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城际铁路宜宾大观牵引站220kV供电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5********851243j | 建设单位法人:江泰廷 |
张鹏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区 |
****岸长江大道中段17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川**际铁路****牵引站220kV供电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20-D4420-电力供应 |
建设地点: | **省**市三江新****开发区),**省**市**区,**省**市**县 |
经度: 纬度: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08-12 |
宜环函〔2022〕155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7745.3824 |
58.8 | 运营单位名称:**** |
915********851243J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德创力盛****公司 |
****0100MA6CMW3Q85 | 验收监测单位:**省核工业辐****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1500MA674UK057 | 竣工时间:2023-11-01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7-01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7-26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www.****.cn/html/main/col2749/2024-07/01/202********039****98387_1.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1)云台220kV变电站~**牵引站**220kV线路工程“线路Ⅰ”。 **线路起于已建云台220kV变电站出线架构,止于拟建**220kV牵引站,全线架空,长约18.0km(其中双回塔单边挂线约1.0km,单回三角架设约17.0km),导线均采用2×JL3/G1A-400/35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分裂方式为双分裂,**塔基53基。同塔架设2根 OPGW-48(72)B1-120光缆。 (2)古佛220kV变电站~**牵引站**220kV线路工程“线路Ⅱ”。 **线路起于已建古佛220kV变电站出线架构,止于拟建**220kV牵引站,全线架空,长约25.3km****电站侧终端塔采用双回塔单边挂线外,其余均为单回三角架设),导线均采用2×JL3/G1A-400/35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分裂方式为双分裂,**塔基75基。同塔架设2根 OPGW-48(72)B1-120光缆。 (3****电站220kV间隔扩建。 在既有云台220kV变电站内扩建220kV出线间隔1回,本次扩建在站内实施,利用前期预留的6#间隔,不涉及土建施工,仅进行设备安装。 (4****电站220kV间隔扩建。 在既有古佛220kV变电站内扩建220kV出线间隔1回,本次扩建在站内实施,利用前期预留的8#间隔,不涉及土建施工,仅进行设备安装。 | 实际建设情况:(1)云台220kV变电站~**牵引站**220kV线路工程“线路Ⅰ”。 线路起于云台220kV变电站出线架构,止于**220kV牵引站,全线架空,长17.49km(其中云台220kV变电站出线段0.985km采用双回塔单边挂线,其余16.505km采用单回三角架设),导线均采用2×JL3/G1A-400/35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分裂方式为双分裂,**铁塔51基。同塔架设2根 OPGW-48(72)B1-120光缆。 (2)古佛220kV变电站~**牵引站**220kV线路工程“线路Ⅱ”。 线路起于古佛220kV变电站出线架构,止于**220kV牵引站,全线架空,长25.519km(其中古佛220kV变电站侧终端塔采用双回塔单边挂线进站,其余均为单回三角架设),导线均采用2×JL3/G1A-400/35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分裂方式为双分裂,**铁塔73基。同塔架设2根 OPGW-48(72)B1-120光缆。 (3****电站220kV间隔扩建。 在既有云台220kV变电站内扩建220kV出线间隔1回,本次扩建在站内实施,利用前期预留的6#间隔,不涉及土建施工,仅进行设备安装。 (4****电站220kV间隔扩建。 在既有古佛220kV变电站内扩建220kV出线间隔1回,本次扩建在站内实施,利用前期预留的8#间隔,不涉及土建施工,仅进行设备安装。 |
(1)云台220kV变电站~**牵引站**220kV线路工程“线路Ⅰ”。 线路Ⅰ现运行名称为“220kV台坝线”,与环评阶段相比,线路总长度减少0.51km,铁塔数量减少2基,线路采用的架设方式、导线型号等均与环评阶段一致。 (2)古佛220kV变电站~**牵引站**220kV线路工程“线路Ⅱ”。 线路Ⅱ现运行名称为“220kV佛坝线”,与环评阶段相比,线路总长度增加0.219km,铁塔数量减少2基,线路采用的架设方式、导线型号等均与环评阶段一致。 (3****电站220kV间隔扩建。 无变化 (4****电站220kV间隔扩建。 无变化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电力供应 | 实际建设情况:电力供应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一)应尽可能保证导线表面光滑无尖锐凸起,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并按报告书要求架设导线高度,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确保工程周围区域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要求,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关限值要求。 (二)严格按照国家和当地相关要求,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划定施工红线,严禁越线施工;优化施工布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洒水降尘、遮盖挡护等措施,减缓施工期对工程区域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期生活污水利用既有设施收集处理;加强施工废弃物收集、转运过程的管理,避免二次污染;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进一步优化工程选线和铁塔设置、施工工艺及布局,严格控制作业区域和运输路线,控制和减少植被破坏;工程建设期间的表层土应妥善保存和养护,用于后期施工迹地恢复,保证植被成活率,施工结束后选择当地适生物种进行植被修复等措施,并强化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物安全。 (三)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应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以适当、稳妥、有效的方式,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担心,及时解决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回应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应避免因相关工作不到位、相关措施不落实,导致环境纠纷和社会稳定问题。 | 实际建设情况:(一)经核实,导线选型及架线方式与环评阶段一致,根据本次布点监测,云台220kV变电站、古佛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侧声环境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 类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所有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4000V/m,架空线路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工频电场强度10kV/m的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工频磁场强度100μT的要求。 (二)已落实。根据现场调查及走访施工单位,施工前制定要严格的施工方案,划定有严格的施工红线,施工期间无超范围施工现象;制定了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施工期间,采取了湿法作业、打围施工,对道路进行洒水、清扫,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并在大风、干燥天气条件下适当增加了洒水次数,以减肖减小扬尘影响;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了妥善处置,间隔扩建工程施工生活废水依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施工人员清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站集中处置,现场调查未发生施工人员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同时项目施工所在区域内未发现有未清理的其他固体废弃物;施工设备选择了低噪声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了维护和保养,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合理安排了施工时间,施工活动集中在昼间进行,夜间未施工,避免了施工噪声对周边的居民的影响,施工期间未发生项目噪声扰民及相关环保投诉;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了施工现场和对压实的土地进行了翻松、整治,并采取复耕或复绿的方式对塔基周围临时占地进行了植被恢复,现状整体恢复情况较好。 (三)据现场调查,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通过积极与公众沟通,做好了本项目宣传、解释工作。竣工环保验收阶段,建设单位与验收调查单位通过现场走访等方式向附近公众进行了电建环保知识的宣传。现场调查期间未收到居民对项目的投诉等,施工期间无阻工、投诉等环境纠纷和社会稳定问题。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一、前期。线路在设计阶段尽可能降低景观影响;线路路径选择时尽量缩短线路长度,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掏挖型基础,尽量少占土地,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及水土流失影响;尽量增加跨越档距,减少塔基数量,塔基位置选择尽可能避让集中林木,减少树木砍伐和植被破坏。在通过林木密集区时,尽量通过抬高铁塔减少树木的砍削量;云台220kV变电站、古佛220kV变电站****电站预留空地进行,施工活动对站外生态环境无影响。二、施工阶段。(1)植物保护措施:①施工期应该按照矿段规划遵循有序施工、文明施工的原则,做到施工材料堆放有序,施工道路通畅,施工人员各尽其职,使施工有条不紊进行。对施工人员加强环保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肆意破坏当地自然植被。②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需及时进行组装,减少现场堆放时间。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装袋,并在结束施工时带出施工区域,不得随意丢弃于施工区域的天然草丛中,避免对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③积极贯彻《森林防火条例》,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施工人员吸烟及其它生活和生产用火的火源管理。