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顶董坡一期风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5********652306E | 建设单位法人:冯** |
陈阳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县 |
**省**市****社区佛****花园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县顶董坡一期****电站项目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90-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不含居民家用光伏发电);其他电力生产(不含海上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发电)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16-D4416-太阳能发电 |
建设地点: | **省**市**县 **省**市**县**乡、国荣乡、白沙镇 |
经度:108.****1812 纬度: 27.****6218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12-28 |
铜环表〔2022〕187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20506 |
21.5 | 运营单位名称:**** |
915********652306E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0103MAAL0U6G5P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490MAALTW9159 | 竣工时间:2024-03-13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6-12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7-10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0612U3pbi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占地****005m2 | 实际建设情况:**,占地996326m2 |
总占地面积减小,均在环评阶段红线范围内。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总装机容量为40MWp | 实际建设情况:总装机容量为40MWp |
无变动情况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光伏区主要分为东侧光伏区、北侧光伏区、中部光伏区、西南侧光伏区,共计4个光伏区地块。光伏阵列支架安装倾斜角度16°,采用钢柱支架,使用550Wp的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101500块。由13个单晶硅电池子方阵组成,每个单晶硅电池子方阵由145路光伏组串并联而成,光伏组串由28个光伏组件串联而成。光伏方阵由光伏组串、逆变设备及升压设备构成。 | 实际建设情况:光伏区主要分为东侧光伏区、北侧光伏区、中部光伏区、西南侧光伏区,共计4个光伏区地块。光伏阵列支架安装倾斜角度16°,采用钢柱支架,使用550Wp的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101500块。由13个单晶硅电池子方阵组成,每个单晶硅电池子方阵由145路光伏组串并联而成,光伏组串由28个光伏组件串联而成。光伏方阵由光伏组串、逆变设备及升压设备构成。 |
无变动情况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1、生态影响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施工道路修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电缆沟开挖等施工活动均会引起局部地表扰动,导致水土流失产生。 (1)对植被的影响 本工程占地区域基本无高大林木分布,植被主要为次生行的稀疏林地和火棘灌丛植被。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地表产生扰动,破坏部分区域植被生境,减少地表植被的数量,改变原有地貌。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进入场地也会对区域植被造成踩踏和碾压,破坏植被。 光伏电站生产区植被恢复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恢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草种播种选择雨季条播或撒播,撒播前精细整地,适时抢墒种植,以保证正常出苗。 (2)对林地的影响 林地植被多存在于立地条件稍好的区域,施工有可能对原有林地植被面积及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个别物种数量减少,甚至暂时性丧失部分功能,但属于局部影响,对施工区及其周边区域林地植被整体而言,影响甚微。 (3)对灌丛植被的影响 工程区主要以灌丛及稀疏低矮林地植被为主,电池面板、箱式变压器、逆变器室等设施施工和建设会占用部分灌丛植被,永久占地将改变土地性质,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将恢复其原有植被性质。本工程箱式变压器、逆变器室等设施永久占地面积较小,电池面板支架采用压力桩基础和微型钻孔桩基础,面板下方的大部分灌丛植被在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下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因此,项目建设对灌丛植被的影响比较轻微。 (4)水土流失影响 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施工机械扰动,植被受损,地表结皮被破坏,在大雨或大风情况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为防治水土流失,施工车辆应行驶在固定线路上,严禁在施工场地内随意行驶,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时,对地表进行植草等措施,尽快恢复植被,保持水土,缓解生态破坏。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进行植被恢复。 (6)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施工噪声和人员活动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主要因素。工程区域内野生动物主要为野兔、黄鼬、长吻松鼠、竹鼠等,它们主要分布于有林区;爬行类主要有蛇类,两栖类有蛙类等,均为**省重点保护动物;鸟类主要有麻雀、喜鹊、普通翠鸟等。基本多是常见的动物物种,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光伏电站及附近区域内动物活动较少。且但由于施工期较短、场址相对整个地区来说范围又很小,而动物活动能力较强,本身有躲避危险的本能,可以迁移到附近生活环境一致的地方。