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风电场110千伏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等4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5月7日-11日(3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7-****080
通讯地址:**市**区**山路8****环境局608室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风电场110千伏送出工程 | **县 | **** | **市****公司 | 1、输电线路:****风电场升压站~周田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工程,全线按单回路设计,线路全长24.7km,其中电缆线路长0.2km。导线选型为2×LGJ-240/30、2×LGJ-240/40和2×JLHA1/G1A-240/40型钢芯铝绞线,电缆选型为ZC-YJLW03-Z-64/110-1×1200型。86基线路塔基占地面积约3879m2,电缆永久占地约400m2。 2、扩建间隔:周田110kV变电站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 本工程总投资408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1万元,占总投资的1.25%。 | 一、主要环境影响: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中施工扬尘、机械噪声,泥浆废水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进出线路的架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环境影响较小。 建成投运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及类比预测评价可知,本工程的建成投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拟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噪声: ①进入施工场地车辆的速度应低于20km/h; ②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的正常工作状态等; ③加强输电线路运营和管理,确保线路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达标; ④如需夜间施工,须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同意; ⑤施工等强噪声设备安置于单独的工棚内,并远离敏感点; ⑥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等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 2、电磁: ①导线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的要求; ②明确线路保护范围,根据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电力线路保护区第一款,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110kV为10m。《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不得堆放谷物、草料、垃圾、矿渣、易燃物、易爆物及其他影响安全供电的物品,不得烧窑、烧荒;不得兴建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另外根据国家经贸委、**部发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18日)第十五条:架空电力线路“需要跨越房屋时,设计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增加杆塔高度、缩短档距等安全措施。被跨越房屋不得再行增加高度”; 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输电线路铁塔座架上应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线下高位操作应有防护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以使居民尤其是儿童发生意外。同时加强对线路走廊附近居民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④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3、生态、水土流失: 项目附近没有特别的生态敏感点,主要的生态影响是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地基对周围植被和水土的影响,由于工程量较小,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的破坏非常有限。 (1)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按照相关要求办理林地占用手续,严禁对站址征地范围外的林木植被等乱砍滥伐,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并在站址四周进行相应的绿化; (2)加强管理,定期检查,进行植树绿化等措施防止对水环境、土壤等的污染以及预防水土流失; (3)施工期间加强管理,严禁施工人员对生态的破坏,严禁捕食野生动物及砍伐野生植物,破坏生态; (4)施工时应对表层剥离土壤、挖方等临时堆土采用苫布遮盖、编织袋装土堆砌成护坡等方式减少水土流失。针对表层的耕植土采取剥离防护措施,利用表土恢复原地貌,种植青草、树苗等措施,减少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5)在不影响工程整体进度的情况下,开挖土方尽量避开雨季,根据施工的组织条件,逐片分期完成; (6)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要进行清理整治,清除砼地面,重新疏松被碾压后密实的土壤,洼地要覆土平整等,并结合主体工程和绿化工程采取较完善的水保措施。 详见环评报告表 | 于2019年11月26****公司网站上进行了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2019年11月16日~2019年11月27日在本项目周田110kV变电站和**县周田镇丰岗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内进行了张贴公示。网络公示和现场张贴公告期间均未收到公众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公司设置了查阅场所,无公众申请对纸质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进行查阅。由于本项目在首次公示和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均未收到公众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故本项目未采取深度公众参与。 |
