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杏林(郯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3********26259XB | 建设单位法人:岳宝强 |
杨国军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区 |
金雀山路97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杏林(郯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建设地点: | **省**市**县 |
经度: 纬度: | ****机关:****服务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08-17 |
临审服投资许字〔2022〕22020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27560 |
57 | 运营单位名称:**** |
913********26259XB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1311MA3UFW2D8R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800MA3C2Y3N4Y | 竣工时间:2024-05-30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8-01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8-28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60.****.85:82/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主变:4×240MVA(规划)、2×240MVA(一期) 输电线路:①杏林(郯中)~张场220kV线路工程,**线路路径长度约14.9km,其中**220kV双回路架空路径长度约12.5km,220/110混压四回路架空路径长度约2.4km;②**~杏林(郯中)、**~杏林(郯中)220kV线路工程,**架空线路约21.6km,其中**220/110混压四回架空线路约5.6km,**220kV双回架空线路约0.4km,**220kV双回架空线路约15.6km(单边挂线)。 | 实际建设情况:主变:2×240MVA(本期) 输电线路:①杏林(郯中)~张场220kV线路工程,**线路路径长14.74km,其中双回架空线路长12.696km,220/110混压四回路架空线路长1.016km(上层双回220kV、下层双回110kV),220/110混压三回路架空线路长1.028km(上层双回220kV、下层单回110kV);②**~杏林(郯中)、**~杏林(郯中)220kV线路工程,**架空线路路径长20.864km,其中**220/110混压四回路架空线路长4.985km,**220kV双回架空线路约0.479km,**220kV双回架空线路约15.4km(本期单边挂线侧,验收时预留横担侧也已挂线)。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输变电工程 | 实际建设情况:输变电工程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报告表:电磁环境①变电站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对工频电场有较好的屏蔽作用。②本工程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中相关要求执行。噪声①在设备招标时,对主变等高噪声设备有噪声级的要求,主变噪声不大于65dB(A)。②合理布置总平面,通过配电装置楼和防火墙的阻隔和距离衰减,能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③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噪声水平。废水:变电站内设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定期清运,输电线路运行时不产生废水。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站内设垃圾收集箱,定期清运。变电站采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更换的铅酸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交由相应资质单位处置。施工期①对干燥的作业面适当喷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少扬尘量。将运输车辆在施工现场车速限制在20km/h以下,运输沙土等易起尘的建筑材料时应加盖蓬布,并严格禁止超载运输,防止撒落而形成尘源。运输车辆在驶出工地前,将沙泥清除干净,防止道路扬尘的产生。②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护保养。混凝土连续浇注等确需夜间施工时,应征得当地主管部门的同意。③施工区设立沉淀池,施工废水经充分停留后,上清液用作施工场地洒水用,淤泥妥善堆放。④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⑤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清运。施工的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弃渣处置点。 环评批复要求: (一)确保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标准,变电站外离地面1.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在4kV/m以下,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1mT以下。****电站建设、设备选型等应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选取低噪声设备。选取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升压站内设施,将主变等设备布置于站址中间,并在主变间设置防火墙,输电线选材、线路布设等应按照国家《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GB50545-2010)等有关规范执行,****电站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要求;变电站、线路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处噪声值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相应声环境功能区限值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废水、噪声、扬尘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三)站内设化粪池,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 | 实际建设情况:已落实:电磁环境①本工程主变户外,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较好的降低了工频电场的影响。经监测,本工程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的要求。②本工程架空输电线路对地高度满足《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的相关要求。噪声①本工程2台主变满足噪声源强不大于64.2dB(A)的要求。②本工程平面布置合理,主变布置站区中央,位于220kV配电装置楼和110kV配电装置楼,设置了防火墙,墙体阻隔和距离衰减,较好地降低了噪声污染影响。③本工程架空线路为避免电晕噪声,选择了导线截面满足要求的分裂结构,有效降低了线路噪声影响。④****电站建设,主变型号等严格执行了国家相关规范,确保了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废水:变电站内设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不产生废水。固体废物:变电站内设有垃圾箱,少量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调查期间,尚未有危险废物产生,废变压器油及含油废水,后期运行报废的铅蓄电池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相关制度处理处置。 施工期①对干燥的作业面进行了喷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量。运输沙土等易起尘的建筑材料时加盖了蓬布,限制了车速,运输车辆在驶出施工工地前,设置了冲洗设施,防止了道路扬尘的产生。②已严格落实施工噪声的控制,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并注意养护,施工期间分时段施工,降低了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夜间施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③在施工区设立简易沉淀池,施工废水经充分停留后,上清液用作施工场地洒水降尘,沉淀物妥善处置。