因此,施工期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程度较小,更不会造成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下降。只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禁止对蛇类、蛙类乱捕乱杀,随着施工期活动的结束,对动物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综上,本项目所在区域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鸟类分布,其建设不会改变区域内野生植物类型,不影响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施工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影响是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2、污染影响分析 (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来源于土石方开挖、临时堆放和回填产生的尘土,拌合站砂石料、水泥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发生的扬尘,运输车辆车来往造成的道路扬尘。 扬尘和废气对空气影响的防治措施如下: ①施工场地在非雨天时适时洒水,包括主要运输道路和料场等。洒水频次由现场监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②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灌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储存时应堆入库房或用篷布覆盖。 ③土、砂、石料运输禁止超载,装高不得超过车厢板,并盖篷布,严禁沿途撒落。 ④拌合站设置喷雾洒水设施,砂石料、水泥堆场为施工临时场地,堆场加盖防尘罩、设置喷雾洒水,减少拌合站起尘量。 ⑤材料堆放场应尽可能距环境敏感点≥100m,并尽可能远离居民区,设在当地主导风向下风向处,定期洒水降低扬尘污染。 ⑥大风天易产生扬尘,施工单位在遇大风天气时应暂停土石方开挖、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并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 ⑦及时清运施工废弃物,暂时不能清运的应采取篷布覆盖等措施,运输沙、石、水泥、土方等易产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洒漏。 ⑧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场地、施工营地、堆料场等,除及时进行清理外,应进行绿化恢复植被。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减轻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和二次扬尘量,降低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施工扬尘预计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及周围居民产生明显影响。 (2)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光伏面板支架基础、逆变器室基础、箱式变压器基础、电缆沟开挖等施工机械。本工程施工机械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打夯机、输运车辆等,主要施工机械噪声级为75~90dB(A)。 光伏电站场址距离村庄较近,应****电站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生活的干扰。为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必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 ①建设招标单位将投标方的低噪声、低振动施工设备和相应技术作为中标的重要内容考虑。 ②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使每个员工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减少由于施工机械使用不当而产生的噪声。 ③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尽量缩短工期。 ④严格施工现场管理,降低人为噪声。 ⑤施工车辆进入村寨时禁止鸣笛,且车速不超过30km/h。 项目施工区域距离声环境敏感目标较远,采取上述措施,可避免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明显影响,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 (3)施工废水 施工期主要废污水为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较为分散,范围也较广,收集后可用于施工场地洒水,不外排。场区施工生活污水经沉淀后就地收集用于站内草坪植被的绿化。 因此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区域内水环境基本无影响。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弃土石方。 施工期施工人员多而且较为集中,大部分为附近居民,施工场地生活区设垃圾桶,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到附近垃圾收集站统一处理。 少量废弃建筑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其中惰性组分如废混凝土、废石料等用于场内道路铺设,废金属、废木料、废纸、****回收站,不能利用的废物收集后统一运送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处置。 施工弃土石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期行为,至工程建成投入运行而告终。光伏支架基础、箱变基础、集电线路直埋产生的土石方量就地平衡。所以,本项目不需额外设置取土场或弃渣场。针对土石方,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挖土石方时,将场内表层土,选择妥善地点堆放,底层土也妥善堆砌。工程完毕后,先用底层土覆盖裸露区域,再用表层土覆盖; ②工程土石方开挖并回填后剩余的弃渣可作为场区附近低洼地段的填土,回填摊平后植草,既避免了水土流失,又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因此只要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及时、安全处理施工垃圾,就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整体而言对环境较小。 二、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 1、生态影响 (1)对当地植物的影响 本项目运行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池面板架设后,在地面产生的阴影对地面植被生长的影响。 本项目受阴影影响区域内植被受到的**减少,该区域内的植被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不能正常生长。