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拉孜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115********92522XU | 建设单位法人:索旦 |
李朝平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自治区**市**县 |
****县曲下镇**路25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市**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25-灌区工程(不含水源工程的)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N7630-N7630-天然水收集与分配 |
建设地点: | **自治区**市**县 |
经度: 纬度: | ****机关:******服务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01-10 |
日行审服环评〔2022〕2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7198.81 |
26 | 运营单位名称:**** |
115********92522XU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经纬****公司 |
****0200MA6T4GN816 | 验收监测单位:无 |
无 | 竣工时间:2020-08-11 |
2024-06-17 | 调试结束时间:2024-06-28 |
2024-06-17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6-30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www.****.com/forum-64-1.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改扩建 | 实际建设情况:改扩建 |
实际与环评一致,未发生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环评阶段建设内容 (1)农业措施:本次土地平整15653亩,客土改良2050亩,机械翻耕30000亩。(土地先进行平整和改良,之后再全部进行翻耕。) (2)田间道路:共10条,长7.95km。 (3)水利设施:支渠75条,长51.41km;斗渠38条,长11.935km;挡水坝1条,长2.75km;机井2座;交叉建筑物1714座(含分水口1261座),防洪堤4条,长5.24km。 4林业设施:购置树苗5840株,树坑挖填5840坑,格栅网套(塑料)3504㎡。 (5)科技措施:科技推广3万亩。 | 实际建设情况:实际建设内容 (1)农业措施:本次土地平整15653亩,客土改良2050亩,机械翻耕30000亩。(土地先进行平整和改良,之后再全部进行翻耕。) (2)田间道路:共10条,长7.95km。 (3)水利设施:支渠75条,长51.41km;斗渠38条,长11.935km;挡水坝1条,长2.75km;机井2座;交叉建筑物1714座(含分水口1261座),防洪堤4条,长5.24km。 4林业设施:购置树苗5840株,树坑挖填5840坑,格栅网套(塑料)3504㎡。 (5)科技措施:科技推广3万亩。 |
实际与环评一致,未发生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与避免措施 1)施工中采用自卸车及人力搬运建筑材料,严禁使用履带式施工机械。 2)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地界标志,将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禁止乱挖乱弃,严格控制行车范围,禁止车辆下道行驶,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加强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水土流失的防治,将项目建设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项目建设中尽量减少开挖量,做到挖填平衡,在施工过程中应边开挖、边运输、边回填、边碾压、边采取防护措施。对临时堆土和堆放的施工材料进行临时遮盖防护。 4)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时序,防止重复开挖和土石方多次倒运,减少裸露面积,缩短裸露时间;土石方工程施工尽量避开暴雨、汛期等恶劣天气施工。 5)施工结束后对工程占地区域进行平整、清理迹地。2、临时占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6)施工场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①进行场地平整处理,待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建筑物进行尽快拆除; ②对场地内杂物等进行及时清理,由建设单位清运至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堆存在保护区内; ④对旱厕进行清理,并对旱厕进行回填、平整。 ⑤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占地范围进行清理,并进行表土回覆。 7)植物生态恢复及保护措施 在施工红线范围内尽量保留植被,减小生物量损失;项目建设对不影响工程施工的植被予以保留,这样可以减少评价区植被受影响的数量和程度。 8)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动植物保护意识。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动物保护意识; 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严禁偷猎、捕杀野生动物。同时层层签订野生动物保护责任书,明确相应人员的责任。加强巡护工作,防止偷猎、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发生。 ③优选低噪声设备,避免对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 ④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在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场所设置警示牌和教育宣传栏,宣传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严禁施工人员将外来物种带入建设区域内。 批复要求: 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施工过程中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保护雅鲁藏布江中游****自然保护区原则,严格尊重黑颈鹤觅食和迁徙性生态习性,以不破坏其栖息地和觅食及其他活动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生产时间,严格控制施工红线,严禁施工人员破坏植被,严禁随意开挖及大面积同时动工,采取边开挖边运输,避免开挖土石方长期堆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植被恢复工作;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环保知识宣传及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减轻施工操作不当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 (1****环境局****分局提供施工扬尘防治实施方案,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 (2)经常检查施工机械和车辆,不允许施工机械和车辆带“病”作业,确保其尾气达标排放;加装运物料、土方及垃圾的车辆要遮盖封闭,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为防止施工产生扬尘污染,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环境敏感地段施工时应采用喷洒水的湿法作业方式,以降低作业面的扬尘污染,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和清运。