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易门县马头村光伏发电项目220kV送出线路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0425MA7DQ2930U | 建设单位法人:黄伟 |
郑健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区 |
**省**市**县**街道东门新村65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市**县马头村光伏发电项目220kV送出线路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20-D4420-电力供应 |
建设地点: | **省**市**县,**省**市**县 |
经度: 纬度: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3-22 |
**审〔2023〕2-1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1682 |
39 | 运营单位名称:**** |
****0425MA7DQ2930U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915********3029285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915********363372Y | 竣工时间:2024-05-23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6-28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7-26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工程建设验收公示网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线路工程:项目线路起于****电站220千伏升压站出线构架,止于峨山县三峡白土光伏220千伏升压站220千伏出线构架,采用单回路架设,线路长度约14千米,**杆塔共36基,其中直线塔26基,耐张塔10基,占地面积1.12hm2。导线采用JL/LB20A-400/50铝包钢芯铝绞线。 通信工程:沿马头村光伏220kV升压站至白土光伏220kV升压站**220kV线路架设2根48芯光缆(OPGW-48B1-100[146.10;101.6]),形成马头村光伏220kV升压站至白土光伏220kV升压站的光缆路由。 | 实际建设情况:线路工程:项目线路起于****电站220千伏升压站出线构架,止于峨山县三峡白土光伏220千伏升压站220千伏出线构架,采用单回路架设,线路长度约13.181千米,**杆塔共33基,其中直线塔25基,耐张塔8基,占地面积1.00hm2。导线采用JL/LB20A-400/50铝包钢芯铝绞线。 通信工程:沿马头村光伏220kV升压站至白土光伏220kV升压站**220kV线路架设2根48芯光缆(OPGW-48B1-100[146.10;101.6]),形成马头村光伏220kV升压站至白土光伏220kV升压站的光缆路由。 |
在线路施工阶段,因杆塔位置地质、地形地貌等原因,项目减少了杆塔的数量,但线路路径走向未发生变化,故**市**县马头村光伏发电项目220kV送出线路工程输电线路较《报告表》中除杆塔减少3基,线路长度减少0.819km外,其余均未发生变化。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1、基础工程 项目输电基础开挖主要是塔基基坑开挖,塔基占地主要是耕地、草地和林地,开挖时应尽可能避让基本农田、林木,减少林木砍伐和对农业耕种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位于陡峭山崖,地质条件差的塔位,不允许爆破施工,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2、浇筑工程 由于项目输电线路施工地点较为分散,施工时采用逐个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基础施工时,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做到随挖随浇制基础,同时做好基面及基坑的排水工作;基坑开挖大时,尽量减少对基底土层的扰动。塔基浇筑所需的水、砂石等材料由人工运输至施工现场,塔基基础用现场浇制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塔基浇筑量不大,混凝土使用量较少,采用人工现场拌合;施工区做好排水工作,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收集后回用于施工作业。 3、杆塔组立及架线施工 a、杆塔组立 铁塔组立从节约用地考虑,建议采用内抱杆外拉线方式组立,不考虑因立塔而扩大租用工地的范围,立塔用地与基础施工一并考虑;铁塔组立按线路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吊装时可根据构架的不同形式采用四点绑扎或两点绑扎,绑扎时用垫木或废轮胎保护。 b、架线及附件安装 架线及附件安装时,根据地形地貌情况采取牵张力放线和飞艇放线的施工方法。牵张力放线即利用放线机、线盘支架等施工机械展放导线,使导线在展放过程中离开地面和障碍物而呈架空状态;防止导、地线落地拖拉及相互磨擦。密集林区架线采用飞艇架线,飞艇先要低空悬停,“捡”起一根牵引绳后爬升至100多米空中,然后沿高压电线架设方向飞越到另一个塔基,在飞抵指定塔座时将牵引绳头准确抛下,完成任务后返航。 c、土石方回填 由于项目输电线路施工地点较为分散,塔基浇筑好后优先进行土石方回填,将基础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回填至塔基低洼处,回填不完的临时弃土堆放在塔基施工区一角,待塔基施工结束后压实修筑在塔基周边做护坡和挡墙。 | 实际建设情况:1、基础工程 项目输电基础开挖主要是塔基基坑开挖,塔基占地主要是耕地、草地和林地,开挖时应尽可能避让基本农田、林木,减少林木砍伐和对农业耕种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位于陡峭山崖,地质条件差的塔位,不允许爆破施工,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2、浇筑工程 由于项目输电线路施工地点较为分散,施工时采用逐个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基础施工时,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做到随挖随浇制基础,同时做好基面及基坑的排水工作;基坑开挖大时,尽量减少对基底土层的扰动。塔基浇筑所需的水、砂石等材料由人工运输至施工现场,塔基基础用现场浇制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塔基浇筑量不大,混凝土使用量较少,采用人工现场拌合;施工区做好排水工作,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收集后回用于施工作业。 3、杆塔组立及架线施工 a、杆塔组立 铁塔组立从节约用地考虑,建议采用内抱杆外拉线方式组立,不考虑因立塔而扩大租用工地的范围,立塔用地与基础施工一并考虑;铁塔组立按线路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吊装时可根据构架的不同形式采用四点绑扎或两点绑扎,绑扎时用垫木或废轮胎保护。 b、架线及附件安装 架线及附件安装时,根据地形地貌情况采取牵张力放线和飞艇放线的施工方法。