本工程受阴影影响区域自然植被主要为金丝桃、火棘、白栎、毛轴蕨等,均为低矮灌丛,无珍稀保护植物,不会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施工结束后,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对施工破坏和扰动区域内的植被进行恢复,对受电池面板阴影影响范围内的区域,采用喜阴耐高寒性植物进行植被恢复。采取以上措施后,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建设对区域植被的影响。 (2)对当地动物的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间,现场维护和检修等工作均在昼间进行,避免影响周边动物夜间正常活动。电站运行噪声可能会使对声环境敏感的动****电站处,****电站运行噪声较小,影响范围主要为站界外几十米范围内的区域,影响范围较小。因此,本工程建设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内野生动物的日常迁徙和活动造成明显影响。 (3)景观影响 电站场址区基本为稀疏低矮灌丛及草地。电站建成后,光伏发电系统与地面植被将形成互补的农业生产系统,通过种植适生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项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环境污染影响 (1)大气环境影响 项目仅在施工期存在施工扬尘等大气污染源,运营期间无大气污染因素,对大气环境基本无影响。 (2)噪声 项目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逆变器、箱式变压器等设备在运行期间产生的电磁噪声,均以中低频为主,噪声级一般在60dB(A)左右,且逆变器和箱式变压器均布置在逆变器室内,随着距离增加噪声必然衰减,进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类比调查,项目各场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地表水和影响 电池板清洗产生的污水量为4.3m3/d,主要污染物为SS,光伏板清洗废水直接落入太阳能光伏****基地作为浇灌用水不外排。 (4)固体废物 ①废旧电池板、报废蓄电池 本项目服务期满后所产生的废旧电池板、报废蓄电池由专人保管,统一收集在依托升压站危废暂存间(16m2),定期由生产厂家回收。 ②废冷却介质和箱式变压器废油 变压器废冷却介质属于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的要求进行临时贮存,并及时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针对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在13个光伏单元中的箱式变压器周围修建了事故油收集容器(2.4m3),便于收集变压器的废机油并防止其渗透,定期由专人收集至危废暂存间。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对事故油池采取防渗措施,其防渗技术要求为:需从上至下依次采用“滤青砂绝缘层+砂垫层+长丝无纺土工布+2mm厚HDPE防渗膜(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长丝无纺土工布+1.0m厚度粘土或原土(粉质粘土)夯实”的防渗方式,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 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光污染影响 电池面板在吸收太阳光的过程中,部分入射光将被反射,由于光伏发电系统较大,且电池面板安装角度一致,反射光较为集中,对特定方向的目标可能产生光污染,尤其对周围建筑物及居民区的影响较为严重。 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涂有蓝色涂层,其涂料对光的吸收效率最大;电池板表面敷设有减反射膜,为毛面有机玻璃,增加了光的漫反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光的定向反射,避免了运营期光伏电板反射太阳光对人群及行驶的车辆的影响。同时,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场址附近居民主要分布在场址西南侧、西北侧和东侧,与场址之间有树木等遮挡,电池面板反射光不会对场址附近居民产生光影响,本工程电池面板集中反光区域内无居民分布;场址处周边居民活动较少,本工程产生的反射光不会对当地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同时场址附近道路不位于光伏面板反射光影响范围内,不会对公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产生影响。 (6)电磁环境影响 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0MWp,采用逆变升压至35kV后,通过场内共2回35kV集电线路接入110kV升压站。****总局环办函[2007]886号《关于35千伏送、变电系统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35kV送、变电系统建设项目属豁免的建设项目,可不进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 实际建设情况:1、生态影响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施工道路修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电缆沟开挖等施工活动均会引起局部地表扰动,导致水土流失产生。 (1)对植被的影响 本工程占地区域基本无高大林木分布,植被主要为次生行的稀疏林地和火棘灌丛植被。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地表产生扰动,破坏部分区域植被生境,减少地表植被的数量,改变原有地貌。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进入场地也会对区域植被造成踩踏和碾压,破坏植被。 光伏电站生产区植被恢复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恢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草种播种选择雨季条播或撒播,撒播前精细整地,适时抢墒种植,以保证正常出苗。 (2)对林地的影响 林地植被多存在于立地条件稍好的区域,施工有可能对原有林地植被面积及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个别物种数量减少,甚至暂时性丧失部分功能,但属于局部影响,对施工区及其周边区域林地植被整体而言,影响甚微。 (3)对灌丛植被的影响 工程区主要以灌丛及稀疏低矮林地植被为主,电池面板、箱式变压器、逆变器室等设施施工和建设会占用部分灌丛植被,永久占地将改变土地性质,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将恢复其原有植被性质。本工程箱式变压器、逆变器室等设施永久占地面积较小,电池面板支架采用压力桩基础和微型钻孔桩基础,面板下方的大部分灌丛植被在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下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因此,项目建设对灌丛植被的影响比较轻微。 (4)水土流失影响 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施工机械扰动,植被受损,地表结皮被破坏,在大雨或大风情况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为防治水土流失,施工车辆应行驶在固定线路上,严禁在施工场地内随意行驶,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时,对地表进行植草等措施,尽快恢复植被,保持水土,缓解生态破坏。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进行植被恢复。 (6)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施工噪声和人员活动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主要因素。工程区域内野生动物主要为野兔、黄鼬、长吻松鼠、竹鼠等,它们主要分布于有林区;爬行类主要有蛇类,两栖类有蛙类等,均为**省重点保护动物;鸟类主要有麻雀、喜鹊、普通翠鸟等。基本多是常见的动物物种,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光伏电站及附近区域内动物活动较少。且但由于施工期较短、场址相对整个地区来说范围又很小,而动物活动能力较强,本身有躲避危险的本能,可以迁移到附近生活环境一致的地方。因此,施工期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程度较小,更不会造成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下降。只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禁止对蛇类、蛙类乱捕乱杀,随着施工期活动的结束,对动物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综上,本项目所在区域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鸟类分布,其建设不会改变区域内野生植物类型,不影响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施工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影响是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2、污染影响分析 (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来源于土石方开挖、临时堆放和回填产生的尘土,拌合站砂石料、水泥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发生的扬尘,运输车辆车来往造成的道路扬尘。 扬尘和废气对空气影响的防治措施如下: ①施工场地在非雨天时适时洒水,包括主要运输道路和料场等。洒水频次由现场监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②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灌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储存时应堆入库房或用篷布覆盖。 ③土、砂、石料运输禁止超载,装高不得超过车厢板,并盖篷布,严禁沿途撒落。 ④拌合站设置喷雾洒水设施,砂石料、水泥堆场为施工临时场地,堆场加盖防尘罩、设置喷雾洒水,减少拌合站起尘量。 ⑤材料堆放场应尽可能距环境敏感点≥100m,并尽可能远离居民区,设在当地主导风向下风向处,定期洒水降低扬尘污染。 ⑥大风天易产生扬尘,施工单位在遇大风天气时应暂停土石方开挖、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并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 ⑦及时清运施工废弃物,暂时不能清运的应采取篷布覆盖等措施,运输沙、石、水泥、土方等易产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洒漏。 ⑧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场地、施工营地、堆料场等,除及时进行清理外,应进行绿化恢复植被。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减轻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和二次扬尘量,降低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施工扬尘预计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及周围居民产生明显影响。 (2)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光伏面板支架基础、逆变器室基础、箱式变压器基础、电缆沟开挖等施工机械。本工程施工机械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打夯机、输运车辆等,主要施工机械噪声级为75~90dB(A)。 光伏电站场址距离村庄较近,应****电站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生活的干扰。为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必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 ①建设招标单位将投标方的低噪声、低振动施工设备和相应技术作为中标的重要内容考虑。 ②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使每个员工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减少由于施工机械使用不当而产生的噪声。 ③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尽量缩短工期。 ④严格施工现场管理,降低人为噪声。 ⑤施工车辆进入村寨时禁止鸣笛,且车速不超过30km/h。 项目施工区域距离声环境敏感目标较远,采取上述措施,可避免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明显影响,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 (3)施工废水 施工期主要废污水为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较为分散,范围也较广,收集后可用于施工场地洒水,不外排。场区施工生活污水经沉淀后就地收集用于站内草坪植被的绿化。 因此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区域内水环境基本无影响。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弃土石方。 施工期施工人员多而且较为集中,大部分为附近居民,施工场地生活区设垃圾桶,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到附近垃圾收集站统一处理。 少量废弃建筑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其中惰性组分如废混凝土、废石料等用于场内道路铺设,废金属、废木料、废纸、****回收站,不能利用的废物收集后统一运送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处置。 