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我厂部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或由生产事故次生、衍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规范了厂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提出了厂部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程序和应对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和厂部救援抢险队伍的衔接和联动体系,为厂部有效、快速应对环境污染,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提供科学的应急机制和措施。 1.1.编制背景 为提高企业防范和处置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科学、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的应急机制,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轻伴随的环境影响,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电厂于2024年4月成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小组,根据厂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本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编制目的 编制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目的如下: 1)全面了解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危险源以及所造成的环境危害,评估确定该厂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 2)加强企业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管理能力,全面预防突发环境事件。 3)提高企业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事故源,控制事故扩大、减小事故损失。 4)降低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环境危害,通过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环境应急监测、应急处置措施的及时落实、事故信息的及时发布、受影响人员迅速转移等措施,将事故所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5)提高员工应急救援技能,使其明确企业危险因素的所在位置,懂得如何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环境监管工作,预防事故发生 1.3 编制依据 1.3.1 法律法规 (1)(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3)《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 (4)《中华人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实施); (5)《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修订); (6)《中华人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 (7)《中华人民**国消防法》,(2021年4月29日修正); (8)《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9月1日); (9)《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 (10)《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12月29日); (11)《关****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赣环应急〔2018〕1号); (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01号); (13)《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5月1日); (14)《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2016年第74号);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 (1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17号); (17)《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1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19)《危险化学品名录》(2023年4月3日); (2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2021年1月); (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12月1日); (22****保护厅《关于调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的通知》(赣环监字[2018]21号); (23)《**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3年9月1日); (24)《**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8年); (25)《**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2014年2月8日); (26)《****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赣(赣府厅字[2020]93号); (27)《**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0年12月18日); (28)《****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余环字〔2017〕9号); (29)《****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分府办发〔2022〕11号,2022年11月); (30)《**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2020年12月30日); (31)《****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赣环应急〔2021〕13号)。 1.3.2 技术规范、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21); (10)《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21); (1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 公告 2016 年第74号); (14)《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17)**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1282-2020); (1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9)《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 (20)《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 (21)《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HJ942-2018; 1.3.3 其他文件 (1)《******公司国产1×2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以大代小技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江****研究院,2002 年 12 月); (2)《********公司国产1×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江****研究院,2006年 8 月); (3)《关于******公司国产1×2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以大代小技改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环 验字〔2008〕55 号,****保护局,2008 年 4 月 28 日); (4)《关于****国产1×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扩建工程环境保护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字〔2006〕263 号); (5)《关于********公司国产1×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环 验字〔2010〕76 号,****保护局,20010 年 3 月 30 日); (6)《**电厂扩建项目(2×66万千瓦)环境影响报告书》****研究院,2015 年 7 月); (7)《****电厂扩建项目(2×66万千瓦)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赣环评字〔2015〕109号); (8)《****电厂塘边50MWp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分环审字〔2022〕16 号); (9)本单位各部门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4适用范围与修改 1.4.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厂部生产区域、厂部所在地周边环境敏感区域和上述区域内人员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1.4.2修订的情形 (1)由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法规**策的变化,需要对预案中的应急组织 及其相应的管理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2)由于技改扩建,导致现有应急预案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需作修改; (3)由于相关人员或单位的通讯联系方式发生变更,需作修改; (4)根据日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习和已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中取得的经验, 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预案。 1.5工作原则 ********电厂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切实提高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着重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行“总经理统一领导指挥,各单位积极参与和具体负责”的原则,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的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物资、技术和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习,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做到应急快速有效。 4)坚持指挥机构单独设立,应急不能职能交叉、分散力量的原则。 5)坚持按照应急体系设置机构职权,应急指令下达的应急部门应在一条线上,以减少执行时间、增强执行力度。 1.6与上一级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说明 ****政府发布的《**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本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情况,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情况见表1.5-1 表1.5-1**市突发环境事件分级与厂部响应级别对照单 **市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厂区响应级别 厂部风险事件 备注 I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I级 1)氨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导致有毒气体及消防废水风险外排; 2)脱硫系统故障,脱硫废水及浆液外排; 3)柴油、盐酸、液碱、次氯酸钠等风险物质发生泄漏事故并外排进入袁河; 4)氢站或厂区其他部门火灾事故(≥2个车间/部门起火) 突发事件的影响超越单位边界,****政府力量参与应急,厂部需采取“一级防控”措施。 II级(重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造**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III级(较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IV级(一般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5)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6)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II级 1)氨区发生泄漏,未扩大,废水未外排; 2)柴油、盐酸、液碱等风险物质发生泄露出库,但未出厂; 3)粉煤灰输送系统发生飞灰泄漏; 4)脱硫系统设施故障,废水未排放出厂; 5)车间火灾(1个车间/部门,未酿至厂区火灾) 6)废气处理设施异常,发生废气超标排放。 7)因设备故障造成强噪声污染,可能引起周边人群恐慌。 需厂部多个部门参与应急,采取“二级防控”措施。 Ⅲ级 1)柴油、盐酸、液碱等风险物质发生泄露,未出库; 2)环境风险物质厂内运输装卸发生泄漏; 3)危险废物处置不当; 4)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 5)车间内有起火点,未酿至火灾。 仅需单个部门、班组参与应急,采取“三级防控”措施。 1.7 应急预案体系 1.7.1 应急预案体系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 1、综合应急预案 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并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 障而制定了计划或方案明确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2、专项应急预案 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制定出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预案 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 1.7.2 应急预案体系关系 ********电厂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要求,针对我厂部的实际生产经验、情况制定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 制定各专项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厂部应急预案体系的纲领,是公 司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厂部突发环境现场处置方案提供指 导原则和框架。 应急预案涉及企业多个组织与部门,特别是突发环保事故时不可能完全确定其 属性,使应急救援行动充满变数,多数情况下,应急救援行动都必须寻求外部力量 的救援。因此,企业与各相关救援单位、政府部门间的联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预 案确定联动机制如下: (1)与各应急救援联动单位保持联系,安排和落实专门值班人员,并确保 24 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车间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密切联系各应急救援联动单位 迅速出动,赶赴现场实施应急处置。 (2)建立通讯联络手册,加强与应急救援联动部门的联系、沟通和**。 (3)企业应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并请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演练或者指导,提高应急联动的融合度和战斗力,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环境事故。 (4)企业各部门根据应急处置流程和职责的要求,熟悉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5)与内部突发环境事故预案相互支持,****政府环境应急预案有机衔 接。 (6)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图:见图 1.7-1 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图、图 1.7-2 应急预案关系联系图。 图 1.7-1 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图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组织体系 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厂部成立了环境****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生产部负责兼管。 当发生泄漏及火灾等重大事故时,为加强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确保一旦发 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指挥有力、分工负责、抢险快速、处理得当,本厂部成立了以厂长为总指挥的突发****小组,发生重大环境突发事故时,总指挥为现场指挥人,若总指挥不在现场时,由副总指挥负责全厂部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组织机****小组,分别是应急抢险组、通讯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综合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本厂部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见下图。 图 2.1-1********电厂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 厂部应急组织机构组成如下表: 表 2.1-1 厂部应急组织机构组成表 序号 岗位 姓名 联系方式 1 厂长 程** 0790-****001 2 党委书记、副厂长 余武高 0790-****002 3 副厂长 胡海舰 0790-****007 4 总工程师 卫健 0790-****010 5 厂长助理兼人资部主任 钟军 138****1182 6 安全总监 刘晓鸿 135****0279 7 副总工程师兼发电二部主任 刘爱平 138****1132 8 安环部主任 安城 139****0924 9 发电一部主任 施斌 138****1716 10 科技部主任 但振宇 151****5091 11 维护车间主任 刘旭 137****0381 12 安保中心主任 黄向东 138****1330 13 燃运车间主任 刘首明 138****0691 14 党支部主任 夏历 159****1856 15 ****中心主任 付军 188****6689 16 ****中心主任 叶志荣 138****1357 表 2.1-2 应急救援队伍信息一览表 ****小组 姓名及联系方式 总指挥 程**136****9799、余武高139****2211 副总指挥 胡海舰177****1099、卫健139****2774 应急抢险组 组长:刘晓鸿 177****1099 双林厂区 副组长:安城 139****0924 党组成员:施 斌 138****1716 成员:但振宇 151****5091 成员:刘首明 138****0691 成员:郑拥军 188****9086 塘边厂区 副组长:刘爱平 138****1132 成员:聂 俊 138****1394 成员:刘 旭 137****0381 通讯组 组长:黄祖光 139****2774 双林厂区 组长:黄祖光 139****2774 成员:徐会咏 133****5003 成员:胡志民 188****8571 塘边厂区 副组长:徐杰 139****1998 成员:李清 136****0100 警戒疏散组 组长:黄向东 138****1330 双林厂区 副组长:许嘉 137****2226 成员:罗斌飞 135****0325 成员:于军 188****6095 成员:王育仁 138****9878 塘边厂区 副组长:杨国平 137****0101 成员:易宜华 137****1266 成员:陈宇洪 135****2166 医疗救护组 组长:夏历 159****1856 双林厂区 副组长:周** 138****1125 成员:朱江荣 138****1718 成员:朱寒眉 138****0395 塘边厂区 副组长:周** 138****1125 成员:何燕琳 138****1018 后勤保障组 组长:叶志荣 138****1357 双林厂区 副组长:付军 188****6689 成员:杨晓明 136****1851 成员:刘冠英 138****1718 成员:陈世荣 135****9660 塘边厂区 副组长:林** 138****1366 成员:黄彦 138****1332 成员:袁胜 139****1188 成员:欧阳忠伟 137****6555 综合协调组 组长:钟军 138****1182 双林厂区 组长:钟军 138****1182 成员:付豪 159****8085 成员:李凤娟 138****1081 成员:朱景白 193****5830 塘边厂区 副组长:钟亮 150****8040 成员:李玮 137****0116 成员:孙娟 139****0473 事故调查组 组长:安城 139****0924 双林厂区 副组长:胡海舰 177****1099 成员:但振宇 151****5091 成员:刘爱平 138****1132 成员:胡筱勇 137****1131 成员:杨 帆 139****1741 成员:李杰奇 186****0325 成员:王育仁 138****9878 塘边厂区 副组长:卫健 139****2774 成员:施斌 138****1716 成员:刘晓鸿 135****0279 成员:刘首明 138****0691 成员:胡仲 183****0684 成员:熊海昌 138****0077 成员:叶文杰 187****0515 善后处理 组长:谢涛 139****1595 双林厂区 副组长:曾燕平 139****0723 成员:辛琦 188****0330 成员:颜任坚 139****0710 塘边厂区 副组长:姚萍 138****0456 成员:邱丹 134****0525 成员:薛亮 158****0162 2.2 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 定; (2)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组建****救援队伍; (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环境应急池、排放口应急阀门、 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 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相关物资储备; (5)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督 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6)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7)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8)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9)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10)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11)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配置; (1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13)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 (14)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5)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 (16)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 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宣传材料。 1、应急抢险组 当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应急抢险组职责如下: 1.按照总指挥下达的指令,负责应急抢险工作; 2.立即前往现场并收集现场信息,针对事态发展及具体险情立即调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根据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立即进行排险工作,排险工作不能对伤者造成—*次伤害; 4.在外部救援力量赶到之前,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援。(如止血、防止伤情加重、安抚伤者等),外部救援力量赶到后,协助其进行救援。 5.设置现场监护点,防止二次事故发生、事态严重发展; 6.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总指挥请示应急终止; 7.负责现场应急抢险工作总结,为下次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应急抢险工作积累经验; 8.负责总指挥交办的其它任务。 2、通讯组 当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通讯组职责如下: 1、确保各专业****指挥部广播和通讯的畅通; 2、通过广播指导人员的疏散和自救; 3、确保厂内外交通道路的畅通,以便救护人员快速救援; 4、请求120急救中心、消防、外界救援力量等外援单位支援,负责外援单位进人指定地点; 3、警戒疏散组 当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警戒疏散组职责如下: 1、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维护治安秩序,严禁应急救援以 为的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内; 2、组织清点、疏散受灾人员、统计伤亡人数; 3、收集事故现场有关证据,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4、医疗救护组 当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医疗救护组职责如下: 1、负责急救药品、器械的应急储备,及时更换失去药效的药品和功能的器械; 2、负责突发环境事故抢险、抢救所需的应急药品、器械的供应; 3、做好伤员的现场救护、伤员转运和安抚工作; 4、 负责向外部救援人员说明伤者受伤情况,已采取的措施。 5、后勤保障组 当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后勤保障组职责如下: 1、负责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工作; 2、负责救援成员的食宿; 3、负责厂部消毒防疾,确保厂部饮食卫生和灾后疫病防治; 4、负责总指挥办的其它任务。 6、综合协调组 当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综合协调组职责如下: 1、制定应急工作的资金计划; 2、****小组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3、负责总指挥交办的其它任务。 7、事故调查组 当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善后处理组职责如下: 1、负责事故现场图纸的测绘; 2、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3、查明事故的原因、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落实,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技术措施和事故教训,提出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5、对厂部有关制度、条例、规程提出修改意见,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6、负责对应急预案的修改。 8、善后处理组 当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善后处理组职责如下: 1、为公众咨询、接待、安抚受害人家属,进行现场接待、政策解释和疏导工作; 2、负责善后处置工作; 3、负责总指挥交其它任务。 2.3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可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 1)上级主管部门:包括**市应急办、****环境局、****环境局等单位; 2)政府**消防、医疗卫生等主管部门:****政府、****中心,供水、供电以及消防、医院等相关单位; 3****事业单位:江****监测中心,第三方有资质的监测单位; 4)应急专家组:接到企业援助请求时,为厂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必要时,及时赶到事件现场协助指导救援工作,参与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对废气、污水事件排放等事件提供环保技术支持。 厂部外部应急救援单位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2.4 组织指挥机制 2.4.1 指挥运行机制 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应急指挥****小组对现场应急事故进行评估,根据突发环境事故的程度、影响范围等,启动不同响应级别下的应急程序,同 时做好信息通报,应急指挥部负责****小组活动,使应急组织能够高 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应对好各种突发环境事故。 2.4.2 分级响应机制 紧急情况是指:1.厂部供应的物料和公用工程等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必须降荷供应,或者停供的情况。2.物料或生产装置发生大面积泄漏。3.现场发生火 灾、爆炸、人身伤亡、重大设备等事故。4.厂部受到外部环境严重威胁时, 如 周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地震、洪水等。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厂部内部(生产工段、车间)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不同 的等级。等级依次为Ⅲ级(一般环境污染事件)、Ⅱ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Ⅰ 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对于Ⅲ级(一般环境污染事件),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在各车间之内,并且可 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厂部局部区域内,启动三级响应:由该车间的车间主 任负责应急指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对于Ⅱ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事故的有害影响超出车间范围,但局限在公 司的界区之内并且可被遏制和控制在厂部区域内。启动二级响应:****小组负责指挥,****小组开展应急工作;****生态环境局报告。 对于Ⅰ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事故影响超出厂部控制范围的,启动一级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总指挥执行;应当根据严重的程度,通报区、市、省或者国家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决定启动相关预案、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遇****指挥部时,****指挥部人员指挥并介绍事故情况和已采取 的应急措施,配合协助应急指挥与处置。 2.4.3 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1)当在预警监控或人工巡查发现突发事故时,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生产车间 主任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向厂部副总经理或总经理报告,同时有关车间职工在保 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接报的车间主任立即赶赴现场核实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预判事故响应 级别上报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启动企业相应急预案。 (3)启动****小组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封堵泄 漏源、医疗救护、事故废水的截流收集等措施,开展相应的应急处置。 (4)应急处置完毕并符合应急终止的条件后可申请应急终止,取得****小组应及时总结经验,查找疏漏等工作,并根据总结的经验对原有的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和完善。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发生重大环境事件,总指挥决定扩大应急范围后,应立即按程序上报,启动相 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程序见下图。 图 2.4-1 应急响应程序流程图 2.4.4 外部指挥与协调 厂部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 统筹配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和物资,共享区域应急**,提高共同应对 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当突发环境事件厂部难以控制,须请求外部救援,应迅速请求周边单位和消防等部门救援,****环境局寻求救援和技术支持。厂部外部救援机构及联系方 式详见下表。 表 2.4-1 外部救援通讯录 类别 单位 联络电话 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环境局 0790-****357 江****监测中心 0790-****622 ****环境局 0790-****109 ****监测站 0790-****764 其他主管部门 ****政府 0790-****183 ****政府 0790-****652 ****管理局 0790-****505 ****管理局 0790-****260 ******调查中心 0790-****861 **、消防 **消防 119 **治安 110 ******局 0790-****279 ****大队 0790-****947 医疗救护 医疗救护 120 ****医院 0790-****373 表 2.4-2 周边企业村庄救援通讯录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方位 ****村委会 138****8220 位于塘边厂区正北方向 ****政府 0790-****652 位于塘边厂区东北方向 ****村委会 150****0305 位于双林厂区西南方向 ****村委会 139****0646 位于双林厂区东北方向 ****村委会 180****7732 位于双林厂区东南方向 ****政府 0790-****015 位于双林厂区正南方向 3 预防与预警 3.1 建立健全预案体系 厂部生产工艺或原材料使用有所变动,则应根据生产实际,及时修订综合环境 应急预案,根据环境危险源及生产工艺的变化情况,制定新增风险的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现场处置预案。 3.2 监测与预警 3.2.1 企业内部监控预警方案 对区域内容易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危险源、危险区域(危化品储存区、危险废物贮存区等)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对环境危险源、危险区域定期组 织(每月不得少于一次)进行检查、监控,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 进行预防。 监测与预警的基本流程: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或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变化的各种 危险要素进行持续监测,并对其预兆进行客观分析,作出科学的风险评估。如果风 险评估的结果显示突发事件不会发生,则继续监测;如果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突发 事件可能发生,则发出警示信号。当公众采取有效响应行动后,监测与预警流程结束。 3.2.2 危险源监控 为了及时掌握危险源的情况,对危险事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降低或避免危险事故造成的危害,必须建立健全危险源监控体系,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监控内容:主要包括监控对象、监控部位、监控方式、监控时间以及监控频率。 其次是监控人员、物资配备:监控人员落实到位,监控仪器(如电子视频)、监控设施、化验药品配备齐全,并且落实到位。 各个危险源的监控体系,主要措施有: 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行车、叉车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 2、安全附件及仪表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检定,主要包括储罐、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应该配备的安全阀、压力表等。 3、地下水防渗漏能力检测,地下水水质监测等。 4、企业环境风险的关键地点,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记,并设置专人监管。正常情况下,严格按巡检制度进行巡检,检查内容主要为投料器及配套管道、阀门的状况(液位、压力、密封等),防护设施、排洪设施的状况,泵体和电机等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并做记录。 5、卫生防护及环保设施,要设置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正常情况下,每班一次。检查内容主要有应急池、急救箱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等。巡检内容主要为应急池水位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导流渠是否畅通。 6、应急设备和物资设置专人负责,本企业的应急物资应该有灭火器、消防栓、防毒面具、报警器、编织袋、淋浴、洗眼设备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和应急池等。正常情况下按照规定例行检查,汛期时要每天检查,保证各种物资的充足与完备。 7、应与当地供电部门保持沟通渠道,即使了解双回路供电信息及停电计划以便安排实施应对措施。 3.2.3 应急监测准备工作 由于厂部应急监测能力不强,故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不能解决时,需委托江****监测中心或第三方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事件现场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和后果及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对厂区内危险源进行调查摸底,确定可能发生的危害,摸清污染源单位内及附近的地理情况与敏感目标情况等,具有气象部门的联络方式。 2、应明确环境应急监测的主要任务。将突发环境事件划分为三级:车间级、公司级与社会级。事故的级别决定其相应应急措施和响应程度范围。 3、对应急监测的组织机构、主要任务、工作程序和工作分工、质量保证等方面 进行明确和规定,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能保证应急监测工作及时、有序 地展开。 4、组织专家组进行事故定性。确定污染物性质、污染范围及程度。预测事故发 展趋势。选择和确定应急监测与处理方案。 3.2.4 预警程序 突发事件的预警是指根据突发事件监测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以及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相应预警级别、发布相关信息、 采取相关措施的过程和方式。它是突发事件应对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做好突发事件 应对工作的基础。预警的程序一般来说包括 3 个方面:一是发布警报并宣布有关车 间或场所进入预警期。二是报告,即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三是通报,即向全厂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企业通报。 1、预警内容 ****指挥部发布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预警信息的类别、预警级别、响应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区域或范围、应重点关注的事项和建议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可通过手机、固定电话等形式发布。 (1)一级预警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安排通信联络****小组组长进入备战状态,****小组组****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专业进入待命状态。 应急指挥部立刻向外部救援机构申请增援,并及时采取行动对现场事故进行救援, 在外部救援措施还未到达时,各组按职责进行应急抢险作业;外部救援到达后,应 急指挥部立即向外部救援机构移交救援指挥权,介绍事故状态及救援现况,并提供 一切可能的人员、物质协助救援。 (2)二级预警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安排通信联络****小组组长进入备战状态,****小组组****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专业进入待命状态。 各组按职责进行应急抢险作业。应急指挥部对可能造成事故的源头进行排查,指令 ****救援队伍准备进入应急状态。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 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检查环境应急所 需物资和设备,确保满足应急保障工作的需要。应急小组跟踪事态的发展,根据事 态的变化情况适时宣布预警降级甚至解除、启动更高一级预警。 (3)三级预警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安排通信联络****小组组长进入备战状态,组织现场当班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抢险作业,检查环境应急所需物资 和设备,确保满足应急保障工作的需要。应急小组跟踪事态的发展,根据事态的变 化情况适时宣布预警降级甚至解除、启动更高一级预警。 2、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途径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分为外部信息获取和内部信息获取: (1)外部获取信息,厂部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①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暴雨、地震等预警信息。 ②政府监督部门的监测结论或委托监测单位的监测结论。 ③周边企业发布的预警信息或其他外部投诉、报警信息。 (2)内部获取信息,厂部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①废气处理设施故障; ②人员突然闻到恶臭等的刺鼻味道或中毒; ③安全检查发现的其他可能导致废水泄漏,火灾的安全隐患。 ④工作人员巡检。工作人员对应急设施和现场生产情况进行巡检时发现异常。 例如:设备、管道发出响声。 3、预警条件 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如下发布预警的条件。预警条件分三级,分别为一级预警,严重;二级预警,较为严重;三级预警,轻微预警。 详细见下表。 表 3.2-1 预警级别表 预警级别 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 预警级别特征 Ⅰ级(重大事件)预警 1)氨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导致有毒气体及消防废水风险外排; 突发事件已经进入厂外,情况十分紧迫,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得到处置控制,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影响到外部环境。 2)脱硫系统故障,脱硫废水及浆液外排; 3)柴油、盐酸、液碱、次氯酸钠等风险物质发生泄漏事故并外排进入袁河; 4)氢站或厂区其他部门火灾事故(≥2个车间/部门起火) Ⅱ级(较大事件)预警 1)氨区发生泄漏,未扩大,废水未外排; 针对的突发事件在有限的扩散范围,可预料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处置控制,或者消除污染源后影响很快就会消除,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长期或累积性影响。 2)柴油、盐酸、液碱等风险物质发生泄露出库,但未出厂; 3)粉煤灰输送系统发生飞灰泄漏; 4)脱硫系统设施故障,废水未排放出厂; 5)车间火灾(1个车间/部门,未酿至厂区火灾) 6)废气处理设施异常,发生废气超标排放。 7)因设备故障造成强噪声污染,可能引起周边人群恐慌。 Ⅲ级(一般事件)预警 1)柴油、盐酸、液碱等风险物质发生泄露,未出库; 主要是突发环境事件尚未发生,或有可能发生,但不是很紧迫,有足够时间进行准备的情况。 2)环境风险物质厂内运输装卸发生泄漏; 3)危险废物处置不当; 4)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 5)车间内有起火点,未酿至火灾。 备注:可能发生不同等级突发环境事件时,取较高等级。 4、报送方式 首先发现事故(或事故先兆)的人员,按各种信息发布的规定,发布事故信息(或信号),并立即****办公室,若自身力量不能控制、处置时, 立 即向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相关事故专业处理机构报告,请求前来支援。报送方式可 以是现场呼喊、对讲机呼叫、拨打手机、启动报警装置等。 5、报送内容 预警报送语言必须简洁、清晰、易懂,避免使用冗长、晦涩的专业性语言。警报内容一定要表述清楚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将会带来的威胁和影响,并提出有针对 性的响应措施和建议。警报发布的对象应仅限于可能受到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区域的 员工,避免警报造成恐慌的现象。 6、发布预警 明确预警信息后,应急办公室应即时进行研判,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和预警条件发布预警内容。发布预警内容如下: (1)下达启动预案命令; (2)通知本预案涉及的相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准备; (3)对可能造成或已造成污染的源头加强监控或进行控制; (4)明确在应急人员未抵达事故现场时,事故现场负责人需根据不同的事故情 景,组织对事态进行先期控制,核实可能造成污染的风险物质、种类和数量,避免 事态进一步加剧; (5)调集应急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 (6)做好事故信息上报和通报或相关准备工作; (7****政府疏散周边敏感受体准备工作; (8)做好开展应急监测的准备。 详细预警发布程序图如下所示 图3.2-1 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发布程序图 7、预警降级 当事故并没有预期的影响范围那么大,或者当事故得到控制,****指挥部总指挥确认并同意后降级,方式有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通知、电话通知等形式 8、预警解除 当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 无续发的可能,事故危害程度已消除,由厂部****指挥中心总指挥确认 并同意后解除,方式有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通知、电话通知等形式。 9、预警相应措施 针对不同预警级别,应采取以下预警措施,见表3.2-2。 表3.2-2 预警相应措施 预警级别 预警措施 Ⅰ级(重大事件)预警 ①后勤保障和应急物资组应准备相应物资; ②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随时保持通信联络畅通; ③及时疏散附近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以免造成人员伤亡; ④对隐患位置进行观察巡视,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⑤发现企业无法自救时,立即上报上级环境应急机构。 Ⅱ级(较大事件)预警 ①后勤保障和应急物资组应准备相应物资; ②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随时保持通信联络畅通; ③疏散预警部位附近工作人员,以免造成人员伤亡; ④对隐患位置进行观察巡视,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Ⅲ级(一般事件)预警 ①后勤保障和应急物资组应准备相应物资; ②疏散预警车间及附近工作人员以免造成人员损伤; ③对隐患位置进行观察巡视,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3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3.3.1 运输过程中事故防范措施 本厂区的风险源具有成分复杂、产生源点分散、部分源点运输距离长等特点,运输过程中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可能发生医疗废 物散落、流失事故。