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DSA配置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125********309939B | 建设单位法人:罗加惠 |
王仕文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县 |
**县兴盟路406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DSA配置项目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7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Q8411-Q8411-综合医院 |
建设地点: | **省**市**县 ******2号综合住院楼2楼 |
经度:99.59333 纬度: 22.65039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6-20 |
普环准〔2023〕18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
2021-05-06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1100 |
40.5 | 运营单位名称:**** |
125********309939B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0112MA7FB3A729 | 验收监测单位:**市****公司 |
914********380587M | 竣工时间:2023-10-20 |
2023-10-24 | 调试结束时间:2023-10-25 |
2024-07-22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8-12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search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要求:1、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严格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需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应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应按期送检个人剂量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若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项目完工后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进行验收。5、在实施诊疗之前,应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应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尽量做到平均分配,以防因手术量过多造成个人剂量超过管理限值要求。7、DSA机房防护门外的醒目位置,拟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警示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警示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8、为加强核技术应用医疗设备所在区域的管理,限值无关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对项目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9、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具备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10、医院应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监测仪器,同时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X-γ辐射监测仪等。批复要求:(一)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使用低噪声设备及采取隔声减震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影响,场界噪声应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内。严格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控制室内环境。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立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水和****医院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二)加强辐射环境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对四面墙体、机房顶面、机房地面、防护门等采取射线屏蔽措施,完成DSA机房设置、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主要有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铅玻璃尺寸为1500×1200×20mm ,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设置相应标识;DSA介入室入口处设计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计有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锁装置;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平开防护门设置自动闭门装置;配备个人防护用品。设备运行对周围保护目标的辐射影响需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依法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辐射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辐射安全培训。(三)严防环境风险。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等,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四)加强信息公开。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定期发布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辐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 实际建设情况:1、医院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医院已严格要求辐射工作人员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的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已委****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个季度检测一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当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会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环评及批复中1台DSA,本次验收。5、医院制定了受检者告知制度,在实施诊疗之前,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已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依据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结果可知,医院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满足个人剂量管理限值要求。7、医院已在机房防护门外醒目位置张贴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在上方安装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8、医院已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将DSA机房划为控制区,控制室、前室、污物通道和设备间划为监督区,具体的分区划分图见图3-6。9、医院已制定了《DSA操作规程》、《****介入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辐射工作场所现场监测制度、方案》、《****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计划》、《****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10、医院已为所有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计,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辐射工作时佩戴,每季度****控制中心进行检测,DSA机房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具体见表3-2,医院已配备了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和1台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医院已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施工期间未接到投诉,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医院****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已落实,机房的辐射防护屏蔽措施均达到相关要求;DSA机房配置了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和《报告表》划分了监督区和控制区,制作了标识牌,防止人员误照射;DSA介入室入口处设置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了紧急停止按钮;经估算,辐射工作人员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2.33mSv,公众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1.11×10-2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医院依法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了《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了辐射监测方案并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了辐射安全培训。已落实,医院已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DSA操作规程》等,配备了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了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了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医院已加强信息公开,建立了公众参与平台,加强了宣传与沟通工作。 |
