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社会团体、社会大众:
****中心建设项目位于****,属为扩建建设类项目。****加工厂房和一栋办公楼,已建部分建筑面积为2562.11㎡;本次**一栋分拣厂房、一栋配套用房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本次**总建筑占地面积为1368.20㎡。主要建设一栋分拣厂房、一栋配套用房,配套道路、绿化及相应的基础附属设施,项目总占地10300㎡,建筑占地面积为1368.20㎡。根据《****办公厅关于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承诺制管理的通知》(办水保〔2020〕160号)的有关规定,********联合社委托我单位对《****中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全文予以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听取社会各界对该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如有问题和意见,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县凌****公司进行反映。
公示时间:2024年6月27日---2024年7月12日
问题反映电话:
********联合社,白君政,139****3901。
****水利局
2024年6月27日
****中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项目概况 | 位置 | **省**** | |||||||||
建设内容 | 分拣厂房、配套用房及相应配套设施等 | ||||||||||
建设性质 | ** | 总投资(万元) | 297 | ||||||||
土建投资 (万元) | 250 | 占地面积(h㎡) | 永久:0.00 | ||||||||
临时:1.03 | |||||||||||
动工时间 | 2022年6月2日 | 完工时间 | 2022年12月12日 | ||||||||
土石方 (万m3) | 挖方 | 填方 | 借方 | 余(弃)方 | |||||||
0.24 | 0.24 | 0 | 0 | ||||||||
取土(石、砂)场 | 无 | ||||||||||
弃土(石、砂)场 | 无 | ||||||||||
涉及重点防治区情况 | 涉及**江下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地貌类型 | **地貌 | ||||||||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 (t/k㎡﹒a) | 300.00 | 容许土壤流失量 (t/k㎡﹒a) | 500 | ||||||||
项目选址(线)水土保持评价 | 本工程建设未涉及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站点和重点试验区,未涉及重要江河湖泊的饮用水源区,未涉及水功能一级区,无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 ||||||||||
预测水土流失总量 | / | ||||||||||
防治责任范围(h㎡) | 1.03 | ||||||||||
防治标准等级及目标 | 防治标准等级 | 西南紫色土区一级 | |||||||||
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 97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1 | ||||||||
渣土防护率(%) | 90 | 表土保护率(%) | 92 | ||||||||
林草植被恢复率(%) | 97 | 林草覆盖率(%) | 25 | ||||||||
水土保持措施 | 一、建构筑生物工程区 主体设计: 工程措施:表土剥离274m3。实施时间2022年6月。C20砼室外散水沟,468m,实施时间:2022年11月。 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在场地周围布设临时土质排水沟200m,沟渠末端布设土质沉砂池,共2口,实施时间:2022年6月;施工期间对基础开挖临时堆存的松散土进行遮盖,防雨布遮盖200m2,实施时间:2022年6月。 二、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 主体设计: 工程措施:表土剥离676m3。实施时间2022年6月。C20砼排水沟572m,实施时间2022年7月。 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对临时堆放的松散土及裸露地表进行遮盖,防雨布遮盖300m2,实施时间:2022年6月。 三、绿化工程区 主体设计: 工程措施:表土剥离532m3。实施时间2022年6月;表土回覆1522m3,实施时间:2022年12月。 植物措施:灌草绿化面积2658m2,实施时间:2022年12月。 临时措施:施工期间对临时堆放的松散土及裸露地表进行密目网遮盖,布设密目网,布设密目网1000m2。 | ||||||||||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万元) | 工程措施 | 28.59 | 植物措施 | 9.57 | |||||||
临时措施 | 1.19 | 水土保持补偿费 | 1.34 | ||||||||
独立费用 | 建设管理费 | / | |||||||||
科研勘察设计费 | / | ||||||||||
设计及验收 | 10.00 | ||||||||||
总投资 | 50.55 | ||||||||||
编制单位 | **格凡工程设计 ****公司 | 建设单位 | **** ****联合社 | ||||||||
法人代表 及电话 | 岳江:137****7323 | 法人代表 及电话 | 白君政:139****3901 | ||||||||
地址 | **省**市涪**绵安路35****科技城软件产业园B区) | 地址 | **** | ||||||||
联系人及电话 | 王方周:187****9662 | 联系人及电话 | |||||||||
传真 | / | 传真 | / | ||||||||
邮箱 | @qq.com | 邮箱 | / |
目 录
1. 综合说明 1
1.1. 项目简况 1
1.2. 编制依据 3
1.3. 设计水平 4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4
1.5.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4
1.6.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6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7
1.8.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成果 7
1.9. 水土保持监测 8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 8
1.11. 结论及建议 9
2. 项目概况 11
2.1. 项目基本情况 11
2.2. 项目组成及布置 12
2.3. 施工组织 15
2.4. 工程占地 17
2.5. 土石方平衡分析 17
2.6. 拆**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 18
2.7. 施工进度 18
2.8. 自然概况 18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21
3.1. 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评价 21
3.2. 建设方案与布局水土保持评价 23
3.3. 主体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 24
4. 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 27
4.1. 水土流失现状 27
4.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27
4.3. 水土流失量调查 28
4.4.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30
5. 水土保持措施 32
5.1. 防治区划分 32
5.2. 措施总体布局 32
5.3. 区防治措施布设 33
6. 水土保持监测 37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38
7.1. 投资估算 38
7.2. 效益分析 42
8. 水土保持管理 44
8.1. 组织管理 44
8.2. 后续设计 44
8.3. 水土保持监测 44
8.4. 水土保持监理 44
8.5. 水土保持验收 45
1.综合说明
1.1.项目简况
1.1.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壮大锁江羌族乡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现代化农业有效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促进群众致富增收。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项目总占地10300㎡。
****中心建设项目位于**省****,为扩建建设类项目。****加工厂房和一栋办公楼,已建部分建筑面积为2562.11㎡;本次**部分为一栋分拣厂房、一栋配套用房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本次**总建筑占地面积为1368.20㎡。
主要建设一栋分拣厂房、一栋配套用房,配套道路、绿化及相应的基础附属设施,项目总占地10300㎡,建筑占地面积为1368.20㎡。本项目主要由建构筑生物工程、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绿化工程等组成。
本项目土石方挖填总量0.48万m3,其中土石开挖总量约0.24万m3(含表土剥离0.15万m3),土石方回填总量0.24万m3(含表土回覆0.15万m3),挖填平衡,无永久弃方。
本项目占地面积共计1.03hm2,均为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主要为园地。
建设工期:本项目于2022年6月开工,2022年12月完工,总工期7个月。
项目总投资为297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25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2022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1.1.2.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3月,建设单位通过**县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备案,项目代码:****。
2022年3月,******公司完****中心建设项目设计。
本项目计划于2022年6月开工,2026年12月完工,总工期7个月。
受建设单位委托,****(以下简称“我公司”)负责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在接受编制任务后,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程序,在认真研究相关主体设计资料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现场,实地踏勘,到有关部门调查收集了项目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及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资料。参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编制大纲,经专家审查,2024年5月完成了《****中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报批稿)。
1.1.3.自然简况
**县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境内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脉、近东西走向的摩天岭山脉和近北**南西走向的**山脉组成,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4.3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极高山、高山,向东南渐次过度为**、低**和低山。西北部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m,东**最低处涪江二郎峡椒园子河谷海拔600m,两地高差近5000m。
建设场地为山地,其所处场地局部为人工平整硬化地面,其余部分为山区坡地,呈北高南低,高差较大,高差约10m。场地北侧与乡村公路相邻,南侧为河流。****园区,所有单体建筑为单层厂房和配套用房,结合场地高差关系,对场地进行二次平整改造,沿南侧修建挡土墙,回填至设计标高,以满足建设用地要求
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37℃(1974.****.17),极端最低气温-6.6℃(1975.****.14)。多年平均降水总量839.9mm,最高值1161.4mm,最低值397.3mm,一日最大降水量151.0mm(1981.****.20),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4.6d,多年平均日降雨量≤10.0mm的23.5d,≤25.0mm的7.7d;多年平均蒸发量1068.8mm;多年平均**时间1323.5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2%;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多年平均气压915.3mb;多年平均雷暴日数18d;多年平均风速0.6m/s,风向多为北风,最大风速15.7m/s(1982.****.17)。
