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拟审批信息公开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环评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72-412****6386;传 真:0872-412****2347电子信箱:****@163.com | |||||
项目名称 | ********服务区****加油站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村委会小教场 | 建设单位 | ****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评价机构 | **阳光****公司 | ||
项目概况 | |||||
****加油站占地面积为5824.86m2。项目**1栋站房,1个油罐区,油罐区设置30m392#汽油储罐1个,30m395#汽油储油罐1个,30m398#汽油储油罐1个,30m30#柴油储油罐1个,均为双层油罐,总储油量为105m3(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加油站内设1个罩棚,罩棚下设置4个加油岛,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项目油罐区及汽油加油机配套设置油气回收装置,站内配套设置三级油水分离池、化粪池及排水工程等配套环保设施。项目为**项目,项目建成后主要经营汽油、柴油零售业务、站内便利店等相关的销售服务,不涉及汽修服务。****加油站。项目总投资3675万元,环保投资109.5万元,占总投资2.98%。 | |||||
项目 | |||||
主要环境影响为废气、废水、噪声以及固体废物。 1、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扬尘、汽车尾气和装修废气;运营期废气主要为非甲烷总烃、汽车尾气及扬尘、食堂油烟。 3、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和雨季径流;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少量生活废水。 3、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挖掘机、装载机等施工设备;运营期噪声主要为砂石料生产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 4、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废弃土石方;运营期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油罐底泥及隔油池油污、废吸油毡。 | |||||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施工期涉及用水和排水的阶段主要是浇筑混凝土,在土石方阶段几乎不产生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养护、机械冲洗、场地冲洗等。项目施工时拟设置1个施工废水临时沉淀池(容积5m3),将引入池中的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大大降低废水中SS的含量,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施工废水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开挖及回填的土石方的临时堆放应远离农田沟渠,及时回填并夯实、尽量减少堆存量,避免水土流失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 (2)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少量的洗手废水,产生量较少,和施工废水使用同一个临时沉淀池(容积5m3)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施工期遇到下雨天气时,施工场地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雨水的冲刷,使得施工场地成为面源污染源。降雨冲刷地面浮土、建筑砂石等,降雨冲刷后形成的地表径流会携带泥沙,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可通过采取及时清扫场地减少地面浮土量,规范砂石堆放,加盖篷布,减小场地坡度等措施加以控制,同时项目施工场内拟沿场地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将施工场地内悬浮物浓度较高的初期地表径流雨水截留,导入临时沉淀池,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或洒水降尘。场内设置排水沟,将雨天形成的地表径流收集至沉沙池(1个,容积8m3),雨天地表径流经沉淀后回用作施工用水。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和其他细粒散装材料,应统一堆放,且采用篷布遮盖,避免露天堆放,对洒落的水泥等粉尘及时清扫;项目使用商品混凝土; (2)对运输粉料建筑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覆盖篷布,建筑材料轻装轻卸,尽量降低装卸高度; (3)对露天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及时清运垃圾,避免大风产生扬尘; (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定点堆放,且采用篷布遮盖; (5)采取洒水降尘; (6)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 HJ/T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施工场地周围应当设置围护和喷雾装置; (7)运输车辆车厢使用篷布严密遮盖,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 (8)运输车辆禁止超载,运输建筑材料堆放不应高出车厢箱体高度; (9)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 (10)工地出口5m内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并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后出场; (11)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是NOX、CO和THC等,也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由于施工区域相对开阔,而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排放相对较小,因此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尾气在空气中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评价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避免多个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对一些固定的、噪声强度较大的施工设备如电锯、切割机等单独搭建隔音棚,或建一定高度的夹层中空墙隔音降噪,可降噪5~10dB(A); (2)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安装减震设施,源强可降低2~3dB(A); (3)运输车应保持低速匀速行驶,以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合理安排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禁止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如特殊情况下必须连续作业时,项目建设方应在周边地区张贴安民告示,****政府或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后,方可开始施工,避免扰民事件的发生; (5)各种木材、金属的切割工作全部在现场的作业棚内进行,作业棚搭成封闭式; (6)合理安排物料运输时间及路线,尽可能远离居民区。 (7)加强管理,降低人为噪声影响: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等过程中减少碰撞噪声,并对工人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做到文明作业,减少作业噪声。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本项目与周边道路相比地势较低,项目建设过程中填方大于挖方,站房及油罐区挖掘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方,项目施工期不设置废土场,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全部在项目区回填。 (2)本项目建筑垃圾主要是一些废弃钢结构材料、水泥凝结废渣和各种包装材料等组成。本项目工程较为简单,项目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利用的回收****收购站,****管理部门指定地点。 (3)本项目施工人员主要聘用项目周边的建筑工人,施工期生活垃圾多为纸屑和塑料袋等,收集于垃圾桶内,定期运往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临时占地和土石开挖将对施工场地区域的植被造成破坏,泥土松散,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本环评提出以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施工期开挖临时排水沟截留泥沙,重点按照要求做好临时拦挡措施,针对施工期初期雨水,设置1个8m3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用水,防止造成施工期水土流失。施工中后期,及时做好地面硬化措施,减少地表裸露面积和时间,减少水土流失。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运营期非甲烷总烃主要产生于汽油的储存、卸油和车辆加油的各个过程(柴油挥发量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通过使用密闭双层罐储存、安装卸油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平衡工艺)、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油气回收工艺)等措施; (2)汽车尾气及扬尘均为无组织排放,尾气通过在站内种植绿化带有一定净化作用,扬尘通过硬化地面、种植绿化带使其得到减少,总体排放量较小; (3)本项目食堂规模较小,油烟排放量较小,通过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使其达标排放即可;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建立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2)生活污水中备餐间废水经隔油池(1个,容积0.5m3)处理后和其余生活污水、外来人员冲厕废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1个,容积8m3),初期雨水进入三级油水分离池(1个,容积4m3)处理,洗车废水经洗车废水沉淀池处理(1个,容积8m3),上述所有废水最终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套,处理规模6m3/d)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城市绿化、冲厕标准后回用于站区绿化、冲厕,不外排。后期待周边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后,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A等级)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噪声防治措施 (1)在场站进出口设置警示标识,限制鸣笛并要求低速行驶,降低交通噪声; (2)规范操作; (3)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修; (4)加油站面向东面、南面、北面均设高2.3m的实体围墙; (5)发电机设置在独立封闭房间内,并设置减振垫。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运营****加油站设置垃圾桶统一收集后委托**县环卫部门进行处理。 (2)项目备餐间配套隔油池会产生一定废油,产生的废油产生量约为0.005t/a,产生的废油清掏后交由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3)油泥应用收集桶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箱,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及时清运,合理处置,并与其签订处置协议。含油废沙应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箱,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及时清运,合理处置,并与其签订处置协议。储油罐外委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洗,清洗产生的油罐残渣及废液由清洗单位收集运走,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在项目区暂存。清洗过程产生的废抹布、废手套收集到项目区危废暂存箱中,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项目内设置专门的危险废物收集装置及危险废物暂存箱,本项目建议建设单位将危废暂存箱设置于卸油区旁,并设立台账。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油罐采用FF双层卧式油罐,并采用防腐防渗技术,对储油罐内外表面、油罐池的内表面、油罐区地面、输油管线外表面采取防渗防腐处理,并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 (2)加油管线采用固定工艺管道,且采用无缝钢管,在对钢管有严重腐蚀作用的土壤地段直埋管道时,选用耐油、耐土壤腐蚀、导静电的复合管材。 (3)隔油池、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洗车废水沉淀池、中水池按一般防渗要求进行了防渗。 (4)站房、项目区地面进行了硬化。 (5)设置低液位报警液位监测系统,卸油时当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0%时,高液位报警装置应被触动发出警示;当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5%时,禁止继续向油罐内卸油。 (6)各油罐池内均需设检测立管,定期检查油罐是否泄漏,并记录备案。 (7)油罐池内间隙用沙填充,一旦发生油品泄漏,吸收了油品的沙应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8)液位仪及在线监控报警系统1套,观测油罐是否渗漏,防止油品损失、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9)设置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规范加油作业,及时维护设施设备。 (10)项目对危废暂存箱按重点防渗要求进行防渗,防止危险废物中所含的油品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 (11)油罐区设置1口水位观测井,位于油罐区地下水流向的下游。观测油罐是否渗漏,防止油品损失、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6、土壤保护措施 (1)为防止大气沉降影响,尽可能从源头控制油气废气的产生,加油站应设置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规范的加油作业和及时维护设施设备等措施来减少油气废气的产生量; (2)项目的地面为混凝土硬化,项目的导流沟、三级油水分离池、储油罐、输油管线等采取防渗处理。 (3)设置低液位报警液位监测系统,卸油时当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0%时,高液位报警装置应被触动发出警示;当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5%时,禁止继续向油罐内卸油。 (4)采用双层储油罐,油罐采取防渗、防漏、防腐等处理。各油罐池内均需设检测立管,定期检查油罐是否泄漏,并记录备案。 (5)油罐池内间隙用沙填充,一旦发生油品泄漏,吸收了油品的沙应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 ①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防范措施 1)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及运输时间,尽量远离水源地和居民密集区,不在车辆高峰期运输; 2)油品的装运应做到定车、定人; 3)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在采取应急处理的同时,****机关和环保等有关部门,疏散群众,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积极协助前来救助的**、交通和消防人员抢救伤者和物资,使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 ②危险化学品贮存安全防范措施 1)埋地油罐采用内钢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在安装时主要防止损坏,4 个油罐均布置在埋地罐池内,罐池底部及四周安装厚度为35cm的筏板,并在罐周及罐顶回填细砂,最后在罐顶浇筑厚度25cm的混凝土层; 2)在储油区设置防渗漏观察井,安排专人进行每日巡检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处置; 3)对埋地油罐安装1套具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监测系统,液位监测系统具备渗漏检测功能,其渗漏检测分辨率不大于0.8L/h; 4)加油机下方采取配套的防渗底座(防渗钢板油盆),满足防渗漏要求; 5)加油管道采用热塑性双层复合管道,外层管道满足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系统试验压力的要求,双层管道系统的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缝隙贯通; 6)定期对贮罐及其他设备进行巡查,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③ 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管线) 1)热塑性双层复合管道采用配套的连接管件电熔连接其余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和法兰连接,埋地管线的外表面,应设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蚀保护层; 2)加油站的油品管线应埋地敷设埋设深度不低于0.4m,行车道下的管道增设套管。管道四周应回填不小于100 mm 厚中性沙子或细土;管沟进入建筑物、构筑物或防火堤处,必须设置密封隔断墙; 3)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应大于60L/min。加油枪宜采用自封式加油枪。 ④ 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1)加油站供电负荷等级应为三级。低压配电盘可设在站房内。配电盘所在房间的门、窗与加油机、油罐通气管口、密闭卸油口等的距离,不应小于5m; 2)加油站内的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穿越行车道部分,电缆应穿钢管保护。当电缆较多时,可采用电缆沟敷设。但电缆不得与油品、热力管线敷设在同一沟内,且电缆沟内必须充砂; 3)油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埋地油罐的罐体、量油孔、阻火器等金属附件,应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当站房及罩棚需要防止直击雷时,应采用避雷带保护; 4)加油站的防静电接地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⑤风险减缓措施 1)组织人员及时救火,并拨打119; 2)分层上报,及时断电、断水; 3)信息公开透明,及时通知附近居民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 4)火灾严重时,组织站内人员及周边居民迅速撤离。 ⑥事故应急措施 为保证企业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发生,并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根据原劳动部、化工部《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等规定,加油站应设立以站长为总指挥,副站长为副总指****救援队伍,****办公室、工程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实施细则,组织专业队伍学习和演练,提高队伍实战能力,防患于未然,以便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 |||||
公众参与情况 | |||||
无 | |||||
****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 建设单位信息公开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