发生此类事故时,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①危险废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散落等失控事故,岗位人员首先采取现场保护措施 控制事故范围,****办公室报告。 ②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汇报。指挥长或副指挥长 立即确定危险废物发生失控事故的具体地点,周围环境状况,危险废物类别、数量、 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环境局说明突发事故情况。 ③**交警根据失控危险废物的性质、危险程度、数量和现场其它情况在受污 染地区设立隔离区,禁止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过; ④应急指挥长立即组织应急抢险组迅速将处理设施运达事故地点。处理设施包 括:沙袋或填土来阻止泄漏物的迁移;锄耕机和密封的自动倾卸卡车挖走被污染的土壤。 ⑤危险废物散落在可控范围内,可用便携泵、铲勺等手提器械把废物转入合适 的容器内。小量的泄漏废物,可用米糠、干软沙或硅石等适当的吸附剂加以覆盖及 混合,续后将之作为固体废物处理并转入适当的容器内,****中心进行处置; 若危险废物泄漏在不可控的范围内,必须立即加以堵截并采取上述方法处置。 ⑥危险废物撒漏时,迅速进行有效处理。撒漏的粉末状有毒废物用沙土或锯末 进行覆盖;流出的液态有毒废物则用干沙或锯末吸附,小心收集起来;对泄漏的有 机溶剂,覆盖一层干沙或锯末后再在表层覆盖泡沫,避免有机溶剂的挥发,收集时 连同覆盖的干沙或锯末和表层受污染的土壤一起置于密****中心进行 处置。 ⑦事故解除后,对受到危险废物污染的地方进行清洗处理。清理人员在对事故 场地进行清洗时,穿戴相应的防护服、乳胶手套、口罩、雨靴等防护用品,清理工 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经消毒处理。 ⑧对被危险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居民、过路人员、 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⑨事故可能导致周围居民伤害的,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在事故发生的 1 小时内向 ****环境局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范围。并在处理 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3.3.2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生产操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事故防范措施。突发性污染事故, 特别是有毒化学品的重大事故将对事故现场人员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此外还 将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以及造成社会不**因素,同时对生态环境也 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提高对突发性污染事 故的应急处理和处置能力,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诱发因 素很多,其中被认为重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严格检查 厂部领导应该提高对突发性事故的警觉和认识,作到警钟长鸣。厂部安全与环保由总经理直接领导,全权负责。主要负责检查和监督全厂的安全生产和环保设施 的正常运转情况。对安全和环保应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 列出潜在危险的过程、设备等清单,严格执行设备检验和报废制度。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职工安全生产的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对生产操作工人必须进行上岗前专业技术培训,严格管理,提高职工安全环保意识。 (3)提高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 对具有高危害设备设置保险措施,对危险车间可设置消防装置等必备设施, 并辅以适当的通讯工具,定期进行安全环保宣传教育以及紧急事故模拟演习,提高事 故应变能力。 3.3.3 贮存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处置中心储存的危险废物性质形态较为复杂,处置的危险废物包括含水率低的危险废物等可燃固态废物及其他固态废物等,在储存过程中管理不当极易造成泄漏、 燃烧事故。 (1)泄漏事故: ①险废物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时,岗位人员首先采取现场保护措施控制 事故范围,****办公室汇报。 ②应急办公室到报告后,及时确定流失、扩散的危险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 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并立即向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汇报,同时通报各应急小 组组长及成员。 ③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接到报告后根据突发事故情****小组组长到 位并布置应急抢险任务。 ④治安警戒组根据失控危险废物的性质、危险程度、数量和现场其它情况,划 定警戒区,防止非抢险救灾人员入内,并组织无关人员的疏散撤离。 ⑤现场抢险组立即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 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⑥对危险废物污染区进行清洗并消毒处理。若泄漏的危险废物是含水性或水溶 性有机物,可用**作溶剂;若为不溶于水的有机废物,可用酒精或煤油作溶剂, 清洗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废物,均作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事故消除后,对事故场地、所用工具及防护用品等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 ⑦对被危险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居民、其它现场人 员及环境的影响。 ⑧事故可能导致周围居民伤害的,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在事故发生的 1 小****生态环境局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范 围。 ⑨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 似事件发生。 (2)燃烧、爆炸事故: ①储存的危险废物中含有大量可燃易燃物质,在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时,按照 以下要求进行处置: ②岗位人员发现废物储存仓库出现异常情况(包装不符合规定要求、未按规定分 类存放、有火源、热源)时,立即报告本部门领导,部门责任人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 异常情况进行处置。 ③若己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相关防护和控制措施并报 ****办公室,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向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汇报发生事故 的情况。 ④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小组组长迅速到位并 受领抢险任务;同时向消防部门、**机关和医疗救护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联系,请 求支援。 ⑤****中心自身无法解决的火灾事故或爆炸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向相 关部门请求支援后立即组织作业人员和周围居民紧急疏散。 ⑥事故解除后,应急指挥部及时对事故场地和相关设备、设施、工具等进行清 洗和消毒处理;消防、清洗和消毒排水统一收集进入事故池,处理达标后进行回用 或排放。 ⑦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故的起因进行调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预防类似 事件发生,并组织恢复生产工作;事故可能造成地方严重污染或影响环境时,应急指 挥部将事故调查报告、处理结果以及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遗留问题等写成 报告,呈交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3.4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1)综合应急措施 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与储存过程中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当造成泄漏或失控事件时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①危险化学品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发生散落、泄漏等失控事件时,岗位人员首 先采取现场保护措施控制事故范围,****办公室报告。 ②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汇报。指挥长或副指挥长 确定危险化学品发生失控事故的具体地点,周围环境状况,危险物类别、数量、发 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等情况,****小组组长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③治安警戒:治安警戒组根据失控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险程度、数量和现场 其它情况,在受污染地区设立隔离区,禁止无关车辆和行人通过。 ④应急处置:应急指挥长立即组织后勤保障组迅速将应急物资运达事故地点, 应急物资包括:干砂、硫化钙、活性炭、沙袋、填土等,阻止泄漏物的迁移。 ⑤危险化学品泄漏(撒漏)在可控范围内时,可用便携泵、铲勺等手提器械把物 品转入合适的容器内。小量的泄漏物,可用干软沙、活性炭或硫化钙等适当的吸附 剂加以覆盖及混合,然后将之作为固体废物处理并转入适当的容器内;如危险化学 品泄漏在不可控的范围内,立即加以堵截并采取上述方法处置。被有毒物品污染的 区域,根据物品的类型用相应药品浸润后再用**冲洗干净,对收集的危险化学品 不随意丢弃,按有毒废物进行处置。 ⑥事故解除后,对受到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地方进行清洗处理。清理过程中所产 生的一切废物,均作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清理人员在对事故场地进行清洗时,穿 戴相应的防护服、乳胶手套、防毒面具、雨靴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 和防护用品经消毒处理。 ⑦对被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居民、过路人员、 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事故可能导致周围居民伤害的,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在事 故发生的 1 小****生态环境局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可能造成 的危害和影响范围,并在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采取有效的防 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3.3.5 处理设备故障污染事故应急措施 ①发生事故时,当班工作人员立即向当班调度员、生产、安全、保卫部门报告, 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事故的设备名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 当班负责人接到****办公室汇报事故有关情况。 ②应急办公室及时向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汇报,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根据事故性质 下****小组组长及成员,迅速下令开展救援处理工作。应急抢险人员 按照各自岗位要求,配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后进入应急状态。 ③警戒疏散组根据事故情况对现场进行封锁。加强现场警戒保卫,防止故意破 坏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 车辆及应急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④应急监测组针对事故发生区域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废物性质,测定相应危险物 品的含量,分析其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对设备故障引 发的危险介质泄漏,确定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缓冲区和安全区域。 ⑤医疗救护组全力抢救伤员,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伤势严重的立即 ****医院,同时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防中毒和防窒息措施。 ⑥发生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事故时,现场抢险组及技术保障组迅速关 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所有阀门并采取堵漏措施以防止事故扩大;对可燃气体和 油类则采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 ⑦发生火灾会伴有浓烟、火光,产生大量的烟、CO 和 CO2 等;同时,合成纤 维、橡胶、塑料等燃烧时还可能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氰化氢等毒气因此,参 与消防灭火和抢救、救护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时先采取或掌握灭火过程中防烟防毒 的基本措施:a 发生室外火灾时,消防人员站在着火点的上风侧,避免吸入烟气晕倒; b 发生室内火灾,在进行扑救前,先打开门窗;若火灾发生在地下室,灭火时则佩 戴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避免中毒危险。 ⑧发生其他设备故障或****中心自身无法解决的事故时,指挥长 或副指挥长在事故发生的 1 小****生态环境局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范围;同时请求相关外部技术力量、消防部门、**机关和医 疗救护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援。 ⑨事故解除后,指挥部及时组织人员对事故场地和相关设备、设施、工具等进 行清洗和消毒处理;消防、清洗和消毒用水统一收集进入事故池,处理达标后进行 回用或排放。并在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 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3.3.6 污水处理停运应急措施 污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或停电时均可造成污水处理设施停运事故,污水处理站出现故障极易造成废水的事故排放,可对受纳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①污水处理站发生停运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关闭排污口,先 将污水暂存于事故池或者调节池,同时报告现场负责人。 ②如果停运事故是由停电引起的,立即启动备用电源。 ③如果停运事故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现场负责人立即到事故现场观察和检查, 并组织人员开展电路设施的检查、维修,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如设备出现故障,则 启动备用设备并查找设备故障原因,若设备故障未能解决,****办公室, 通知设备供应商寻求技术支援。 ④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报告事故情况,同时通报各应 急小组组长发生事故的情况。 ⑤如无备用设备且短时间不能排除故障原因情况下,应急指挥长或副指挥一长 下令停止故障设备的运行,进行抢修并使用潜水泵将发生故障的水池污水泵出,排 到事故池或调节池。