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息烽县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余家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0kV盘新线#34~#43段线路迁改专项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5********230765T | 建设单位法人:袁** |
张涛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县 |
**省**市****工业园区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市**县****基地余家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0kV盘新线#34~#43段线路迁改专项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20-D4420-电力供应 |
建设地点: | **省**市**县 |
经度: 纬度: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6-05 |
筑环辐表〔2023〕17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1000 |
47 | 运营单位名称:****公司**供电局 |
915********280703J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盛源****公司 |
****0103MA6JBMR4XD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111MA6HFG6M7R | 竣工时间:2023-08-16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8-07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9-04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content/87986.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输电线路改建 | 实际建设情况:输电线路改建 |
无变动情况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迁改线路总长约3.87km,其中**段长约3.27km,调整弧垂段长约0.6km。**段导线截面为240mm2,B、C相导线为JL/LB20A-240/4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A相导线为OPPC-24B1-240/40光缆复合导线;一根地线为JLB20A-80铝包钢绞线,一根为OPGW-24B1-80光缆。全线共**铁塔13基,其中单回直线塔3基,单回耐张塔10基。 | 实际建设情况:迁改线路总长约3.87km,其中**段长约3.27km,调整弧垂段长约0.6km。**段导线截面为240mm2,B、C相导线为JL/LB20A-240/4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A相导线为OPPC-24B1-240/40光缆复合导线;一根地线为JLB20A-80铝包钢绞线,一根为OPGW-24B1-80光缆。全线共**铁塔13基,其中单回直线塔3基,单回耐张塔10基。 |
无变动情况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电力供应 | 实际建设情况:电力供应 |
无变动情况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施工期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土地占用防护措施①输电线路施工仅限于塔基内及牵张场的临时用地,施工完毕后,即对塔基、牵张场进行平整,恢复原状。(2)植被保护措施①输电线路经过林地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采用高跨方式,减少对导线下方林木的砍伐,且在通过林地地段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破坏。②除施工区域不得不铲除或碾压植被外,不允许以其他任何理由铲除植被。③加强施工管理,禁止乱挖、乱铲、乱占、滥用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④材料运至施工场地后堆放在场地内,周边设置围挡,避免造成对场地外造成影响。⑤线路塔基基础施工时会对部分林地的林木进行砍伐,待线路施工结束后利用当地树种对砍伐的树木进行异地迁种。(3)动物保护措施①采用噪声小的施工机械。②施工中杜绝对附近水体的污染,保证两栖动物的栖息地不受或少受影响。③加强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严禁猎杀任何兽类,严禁打鸟、捕鸟和破坏鸟类,严禁捕蛇、抓蛙和其他破坏两栖爬行动物。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输电线路施工仅限于塔基内及牵张场的临时用地,施工完毕后,即对塔基、牵张场进行平整,恢复原状;加强施工管理,禁止乱挖、乱铲、乱占、滥用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计划,避免在夜间及鸟类繁殖季节施工,并控制光源使用量,对光源进行遮蔽,减少对外界的漏光量,避免鸟类撞击灯具;严禁猎杀任何兽类,严禁打鸟、捕鸟和破坏鸟类,严禁捕蛇、抓蛙和其他破坏两栖爬行动物;为消减施工建设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要标明施工活动区,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 施工期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生产废水通过在施工场地内设置简单隔油沉淀池(1.5m3)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施工回用及运输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线路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就近村民旱厕处理。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场地内设置简单隔油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施工回用及运输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人员均为周边居民,线路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就近村民旱厕处理。施工期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如施工时,合理开挖、科学回填等;(2)在施工场地及附近路面洒水、喷淋,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以防止泥土被带出污染公路路面;(3)汽车运输的粉状材料表面应加盖篷布、采取封闭运输,防止飞散、掉落,及时清扫车轮泥土等,尽量减少扬尘的产生;(4)运输车辆在经过居民点时,减缓车速,尽量减小扬尘的产生,截断扬尘的扩散途径。