项目周边水利**丰富。境内最大河流为**江最大支流涪江,涪江**段长157公里。其次有平**、夺补河等涪江支流19条、溪流428条。全县流域控制面积5974平方公里,河网密度为0.3km/km2。
县境土壤类型共有12个土类,17个亚类,23 个土属,54个土种。以黄壤类型(冲积黄壤、山地黄壤)作为土壤垂直分布带的基础土壤带。在东**低山、低**最低点在平驿椒园子涪江枯水面,海拔 600 米,土壤为黄壤。土壤的垂直分布依次为冲积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在海拔 1200-1800m 之间,土壤为生草黄壤和黄棕壤类型。县境西北部属岷**坡,基础土壤带为黄棕壤,其上依次为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县境北部属摩天岭西段南坡,基础土壤带为黄棕壤,其上依次为暗棕壤一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在黄土梁为黄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夺朴河河谷位于岷山和摩天岭之间,以山地褐土为基础土壤带。土壤带普是:褐土→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
项目区不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区,不属于国家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一级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项目用地未涉及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站点和重点试验区,未涉及湿地等环境敏感区域,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段。
按**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位于**市**县,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中低山区,项目区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项目区属于**市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建设区原状土壤侵蚀模数300t/km2.a。本地区容许土壤流失量500t/km2。
项目区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人大常委会,1991年6月29日通过,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施行);
⑵《**省〈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2012年修正本)》****人大常委会,1993年12月15日通过,2012年9月21日修订,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⑶《****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写和印制格式规定》(办水保〔2018〕135号)
⑷《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
⑸《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53号)
⑹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20〕63号)
⑺****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的通知(办水保〔2023〕177号)。
1.2.2.技术文件及资料
⑴《****中心建设项目设计》;
⑵《****中心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⑶项目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料;
⑷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
1.3.设计水平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设计水平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本项目已于2022年6月开工并于2022年12月完工,设计水平为2024年。
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永久征占地、临时占地及管辖区域。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03hm2,全部为临时占地。
表 1.4-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
分区 | 防治责任范围(hm2) | ||
永久占地 | 临时占地 | 小计 | |
建筑生物工程区 | 0.14 | 0.14 | |
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 | 0.63 | 0.63 | |
绿化工程区 | 0.27 | 0.27 | |
合计 | 1.03 | 1.03 |
1.5.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5.1.执行等级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项目区属于西南紫色土区,涉及**江下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故执行西南紫色土区一级防治标准。
1.5.2.防治目标
项目建设范围内的新增水土流失应得到有效控制,原有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水土保持设施应安全有效,水土**、林草植被应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与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护率、表土保护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六项指标结合项目区干旱程度、地貌特征、侵蚀强度等进行修正。
项目所在地涉及**江下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项目区属西南紫色土区,一级标准目标值:水土流失治理力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0.85,渣土防护率为92%,表土保护率92%,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7%,林草覆盖率为23%。
结合方案编制的原则和工程建设范围内地形地貌、土壤及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指标如下:
⑴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对因工程建设影响而受毁损的各类水土保持设施尽可能进行恢复或重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使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7%。
⑵土壤流失控制比:工程区属于轻度侵蚀区,通过背景值修正,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后,工程区土壤流失控制比目标确定为1。
⑶渣土防护率:对工程建设期开挖的土石方、砂石料应进行集中堆放,进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双重防护,有效防治弃渣流失。西南紫色土区渣土防护率一级标准目标值为92%,由于项目位于**地貌区域,渣土防护率降低两个百分点,执行90%。
⑷表土保护率:对项目区表土进行剥离保护,使表土保护率达到92%。
⑸林草植被恢复率:为改善工程区的生态环境,施工结束后对项目区林草植被进行恢复,在工程在建或完建后具备绿化条件的,采取植树种植草等植物措施使工程区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7%。
⑹林草覆盖率:项目位于**江下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本项目调高林草覆盖率至25%。
表 1.5-1防治目标值
指标 | 标准规定 | 修正 | 采用标准 | |||
施工期 | 设计水平年 | 施工期 | 设计水平年 | 施工期 | 设计水平年 | |
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 × | 97 | × | 97 |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 | 0.85 | +0.15 | × | 1 | |
渣土防护率(%) | 90 | 92 | -2 | 90 | 90 | |
表土保护率(%) | 92 | 92 | 92 | 92 | ||
林草植被恢复率(%) | × | 97 | × | 97 | ||
林草覆盖率(%) | × | 23 | +2 | × | 25 |
本工程属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总体目标为:预防和控制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在工程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保护并合理利用水土**,恢复和重建项目区生态环境。
1.6.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1.6.1.主体工程选址评价
主体工程选址不涉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等的强制约束性规定,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1.6.2.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
****中心建设项目主要建设一栋地上分拣厂房、配套用房及相应配套设施、配套道路、绿化及附属设施。本项目主要由建构筑生物工程、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绿化工程等组成。本项目无法避让**江下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工程占地区域布设了完善的雨水、污水管网系统。园区内采用灌草绿化,绿地率39.58%,注重景观绿化效果,绿化按城市园林绿化标准实施,基本符**土保持要求。
项目占地面积为1.03hm2,均为临时占地,已尽可能少占用地。工程占地尽可能地节约了临时占地,满足施工需求,减少了施工扰动,符合相关要求。
主体工程土石方挖填主要为场平及建筑基础挖填,已最大化减少了开挖量,后期回填土利用开挖土石方,避免了永久弃方,符**土保持要求。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先进,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扰动范围,符**土保持要求。主体考虑了雨水系统及绿化措施,方案将增设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基本满足水保要求。
主体工程设计了表土剥离与回覆、雨水沟、灌草绿化、临时排水沟、临时遮盖等较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本方案提出相关管护要求。工程建设期间不存在乱弃土、废渣的现象,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清晰
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该项目场地布置是合理的,无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符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1.7.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⑴工程扰动地表面积共计1.03hm2;
⑵工程损坏水土保持功能面积1.03hm2;
⑶工程总挖方量0.24万m2,回填0.24万m2,工程无永久弃方产生;
⑷由于工程建设期间防护措施的较完善,未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根据工程实地调查,工程建设期间总体水土流失强度以强烈侵蚀为主;
⑸本项目截止现场踏勘日,已完工试运行近1年,各项措施均已发挥效益,经现场调查,工程区主要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有表土剥离与回覆、雨水沟、灌草绿化、临时排水沟、防雨布遮盖等。
