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马鞭洲岛接卸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增加燃料油货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28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市**区三**路31****中心7号楼414室,邮编:516008
联系电话:0752-****718
邮 箱:shjhyk@huizhou.****.cn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马鞭洲岛接卸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增加燃料油货种 |
建设单位: | **** |
建设地点: | **省**市大亚湾马鞭洲岛 |
环评机构: | **创绿智谷****公司 |
项目概况: | 为满足燃料油保税库周转运营需要,华德石化拟对马鞭洲岛15万吨级码头接卸能力进一步优化提升,进行工艺管线改造,在罐区总库容、建设地点、泊位等级和数量不变的基础上提升燃料油周转量。依托现有15万吨级码头增加燃料油装卸货种,燃料油接卸能力为110万吨/年,以达到15万吨级码头接卸能力为790万吨/年,其中石脑油接卸能力480万吨/年、原油接卸能力200万吨/年、燃料油接卸能力110万吨/年。改扩建后码头岸线长度保持不变,不进行港池、航道的疏浚。项目投资2154.6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0741 万元,项目安装施工工期拟定为2 个月。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5万吨级原油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已于2016年3月建设完成,主要新增1对辅助靠船墩、3根DN300管道。本项目在现有工程基础上,对工艺管线进行调整,拆除2根DN300闲置管道,新增1根DN450燃料油工艺管道,1根DN300闲置管道改作重油置换管道,施工期为2个月。 (1)水动力影响 15万吨级原油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新增1对靠船墩,工程对海洋水文动力的环境影响较类比项目(《**马鞭洲岛接卸能力提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惠市环建〔2023〕44号)小,本工程实施后项目海域工程前后流态无明显变化,对项目附近局部海域的流场产生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对整个大亚湾海域的水动力环境无影响。 (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 15万吨级原油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辅助靠船墩打桩掀起的悬浮物在水流的作用下逐渐沉积在桩基周围,由于悬浮物产生量较小,对海底地貌的影响较小。辅助靠船墩打桩施工造成的影响范围有限。因此,项目的建设对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影响较小。 (3)海水水质环境影响 辅助靠船墩桩基施工悬浮物最发生量为0.011kg/s,经类比分析后认为,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扩散会暂时性的对施工区域海域水环境造成污染及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但随着施工的结束,悬浮泥沙将慢慢沉降,工程海区的水质会逐渐恢复原有的水平。 工程运营期,项目改扩建前后劳动定员不变,不新增生活污水;码头工作平台面积、初期雨水汇水面积、泵站面积等均保持不变,同时清洗方式不发生变化,因此本项目不新增废水。码头工作平台冲洗废水和初期雨水均按照原有收集处理方式收****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站处理。各类污水按原有项目处理方式处理是可行的,对周边海域影响较小。 (4)海洋沉积物影响 辅助靠船墩桩基面积较小,其打桩影响局限在桩基周边,因此施工过程辅助靠船墩打桩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较小。 (5)海洋生态影响分析结论 辅助靠船墩打桩施工引起海水中悬浮物含量的增加,使一定范围内的海水变得浑浊,海水透明度降低,结合海洋水质预测章节同类项目悬浮泥沙扩散的分析类比结果可知,桩基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增量面积超过10mg/L的总面积较小,影响范围较小,且施工期间,影响是短暂性且影响的范围有限,施工一旦停止,影响程度迅速降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正常。本项目施工悬浮泥沙影响范围主要为马鞭洲作业区,与海洋环境(国控点)及保护物种(珊瑚)、渔业水产**、鱼类繁育场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距离较远。因此,本项目辅助靠船墩打桩施工悬浮泥沙对海洋环境(国控点)及保护物种(珊瑚)、渔业水产**、鱼类繁育场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 (6)环境空气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有喷漆过程中产生的喷漆废气,焊接过程产生的烟尘、施工机械尾气等。施工过程中上述大气污染物产生量不大,且影响范围有限、污染时间较短,施工中断或停止,污染随之消失。 项目建成运营后,废气主要有船舶装载挥发损失废气、储罐有机液体储存与调和挥发损失废气、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废气、到港船舶燃油废气等,均为无组织排放,其中到港船舶停靠产生的燃油废气属于移动源。根据估算结果,本项目正常排放工况下最大占标率为面源船舶装载挥发损失废气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其最大占标率为8.72%,最大地面浓度为1.74E-01mg/m3,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7)声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方案为水工施工方案及工艺管线、阀区改造。由于目前水工施工方案、工艺管线及阀区拆除已完成,故此部分只分析评价工艺管线及阀区安装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大部分噪声源位于海上。