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0901MA2DM96132 | 建设单位法人:王爱国 |
刘文光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区 |
**省**市海洋产业集聚区自贸北**699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年产10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44-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C2651-C2651-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 |
建设地点: | **省**市**区 海洋产业集聚区自贸北**699号 |
经度:122.16 纬度: 30.5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01-13 |
舟环建审〔2022〕1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66000 |
817 | 运营单位名称:**** |
****0901MA2DM96132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
****0901MA2DM96132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203MA2KNHG10B | 竣工时间:2022-12-07 |
2022-12-08 | 调试结束时间:|
2024-06-22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7-19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www.****.com/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一期建设年产40万吨聚苯乙烯装置,其中3条透苯线、1条改苯线,单条生产线年产10万吨 | 实际建设情况:一期建设年产40万吨聚苯乙烯装置,其中3条透苯线、1条改苯线,单条生产线年产10万吨 |
建设内容和规模保持不变,但少量主要设备规格发生变化,包括一级脱挥器容积由24m3调整为18.7m3、二级脱挥器容积由21m3调整为18.7m3,溶胶罐容积由100 m3调整为118m3,设备规格发生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工艺设计优化调整,产能规模不变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本体法聚合、脱挥、造粒、包装 | 实际建设情况:本体法聚合、脱挥、造粒、包装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一) 落实水污染防治。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要求建设给排水系统。进一步提高水回用率,减少新鲜水用量和废水产生量。项目废水、雨水分别采用架空明管或明沟收集,全厂应各只设1个废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项目各类废水及初期雨水由相应管道收集进入高浓度废水收集池,****处理站隔油、调节、生化、气浮等工艺处理达到行业排放标准经市政****处理厂处理后排海,****处理厂投产后****处理厂处理后排海。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二)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导热油炉燃烧尾气经低氮燃烧处理达标排放,其中NOx执行标准为30mg/m3;干燥废气、料仓废气、包装废气分别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造粒废气经收集后采用“电捕焦油器+水喷淋”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配胶溶胶废气、助剂配制废气、真空尾气、储运废气和污水站废气经收集后送蓄热式焚烧炉(RTO)焚烧处理后排放,项目一二期共用1台蓄热式焚烧炉,另设1台蓄热式催化焚烧炉(RCO)备用;危废暂存间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排放;加强设备管理,采用泄漏检测修复(LDAR)技术控制无组织排放。根据《报告书》预测,项目须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建设单位须持续对装置苯乙烯无组织废气实施管控、减排,不断减轻对外环境的影响。 (三) 落实噪声污染防治。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平面布置;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必须采取隔音、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噪声达标排放。 (四) 落实固废污染防治。按照“减量化、**化、无害化”原则,对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置,并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废离子交换树脂和废布袋外卖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冷凝废液送罐区废液罐暂存,废氧化铝、废过滤网、废润滑油等危险废物暂存危险暂存间,定期送专业资质单位处置。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暂存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并建立台帐制度。 (五) 加强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按照《报告书》要求,认真落实施工期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噪声、粉尘、有害气体、废水和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物对项目周边陆域、海域环境产生污染或明显影响。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六) 做好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防范工作。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要求,对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等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加强罐区、污水预处理设施等重点区域防渗措施的日常维护,一旦发现泄露,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项目应配套建设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及初期雨水收集池,满足事故状态下废水的收集要求,避免事故废水外溢至厂区外环境。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预****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周边企业的应急预案相衔接。配置风险防范设施设备,定期组织开展事故风险应急演练,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原料运输途径、项目周边环境安全。 (七) 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及排污权交易制度。及时落实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等相关事宜,在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未完成交易前,不得进行项目生产。 (八)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及《报告书》要求设置各污染物排放口,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 | 实际建设情况:(一)符合 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原则建设给排水系统。脱盐水站采用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出水得率高达95%,提高水的利用率。项目废水、雨水分别采用架空明管和明沟收集,全厂应各只设1个废水排放口和1个雨水排放口。项目各类废水及初期雨水由相应管道收集进入高浓度废水收集池,****处理站隔油、调节、生化、气浮等工艺处理达到行业排放标准经市政管****处理厂处理后排海。 根据本次竣工验收监测数据,废水中各污染因子均可达标排放。污水排放口设有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 (二)符合 导热油炉燃烧尾气经低氮燃烧处理达标排放,其中NOx执行标准为30mg/m3;干燥废气、料仓废气、包装废气分别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造粒废气经收集后采用“电捕焦油器+水喷淋”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配胶溶胶废气、助剂配制罐及进料罐废气、真空尾气、储运废气和污水站废气经收集后送蓄热式焚烧炉(RTO)焚烧处理后排放,另设1台蓄热式催化焚烧炉(RCO)备用;危废暂存间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排放;硬脂酸锌、抗氧剂固体料投料粉尘经袋式除尘后设有3根排气筒排放。定期开展泄漏检测修复(LDAR)工作,有效控制无组织排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1118m内无大气环境敏感点。