本项目已完工试运行将近1年,本方案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工程区建设期间、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进行调查,主要采取询问调查以及实地踏勘的方案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植被长势、雨水口排水沟等排水设施运行情况,遇强降雨天气是否有滑坡泥石流产生等情况。工程区总体运行情况良好,现状已无裸露地面,总体呈微度流失,满足运行期水土保持要求。
1.8.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成果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建构筑生物工程区、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绿化工程区3个一级分区,不再进行划分二级分区。
各分区措施布设如下:
1.8.1.建构筑生物工程区
主体设计:
工程措施:表土剥离274m3。实施时间2022年6月。C20砼室外散水沟,468m,实施时间:2022年11月。
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在场地周围布设临时土质排水沟200m,沟渠末端布设土质沉砂池,共2口,实施时间:2022年6月;施工期间对基础开挖临时堆存的松散土进行遮盖,防雨布遮盖200m2,实施时间:2022年6月。
1.8.2.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
主体设计:
工程措施:表土剥离676m3。实施时间2022年6月。C20砼排水沟572m,实施时间2022年7月。
临时措施:施工过程中对临时堆放的松散土及裸露地表进行遮盖,防雨布遮盖300m2,实施时间:2022年6月。
1.8.3.绿化工程区
主体设计:
工程措施:表土剥离532m3。实施时间2022年6月;表土回覆1522m3,实施时间:2022年12月。
植物措施:灌草绿化面积2658m2,实施时间:2022年12月。
临时措施:施工期间对临时堆放的松散土及裸露地表进行密目网遮盖,布设密目网,布设密目网1000m2。
1.9.水土保持监测
⑴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范围面积共计1.03hm2。
⑵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包括:扰动土地情况、取土(石、料)弃土(石、渣)情况、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及存在的水土流失隐患及危害。
⑶监测时段从项目施工准备时间起至方案设计水平结束。
⑷本项目监测的方法主要采用调查分析及巡查法。
1.10.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
本项目水保工程总投资为50.55万元,其中工程措施28.59万元,植物措施9.57万元,临时措施1.19万元,独立费用10.00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34万元(13390.00元)。水保工程总投**主体已列39.21万元,方案新增投资11.34万元。
至设计水平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达100%、土壤流失控制比1、渣土防护率95%、表土保护率100%、林草植被恢复率100%、林草覆盖率39.58%,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方案确定的目标要求,具有良好的保土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11.结论及建议
1.11.1.结论
本项目属于**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建设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区域,未涉及国家级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不存在绝对制约因素。本项目建设方案可行,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一级标准,符**土保持要求。
通过实施相关水保措施后,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收到较好的保水固土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防治了工程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未形水土流失危害,对周边区域造成的影响不大。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工程建设不存在绝对限制性影响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1.11.2.建议
⑴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水土保持工作,土石方开挖、回填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实施,在土石方运输过程中注意运输车的防护、覆盖等密闭处理,同时结合本项目土石方施工时序,合理安排回填、运输的时间,防止土石方二次调运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现象。
⑵本方案的实施应把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与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有机结合,达到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目的,以较低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
⑶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复核、优化本项目设计内容,落实水土保持各项措施。
⑷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行为,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注意临时防护措施,尤其是加强雨季施工的水土保持工作。
⑸在工程检查验收文件中明确水土保持工程检查验收程序、标准和要求,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完成水土保持设施的专项验收。
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积极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相关资料,并认真听取相关人员对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落实好水土保持措施。
⑺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做好各项防护措施,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尘土、脏水、噪音等污染周边环境。
⑻按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要求,积极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2.项目概况
2.1.项目基本情况
2.1.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市****,场地附近有道路相通,交通便利。项目场地交通位置示意见下图。
图 2.1-1地理位置图
2.1.2.工程特性
项目名称:****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联合社
建设地点:**省****
所属流域:长江流域(涪江水系)
建设性质:**建设类
建设内容:一栋分拣厂房、一栋配套用房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本次**总建筑占地面积为1368.20㎡,项目绿化面积2658.00m2。本项目主要由建构筑生物工程、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绿化工程等组成。
建设工期:7个月(2022年6月~2022年12月);
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为297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5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2022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2.1.3.建设现状
本项目已于2022年12月完工,目前已投入试运行。
2.2.项目组成及布置
2.2.1.项目组成
本项目为**建设类工程,根据项目的平面布置、建设工期及投资组成情况,将本项目主体工程划分为建构筑生物工程、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绿化工程及相关附属设施工程等。其中建筑构筑工程主要为一栋分拣厂房、一栋配套用房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主要为场地内道路、停车场及其他地面等硬化区域;绿化工程主要为建筑物周围的植物绿化景观设施。本项目具体组成详见下表。
表 2.2-1项目组成表
项目组成 | 内容 |
建筑构筑工程 | 一栋分拣厂房、一栋配套用房(一期建设任务),占地0.14hm2 |
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 | 包括场地内道路、停车场及其他地面等硬化区域(含二期建设任务),占地0.63hm2 |
绿化工程 | 主要为建筑物周围的植物绿化景观设施,占地0.27hm2 |
一、建构筑生物工程
主要为一栋分拣厂房、一栋配套用房(本次**总建筑占地面积为1368.20㎡),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
表 2.2-2建构筑物特性表
数量 | 备注 | |
主要建筑: | ||
分拣厂房 | 1栋 | |
业务用房 | 1栋 | |
配套设施: | ||
厚朴杆流水线加工设备 | 1套 | |
室外箱变 | 1套 | |
污水处理设施 | 污水管网、化粪池 | |
消防设施 | 消防车道、消防控制室、消防蓄水设施 |
(二)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
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包括用场地内道路、停车场及其他地面等硬化区域。
为了便于****园区外道路相连接,场地内道路呈环状布置,建筑物与道路之间通过硬化地面路连接,满足交通要求。****停车场等硬化地面均采用20cm厚C30砼结构、能满足场地内的车辆通行及停放。
(三)绿化工程
绿化工程主要为建筑、道路周围绿地,项目绿地率为39.58%。本项目绿化主要采用灌草绿化,景观绿化做到从上到下,立体感官强。主要后期移栽茶树、栽植草皮。
(四)附属配套工程
本工程区公用基础完善,周边道路,给水、雨水齐全,各种管网能方便接入,能满足工程需要。
⑴给水系统
本项目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是从自来水管网引水,通过管网延伸解决。
⑵雨水系统
场地内的雨水排水系统主要是采取在建筑周边布设雨水排水沟。排水沟采用C20砼现浇,断面尺寸为(宽×深)0.30m×0.40m,共计长572m,雨水排水最终汇入周边自然沟渠。
2.2.2.项目总体布局
2.2.2.1.平面布置
本项目位于**市****,北侧紧邻道路,交通条件便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亦无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
场地内主要包含一栋分拣厂房、一栋配套用房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等。本项目区内道路及绿化工程布设在建筑物周边,在场地西北侧布设了进出入口,场地内道路通贯,绿化工程布设较集中。
图 2.2-1总平面布置图
2.2.2.2.竖向布置
根据原始地形图和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场地为山地,呈北高南低,且高差较大。结合现状地形和建筑布置方式,在南侧沿线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围合,将场地内整体回填至849.00标高,形成有效的建设用地。
**各栋建筑室内地坪±0.000为849.15~849.6的范围,高于周边四周地坪150~600mm。地面标高控制满足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要求,保证周边市政道路的雨水不能灌入。
2.3.施工组织
2.3.1.施工条件
项目施工条件包括交通、供电、供水、排水、通讯、消防、建筑材料等。
⑴交通
本项目建设紧邻市政道路,交通便捷,施工材料、设备等可以运至现场,能节约运输费用,能够满足施工期间的交通运输要求。
⑵公用工程条件
项目所在地周边为既有市政道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善,所需水、电、气可直接从就近市政管网引入,****联通的网络信号已覆盖全部施工区,作为施工期的移动通信手段,能够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⑶施工用材
本项目不单独设料场,施工所需砂、砾、石、商品砼等拟全部就近向正规建材单位购买,使用汽车运至场地。施工材料供应产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供货商负责,将在购买协议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开采单位、供货商负责,并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3.2.施工布置