施工弃土石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期行为,至工程建成投入运行而告终。光伏支架基础、箱变基础、集电线路直埋产生的土石方量就地平衡。所以,本项目不需额外设置取土场或弃渣场。针对土石方,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挖土石方时,将场内表层土,选择妥善地点堆放,底层土也妥善堆砌。工程完毕后,先用底层土覆盖裸露区域,再用表层土覆盖; ②工程土石方开挖并回填后剩余的弃渣可作为场区附近低洼地段的填土,回填摊平后植草,既避免了水土流失,又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因此只要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及时、安全处理施工垃圾,就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整体而言对环境较小。 二、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 1、生态影响 (1)对当地植物的影响 本项目运行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池面板架设后,在地面产生的阴影对地面植被生长的影响。 本项目受阴影影响区域内植被受到的**减少,该区域内的植被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不能正常生长。本工程受阴影影响区域自然植被主要为金丝桃、火棘、白栎、毛轴蕨等,均为低矮灌丛,无珍稀保护植物,不会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施工结束后,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对施工破坏和扰动区域内的植被进行恢复,对受电池面板阴影影响范围内的区域,采用喜阴耐高寒性植物进行植被恢复。采取以上措施后,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建设对区域植被的影响。 (2)对当地动物的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间,现场维护和检修等工作均在昼间进行,避免影响周边动物夜间正常活动。电站运行噪声可能会使对声环境敏感的动****电站处,****电站运行噪声较小,影响范围主要为站界外几十米范围内的区域,影响范围较小。因此,本工程建设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内野生动物的日常迁徙和活动造成明显影响。 (3)景观影响 电站场址区基本为稀疏低矮灌丛及草地。电站建成后,光伏发电系统与地面植被将形成互补的农业生产系统,通过种植适生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项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环境污染影响 (1)大气环境影响 项目仅在施工期存在施工扬尘等大气污染源,运营期间无大气污染因素,对大气环境基本无影响。 (2)噪声 项目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逆变器、箱式变压器等设备在运行期间产生的电磁噪声,均以中低频为主,噪声级一般在60dB(A)左右,且逆变器和箱式变压器均布置在逆变器室内,随着距离增加噪声必然衰减,进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类比调查,项目各场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地表水和影响 电池板清洗产生的污水量为4.3m3/d,主要污染物为SS,光伏板清洗废水直接落入太阳能光伏****基地作为浇灌用水不外排。 (4)固体废物 ①废旧电池板、报废蓄电池 本项目服务期满后所产生的废旧电池板、报废蓄电池由专人保管,统一收集在依托升压站危废暂存间(16m2),定期由生产厂家回收。 ②废冷却介质和箱式变压器废油 变压器废冷却介质属于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的要求进行临时贮存,并及时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针对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在13个光伏单元中的箱式变压器周围修建了事故油收集容器(2.4m3),便于收集变压器的废机油并防止其渗透,定期由专人收集至危废暂存间。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对事故油池采取防渗措施,其防渗技术要求为:需从上至下依次采用“滤青砂绝缘层+砂垫层+长丝无纺土工布+2mm厚HDPE防渗膜(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长丝无纺土工布+1.0m厚度粘土或原土(粉质粘土)夯实”的防渗方式,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 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光污染影响 电池面板在吸收太阳光的过程中,部分入射光将被反射,由于光伏发电系统较大,且电池面板安装角度一致,反射光较为集中,对特定方向的目标可能产生光污染,尤其对周围建筑物及居民区的影响较为严重。 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涂有蓝色涂层,其涂料对光的吸收效率最大;电池板表面敷设有减反射膜,为毛面有机玻璃,增加了光的漫反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光的定向反射,避免了运营期光伏电板反射太阳光对人群及行驶的车辆的影响。同时,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场址附近居民主要分布在场址西南侧、西北侧和东侧,与场址之间有树木等遮挡,电池面板反射光不会对场址附近居民产生光影响,本工程电池面板集中反光区域内无居民分布;场址处周边居民活动较少,本工程产生的反射光不会对当地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同时场址附近道路不位于光伏面板反射光影响范围内,不会对公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产生影响。 (6)电磁环境影响 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0MWp,采用逆变升压至35kV后,通过场内共2回35kV集电线路接入110kV升压站。****总局环办函[2007]886号《关于35千伏送、变电系统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35kV送、变电系统建设项目属豁免的建设项目,可不进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
