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达曲河采砂区砂石矿加工项目(重大变动)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0235MAC6N8U882 | 建设单位法人:巴桑顿珠 |
王伟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自治区**市**县 |
****县波绒乡夏嘎村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自治区**县达曲河采砂区砂石矿加工项目(重大变动)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60-耐火材料制品制造;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C3039-C3039-其他建筑材料制造 |
建设地点: | **自治区**市**县 **自治区**市**县波绒乡拉布村 |
经度:85.6420 纬度: 28.7631 | ****机关:******服务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4-05-22 |
日行审服环评〔2024〕84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登记表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555 |
40.7 | 运营单位名称:**** |
****0235MAC6N8U882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0195MACCHXYQ16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191MA6T173J37 | 竣工时间:2024-07-11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7-12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8-09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0712Xrsxi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加强扬尘控制措施,禁止车辆下道行驶,加强宣传教育,禁止施工人员猎杀野生动物,破坏植被,禁止进入保护区范围;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设施,对施工场地占地范围进行清理、播撒草籽,草籽以当地草种为宜,做好迹地恢复工作,做好日常环境风险防范,加强管理人员教育。 运营期严格控制生产活动范围,严格限制物料运输线路,禁止车辆下道行驶,定期开展对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禁止猎杀野生动物。 加强施工机械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措施降低对大气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用低噪声施工机具和先进工艺进行施工,认真组织施工安排,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 合理布设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生产时间,运输车辆经过敏感点时减速并禁鸣。加强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施工期通过洒水降尘、文明施工、封闭运输、运营期砂石加工时做好降尘措施,原料及成品砂堆放区三面设置围挡,一面作为物料运输通道,同时做好堆放区的降尘措施,场内道路采取洒水降尘措施,运输车辆封闭运输并禁止超载;加强固体废物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施工期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清运至当地相关部门指定堆放点妥善处置,生活垃圾规范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定期清掏外运周边草地施肥。 运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运至附近乡镇生活垃圾收集点,由乡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掏后清运至当地相关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定期交由资质单位进行处置;生产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定期清掏外运周边草地施肥。 项目业主应始终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纳入项目运营管理制度中,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负责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档案。 | 实际建设情况:①将施工场地安排在项目占地红线范围内,未越界施工; ②加强了管理,开展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③施工期先行建设项目旱厕,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外运周边草地施肥,不外排;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环节。 ④严格控制施工期间活动范围,禁止人员进入******自然保护区范围。 ⑤施工期生活垃圾采用垃圾袋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施工期建筑垃圾将其中可作为原材料再生利用的成分进行回收再利用;对施工挖方尽可能进行回填,在区域内临时堆放的土石方必须规范堆放,对临时堆场,做好覆盖措施。施工结束后进行了生态恢复。 ①采取洒水降尘、堆场围挡、物料遮蔽、车辆冲洗等措施,以减轻项目运行对保护区大气环境的影响;废水循环使用未外排。 ②营运期末进入保护区范围。 ③营运期定期开展对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④未发现猎杀野生动物,禁止捕鱼;禁止人员破坏植被。 ①合理安排了时间,夜间未进行施工,发布了施工公告。 ②加强了设备保养,控制了高噪声设备的使用,远离了声环境保护目标。 ③按照制定的规划运输路线进行物料运输,并避开居民出行高峰及休息时段。 施工期间未收到有关噪声影响的环保投诉。 ①高噪声设备如破碎机和筛分机基础加装减振垫。 ②加强生产设备管理,定期检修、维护和保养。 ③场地设备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远离办公区以及生活区。 ④生产加工区整体置于三面围挡之中,建筑隔声。 ①露天堆放易扬撒的物料进行了覆盖。 ②施工过程中加强防尘洒水。 ③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废水沉淀池。