2 | ****白石110****电站#3主变扩建工程 | 信** | **** | 核工业**0研究所 | 1、现有规模:白石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为1×40MVA+1×50MVA,全户外布置,110kV出线间隔3个,110kV出线3回,分别为110kV嘉石Ⅰ线、嘉石Ⅱ线和110kV白正线。均已履行环评审批及竣工环保验收手续。 2、本期扩建规模:在预留空地扩建3号主变1台,容量为63MVA,全户外布置。 本工程总投资73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1万元,占总投资的2.04%。 | 一、主要环境影响: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中施工扬尘、机械噪声、固体废物、泥浆废水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通过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本项目扩建工程施工期对环境影响较小。 本扩建项目建成投运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类比预测可知,本项目扩建工程投产运行后,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拟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噪声: 施工期: ①进入施工场地车辆的速度应低于20km/h; ②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的正常工作状态等。 运行期: ①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电气设备,****电站运营管理,****电站周边声环境质量达标; ②在变电站四周建设了围墙进行隔声。 2、电磁: (1)工频电磁场主要来自主变压器,断路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必须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 (2)合理选择配电架构高度、对地和相间距离,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电站地面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3、生态、水土流失: 项目附近没有特别的生态敏感点,****电站****电站内预留空地进行施工,场地已平整,且由于工程量较小,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的影响非常有限。应采取相应措施: (1)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对临时占地进行恢复; (2)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电站围墙护坡等,保证排水设施通畅,防止护坡破损等措施防止对水环境、土壤等的污染以及预防水土流失。 (3****电站扩建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不损害主导生态功能。施工阶段,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应严格按要求分类收集与处理,严禁在施工营地外随意堆存。****电站一期工程已建成,****电站预留空地内新增3号主变,新增主变场地已平整到位,不新征用地,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4)统筹规划施工布局及工序,力争地下设施施工一次到位,避免重复开挖。小范围基槽或边角处的回填用蛙式夯土机夯实,夯实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压实系数要达到工程地基处理要求。工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平整工序、科学的施工布局、严格的施工工艺使扰动破坏地表面积减少。变电站施工用地在站址围墙内空地解决,不另外征地。 (5)白石110kV变电站场地采用公路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场地已平整,站区内已设置相应的雨水、污水收集池。本变电站施工结束后,及时对站址内空地进行相应的硬化恢复处理。 详见环评报告表 | 于2020年1月17****公司网站上进行了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2020年4月8日~2020年4月22****公司网站上进行了征求意见稿公示。征求意见稿全文在百度网盘上进行了公示,****公司设置了查阅场所本项目在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关于本项目的反馈意见。 |
3 | **龙下110kV输变电工程 | **县 | **** | **市****公司 | 1、变电站:****龙下110kV****经济开发区猫岭村,站址中心经纬度为东经115°22'29.77,北纬26°16'37.23,****电站,主变容量为2×50MVA,无功补偿为2×(3.6+4.8)Mvar,110kV出线间隔3个,围墙内占地面积约3267m2。 2、输电线路:本期**埠头~古**改接至龙下110kV线路,形成古**~龙下110kV线路,线路全长约6.7km,全线按单回设计。****风电场~埠头110kV线路π接入龙下变110kV线路,线路全长约0.24km,全线按双回设计。导线选型均为JL/G1A-300/40型钢芯铝绞线。永久占地面积约1300m2。 本工程总投资406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0万元,占总投资的1.72%。 | 一、主要环境影响: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中施工扬尘、机械噪声,泥浆废水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进出线路的架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对环境影响较小。 本工程建成投运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及类比预测评价可知,本工程的建成投运对环境的影响在规范限值要求以内。 二、拟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噪声: 施工期: ①进入施工场地车辆的速度应低于20km/h; ②施工用混凝土应用搅拌车集中运输; ③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的正常工作状态。 营运期:①选择自冷式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风机,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②在变电站没有进出线的围墙附近进行植树绿化,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等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输电线路运营管理,确保线路周边声环境质量达标。 