⑴生产、生活区
本项目生产场地布设于场内,为砼硬化地面施工场地,约450m2,主要用于临时堆放建筑材料、机械停放等。
⑵施工便道
道路交通方便无需**施工便道,避免污染周边环境。
⑶临时堆土
****加工场及临时堆土场布置在占地范围内道路及其它硬化区域,不新增临时占地。待主体工程完工后用于绿化覆土。基槽土石方就近堆存于场内,堆高小于2m。
⑷取土(石、料)场
本项目不设取土场,砂石骨料采用外购。
⑸弃土(石、渣)场
无弃土场。
2.3.3.施工工艺
⑴场平
场平土石方挖填主要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场平,本项目场地平坦,场平量较小,基槽开挖施工的土石方就近堆存于场内,后期回填利用。
⑵土石方开挖
开挖采用机械开挖,用反铲挖土机在停机面一次开挖,采用5t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施工,开挖土石方及时运至场外,不在场内堆存。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过坡边界,预留200m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项目在平整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解决地形高差关系,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方量。减少土石方量的同时力求建筑与道路、景观之间关系自然、协调。
⑶建筑物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的工序为: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测量放线→排水→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基坑支护→修边和清底。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修整的方式进行。结合施工场地条件,采用分级放坡开挖,人工修整边坡。
⑷地表硬地工程
地表硬化在施工前先压实地基,依次填筑宕渣、碎石垫层,最后铺设混凝土面层。施工工序包括定位→土方开挖(回填)基层平整→压路机碾压→水泥稳定砂石基层施工→混凝土面层分块施工→混凝土面层切割缝、缝隙填料→检查验收。
⑸景观绿化施工
树木栽植主要技术要求:
a、根据设计标高,翻整土地,加填土方,翻土深度在30cm,并清除杂物,平整后的场地不得有低洼积水处。
b、栽植地宜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栽培土。PH值控制在6.5~7.5之间,对喜酸性的树木PH值控制在5~6.5之间。
c、土球增大20%,增加直径100的通气管,土球外侧可用网格布包裹,保持假植状态,假植状态不宜过长。
d、树木质量、详见下表
表 2.3-1树木栽植要求表
项目 | 栽植要求 |
灌木 | 植株姿态自然优美,丛生灌木分枝不小于5根,且生长均匀无病虫害,树龄一般 以三年生左右为宜。 |
草本 | 株形**,同一种类要高矮一致,茎叶健壮,无损坏,无病虫害。 |
绿化工程安排在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后实施。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方案,本工程绿化区域主要为建筑物周边等绿化区域。项目景观绿化工作主要分为:园林造景、覆土、种植、养护。施工工序包括绿化场地平整清楚→种植土下基肥→定位放线→挖穴→种植→修剪整形。
2.4.工程占地
本项目占地面积共计1.03hm2,均为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主要为园地。
表 2.4-1工程占地类型及面积统计表
组成 | 占地属性 | 单位 | 占地类型 | |
小计 | 园地 | |||
建构筑生物工程 | 永久 | hm2 | 0.14 | 0.14 |
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 | 永久 | hm2 | 0.63 | 0.63 |
绿化工程 | 永久 | hm2 | 0.27 | 0.27 |
合计 | hm2 | 1.03 | 1.03 |
2.5.土石方平衡分析
本工程属于建设类项目,土石方主要产生在建设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土石方主要来源于场平及基础土石方挖填等。本项目土石方数据主要来源于设计报告工程量及方案复核:
本项目土石方数据主要来源于施工资料,经统计,本项目土石方挖填总量0.48万m3,其中土石开挖总量约0.24万m3(含表土剥离0.15万m3),土石方回填总量0.24万m3(含表土回覆0.15万m3),挖填平衡,无永久弃方。
表 2.5-1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3)
序号 | 工程区 | 内容 | 挖方 | 填方 | 调入 | 调出 | 废弃 | |||||||
表土 | 土石 方 | 小计 | 表土 | 土石 方 | 小计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去向 | 数量 | 去向 | |||
① | 建构筑生物工程 | 基础挖填 | 0.03 | 0.09 | 0.12 | 0.04 | 0.04 | 0.08 | ②③ | |||||
② | 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 | 场平 | 0.07 | 0.07 | 0.05 | 0.05 | 0.05 | ① | 0.07 | ③ | ||||
③ | 绿化 工程 | 场平 | 0.05 | 0.05 | 0.15 | 0.15 | 0.10 | ①② | ||||||
合计 | 0.15 | 0.09 | 0.24 | 0.15 | 0.09 | 0.24 | 0.15 | 0.15 |
2.6.拆**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
本项目无拆**置。
2.7.施工进度
本项目已于2022年6月开工,计划于2022年12月完工,总工期7个月。
2.8.自然概况
2.8.1.地形地貌
**县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境内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脉、近东西走向的摩天岭山脉和近北**南西走向的**山脉组成,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4.3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极高山、高山,向东南渐次过度为**、低**和低山。西北部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m,东**最低处涪江二郎峡椒园子河谷海拔600m,两地高差近5000m。
建设场地为山地,其所处场地局部为人工平整硬化地面,其余部分为山区坡地,呈北高南低,高差较大,高差约10m。
2.8.2.地质
一、区域地质构造
**县境处于我国**山构造带和秦**西构造带间的特殊地区。北部m仓**段的摩天岭,西北部的岷山以及东**的**山北段均在这里交汇,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十分强烈。按地质构造分为三个构造带:摩天**西向构造带,**山北东向构造带,杨柳坝旋扭构造带。县境内地貌格局受构造影响十分明显。由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
工程区位于西秦岭与**山构造带过渡地带,地势总体呈北西高南东低,山脉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区内山高谷深,海拔高程一般为2000~3500m,属中高山区。由于第四纪以来间歇性抬升运动使本区形成多级夷平面,近场范围内大致以虎牙断裂为界,以西形成**夷平面,高程3800~4000m,虎牙断裂以东形成两期夷平面,一期为漳腊期夷平面,高程3500m,时代为早更新世,另一期大致相当于涪江期夷平面,高程2500m左右,时代为中更新世,高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递降的趋势。
工程区河谷多呈“V”型,岸坡坡度一般为30度左右,局部近于直立,其漫滩及阶地一般不发育,在河道平缓段常有呈扇形展布有坡洪积堆积**区,地面一般高出现代河床2~5m。
二、水文地质
受区内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及构造的控制,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力性质,区内地下水主要类型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岩溶水三大基本类型。地下水地下径流途程短,泄出后转化为地表水。由于**县地下水类型均为山区地下水,补给方式多以降水垂向补给为主,排泄方式以水平排泄为主,地下水沿地下水汇流途径汇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中基流部分。
2.8.3.气象
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37℃(1974.****.17),极端最低气温-6.6℃(1975.****.14)。多年平均降水总量839.9mm,最高值1161.4mm,最低值397.3mm,一日最大降水量151.0mm(1981.****.20),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4.6d,多年平均日降雨量≤10.0mm的23.5d,≤25.0mm的7.7d;多年平均蒸发量1068.8mm;多年平均**时间1323.5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2%;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多年平均气压915.3mb;多年平均雷暴日数18d;多年平均风速0.6m/s,风向多为北风,最大风速15.7m/s(1982.****.17)。
2.8.4.水文
项目周边水利**丰富。境内最大河流为**江最大支流涪江,涪江**段长157公里。其次有平**、夺补河等涪江支流19条、溪流428条。全县流域控制面积5974平方公里,河网密度为0.3km/km2。
2.8.5.土壤
县境土壤类型共有12个土类,17个亚类,23 个土属,54个土种。以黄壤类型(冲积黄壤、山地黄壤)作为土壤垂直分布带的基础土壤带。在东**低山、低**最低点在平驿椒园子涪江枯水面,海拔 600 米,土壤为黄壤。土壤的垂直分布依次为冲积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在海拔 1200-1800m 之间,土壤为生草黄壤和黄棕壤类型。县境西北部属岷**坡,基础土壤带为黄棕壤,其上依次为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县境北部属摩天岭西段南坡,基础土壤带为黄棕壤,其上依次为暗棕壤一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在黄土梁为黄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夺朴河河谷位于岷山和摩天岭之间,以山地褐土为基础土壤带。土壤带普是:褐土→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
2.8.6.植被
森林植被常见优势树种 23 科、37 属、78 种,有银杏、苏铁等子遗植物和珙桐、连香树、杜仲、**藤山柳等特有植物。森林植被优势建群树种等 32 种,其中针叶树种有云杉、冷杉等 11 种,阔叶树种有香樟、楠木、桦木等 21 种。县内草被植物有 96 科、332 属、573 种。草地植被也呈垂直分布,有田间草地、林间草地、灌丛草地、山岗草地和迹地草地等类型。经济林木主要有茶叶、蚕桑、核桃、果梅、板栗、生漆、银杏、杜仲等,成片面积达2万余公顷,中药材、食用菌、天然野生植物食品等林副产品**也丰富。森林覆盖率约为 74.14%。项目区不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区,不属于国家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一级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项目用地未涉及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站点和重点试验区,未涉及湿地等环境敏感区域,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段。
2.8.7.其他
本项目未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级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重要敏感设施。
3.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3.1.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评价
3.1.1.主体工程选址与当地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项目选址符合**县整体规划。
3.1.2.主体工程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022年3月,建设单位通过**县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备案,项目代码:****。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