在施工场地20m外,所有施工阶段产生的噪声衰减后均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昼间标准的要求(即昼间:70dB(A));100m外均可满足夜间标准(即夜间:55dB(A))。不过施工噪声大多为不连续性的,其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作业的结束而消除,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持续性影响,故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本次仅增加燃料油货种,拟在现有装卸臂中进行重新分配,并调整工艺管线及码头阀区布设,噪声源均不变。根据预测分析,项目噪声对最近各边界的贡献值在40.2-54.2dB(A)之间,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3类标准(昼间Leq(A)≤65dB(A)、夜间Leq(A)≤55dB(A))要求。 (8)土壤 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影响土壤环境的途径主要有大气沉降、污水、油品入渗等。 目前库区的储罐区、废水处理站、库区已进行硬底化和防渗措施,项目危险废物储存区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有关规范设计。因此只要各个环节得到良好控制,可以将本扩建项目对土壤的影响降至最低。 针对大气污染,对于储罐有机液体储存与调和挥发损失废气,加强储罐附属设备的维修、保持储罐的严密性、改进操作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油类的跑、冒、滴、漏损失;对于燃料油装装船废气,装船结束后,认真检查连接软管的油品回收情况,减少装卸过程中的油品滴漏;对于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废气,选用性能、材料良好、合格的输送管道、阀门、法兰等设施设备,避免应设备密封性能缺陷而产生的油气无组织排放。同时建设单位应在占地范围内采取绿化措施,以种植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为主,减少大气沉降对土壤可能造成的污染。 (9)地下水 本项目运营期不新增污废水,因此本项目无污废水渗入地下。本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品油管道可能发生“跑、冒、滴、漏”污染管道沿线的地下水。目前库区的储罐区、废水处理站、库区已进行硬底化和防渗措施,选用了密闭性能好的管道和阀门,建设单位定期检查管道和阀门的工作状况,另外管道均采取地上架空形式,沿管道铺设的位置均进行了地面混凝土硬化处理,接管坑及码头上的污水池采用防渗标号大于S6(防渗系数≤4.19×10-9cm/s)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混凝土厚度大于15cm,并且内壁及底面设置相应的防渗处理,以防止成品油和污水下渗。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地下水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10)固体废物影响 目前水工施工方案、工艺管线及阀区拆除已完成,故此部分只分析评价工艺管线及阀区安装的固体废物影响。固废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废漆桶。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漆桶属于危险废物(HW49),收集至库区危废暂存间暂存,施工期结束后委托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置。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项目改扩建前后劳动定员不变,不新增员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主要为废含油抹布及手套,收集至库区危险废物收集点暂存,委托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二、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 施工期,固体废物和散装物料以密闭方式及时清运出施工工地;超过四十八小时未清运的,在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并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尽可能选用满足《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1014-2020)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以减少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量。夜间废气扩散条件不佳时,减少大型机械施工。重污染天气下按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停止施工。 运营期,实施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制定设施设备检查、维护计划,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和保养,提高设备运行的完好率,防止管线、阀门、软管的跑、冒、滴、漏;装卸结束后,认真检查连接软管的油品回收情况,减少装卸过程中的油品滴漏;对船舶进行定期保养,使用合格燃料,保证其处于良好的运转工况,可减少其燃油废气污染物的排放。 2、废水 施工期: 已完成的结构加固改造工程及本项目工艺管线及阀区拆除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靠船墩施工水工作业时,防止废弃物等落入水体。船舶舱底油污水及船舶生活污水由****公司拉运处理。工程施工期间,污水严禁乱排、乱流污染现场及周围环境,防止废弃物等落入水体。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清管试压废水经收集****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绿化。 尚未完成的工艺管线及阀区安装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工程施工期间,污水严禁乱排、乱流污染现场及周围环境,应防止废弃物等落入水体。