2、电磁: (1)变电站内主变压器,断路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电气设备必须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应远离人群活动频繁区域,变电站附近高压危险区域应设警告牌; (2)架空线路交叉跨越公路或其他输电线路时,分别按有关设计规程、规定的要求,在交叉跨越段留有充裕的净高,使线路运行时对交叉跨越的对象无影响; (3)导线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要求; (4)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输电线路铁塔座架上应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线下高位操作应有防护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以防居民尤其是儿童发生意外。同时加强对线路走廊附近居民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5)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电磁影响。 3、生态: 本项目主要生态影响是施工过程中开挖地基对周围植被和水土流失的影响,由于工程量小,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的破坏较小,为进一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或破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变电站 (1)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站内排水设施是否完好,防止对水环境、土壤等的污染以及预防水土流失; (2)主变压器周围地面应有防渗漏措施,设置防火碎石,挂禁烟火牌等,一旦发生泄油事故,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并立即上报有关上级部门。 2、输电线路 (1)施工期应尽可能避开雨季,输电线路经过泥沼和丘陵区域时,应采取高跨的方式通过,减少对林木的砍伐;线路全线采用全方位高低腿杆塔和基础,最大程度减小塔基施工开挖; (2)在工程动工之前,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广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增强他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以便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保护野生动植物,杜绝砍伐保护植被、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 (3)为减少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产生,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文件控制开挖量及开挖范围,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减少弃土的产生。对施工时基础开挖多余的土石方应合理处置,采取回填、塔基占地内整平等方式妥善处置; (4)在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小施工临时占地,对没有道路相通的塔位,尽量采用人抬道路,减小简易道路的修筑;牵张场地尽量采用避开林地;对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应根据原土地类型进行恢复; (5)线路施工时对周边植被会造成少量损坏,但影响一般最多一季,施工结束后即可恢复;采取上述生态恢复措施后,损坏的植被数量较少,因此线路施工对所经过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可恢复的; (6)本工程采用防鸟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鸟类及设备的安全性。 详见环评报告表 | 于2019年7月29****公司网站进行了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 于2019年9月17****公司网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公示稿),于2019年9月17日~2019年9月29日在本项目线路敏感点进行了张贴公示。网络公示和现场张贴公告期间均未收到公众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公司设置了查阅场所,无公众申请对纸质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进行查阅。由于本项目在首次公示和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均未收到公众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故本项目未采取深度公众参与。 |
4 | ****风电场110千伏送出工程 | **区、**区 | **** | ****地质局****中心 | 1、输电线路:****风电场升压站~**220kV变电站工程,线路全长10.0km,全线按单回路设计,线路全长23.7km,其中电缆线路长0.3km。导线选型为2×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电缆选型为ZC-YJLW03-64/110kV-1×1200mm2型。86基线路塔基占地面积约172m2。 2、扩建间隔:**220kV变电站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 工程总投资279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2.5万元,占总投资的1.52%。 | 一、主要环境影响: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中施工扬尘、机械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进出线路的架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环境影响较小。 建成投运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类比预测评价可知,本工程的建成投运对环境的影响在规范限值要求内。 二、拟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噪声: 施工期: ①进入施工场地车辆的速度应低于20km/h; ②施工用混凝土应用搅拌车集中运输; ③加强输电线路运营和管理,确保线路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达标; ④如需夜间施工,须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同意; ⑤施工等强噪声设备安置于单独的工棚内,并远离敏感点; ⑥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等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 营运期: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等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输电线路运营管理,确保线路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达标。 