3.1.3.主体工程选址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
本项目建设区域地质条件总体较好,项目建设不涉及易引发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项目建设范围内没有**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也无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各项工程土石方施工时序安排基本合理;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等全部向当地合法经营料场购买并明确其水土保持责任。
经本方案复核,主体工程选址不涉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的强制约束性规定,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工程建设是可行的。在采取本方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后,能有效地控制本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风险和危害。
本项目对《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订)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同时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相关规定,对本方案的审查审批条件进行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及评价,详见下表。
表 3.1-1与《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符合性分析
序号 |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条文 | 本项目的情况 | 相符性分析 |
1 | 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址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预防保护区;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 无法避让**江下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提高防治 标准 |
2 |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没有能力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 | ****公司开展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 符合要求 |
3 | 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其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应当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确需废弃的,应当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并采取措施保证不产生新的危害。 | 不涉及 | 符合要求 |
4 | 在干旱缺水地区从事生产建设活动,应当采取防止风力侵蚀措施,设置降水蓄渗设施,充分利用降水**。 | 本项目不在干旱缺水地区 | 符合要求 |
5 |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专项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 本方案依法计列补偿费 | 符合要求 |
表 3.1-2主体工程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选址符合性分析表
规范所列约束性规定 | 本工程情况 | 相符性分析 |
一、工程选址约束性规定 | ||
1、选址应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 无法避让**江下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提高防护标准,采取一级防治标准 | 符合规范要求 |
2、选址(线)应避让河流两岸、****水库周边的植物保护带; | 不涉及 | 符合规范要求 |
3、选址(线)应避开**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 项目建设区不属于**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未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 符合规范要求 |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建设场地为已征用土地,项目选址唯一;主体工程选址过程中兼顾了水土保持要求,不涉及**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站、重点试验区以及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不涉及周边水域的植物保护带;不涉及国家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一级区和饮用水源地。项目无法避让**江下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建设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尽量减少水土流失量。
综上,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项目选址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3.2.建设方案与布局水土保持评价
3.2.1.建设方案评价
****中心建设项目位于**市**县,地处乡镇上,工程永久占地区域布设了完善的雨水、污水管网系统。园区内采用灌草绿化,绿地率39.58%,注重景观绿化效果,绿化按城市园林绿化标准实施,
基本符**土保持要求。
3.2.2.工程占地分析评价
⑴占地是否符合行业规定
项目占地符合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要求,未超出相关规定的用地指标。因此,项目占地是合理可行的。
⑵工程占地面积复核
项目占地面积为1.03hm2,均为临时占地,已尽可能少占用地。
⑶工程占地分析与评价
根据“占地面积复核”,本工程占地面积为1.03hm2,均为临时占地,工程占地尽可能地节约了临时占地,满足施工需求,减少了施工扰动,符合相关要求。
3.2.3.土石方平衡分析评价
本项目土石方挖填总量0.48万m3,其中土石开挖总量约0.24万m3(含表土剥离0.15万m3),土石方回填总量0.24万m3(含表土回覆0.15万m3),挖填平衡,无永久弃方。
主体工程土石方挖方量较小,回填土尽可能利用本项目开挖土石方,尽可能避免了永久弃方,基本符**土保持要求。
3.2.4.取土(石、料)场设置分析评价
本项目不自行设置取土(石、料)场,拟全部通过购买获得,并将在外购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责任由供货商及开采方负责,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3.2.5.弃土(石、渣)场设置分析评价
本项目无弃土场。
3.2.6.施工方法与工艺评价
3.2.6.1.施工组织评价
本项目施工场地基本布设于红线范围内,临时占地较小,施工组织基本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3.2.6.2.施工工艺评价
本项目施工一般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等施工方法,容易诱发水土流失的环节包括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等,施工工艺满足要求。
3.2.7.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
根据主体设计资料,主体施工过程中布设了基本全面的水保措施,主要为雨水管网、灌草绿化、施工临时遮盖、临时排水及临时沉沙。
3.3.主体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
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主导功能、责任区分、试验排除**则,参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水保监〔2014〕58号)“水土保持措施界定参考意见”,将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界定如下:
⑴不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项目道路地面硬化等主要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⑵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主体设计对区内砼排水沟、景观绿化等进行了设计,有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纳入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具体如下
3.3.1.工程措施
⑴表土剥离与回覆
施工单位在场地平整开挖前对场地内表土进行剥离和堆存,用于后期绿化种植土,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⑵雨水沟
建筑物周边布设有C20砼室外散水沟,设计断面为0.3*0.4m,长468m,比降1/1000;道路一侧布设排水沟,设计断面为0.3*0.4m,材质采用C20砼结构总长572m,比降1/1000。这些措施均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3.3.2.植物措施
⑴灌草绿化
植物措施主要后期移栽茶树、栽植草皮等,具有较好的保水保土效果,且对环境有很好的美化环境,因此,纳入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并计算其投资,绿化面积共计0.27hm2。
3.3.3.临时措施
⑴临时排水沟及沉砂池
据回顾调查了解,场地平整施工期间在场地四周设置了临时排水沟及沉砂池,以减少水土流失。共计修建临时排水沟200m,断面为0.5m*0.5m土质排水沟。在临时排水沟末端布设临时沉砂池2个,单个容量1m3。
⑵防雨布遮盖
据回顾调查了解,施工期施工单位已对裸露地表、临时堆土采用了临时遮盖措施,防雨布遮盖面积500m2。遮盖措施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中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的工程量及投资详见下表。
项目区 | 措施类型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单价(元) | 投资(万元) | 备注 |
建构筑 生物工程 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m3 | 274 | 20 | 0.55 | 主设 | |
C20砼室外散水沟 | 0.3*0.4m | m | 468 | 223.71 | 10.47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土质排水沟 | 土质0.5*0.5m | m | 200 | 21 | 0.42 | 主设 | |
土质沉砂池 | 土质1.0*1.0m | 口 | 2 | 200 | 0.04 | 主设 | ||
防雨布遮盖 | m2 | 200 | 4.87 | 0.10 | 主设 | |||
道路及 其他硬件件 化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m3 | 676 | 20 | 1.43 | 主设 | |
C20砼排水沟 | 0.3*0.4m | m | 572 | 223.71 | 12.80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防雨布遮盖 | m2 | 300 | 4.87 | 0.15 | 主设 | ||
绿化工程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m3 | 532 | 20 | 1.06 | 主设 | |
表土回覆 | m3 | 1522 | 15 | 2.28 | 主设 | |||
植物措施 | 绿化 | 灌 | m2 | 2658 | 36 | 9.57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防雨布遮盖 | m2 | 1000 | 4.87 | 0.49 | 主设 | ||
合计 | 39.21 |
表 3.3-1主体设计中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及投资汇总表
4.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
4.1.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位于**县,**县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紫色土区,根据《****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人民政府公布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容许流失量500t/km2﹒a。
