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电普安电厂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楼下110kV升压站至220kV新店升压站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拟审批公示
****电厂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楼下110kV升压站至220kV新店升压站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拟审批公示 2024-07-24
公示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电厂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楼下110kV升压站至220kV新店升压站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4年07月24日-2024年07月30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 0859-****919 传真: 0859-****045 通讯地址: **南州****广场****环境局 邮编: 562400
项目名称 | ****电厂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楼下110kV升压站至220kV新店升压站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建设地点 | |
建设单位 | ****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汉道昌工程****公司 |
项目概况 | ****电厂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楼下110kV升压站至220kV新店升压站110kV送出线路工程位于**县楼下镇、**镇、新店镇,起于《**县楼下金竹坪风光火****电站项目》楼下110kV升压站,止于《**县新店席草冲风光火****电站项目》220kV新店升压站,线路总长37km(架空线路段长约36.47km、地埋段长0.53km),共建设铁塔101基(直线铁塔50基、耐张铁塔51基)。 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4万元,占总投资的9.41%。环评不包含对楼下110kV升压站、220kV新店升压站的评价,本评估意见不包含对楼下110kV升压站、220kV新店升压站的评估。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 响的对策和措施 | ㈠施工期 1.扬尘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输电线路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材料运输、塔基施工、地埋电缆施工时产生的扬尘和粉尘。塔基、地埋电缆施工产生的扬尘、粉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由于露天堆放建材、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及建材的装卸所致。施工场地定期采用洒水降尘,可大大减少粉尘飘散,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施工材料运输道路主要为乡村道路,沿路居民将会受到车辆运输时产生的扬尘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采取低速行驶,车辆运输材料采取遮盖等措施后,车辆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审查意见:采取的扬尘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2.废水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输电线路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水主要为各种设备清洗、混凝土施工产生的废水以及施工场地雨水冲刷后形成的含泥雨水。废水产生量约1m3/d。输电线路分段施工,每段所产生的施工废水量很少,通过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一个临时沉淀池(容积约2m3)处理,回用于施工;施工人员每天最多30人,施工期不设置生活营地。环评参考《用水定额》(DB52∕T 725-2019)取80L/(人﹒d),则施工期用水量为2.4m3/d,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92m3/d,施工人员较为分散,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小,生活污水经当地居民化粪池收集后作农肥使用,在线路两侧周边存在大量耕地,可消纳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 审查意见:采取的废水处置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3.声环境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工程杆塔基础多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期源强(桩基5m)约为70dB(A)左右,为间歇声源。环评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21)中的工业噪声预测模式,主要对拟建项目施工期噪声源对敏感目标的影响进行预测。项目夜间不施工,居民点周边除项目施工外无其他较大声源,通过预测分析,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各居民点声环境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类标准。 项目采取的措施有:①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规定,在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06:00)禁止施工作业;②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高噪声设备应布置远离周边居民点的位置,降低施工噪声扰民,靠近居民点段塔基施工时设置移动声屏障等措施;③运输车辆在作业时,应采取限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等措施;④施工时需优化运输时间,物料和设备运输安排在昼间,禁止夜间运输;⑤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施工中减少不必要的金属敲击声;⑥施工单位应采用满足国家相应噪声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机械保养和维护,并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施工机械;⑦施工单位要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标明投诉电话,对投诉问题建设单位应及时与当地居民沟通解决。 