项目四周设置2.0m高硬质围挡。 (3)对松散的场地及时夯实,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尽早将裸露土地进行迹地恢复,避免起尘。 (4)施工现场内的砂料等散状材料必须遮盖封闭。 (5)根据规范要求,施工场地、建筑材料堆场的扬尘采取喷雾洒水降尘,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保持一定的含水率(一般为15%-20%),则其启动风速很大,一般不会产生二次扬尘。 (6)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场内暂时堆放的弃土,必须以防尘网覆盖。 批复要求: 施工过程中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封闭遮盖、限制车速、设置挡墙、合理安排施工时限,严禁夜间施工等措施降低大气和噪声影响;运营期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不使用除草剂,加强对机械检测和维护,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噪声防治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 (1)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或工艺,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2)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降低运行噪声。 (3)振动较大的机械设备应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四周设置2.0m高硬质围挡 (4)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严禁夜间(23:00~8:00)施工。 (5)合理布设施工机械,根据周围环境条件,尽量将产噪设备布置在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增加噪声源与敏感区域的距离。 (6)在运输车辆经过的村庄设置限速和禁鸣标志牌。 (7)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投诉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批复要求: 合理布设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严禁夜间施工等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固废防治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 (1)本工程施工中将有一定建筑垃圾产生,建筑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和集中回收,其中完好的砂、石、钢筋等可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利用;废弃的水利设施及不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建筑垃圾,集中清运至**县城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 (2)施工期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收集后运往就近的生活垃圾收集点。 工程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可靠处置,确保周围环境尽可能少的受到干扰和破坏。施工废弃物应集中清运,严禁在场区内随意丢弃施工废弃物。 批复要求: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按照分类统一收集、回收、处理至当地相关部门指定处理,点严禁随意丢弃、倾倒垃圾,防止施工机械管理不当造成漏油等现象。运营期农作物秸秆以还田方式就地还田,禁止田间焚烧处理。水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 (1)生活污水 本项目施工人员用房租用闲置民房,清洁废水直接洒水降尘,粪便等利用旱厕收集,定期清运至周边草地施肥,不会对在外环境产生影响。 (2)施工废水 施工生产用水主要为设备清洗用水,混凝土搅拌用水、混凝土养护用水和设备清洗废水。项目的混凝土搅拌用水及混凝土养护用水全部蒸发消耗,不排放。项目设备清洗水经修建隔油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项目洒水降尘。 (3)打井泥脚废水 打井泥脚废水收集至施工场地的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场地降尘,废水不外排。 批复要求: 施工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生活污水经防渗旱厕收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农业灌溉生产中,积极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既要加强废水、污水排放管控,又要尽量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剧毒农药,杜绝出现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农田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 实际建设情况:(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与避免措施 1)施工中采用自卸车及人力搬运建筑材料,未使用履带式施工机械。 2)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地界标志,将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禁止乱挖乱弃,严格控制行车范围,禁止车辆下道行驶,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未新增用地。 3)建设中做到挖填平衡,在施工过程中边开挖、边运输、边回填、边碾压、边采取防护措施。对临时堆土和堆放的施工材料进行了临时遮盖防护。 4)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时序,防止重复开挖和土石方多次倒运,减少裸露面积,缩短裸露时间;土石方工程施工尽量避开暴雨、汛期等恶劣天气施工。 5)施工结束后对工程占地区域进行平整、清理迹地。 6)施工场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①进行场地平整处理,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建筑物进行了拆除; ②对场地内杂物等进行了及时清理,由建设单位清运至处理,未堆存在保护区内; ④对旱厕进行了清理,并对旱厕进行了回填、平整。 ⑤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占地范围进行清理,并进行表土回覆。 7)植物生态恢复及保护措施 在施工红线范围内尽量保留植被,减小生物量损失;项目建设对不影响工程施工的植被予以保留,这样可以减少评价区植被受影响的数量和程度。 