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4年7月19日,市残联主办的建议提案已****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残联2024年主办的5件人大建议和5件政协提案答复文件摘要公开如下,接受代表委员和市民的监督:
**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82282号建议《关于我市智力残疾学生就业安置转衔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4月15日):
一、基本情况
我市有持证残疾人35.31万,就业年龄段(男16~59周岁,女16~54周岁)的残疾人共14.73万,其中智力残疾人数约为1.88万人。目前,我市智力类残疾人就业人数约6041人。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12****学校开设智力残疾学生职高班,约120余名智力残疾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着力制度支撑。2020年,市残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共同印发《**市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实施意见》(成残联〔2020〕21号),按照不低于300元/月/人的标准向辅助性就业机构拨付补贴,用于机构运转;给予从事辅助性就业的残疾人不低于10元/天/人的出勤补贴,保障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权利,促进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近就便就业。目前,我市已建成23个辅助性就业机构,有240余名智力类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
二是提升就业服务。完善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市残联指导**区、青****残联先行先试,成立**区心智障****中心,培育“一对一”帮扶心智障碍残疾人就业的专业化就业辅导员队伍,开展残疾人融合就业服务、职业转衔和安置就业等方面的工作,让心智障碍残疾人逐步获得独立就业能力,并择优向社会企业输出。
三是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残联“两微一端”和全市就业招聘会等线上+线下双宣传模式,围绕时间节点,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召开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吸纳智力残疾人就业。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在校残疾学生全周期管理机制。****初中及以上残疾学生信息库,加强助学资助、提供升学合理便利。二是推动更多有条件的区(市)县建立残疾人辅导员队伍,常态化开展职业能力评估、职业规划指导、****大学的专业选择辅导、毕业择业指导、技能技术实训、岗前培训、稳岗及权益维护等服务,积极为社会提供适用、好用人才。三是实施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建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促进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近就便参加生产劳动,实现社会融合。依托现有的“阳光家园”、托养机构等普遍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发挥街道、社区以及残疾人亲友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等各方作用,推动辅助性就业加快发展。
**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82164号建议《****人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资助标准的建议》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4月17日):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持证残疾人35.31万,2023年全市共资助13.48万名残疾人和残疾家庭学生儿童参加**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长期护理保险),资助6.61万名残疾人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着力制度支撑。为切实做好我市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及长期照护保险工作,更加精准地帮扶残疾人,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切实保障残疾人病有所医,市残联、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资助残疾人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工作,2023年11月,在原有《关于资助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互助补充保险的通知》(成残联〔2021〕76号)的基础上,市残联牵头,与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税务局联合引发了《关于资助残疾人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通知》(成残联〔2023〕51号),进一步优化残疾人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政策,将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纳入大病****残联资助对象范围。****残联资助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持有**市核换发的《中华人民**国残疾人证》的精神类、智力类残疾人和其他类别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阳光救助”对象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中,自愿参加我市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残联按每年实际缴费标准的30%予以资助。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资助残疾人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资金来源为市县两级财政资金,让更多的残疾人自愿参加我市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
三、下一步工作
进一步落实“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保障残疾人民生福祉。
**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82417号建议《关于精准使用扶持残疾人就业和生活专项资金的建议》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4月24日):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将残疾人职业培训纳入全市培训工作大局,健全联动机制,加强经费保障,既将残疾人纳入**市重点群体技能培训补贴的“普惠”范畴,****残联系统实施适残化“特惠”培训。在政策支撑方面,先后出台的《**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市残疾人就业创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印发**市重点群体技能培训等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制度,均对残疾人职业培训做出了安排部署。在资金保障方面,近三年部门预算经费年均增长8.6%,较同期市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率高3个百分点。