①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面积为57.2m2,验收时机房面积为60.18m2,DSA介入室面积增大,可减少辐射。原因:装修后机房的尺寸有一定的变动。 ②项目环评文件中,控制室的防护铅门为推拉铅防护门,验收时为平开防护铅门。原因:实际场所不够满足安装推拉铅防护门的条件。 ③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内配备一台风量为1000m3/h的通风系统,验收时机房连接楼层的空气循环机组最大风量为13500m3/h,另配置一台独立的排风机,风量较环评变大。原因:方便统一管理。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环评要求:1、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严格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需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应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应按期送检个人剂量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若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项目完工后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进行验收。5、在实施诊疗之前,应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应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尽量做到平均分配,以防因手术量过多造成个人剂量超过管理限值要求。7、DSA机房防护门外的醒目位置,拟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警示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警示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8、为加强核技术应用医疗设备所在区域的管理,限值无关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对项目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9、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具备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10、医院应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监测仪器,同时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X-γ辐射监测仪等。批复要求:(一)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使用低噪声设备及采取隔声减震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影响,场界噪声应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内。严格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控制室内环境。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立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水和****医院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二)加强辐射环境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对四面墙体、机房顶面、机房地面、防护门等采取射线屏蔽措施,完成DSA机房设置、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主要有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铅玻璃尺寸为1500×1200×20mm ,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设置相应标识;DSA介入室入口处设计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计有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锁装置;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平开防护门设置自动闭门装置;配备个人防护用品。设备运行对周围保护目标的辐射影响需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依法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辐射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辐射安全培训。(三)严防环境风险。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等,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四)加强信息公开。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定期发布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辐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 实际建设情况:1、医院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医院已严格要求辐射工作人员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的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已委****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个季度检测一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当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会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环评及批复中1台DSA,本次验收。5、医院制定了受检者告知制度,在实施诊疗之前,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已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依据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结果可知,医院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满足个人剂量管理限值要求。7、医院已在机房防护门外醒目位置张贴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在上方安装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8、医院已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将DSA机房划为控制区,控制室、前室、污物通道和设备间划为监督区,具体的分区划分图见图3-6。9、医院已制定了《DSA操作规程》、《****介入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辐射工作场所现场监测制度、方案》、《****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计划》、《****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10、医院已为所有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计,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辐射工作时佩戴,每季度****控制中心进行检测,DSA机房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具体见表3-2,医院已配备了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和1台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医院已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施工期间未接到投诉,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医院****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已落实,机房的辐射防护屏蔽措施均达到相关要求;DSA机房配置了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和《报告表》划分了监督区和控制区,制作了标识牌,防止人员误照射;DSA介入室入口处设置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了紧急停止按钮;经估算,辐射工作人员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2.33mSv,公众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1.11×10-2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医院依法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了《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了辐射监测方案并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了辐射安全培训。已落实,医院已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DSA操作规程》等,配备了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了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了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医院已加强信息公开,建立了公众参与平台,加强了宣传与沟通工作。 |
①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面积为57.2m2,验收时机房面积为60.18m2,DSA介入室面积增大,可减少辐射。原因:装修后机房的尺寸有一定的变动。 ②项目环评文件中,控制室的防护铅门为推拉铅防护门,验收时为平开防护铅门。原因:实际场所不够满足安装推拉铅防护门的条件。 ③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内配备一台风量为1000m3/h的通风系统,验收时机房连接楼层的空气循环机组最大风量为13500m3/h,另配置一台独立的排风机,风量较环评变大。原因:方便统一管理。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环评要求:1、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严格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需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应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应按期送检个人剂量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若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项目完工后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进行验收。5、在实施诊疗之前,应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应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尽量做到平均分配,以防因手术量过多造成个人剂量超过管理限值要求。7、DSA机房防护门外的醒目位置,拟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警示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警示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8、为加强核技术应用医疗设备所在区域的管理,限值无关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对项目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9、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具备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10、医院应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监测仪器,同时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X-γ辐射监测仪等。批复要求:(一)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使用低噪声设备及采取隔声减震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影响,场界噪声应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内。严格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控制室内环境。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立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水和****医院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二)加强辐射环境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对四面墙体、机房顶面、机房地面、防护门等采取射线屏蔽措施,完成DSA机房设置、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主要有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铅玻璃尺寸为1500×1200×20mm ,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设置相应标识;DSA介入室入口处设计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计有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锁装置;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平开防护门设置自动闭门装置;配备个人防护用品。