根据2022年度**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数据,**县水土流失面积840.29km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为683.45km2,中度流失面积为112.79km2,强烈流失面积为35.81km2,极强烈流失面积为8.12km2,剧烈流失面积为 0.12km2。
**县水土流失现状见下表。
**县 | 侵蚀强度 | 面积(km2) |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百分比 |
轻度水力侵蚀 | 683.45 | 81.34 | |
中度水力侵蚀 | 112.79 | 13.42 | |
强烈水力侵蚀 | 35.81 | 4.26 | |
极强烈水力侵蚀 | 8.12 | 0.97 | |
剧烈水力侵蚀 | 0.12 | 0.01 | |
合计 | 840.29 | 100.00 |
表 3.3-1**县水土流失现状表
根据该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结合现场踏勘,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本方案图算出工程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微度侵蚀。根据地方土壤流失现状图,结合项目区地形图分析,并经现场踏勘调查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地形坡度和植被覆盖率等,同时结合项目区地貌、土壤和气候特征,参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推求各工程单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侵蚀强度,结合《**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审查若干技术问题暂行规定》川水函〔2014〕1723号文件规定,并根据经验确定项目区各个工程单元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侵蚀强度,最终确定项目区各个工程单元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原土壤侵蚀模数。综上所述,可知项目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300t/km2﹒a,项目区以微度侵蚀为主。
4.2.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为气候、地质地貌、土壤与地貌组成、植被、水文等,人为因素主要为土地利用方式、生产建设活动等。本工程建设主要为土石方挖填施工对地表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4.2.1.扰动地表、损毁植被面积预测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扰动原地形地貌,损坏了原地表土体结构和地面林草植被。根据查阅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及总体布置,结合现场踏勘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原地表面积为1.03hm2,类型为园地。
4.2.2.弃土(石、渣)量预测
本项目土石方挖填总量0.48万m3,其中土石开挖总量约0.24万m3(含表土剥离0.15万m3),土石方回填总量0.24万m3(含表土回覆0.15万m3),挖填平衡,无永久弃方。
4.3.水土流失量调查
4.3.1.调查单元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结合上章对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分析,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应为其项目建设区,面积共计1.03hm2。
根据项目组成、工程施工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施工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是建构筑生物工程区、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绿化工程区3个单元。
4.3.2.调查时段
业主单位于2023年12****公司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本项目已于2022年6月已开始施工,已于2022年12月完工。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工程目前已完工将近1年,施工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已无法调查,方案着重调查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量。
表 4.3-1水土流失调查范围及时段统计表
项目 | 调查时段 | |
调查面积 | 调查时间 | |
(hm2) | (a) | |
建构筑生物工程区 | 0.14 | 现状调查 |
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 | 0.63 | 现状调查 |
绿化工程区 | 0.27 | 现状调查 |
合计 | 1.03 | 现状调查 |
4.3.3.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内容的特点和工程占地范围,调查方法采用资料收集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现分述如下:
⑴收集、分析资料。收集内容包括:主体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布置、项目区地形图、所在区土地利用状况、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现状、气象水文资料及邻近地区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资料等,通过合理的取舍,选择有效数据进行室内分析。
⑵野外调查。利用实测地形图,以项目区为调查对象,参照典型地物把水土流失情况勾绘到地形图,同时在野外进行相关的文字记录,如侵蚀类型、地貌特征、植被覆盖度、典型流失现象等。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地段进行典型调查。
⑶调查内容和方法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分析,结合地形条件,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应是建设期的建构筑生物工程区、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绿化工程区,而影**土流失的因素除自然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各分区施工工艺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按照水土流失发生的规律,确定调查内容和方法见下表。
表 4.3-2水土流失调查内容和方法
序号 | 调查内容 | 调查方法 |
1 |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 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
2 | 水土流失类型和形式 | 项目区现状调查,了解开挖裸露面及弃渣水土流失类型和形式。 |
3 | 水土流失量调查 | 采用实地巡查和全面调查的方法,结合各施工区水土流失痕迹估算施工期间各防治分区的土壤侵蚀模数。 |
4.3.4.调查结果
一、水土流失调查内容
水土流失调查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水土流失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重点调查分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地段和水土流失的危害性,为分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及前述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分析,本方案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完工后的现场实地进行水土流失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⑴扰动地表面积;
⑵损坏水土保持功能面积;
⑶土石方开挖量及弃土、弃渣量;
⑷已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⑸已经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及作用、效果;
水土流失调查方法主要采用现场观察估算、查阅资料、咨询业主等方法相结合。
二、水土流失调查结果
⑴工程扰动地表面积共计1.03hm2;
⑵工程损坏水土保持功能面积1.03hm2;
⑶工程总挖方量0.24万m3,回填0.24万m3,工程无永久弃方产生;
⑷由于工程建设期间防护措施的较完善,未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根据工程实地调查,工程建设期间总体水土流失强度以强烈侵蚀为主;
⑸本项目截止现场踏勘日,已完工运行将近1年,各项措施均已发挥效益,经现场调查,工程区主要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有表土剥离与回覆、砼排水沟、灌草绿化、临时排水沟、防雨布遮盖等。
本项目已完工试运行将近1年,本方案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工程区建设期间、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进行调查,主要采取询问调查以及实地踏勘的方案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植被长势、雨水口排水沟等排水设施运行情况,遇强降雨天气是否有滑坡泥石流产生等情况。工程区总体运行情况良好,现状无裸露地面,总体呈微度流失,满足运行期水土保持要求。
4.4.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据上述水土流失预测分析,本项目建设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项目区建设期的水土流失,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造成不良影响,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行。具体表现在:
⑴破坏植被,加速了土壤侵蚀
道路、广场等的开挖占压,破坏了地表植被和结皮,形成裸露面,降低了地表固土能力,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在暴雨作用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⑵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项目建设施工与运行维护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如不及时治理,将加速区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破坏局部小区域生态平衡,对区域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5.水土保持措施
5.1.防治区划分
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进行分区。分区的划定遵循以下原则:
①各区之间应具有显著差异性;
②同一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和防治措施应相近或相似;
③根据项目的繁简程度和项目区自然情况,防治区可划分为一级或多级;
④一级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线性工程应按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因素划分一级区,二级区及其以下分区应结合工程布局、项目组成、占地性质和扰动特点进行逐级分区;
⑤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中心建设项目为典型建设项目,根据工程建设方案及布局将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建筑生物工程区、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绿化工程区等3个一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防治区划分见下表。
表 5.1-1防治区划分表
项目名称 | 工程分区 | 防治责任范围(hm2) | 防治对象 |
****中心建设项目 | 建筑生物工程区 | 0.14 | 基础挖填,临时堆土 |
道路及其他 硬化工程区 | 0.63 | 裸露地表,临时堆土 | |
绿化工程区 | 0.27 | 裸露地表 | |