牵张力放线即利用放线机、线盘支架等施工机械展放导线,使导线在展放过程中离开地面和障碍物而呈架空状态;防止导、地线落地拖拉及相互磨擦。密集林区架线采用飞艇架线,飞艇先要低空悬停,“捡”起一根牵引绳后爬升至100多米空中,然后沿高压电线架设方向飞越到另一个塔基,在飞抵指定塔座时将牵引绳头准确抛下,完成任务后返航。 c、土石方回填 由于项目输电线路施工地点较为分散,塔基浇筑好后优先进行土石方回填,将基础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回填至塔基低洼处,回填不完的临时弃土堆放在塔基施工区一角,待塔基施工结束后压实修筑在塔基周边做护坡和挡墙。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要求: 一、污染影响控制措施 (一)噪声控制措施 (1)在施工设备选型时,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同时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保养,减小机械故障产生的噪声。 (2)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输电线路牵张场尽量远离居民居住区,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3)施工期应加强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材料运输路线;当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以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4)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如因工艺需要必须夜间施工,应到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办理相应手续,并提前公告附近居民。 (5)在居民附近的塔基施工时,先行建设施工围挡,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二)扬尘控制措施 (1)施工时在塔基施工现场周围设置临时围栏进行遮挡,合理控制施工作业面积。 (2)对施工运输车辆进行限速,运输车辆应采用密封、遮盖等防尘措施,避免尘土飞扬。 (3)在线路塔基开挖时,应对临时堆砌的土方进行合理遮盖,减少大风天气引起的二次扬尘,线路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覆土回填。 (三)废水控制措施 (1)塔基周边根据实际地形地貌,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将雨季地表引至附近沟渠,减少雨季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 (2)输电线路施工期施工营地租用沿线当地村民房屋或工棚,施工现场不单独布设施工营地;施工现场废污水就近回用于施工作业或洒水降尘。 (3)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工序。雨季尽量减少地面坡度,减少开挖面,土料随挖、随填,减少堆土裸土的暴露时间,以避免受降雨直接冲刷。 (4)施工场地不设置厨房,施工人员就餐为外购或依托周围居民生活设施,无餐饮废水产生; (5)施工废水经收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和施工作业,不外排; (6)施工单位要落实文明施工原则,并加强施工废污水管理,确保施工期废污水全部按要求进行处理和回用,不外排。 (四)固废控制措施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随身带往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站与当地生活垃圾一并处理。 (2)塔基施工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砂石、废包装材料、废弃钢材、螺丝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政府指定地点处理。 (3)本项目架空线路塔基处开挖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压实,临时土方堆存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一角,后期用于塔基区平铺回填利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恢复植被覆土及复耕用土以及塔基周围低洼处平整;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填,不产生永久弃渣。 二、生态影响控制措施 (一)施工期耕地保护措施 (1)本次环评要求,项目施工设计时,对塔基位进一步优化,通过塔基位微观调整与线路摆动,利用永久基本农田中间的空隙进行立塔,尽量避免塔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如有占用需要办理基本农田相关手续后方可占用。 (2)施工设计和施工中对塔基位进行微观调整,尽量利用耕地间的草地或空地落塔,避让可耕种范围。 (3)对项目占****管理部门要求办理土地使用手续方可开工建设,建设单****管理部门做好土地占用的补偿工作和耕地保护工作,并应做好施工结束后临时用地的复垦工作。 (4)处理好与沿线土地相关利益者的关系,避免纠纷和矛盾。 (二)施工期对动物保护措施 (1)设置保护生态环境的醒目宣传牌标,对施工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的法制宣传教育。 (2)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杀项目周边出现的野生动物。 (3)对施工临时征地,在施工结束后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恢复受损害的森林植被,以恢复动物的栖息地。 (三)施工期对植物保护措施 (1)项目后续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须进一步优化项目塔基位置,尽可能少占公益林及其他密集林地,对占用的林地(特别是公益林),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开展林地使用审批手续办理,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 (2)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杜绝随意砍伐原木搭桥垫路,采集可用的**植物等情况的出现,杜绝随意踩踏农作物。 (3)采用高塔穿越的方式以减少林木砍伐并尽可能减少在密林中建设铁塔,同时尽可能选择植被较少的灌木林地。 (4)工程施工单位****管理部门的联系,做好护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强化火源管理,降低火灾隐患。 (5)尽可能减少在耕地中建设铁塔,如将塔基立于荒草地中。 (6)在线路经密林区时,采用无人机放线,减少植被破坏。 (7)输电线路施工期,牵张场尽量选择荒草地或裸露地表处,主动避让林木及耕地。 (8)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用植物措施撒播草种绿化。 (四)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 (1)采用高低腿铁塔,最大限度地适应现场变化地形的需要,使塔基避免大开挖。 (2)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迹地整治,复耕或恢复植被。 (3)做好表土的剥离、集中堆放、拦挡、排水及回覆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渣)要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进行防护,禁止随意倾倒。 (4)输电线路施工时,架空线路施工区场地进行表土剥离,边坡设置挡土墙、边坡防护、排水沟进行防护,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排水沟,临时弃土采用装土麻袋进行拦挡。 (5)项目建设中各类施工活动要严格限定在用地范围内,严禁随意占压、扰动和破坏周边耕地。 三、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措施 (1)建设单位按照现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依法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和林木采伐手续,并遵照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和要求开展后续工作,确保工程开工建设前取得相关征占用林地手续文件。 (2)在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应抬升导线高度,使导线与植被之间留有足够高度,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不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影响,禁止砍伐生态红线内植被。 (3)在生态保护红线内采用环境**型的无人机放线施工工艺,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范围。 (4)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牵张场、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严格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内施工范围。 (5)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按要求处置。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了解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 (7)强化施工管理,严禁超计划占地。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发放宣传手册,在现场设环境保护宣传牌、警示牌。 (8)工程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必须组织和督促施工单位再次清理施工场地,将残余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严禁随意在生态保护红线内丢弃、贮存、堆放或填埋。 营运期:一、污染影响控制措施 (一)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1)线路设备采购时,应选择表面光滑的导线,毛刺较少的设备,以减小线路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2)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确保线路沿线各声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3)加强线路沿线巡查与宣传,确保线路电力保护区范围内不新增住房、学校、幼儿园、医院、厂房等环境敏感目标,避免环境纠纷。 (二)水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废水,对周围水环境无影响。 (三)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拟建项目输电线路在运营后无废气产生,不会对沿线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四)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更换的废旧绝缘子串、电****物资部门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五)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选用各种电气设备及金属配件(如保护环、垫片、接头等),以减少高电位梯度点引起的放电;使用合理、优良的绝缘子来减少绝缘子的表面放电,尽量使用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 (2)合理选择导线直径及导线分裂数,并提高线路的加工工艺。 (3)项目输电线路架设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执行:220kV导线距地高度在非居民区≥6.5m、居民区≥7.5m;220kV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6.0m、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5.0m。 (4)环评要求:项目三角排列导线经过居民区时,需将导线对地最小线高抬升至9.5m。 (5)线路选择时尽可能避开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架空输电线路与电力线路、公路、树木等的距离,必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相关要求,严格按规范要求留有足够净空距离。 (6)建设单位应在危险位置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在高压走廊内的停留时间。 (7)加强线路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8)在居民区附近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标志,并做好警示宣传工作;对居民加强电磁环境宣传解释工作,减少居民对电磁环境的恐慌。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较小,且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制定巡线生态保护方案。对线路巡线工作人员,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爱护一草一木,严禁猎杀野生动物,禁止非法破坏植被。 (2)协调配合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检查和生态检查。 (3)运检单位要在运行期内针对影响评价区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采取其他具体环境保护措施,减少项目建设的影响。 三、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1)严冬时节,线路巡视时若发现导线覆冰严重需及时采取热力融冰、机械除冰等方法,保证线路安全。 (2)线路巡视时及时对导线上附着和悬挂物进行清理,塔基悬挂警示标牌等;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当出现倒塔和短路时能及时断电(0.1秒以内),避免倒塔和短路时由于线路通电对当地环境产生危害(森林火灾、人和动物触电等)。 (3)线路运营单位应建立紧急抢救预案,购买临时性输电线路抢修塔,当出现倒塔现象时能尽快及时抢修恢复通电。 环评批复要求:(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严格落实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施工废水沉淀处理达标排放;施工弃渣及时清运处理,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防止噪声扰民﹔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设置挡土墙、护坡、沉砂池、截水沟,防止水土流失对区域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电站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防治工作,确保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达《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相应标准的限值要求,并制定监测计划,****电站站址附近及环境敏感点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进行监测。****电站规范标准设置警戒线及警示、警告,标示、标牌。 (三)加强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提高综合利用率,规范固体废物处置台账;严格按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对产生的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进行收集、暂存和管理;危险废物暂存场所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和处置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切实做好项目牵张场等的生态恢复工作。 (四)加强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采取减振、消声、隔声等措施,确保项目场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1类标准要求。 (五)加强环境管理,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根据《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5 〕4号)要求,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生态环境局峨山分局备案;加强应急演练,建立完善应急报告制度,落实应急物资和经费。 三、该项目《报告表》经批准后,若发生重大变动,须另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重新报批。 四、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投入试运行后,及时报告并按规定自行组织开展竣工环保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营。 五、**市生态环境****支队、****环境局**、峨山分局要切实承担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履行属地监管职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环执法〔2021 ] 70号)要求,加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的监管。 | 实际建设情况:已按照环评文件要求落实: 一、污染影响控制措施 (一)噪声控制措施 (1)在施工设备选型时,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同时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保养。 (2)合理安排工期,输电线路牵张场远离居民居住区。 (3)施工期加强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材料运输路线;当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 (4)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不夜间施工。 (5)在居民附近的塔基施工时,建设施工围挡,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二)扬尘控制措施 (1)施工时在塔基施工现场周围设置临时围栏进行遮挡,控制施工作业面积。 (2)对施工运输车辆进行限速,运输车辆采用密封、遮盖等防尘措施,避免尘土飞扬。 (3)在线路塔基开挖时,对临时堆砌的土方进行了合理遮盖,减少大风天气引起的二次扬尘,线路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覆土回填。 (三)废水控制措施 (1)塔基周边根据实际地形地貌,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将雨季地表引至附近沟渠,减少雨季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 (2)输电线路施工期施工营地租用沿线当地村民房屋或工棚,施工现场不单独布设施工营地;施工现场废污水就近回用于施工作业或洒水降尘。 (3)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工序。雨季减少地面坡度,减少开挖面,土料随挖、随填,减少堆土裸土的暴露时间,以避免受降雨直接冲刷。 (4)施工场地不设置厨房,施工人员就餐为外购或依托周围居民生活设施,无餐饮废水产生; (5)施工废水经收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和施工作业,不外排; (6)施工单位落实文明施工原则,并加强施工废污水管理,确保施工期废污水全部按要求进行处理和回用,不外排。 (四)固废控制措施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随身带往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站与当地生活垃圾一并处理。 (2)塔基施工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砂石、废包装材料、废弃钢材、螺丝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政府指定地点处理。 (3)塔基处开挖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压实,临时土方堆存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一角,后期用于塔基区平铺回填利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恢复植被覆土及复耕用土以及塔基周围低洼处平整;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填,不产生永久弃渣。 