设备运行对周围保护目标的辐射影响需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依法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辐射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辐射安全培训。(三)严防环境风险。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等,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四)加强信息公开。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定期发布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辐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 实际建设情况:1、医院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医院已严格要求辐射工作人员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的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已委****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个季度检测一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当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会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环评及批复中1台DSA,本次验收。5、医院制定了受检者告知制度,在实施诊疗之前,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已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依据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结果可知,医院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满足个人剂量管理限值要求。7、医院已在机房防护门外醒目位置张贴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在上方安装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8、医院已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将DSA机房划为控制区,控制室、前室、污物通道和设备间划为监督区,具体的分区划分图见图3-6。9、医院已制定了《DSA操作规程》、《****介入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辐射工作场所现场监测制度、方案》、《****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计划》、《****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10、医院已为所有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计,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辐射工作时佩戴,每季度****控制中心进行检测,DSA机房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具体见表3-2,医院已配备了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和1台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医院已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施工期间未接到投诉,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医院****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已落实,机房的辐射防护屏蔽措施均达到相关要求;DSA机房配置了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和《报告表》划分了监督区和控制区,制作了标识牌,防止人员误照射;DSA介入室入口处设置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了紧急停止按钮;经估算,辐射工作人员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2.33mSv,公众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1.11×10-2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医院依法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了《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了辐射监测方案并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了辐射安全培训。已落实,医院已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DSA操作规程》等,配备了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了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了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医院已加强信息公开,建立了公众参与平台,加强了宣传与沟通工作。 |
①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面积为57.2m2,验收时机房面积为60.18m2,DSA介入室面积增大,可减少辐射。原因:装修后机房的尺寸有一定的变动。 ②项目环评文件中,控制室的防护铅门为推拉铅防护门,验收时为平开防护铅门。原因:实际场所不够满足安装推拉铅防护门的条件。 ③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内配备一台风量为1000m3/h的通风系统,验收时机房连接楼层的空气循环机组最大风量为13500m3/h,另配置一台独立的排风机,风量较环评变大。原因:方便统一管理。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要求:1、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严格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需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应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应按期送检个人剂量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若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项目完工后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进行验收。5、在实施诊疗之前,应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应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尽量做到平均分配,以防因手术量过多造成个人剂量超过管理限值要求。7、DSA机房防护门外的醒目位置,拟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警示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警示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8、为加强核技术应用医疗设备所在区域的管理,限值无关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对项目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9、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具备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10、医院应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监测仪器,同时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X-γ辐射监测仪等。批复要求:(一)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使用低噪声设备及采取隔声减震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影响,场界噪声应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内。严格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控制室内环境。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立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水和****医院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二)加强辐射环境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对四面墙体、机房顶面、机房地面、防护门等采取射线屏蔽措施,完成DSA机房设置、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主要有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铅玻璃尺寸为1500×1200×20mm ,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设置相应标识;DSA介入室入口处设计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计有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锁装置;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平开防护门设置自动闭门装置;配备个人防护用品。设备运行对周围保护目标的辐射影响需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依法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辐射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辐射安全培训。(三)严防环境风险。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等,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四)加强信息公开。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定期发布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辐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 实际建设情况:1、医院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医院已严格要求辐射工作人员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的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已委****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个季度检测一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当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会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环评及批复中1台DSA,本次验收。5、医院制定了受检者告知制度,在实施诊疗之前,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已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依据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结果可知,医院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满足个人剂量管理限值要求。