在采取有效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大气影响较小。(5)输电线路钢构架及个别零件建设过程中焊接作业会产生焊接烟尘,主要是焊条及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氧化产生的一些金属氧化物。本工程中仅涉及简单的焊接,焊接作业不多,因此焊接产生的烟尘无组织排放量较少,项目输电线路沿线地势开阔,经大气的扩散稀释作用后,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6)塔基拆除期间应设置围挡并洒水降尘,尤其是多风期间应增加洒水次数。(7)同时施工单位须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加强车辆和施工机械的保养,使车辆和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严禁使用报废车辆和施工机械,以减少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且本项目施工不需要较多大型的施工机械,施工量较小,产生的废气量小,易于扩散。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管理,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场界颗粒物浓度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2/ 1700-2022)表1监测点浓度限值(PM10≤150μg/m3)。施工期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声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区严格控制在用地红线范围内;(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规划施工场地;(3)选用低噪声设备;(4)对施工机械采取消声降噪措施;(5)运输车辆在途经声环境敏感点时,应尽量保持低速匀速行驶;(6)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固定强噪声源应考虑加装隔音罩,同时应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妥善安排施工时间,除特殊工艺外禁止夜间施工。(7)塔基拆除期间应设置围挡,同时,塔基拆除的施工器械应时常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降低噪声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施工期应加强施工管理,午间(12:00~14:30)和夜间(20:00~次日8:00)禁止进行高噪声作业、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不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主要噪声来源于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施工期应加强施工管理,妥善安排施工时间,除特殊工艺外禁止夜间施工,确保施工期厂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期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固废环境保护措施:拆除固废:拆除****公司统一处理;拆除产生的废弃混凝土运往具有合法手续的建筑渣土消纳场进行妥善处置;并采取覆土或其他方式进行生态恢复。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土石方:土石方挖填平衡,无弃土产生,不设置弃土场。线缆、铁塔等边角料:集中收集,能回收利用的继续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往具有合法手续的建筑渣土消纳场进行妥善处置。 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拆除****公司统一处理;拆除产生的废弃混凝土运往具有合法手续的建筑渣土消纳场进行妥善处置;并采取覆土或其他方式进行生态恢复。并采取覆土或其他方式进行生态恢复;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本工程**线路塔基土石方挖填平衡,无弃土产生。运营期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强化对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禁止滥采滥伐和捕猎野生动物,避免因此导致的沿线自然植被破坏和野生动物的影响;(2)定期对线路沿线生态保护、防护措施及设施进行检查,跟踪生态保护与恢复效果,以便及时采取后续措施。审批文件中未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声环境保护措施:(1)对火花及电晕放电产生的噪声,可通过选择表面光滑、耐氧化的导线和母线,在设备安装时要保证各类接口接触良好,这样可减少火花及电晕放电。(2)在设备定货时要求导线提高加工工艺,防止由于导线缺陷处的空气电离产生的电晕,降低本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可听噪声水平。(3)运行期定期检查间隔内的电器设备,减少设备损坏产生的噪声影响。(4)输电线路通过居民区时导线对地高度不得低于7.0m,通过非居民区时导线对地高度不得低于6.0m。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架空线路段架设高度满足设计规范高度,迁改110kV架空交流输电线路线下声环境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运营期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固废环境保护措施项目运营后无固废产生。在例行维修检查过程中会出现更换部分电缆、塔基维修等情况,更换的零部件可由运营单位全部回收利用。审批文件中未提出固废环境保护措施。环评报告表中提出的电磁环境保护措施:(1)线路选择时已避开敏感点,在与其它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严格按规程要求留有净空距离。(2)导线对地高度需满足本评价提出的最低高度要求:当输电线路通过非居民区时,档距中央最大弧垂处导线高度不小于7.5m。(3)加强环境管理,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确保沿线敏感点处电磁环境达标。(4)采用良导体的钢芯铝绞线,减小静电感应、对地电压和杂音。