根据竣工验收监测,上述废气排放均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三)符合 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平面布置;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采取隔音、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日常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可避免设备不正常运转产生的高噪声现象。根据竣工验收检测,厂界噪声可达到GB12348-2008中3类排放限值。 (四)符合 按照“减量化、**化、无害化”原则,对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置,并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根据调查,已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委托****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项目建设有1座152m2危废仓库,已设置危废标识标牌,危废分区隔开储存,地面使用防渗、耐腐蚀的材料处理。项目产生的各类固废已建立台帐制度。 (五)符合 项目已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施工期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噪声、粉尘、有害气体、废水和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物未对项目周边陆域、海域环境产生污染或明显影响。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六)落实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要求,对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等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储运区、污水站、危废仓库、化学品库等设施按照重点防渗区进行防渗。已按环评要求设置2个事故应急池,合计容积4200m3,分区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罐区240m3、装置区200m3。已制定《**一****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2版)》,****环境局备案,备案编号330900-2022-027-H。 (七)符合 项目总量指标SO2:1.019t/a;NOX:10.076t/a; COD:9.637t/a;氨氮:0.964t/a,已通过排污权交易 (八)基本符合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及《报告书》要求设置各污染物排放口。RTO排气口/DA007及干燥废气排气口/DA002、DA003安装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污水总排口设置流量、COD、氨氮在线监测,雨水排放口设置pH、COD、氨氮、SS在线监测,除干燥废气排气口/DA002、DA003因安全距离不够,目前各安装一套PID自行监测系统,无法实现环保平台联网要求,其他在线均已联网 |
三废治理措施总体不变化,部分排气筒高度略有降低、尾水排放去向有调整、后期雨水未回收、助剂投料及配制废气分开处理。1)部分排气筒排放高度略有降低,具体如下:透苯、改苯线料仓废气排气筒DA004(排污许可编号DA006)、DA005(排污许可编号DA003)由18m变为15m;改苯、透苯线造粒废气排气筒DA008(排污许可编号DA004)、DA009(排污许可编号DA009)由18m变为15m。其余排气筒高度不变。本项目主要废气排放口为RTO排放口,其高度未发生变化,上述发生调整的排放口高度略有降低,不会对周边环境影响带来明显变化。2)尾水排放去向调整,原环评污水纳管送****处理厂处理,****处理厂一期工程投用后****处理厂,****处理厂已运行,故一期废水就****处理厂。3)雨水未回收,原环评中拟设后期雨水回用水池,实际未设置,主要原因是一期工程循环水站规模较小(2台1600m3/h冷却水塔),暂不考虑回收后期雨水,待二期项目实施后,将建设回用水池及必要的雨水深度处理系统。4)原环评固体助剂配置废气经袋式过滤除尘后进入RTO处理,措施描述较笼统,实际助剂配制罐、进料罐尾气直接进RTO处理,固体料投料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经袋式过滤除尘排放,设置有三根排气筒。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公司应建立内部环境管理机构和制度,明确人员和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特征污染物监测管理,建立特征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和日常、应急监测制度,适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建立完备的环境信息平台,如实向社会公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政府做好规划控制,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规划或**居住、教育、医疗等环境敏感建筑物。 | 实际建设情况:符合 已建立内部环境管理机构和制度,明确人员和环境保护责任。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和台账记录,并按期提交执行报告。按照规定开展企业环保信息披露,如实向社会公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17220 | 79239.58 | 0 | 0 | 17220 | 17220 | |
0 | 0.517 | 2.377 | 0 | 0 | 0.517 | 0.517 | |
0 | 0.037 | 0.168 | 0 | 0 | 0.037 | 0.037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1506 | 0.544 | 0 | 0 | 0.151 | 0.151 | / |
0 | 2.3552 | 6.942 | 0 | 0 | 2.355 | 2.355 | / |
0 | 2.362 | 10.343 | 0 | 0 | 2.362 | 2.362 | / |
0 | 1.9937 | 4.531 | 0 | 0 | 1.994 | 1.994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污水处理站 | 排水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园区污水处理厂纳管要求 | 已落实 | 监测2天,每天4次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导热油炉废气低氮燃烧+烟气再循环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技术指南(试行)》 | 已落实 | 监测2天,每天3次 | |
2 | 含尘废气布袋除尘器、滤筒除尘器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中表5 | 已落实 | 监测2天,每天3次 | |
3 | RTO焚烧设施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中表5、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已落实 | 监测2天,每天3次 | |
4 | 造粒废气电捕焦油器、水喷淋塔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值 | 已落实 | 监测2天,每天3次 | |
5 | 危废暂存间废气活性炭吸附装置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值 | 已落实 | 监测2天,每天3次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隔声、减振、降噪 | 达到GB12348-2008中3类排放限值 | 已落实 | 每天昼夜各1次,共2天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要求,对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等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加强罐区、污水预处理设施等重点区域防渗措施的日常维护,一旦发现泄露,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 已落实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安全处置,冷凝废液送至罐区废液罐暂存,其余危废送至151.75m2危废暂存间内暂存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表7 风险设施
1 | 应配套建设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及初期雨水收集池,满足事故状态下废水的收集要求,避免事故废水外溢至厂区外环境。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预****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周边企业的应急预案相衔接。配置风险防范设施设备,定期组织开展事故风险应急演练,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原料运输途径、项目周边环境安全。 | 已落实,设置事故废水三级防控体系,原料罐区围堰有效容积3586m3(一级)、罐区、装置区分别设有240m3、20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二级)、全厂设置4200m3事故水池(三级)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