清空故障水池,待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为后续处理污水做好准备。 ⑥****中心自己不能处理的事故,指挥长或副指挥长****生态环境局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范围,同时取样 分析化验。 ⑦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定期用泵清掏,并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 ⑧处置中心随时准备足够的石灰药剂,在污水处理系统发生失控事故或停电情 况下,充分保证对污水的沉淀要求。 3.3.7 防氯化氢、氨气中毒防范措施 对生产中可能泄漏的设备和工作区域设有安全警示标志,配备便携式氯化氢、氨气检测仪,安装氯化氢、氨气报警装置,制订和实施严格规范的设备维修制度,提高设备、各 种泵类、风机及其阀门、法兰等的密封性能,降低设备、管线的泄漏,一经发现泄 漏应立即检修,不得延误。 3.3.8 火灾预防措施 1、电器设备必须防爆,并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装卸和搬运中,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作业时禁止使用 会发生火灾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子。 3、其他化学危险品禁止混放。 4、热天最好在早晚进出库和运输。在运送、泵送罐装时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聚。运输易燃物体的槽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有孔隔板以减少震荡所 产生的静电。 3.3.9 火灾爆炸引起的次生/衍生消防废水防范措施 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在救灾灭火中使用大量消防水及泡沫,这些水被泄漏物严重污染,如果这些水不加及时收集,就容易进入清净下水和雨水管道,排入水体, 造成水体的重影响。因此在事故的救灾中不仅要关注灭火和控制进入大气的毒物, 同时要特别重视对污染水的收集和处理,确保大气和水体环境不受污染。设置应急事故池用于储存产生的消防废水,将污染控制在厂内。 3.3.10 废气非正常排放预防措施 当脱硫脱硝及布袋除尘装置出现故障,处理失效时,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增加,排放浓度严重超标。当脱硫脱硝及布袋除尘装置出现故障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现场操作工发现废气排放出现异常时,立即报告当班负责人。当班负责人立即到事故现场观察和检查,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电路设施的检查、维修,同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如设备出现故障,****办公室,四小时内未能解决则停工检修。 3.3.11 废水非正常排放预防措施 1、废水处理系统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运行控制,防止误 操作导致废水事故排放。 2、经常排人对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沉淀池进行检视,加强对处理设施运行的巡查 维护和定期维保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巡检记录。 3、****处理站相关设备和耗材,并储备一定的备用设备和配件。 4、对处理系统员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4 信息通报 4.1 内部报告 4.1.1 信息报告流程 报告流程见下图。 图 4.1-1 内部报告流程 4.1.2 报告方式 口头汇报方式:发生事故后,在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知情人应当立即通过电话向****办公室领导进行口头汇报。应急指挥部通 过电话通知应急指挥各组组长。 书面汇报方式:在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应当在 4 个小时内,逐级以书面材料上报事故及应急监测数据有关情况。 4.1.3 报告内容 企业内部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发生事故的部位、时间、现场采取措施情况; ②人员或设备损害程度; ③影响范围; ④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 ⑤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 4.1.4 应急联系方式 应急总指挥联系方式:0790-****001。 4.2 外部报告 当达到一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时,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及国家有关规定,发生 突发环境事件后,****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应在 1 小****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 有关单位通报方式:当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可能会危及周边区域内人身和财产安全,应在 15 分钟内将事件报告至相关单位(500m 范围内)以便实施紧急避险与救援。 事件较为严重,依靠厂部自身力量无法消除危害时,采用电话、手机、网络等方式立即向周边应急救援力量请求支援。如果仍然无法消除危害,****政府及**、消防部门,请求政府支援。 1、外部报告流程 图 4.2-2 外部报告流程图 2、报告方式 口头汇报方式:发生事故后,****小组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影响到附近居民,****办公室应当立即通过电话向企业信息联络组进行口头交流。信息联络组通过电****生态环境局。 书面汇报方式:在详细了解事故情况后,应当在事故处理后,逐级以书面材料上报事故及应急监测数据有关情况。 3、报告内容 ****环境局预警报告时,应补充汇报以下内容: ①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②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 ③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进展情况; ④需请示报告的其它事项等。 图 4.2-3 突发环境事件上报时限和程序 4.3 信息通报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指挥部在与上级环境主管部门沟通后共同发布通报,向厂部周边范围内有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及居民聚集区通报厂部事故情况, 协助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针对突发事故可 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 和活动,及时向上述区域通报事故进展情况,减小损失。 5.应急响应 5.1启动条件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本预案。 5.2响应分级 按照环境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重大事件(Ⅰ级响应)、较大事件(Ⅱ级响应) 、一般事件(Ⅲ级响应)三个级别。 5.2.1Ⅰ级响应: ****小组组长启动预案,****环境局应急办、****生态环境厅应急办,****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下,发动全体员工按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2.2 II级响应: ****小组组长启动预案,****环境局应急办,所有应急处置组按要求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2.3 III级响应: ****小组副组长启动预案,****生态环境局应急办,相关专业处置组按要求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不同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响应分级表见表5.2-1。 表5.2-1 事故应急响应分级表 响应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响应 响应人员 Ⅰ级响应 (重大事件) 1)氨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导致有毒气体及消防废水风险外排; 2)脱硫系统故障,脱硫废水及浆液外排; 3)柴油、盐酸、液碱、次氯酸钠等风险物质发生泄漏事故并外排进入袁河; 4)氢站或厂区其他部门火灾事故(≥2个车间/部门起火) (1)启动并实施本应急预案,并在第****生态环境局应急办报告并请求支援,****政府视事故情况逐级向市、****政府或环保部门报告并请求支援; (2)启动厂部应急指挥机构; (3)根据应急预案或外部的有关指示,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同厂部应急机构一同处置事件; (5****政府****指挥部时,****小组****指挥部人员指挥,并介绍事故情况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配合协助应急指挥与处置。 全厂部、政府部门、周边企业和社会力量等人员 Ⅱ级响应 (较大事件) 1)氨区发生泄漏,未扩大,废水未外排; 2)柴油、盐酸、液碱等风险物质发生泄露出库,但未出厂; 3)粉煤灰输送系统发生飞灰泄漏; 4)脱硫系统设施故障,废水未排放出厂; 5)车间火灾(1个车间/部门,未酿至厂区火灾) 6)废气处理设施异常,发生废气超标排放。 7)因设备故障造成强噪声污染,可能引起周边人群恐慌。 (1)启动并实施本应急预案,并在第****生态环境局应急办报告; (2)启动厂部应急指挥机构; (3)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环境局应急办提出支援的请求。 一线关键人员、环保人员、安全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副总经理、总经理等全厂部人员 Ⅲ级响应 (一般事件) 1)柴油、盐酸、液碱等风险物质发生泄露,未出库; 2)环境风险物质厂内运输装卸发生泄漏; 3)危险废物处置不当; 4)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 5)车间内有起火点,未酿至火灾。 (1)启动并实施本应急预案,****生态环境局应急办报告; (2)启动本厂部应急指挥机构; (3)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一线关键人员、应急办公室负责人、安全及环保人员 5.3响应程序 5.3.1****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启动。 5.3.2各岗位人员按照本预案进行处理。 5.3.3****小组人员及时进入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项目应急响应程序见图5.3-1所示。 图5.3-1 应急响应程序 5.4 应急监测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厂区求援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制定厂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案、应急监测的技术指导,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以便对事件及时正确进行处理。 厂区工作人员使用便携式监测报警仪监测空气中易燃气体的浓度,当发生重大、特大大气或水域污染事故时,****指挥部必须配******监测中心或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恢复情况进行监测。 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的实施计划,对污染趋向、污染范围进行跟踪监测,****指挥部****中心站。环境应急监测由监测机构到现场指定监测方案。 5.4.1应急监测的原则及方案确定 (1****指挥部的指示, 制定全厂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 (2)通过初步现场分析,对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以及确定污染范围。 根据不同形式的环境事故,确定好监测对象、监测点位、监测企业、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质控要求。同时做好分工,****小组组长协调监测工作的开展; (3)现场采样与监测。****指挥部进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技术指导。 (4)根据事态的变化,****指挥部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监测方案。 (5)应急监测终止后应当根据事故 变化情况向领导汇报,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进行追踪监测 5.4.2主要污染物现场、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 (1)现场监测应当优先使用试纸、气体检测管,水质速测管及便携式测定仪。 (2)对于现场无法进行监测的,****实验室进行分析,应急监测结束后需用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检验其方法的适用性。 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由第三方监测单位负责,当第三方监测设备无法满足监测要求时可向江****监测中心寻求帮助,若发生重大危险事故时应与国家相关监测部门联系进行监测 主****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见下表。 表5.4-1主要污染物应急监测方法 仪器设备名称 用途及监测企业 责任部门 大气采样器 大气采样 第三方监测机构 应急检测箱 现场对空气进行测定 废水采样设备 废水采样 便携式废水检测设备 现场对废水进行测定 5.4.3监测因子、监测布点及频次 监测布点 首先应当根据污染源以及污染物的类型 ,直接测定该污染源或排放口所排污染物在空气、水环境中的浓度。其次由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污染物的分布极不均匀,时空变化大,对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采样点位的选择对于准确判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污染范围与程度等极为重要。这就需要根据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采样点。 (1)大气环境污染事故 对于事故发生产生的污染,首先应当尽可能在事故发生地就近采样,****中心,根据事故发生地的地理特点、风向及其他自然条件,在事故发生地当日的下风向影响区域、掩体或低洼地等位置,按一定间隔的圆形布点采样,根据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确定采样点布置的范围。而且需要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布设采样,作为对照点。在距事故发生地最近的居民住宅区或其他敏感区域应布点采样,且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位置。 采样时,应当确定好采样的流量和采样的时间,同时记录气温、气压、风向和风速,采样总体积应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对于火灾以及爆炸事故,首先应当确定事故中可能产生的衍生污染物,再根据该污染物的性质特征,按照以上的采样点布置原则进行布点。 采样时,应当确定好采样的流量和采样的时间,同时记录气温、气压、风向和风速,采样总体积应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监测因子:颗粒物、SO2、NOx、HCl、CO、氨、VOCs等。 大气监测布点:厂区内及周围环境敏感保护区域。 (2)水环境污染事故 危险化学物质发生泄漏造成水环境污染,采样时以事故发生地为主,按水流的方向,扩散速度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布点采样,根据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可现场确定采样范围。采样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的下游布设若干点位,同时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由于厂外水流速度较小,且河面宽度小,因此需要在同一断面的不同水层进行采样;另外,在事故影响区域内设置采样断面。采样时,需要采平行样品,一份在现场进行检测,一份加入****实验室分析。若根据污染物质类型需要,应当使用塑料广口瓶对水体的沉积物采样密封后分析。 对于火灾以及爆炸事故,除了执行以上的监测步骤,还必须对消防水采样分析。 监测因子:泄漏物料和可能伴生次生的有毒有害物品。 水监测断面:最近地表体(根据物料泄露量、物料特性等具体确定)。 