审查意见: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4.固体废物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线路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用于绿化或基础平整使用,无废弃土石方量产生;产生的建筑垃圾优先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建设单位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中的有关规定,应由依法取得《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政府部门指定的地点统一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全部集中至各村寨的垃圾箱,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外运处理。 审查意见:采取的固废处置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5.生态环境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土地占用影响 项目输电线路共建设101基铁塔,永久、临时占地主要有塔基区、铁塔材料临时堆放区、牵张场等,占地合计13014m2,其中永久占地6464m2、塔基临时占地3300m2位于塔基永久用地范围内。 项目施工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塔基永久占地对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环评根据叠图分析,项目占地主要为灌木林地、乔木林地、其他林地、耕地、草地、裸岩地。永久占地将永久改变土地功能,原有地块上植被、地貌等被永久性改变,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原有空间结构、减少生物量、降低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塔基永久占地实际仅限于铁塔的4个支撑脚,项目永久占地面积相对评价区域来说,其改变面积很小,永久占地破坏的植被大部分是可以恢复的,随着施工结束,塔基永久占地植被可逐步得到恢复;项目输电线路沿线部分区域采用人工或畜力运输,材料临时堆放场地设置在塔基占地范围内,以尽可能减小项目临时占地面积及对周边植被扰动,且项目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可进行植被恢复,基本不影响其原有的土地用途。建设单位在施工完成后,需及时对临时用地进行植被恢复,本项目施工期对评价范围土地利用影响小。 项目采取的措施:①按设计规程需要砍伐的树,应留下树根及灌木草丛;②塔基施工完毕后,对周围植被进行恢复;③位于边坡的塔基采用高低基础配合来调整塔脚,减少开挖量,保护边坡稳定性;④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期临时占地(如:临时材料堆放场地等)进行迹地恢复;⑤利用现有道路,减少临时占地。 (2)项目占地造成植被的生物量损失 项目造成的植被损失主要来源为项目塔基占用灌木林地、乔木林地、其他林地、草地(天然牧草地和其他草地)和少量果园以及1号牵张场占用的灌木林地;项目施工期避开农季,不造成项目塔基及牵张场占用的耕地植被损失;项目塔基和牵张场占用的农村道路、裸岩硕地,几乎无植被覆盖,造成的植被损失量极小,可忽略不计。项目塔基施工场地布置于每个塔基用地范围内,塔基永久用地范围和塔基施工临时用地重叠,因此塔基植被生物量损失以塔基永久用地范围计算,得到项目占地对项目评价1km范围内的植被造成的生物量损失较少,同时在施工结束后塔基用地和牵张场的植被是可以恢复的,随着时间推移项目占地植被生物量可恢复与原有植被生物量相当的水平。 (3)对植被的影响 1)对一般植物**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 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堆放、基础开挖、施工人员践踏等将对评价区内的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种类绝对数目上,受影响最大的很可能是那些种类上较多、分布较为普遍的科、属植物。本项目施工场地占用的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乔木、杂草、低矮灌木等,均为区域植被中常见的种类和优势种,在评价区分布广、**丰富,具有较明显的次生性,且本项目砍伐量相对较少,故对植物**的影响只是一些数量上的减少,不会对它们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威胁,也不会降低区域植被物种的多样性。项目涉及砍伐林木,建设单位需到相关林业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②间接影响 施工期对野生植物的间接影响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废水、建筑垃圾对周边植物生境的影响。同时,由于人员汇集,施工人员可能会对周边野生植物造成破坏。建设单位需严格按照划定的施工红线进行施工,严禁超线施工,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和环保宣传,严禁施工人员破坏周边植物,严格落实施工期废气、废水、建筑垃圾等污染物的防治措施,可有效减缓施工期对评价范围内野生植物的间接影响,在施工结束后,这些影响即刻消失。 项目采取的措施:①线路路径选择时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线路采用提升架线高度减少树木砍伐,尽量增加跨域档距,减少塔基数量;②施工期对有条件、能移栽走的植被尽量移栽,对不能移栽的植被区域后期种植原有植被树种、草种进行植被恢复;③在线路塔基开挖时采取表土保护措施,施工前对占地范围内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并按原土层顺序回填,以便塔基占地处未固化的部分的土地恢复,土地恢复后进行绿化,还原其原有土地功能;④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应进行清理,并采取复垦或植被恢复等措施。架空线路塔基植被恢复选取本地适生的树、草种,采取“乔、灌、草”结合,乔木树种选择水土保持林,如**松、杉木等,灌木种选择马桑、火棘等,草籽选择白茅、铁芒、蕨等,同时严禁引进外来物种,恢复因项目施工所破坏的生态环境。 2)对天然林、公益林的影响 施工期对天然林、公益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扰动、人员活动等方面。①施工扰动:施工产生的废气、废渣、噪声等可能进入公益林、天然林,损害环境质量,间接影响林中生物群落的生存和繁衍;②施工人员活动:乱砍滥伐、随意践踏、胡乱堆放、管理不善等行为的发生可能会对公益林、天然林**造成直接的损害,需进行严格监管。 本项目输电线路工程量小,项目塔基永久占地及施工临时占地均不占用天然林、公益林;架空线路采取无害化跨越公益林、天然林,对靠近公益林、天然林两侧的塔基使用高塔,提升跨越线路与公益林、天然林垂直高度;短暂的施工期环境质量影响等不会改变公益林、天然林的结构和功能,不会使森林生态系统发生群落演替,也不会对项目周边森林生态系统环境造成系统性的破坏,对公益林、天然林的影响较小。 