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清管试压废水经收集****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消防。 运营期:项目改扩建前后劳动定员不变,不新增生活污水;码头工作平台面积、初期雨水汇水面积、泵站面积等均保持不变,同时清洗方式不发生变化,因此本项目不新增废水产生。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码头平台冲洗废水、泵站冲洗废水、消防演练废水、锅炉软化水系统的离子交换清洗废水、锅炉排污水、软化再生废水均按照原有收集处理方式收****处理站处理,清罐废水直接注入原油储罐,随原油输送到南边灶油库进行油罐切水。 3、噪声 施工期: 已完成的结构加固改造工程及本项目工艺管线及阀区拆除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方式上,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避免使用落后施工工艺,如桩基础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避免使用锤打式打桩设备。采用液压的施工方式,减少使用气压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设备组合、施工时间,加强施工管理。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尽可能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冲击工具,适时对施工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 尚未完成的工艺管线及阀区安装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设备组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尽可能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冲击工具,应适时对施工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对施工车辆造成的噪声影响要加强管理,做好施工环保监理工作。 运营期:限制到港船舶鸣笛,加强管理和检测、保养各种机械设备以降低噪声强度。 4、固体废物 施工期: 已完成的结构加固改造工程及本项目工艺管线及阀区拆除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船舶及码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收集运走处理;拆除旧工艺管道过程在施工管道下方设置防抛网等,防止固体废物抛(掉)入海中。管道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工艺管道、含油抹布/吸油毡作为一般固****公司收集处置。废漆桶等危险废物收集至库区危废暂存间暂存,施工期结束后委托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置。 尚未完成的工艺管线及阀区安装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收集运走处理;废漆桶等危险废物收集至库区危废暂存间暂存,施工期结束后委托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置。 运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外运至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废物收集至库区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5、环境风险 为有效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项目从船舶碰撞、溢油泄漏、自然灾害等方面识别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并对应制定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可能产生于运营期,经风险预测码头装卸操作性事故、船舶碰撞事故结果可知,由于本项目邻近**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航道位于**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及无居民海岛,若发生溢油,油膜即刻抵达环境敏感目标。油膜抵达无居民海岛的最短时间0.1h,泄露燃料油的残余量最大为86%,油膜抵达**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最短时间分别为0h和4.2h,泄露燃料油的残余量最大分别为88%和91%。 经预测储罐溢油泄漏事故对地下水的影响,发生泄漏后到达最近的岸线的时间约为3天,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在风险源下风向CO未超过毒性终点浓度-1(380mg/m3),超过毒性终点浓度-2(95mg/m3)的最大距离790m,到达时间为8.78min。SO2超过毒性终点浓度-1(79mg/m3)的最大距离690m,到达时间为27.72min;超过毒性终点浓度-2(2mg/m3)的最大距离6360m,到达时间为98.86min。 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加强防范,完善事故溢油应急设施,制定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建设单位在认真、切实落实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 6、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在进行首次水下打桩时先进行小强度的“软启动”,驱赶施工区域周围的海洋生物等游离作业区达到一定距离外的安全区。建设过程中对海洋生物栖息地造成影响的作业主要是新增1对靠船墩桩基施工工程。桩基施打作业时间为6天,施工作业会对海洋生物栖息地造成破坏,通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顺序,打桩作业避开鱼类敏感时间,施工对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的影响程度可以得到减缓和消除。同时在完成整体的施工作业后,采取生态补充措施,以此弥补生物**的损失。 |
公众参与 | 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