二、生态影响控制措施 (一)施工期耕地保护措施 (1)项目施工设计时,对塔基位进一步优化,通过塔基位微观调整与线路摆动,利用永久基本农田中间的空隙进行立塔,避免塔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2)施工中对塔基位进行微观调整,尽量利用耕地间的草地或空地落塔,避让可耕种范围。 (3)建设****管理部门做好土地占用的补偿工作和耕地保护工作,并应做好施工结束后临时用地的复垦工作。 (4)沿线未发生土地相关利益者的关系,避免纠纷和矛盾。 (二)施工期对动物保护措施 (1)设置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醒目宣传牌标,对施工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的法制宣传教育。 (2)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杀项目周边出现的野生动物。 (3)对施工临时征地,在施工结束后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恢复受损害的森林植被,以恢复动物的栖息地。 (三)施工期对植物保护措施 (1)施工建设过程中须进一步优化项目塔基位置,尽可能少占公益林及其他密集林地,对占用的林地(特别是公益林),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开展林地使用审批手续办理,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未随意砍伐原木搭桥垫路,采集可用的**植物等情况的出现,杜绝随意踩踏农作物。 (3)采用高塔穿越的方式以减少林木砍伐并尽可能减少在密林中建设铁塔,同时尽可能选择植被较少的灌木林地。 (4)工程施工单****管理部门的联系,做好护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强化火源管理,降低火灾隐患。 (5)尽可能减少在耕地中建设铁塔,将塔基立于荒草地中。 (6)在线路经密林区时,采用无人机放线,减少植被破坏。 (7)输电线路施工期,牵张场选择荒草地或裸露地表处,主动避让林木及耕地。 (8)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用植物措施撒播草种绿化。 (四)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 (1)采用高低腿铁塔,最大限度地适应现场变化地形的需要,使塔基避免大开挖。 (2)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迹地整治,复耕或恢复植被。 (3)做好表土的剥离、集中堆放、拦挡、排水及回覆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渣)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进行防护,禁止随意倾倒。 (4)输电线路施工时,架空线路施工区场地进行表土剥离,边坡设置挡土墙、边坡防护、排水沟进行防护,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排水沟,临时弃土采用装土麻袋进行拦挡。 (5)项目建设中各类施工活动严格限定在用地范围内,严禁随意占压、扰动和破坏周边耕地。 三、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措施 (1)建设单位按照现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依法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和林木采伐手续,并遵照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和要求开展后续工作。 (2)经现场调查和咨询,项目在跨越生态保护红线,使导线与植被之间留有足够高度,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不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影响,施工中没有砍伐生态红线内植被。 (3)在生态保护红线内采用环境**型的无人机放线施工工艺,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范围。 (4)未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牵张场、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施工中没有砍伐生态红线内植被。 (5)未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按要求处置。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了解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 (7)强化施工管理,严禁超计划占地。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发放宣传手册,在现场设环境保护宣传牌、警示牌。 (8)经现场调查,项目施工结束,做到了“工完、料尽、场地清”,没有在生态保护红线内丢弃、贮存、堆放或填埋。 营运期:一、污染影响控制措施 (一)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1)线路设备采购时,选择表面光滑的导线,毛刺较少的设备,以减小线路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2)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确保线路沿线各声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3)加强线路沿线巡查与宣传,确保线路电力保护区范围内不新增住房、学校、幼儿园、医院、厂房 (二)水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废水,对周围水环境无影响。 (三)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拟建项目输电线路在运营后无废气产生,不会对沿线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四)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更换的废旧绝缘子串、电****物资部门回收处理,不随意丢弃。 (五)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选用各种电气设备及金属配件(如保护环、垫片、接头等),以减少高电位梯度点引起的放电;使用合理、优良的绝缘子来减少绝缘子的表面放电,尽量使用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 (2)合理选择导线直径及导线分裂数,并提高线路的加工工艺。 (3)项目输电线路架设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执行:220kV导线距地高度在非居民区≥6.5m、居民区≥7.5m;220kV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6.0m、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5.0m。 (4)项目三角排列导线经过居民区时,将导线对地最小线高抬升至9.5m。 (5)线路选择时尽可能避开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架空输电线路与电力线路、公路、树木等的距离,必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相关要求,留有足够净空距离。 (6)建设单位在危险位置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在高压走廊内的停留时间。 (7)加强线路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8)在居民区附近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标志,并做好警示宣传工作;对居民加强电磁环境宣传解释工作,减少居民对电磁环境的恐慌。 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制定巡线生态保护方案。对线路巡线工作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爱护一草一木,严禁猎杀野生动物,禁止非法破坏植被。 (2)协调配合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检查和生态检查。 (3)在运行期内针对影响评价区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采取其他具体环境保护措施,减少项目建设的影响。 三、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1)严冬时节,线路巡视时若发现导线覆冰严重需及时采取热力融冰、机械除冰等方法,保证线路安全。 (2)线路巡视时及时对导线上附着和悬挂物进行清理,塔基悬挂警示标牌等;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当出现倒塔和短路时能及时断电(0.1秒以内),避免倒塔和短路时由于线路通电对当地环境产生危害(森林火灾、人和动物触电等)。 (3)线路运营单位建立紧急抢救预案,购买临时性输电线路抢修塔,当出现倒塔现象时能尽快及时抢修恢复通电。 环评批复文件落实:(一)建设 单位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严格落实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施工废水沉淀处理达标排放;施工弃渣及时清运处理,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防止噪声扰民﹔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设置挡土墙、护坡、沉砂池、截水沟,防止水土流失对区域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二)切实做好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防治工作,确保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达《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相应标准的限值要求,并制定监测计划,定期对环境敏感点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进行监测。 (三)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提高综合利用率,规范固体废物处置台账;本项目不产生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和处置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切实做好项目牵张场等的生态恢复工作。 (四)加强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采取减振、消声、隔声等措施,确保项目场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1类标准要求。 (五)加强环境管理,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根据《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5 〕4号)要求,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生态环境局峨山分局备案;加强应急演练,建立完善应急报告制度,落实应急物资和经费。 三、该项目《报告表》不存在重大变动。 四、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投入试运行后,及时报告并按规定自行组织开展竣工环保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营。 五、**市生态环境****支队、****环境局**、峨山分局要切实承担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履行属地监管职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环执法〔2021 ] 70号)要求,加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的监管。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根据《**市**县马头村光伏发电项目220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输变电项目动态总投资为167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计3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0%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实际总投资为1682万元,实际环保投资费用39.0万元,较《报告表》中预估环保投资37.0万元,增加了2.0万元,增加费用主要为施工材料遮盖物。 |
较《报告表》中预估环保投资37.0万元,增加了2.0万元,增加费用主要为施工材料遮盖物。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用植物措施撒播草种绿化。做好表土的剥离、集中堆放、拦挡、排水及回覆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渣)要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进行防护,禁止随意倾倒。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用植物措施撒播草种绿化。做好表土的剥离、集中堆放、拦挡、排水及回覆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渣)要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进行防护。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相关公告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