在组织实施方面,全市分级分类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提升培训、创业创新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仅2023年全市就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77场,惠及残疾人4093名。在培训成效方面,依托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的持证残疾人就业率达70%,远高于**平均水平。近年来,我们以“美丽工坊”残疾人就业增收项目为牵引,大力开展非遗传承培训,孵化培养了7名非遗传承人、蓉欧工匠、中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残疾人文创手作产品涵盖23类、178种。在监督指导方面,****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指导,依托第三方机构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二、下一步打算
(一)优化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坚持就业增收导向,以市场所需、残疾人所愿为主攻方向,分层分级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市本级以订单订岗、中高级技能提升、科技助残和新业态培训为重点,区(市)县结合**禀赋以初级培训和农村种养殖培训为重点,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健全“技能+素养”两手抓两手硬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
(二)建****基地。探索依托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建立残疾人技****基地,****基地准入、退出、评估和分级动态管理机制。
(三)创新残疾人职业培训形式。整合人社、残联等多部门培训**,打造“互联网+职业培训”新模式,为残疾学员提供更加完善的培训后续跟踪服务。
(四)丰富残疾人职业培训供给。学习借鉴**、**等地先进经验,完善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制度,不断满足残疾人个性化精准化培训需求。
(五)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监管。探索依托“智慧助残”建设成果,加强对残疾人职业培训的全过程监管。健全培训项目评价机制,培训效果由参训学员“背靠背”评议。
**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82693号建议《关于搭建残疾人就业智慧服务平台的建议》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4月26日):
一、基本情况
**市现有持证残疾人35.31万,就业年龄段残疾人14.73万,已实现就业10.31万。全市平均每年扶持6万余名残疾人灵活就业,平均为6000名残疾人发放就业创业补贴,扶持7000余名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为3000余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支撑,健全残疾人就创业政策体系。健全残疾人就业创业体系,出台《**市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实施意见》《**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市农****基地扶持办法》等系列文件,着力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效,落实关于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基地等补贴政策,残疾人就业权益在制度层面得到更好保障。
(二)重保障,搭建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2023年创建“**市残疾人就业智慧服务平台”以来,实现了需求征集、简历填报、岗位智能推荐、面试邀约等“7*24小时”在线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共入库残疾人300余万名,注册用户1979个,投递简历1866次,达成就业意向300多个。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测评,构建“企业+残联+助残社会组织+残疾人”的残疾人智慧就业生态,实现残疾人就业需求信息精准推送,解决企业招聘残疾人“招工难”和残疾人“求职难”的问题。
(三)强帮扶,实施残疾人就业援助行动。****学院、京东等机构和企业的**,常态化开展“订单式”培训和“线上+线下”精准就业援助服务。市残联利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重要活动,****残联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2024年第一季度,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70余场,帮助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人数519人。3月,市残联**市人社、市国资委召开“牵手‘福’蓉 春风助残”残疾人春季就业招聘会暨就业创业成果展活动,包括15家国企在内的58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995个,400余残疾人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四)抓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增收能力。大力开展定岗、定向、订单式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23年,全市共举办177场各类培训,惠及残疾人4093名,其中905名通过培训提能实现了就业。以赛促训,统筹组织各区(市)县参加第六届**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我市22名残疾选手参加12个项目的比赛,取得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及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五)重宣传,动员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就业。开展“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公益助残行动,现已邀请187名助残工美大师,2648家公益助残单位,开展扶残助残志愿服务,为残疾人就业增收赋能。****电视台摄制了《成就梦想﹒那束光》十二集助残系列宣传片,****政府和社会各界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帮助残疾人成就梦想的“**故事”。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着力提升残疾人就业增收能力。实施订单、定岗、定向等多形式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就业形态、非遗传承、传统工艺等项目培训,依托中职、高职学校大力发展职业培训。
二是构建线上线下常态化就业招聘市场。依托“残疾人就业智慧系统”,搭建线上招聘和求职平台,实现供需智能匹配、远程对接,定期组织“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根据用工单位需要,组织定制型“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满足用人单位的多样化用工需求。
三是打造多维度宣传矩阵。****残联“两微一端一网”全媒体矩阵、残疾人专栏等载体深入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提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能力和就业潜力的认知,形成全市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保民生促就业”的思想共识。
