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帕海高原湿地保护一入海河道及沿岸治理工程(一期)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115********0450953 | 建设单位法人:屈紫何 |
赵裕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县 |
**省迪庆****中心2号楼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纳帕海高原湿地保护一入海河道及沿岸治理工程(一期)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18版本:145-河湖整治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N7690-N7690-其他水利管理业 |
建设地点: | **省****县 |
经度: 纬度: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0-05-19 |
香环审〔2020〕13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6571.7736 |
211 | 运营单位名称:**** |
115********0450953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915********6330937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915********6330937 | 竣工时间:2020-09-30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7-12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8-09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www.****.com(**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本项目为河道治理工程 | 实际建设情况:**;本项目为河道治理工程 |
项目性质未发生变化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清淤工程:清淤河道范围为纳赤河下游河段,东起西景路,****处理厂,河道总长约2.5km,平均宽约12m,清淤疏浚量6287m3。 生态护岸工程:位于中游河道,**3个小型人工景观水坝,2334m2亲水平台,台阶式驳岸62m,石笼驳岸228m,硬质驳岸185m,浆砌石驳岸37.2m,混凝土驳岸56m,缓坡如水驳岸1295m,改造缓坡如水驳岸2287.8m;下游河道:**3447m河道护栏。 水系水质保持工程:中游河道:**雨水台地4780m2,植草沟7963m2,雨水花园6444m2,雨水口生态处理40个,改造河道长度775m;下游河道:**植草沟7257m2,雨水口生态处理12个。 生态缓冲带工程:中游河道:敞开绿地115528m2,生态绿岛1988m2;下游河道:**渡槽绿化1375m2,绿地26507m2。 截污干管建设及排污口封堵工程:中游河道:排污口封堵43个;下游河道:北岸**DN800长4100m的截污管,将北岸生活****处理厂处理;排污口封堵10个。 | 实际建设情况:根据调查:项目清淤工程清淤河道范围为纳赤河下游河段,东起西景路,****处理厂,河道总长约2.5km,平均宽约12m,清淤疏浚量17346m3; 生态护岸工程:位于中游河道,**3个小型人工景观水坝,2334m2亲水平台,台阶式驳岸82.87m,石笼驳岸228m,硬质驳岸185m,浆砌石驳岸92.12m,混凝土驳岸56m,缓坡入水驳岸1295m,改造缓坡入水驳岸5708.9m; 水系水质保持工程:中游河道:**雨水台地(3个,雨水台地一3480.23m2,雨水台地二1817.48m2,雨水台地三493.75m2)合计5791.46m2,植草沟7963m2,雨水花园1549.3m2,雨水口生态处理40个、**3个;改造河道长度775m;下游河道:**植草沟7257m2,雨水口生态处理12个; 生态缓冲带工程:中游河道:敞开绿地62153.2m2,生态植草袋1348.93m2,生态绿岛1868.46m3;下游河道:**渡槽绿化1718m2,整理绿地7926.5m2; 截污干管建设及排污口封堵工程:中游河道:排污口封堵43个;下游河道:北岸长3795.5m的截污管,其中:**DN800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1813.5m、DN1000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1982m;排污口封堵10个;**检查井54座,跌水井1座。 |
清淤工程实际清淤量超出设计阶段11059m3;生态护岸工程:实际建设台阶式驳岸超出设计20.87m,因漏项增加缓坡入水驳岸挡墙砂砾石回填5708.9m3;水系水质保持工程:实际建设雨水台地5791.46m2,与设计相比增加1011.46m2,雨水花园面积减少4894.7m2;生态缓冲带工程:中游河道实际建设敞开绿地62153.2m2,生态植草袋1348.93m2;剩余绿地进行生态维护下游河道渡槽绿化增加343m2;截污干管建设及排污口封堵工程:实际建设截污3795.5m,其中1982m截污管因现场实际需要调整管径增大200mm;增加检查井54座,其余建设内容与设计基本保持一致。 根据分析及调查,项目建设内容依据现场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工程变更手续审批合规、程序合法;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对变更部分落实了相对应的环保措施,未增大环境污染,建设期间未收到相关环保投诉;项目尚不构成重大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项目为河道治理项目,主要包括上游河道垃圾清理、中下游河道河道清淤、沿岸生态护岸建设、生态缓冲带建设、截污干管建设及排污口封堵等。 | 实际建设情况:根据调查:项目主要包括上游河道垃圾清理、中下游河道河道清淤工程、沿岸生态护岸工程、生态缓冲带建设工程、截污干管建设及排污口封堵工程。 |
项目为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旨在改善纳赤河河道生态环境,无具体生产工艺,运营期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废水治理工程:1、施工废水防治措施 ①施工期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设备冲洗水等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②基坑废水经集水井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剩余部分外排。 ③所有施工人员均不在工程区内食宿,施工期生活污水利用现有村庄污水收集系统收集、处理。 2、施工扰动和清淤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防治措施 ①本工程河道清淤采用干挖施工,对河底沉积物的扰动扩散程度和扰动范围相对较小。施工导流后在清淤段设置围堰,来减缓和避免对纳赤河水质的影响。