④施工人员生活纳入当地居民生活污水系统集中处理。⑤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清运。建筑垃圾按照要求已安全处置。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化粪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变电站内设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不产生废水。 | 根据需要监测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变压器、架空线路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 本工程选取了低噪声设备,主变间设有防火墙,主变布置站区中央,位于220kV配电装置楼和110kV配电装置楼之间,平面布置合理。验收调查期间经监测:本工程站址厂界噪声监测值、输电线路调查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声环境监测结果均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 站址厂界噪声、输电线路调查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目标处进行了现场检测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环评报告要求: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期清运、集中处理。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弃渣处置点。变电站内设垃圾收集箱,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变电站采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更换的铅酸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交由有相应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环评批复要求:固体废物按照报告表提出的处理处置措施进行处理。生产中若发现本环评未识别出的危险废物,仍按危废管理规定处理处置。 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分别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贮存。 |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建筑垃圾按照要求已清运至指定地点。变电站内设有垃圾箱,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变电站内已建设规范的事故油池及含油废水收集系统,站内已建主变下方均建有贮油坑,有效容积为20.51m3,站内事故油池有效容积76.0m3,贮油坑和事故油池有效容积可满足《****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的规定。 调查期间,尚未有危险废物产生,废变压器油及含油废水,运行报废的铅蓄电池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相关制度处理处置。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前期环评报告表:本工程站址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本工程线路一档跨越**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含白马河省级湿地公园),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立塔。输电线路已采取抬高架线高度,减少林木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 施工期:变电区①施工期采用彩钢板拦挡、防尘网、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洒水减少扬尘等临时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降低生态影响。②基建完成后进行土地整理。场地平整后进行硬化或铺设碎石地坪,防止水土流失。线路区①施工期采用表土(熟土)剥离保存、防尘网、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施工便道洒水减少扬尘等临时措施减少水土流失;②施工中产生的余土就近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成后熟土可作铁塔下复植绿化用土,土质较差的弃土可以平铺至线路区地势低洼处自然沉降,并在其上覆熟土,撒播栽种灌草类,培育临时草皮。③线路施工时,尽量减小开挖范围,避免不必要的开挖和过多的原状土破坏,以利于水土保持。④严格控制红线区内施工作业范围,跨越红线区时采用高跨设计,不在红线区内设置施工营地、牵张场等,施工材料有序堆放,采取必要的施工管理措施。 | 已落实:①本工程站址及线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②本工程环评阶段一档跨越的老沭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验收阶段已不属于红线区;本工程一档跨越白马河省级湿地公园两次。③线路开工建设前跨越的红线和湿地均******厅关于《****杏林(郯中)220千优输变电工程生态保护红线无法避让性论证报告》和《****杏林(郯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跨越**白马河省级湿地公园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的审查意见。④线路跨越林区、经济苗木林等地段时,已按照经济作物自然生长高度考虑跨越,尽可能减少了林木砍伐,降低了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变电区①变电站施工时,施工区域周围采取了围挡、遮盖等措施,避免了风雨天气造成风蚀和水蚀。②站址四周基本平整硬化,站内地面已硬化。线路区:①本工程塔基开挖的熟土已用于基坑周围土地恢复;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加盖严格对运输车辆进行管理,加盖了篷布,施工便道和临时占地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洒水抑尘。②线路架设和塔基开挖严格按照不占、少占耕地、农田的原则实施。本工程临时占地面积3.23hm2。本工程必须占用的牵张场、临时道路等施工完毕逐步进行了原有土地形态的恢复。本工程部分架空线路高跨**白马河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区内不立塔,湿地区内无施工营地和牵张场,经现场调查,湿地区最近塔基周围植被已恢复,区内生态环境良好。 |
表7 风险设施
1 | 环评报告要求:按规范设置事故油池、贮油坑,事故油收集系统,避免事故油泄漏对环境造成影响。变电站采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更换的铅酸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交由有相应资质单位回收处理。环评批复要求: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预警应急机制,落实事故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 变电站内已建设规范的事故油池收集系统,站内事故油池混凝土抗压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P6,垫层为C15,厚100mm,底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油池壁内外均用20mm厚的PR20防水砂浆粉刷,防渗等级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 本工程单台主变最大油量为51.4t,约57.43m3。站内已建主变下方均建有贮油坑,有效容积为20.51m3,站内事故油池有效容积76.0m3,贮油坑和事故油池有效容积可满足《****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的规定。 自工程运行至验收调查期间,站内无危险废物产生;后期运行过程中如产生废变压器油及含油废水,运行报废的铅蓄电池均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相关制度处理处置。 本工程如遇突发环境事件,严格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执行,确保环境安全。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