项目采取的措施:①架空线路跨越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的两侧采用高塔跨越,同时尽可能的提升线路与公益林和天然林的垂直距离,使线路与公益林和天然林的垂直距离保持在4m以上。架空线路跨越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采用无人机进行布线,禁止在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等环境保护目标范围内堆放土石方和设置临时设施。距离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较近的塔基施工产生的土石方,严格堆放在塔基占地范围内,避免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内的林木遭到破坏;②按照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林木砍伐作业设计》等工作,进一步优化使用林地。开展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及时办理林木砍伐手续,并按标准进行补偿和交纳植被恢复费;③根据《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林业局35号令)要求,办理完成林地使用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④施工前对表土进行剥离,施工完成立即采取乔灌草相结合恢复植被;⑤晴朗天气时,视情况每周等时间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等防尘措施。施工产生的废渣及时清理,防止挤压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内植被生存空间;⑥施工期禁止乱砍滥伐、随意践踏植被,禁止胡乱堆放土石方等行为,靠近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区域施工时需进行严格监管;⑦项目塔基拟用地占用有一般商品林林地,建设单位需到相关林业主管部门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后才可开工建设。建设单位严格按照项目红线进行施工,严禁超范围建设或其他任何形式侵占林地。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塔杆下方区域进行植被恢复,使得区域植被数量不减少。同时,种植树木尽量选择与砍伐树种一致或者乡土树木,避免引入外来物种,造成生物入侵;⑧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固体废物禁止向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内排放和倾倒;⑨项目在靠近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区域用地时,需在项目区域内设置截排水沟,将雨水引导远离国家Ⅱ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天然林区域。 3)架空线路对线下乔木林的影响 施工期对架空线路下乔木林的影响主要在架空线路布线带来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后,可有效减小对架空线路下乔木林地的影响:①跨越乔木林两侧塔基,采取因地制宜短腿配高低基础,采取高塔跨越、档距加大等措施,避免破坏架空线路下乔木植被;②跨越架空线路下乔木植被处采用无人机进行放线,放线通道不砍伐架空线路下乔木林地内的植被;③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严格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确保架空线路下乔木林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④禁止在架空线路下乔木林地范围内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架空线路下乔木林地;⑥施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植被恢复,且尽量选择当地乡土树种。 (4)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①不可逆影响 根据项目所在位置的环境特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占地及土石方的开挖等必然对动物生存的环境产生破坏,爬行动物中多种蛇类和鸟类中雀科及兽类的多种鼠类,因其生存环境的破坏而失去隐蔽场所和食物来源被迫转移他处,使其生存空间受到压缩。由于影响区域内相似生境分布较广,项目施工对动物生境影响小。此外,动物在转移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伤害,致使种群数量减少,但这种影响范围有限,多局限于永久占地区,不会对周围动物群造成大面积的影响。 ②可逆影响 项目建设中的人员车辆往来、施工临时占地以及施工人员的频繁活动等干扰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对一些动物产生威胁驱赶作用,特别是听觉和视觉灵敏的鸟类和一些兽类,因受这类影响而被迫从施工区逃离他处,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会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逐渐消除;施工人员的大量入驻可能出现捕食野生动物的不良风气,通过教育与有效管理,可以避免此类影响。 项目采取的措施:①施工期应尽量减少施工噪声、人员活动等对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活动、栖息的干扰;②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禁止对蛇类、蛙类、鸟类等野生动物乱捕乱杀。广泛开展宣传和教育,在认真做好施工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同时,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和法制教育。采用广播、张贴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向项目施工人员宣传野生动物的知识及保护的意义,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禁止非法狩猎、诱捕、毒杀野生动物和有效控制其他威胁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③严格控制施工影响范围,确定适宜的施工季节和施工方式。 (5)水土流失影响 本工程的建设对项目所在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对地面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破坏了原有地貌及植被,扰动后形成的松散土层,表层抗侵蚀能力减弱,使土壤失去了原有的固土防风的能力。 项目采取的措施:①线路施工临时弃土在杆塔施工区附近的空地上集中堆放,禁止在基本农田、公益林、天然林等环境保护目标范围内堆放。