合计 | 1.03 |
5.2.措施总体布局
本项目占地主要以园地为主,项目施工结束后无裸露地面,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以工程措施、临时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主体工程已实施截排水沟、砼排水沟、绿化、临时排水沟、临时遮盖等均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且项目已完工试运行将近1年,现状无水土流失危害,本方案不再补充水土保持措施,仅对当前阶段提出一些管理措施建议。防治措施体系详见下表。
表 5.2-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总体布局表
项目区 | 措施类型 | 名称 | 位置 | 备注 |
建构筑生物工程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场地内可剥离区域 | 主设 |
C20砼室外散水沟 | 建筑物周边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土质排水沟 | 基坑周围 | 主设 | |
土质沉砂池 | 排水沟末端 | 主设 | ||
防雨布遮盖 | 基坑裸露地表及临时堆土 | 主设 | ||
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场地内可剥离区域 | 主设 |
C20砼排水沟 | 道路侧方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防雨布遮盖 | 裸露地表及临时堆土 | 主设 | |
绿化工程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绿化区域 | 主设 |
表土回覆 | 绿化区域 | 主设 | ||
植物措施 | 绿化 | 绿化区域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防雨布遮盖 | 裸露地表、临时堆土 | 主设 |
5.3.区防治措施布设
5.3.1.建构筑生物工程区
现阶段本项目已全部施工完成无裸露地面,后期将不再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主体工程已实施了相关水土保持措施,经复核能够满足要求,本方案不再补充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
(一)、工程措施
⑴表土剥离
施工单位在场地平整开挖前对建构筑生物工程区内表土进行剥离和堆存,用于后期绿化种植土。剥离表土274m3。
⑵雨水沟
主体工程已实施建筑物周边雨水沟:建筑物周边布设有C20砼室外散水沟,设计断面为0.3*0.4m,长468m,比降1/1000,比降1/1000。
(二)、临时措施
⑴临时排水沟及沉砂池
据回顾调查了解,建筑物基坑施工期间在基坑四周设置了临时排水沟及沉砂池,以减少水土流失。共计修建临时排水沟200m,断面为0.5m*0.5m土质排水沟。在临时排水沟末端布设临时沉砂池2个,单个容量1m3。
⑵防雨布遮盖
据回顾调查,施工期施工单位已对裸露地表、基坑采用了临时遮盖措施,防雨布遮盖面积200m2。
表 5.3-1建构筑生物工程区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
项目区 | 措施类型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建构筑 生物工程 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m3 | 274 | 主设 | |
C20砼室外散水沟 | 0.3*0.4m | m | 468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土质排水沟 | 土质0.5*0.5m | m | 200 | 主设 | |
土质沉砂池 | 土质1.0*1.0m | 口 | 2 | 主设 | ||
防雨布遮盖 | m2 | 200 | 主设 |
5.3.2.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
主体工程已实施了相关水土保持措施,经复核能够满足要求,本方案将不再补充相关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
(一)、工程措施
⑴表土剥离
施工单位在场地平整开挖前对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工程区表土进行剥离和堆存,用于后期绿化种植土。剥离表土676m3。
⑵雨水沟
道路一侧布设排水沟,设计断面为0.3*0.4m,材质采用C20砼结构总长572m,比降1/1000。
(二)、临时措施
防雨布遮盖:
据回顾调查,施工期施工单位已对裸露地表、临时堆土采用了临时遮盖措施,防雨布遮盖面积300m2。
表 5.3-1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区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
项目区 | 措施类型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道路及 其他硬件件 化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m3 | 676 | 主设 | |
C20砼排水沟 | 0.3*0.4m | m | 572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防雨布遮盖 | m2 | 300 | 主设 |
5.3.3.绿化工程区
主体工程已实施了表土剥离与回覆、绿化、临时遮盖等措施,经复核能够满足要求,本方案将不再补充相关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
(一)、工程措施
⑴表土剥离
施工单位在场地平整开挖前对绿化区表土进行剥离和堆存,用于后期绿化种植土。剥离表土532m3。
⑵表土回覆
将建构筑生物工程区及道路及其他硬件件化区剥离的表土全部用于绿化覆土,共计回覆表土1522m3。
(二)、植物措施
⑴灌草绿化
主要后期移栽茶树、栽植草皮等,绿化面积共计0.27hm2。现状植被生长良好,后期应加强管护,保证植被成活率。
(三)、临时措施
据回顾调查,施工期施工单位已对裸露地表采用了临时遮盖措施,防雨布遮盖面积1000m2。
表 5.3-1绿化工程区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
项目区 | 措施类型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绿化工程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m3 | 532 | 主设 | |
表土回覆 | m3 | 1522 | 主设 | |||
植物措施 | 绿化 | 灌草 | m2 | 2658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防雨布遮盖 | m2 | 1000 | 主设 |
5.3.4.防治措施工程量汇总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在主体工程设计中采取了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而本方案则通过补充和完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对各区分别补充了相应的临时措施。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统计见下表。
表 5.3-1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统计表
项目区 | 措施类型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建构筑 生物工程 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m3 | 274 | 主设 | |
C20砼室外散水沟 | 0.3*0.4m | m | 468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土质排水沟 | 土质0.5*0.5m | m | 200 | 主设 | |
土质沉砂池 | 土质1.0*1.0m | 口 | 2 | 主设 | ||
防雨布遮盖 | m2 | 200 | 主设 | |||
道路及 其他硬件件 化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m3 | 676 | 主设 | |
C20砼排水沟 | 0.3*0.4m | m | 572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防雨布遮盖 | m2 | 300 | 主设 | ||
绿化工程区 | 工程措施 | 表土剥离 | m3 | 532 | 主设 | |
表土回覆 | m3 | 1522 | 主设 | |||
植物措施 | 绿化 | 灌草 | m2 | 2658 | 主设 | |
临时措施 | 防雨布遮盖 | m2 | 1000 | 主设 |
6.水土保持监测
本项目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可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但生产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义务。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原则及依据
7.1.1.1.编制原则
****中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性,本方案的主要估算依据与主体工程一致。主体工程没有明确规定的,应采用水土保持行业、地方标准和当地现行价计算。价格水平采用2024年第1季度。
7.1.1.2.编制依据
⑴《**省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川水发〔2015〕09号);
⑵《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⑶****财政厅、****委员会、****水利厅、****分行关于印发《**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川财综〔2014〕6号);
⑷****委员会、****财政厅《关于制定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川发改价〔2017〕347号;
⑸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7〕发改价格670号文发布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⑹****水利厅关于印发《增值税税率调整后相应调整办法》的通知,2019.5.15。
7.1.1.3.编制方法
(一)基础单价编制
⑴人工概算单价:工程措施、监测措施、临时工程采用中级工8.52元/工时,植物措施采用初级工5.87元/工时。
⑵主要材料概算价格包括材料原价、运杂费、材料采购及保管费等费用组成,计算公式为: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1+采购及保管费率)。
运杂费:运输距离从供货点算至工地仓库,运输费按0.8元/t.km计算,上下车费按5.5元/t计算;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按材料运到工地仓库价格(不包括运输保险费)的2.8%计算,自采材料不计材料采购及保管费。
⑶施工用水、电:工程建设用水水费按3.0元/t计,工程建设用电电费按1.5元/kwh计。
⑷施工机械台时费: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进行编制。
7.1.1.4.费用组成
7.1.1.4.1.费用构成及计算方法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材料价差、税金、扩大费组成,费用构成及计算方法详见表
表 7.1-1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单价费用构成及计算方法
序号 | 费用项目 | 计算方法 |
一 | 直接工程费 | 直接费+其它直接费 |
1 | 直接费 |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
(1) | 人工费 | 定额劳动量(工时)×人工预算单价(元/工时) |
(2) | 材料费 | 定额材料用量(不含苗木、草及种子费)×材料预算单价 |
(3) | 机械使用费 | 定额机械使用量(台时)×施工机械台时费 |
2 | 其它直接费 | 直接费×其它直接费率 |
二 | 间接费 | 直接工程费×间接费率 |
三 | 企业利润 | (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率 |
四 | 材料价差 | 消耗量×超过部分价 |
五 | 税金 | (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材料价差)×费率 |
六 | 扩大费 | (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材料价差+税金)×扩大费率 |
七 | 措施单价 | 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材料价差+税金+扩大费 |
7.1.1.4.2.取费标准
⑴工程措施单价
工程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其其中直接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组成。
①其他直接费:直接费与其他直接费率之和的乘积,工程措施其它直接费率为5.8%。
