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地区安多县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115********838149 | 建设单位法人:赵红丽 |
谭艺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自治区**市**县 |
**自治区**市**县帕那镇**北路18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地区**县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18版本:145-河湖整治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E4822-E4822-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 |
建设地点: | **自治区**市**县 |
经度: 纬度: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19-09-25 |
那环审〔2019〕95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3085 |
25 | 运营单位名称:无 |
无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圣希怡生态****公司 |
****0106MA60LKP73G | 验收监测单位:无 |
无 | 竣工时间:2020-04-15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7-09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8-06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0709nOMN0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水利工程:①**湖与噶弄错连接段整治;②噶弄错出口处(****头)溢流堰工程;③挡土墙工程;④水文、水质监测设备;⑤3米宽水利巡查道路。 生态修复工程:①安全网围栏(栏杆);②生态护坡工程;③植物种植工程;④环保宣传。 | 实际建设情况:水利工程:①**湖与噶弄错连接段整治;②噶弄错出口处(****头)溢流堰工程;③挡土墙工程;④水文、水质监测设备;⑤3米宽水利巡查道路。 生态修复工程:①安全网围栏(栏杆);②生态护坡工程;③植物种植工程;④环保宣传。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①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公告、宣传册发放及主要施工区设置警示牌等形式,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②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优化施工方案。对于进水枢纽工程的建设期,应控制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主体工程。 ③严格执行施工设计开挖范围,施工营地、材料堆场按设计地方布设,禁止乱堆乱放。规范施工人员及车辆进出,运输车辆禁止离道行驶,最大限度减轻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减少开挖面,以减少植被的破坏,禁止在雨天进行大规模挖方工程。对临时堆场加盖篷布,挖方妥善堆放,严禁随意堆放,填方及时夯实,及时覆盖,缩短松散泥土的暴露时间。 ④对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区域进行防治,采取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 ⑤对施工临时占地及时进行迹地清理、平整,恢复原有土地功能。 ⑥施工生产生活区使用结束后,需进行疏松平整,以利于植被恢复。工程结束后,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范围内需进行植物措施恢复植被;对主体工程的施工便道,严格控制其范围,禁止运输车辆下道行驶,在工程完工时,对便道碾压的地表进行疏松,平整。工程结束后,在平整的道路表面撒播草籽恢复植被。 1)施工场地应远离环境保护目标,合理布设施工机械,根据周围环境条件,尽量增加噪声源与周围敏感点的距离。因此,施工期应加强管理,对于周边敏感点密集的施工现场,高噪声设备应尽量放置远离敏感点。 2)认真组织施工安排,将噪声影响大的工程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禁止夜间及午休时间施工。确需夜间施工时,应将施工方案送相关环保部门审批,并及时在施工所在地区(区域)发布安民告示,让施工现场附近的单位和市民了解施工噪声影响,取得他们的理解,并且采取防范措施。 3)从合理施工组织方面,注意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修养护和正确使用,使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低声级水平,可视情况给强噪声设备装减震机座控制施工噪声源强和振动,减轻施工噪声对工程区域声学环境质量的影响,力争做到施工噪声不扰民。 4)建筑工程承包方在施工期应严格执行相关环境噪声(振动)管理规定,施工中除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外还用做到施工时间、时段、施工进度、施工原材料购进时间应精心安排、系统规划、规范施工。 5)对钢管、模板等构件装卸、搬运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现场木工棚应全封闭。严禁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鸣笛。 6)在居民民密集点施工时,要求设置临时围栏隔声,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在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可适当建立单面声障。 7)加强材料运输车辆的维护和管理,使车辆一直处于良好车况状态经,过居民居住点和繁华地带时,应减速行驶,禁止鸣笛。 