距离二级国家公益林、地方级公益林、天然林较近的塔基,严格堆放在塔基占地范围,减少林木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剥离的表土用作绿化覆土,多余土方平整在塔基处;②土方采取编织袋装土堆砌成护坡,对临时堆土进行防护;③基础开挖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中及时对裸露地表进行整治绿化;④在铁塔施工区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对开挖出来的土石方采用装土麻袋拦挡,对于容易流失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等)及临时弃土集中堆放、加强管理;⑤加强施工期的生态环境监理与监测工作,严格按照获得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施工。 (6)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影响 项目沿线区域存在永久基本农田,架空线路部分跨越、地埋线缆穿越永久基本农田。项目电缆沟开挖过程会影响永久基本农田的耕作,将导致植被破坏和生产力下降,形成裸露、松散地表,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扬尘如不采取措施,会大量沉降进入基本农田中,洒落在农作物叶面,影响作物光**用。 项目采取的措施:①在靠近基本农田的施工区域,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设置挡墙、护坡、护脚等防护措施,防止占用基本农田;②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严格控制土石方工程量,不得占用基本农田;③施工前做好保护基本农田的宣传工作,严禁进入、破坏项目周围的基本****工厂界。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施工;④施工结束后,对基本农田四周区域进行植被恢复;⑤做好施工场地的洒水抑尘,减轻施工扬尘对永久基本农田内作物的影响;⑥项目电缆沟开挖过程产生的耕作层土壤用于后期农田复垦,工程在施工期将严格控制临时占地面积,不损坏农田水利设施。施工完成后对涉及的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复耕,达到耕作标准。同时,建设单位须按照《**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征得相关******局、****农业农村局)同意后,对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办理相关的用地手续,并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或缴纳耕地开垦费。 (7)对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项目N5号塔距离马岭河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约40m,根据《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在项目线路段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保育区主要功能是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恢复自然生态、适当进行自然风景培育、发挥生态效益。区内禁止开山采石、毁林开荒、建筑房屋等活动。 项目线路及塔基均不涉及进入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内,不破坏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生态保育区内植被,同时项目距离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风景游赏区较远,不会对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观**造成影响。因此,项目对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的影响较小。 项目采取的措施:①项目施工期禁止随意出入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②线路塔基及地埋线路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覆盖防尘布,同时在靠近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一侧设置防尘网。晴朗天气时,视情况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等;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需集中收集,运至最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严禁随意丢弃。架空线路塔基、地埋线路开挖的土石方进行防风、防雨、防水土流失措施的遮盖网膜等进行压实,并定期进行检查,同时产生的土石方施工完成后及时回填;④向施工人员宣传生态环境的知识及保护的意义,使施工人员能够自觉地保护景区环境。 (8)对泥堡河的影响 项目架空线路N12号塔至N13号塔段线路跨越泥堡河,对泥堡河的影响分析如下: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粉尘若不进行治理,进入泥堡河中,将对其水质产生不利影响;②施工过程中跨越泥堡河线路两侧塔基,若不设置雨水截排水沟,土石方不采取进行遮盖及时回填等措施,雨季雨水将冲刷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使土石方随雨水进入泥堡河中,对泥堡河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采取的措施:①跨越泥堡河段架空线路施工采取无人机进线拉线;②泥堡河两侧线路塔基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覆盖防尘布,同时在靠近泥堡河一侧设置防尘网。晴朗天气时,视情况每周等时间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等。土石方等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同时避开大雨、大风天气运输;③施工过程中跨越泥堡河线路两侧塔基,设置雨水截排水沟,土石方采取进行遮盖、及时回填等措施;④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泥堡河两侧塔基施工区域进行植被恢复;⑤产生的施工废水需用于降尘使用,严禁排入泥堡河中;⑥产生的生活垃圾需集中收集,运至最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严禁随意丢弃。 (9)对南盘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 项目评价范围内南盘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红线呈班块状分布于项目N2号塔基西南侧约623m处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线路及塔基均不涉及进入生态保护红线内,施工及人员不破坏生态保护红线内植被和进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不会减少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因此,项目施工期对南盘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较小。 项目采取的措施:①施工期禁止施工人员随意出入生态保护红线内,向施工人员宣传保护生态保护红线的知识及保护的意义,使施工人员能够自觉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内生物多样性;②施工期设置临时防渗沉淀池,同时将沉淀池设置于远离生态保护红线一侧,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作抑尘,施工期废水不会进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③施工期固废及时清理,禁止向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倾倒,施工过程中需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施工后需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将产生的生活垃圾运送至当地居民生活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处理。 审查意见: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㈡运营期 输电线路运行后巡检人员如厕依托线路周边村寨居民户解决,不直接排放。 1.电磁辐射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架空线路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24-2020),本项目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架空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采用模式预测。本项目送出线路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的理论计算分别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 24-2020)附录C、D推荐的计算模型。 根据环评理论预测分析,本工程单回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非居民区底导线对地距离6m时,预测的电场强度最大****中心点-10m、10m处(2.965kV/m),满足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10kV/m的要求。预测的磁感应强度最大****中心点-10m、10m处(26.237μT),可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规定的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100uT要求;本工程单回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居民区底导线对地距离7m时,预测的电场强度最大****中心点-10m、10m处(2.342kV/m),预测的磁感应强度最大****中心点-10m、10m处(22.089μT),可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4kV/m和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100uT要求。 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575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3.217μT,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 (2)地埋电缆 环评输电线路电缆段选取已运行的****申陈线110kV电缆迁改工程作为类比线路,与本工程建设线路类比参数比较见表3。**锐浦****公司于2023年11月29日对类比线路进行了环保竣工验收监测,得到****申陈线110kV电缆迁改工程项目地下电缆沿线所测得的工频电场强度为6.59V/m~47.1V/m、工频磁场感应强度为0.0691μT~0.927μT,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要求。环评参照类比工程监测结果,本项目110kV地埋电缆段建成投运后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 (3)采取的措施 ①本项目架空线路单回110kV输电线路通过居民区时导线对地高度应高于7m;②线路选择时应尽量避开敏感点,与其他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严格按规程要求留有净空距离;③在线路运行后定期巡检,避免因线路故障造成工频电磁场异常增大;④采用良导体的钢芯铝绞线,减小静电感应、对地电压和杂音;⑤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选择相导线排列形式,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等电气设备、设施,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⑥对员工进行电磁环境影响基础知识培训,在巡检带电维修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暴露在电磁场中的时间;⑦线路杆塔上设置警示标志,线路及杆塔下方严禁长时间停留;⑧线路廊道征地范围内禁止**任何建筑物;⑨在架空输电线路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池、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和塔杆处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⑩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做好工程的环保竣工验收工作。 审查意见:采取的电磁辐射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2.声环境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 24-2020),电缆段不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因此环评声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架空线路段,环评选择110kV扎久Ⅱ回单回线路作为类比对象,类比参数见表4。**科正****公司于2022年10月19日-20日对类比线路噪声进行了监测,得到110kV扎久Ⅱ回单回线噪声衰减断面监测点位昼间噪声监测最大值为43dB(A),夜间噪声监测最大值为41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类标准。 