8)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动植物保护意识。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动物保护意识; 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严禁偷猎、捕杀野生动物。同时层层签订野生动物保护责任书,明确相应人员的责任。加强巡护工作,防止偷猎、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发生。未发生施工人员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 ③优选低噪声设备,避免对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 ④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在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场所设置警示牌和教育宣传栏,宣传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严禁施工人员将外来物种带入建设区域内。 项目于2020年4月开工,于2020年9月完工,建设时间避开了黑颈鹤的越冬期11月-3月。根据验收调查及咨询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施工期间严格按照施工布置控制施工范围,未超出施工范围;施工期未私设取料场,所用砂石料及混凝土均为外购。施工期按要求加强了施工人员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施工期间未发生随意踩踏植被,捕抓野生动物的情况。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了施工设施,对施工区域清理了清理及生态恢复。(1****环境局****分局提供施工扬尘防治实施方案,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 (2)经常检查施工机械和车辆,不允许施工机械和车辆带“病”作业,确保其尾气达标排放;加装运物料、土方及垃圾的车辆要遮盖封闭,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为防止施工产生扬尘污染,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环境敏感地段施工时应采用喷洒水的湿法作业方式,以降低作业面的扬尘污染,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和清运。项目四周设置2.0m高硬质围挡。 (3)对松散的场地及时夯实,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尽早将裸露土地进行迹地恢复,避免起尘。 (4)施工现场内的砂料等散状材料必须遮盖封闭。 (5)根据规范要求,施工场地、建筑材料堆场的扬尘采取喷雾洒水降尘,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保持一定的含水率(一般为15%-20%),则其启动风速很大,一般不会产生二次扬尘。 (6)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场内暂时堆放的弃土,必须以防尘网覆盖。 ****环境保护部门沟通核实,项目施工期间,未收到周边居民对项目施工的投诉。 项目建设完投入运营后,由当地村民进行种植,农业农村局进行种植指导。对于位于保护区内,有黑颈鹤觅食的农田,农业农业局加强了种植培训,并要求村民优先使用农家肥,生物肥料,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不使用除草剂。(1)施工单位选用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选用了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或工艺,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2)施工期定期对设备进行了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降低运行噪声。 (3)振动较大的机械设备使用了减振机座降低噪声,四周设置了2.0m高硬质围挡 (4)严格控制了施工时间,严禁在夜间(23:00~8:00)施工。 (5)合理布设了施工机械,根据周围环境条件,将产噪设备布置在了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增加噪声源与敏感区域的距离。 (6)在运输车辆经过的村庄设置了限速和禁鸣标志牌。 (7)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了通告和投诉电话,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环境保护部门沟通核实,项目施工期间,未收到周边居民对项目施工噪声的投诉。(1)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砂、石、钢筋等可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利用;废弃的水利设施及不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建筑垃圾已集中清运至**县城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 (2)施工期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收集后已运往就近的生活垃圾收集点。 根据验收调查,项目施工区域无建筑垃圾与弃土堆置,已合理处置,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合理处置。运运营期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未在田间焚烧,由村民收集后喂养牲畜。(1)生活污水 本项目施工人员用房租用闲置民房,清洁废水直接洒水降尘,粪便等利用旱厕收集,定期清运至周边草地施肥,未排放至地表水。 (2)施工废水 施工生产用水主要为设备清洗用水,混凝土搅拌用水、混凝土养护用水和设备清洗废水。项目的混凝土搅拌用水及混凝土养护用水全部蒸发消耗,不排放。项目设备清洗水经隔油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项目施工场地洒水降尘。 (3)打井泥脚废水 打井泥脚废水收集至施工场地的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降尘,废水不外排。 根据验收调查,项目施工区域无遗留的废污水、沉淀池已拆除回填。 项目建设完投入运营后,由当地村民进行种植,农业农村局进行种植指导。对于位于保护区内,有黑颈鹤觅食的农田,农业农业局加强了种植培训,并要求村民优先使用农家肥,生物肥料,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且项目运营过程中取水严格按照灌溉定额来取,加之项目所在区域为高旱地区,蒸发量较大,灌溉水基本全部消耗在农田中,基本无回水再流入下游河道中,未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
实际与环评一致,未发生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工程建设中,项目建设单位要定期向****支队、****环境局****分局报送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情况。项目竣工后必须按相关规定要求的程序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严格执行了三同时制度,按规定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