1)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或冲洗设备,不外排; 2)生活污水经由旱厕收集后用于周边林草地施肥,不外排; 3)基坑排水采用水泵将基坑排水抽到取水口下游。 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①为防止施工产生扬尘污染,特别是在环境敏感地段施工时应采用喷洒水的湿法作业方式,以降低作业面的扬尘污染,使用水车洒水可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 ②对砂石、灰土等物料应采取遮盖等有效防尘措施,以减少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 ③在施工场地主要出入口设置过水槽,尺寸(5m×2m×1m)为10m3,底部做好防渗处理。要求进出运输车辆必须过水坑,并定期清掏水坑,防止运输车辆轮胎将砂石带出场外,造成一定的碾压起尘。 ④运输沙、石、水泥、垃圾的车辆装载高度应低于车厢上沿,不得超高超载。实行遮盖运输,以免车辆颠簸撒漏。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撒包;运输车辆装卸完货后应清洁车厢。 ⑤对施工生产区建围墙实施围挡。该生产区的堆料区要实施严格的苫盖措施,同时加强作业区内的洒水降尘,增加洒水频次。 ⑥对项目堤线施工开挖土方的临时堆存采取苫盖和围挡措施。堆放场设置土草袋防护,以彩条布覆盖,减少土方的露天堆放时间。 2)施工汽车尾气及设备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中选择排气污染物稳定且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使之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发挥其最大效率。 ②加强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护和保养,经常检查汽车的密封元件及进、排气系统是否工作正常,以减少汽、柴油的泄露,保证进、排气系统畅通,并使用优质燃料。 1)弃渣 项目弃渣回填于护岸低洼处及工程区其他低洼处,不设置弃渣场;分别在**湖与噶弄错连接段、**河入口处设置淤泥暂存场地,并在淤泥暂存处设置围堰,淤泥经自然干化达到含水率小于60%后用于回填于护岸低洼处及工程区其他低洼处。 2)建筑垃圾 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县建筑垃圾堆放处。 3)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依托**县环卫清运系统,****填埋场。 | 实际建设情况:①已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已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公告、宣传册发放及主要施工区设置警示牌等形式,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②已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优化施工方案。 ③已严格执行施工设计开挖范围,施工营地、材料堆场按设计地方布设,禁止乱堆乱放。已规范施工人员及车辆进出,运输车辆禁止离道行驶,最大限度减轻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施工已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减少开挖面,以减少植被的破坏,禁止在雨天进行大规模挖方工程。已对临时堆场加盖篷布,挖方妥善堆放,严禁随意堆放,填方及时夯实,及时覆盖,缩短松散泥土的暴露时间。 ④已对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区域进行防治,已采取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 ⑤已对施工临时占地及时进行迹地清理、平整,已恢复原有土地功能(已播散草籽进行恢复)。 ⑥施工生产生活区使用结束后,已进行疏松平整,以利于植被恢复。工程结束后,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范围内已进行植物措施恢复植被;对主体工程的施工便道,严格控制其范围,禁止运输车辆下道行驶,在工程完工时,已对便道碾压的地表进行疏松,平整。工程结束后,已在平整的道路表面撒播草籽恢复植被。 1)施工场地已远离环境保护目标,合理布设施工机械,已根据周围环境条件,尽量增加噪声源与周围敏感点的距离,高噪声设备远离敏感点。 2)已认真组织施工安排,将噪声影响大的工程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禁止夜间及午休时间施工。 3)已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修养护和正确使用,使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低声级水平,设备基础减振。 4)建筑工程承包方在施工期已严格执行相关环境噪声(振动)管理规定,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精心安排、系统规划施工时间、时段、施工进度、施工原材料购进时间。 5)对钢管、模板等构件装卸、搬运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现场木工棚已全封闭。已严禁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鸣笛。 6)在居民民密集点施工时,已设置临时围栏隔声,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在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已适当建立单面声障。 7)已加强材料运输车辆的维护和管理,使车辆一直处于良好车况状态经,过居民居住点和繁华地带时,已减速行驶,禁止鸣笛。 1)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已用于洒水降尘或冲洗设备,不外排; 2)生活污水经由旱厕收集后已用于周边林草地施肥,不外排; 3)基坑排水已采用水泵将基坑排水抽到取水口下游; 4)项目涉水施工,经回顾调查,工程导流实际的导流方式为分段式导流,在修建护岸、溢流堰、清淤时,采取在主河段全程设置围堰(围堰采用开挖河床砂砾石料堆砌)导流,为施工提供干作业面,工程分段进行。经回顾调查,工程施工段水质良好,未对工程段水环境的造成恶劣环境影响。 ①已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 ②已对砂石、灰土等物料采取遮盖等有效防尘措施,减少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 ③已在施工场地主要出入口设置过水槽,底部做好防渗处理。已要求进出运输车辆过水坑,并定期清掏水坑,防止运输车辆轮胎将砂石带出场外,造成一定的碾压起尘。 ④运输沙、石、水泥、垃圾的车辆装载高度低于车厢上沿,未超高超载。实行遮盖运输,以免车辆颠簸撒漏。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撒包;运输车辆装卸完货后应清洁车厢。 ⑤已对施工生产区建围墙实施围挡。生产区的堆料区已实施严格的苫盖措施,同时已加强作业区内的洒水降尘,增加洒水频次。 ⑥已对项目堤线施工开挖土方的临时堆存采取苫盖和围挡措施。堆放场已设置土草袋防护,以彩条布覆盖,减少土方的露天堆放时间。 ①施工中已选择排气污染物稳定且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使之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已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发挥其最大效率。 ②已加强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护和保养,经常检查汽车的密封元件及进、排气系统是否工作正常,以减少汽、柴油的泄露,保证进、排气系统畅通,并使用优质燃料。 1)弃渣 项目弃渣已回填于护岸低洼处及工程区其他低洼处,未设置弃渣场;已分别在**湖与噶弄错连接段、**河入口处设置淤泥暂存场地,并在淤泥暂存处设置围堰,淤泥经自然干化达到含水率小于60%后已用于回填于护岸低洼处及工程区其他低洼处。 2)建筑垃圾 已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县建筑垃圾堆放处。 3)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已依托**县环卫清运系统,****填埋场。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①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公告、宣传册发放及主要施工区设置警示牌等形式,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②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优化施工方案。对于进水枢纽工程的建设期,应控制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主体工程。 ③严格执行施工设计开挖范围,施工营地、材料堆场按设计地方布设,禁止乱堆乱放。规范施工人员及车辆进出,运输车辆禁止离道行驶,最大限度减轻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减少开挖面,以减少植被的破坏,禁止在雨天进行大规模挖方工程。对临时堆场加盖篷布,挖方妥善堆放,严禁随意堆放,填方及时夯实,及时覆盖,缩短松散泥土的暴露时间。 ④对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区域进行防治,采取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 ⑤对施工临时占地及时进行迹地清理、平整,恢复原有土地功能。 ⑥施工生产生活区使用结束后,需进行疏松平整,以利于植被恢复。工程结束后,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范围内需进行植物措施恢复植被;对主体工程的施工便道,严格控制其范围,禁止运输车辆下道行驶,在工程完工时,对便道碾压的地表进行疏松,平整。工程结束后,在平整的道路表面撒播草籽恢复植被。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工程场地过程中严格划定开挖范围,严禁乱采乱挖。工程砂石料应在商业料场购买:严禁私自开采。严格按照已确定的施工范围进行工作,对临时堆场采取拦挡措施,落实工程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工作。 | ①已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已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公告、宣传册发放及主要施工区设置警示牌等形式,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②已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优化施工方案。 ③已严格执行施工设计开挖范围,施工营地、材料堆场按设计地方布设,禁止乱堆乱放。已规范施工人员及车辆进出,运输车辆禁止离道行驶,最大限度减轻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施工已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减少开挖面,以减少植被的破坏,禁止在雨天进行大规模挖方工程。已对临时堆场加盖篷布,挖方妥善堆放,严禁随意堆放,填方及时夯实,及时覆盖,缩短松散泥土的暴露时间。 ④已对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区域进行防治,已采取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 ⑤已对施工临时占地及时进行迹地清理、平整,已恢复原有土地功能(已播散草籽进行恢复)。 ⑥施工生产生活区使用结束后,已进行疏松平整,以利于植被恢复。工程结束后,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范围内已进行植物措施恢复植被;对主体工程的施工便道,严格控制其范围,禁止运输车辆下道行驶,在工程完工时,已对便道碾压的地表进行疏松,平整。工程结束后,已在平整的道路表面撒播草籽恢复植被。 在工程场地过程中严格划定开挖范围,杜绝乱采乱挖。工程砂石料在商业料场购买;未私自开采。严格按照已确定的施工范围进行工作,已对临时堆场采取拦挡措施,已对工程临时占地的植被进行恢复,目前植被生长良好。 |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