**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82644号建议《关于重度独居残疾人服务的几点建议》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5月29日):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扎实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近年来,****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作为补短板、**生的重中之重,着力聚合力、**台、强政策、优服务,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托养服务体系,建成并扶持托养机构97家(寄宿制托养机构33个、日间照料点64个)。2023年,全年共为39561名就业年龄段(女16-54周岁,男16-59周岁)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含:寄宿制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安养)。
二是持续推进敲门行动。2023年,市残联印发了《关于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敲门行动”纵深推进“微网实格”成势见效的实施意见》(成残联〔2023〕25文号),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2023年,全市共服务残疾人396785人次,为6.1万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服务。
三是认真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将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作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点,2023年,全市共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917户,服务于残疾人的生活更加便利。
四是落实残疾人特殊困难紧急救助。2024年,市残联印发了《**市残疾人特殊困难紧急救助工作实施意见》(成残联〔2024〕22文号),按照“兜底线、救急难”工作要求,着眼于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困难摆脱临时困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进敲门行动。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慰问走访服务。
(二)社会参与。****工作部将以“文明兴蓉”平台为基础,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完善志愿服务时长积分兑换机制,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委员会十六届二次第546号提案《关于促进我市科技助残与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6月5日):
一、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残联系统十分重视科技助残工作,****残联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作局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加强多方协调对接。近期,市残联领导先后带领****残联汇报科技助残工作,积极申请科技助残项目,****科技局、经信局、投促局、市科协等部门协调对接,专门****研究会,争取各方支持。二是组织开展专项活动。举办全市“牵手福蓉﹒科技助残”专项活动,邀请数百家科技助残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参会,以科技助残产品现场展示、助残科技企业家分享、授牌表彰、座谈讨论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科技助残氛围,交流科技助残的方法路径,推动科技助残工作走深走实。三是推进科技在康复领域的应用。积极****残联引进儿童康复、辅具适配等专业领域现代康复手段,****残联平台建设,将20多种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辅助器具纳入补贴制度和适配服务。虽然在科技助残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也存在目前科技融入度还不够高、发展还不成体系等问题,科技成果转换应用还有较大空间。
二、下一步打算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科技助残与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是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应用,目的是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智能康复和辅具服务,增加“智慧助残”新元素,对于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促进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现实意义。下一步,市残联系统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始终坚持科技助残方向,瞄准残疾人康复需求和产业发展两端,积极协调、配合、参与,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市社会发展相适应,让残疾人更好的享受科技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发挥出康复创新发展成果在提升残疾人康复质效和生活品质方面的独特作用,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搭建科技助残服务平台。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推动各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更多科技助残与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鼓励各区(市)县加强残疾人康复产业发展,积极引进高科技助残企业、研究院所,探索设立科技助残****基地;充分发挥区域科技企业、院校高新技术**积聚优势,鼓励电子科大、川大等单位****协会,为残疾人创新提供更多的智能化康复应用,残****协会依法发挥作用,****协会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协会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二)强化科技助残服务意识。****残联和康复服务机构组织提供智能化、科技型康复服务的意识,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科技助残”培训,****残联在智能康复服务政策设计及服务组织能力,激发康复服务机构拓展智慧康复服务的积极性,引导机构增加智能康复供给;推广“全面康复”理念,将行之有效的智能辅具应用、现代康复技术作为康复机构基本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强化康复机构智慧康复意识。
(三)加强科技助残宣传推广。将科技型、智能化康复理念和****残联康复知识宣传推介的重要内容,利用残疾人日、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节日、节点主题活动,现场宣传展示科技助残成果;建设应用统一的辅具服务信息化平台,通过整合**打造包括智能辅****中心,“场景式”宣传推介智能辅具知识、产品和技术。
(四)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将符合条件并具备现代康复技术的优秀机构优先纳入康复定点机构管理,支持残疾人享受现代科技康复成果;实施辅具补贴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市级补贴目录,将新型智能化、科技型辅具的补充完善作为目录调整完善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政策引导带动科技助残产业发展。
****委员会十六届二次第268号提案《加快提升**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让文明城市创建更有温度》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6月19日):
一、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情况