实际与环评一致,未发生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与避免措施 1)施工中采用自卸车及人力搬运建筑材料,严禁使用履带式施工机械。 2)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地界标志,将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禁止乱挖乱弃,严格控制行车范围,禁止车辆下道行驶,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加强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水土流失的防治,将项目建设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项目建设中尽量减少开挖量,做到挖填平衡,在施工过程中应边开挖、边运输、边回填、边碾压、边采取防护措施。对临时堆土和堆放的施工材料进行临时遮盖防护。 4)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时序,防止重复开挖和土石方多次倒运,减少裸露面积,缩短裸露时间;土石方工程施工尽量避开暴雨、汛期等恶劣天气施工。 5)施工结束后对工程占地区域进行平整、清理迹地。2、临时占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6)施工场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①进行场地平整处理,待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建筑物进行尽快拆除; ②对场地内杂物等进行及时清理,由建设单位清运至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堆存在保护区内; ④对旱厕进行清理,并对旱厕进行回填、平整。 ⑤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占地范围进行清理,并进行表土回覆。 7)植物生态恢复及保护措施 在施工红线范围内尽量保留植被,减小生物量损失;项目建设对不影响工程施工的植被予以保留,这样可以减少评价区植被受影响的数量和程度。 8)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动植物保护意识。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动物保护意识; 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严禁偷猎、捕杀野生动物。同时层层签订野生动物保护责任书,明确相应人员的责任。加强巡护工作,防止偷猎、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发生。 ③优选低噪声设备,避免对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 ④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在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场所设置警示牌和教育宣传栏,宣传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严禁施工人员将外来物种带入建设区域内。 批复要求: 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施工过程中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保护雅鲁藏布江中游****自然保护区原则,严格尊重黑颈鹤觅食和迁徙性生态习性,以不破坏其栖息地和觅食及其他活动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生产时间,严格控制施工红线,严禁施工人员破坏植被,严禁随意开挖及大面积同时动工,采取边开挖边运输,避免开挖土石方长期堆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植被恢复工作;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环保知识宣传及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减轻施工操作不当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与避免措施 1)施工中采用自卸车及人力搬运建筑材料,未使用履带式施工机械。 2)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地界标志,将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禁止乱挖乱弃,严格控制行车范围,禁止车辆下道行驶,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未新增用地。 3)建设中做到挖填平衡,在施工过程中边开挖、边运输、边回填、边碾压、边采取防护措施。对临时堆土和堆放的施工材料进行了临时遮盖防护。 4)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时序,防止重复开挖和土石方多次倒运,减少裸露面积,缩短裸露时间;土石方工程施工尽量避开暴雨、汛期等恶劣天气施工。 5)施工结束后对工程占地区域进行平整、清理迹地。 6)施工场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①进行场地平整处理,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建筑物进行了拆除; ②对场地内杂物等进行了及时清理,由建设单位清运至处理,未堆存在保护区内; ④对旱厕进行了清理,并对旱厕进行了回填、平整。 ⑤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占地范围进行清理,并进行表土回覆。 7)植物生态恢复及保护措施 在施工红线范围内尽量保留植被,减小生物量损失;项目建设对不影响工程施工的植被予以保留,这样可以减少评价区植被受影响的数量和程度。 8)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动植物保护意识。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动物保护意识; 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严禁偷猎、捕杀野生动物。同时层层签订野生动物保护责任书,明确相应人员的责任。加强巡护工作,防止偷猎、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发生。未发生施工人员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 ③优选低噪声设备,避免对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 ④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在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场所设置警示牌和教育宣传栏,宣传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严禁施工人员将外来物种带入建设区域内。 项目于2020年4月开工,于2020年9月完工,建设时间避开了黑颈鹤的越冬期11月-3月。根据验收调查及咨询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施工期间严格按照施工布置控制施工范围,未超出施工范围;施工期未私设取料场,所用砂石料及混凝土均为外购。施工期按要求加强了施工人员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施工期间未发生随意踩踏植被,捕抓野生动物的情况。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了施工设施,对施工区域清理了清理及生态恢复。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