水监测频次:事故发生后应连续取样,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 监测频率 应急监测的频次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而有所变化,根据污染物的状况,在事发初期应当增加频次,不少于 2 小时采样一次;待摸清污染规律后可适当减少,不少于 6 小时一次;应急终止后可 24 小时一次进行取样。至影响完全消除后方可停止取样。 表5.4-2 水质监测频次表 监测点位 监测频次 追踪监测 江、河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下游的混合处 初始加密监测,视污染物浓度递减 两次监测浓度均低于同等级地表水标准值或已接近可忽略水平为止 江、河事故发生地上游的对照点 1 次/应急期间 以平行双样数据为准 表5.4-3 环境空气监测频次表 监测点位 监测频次 追踪监测 事故发生地污染物浓度的最大处 初始加密监测,视污染 物浓度递减 连续监测 2 次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或已接近可忽略水平为止 事故发生地最近的敏感区 初始加密监测,视污染 物浓度递减 连续监测 2 次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或已接近可忽略水平为止 事故发生地的下风向 4 次/天 连续监测 2~3 天 事故发生地上风向对照点 2 次/应急期间 / 监测因子 表 5.4-4 应急监测因子 事故类型 污染类别 监测因子 泄漏事故 大气污染 SO2、NOx、HCl、氨、VOCs 火灾、爆炸事故 大气污染 颗粒物、SO2、NOx、HCl、CO、氨、VOCs 火灾、爆炸事故 水污染 PH、COD、石油类、氨氮、重金属等 废水处理设施故障 水污染 PH、COD、氨氮等 5.4.4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①应急监测时至少二人同行,进入事故现场进行采样监测,应经现场指挥及警戒人员许可,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按规定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隔绝式防化服、防火防化服、防毒工作服、防毒呼吸器、面部防护罩、靴套、防毒手套、头盔、头罩、口罩、气密防护眼镜以及应急灯等。 ②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车辆应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如发生大量泄漏,应急车辆在100m外停止,应急人员徒步进入事故现场。应使用防爆的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进行现场监测,或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进行现场监测。为了保护分析人员并有效地实施现场快速分析,在实施应急监测方案之前,还应该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 5.4.5监测评价和结果 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
6 应对流程与处置措施
6.1 应对处置措施
6.1.1 切断和控制污染源
无论在预警阶段还是直接应急处置阶段,企业应第一时间采取切断和控制污染源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其中,涉及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应按照本单 位相关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采取关闭、封堵、围挡、喷淋等措施,切断和控制泄漏点。做好有毒有害物质和消防废水、废液等收集、清理和安全处置工作。
表 6.1-1 切断和控制污染源措施
事故类型 | 切断和控制污染源措施 |
危险化学品泄漏 | 第一时间关闭两端阀门,加强车间内通风 |
火灾爆炸次生/衍生污染事故(消防废水 | 进行封堵和围挡,使得消防废水进入应急消防事故池 |
废气非正常排放 | 立即停止生产 |
6.1.2 泄漏及流失事故现场处置
厂部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盐酸、氨水、液碱,轻柴油,氢气。当发生盐酸、氨水、氢气泄漏时,会对下风向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会有短期影响。
因此,若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应严格按本预案中的现场处置预案处置,迅速 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 制出入,切断火源,严格控制救援过程中产生的事故废水,利用围堰或堵漏沙袋等 进行截流,防止事故废水在厂内漫流。在进行人员救护、处理泄漏、人员疏散时一 定把握风向,人员疏散时一定要向上风向或侧风向进行,撤离至上风口的紧急集合 点,并清点人数。如有施工人员疏散时,应检查关闭现场的用火火源,切断临时用 电电源。具体详细的措施见各个现场处置预案。发生泄漏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堵漏,具体堵漏措施见下表。
表6.1-2 泄漏堵漏方法
部位 | 形式 | 方法 |
罐(瓶) 体 | 砂眼 | 使用螺丝加黏合剂旋进堵漏 |
缝隙 | 使用外封式卡具,待置换合格后焊补 |
孔洞 | 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待置换合格后焊补 |
裂口 |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待置换合格后焊补 |
管道 | 砂眼 | 使用螺丝加黏合剂旋进堵漏 |
缝隙 | 使用外封式卡具,待置换合格后焊补 |
孔洞 | 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待置换合格后焊补 |
裂口 | 使用外封式卡具,待置换合格后焊补 |
阀门 | / | 安全处理后更换 |
法兰 | / | 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中心垫 |
6.2先期处置
6.2.1处置原则
(1)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实施先期处置,优先控制事故源头,避免事件升级。
(2)尽可能控制和缩小已排出污染物的扩散、蔓延范围,把突发环境事件危害降到最小程度。
(3)依靠科技和专家力量,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应急处置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
(5)应急准备在预案启动后应急工作开展**行。
6.2.2应急准备
****指挥部负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区域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主要应急监测分析内容为:
(1)根据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
(2)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应急决策的依据。
(3)应急状态时,****指挥部应组织专家组,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指挥部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4)设备故障造成环境污染事件时,首先隔离故障设备,消除污染源。
6.2.3先期处置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
(1)第一发现者确认事件发生后,首先立即警告直接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群(如现场操作人员),同时报告所在部门负责人。必要时(如事件明显威胁人身安全),立即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等。其次,如果可行,应控制事件源以防止事件恶化。
(2)事件所在部门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如事件性质,准确的事件源,危险物品的泄漏程度,事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等),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建议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则应当向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
(3)应急工作机构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
6.3现场应急处置
6.3.1灰坝垮坝事件处置
(1)抢险队应派员,向大坝下游处检查是否有被困人员或可能溃坝所辐射的地带是否有人,如果有,应立即进行救助,并在危险区域挂设警告牌。其他队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将沙袋、水泥、草袋等物资堆放在缺口处,对局部滑塌处进行加固,直到堵住水流为止。
(2)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沙袋、水泥、草袋等物资堆放成小坝,引导水流向排洪沟流动。
(3****指挥部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决定下一步修复大坝的工作安排。
(4)如果溃坝事件严重,应急指挥部应及时汇报,请求政府部门支援。
6.3.2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异常事件处置
(1)降低机组运行负荷,从而降低烟气中SO2 NOx、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2)采取掺烧措施减少燃煤硫份,降低SO2的浓度。
(3)脱硫、脱硝、除尘设备故障造成SO2 NOx、颗粒物排放超标时,立即对故障设置开展抢修并恢复运行。
(4)需要停运环保设施处理设备缺陷和故障时,值长需汇报发电部领导、总工程师和生产副总经理,由环保专工电话请示市环保主管部门批准,随后在1小时内补报书面请示报告。获得环保部门同意后,立即停运环保设施处理设备消缺和故障。
(5)经过紧急处理,仍无法继续维持系统正常运行,SO2 NOx、颗粒物排放严重超标,必要时向电力调度部门申请停运超标排放机组,****环境局汇报。
6.3.3化学危险品(工业酸、碱、次氯酸钠、柴油、氨水储罐)泄漏事件处置
(1)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现场人员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将何种化学品泄漏事件、发生泄漏的地点、泄漏程度、人员伤亡情况、设备损坏情况以及自己的联系方式汇报值长。
(2)在卸酸、碱过程中滴撒到地面上的药液应及时用大量**冲刷干净。
(3)当酸、碱溶液排放到地沟内,应立即用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进行中和,防止地下管道受损和造成污染事故。
(4)溶液漏至地面时,采用围堤堵截方法: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5)当储氨罐等发生泄漏时,应采取措施隔离,无法隔离时,首先考虑采用转移法:将事故容器内的溶液,转移到安全的容器内。
(6)对酸系统应配备生石灰、卸酸泵、卸酸用软管、酸系统检修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等应急救援物品。当发生酸罐大量泄漏时,应立即从碱罐中抽碱液至外漏酸液中,进行中和,用熟石灰对地面存留的酸液进行中和;加水稀释,用潜水泵抽出后,用**彻底冲洗干净。
(7)对碱系统应配备卸碱泵、卸碱用软管、碱系统检修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等应急救援物品。当发生碱罐大量泄漏时,应立即从酸罐中抽酸液至外漏碱液中,进行中和,加水稀释,用盐酸对地面存留的碱液进行中和。用潜水泵抽出后,并用**彻底冲洗干净。
(8)对联氨及氨水系统应配备临时泵、联络用软管、系统检修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等应急救援物品。处理联胺泄漏时,因其可引起燃烧和爆炸,要注重防火工作。
(9)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厂内发生事故时,人员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撤离事故现场。
(10)通知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通知保卫人员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11)警戒区内要堵截一切火源,易燃易爆品区域应尽可能不开启灯具和动用电器,即使救援需要也必须禁止开启非防爆灯具,要求使用非防爆电器,以免产生火花,迅速疏散受威胁的物资。
(12)参加抢险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带防护眼镜、穿耐酸碱鞋、穿耐酸碱工作服、戴口罩、戴耐酸碱手套,必要时戴防毒面具、穿防止高温工作服。在抢险过程中,参加抢险人员应站在上风口,防止酸、碱气体对人身的伤害。****消防队到场做好着火的扑救准备工作。
(13)酸碱中和过程中,加药管应插入外漏液体下,加入液体速度不易过快,作好防止中和的酸碱管道、液体溅起的安全措施。
6.3.4除灰系统异常处置
(1)停止发生冒灰的输送系统运行,切换正常设备运行。
(2)到现场确定漏点的确切位置,关闭手动门。
(3)立即开展检修工作,对故障设备进行消缺检修。
(4)清运现场积灰,确保不发生扬尘事件。
6.3.5安全门动作噪声事件处置
(1)立即采取措施,尽快关闭动作安全门,停止噪声排放。
(2)汇报**市环保保护部门,****村委联系人,避免周边群众恐慌。
6.3.6油库、危废库房,储氢库等火灾事件处置
(1)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浓烟区,在安全位置上观察、判断起火原因,通过在安全位置停运设备、停电、关门等措施,控制明火蔓延。
(2)灭火现场如存在建筑物坍塌的危险,安全监察部应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在当值值长的指挥下,现场抢险队员应分为两组,****消防队灭火(运输灭火器、拉消防水带等);另一组负责转运周围易燃物品到安全地带,不可转移的易燃设备旁,要采取降温、隔离等措施。
(4)根据现场事态发展,调动厂部现有**进行处置。
(5)发生本单位人员独自完成灭火任务有困难的火险时,指挥部党组成员根据指挥长的要求,启动外部应急通讯网,****支队和上级单位的支援。
(6)如不能有效控制火情,火势蔓延,可能造成建筑物坍塌或有爆炸危险时,应紧急疏散人员,****分局紧急疏散周围居民。
(7)对灭火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发生环境污染的废水进行收集、围堵,避免排放外环境。
6.3.7废水事故排放处置
(1)因废水处理设施故障造成废水事故排放时,第一时间组织对故障设施的抢修,停止设施进水和排水。
(2)当储灰场灰坝溃坝、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脱硫废水)、较严重的含油、含煤、含氨废水事故时,设备部组织抢****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协调各部门到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启动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政府请求援助。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安排控制工业废水事故外排的工作。各工作组派员,向工业废水事故外排口处检查,并取样留样分析,并在危险区域挂设警告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将沙袋、水泥、草袋等物资堆放在缺口处,对外排工业废水进行拦截,直到堵住外排水流为止。
(3)当发生轻微的含油、含煤、含氨废水,含灰渣、石膏、泥浆废水事故泄漏时,检查人员应立即将情况报告设备部负责人,设备部应立即组织人员采用沙袋、棚布等方式消除隐患,各工作组应派员,向工业废水事故外排口处检查该处是否有人,如果有,应立即通知人员离开,并在危险区域挂设警告牌。其他队员,应立即有组织地将准备的物资,用沙袋、水泥等对外排口进行加固、堵塞。
(4)当发生生活污水事故外排时,暂停生活水的使用,对事故外排的生活污水进行筑坝拦截,联系市环卫吸粪车或绿化车将生活污水抽走集中处置。
(5)引导拦截的废水进入废水应急池集中处置,超出本级处置能力的应联系上级应急机构处置。
6.4紧急撤离、疏散
(1)警戒疏散 当发生盐酸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立即警戒事故现场,并打开最近通道,当消防车辆到达后,引导消防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同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组织与施救无关人员到安全地带。
(2)现场人员清点 除应急救援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情况下进入危险区域外,其余人员应立即撤出。
现场人员清点方式为:由各班组长负责清点本班人员,清点结果向现场领导汇总。
(3)疏散路线 厂内人员疏散路线: 各装置区沿路向厂区内大门疏散,办公室内办公人员也向大门疏散。 出厂区后根据事故发生位置和当时的风向等气象情况,由安全人员指挥,向上风向疏散,并在上风向设立紧急避难场所。疏散过程中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由保卫科 共同协调指挥疏导交通,确保及时、安全完成紧急疏散任务。
周边区域人员疏散撤离:
①周边区域人员疏散、撤离原则:周边区域人员疏散、撤离原则为分别按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及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到安全地带。疏散过程中尽量佩戴口罩 等简易防护措施。
②撤离地点及后勤保障:根据事故发生位置和当时风向等气象情况,向上风向 疏散,并在上风向设立紧急避难场所。撤离地点一****学校、广场, 并为撤离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
(4)交通管制 发生事故时应禁止无关车辆往事故厂区附近行驶,以免造成不必要伤亡。交通疏导按照相关人员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有序向上风向撤离,以免造成拥堵。
(5)临时安置场所 临时安置场所应根据事故发生时风向确定,可设置于上风向的空旷地带。
6.5 危险区的隔离
(1)危险区的设定:发生事故的装置区和生产区。
(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事故发生后,安全人员依据事故发生点发生泄漏
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的影响范围划定现场隔离区。
(3)事故现场隔离方法:厂内安全人员协同保卫科在主要道路或出入口利用围 绳或警戒带的方法进行隔离。
(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设置警示牌进行隔离。
7 应急终止
7.1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即满足终止条件: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到规定的限值之内;
(3)事故所造成的灾害已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 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的程序 :各小组完成救援任务后,及时反馈信息,指挥部根据反馈信息,确认救援结束:
(1)三级突发环境事件由车间主任或现场处置组决定终止救援,由车间主任下 达终止命令;
(2)二级突发环****指挥部决定终止救援,由总指挥向各救援小 组组长下达应急救援终止命令;
(3)一级突发环境事****指挥部**府部门相关领导共同决定终 止救援,****小组组长下达应急救援终止命令。
在未接到总指挥解除警戒区命令前,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江****监测中心、厂区内应急监测组人员到污染区对空气及河流进行连续检测,经分析合格、确认安全性得到保证后,****指挥部,****指挥部下达解除警戒区命令。
7.2 应急终止的程序
各小组完成救援任务后,及时反馈信息,指挥部根据反馈信息,确认救援结束:
(1)三级突发环境事件由车间主任或现场处置组决定终止救援,由车间主任下 达终止命令;
(2)二级突发环****指挥部决定终止救援,由总指挥向各救援小 组组长下达应急救援终止命令;
(3)一级突发环境事****指挥部**府部门相关领导共同决定终 止救援,****小组组长下达应急救援终止命令。
在未接到总指挥解除警戒区命令前,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江****监测中心、厂区内应急监测组人员到污染区对空气及河流进行连续检测,经分析合格、 确认安全性得到保证后,****指挥部,****指挥部下达解除警戒区命令。
7.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通知厂部相关部门、周边单位、村庄等事件危险已解除;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进行清洁净化。 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小组,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小组,检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原因,消除潜在隐患,落实防范措施,追究事故 责任,调查事故人员伤亡、损失情况,拟定《事故调查报告》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 报。现场处置组和车间主任研究抢修方案,为恢复生产做准备。医疗救护组负责事 故中受伤、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护等善后处理工作。还应做到如下要求:
(1)事故应急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 及时进行整改;
(2)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 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3)做好环境应急队伍和应急仪器设备维护工作;
(4)组织环境监测、安环部及相关部门专家对事故进行污染损失评估,评 ****环境局作为事故处理的依据。
8后期处置
8.1 善后处置
应急结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对应急过程进行总结,事故责任人要受到 处理和教育,有功人员要得到表彰。制定防范措施,对事故的污染影响进行监测,
对事故受害者、事故受损物进行理赔,对事故的损失进行评估和汇总,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善后处置主要内容如下:
(1)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乡镇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通知周边乡镇代表; (2)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3)应急评价过程; (4)事故原因调查; (5)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6)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7)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 (8)善后处置和保险。
8.2 调查与评估
8.2.1 应急过程评价
事故得到控制后,指挥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进行应急评价。评价的基本依据:
⑴环境应急过程记录;
⑵现场处****救援队伍的报告;
⑶应急指挥部掌握的应急情况;
⑷环境应急救援行动的实际效果及产生的社会影响;
⑸公众的反映及其它资料;
⑹评价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评价结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环境事件等级;
⑵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
⑶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
⑷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
⑸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环境应急过程与速度是否满足应急 任务的需求;
⑹环境应急处置中公布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时机是否得当,对公众心理产生 何种影响;
⑺应急救援过程中成功或失败典型事例的分析;
⑻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
8.2.2 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应急指挥部在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对整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对事件处置的及时性、处置措施的有效性和负面效果进行评估,即所采 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等。对处 理措施进行评估,以提高厂部应对环境风险的能力。
8.3 恢复与重建
现场恢复是指通过适宜的手段、采取正确的措施,将被污染的土壤、水体、植 被、设备等污染承载体的污染物去除,达到环境本底值要求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8.3.1 环境恢复的原则
现场恢复遵循以下原则:迅速、彻底的清除现场设施、土壤、水体内残留的污染物,且不增加新的污染,不产生二次污染。
8.3.2 人员安置及损失赔偿
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对全企业员工做好精神安抚工作,对受伤严重人员继续治疗,并及时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赔偿事宜。以保证企业人 心稳定,快速投入正常生产。
8.3.3 现场恢复的内容
(1)对现场泄漏装置、容器中残余物质进行安全处置,可以再次使用的装置、容 器,要清洗干净后放置好备用;不可以再次使用的,亦要严格清洗消毒后,定点放 置,避免污染环境或造**全隐患。
(2)现场清理,对可能受到影响的设备、地面、管道进行清洗,避免腐蚀; 清 洗后的水在厂内预处理,在达不到纳管标准的时,不得纳入污水管网。
(3)废弃物处理,现场应急处理以及恢复时产生的废水、废物等要严格按照生产 废水、固废的处理方法和原则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厂部应当组织对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 失进行评估,对受影响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或更换,组织受影响部门尽快恢复生产。
(5)厂部相关部门负责对消耗的应急物质、器材及时进行补充,使其重新处于应 急备用状态。
9 应急培训与演练
9.1 应急培训
对厂部员工进行培训,防止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并能在事件发生后, 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应急救援培训的目的:
1、提高厂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突发事故的思想重视程度。
2、提高厂部特殊岗位和参与应急响应人员的岗位操作水**应急技能。
3、了解并掌握原辅料及各类危险废弃物的特性和危害。
4、提高对企业危险目标、潜在风险的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
5、熟悉理解“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求,正确作出应急响应。
9.1.1培训组织
培训的实施:
1、全体员工分别按培训计划参加培训;
2、师资以专兼职结合,内请外聘解决;
3、培训过程中,应急办公室负责检查培训进度和培训质量;
4、各类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培****办公室保存;
5、特殊工种参加法定的持证上岗培训。
9.1.2培训计划和内容
根据受培训人员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侧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详见下表。
(1) 培训计划
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本预案制定实施后,****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由应急救援领导
小组对救援专业队成员每年进行两次应急培训,学习救援专业知识和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的处理办法。每个人都应做到熟知救援内容,明确自己的分工, 业务熟练,成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
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小组对所有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响应培训,了解事故应急预案相应条件,能够在现场第一时间做出判断事故大小,是否符合事故应急预案响应条件,以便下步工作的顺利进行。
3、员工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根据环境污染有可能出现的事故情况,印制宣传资料,向员工发放,了解相关的应急响应知识。
(2) 培训内容
表 9.1-1 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
序号 | 培训内容 | 接受培训对象 |
1 |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企业员工 |
2 | 应急知识宣传资料 | 企业员工、外部公众 |
3 | 危险废物特性 | 企业主要岗位入员、应急参与人员 |
4 | 突发事故危害性 | 企业员工、外部公众 |
5 | 应急演练知识培训 | 应急响应人员及领导 |
6 | 事故报警程序 | 企业员工 |
7 | 消防、初期灭火知识 | 环境、安全工作人员,主要危险源场所人员 |
8 | 抢救抢修知识 | 消防与抢险救灾专业人员,主要危险源场所人员 |
9 | 现场人员救援 | 消防与抢险救灾专业人员,主要危险源场所人员 |
10 | 受伤人员临时急救 | 主要危险源场所人员,医疗救治专业人员 |
11 | 现场环境监测 | 环保工作人员 |
12 | 环保专业培训 | 安环处人员 |
13 | 事故现场逃生自救 | 危险源现场作业人员 |
9.1.3培训要求
应急培训的基本要求:
1、每位应急人员应有坚强的意志和作风,健康的体能,临场处置各种突变事故的能力,有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2、正确使用各种防护设施、通讯装备。
3、熟练使用各种救护器材、工具,明确自己的救援任务。
4、预案涉及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应急应对能力。
5、外部公众的培训,根据疏散、个体防护等需要进行。需要时向周边群众进行宣传,使事故波及到区域的外部公众都能对危险废弃物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采取的措施等内容有全面了解。
6、培训频次:****办公室每年向厂部申请专项资金、聘请或抽调专业人员开展两次对应急救援人员根据专业分工不同进行危险废弃物火灾或泄漏事故的专业性培训,重点掌握危险废弃物物理化学性质、扑救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救援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救援专业水平。
7、应急办公室应对培训的计划、内容、方式、考核等予以记录归档。
9.1.4培训考核
应急培训结束后,****办公室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办公室备案。
考核对象:主要是厂部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考核方法:采取试卷问答、现场提问、实际操作演练三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考核结束后,****办公室将考核结果予以公布, 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再培训。应急救援人员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办公室在厂部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应急预案培训考核表见附件5。
9.2 应急演练
依据对本厂员工、周边工厂企业、人员情况的分析,明确演练如下内容:本厂 事件应急救援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处理的人员定期进行演练。全厂综合应急救援演 练至少每年举行 1 次。
9.2.1 演练方式
演练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综合演练三种。
9.2.2 演练组织与级别
(1)应急演练分为部门、****政府部门演练三级;
(2)部门级的演练由部门负责人(现场指挥)组织进行,厂安全、环保、技术及相关部门派员观摩指导;
(3)厂级****小组组织进行,各相关部门参加;
(4)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合演练,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小组成员参加,临近企业组参加配合。
9.2.3 准备
(1)演练应制订演练方案,按演练级别报应急指挥负责人审批;
(2)演练前应落实所需的各种器材装备与物资、交通车辆、防护器材的准备, 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演练前应通知周边村庄、居民区、学校、医院和企业人员,必要时与新闻媒 体沟通,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9.2.4 演练频次与范围
(1)部门演练(或训练)以报警、报告程序、现场应急处置、紧急疏散等熟悉应急响应和某项应急功能的单项演练,演练频次每年 2 次以上;
(2)厂****小组之间或某些外部应急组织之间相互协调进行的演 练与厂级预案全部或部分功能的综合演练,演练频次每年 1 次以上。
(3)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演练,视政府组织频次情况确定,亦可结合厂级组织的演 练进行。
9.2.5 演练内容
表 9.2-1 应急演练内容一览表
序号 | 演练级别 | 演练内容 | 参与演练人员 | 演练频次 |