运输车辆在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 ④采用密闭装置的车辆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禁止车辆带泥(尘)上路行驶。 施工期间废气均得到了妥善处置,现场未发现废气遗留环保问题,施工期间未收到有关大气污染的环保投诉。 ①砂石加工(破碎):在颚式破碎机进料及出料口洒水,增加物料含水率,可有效控制破碎粉尘。 ②砂石加工(输送)经破碎环节洒水后,物料输送环节仍具备一定的含水率,物料输送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环节降低物料落差高度,带式输送机采取密闭措施。 ③砂石加工(筛分)在筛分环节同时进行淋水洗砂。 ④堆场扬尘:原料及成品砂堆放区均三面设置围挡。堆放期间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大风天气下应禁止堆场的扰动作业,并控制堆放高度不得高于围挡高度;装卸环节采用移动式雾炮机喷雾降尘。 ⑤运输和装卸工序:运输道路地面铺设碎石;场内道路采取洒水降尘措施;运输车辆禁止超载,采用篷布密闭运输。 ①施工区周边设置挡土墙、排水沟,场内设置沉淀池,将场地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作场地防尘。 ②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用水应严格管理,可将施工场地养护废水和车辆冲洗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用于场地防尘水等。 ③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沤肥农用,不外排。 施工期间废水均得到了妥善处置,现场未发现废水遗留环保问题,施工期间未收到有关水污染的环保投诉。 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经旱厕收集后外运周边草地施肥,旱厕规格为:3m3(2m×1m×1.5m)。 ②生产废水处理设施 经三级沉淀池收集后循环使用,三级沉淀池总容量为300m3,沉淀池容量足以容纳生产废水。沉淀效果不佳时增加絮凝剂,加速沉淀,不外排。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主要为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等)以及装修产生的废弃物。 根据现场勘查及周边居民回访,项目施工期未受到固体废物或生活垃圾的投诉。 ①污泥:用于周边土地整理填方。 ②生活垃圾和废油棉纱手套混入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和废油棉纱手套全部袋装收集后交环卫人员收集处理。 ③废机油、废机油桶:在综合用房东侧设置一个危险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3m2,用于分类暂存废机油、废机油桶,桶外壁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厂区环境管理机构由项目管理负责,****小组对该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负责,并受项****环保局的监督和指导。厂区环境保护工作配有环保人员1人,负责全厂的环保设备的维护、保养、环保监督工作和环境污染源监测工作。 |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提出了生态保护措施及其他环保措施,涉及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固废等方面;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严格按照环评报告表要求,已基本落实环保措施,总体上环评及批复要求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良好,能够达到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主要产品:细沙(粒径<0.5cm)、0.5级碎石(粒径0.5cm—1.2cm)、1.3级碎石(粒径1.3cm—2.4cm)、2.4级碎石(粒径2.5cm—4.0cm),产量3.5万m3。 | 实际建设情况:主要产品:细沙(粒径<0.5cm)、0.5级碎石(粒径0.5cm—1.2cm)、1.3级碎石(粒径1.3cm—2.4cm)、2.4级碎石(粒径2.5cm—4.0cm),产量3.5万m3。 |
与环评一致。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砂石加工设计工艺流程主要为破碎—筛分工艺流程,破碎采用二段一闭路破碎工艺。原砂粗碎后预先筛分,预先筛分后进入二段破碎,二段破碎后砂石经闭路筛分,筛上返回,筛下为最终产品。流程为:砂石料→破碎机→洗砂机→胶带输送机送入振动筛→振动筛筛分分级→带式输送机转运→装载机运至成品堆料区。 | 实际建设情况:砂石加工设计工艺流程主要为破碎—筛分工艺流程,破碎采用二段一闭路破碎工艺。原砂粗碎后预先筛分,预先筛分后进入二段破碎,二段破碎后砂石经闭路筛分,筛上返回,筛下为最终产品。流程为:砂石料→破碎机→洗砂机→胶带输送机送入振动筛→振动筛筛分分级→带式输送机转运→装载机运至成品堆料区。 |
与环评一致。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①将施工场地安排在项目占地红线范围内,禁止越界施工,避免项目施工活动对项目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②施工期加强管理,开展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③施工期先行建设项目旱厕,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外运周边草地施肥,不外排;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环节。禁止施工期废水排入周边区域,对周边植被造成影响。 ④严格控制施工期间活动范围,禁止人员进入******自然保护区范围。 ⑤施工期生活垃圾采用垃圾袋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施工期建筑垃圾将其中可作为原材料再生利用的成分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地点堆放;对施工挖方尽可能进行回填,在区域内临时堆放的土石方必须规范堆放,对临时堆场,必须做好覆盖措施。保证施工期各项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合理处置,禁止随意丢弃、堆放各项固体废物。避免对周边生态造成破坏。 ①项目营运期加强粉尘控制措施(洒水降尘、堆场围挡、物料遮蔽、车辆冲洗等),以减轻项目运行对保护区大气环境的影响;营运期所有废水均不外排,以避免项目废水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营运期严格控制生产活动范围;严格限制物料运输线路;禁止车辆下道行驶;禁止进入保护区范围。 ③营运期定期开展对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④营运期加强管理,禁止人员猎杀野生动物,禁止捕鱼;禁止人员破坏植被。 ⑤项目营运期间若发现有保护区内野生动物靠近,应立即停止生产活动,不得驱赶,避免惊扰,待其自然离开后再开展生产活动。 ⑥项目营运期间若发现项目区域附近有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受伤等情况,应立即上报保护区主管部门,并配合主管部门予以救助。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②原辅材料运输车辆、渣土车等夜间运输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运输路线,途经敏感点限制鸣笛,限速行驶,将运输噪声对道路两侧敏感点的影响降至最低。 ③加强管理,减少人为噪声(如钢管、模板等构件的装卸、搬运等)。禁止大声喧哗、吵闹;加强施工机械保养、维修,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④采用低噪声施工机具和先进工艺进行施工,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优化施工平面布置。 ⑤认真组织施工安排,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 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夜间施工工期,最大程度减少夜间噪声污染。 选用低噪设备,采用必要的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使设备噪声值<85dB(A)。 ①施工期间场内运输道路路面应尽量保证清洁,安排专人定期清扫、洒水降尘。②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 ③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装运物料、土方及垃圾的车辆要遮盖封闭,并按环卫部门批准的路线、时间、地点倾倒。 ④车辆出工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黏附的泥土等,在工地出口处设专人清扫路面。 ⑤组织施工人员对场地采取洒水措施,减少扬尘的产生。 ⑥对场地内的粉状材料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措施。 ⑦施工期严格控制车辆行驶速度,物料运输车辆采用篷布遮盖,以减轻运输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①砂石加工(破碎):本项目颚式破碎机本身为密闭式,破碎环节在颚式破碎机进料及出料口洒水,增加物料含水率,可有效控制破碎粉尘。 ②砂石加工(输送)经破碎环节洒水后,物料输送环节仍具备一定的含水率,物料输送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环节降低物料落差高度,带式输送机采取密闭措施,可有效控制物料输送粉尘。 ③砂石加工(筛分)在筛分环节同时进行淋水洗砂。 ④堆场扬尘:本项目原料及成品砂堆放区均三面设置围挡,一面作为物料运输通道。堆放期间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大风天气下应禁止堆场的扰动作业,并控制堆放高度不得高于围挡高度;装卸环节采用移动式雾炮机喷雾降尘。可有效控制堆场扬尘及装卸扬尘。 ⑤运输和装卸工序:运输道路地面铺设碎石;场内道路采取洒水降尘措施;运输车辆禁止超载,采用篷布密闭运输。可有效控制运输扬尘。 ⑥在厂区出口处设置过水槽,车辆驶出厂区前在过水槽冲洗车辆表面灰尘。 施工期先行建设项目旱厕,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清掏外运至周边草地施肥,不外排。 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环节,不排放。 厂区**三级沉淀池(总容量300m3,规格为:5m×10m×2m×3)对洗砂及车辆冲洗废水进行处置,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 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外运周边草地施肥,不外排。 ①施工期场地平整期间,对项目区场地挖高填低,土石方实现场内平衡,不产生弃方,无需设置取土场、弃渣场等临时设施。 ②在区域内临时堆放的土石方必须规范堆放,做好遮盖措施。 ③施工期从源头上加以控制,采用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④建筑垃圾将其中可作为原材料再生利用的成分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地点堆放。 ⑤生活垃圾规范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生活垃圾经项目区内设置的垃圾收集箱分类收集后转运至附近乡镇生活垃圾收集点,再由乡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实现无害化处理。 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掏作为建筑垃圾清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项目危险废物需经专用容器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并签订危废处置协议,落实联单责任制。 建设单位应加强该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设置专门的环保机构,配备专业的环保管理人员,负责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工作及监测计划。 | 实际建设情况:①将施工场地安排在项目占地红线范围内,未越界施工; ②加强了管理,开展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③施工期先行建设项目旱厕,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外运周边草地施肥,不外排;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环节。 ④严格控制施工期间活动范围,禁止人员进入******自然保护区范围。 ⑤施工期生活垃圾采用垃圾袋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施工期建筑垃圾将其中可作为原材料再生利用的成分进行回收再利用;对施工挖方尽可能进行回填,在区域内临时堆放的土石方必须规范堆放,对临时堆场,做好覆盖措施。施工结束后进行了生态恢复。 ①采取洒水降尘、堆场围挡、物料遮蔽、车辆冲洗等措施,以减轻项目运行对保护区大气环境的影响;废水循环使用未外排。 ②营运期末进入保护区范围。 ③营运期定期开展对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④未发现猎杀野生动物,禁止捕鱼;禁止人员破坏植被。 ①合理安排了时间,夜间未进行施工,发布了施工公告。 ②加强了设备保养,控制了高噪声设备的使用,远离了声环境保护目标。 ③按照制定的规划运输路线进行物料运输,并避开居民出行高峰及休息时段。 施工期间未收到有关噪声影响的环保投诉。 ①高噪声设备如破碎机和筛分机基础加装减振垫。 ②加强生产设备管理,定期检修、维护和保养。 ③场地设备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远离办公区以及生活区。 ④生产加工区整体置于三面围挡之中,建筑隔声。 ①露天堆放易扬撒的物料进行了覆盖。 ②施工过程中加强防尘洒水。 ③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废水沉淀池。运输车辆在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 ④采用密闭装置的车辆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禁止车辆带泥(尘)上路行驶。 施工期间废气均得到了妥善处置,现场未发现废气遗留环保问题,施工期间未收到有关大气污染的环保投诉。 ①砂石加工(破碎):在颚式破碎机进料及出料口洒水,增加物料含水率,可有效控制破碎粉尘。 ②砂石加工(输送)经破碎环节洒水后,物料输送环节仍具备一定的含水率,物料输送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环节降低物料落差高度,带式输送机采取密闭措施。 ③砂石加工(筛分)在筛分环节同时进行淋水洗砂。 ④堆场扬尘:原料及成品砂堆放区均三面设置围挡。堆放期间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大风天气下应禁止堆场的扰动作业,并控制堆放高度不得高于围挡高度;装卸环节采用移动式雾炮机喷雾降尘。 ⑤运输和装卸工序:运输道路地面铺设碎石;场内道路采取洒水降尘措施;运输车辆禁止超载,采用篷布密闭运输。 ①施工区周边设置挡土墙、排水沟,场内设置沉淀池,将场地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作场地防尘。 ②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用水应严格管理,可将施工场地养护废水和车辆冲洗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用于场地防尘水等。 ③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沤肥农用,不外排。 施工期间废水均得到了妥善处置,现场未发现废水遗留环保问题,施工期间未收到有关水污染的环保投诉。 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经旱厕收集后外运周边草地施肥,旱厕规格为:3m3(2m×1m×1.5m)。 ②生产废水处理设施 经三级沉淀池收集后循环使用,三级沉淀池总容量为300m3,沉淀池容量足以容纳生产废水。沉淀效果不佳时增加絮凝剂,加速沉淀,不外排。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主要为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等)以及装修产生的废弃物。 根据现场勘查及周边居民回访,项目施工期未受到固体废物或生活垃圾的投诉。 ①污泥:用于周边土地整理填方。 ②生活垃圾和废油棉纱手套混入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和废油棉纱手套全部袋装收集后交环卫人员收集处理。 ③废机油、废机油桶:在综合用房东侧设置一个危险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3m2,用于分类暂存废机油、废机油桶,桶外壁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厂区环境管理机构由项目管理负责,****小组对该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负责,并受项****环保局的监督和指导。厂区环境保护工作配有环保人员1人,负责全厂的环保设备的维护、保养、环保监督工作和环境污染源监测工作。 |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提出了生态保护措施及其他环保措施,涉及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固废等方面;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严格按照环评报告表要求,已基本落实环保措施,总体上环评及批复要求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良好,能够达到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絮凝加三级沉淀 | 不外排 | 与环评一致 | 未检测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密闭、洒水、清扫等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与环评基本一致 | 无组织监测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减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与环评一致 | 昼、夜间厂界环境噪声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①施工期场地平整期间,对项目区场地挖高填低,土石方实现场内平衡,不产生弃方,无需设置取土场、弃渣场等临时设施。 ②在区域内临时堆放的土石方必须规范堆放,做好遮盖措施。 ③施工期从源头上加以控制,采用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④建筑垃圾将其中可作为原材料再生利用的成分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地点堆放。 ⑤生活垃圾规范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生活垃圾经项目区内设置的垃圾收集箱分类收集后转运至附近乡镇生活垃圾收集点,再由乡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实现无害化处理。 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掏作为建筑垃圾清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项目危险废物需经专用容器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并签订危废处置协议,落实联单责任制。 |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主要为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等)以及装修产生的废弃物。 根据现场勘查及周边居民回访,项目施工期未受到固体废物或生活垃圾的投诉。 ①污泥:用于周边土地整理填方。 ②生活垃圾和废油棉纱手套混入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和废油棉纱手套全部袋装收集后交环卫人员收集处理。 ③废机油、废机油桶:在综合用房东侧设置一个危险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3m2,用于分类暂存废机油、废机油桶,桶外壁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相关公告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