围堰的设置和拆除应选择在非汛期,围堰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 ②抛石压载施工应避开洪水期,选在枯水季节进行,进行石料抛填前应进行精确定位,抛填采用“先中间,后两边”的方式,抛填过程中要防止漏抛、超抛,并保证抛填位置的准确性,减少抛石悬浮物的产生量,降低对周边水体水质的影响; ③河道整治清淤施工应避开洪水期,选在枯水期进行,施工过程中开挖的淤泥委托香****处理厂运营单位****及时由密闭、防渗罐车清运处置,淤泥不在项目区内堆放处置。减少河道清淤悬浮泥沙对河水体水质的影响。 3、北岸截污干管建设对纳赤河影响防治措施 ①截污干管铺设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②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小开挖面; ③合理设置导流沟; ④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开挖土石方临时堆存远离河道并及时回填; ⑤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 以上措施可以保证项目施工产生的废水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废气治理工程: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①在项目开工前成立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组成的建设施工扬尘污染防控治理工作组,加强项目建筑施工扬尘防控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检查。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预算并足额拨付; ②强化运输车辆管理,落实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并采取机械化密闭装置对车辆进行全遮盖,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遗撒或外漏而产生扬尘; ③强化洒水控尘措施,对挖泥等产生较大扬尘的作业须实行湿法作业;大风及重污染天气禁止施工;对道路应加大洒水、冲水频次,抑制道路扬尘;对道路绿化带应加大冲洗频次,保持叶面干净。对靠近敏感目标的施工场地除了洒水控尘外,还需在场地边缘设置高度为2.0m的围挡;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 ④强化建设工地施工现场管理,从源头上解决运输车辆轮胎及车身带泥上路引发扬尘污染。因此,运输车辆出入口配备有高压水枪清洗轮胎及车身的洗车平台,本次环评建议洗车平台保持24小时运行,派专人值班管理; ⑤临时堆土场的场坪、路面应当进行硬化处理,并保持路面整洁; ⑥临时堆土场周边应当配备高于堆存物料的围挡、防风抑尘网等设施 2、机械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机械和车辆的管理和维护; ②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 3、河道清淤恶臭污染防治措施 ①河道疏浚过程中,为减少臭气的排放,在附近分布有集中居民点的施工场地周围建设围栏,高度不低于2m,避免臭气直接扩散到岸边; ②淤泥委托香****处理厂运营单位****清运处置,不在项目区堆存、处置。清运过程要求采用密闭、防渗漏罐车运输; ③对施工工人采取保护措施,如配戴防护口罩、面具等。 噪声治理工程:①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②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限制夜间进行有强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尤其在夜间22:00至第二天06:00期间不可高强度施工作业。 ③施工作业带两侧应距离霞那村、开松村、****中学等敏感目标较近工程段施工期用屏障进行围挡,减弱噪声对外幅射,防止施工噪声对较近声环境敏感目标产生影响。 ④合理布局施工设备,尽量避免在同一施工地点放置较多的动力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高噪声施工机械尽量远离敏感目标布置。 ⑤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⑥建设与施工单位还应与施工场地周围单位、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让他们了解施工进度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并取得大家的共同理解。若因工艺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生态环境局批准,并向施工场地周围的居民或单位发布公告,以征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固废治理工程:河道散落垃圾经打捞后由垃圾运输车运输至附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点处置; ②项目淤泥委托香****处理厂运营单位****清运处置,不在项目区处置。清运过程要求采用密闭、防渗漏罐车运输; ③本项目产生土石方11.07万m3,可全部回填利用。临时堆存土石方远离河道一侧放置,大风天气遮盖堆存,及时清运回填,不得随意抛洒入附近地表水体。外购土石方需从具有合法手续的场所购买。 ④工程施工中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吃住依托各自家庭,工程区的生产管理和生活用房将采取租用形式,所有施工人员均不在工程区内食宿,施工期生活垃圾依托现有村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 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程:项目环评文件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严格控制项目建设用地、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施工过程管理、强化施工环境管理、加强对重点保护动物、野生动物、鱼类的保护、减缓环境敏感区影响等措施、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加强植被恢复树种应用等管理措施。 | 实际建设情况:废水治理工程:根据现场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 施工期施工单位采取的废水防治措施为: ①混凝土养护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②基坑废水沉淀后尽量回用,回用不完的再排放; ③工程位于**内,施工人员在**内食宿; 施工扰动和清淤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防治采取的措施为: ①河道清淤采用干挖,主要集中在旱季施工,开挖前设置了围挡。 ②抛石尽量减少水体的扰动; ③河道清淤在旱季进行施工; 北岸截污干管建设对纳赤河影响防治采取的措施为: ①截污干管铺设时,严格控制位置、高程及接缝处理; ②施工开挖按设计执行; ③分段设置了导流沟; ④开挖后的土方对放在安全区域,避免雨水冲刷流失,管道铺设后及时回填; ⑤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绿化、场地洒水降尘等。 