②间接费: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率的乘积,工程措施间接费率为5%。
③企业利润: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与企业利润率的乘积,本方案工程措施的企业利润率取7.0%。
④税金:本方案取9%。
工程措施单价=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材料价差+税金
⑵监测措施土建部分单价取费标准与工程措施基本相同
⑶植物措施单价
植物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组成。
①其他直接费:直接费与其他直接费率之和的乘积,本方案取4.65%。
②间接费: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率的乘积,本方案取5.0%。
③企业利润: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与企业利润率的乘积,本方案植物措施的企业利润率取7.0%。
④税金:本方案取增值税税金9%。
植物措施单价=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材料价差+税金
7.1.1.4.3.费用组成
⑴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概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编制。
⑵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费由苗木、草、种子等材料费及种植费组成。
①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草、种子的概算价格乘以数量进行编制。
②栽(种)植费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进行编制。
⑶施工临时工程
施工临时措施包括临时措施和其他临时措施。
①临时防护工程:指施工期为防止水土流失采取的临时防护措施,按设计方案的工程量乘以单价编制。
⑷独立费用
①建设管理费按新增水土保持投**第一至第四部分之和的2.0%计。
②水土保持监理费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7〕发改价格670号文发布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按基价规定计算,并按实际情况调整。
③科研勘测设计费参照《**省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川水发〔2015〕09号),结合实际调整。
④竣工验收技术评估费:参照《**省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川水发〔2015〕09号),结合实际调整。
⑤招标代理服务费
参照《**省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川水发〔2015〕09号,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计列。
⑥经济技术咨询费
参照《**省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川水发〔2015〕09号),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计列。
⑸预备费:参照《**省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川水发〔2015〕09号)按第一至五部分之和的10%计算。
⑹水土保持补偿费
根据****委员会、****财政厅、****水利厅关于制定《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7〕347号),对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按照征占土地面积一次性征收,每m2按1.3元计算。本项目依法应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征面积为10300㎡,故本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为1.34万元(13390.00元)。
7.1.1.5.投资概算成果
本项目水保工程总投资为50.55万元,其中工程措施28.59万元,植物措施9.57万元,临时措施1.19万元,独立费用10.00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34万元(13390.00元)。水保工程总投**主体已列39.21万元,方案新增投资11.34万元。
表 7.1-2投资概算总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方案新增 | 主体已有 | 合计 | ||||
**工程费 | 设备费 | 植物措施费 | 独立费用 | 小计 | ||||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 0.00 | 28.59 | 28.59 | |||||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 0.00 | 9.57 | 9.57 | |||||
第三部分临时措施 | 0.00 | 1.19 | 1.19 | |||||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 10.00 | 10.00 | 10.00 | |||||
Ⅰ | 第一至四部分合计 | 10.00 | 39.21 | 49.35 | ||||
Ⅱ | 基本预备费 | 0.00 | 0.00 | |||||
Ⅲ | 价差预备费 | 0.00 | ||||||
Ⅳ | 水土保持补偿费 | 1.34 | 1.34 | |||||
Ⅴ | 工程投资合计 | 11.34 | 39.21 | 50.55 | ||||
静态总投资(Ⅰ+Ⅱ+Ⅳ) | 11.34 | 39.21 | 50.55 | |||||
总投资(Ⅰ+Ⅱ+Ⅲ+Ⅳ) | 11.34 | 39.21 | 50.55 |
表 7.1-3水土保持措施概算汇总表
序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单价(元) | 合计(万元) |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 |||||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 |||||
第三部分临时措施 | |||||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 10.00 | ||||
一 | 建设管理费 | ||||
二 | 科研勘测设计费 | 项 | 5 | 5.00 | |
三 | 工程建设监理费 | ||||
四 | 竣工验收技术评估费 | 项 | 5 | 5.00 | |
五 | 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费 | ||||
Ⅰ | 第一至五部分合计 | 10.00 | |||
Ⅱ | 基本预备费 | ||||
Ⅲ | 价差预备费 | ||||
建设期融资利息 | |||||
Ⅳ | 水土保持补偿费 | 1.34 | |||
Ⅴ | 工程投资合计 | 11.34 | |||
静态总投资(Ⅰ+Ⅱ+Ⅳ) | 11.34 | ||||
总投资(Ⅰ+Ⅱ+Ⅲ+Ⅳ) | 11.34 |
表 7.1-4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算表
序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占地面积 | 单位 | 单价(元) | 合计(元) |
1 | 水土保持补偿费 | 10300 | m2 | 1.30 | 13390.00 |
7.2.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重分析方案实施后在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所产生的保土保水、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项目工程运行安全方面的效益和作用。本方案着重分析工程建设区在实施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后所产生的效益,效益分析中以减轻和控制水土流失为主,其次才考虑其他方面的效益。
水土保持效益指标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护率、表土保护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等。
表 7.1-1土流失防治指标达标情况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防治目标 | 方案实现目标 | 达标情况 |
1 | 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 97 | 100 | 达标 |
2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1 | 1 | 达标 |
3 | 渣土防护率(%) | 90 | 95 | 达标 |
4 | 表土保护率(%) | 92 | 100 | 达标 |
5 | 林草植被恢复率(%) | 97 | 100 | 达标 |
6 | 林草覆盖率(%) | 25 | 39.58 | 达标 |
由上表可以看出,水土流失总治理力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护率、表土保护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均能达到目标要求,具有良好的保土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8.水土保持管理
8.1.组织管理
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组建强有力的管理体系,成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加强对相应人员培训,强化水土保持意识,承担组织、协调作用,通过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工程施工企业、施工监理人员密切配合,及时调拨水土保持设施的各项经费,保证并落实了水土保持各项设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8.2.后续设计
建设单位应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后续设计,水土保持初步设计须向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构备案。
8.3.水土保持监测
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意见》(水保〔2019〕160号)相关规定,本项目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可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
8.4.水土保持监理
本项目工程规模较小,水土保持投资较少,监理纳入主体工程一并监理。
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监理工作(主体工程施工监理应包括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内容),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依托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质量。
监理单位在具体监理工作中,一要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行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二要及时了解、掌握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各类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三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发生的矛盾和纠纷组织协调。
监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及时整理、归档有关的水土保持资料,定期向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报告现场水土保持工作情况,负责编写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报告。
8.5.水土保持验收
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意见》(水保〔2019〕160号)相关规定,本项目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实行承诺制管理,报备只需提交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组中应当有至少一名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方案专家库成员。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生产建设项目方可投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