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煤矿二水平东一B组煤采区地面瓦斯治理井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前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潘三煤矿二水平东一B组煤采区地面瓦斯治理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进行审批。现将该报告书的主要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若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向我局书面反馈意见。
项目名称:潘三煤矿二水平东一B组煤采区地面瓦斯治理井工程
建设单位:****
环评单位:******公司
公示时间:2024年6月19日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市**区**镇,项目总投资45807.6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00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瓦斯治理井工程
****煤矿二水平东一B组煤采区设置14口“L”型地面瓦斯治理井,井场1内设置3口地面瓦斯治理井,编号为PS-8-2、PS-8-4和PS-4-2,井场2设置4口地面瓦斯治理井,编号为PS-8-6、PS-8-8、PS-8-10和PS-4-4,井场3设置7口地面瓦斯治理井,编号为PS-8-1、PS-8-3、PS-8-5、PS-8-7、PS-8-9、PS-4-1和PS-4-3。总工程量26469m,配套供配电等公辅设施施工。
(二)输气管线工程
本项目设置2条输气管线,井场1和井场2共用1条输气管线,起点为井场1和井场2,终点为潘杨村北与DN250****中心管路合茬(C点),路线长约3.4km。井场3设置1条输气管线,起点为井场3,终点为潘三矿****管理中心,路线长约1.6km。输气管线采用DN160 PE100管路,采用定向钻和顶管敷设。输气管道设计压力0.4MPa,设计输量3000m3/d。
**市****委员会对本项目予以备案,项目代码:****,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改变建设内容、规模和选址等。若工程建设发生重大变动,必须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二、污染防治措施要求
为保护区域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建设而降低,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必须做到以下要求: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总体污染控制措施。按照《**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标准》、《关于印发的通知》等要求,做好扬尘、噪声等污染防治。施工现场出入口、主要道路、加工区路面全部硬化;非作业地面裸露的场地必须绿化或严密覆盖:施工区域四周建设围挡围堰,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做到“六个百分之百”、施工过程中通过洒水抑尘减少扬尘,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和粉尘污染;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染周围水体;进行土石方作业时采取喷淋降尘措施;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并使用清洁燃料,不得在施工区内搅拌水泥,施工期采用商品混凝土。
2.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产生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车辆冲洗废水、压裂废水、冲砂废水、清管、试压废水、定向钻产生的泥浆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等。钻井废水通过泥浆泵进入废浆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车辆冲洗废水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压裂废水进入煤层;冲砂废水循环回用于冲砂工序,不外排;清管、试压废水采用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定向钻和顶管施工产生的废弃泥浆水经沉淀池混凝沉淀处理后上清液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标准限值后用于洒水抑尘。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依托当地民房现有的化粪池,定期清掏,不外排。
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钢管焊接工序产生的烟尘采用移动式焊接烟气净化机进行处置后无组织排放。PE管热熔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采用移动式VOCs净化机进行处置后无组织排放。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同时作业的高噪施工机械数量,减轻声源叠加影响;施工期设置隔声屏障保护管线沿线敏感点,居民点附近禁止夜间施工;严格执行《****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排放标准》(GB12523-2011)和**市有关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施工扰民事件的发生。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弃钻井泥浆、钻井岩屑、废弃泥沙、废包装材料、施工废料、废弃泥浆、工程弃土弃渣、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含油抹布和手套等。生活垃圾采取定期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后处理;废弃钻井泥浆为水基泥浆,暂存于废浆池中,待钻井结束后投加泥浆固化剂外运至渣土部门指定的地点堆存,用于区域调配之用。施工废料部分回收利用,剩余废料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包装材料集中收集后外售物资回收单位。钻井岩屑干化后,外运至渣土部门指定的地点堆存,用于区域调配之用。废弃泥沙随泥浆循环至地面,经沉淀池沉淀后暂存,定期交由相关单位处置。废弃泥浆运至井场,与井场泥浆一同干化后统一外运至渣土部门指定的地点堆存,用于区域调配之用。本项目产生的土方量全部得以利用,无工程弃土弃渣。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含油抹布和手套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6.生态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对项目区土壤分层剥离、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避免雨天和大风天开挖施工作业。
7.风险防范措施。项目选线避开居民区以及复杂地质段;对沿线人口密集、房屋距管道较近等敏感管段,提高设计系数,增加管道壁厚。
8.针对敏感点的防护措施。井场及施工场地厂界设置声屏障;高噪声设备在远离敏感点一侧布置;管线选择远离敏感点的穿越线路;检修放空选择在白天进行;车辆密闭运输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在敏感点附近低速行驶、禁止鸣笛。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产生废水主要为凝水缸排水和排采废水,收集后密封罐车运****处理站处理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标准后排放。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采用管道密闭的输气工艺,选用优质PE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抗震,预留足够的变形冗余,管道设置应急截断阀,保证正常生产无泄露;运营期各井场产生少量非甲烷总烃,采取无组织排放。各井场日常加强管理,减少放空和泄漏。定期开展泄露检测。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正常工况下无噪声产生。非正常情况下检修放空选择在白天进行,尽量减少放空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日常维护、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含油抹布和手套等,收集暂存放于危废暂存间,统一收集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5、生态保护措施。项目结束后按照复垦方案进行生态复垦,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使临时占地逐步恢复到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类型,委托原被征地农户进行耕地的复耕复种工作,进行必要的土壤抚育,多使用有机肥,恢复临时占用耕地的生产力。
6、风险防范措施。项目运营期,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制定管线的巡线和维护、设备的检修、事故时的抢修、封堵等作业指导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推进维护、抢修技术与队伍的建设,落实各项应急物资和**。
联系方式:传真:0554-****573 电话:0554-****447
联系地址:**市**中路42****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