废气治理工程:根据现场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 施工期施工单位采取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为: ①施工组织设计有环境保护专章,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单独列支; ②车辆均要求覆盖篷布,施工运输过程中未发生遗撒等情况; ③施工过程中落实了洒水降尘要求,场地边缘均设置了围挡; ④场地出入口设置了轮胎清洗池; ⑤堆土场进行了夯实; ⑥堆土场堆土后用抑尘网进行覆盖; 机械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机械和车辆的管理和维护; ②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 河道清淤采取的恶臭污染防治措施为: ①施工场地均设置了2m高的围挡; ②淤泥委托香****处理厂运营单位****(二污厂)清运处置,不在项目区堆存、处置; ③施工工人均均配发了劳动防护用品。 噪声治理工程:根据现场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 施工期施工单位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 ①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噪声在允许范围内; ②午休期间及夜间未进行施工; ③施工区域设置了围挡,敏感点附近采用隔声屏障进行围挡; ④施工设备布局分散,无噪声叠加情况; ⑤在出入口均设置了禁鸣警示牌; ⑥在施工区域设置了安全文明施工牌,施工期间无噪声污染投诉。 固废治理工程:根据现场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 施工期施工单位采取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为: ①按要求将垃圾集****填埋场填埋; ②项目淤泥委托****(二污厂)清运处置,不在项目区处置; ③项目土石方开挖后临时堆放,全部回填,临时堆放期间做好相关防流失措施;施工建筑****填埋场进行填埋; ④因不在项目区食宿,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依托现有城市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处理。 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程:根据现场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施工期施工单位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 严格管控用地,严禁超线;加强驾驶人教育,规范行车;临时土石方的堆放均设置了围挡;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了绿化恢复;现场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合理处置;加强施工管理,严禁猎杀野生动物;定期组织环保教育;春冬季节加强施工人员防火安全教育,保护林木,严禁捕杀野生动物等。 |
根据分析,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未发生重大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其他相关批复要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落实环保投资,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加强环保管理和监测工作,严格执行环评中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的建设性质、规模、地点和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等发生重大变动,你单位应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应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完工后,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自主开展竣工环保验收。 | 实际建设情况:根据实际调查:建设过程中已采取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已加强了环保管理和监测工作;根据分析项目未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通过项目自主竣工环保验收,合格。 |
未发生重大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临时沉淀池(施工期) | / | 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项目运营期无废水产生。 |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强化运输车辆管理、洒水控尘、配备高于堆存物料的围挡、防风抑尘网等(施工期) | / | 根据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可知项目在施工期间采取了相关防治措施:采取强化运输车辆管理、强化洒水控尘、加强建设工地施工现场管理、临时堆土场周边配备高于堆存物料的围挡、防风抑尘网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废气污染物;根据施工期环境监理监测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达标。项目运营期无废气产生。 | 施工期无组织废气监测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施工期间通过采取建设围挡、设置声屏障、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噪声污染(施工期)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 | 根据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可知项目在施工期间采取了相关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通过采取建设围挡、设置声屏障、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噪声污染,通过调查项目施工期间未发生噪声扰民事件,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有效;项目运营期无噪声产生。 | 施工期噪声监测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环评批复要求:项目运营期加强项目植被巡检,确保植被恢复不受阻。 | 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已及时清理剩余材料,对场地进行清理**整,并及时对项目区植被进行恢复;同时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管理力度。 |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