无变动情况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根据《报告表》结论,****林业局《关于**省****电站项目选址意见》,你公司需在项目开工建设之前到林业部门办理林地占用手续。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开工建设之前到林业部门办理林地占用手续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无 | 无 | 光伏板清洗废水直接经光伏板流入本项目光伏板下方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不外排。 | 无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减震垫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 | 逆变器和箱式变压器均布置在逆变器室内 | ****公司于2024年5月24日~5月26日对**县顶董坡一期****电站项目进行验收监测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1)废旧电池板、报废蓄电池 营运期间服务期满后产生的废旧电池板和报废蓄电池要求由专人保管,统一收集在依托升压站危废暂存间(12m2),定期由生产厂家回收。 (2)废冷却介质和逆变器废油 在13个光伏单元中的箱式变压器周围修建了事故油收集容器(2.4m3),便于收集废油并防止其渗透,定期由专人收集至危废暂存间。 废冷却介质和箱式变压器废油属于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的要求进行临时贮存,并及时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 (1)废旧电池板、报废蓄电池 服务期满后产生的废旧电池板交由厂家回收,报废蓄电池统一收集在依托升压站危废暂存间(12m2),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2)废冷却介质和箱式变压器废油 生产区每个箱式变压器周围修建事故油池(2.4m3),定期由专人收集至危废暂存间。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1、土壤保护措施 (1)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管理,明确和划定施工区域界限,尽量缩小施工及扰动范围。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工序,施工避开大风天气及雨季,在土方回填过程中,必须严格对表层土实行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表层土回填于上部。 (3)对于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前对表土进行剥离,剥离的表土单独设临时堆放点,周边砌袋装土临时挡墙,表土堆表面采用彩条布临时防护,周围根据地形设置简易排水沟,施工结束后,对剥离的表土进行回填,并对下部进行植被恢复。 2、植物保护措施 ****电站生产区植被恢复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恢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草种播种选择雨季条播或撒播,撒播前精细整地,适时抢墒种植,以保证正常出苗。 3、动物保护措施 ****电站施工和运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禁止对蛇类、蛙类乱捕乱杀。 4、生态影响的减缓措施 (1)施工活动集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防止肆意扩大施工范围,减少施工对动植物的影响范围。 (2)施工时序应避开植物生长期和动物繁殖期,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 (3)施工期禁止施工人员猎取当地野生动物。 (4)施工期间禁止直接对草地排放废水、废渣。 (5)施工人员不得损毁和破坏当地既有水土保持设施。 (6)施工期不得在征地范围外区域进行取土、采石等破坏生态环境施工活动。 (7)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减少植被破坏;减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运走生活垃圾,以减轻对植被的占压、干扰和破坏。 (8)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当制定植被保护和恢复方案。 (9)施工完成后,对搭建的临时设施予以清除,恢复原有的地表状态。 (10)在施工活动过程中,若遇珍稀野生植物,应立即停止施工活动,并在保护植物周围放置栅栏或警示牌,以避免对野生珍稀植物造成破坏,同时应上报林业主管部门,请示是否需采取避让、移栽等处理措施。 5、水土保持措施 按批复后的水土保持方案执行水保措施。 6、加强管理 (1)建设单位在施工招标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在工程监理中应设置相应的监理人员,随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理。 (2)在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认识到保护项目区天然植被的重要性,并落实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 (3)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施工过程中,禁止施工人员随时使用明火,防止发生火灾。 (5)尽量避免在雨天和大风天施工,减少水土流失量,防治尘土到处飞扬。 (6)严禁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弃土弃渣排入附近河流等天然水体,影**体水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全面清理废弃物,避免留下难以降解的物质,形成面源污染。 | 施工期间,明确和划定施工区域界限,尽量缩小施工及扰动范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工序,施工避开大风天气及雨季,并对占地区域破坏的植被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恢复。 |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报废晶体硅光伏组件由厂家回收处置;每个35kV箱变配备1个2.4m3的事故油池,共建设13座,总容积为31.2m3,之后使用专用废液收集容器盛装收集,并贴上危险废物标签,****风电场内升压站危废暂存间(12m2)暂存后****公司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存放,****环卫站统一清运处理。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报废晶体硅光伏组件由厂家回收处置;每个35kV箱变配备1个2.4m3的事故油池,共建设13座,总容积为31.2m3,之后使用专用废液收集容器盛装收集,并贴上危险废物标签,****风电场内升压站危废暂存间(12m2)暂存后****公司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存放,****环卫站统一清运处理。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破坏和扰动区域内的植被进行恢复。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破坏和扰动区域内的植被进行恢复。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