。7、依托煤矿现有的供电设施条件。8、****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渗滤液经导排系统排入竖井内,后经污水泵导出到渗滤液收集池,沉淀后回喷治理区内进行抑尘,无生产废水外排。9、本项目工****煤矿调配,不新增办公人员。鑫盛煤矿办公生活区目前采用电暖器供热,锅炉编号为LDKF-50。10、鑫盛煤矿办公生活区现有一化粪池,运行稳定,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运到******公司处理(有处理协议)。11、渗滤液:经治理区底的渗滤液导排系统排入竖井内,经管道排到集水池经沉淀后回喷治理区进行抑尘。各区各设集水池1座,300m3,对渗滤液进行收集,经沉淀后上清液用于储渣区洒水抑尘。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1、管理****煤矿办公生活楼。2、磅房依托治理一区一期工程已建磅房,本次无新增。3、依托治理一区一期工程已设置的3口地下水质监控井,本次无新增。4、依托原有工程防洪排水设施,本次无新增。5、进场道路:依托原有采矿进场道路,长度2.6km,宽度8m,水泥路面。场内道路:依托原有建设道路长3.06km,路面宽均为12m,场内道路为砂石路面。6、****煤矿生产用水。部分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水源为**市绿色****公司,通****煤矿储水池。7、依托煤矿现有的供电设施条件。8、****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渗滤液经导排系统排入治理一区一期工程已建设的渗滤液收集池(容积600m3),沉淀后回喷治理区内进行抑尘,无生产废水外排。9、供热依托已有工程。10、生活污水处理依托已有工程。11、渗滤液:本次无新增,依托治理一区一期工程已建设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渗滤液收集池一座,长度20m、宽度10m、高度3m,底部厚度30cm,池壁厚度20cm,顶厚15cm,容积600m3,渗滤液收集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渗,内壁涂防渗防腐材料。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严格落实《报告书》和《技术评估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恢复措施。施工期合理设计治理区、边坡及坝体,合理利用土石方,在环境治理区修建截水沟;施工结束后,所有施工场地应拆除临时建筑物,尽可能恢复原有土地的功能;禁止在工程征地范围外、植被良好的地区进行取土石方活动。项目运营期采用渐进式封场生态修复,实施边填埋、边覆土、边绿化的作业制度。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严格落实《报告书》和《技术评估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恢复措施。施工期合理设计治理区、边坡及坝体,合理利用土石方,在环境治理区修建截水沟;施工结束后,所有施工场地应拆除临时建筑物,尽可能恢复原有土地的功能;禁止在工程征地范围外、植被良好的地区进行取土石方活动。项目运营期采用渐进式封场生态修复,实施边填埋、边覆土、边绿化的作业制度。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能力。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建设单位按要求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能力,应急预****生态环境局****分局办理备案(编号:150624-2021-135-L)。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相关公告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