环评根据类比监测结果预测:本工程拟建110kV输电线路投运后,架空段线路附近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类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噪声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类标准。 架空线路架设高度达到设计规范高度,基本不影响外环境,但还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降低噪声影响。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晕。在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导线对地高度,降低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影响。 审查意见: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3.固体废物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架空线路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运行维护更换下来的绝缘子、导线等金具,由建设单位回收后外售处置。 审查意见:采取的固废处置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4.生态影响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对植被的影响 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营期可能出现雷击事故引起灌丛草地火灾的潜在影响;线路定期维护和故障维修时,维护人员会对植被形成踩踏,也可能会因设备刮划等原因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由于线路通过林木密集段时采用高塔设计,运营期对不满足净距要求的零星树木进行削枝,能确保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出现雷击事故引起森林或灌丛草地火灾的风险很小。通常线路维护检查1个月左右进行1次,运行及维护人员的数量和负重都很有限,对植被的破坏强度小,不会带来明显的持续不利影响。 (2)对动物的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线路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的人员会对线路及周边的动物造成干扰;线路对鸟类飞行的影响。由于运行及维护人员的干扰强度很低,对动物活动影响极为有限。鸟类拥有适应空中观察的敏锐视力,很容易发现并躲避障碍物,飞行途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在100~200m的范围内调节飞行高度避开,鸟类在飞行时碰撞铁塔的概率不大,本项目对鸟类飞行的影响很小。同时,从同类线路的情况来看,线路建成后不会改变鸟类的迁徙途径,也不会影响鸟类的生活习性。 (3)景观影响 塔基和输电线路会切割原来连续的生态景观,使景观的空间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使得在原有背景上勾画出一条明显的人工印迹,与周围的天然生态景观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造成不良的视觉冲击。但本工程沿线人为干扰严重,形成了半人工—半自然的景观格局。因此,线路通道的建设不会对景观格局和景观美学产生明显影响。**塔基将会增加区域生态景观的斑块数量,减少原有生态景观的面积。与原有生态景观相比,新增斑块数量不大,塔基形成的斑块都较小,其影响程度有限。 (4)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影响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活动主要为线路例行安全巡检,巡检人员主要在已有道路活动,对交通不便的山地段,采用步行到达或巡检方式,同时避让永久基本农田,且例行巡检间隔时间长。巡检更换下来的绝缘子、导线等金具,由巡检人员当场带回单位后外售处置,禁止永久基本农田内堆放。综上分析,项目运营期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影响很小。 (5)对公益林、天然林的影响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活动主要为线路例行安全巡检,巡检人员主要在已有道路活动,对交通不便的山地段,采用步行到达或巡检方式,不涉及林木的砍伐,且例行巡检间隔时间长。巡检更换下来的绝缘子、导线等金具,由巡检人员当场带回单位后外售处置,禁止在公益林、天然林内堆放。运营期对公益林、天然林产生的影响很小。 (6)对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项目线路及塔基均不涉及进入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内,运营期间不破坏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内植被,对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的影响较小。 (7)对泥堡河的影响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活动主要为线路例行安全巡检,巡检人员主要在已有道路活动,对交通不便的山地段,采用步行到达或巡检方式,不进入泥堡河中,且例行巡检间隔时间长。巡检更换下来的绝缘子、导线等金具,由巡检人员当场带回单位后外售处置,禁止丢弃和随意处置。线路巡检产生的废物合理处置后,项目运营期对泥堡河产生的影响很小。 (8)对南盘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活动主要为线路例行安全巡检,不涉及进入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范围内,且例行巡检间隔时间长。巡检更换下来的绝缘子、导线等金具,由巡检人员当场带回单位后外售处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堆放。运营期对南盘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红线产生的影响很小。 (9)项目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 ①建设单位应对线路巡线工作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爱护保护区一草一木,严禁猎杀野生动物,禁止非法破坏植被;②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③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④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⑤在线路巡视时应留意电晕发生相对频繁的输电线路段,及时联系工程建设方进行线路维护。 审查意见: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