7、医院已在机房防护门外醒目位置张贴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在上方安装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8、医院已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将DSA机房划为控制区,控制室、前室、污物通道和设备间划为监督区,具体的分区划分图见图3-6。9、医院已制定了《DSA操作规程》、《****介入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辐射工作场所现场监测制度、方案》、《****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计划》、《****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10、医院已为所有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计,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辐射工作时佩戴,每季度****控制中心进行检测,DSA机房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具体见表3-2,医院已配备了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和1台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医院已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施工期间未接到投诉,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医院****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已落实,机房的辐射防护屏蔽措施均达到相关要求;DSA机房配置了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和《报告表》划分了监督区和控制区,制作了标识牌,防止人员误照射;DSA介入室入口处设置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了紧急停止按钮;经估算,辐射工作人员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2.33mSv,公众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1.11×10-2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医院依法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了《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了辐射监测方案并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了辐射安全培训。已落实,医院已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DSA操作规程》等,配备了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了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了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医院已加强信息公开,建立了公众参与平台,加强了宣传与沟通工作。 |
①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面积为57.2m2,验收时机房面积为60.18m2,DSA介入室面积增大,可减少辐射。原因:装修后机房的尺寸有一定的变动。 ②项目环评文件中,控制室的防护铅门为推拉铅防护门,验收时为平开防护铅门。原因:实际场所不够满足安装推拉铅防护门的条件。 ③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内配备一台风量为1000m3/h的通风系统,验收时机房连接楼层的空气循环机组最大风量为13500m3/h,另配置一台独立的排风机,风量较环评变大。原因:方便统一管理。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环评要求:1、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严格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需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应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应按期送检个人剂量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若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项目完工后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进行验收。5、在实施诊疗之前,应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应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尽量做到平均分配,以防因手术量过多造成个人剂量超过管理限值要求。7、DSA机房防护门外的醒目位置,拟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警示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警示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8、为加强核技术应用医疗设备所在区域的管理,限值无关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对项目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9、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具备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10、医院应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监测仪器,同时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X-γ辐射监测仪等。批复要求:(一)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使用低噪声设备及采取隔声减震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影响,场界噪声应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内。严格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控制室内环境。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立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水和****医院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二)加强辐射环境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对四面墙体、机房顶面、机房地面、防护门等采取射线屏蔽措施,完成DSA机房设置、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主要有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铅玻璃尺寸为1500×1200×20mm ,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设置相应标识;DSA介入室入口处设计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计有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锁装置;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平开防护门设置自动闭门装置;配备个人防护用品。设备运行对周围保护目标的辐射影响需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依法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辐射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辐射安全培训。(三)严防环境风险。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等,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四)加强信息公开。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定期发布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辐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 实际建设情况:1、医院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医院已严格要求辐射工作人员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的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已委****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个季度检测一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当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会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环评及批复中1台DSA,本次验收。5、医院制定了受检者告知制度,在实施诊疗之前,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已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依据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结果可知,医院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满足个人剂量管理限值要求。7、医院已在机房防护门外醒目位置张贴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在上方安装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8、医院已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将DSA机房划为控制区,控制室、前室、污物通道和设备间划为监督区,具体的分区划分图见图3-6。9、医院已制定了《DSA操作规程》、《****介入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辐射工作场所现场监测制度、方案》、《****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计划》、《****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10、医院已为所有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计,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辐射工作时佩戴,每季度****控制中心进行检测,DSA机房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具体见表3-2,医院已配备了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和1台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医院已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施工期间未接到投诉,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医院****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已落实,机房的辐射防护屏蔽措施均达到相关要求;DSA机房配置了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和《报告表》划分了监督区和控制区,制作了标识牌,防止人员误照射;DSA介入室入口处设置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了紧急停止按钮;经估算,辐射工作人员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2.33mSv,公众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1.11×10-2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医院依法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了《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了辐射监测方案并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了辐射安全培训。已落实,医院已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DSA操作规程》等,配备了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了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了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医院已加强信息公开,建立了公众参与平台,加强了宣传与沟通工作。 |