2、电磁: ①导线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的要求; ②《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不得堆放谷物、草料、垃圾、矿渣、易燃物、易爆物及其他影响安全供电的物品,不得烧窑、烧荒;不得兴建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 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输电线路铁塔座架上应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线下高位操作应有防护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以使居民尤其是儿童发生意外。同时加强对线路走廊附近居民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④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3、生态: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植被丰富,主要树种以杉树、**松、竹林为主,本工程线路路径选择时尽量避让原始林区,自然保护区,****林场,经济林区,当无法避让时,对于成片林区,均采取高跨方式,经过生态红线及国家森林公园时,应科学合理施工,应确保生态红线功能不降低,确保生态红线性质不改变。 针对本项目输电线路内主要植被,生态影响提出以下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输电线路经过林区时应采取砍伐量和林地破坏相对较小的架线工艺,优化路径方案,采取高跨越式架线,减少林木砍伐量。对于特殊保护林木,可重新移植。跨越地表水体时,禁止向地表水体倾倒废水、废渣等; ②在电缆沟开挖及基面土方开挖时,合理控制塔基挖方,保证挖填平衡,并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注意全方位高低腿铁塔和加高主柱的配置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不可贸然大开挖;开挖基面时,上坡边坡一次按规定放足,避免在立塔完成后进行二次放坡;当高度差超过3m时,注意内边坡保护,尽量少挖土方,当内边坡放坡不足时,需砌挡土墙。 ③基础施工时,应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一般应随挖随浇基础,同时做好基面及基坑排水工作,保证塔位和基坑不积水。 ④在施工期选用先进的施工手段,按设计要求施工,减少开挖土石方量以及树木的砍伐,减少建筑垃圾量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严禁就地倾倒覆盖植被。 ⑤塔基及电缆沟开挖时采取表土保护措施,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并按原土层顺序回填,以便塔基占地处未固化的部分的土地恢复。 ⑥采用永临结合,将临时占地尽可能设置在永久占地内,减少占地面积。 ⑦统筹规划施工布置,减少施工临时占地;加强森林公园边界周边线路的施工管理,****园区范围内设置施工营地;****园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严禁随意倾倒;生活区、施工场地应远离景区,防止产生的污水对附近水域产生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恢复措施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输电线路的施工临时占地和塔基未固化的部分,进行原占地植被类型生态恢复。 (3)生态环境影响补充措施 对于永久占地造成的植被破坏,建设单位应严****政府和主管部门缴纳相关青苗补偿费、林木赔偿费,并由相关部门统一安排植被恢复。 线路施工时对周边植被会成少量损坏,但影响一般最多一季,施工结束后即可恢复;采取上述生态恢复措施后,损坏的植被数量较少,因此线路施工对所经过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自然植被的恢复而消失。 4、水土流失: 输电线路拟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塔型改进、基础优化、基面综合治理及采用合理施工方案等。 (1)合理选址塔位 在选线和定位时,尽量避开陡坡和易发生塌方、滑坡、冲沟或其它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段,并防止对堤岸产生影响。 (2)改进塔型及基础型式 ①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和加高基础 铁塔基础施工基面大开挖的根本原因是铁塔不能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布置,为避免塔基大开挖,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可以因地制宜的采取全方位高低腿。全方位塔的腿长调节级差为1.0~1.5m,但对每一个基础而言,仍有一定量的土石方开挖。 ②采用原状土基础 本工程地质条件适宜优先采用原状土基础,如掏挖式基础和嵌固式岩石基础。这类基础避免了基坑大开挖,塔位原状土未受破坏,并大幅度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综合治理基面 ①基面挖方放坡 基面挖方放坡必须按规定要求放坡,并且一次要放足。并要求在基础浇制或埋没之前清除铁塔附近上山坡方向有可能活动的危岩滚石,以免影响铁塔的安全。 ②基面外设排洪沟、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 ③砌护坡和挡土墙,基础边坡。 ④采用人工植被,保护基面和边坡。 ⑤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设取土场,塔基开挖余土本着就近原则,用于塔座基面四周的平整,就地堆放在铁塔附近较平缓的坡面,使土石方就地堆稳,不允许余土流失山下,影响生态环境。 (4)施工措施 对施工临时道路,设置集中弃渣点并做好防护,预防水土流失,妥善解决路基路面的排水问题,减少冲刷。对牵张场地一般选择较为平坦的荒地,注意文明施工对场地的保护,不得大面积砍伐树木、损坏林草。对施工临时占地破坏的原有地貌,应清理残留在原地面的混凝土,利于植被尽快恢复生长,保护生态环境,对占用土地采取植被复垦等措施恢复或改善原有的植被状况,有条件的播撒草籽或种植植被。 详见环评报告表 | 于2019年11月5****公司网站进行了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于2020年3月16日开始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网络公示、于2020年2月25日开始了征求意见稿报纸公示(于2020年2月28日再次进行了报纸公示)、于2019年3月11日在输电线路沿线张贴了公示, 于2020年3月16****公司网站进行了征求意见稿公示, 2020年2月25日和2020年2月28日两次在**晨报进行了报纸公示,于2019年3月11日在本项目线路附近公众易于知悉的场所进行了张贴公示,本项目在首次公示和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均未收到公众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故本项目未采取深度公众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