建立施工区森林防火及火警警报系统和管理制度,一旦出现火情,立即向林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同时组织人员协同当地群众积极灭火。④塔材、金具等材料输运到施工现场需及时进行组装,减少现场堆放时间,减少对草地植被的占压。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装袋,并在结束施工时带出施工区域,不得随意丢弃于施工区域的天然草丛中,避免对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对塔基施工基面遗留的余土进行及时清理,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后植被恢复。,⑤按照林地管理相关规定办理林地使用许可证、林木采伐证等相关手续,严格按照林业主管部门下发的林地使用许可证规定的占地范围和林木采伐证规定的林木采伐数量进行采伐作业,严禁超范围、超数量采伐林木,并缴纳植被恢复费,由当地林业部门进行异地造林,减少植被的损失。禁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带入外来物种,保护原有生态环境。(2)动物保护措施:①兽类:本项目线路沿线以小型兽类为主,针对这些小型兽类,应严格控制最小施工范围,保护好小型兽类的活动区域,对工程废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尽量避免生活垃圾为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提供生活环境。对于大中型兽类,应做到施工活动要集中时间快速完成,避开兽类繁殖季节施工;禁止偷猎、下夹、设置陷阱的捕杀行为,违者严惩。特别注意对野猪、猪獾、黄鼬等有观赏和食用价值兽类的保护;通过减少施工震动、敲打、撞击和禁止施工车辆鸣笛等措施避免对野生动物产生惊扰;杜绝夜间施工,以保证野生动物夜间的正常活动或迁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早晨和黄昏时段开展高噪声作业(多为动物的休息和觅食时段);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和重建,尽可能早地恢复遭受破坏地段的自然生境原貌、野生动物的可利用生境和草地生产能力,使由于施工影响而远走异地的野生动物能够尽早回到相对熟悉的家园和环境,减缓建设过程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 ②鸟类:尽量减少施工对鸟类活动区域的破坏,极力保留临时占地内的乔木、灌木草本,条件允许时边施工边进行植被快速恢复,缩短施工裸露面;加强水土保持,促进临时占地区植物群落的恢复,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活动环境;对因施工期间破坏的各种植被和生境类型,应尽量通过实施生态恢复措施使其逐步得到恢复,使野生动物失去的生境得以部分恢复,同时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活动环境。③爬行类:严防燃油及油污、废水泄漏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对工程废物要及时运出保护区妥善处理,防止遗留物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止对爬行动物本身及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早晚施工注意避免对爬行动物造成碾压危害,冬春季节施工发现冬眠的蛇及两栖动物,严禁捕捉;冬春季节施工发现冬眠的蛇窝及其他动物冬眠地,应采取措施将其安全移至远离工区的相似生境中。④两栖类:工程建设禁止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下河(溪流),不会对河流河道和水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两栖类也不会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但应加强对油料、燃料等重污染物质的安全责任制管理,严控泄漏事故对溪流水质及两栖类产生影响。三、环境保护设施运营期。本项目投运后,除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外,其它占地均为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其原有功能,不影响其原有的土地用途。在线路运行维护过程中应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加强用火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在线路巡视时应留意电晕发生相对频繁的输电线路段,及时联系工程建设方进行线路维护,保证在此附近活动的动物安全;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人员在进行维护检修工作时,尽量不要影响区域内的动植物,不要攀折植物枝条,以免影响动植物正常的生长和活动。 | 一、前期。根据查阅项目设计资料及现场踏勘,环境保护措施已落实。本项目呈点线式分布,线路在设计时结合了区域地形地貌进行选址选线,对区域自然景观视觉无影响。线路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改良塔型基础、紧凑型设计,尽量少占土地,塔基施工时条件好的塔基选用了原状土基础,部分塔基根据地形采用了高低腿型式,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及水土流失影响。线路在施工图设计时已进行优化,塔基尽可能避让了集中林木,有效的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线路整体长度减少0.291km,采用增加跨越档距的方式,相比环评阶段塔基数量整体减少了4基,减少了占地;根据实地踏勘,输电线路采用抬高铁塔高度的方式穿越密林去,减少了林木的砍伐。根据《川**际铁路****牵引站220kV供电工程 施工图设计》资料及现场调查,云台220kV变电站、古佛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施工活动均在站内预留空地进行,本次仅涉及设备安装,无土建施工,施工活动未对站外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二、施工阶段。根据查阅《川**际铁路****牵引站220kV供电工程 施工图设计》资料、走访施工单位及现场调查,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已落实。