①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面积为57.2m2,验收时机房面积为60.18m2,DSA介入室面积增大,可减少辐射。原因:装修后机房的尺寸有一定的变动。 ②项目环评文件中,控制室的防护铅门为推拉铅防护门,验收时为平开防护铅门。原因:实际场所不够满足安装推拉铅防护门的条件。 ③项目环评文件中,机房内配备一台风量为1000m3/h的通风系统,验收时机房连接楼层的空气循环机组最大风量为13500m3/h,另配置一台独立的排风机,风量较环评变大。原因:方便统一管理。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3.2056 | 0.001 | 3.2065 | 0 | 0 | 3.207 | 0.001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要求:1、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严格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需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应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应按期送检个人剂量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若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项目完工后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进行验收。5、在实施诊疗之前,应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应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尽量做到平均分配,以防因手术量过多造成个人剂量超过管理限值要求。7、DSA机房防护门外的醒目位置,拟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警示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警示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8、为加强核技术应用医疗设备所在区域的管理,限值无关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对项目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9、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具备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10、医院应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监测仪器,同时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X-γ辐射监测仪等。批复要求:(一)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使用低噪声设备及采取隔声减震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影响,场界噪声应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内。严格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控制室内环境。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立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水和****医院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二)加强辐射环境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对四面墙体、机房顶面、机房地面、防护门等采取射线屏蔽措施,完成DSA机房设置、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主要有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铅玻璃尺寸为1500×1200×20mm ,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设置相应标识;DSA介入室入口处设计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计有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锁装置;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平开防护门设置自动闭门装置;配备个人防护用品。设备运行对周围保护目标的辐射影响需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依法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辐射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辐射安全培训。(三)严防环境风险。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等,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四)加强信息公开。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定期发布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辐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1、医院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医院已严格要求辐射工作人员遵守DSA操作规程,加强门灯连锁装置的维护。介入手术过程中曝光前确定防护门是否关闭,如果曝光过程中铅门未关闭,立即停止出束。3、医院已委****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每个季度检测一次,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分析,当检测结果存在超过个人剂量管理限值的情况,会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4、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环评及批复中1台DSA,本次验收。5、医院制定了受检者告知制度,在实施诊疗之前,事先告知患者或被检查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6、医院已合理分配医生的手术量,依据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结果可知,医院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满足个人剂量管理限值要求。7、医院已在机房防护门外醒目位置张贴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在上方安装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机房防护门外顶部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变亮。8、医院已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将DSA机房划为控制区,控制室、前室、污物通道和设备间划为监督区,具体的分区划分图见图3-6。9、医院已制定了《DSA操作规程》、《****介入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辐射工作场所现场监测制度、方案》、《****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计划》、《****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10、医院已为所有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计,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辐射工作时佩戴,每季度****控制中心进行检测,DSA机房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具体见表3-2,医院已配备了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和1台便携式X-γ辐射监测仪。医院已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施工期间未接到投诉,施工废料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设备的安装、调试由生产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工作在DSA介入室屏蔽防护措施已到位、防护门关闭的条件下进行。DSA介入室门外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运营期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医疗废****医院****处理站进行处理;介入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医院现有的环保设施统一处理。已落实,机房的辐射防护屏蔽措施均达到相关要求;DSA机房配置了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机房辐射屏蔽防护措施:介入室四周墙体:墙体为6cm夹层钢板墙+4mm铅板,具有约4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顶面:150mm混凝土楼板+4mm铅板,具有约5.8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地面:150mm混凝土楼板+50mm硫酸钡,具有约6.1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防护门:钢铅复合防护门,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介入室观察窗:控制室观察窗采用20mm厚铅玻璃,具有约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电缆线槽穿墙采用U型沟,电缆沟采用4mm厚铅板进行屏蔽防护,具有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通排风管道穿墙部分、弯管用4mm厚铅皮包裹,相当于4.0mm铅当量辐射防护水平;DSA介入室东侧设置控制室,面积为16.3m2。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和《报告表》划分了监督区和控制区,制作了标识牌,防止人员误照射;DSA介入室入口处设置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介入室门上设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DSA介入室内侧墙壁、控制台处均设置了紧急停止按钮;经估算,辐射工作人员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2.33mSv,公众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1.11×10-2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保护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中确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中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照射的要求。医院依法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了《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了辐射监测方案并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了辐射安全培训。已落实,医院已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DSA操作规程》等,配备了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定期开展了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设置了专职环保人员建立辐射防护台账,定期检查及记录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医院已加强信息公开,建立了公众参与平台,加强了宣传与沟通工作。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