(5)已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选择相导线排列形式,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等电气设备、设施,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此外,输电线路经过不同地区时亦严格按照上述规定设计导线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6)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居民进行有关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7)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搞好工程的环保竣工验收工作。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线路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敷设,确保电磁环境满足《电磁环境控制标准》(GB8702-2014)要求。项目建成运行后,应及时对线路周边电磁环境进行验收监测,确保项目周边场所电磁环境符合相关评价标准。运行期加强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和定期巡检,保证线路运行良好,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环境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 实际建设情况: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经过现场踏勘调查,项目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了环评阶段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将施工活动控制在塔基内机牵张场的临时用地内,塔基基座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分层回填的方式,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区域、牵张场等区域进行原状恢复和植被复绿,主要采取了场地平整、播撒草种、种植植被等措施;目前现状来看,施工区域及临时牵张场占地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得较好。施工期间未出现乱挖、乱铲、乱占、滥用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也未出现猎杀、捕捉各类动物的行为;整个施工阶段未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影响,受施工影响的动物也在施工结束后回到了原栖息地,施工期间造成的轻微水土流失也在施工结束后逐渐得到恢复。在调查期间未发现施工遗留的环境问题 水环境: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按环评要求在施工营地设置了简易隔油沉淀池池,保证施工期间产生的生产污水得到妥善处置;生活污水也依托周边居民家中的旱厕处理。根据走访调查,施工期间未发生污水外排事件,周边水体未受到本项目的影响。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查阅项目施工期间的监理报告,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安排了专人对施工区定期洒水降尘;施工运输车辆均使用篷布覆盖等措施,施工期间并未对大气环境造成太大影响。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通过调查,项目施工期间严格执行环评提出的要求,夜间不施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施工机械;施工期间未对周边居民造成困扰,也并未接到相关噪声影响投诉。施工期固废环境保护措施:根据调查,施工期间拆除工程产生的废弃****供电局回收处理了;废弃混凝土运往渣土消纳场处理;其他固体废物也均得到妥善处置,项目区及周围环境中并未发现施工固废遗留问题。 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现场踏勘结果来看,项目沿线的树种长势良好,施工造成的扰动已在逐步恢复。总体来看,生态环境恢复较好。运营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根据本次验收的监测报告,项目沿线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项目采取的声环境保护措施较为有效。运营期固废环境保护措施:根据调查,项目运营单位严格执行了该项措施,检修时产生的零部件均回收利用处理,未乱扔乱弃。运营期电磁环境保护措施:通过调查,线路在与其它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严格按规程要求留有了净空距离;导地线最低地距离大于7.5m;采用的各项导地线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本次验收对线路沿线的电磁敏感目标和线路断面做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各个敏感目标处和线路断面的电磁辐射值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100μT的限值要求,说明项目采用的电磁辐射保护措施较为有效。 |
无变动情况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变动情况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项目电缆段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噪声,架空线路段架设高度满足设计规范高度,迁改220kV架空交流输电线路线下声环境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 严格按照环评及批复文件中的要求执行 | 根据现场实际踏勘结果,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输变电》(HJ705-2020)规定,对线路沿线的环境敏感点程进行噪声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线路沿线敏感点的昼间、夜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项目运营后无固废产生。在例行维修检查过程中会出现更换部分电缆、塔基维修等情况,更换的零部件可由运营单位全部回收利用。 | 根据调查,项目运营单位严格执行了该项措施,检修时产生的零部件均回收利用处理,未乱扔乱弃。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1)强化对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禁止滥采滥伐和捕猎野生动物,避免因此导致的沿线自然植被破坏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2)定期对线路沿线生态保护、防护措施及设施进行检查,跟踪生态保护与恢复效果,以便及时采取后续措施。 | 根据现场踏勘结果来看,项目沿线的树种长势良好,施工造成的扰动已在逐步恢复。总体来看,生态环境恢复较好。 |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