(1)植物保护措施:经调查,施工前施工单位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环保知识相关培训。施工前,在施工区域设置了宣传牌和标语,施工过程中加强了人员管理,施工区域内的野生植物**未受到明显影响。经调查,施工期各施工临时占地均铺设有彩条布或其他铺垫物,塔材、金具等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及时的进行了安装,有效的减少了对周围植被的占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经收集装袋后,由施工单位不定期清运。经实地踏勘,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了施工现场,并采取复耕或复绿的方式对塔基周围临时占地进行了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均采用当地既有、常见物种,恢复情况较好。经调查,施工前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森林防火条例》培训,加强了防火宣传教育,根据现场调查及走访施工单位,施工期在施工区内建立有防火及火灾警报系统,施工现场配备有消防水、灭火器等灭火器材,并安排有专门的消防管理人员进行监管,施工期间无施工人员带明火入山,禁止吸烟、生火取暖,施工期间无火灾事故。经调查,塔材、金具等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及时的进行了安装,有效的减少了对草地植被的占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经收集装袋后,由施工单位不定期清运。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了施工现场和对压实的土地进行了翻松、整治,并采取复耕或复绿的方式对塔基周围临时占地进行了植被恢复,现状整体恢复情况较好。经调查,建设单位取****草原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对于砍伐的树木已缴纳了相关林木补偿费用,施工期间已尽可能的减少林木砍伐,砍伐林木已严格按照林业主管部门下发的林地使用许可证规定的占地范围和林木采伐证规定的林木采伐数量进行采伐作业,无超范围、超数量采伐林木;现场调查期间未发现外来物种。(2)动物保护措施:①兽类:经调查,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区域设置了施工围栏,施工活动集中在占地红线范围内,未超范围施工,尽可能的减小了对小型兽类的活动区域的影响;经调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收集装袋后,由施工单位不定期清运;经调查,施工过程中未发生野生动物被捕杀的情况;经调查,施工过程中已通过减少施工震动、敲打、撞击和禁止施工车辆随意鸣笛等措施减小了对野生动物产生惊扰;经调查,施工期无夜间施工现象,合理的安排了施工时间,早晨和黄昏时段未开展高噪声作业。②鸟类:经调查,施工活动集中在占地红线范围内,未超范围施工,在施工活动区域类已尽可能的保留了原有的乔木、灌木草本及根系,施工过程中采用边施工边进行植被快速恢复的方式,对施工破坏的植被区及时的进行了恢复,并对线路沿线区域的植被抚育和管护;经实地踏勘,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了施工现场,并对塔基周围临时占地进行了植被恢复,施工区域水土保持良好;经调查,施工期间破坏的各种植被和生境类型均已逐步得到恢复,未对鸟类的栖息、活动环境造成影响;③爬行类:经调查,施工期无油类物质及废水泄漏,未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经调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收集装袋后,由施工单位不定期清运,未对爬行动物本身及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经调查,施工过程中未发生捕捉蛇及两栖动物的情况;经调查,冬春季节施工过程中未发现冬眠的蛇窝及其他动物冬眠地。④两栖类:经调查,施工期未发生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下河(溪流)的现象,无油料、燃料等重污染物质泄漏,项目建设未对溪流水质及两栖类产生影响。三、环境保护设施运营期。根据查阅《川**际铁路****牵引站220kV供电工程 施工图设计》资料、走访建设单位、运行单位及现场调查,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已落实。根据本次现场踏勘,本工程施工结束后塔基周围按照原有土地用途进行了恢复,未影响其原有土地用途;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采取削枝的方式处理;运行单位制定了火灾应急预案,加强对运行维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运维人员安全意识,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加强对火源的控制,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经调查,日常维护中未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运行单位加强人员管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现阶段线路运行维护过程中的相关措施落实较好,目前输电线路沿线植被生长较好,运维单位在后期运维过程中应继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本项目线路施工的临时占地主要是施工人抬道路、牵张场和塔基临时占地,占地面积较小。根据调查,本工程临时占地均已恢复原用地性质,从现场踏勘看,各临时占地基本无施工痕迹。****电站****电站预留位置进行,不涉及站外区域,不涉及站外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均严格按照环评文件及其批复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落实较好。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