1 | 厂房应急演练 | 设备维修、泄漏封堵、人员救援、消防灭火、环境监测、地下水检测等 | 厂房生产人员 | 半年 1 次 |
2 | 厂区应急演练 | 事件现场情况信息收集、分析、制订处置方案、人员调配、信息通报等;设备维修、泄 封堵、人员救援、消防灭火、环境监测; 救与医疗;通道管制及人员疏散和撤离等 | 厂区生产人员 管理人员 | 、每年 1 次 |
3 | 综合演练 | (1)厂内应急抢险和各组织间的指挥协调(2)事件现场情况信息收集、分析、制订 处置方案、人员调配、信息通报等;(3)设备维修、泄漏封堵、人员救援、消 防灭火、环境监测;(4)通道管制及人员疏散和撤离;(5)事件区清点人数及人员疏导;(6)急救与医疗;(7)现场情况续报;(8)事件进一步扩大所采取的措施(9)环境再监测;(10)事件应急终止;(11)现场警戒、保护和调查;(12)现场内洗消、救援物品撤离;(13)事件的善后处理; | ;厂区所有人员 及其他相关 部门人员 | 每 2 年 1 次 |
9.2.6 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应****救援队经演练后进行讲评和总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现 事件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措施。
(1)记录整个应急演练的过程,包括时间、地点、演练内容及现场实际情况;
(2)对应急演练准备的完备性的评估;
(3)对预案有关程序、内容有效性的分析、建议和改进意见;
(4****指挥部现场指挥的意见等;
(5)应急人员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
(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过程中发现的未预料到的问题;
(7)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0 责任与奖惩
1、责任追究 在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厂部人事等相关管理制度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⑴未按规定要求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经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后拒不整改的;
⑵迟报、谎报、瞒报事故;
⑶事故发生时,玩忽职守或临阵脱逃、擅离职守的;
⑷拒不****指挥部的通知、指示、命令的;
⑸发生事故时,没有立即组织实施抢救或者采取必要措施,造成事故蔓延、扩大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⑹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
⑺不配合、协助事故调查的。
2、奖励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对****小组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3、责任追究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中,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追究相应的责任。
11 保障措施
11.1人力**及技术保障
应急资金保障源于企业应急经费预算,为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做好必要的资金准备,主要用于应急器材维护及购置及开展宣传培训演练,事故发生后的救护,监测,清消等处理费用,
****领导小组,并组建包括应急抢险组、通讯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综合组、事故调查组、善****小组,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培训一只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种环境突发事件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各应急队伍组织与保障详见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在事件发生后相关应急救援人员迅速到位;各有关部门之间,****小组之间密切配合,协同**;针对公司可能存在的突发环境事件,加强预案研究和演练,做到做到常备不懈,形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整体力量。。
11.2资金保障
厂部应在每年的财政年度预算中给予厂区充分合理的经费用于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不断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应急经****指挥部负责组织储备,主要用于应急器材维护及购置及开展宣传培训演练,事故发生后的救护,监测,清消等处理费用,做到专款专用;任何与环境应急无关的不得动用,以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确保应急预案启动之后,能够满足现场救援所需。
11.3物资装备保障
厂部配有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在厂区设置了应急事故池,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能满足应急要求。同时厂部应急后勤和资金保障,将本厂部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和 能力建设经费纳入厂部生产预算,为应急工作及时提供应急设备和物资和培训经费, 确保应急专业队伍的建设。应急装备可以满足企业发生一般事故的抢险救援需要。对短时间不能控制的重大事故,存在个体防护装备不足和控制泄漏设施不足等问题。。
11.4医疗卫生保障
应急队伍****小组,厂区配备一定的医疗救护设施及药品,一旦有突发事故发生时,专业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提供救助,未能解决时由****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并协助和引导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每年开展自救互救基本培训,使员工掌握现场急救基础知识。
11.5交通运输保障
厂部所在区道路交通方便,公司常规入口宽散,厂区内空地面积较大,公司配有多辆车,当应急时有需要时可供调配。
11.6通信及信息保障
厂部门报警系统采用消防报警系统和电话报警系统相结合方式,值班室人员及相关领导, 保证24小时通信杨通。相关负责人应定期对通信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应急救援人员及外部救援联系电话见附件1。
11.7科学技术保障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的分析,本公司可能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较大,专门设立应急专家队伍,同时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可依托相关环保专家进行咨询,及时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11.8其他保障
厂部与友邻单位的应急救援主管人员或周边居民在保持紧密联系,已将各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等登记在册,发生事故可以及时联络详见附件1如发生突****政府部门和抢险部门报告,事态发展严重,****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协调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控制事态发展,避免事故扩大。
12.附则
12.1预案评审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现有已开展生****事业单位应按照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评估。新、改、扩建设项目应在试生产之前,组织编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评估。企业应急预案评审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外部评估由企业组织,小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项目所在地或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急管理人员及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外部评审组织在应急预案签发和备案之**行外部评估。
应急预案内部评估由企业自行组织,小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单位主管安全环保的领导、生产技术人员、安全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人员等。每年组织一次评审,以确保应急预案的持续适宜性。
12.2预案备案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环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环境应急预案签署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企业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较大和重大环境风险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文件,报送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重大的同时报送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本厂部涉及突发环境风险等级表示为“较大[较大-大气(Q2-M1-E2)+较大-水(Q2-M1-E1)]”,自本预案签发20日****生态环境局备案,同时分别报送企业主管部门备案。
12.3预案发布与发放
1、厂部应急预案经厂部应急办评审后,由总经理签署发布。
2、办公室负责预案的管理发放,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及时对已发放预案进行更新,确保各部门获得最新版本的应急预案;
3、****小组成员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岗位。
12.4应急预案修订
环境应急预案每三年内至少修订、更新一次。若内部评审时发现预案的不符合项并需进行修订的,应及时进行修订。
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及时修订:
(1)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做出新的要求;
(2)********电厂生产区自身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3)********电厂所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如环境保护目标发生变化;
(4)********电厂环境风险和预防环境风险能力发生变化,如危险源发生变化(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位置),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应急装备、设施发生变化;
(5)应急演练发现应急预案存在功能性缺陷;
(6)事故发生后发现应急预案存在功能性缺陷;
(7)例行定期自查或不定期检查时发现应急预案存在功能性缺陷。
应急预案更改、修订程序:应急预案的修订由********电厂根据上述情况的变化和原因,向领导提出申请,说明修改原因,经授权后组织修订,并将修改后的文件传递给相关部门。预案修订应建立修改记录(包括修改日期、页码、内容、修改人)。
应于环境应急预案修订后30日内将新的****管理部门重新备案,根据备案部门要求选择是否需要进行评审。
12.5预案实施
****指挥部组织厂内和厂外专家评审后,由厂部总经理签字后发布生效。
附件1:事故应急联络方式 事故应急联络方式(内部) 应急指挥机构人员和联系方式 序号 岗位 姓名 联系方式 1 厂长 程** 0790-****001 2 党委书记、副厂长 余武高 0790-****002 3 副厂长 胡海舰 0790-****007 4 总工程师 卫健 0790-****010 5 厂长助理兼人资部主任 钟军 138****1182 6 安全总监 刘晓鸿 135****0279 7 副总工程师兼发电二部主任 刘爱平 138****1132 8 安环部主任 安城 139****0924 9 发电一部主任 施斌 138****1716 10 科技部主任 但振宇 151****5091 11 维护车间主任 刘旭 137****0381 12 安保中心主任 黄向东 138****1330 13 燃运车间主任 刘首明 138****0691 14 党支部主任 夏历 159****1856 15 ****中心主任 付军 188****6689 16 ****中心主任 叶志荣 138****1357 应急救援队伍信息一览表 ****小组 姓名及联系方式 总指挥 程**136****9799、余武高139****2211 副总指挥 胡海舰177****1099、卫健139****2774 应急抢险组 组长:刘晓鸿 177****1099 双林厂区 副组长:安城 139****0924 成员:施 斌 138****1716 成员:但振宇 151****5091 成员:刘首明 138****0691 成员:郑拥军 188****9086 塘边厂区 副组长:刘爱平 138****1132 成员:聂 俊 138****1394 成员:刘 旭 137****0381 通讯组 组长:黄祖光 139****2774 双林厂区 组长:黄祖光 139****2774 成员:徐会咏 133****5003 成员:胡志民 188****8571 塘边厂区 副组长:徐杰 139****1998 成员:李清 136****0100 警戒疏散组 组长:黄向东 138****1330 双林厂区 副组长:许嘉 137****2226 成员:罗斌飞 135****0325 成员:余军 188****6095 成员:王育仁 138****9878 塘边厂区 副组长:杨国平 137****0101 成员:易宜华 137****1266 成员:陈宇洪 135****2166 医疗救护组 组长:夏历 159****1856 双林厂区 副组长:周** 138****1125 成员:朱江荣 138****1718 成员:朱寒眉 138****0395 塘边厂区 副组长:周** 138****1125 成员:何燕琳 138****1018 后勤保障组 组长:叶志荣 138****1357 双林厂区 副组长:付军 188****6689 成员:杨晓明 136****1851 成员:刘冠英 138****1718 成员:陈世荣 135****9660 塘边厂区 副组长:林** 138****1366 成员:黄彦 138****1332 成员:袁胜 139****1188 成员:欧阳忠伟 137****6555 综合协调组 组长:钟军 138****1182 双林厂区 组长:钟军 138****1182 成员:付豪 159****8085 成员:李凤娟 138****1081 成员:朱景白 193****5830 塘边厂区 副组长:钟亮 150****8040 成员:李玮 137****0116 成员:孙娟 139****0473 事故调查组 组长:安城 139****0924 双林厂区 副组长:胡海舰 177****1099 成员:但振宇 151****5091 成员:刘爱平 138****1132 成员:胡筱勇 137****1131 成员:杨 帆 139****1741 成员:李杰奇 186****0325 成员:王育仁 138****9878 塘边厂区 副组长:卫健 139****2774 成员:施斌 138****1716 成员:刘晓鸿 135****0279 成员:刘首明 138****0691 成员:胡仲 183****0684 成员:熊海昌 138****0077 成员:叶文杰 187****0515 善后处理 组长:谢涛 139****1595 双林厂区 副组长:曾燕平 139****0723 成员:辛琦 188****0330 成员:颜任坚 139****0710 塘边厂区 副组长:姚萍 138****0456 成员:邱丹 134****0525 成员:薛亮 158****0162 事故应急联络方式(外部) 类别 单位 联络电话 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环境局 0790-****357 江****监测中心 0790-****622 ****环境局 0790-****109 ****监测站 0790-****764 其他主管部门 ****政府 0790-****183 ****政府 0790-****652 ****管理局 0790-****505 ****管理局 0790-****260 ******调查中心 0790-****861 **、消防 **消防 119 **治安 110 ******局 0790-****279 ****大队 0790-****947 医疗救护 医疗救护 120 ****医院 0790-****373 周边单位联系电话一览表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方位 ****村委会 138****8220 位于塘边厂区正北方向 ****村委会 150****0305 位于双林厂区西南方向 ****村委会 139****0646 位于双林厂区东北方向 ****村委会 180****7732 位于双林厂区东南方向 ****政府 0790-****015 位于双林厂区正南方向 附件2:厂区应急处置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