一是根据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相关要求,市残联印发了《**市“十四五”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扩面改造和修缮工作实施方案》,下达了“十四五”期间各区(市)县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目标,根据目前推进情况,在十四五结束期间,对有意愿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应改尽改,做到全覆盖。二是《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规范》已作为2023年度地方标准第三批立项,此项工作将在2024年逐步推进,助推全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规范化、高标准发展。三是为了做好残疾人居家消防安全工作,拟将残疾人家庭用电、用气消防预警及远程监控设施设备列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内容,在2024年进行先行试点推广。
二、无障碍环境营建工作情况
一是**市已组建成立多支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队伍,督导员主要由残疾人工作者、****协会成员、残疾人及亲属代表等担任。二是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队专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政策解读、《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解读、无障碍督导员实操技能现场指导和无障碍环境体验。三是自成立督导队以来已开展上百次督导活动,共计发现问题上百个,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已全部落实解决。
三、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工作情况
历年来,市残联配合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无障碍场景营建,一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支持成立“****促进会”,利用社会组织积极宣传、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二是制作无障碍宣传片,强化无障碍意识理念传播常态化,解决理念滞后于城市发展节奏问题。一方面大力宣传无障碍环境营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这座城市温度和文明程度;另一方面大力宣传无障碍环境营建是保障全龄人群和来蓉创业、投资、旅游等中外人群提供便捷的无障碍生活环境,体现这座城市开放的包容度和吸引力,提升城市竞争优势。****检察院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全面摸摸排存在的问题和案件线索,联合发布典型案例。支持和引导新闻媒体,积极主动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成绩和价值,推动解决相关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十四五”期间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二是按照《中华人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相关规定,****残联将根据自身职能职责,****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残疾人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和建议,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国家和省市相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策,做好宣传工作,增强社会大众对无障碍设施、设备的保护意识,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委员会十六届二次第171号提案《关于大力实施“美丽工坊”残疾人就业增收项目的建议》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7月2日):
一、基本情况
我市有持证残疾人35.31万,就业年龄段残疾人14.73万,已实现就业10.31万,其中就业年龄段女性残疾人4.8万余名。市残联采用泛文创产业园的建设思路和“旗舰店+生产基地+连锁工坊+流动工坊”的空间布局模式,立体化建设“美丽工坊”项目,并将就业对象由残疾妇女拓展到所有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截至目前,已打造“美丽工坊”生产基地12个,****工作室(工坊)10个,残疾人非遗及文创项目33个。残疾人文创手作产品涵盖瓷胎竹编、双面蜀绣、羌绣、面塑、棕编、藤编、剪纸等23类、178种,其中,文创精品14类、92种。瓷胎竹编、双面蜀绣、羌绣、棕编、藤编等7个项目已基本形成产业,其产品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东南亚。“大运会徽”、“蓉宝”衍艺画产品、“天府熊猫”绣品等残疾人文创产品被列为外事礼品。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高标准打造**“美丽工坊”旗舰店。以职培大楼部****旗舰店,设置生产工区、大师工作室、****中心、****中心、****中心等, 力争实现管理指导、艺术赋能、生产销售、产品展示、直播带货及人才培养、办赛办展、品牌拓展等功能。
二是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工坊”生产基地。以区(市)县传统优势文创手作为依托,引导支持区(市)县对“融乐阳光家园”、“残疾人之家”等进行必要改造和功能叠加,打造“美丽工坊”生产基地,实现残疾人就近就便就业。依托“助残工美大师”对有需求的残疾人进行文创手作的产品培训,为手作产品赋能,帮助残疾人变手艺为收益,实现增产增收。**肢体四级残疾人非遗大师任晓红领办的“****经营部”****残联“**首批‘美丽工坊’”(残联厅发〔2023〕13号)。
三是创造性打造连锁式“美丽工坊”。组织动员千家单位为“美丽工坊”提供社会支撑,****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美丽工坊”项目**开发适残岗位,采取单位提供场地和相关便利条件、“美丽工坊”运营方提供经营项目和管理等方式,开设“美丽工坊”分店,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
四是常态化开展“美丽工坊”幸福集市。依托百名助残工美大师、千家公益助残单位,搭建残疾人文创大师及从业者互相交流平台,利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美丽工坊”残疾人文创手作展和“美丽工坊”幸福集市。2024年,在文殊坊和春熙路开展“美丽工坊﹒幸福集市”展销2期;组织“美丽工坊﹒幸福集市”走进**樱花赏花季和世界园艺博览会;推动“美丽工坊﹒幸福集市”在**第34次**助残日期间展售。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对职培大楼进行功能升级改造,打造“美丽工坊”旗舰店。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各区(市)县规范建设“美丽工坊”生产基地。
三是以推动落实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为出发点,打造连锁式“美丽工坊”,突出社会参与和就业渠道拓展等功能。
四是借助市文****工作站项目,推动残疾人企业(人)的手工产品纳入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渠道,纳入“**手作”非遗集市活动平台。
****委员会十六届二次第169号提案《关于资助残疾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建议》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7月17日):
一、基本情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切实减轻残疾人因意外伤害产生医疗和生活负担给家庭和用工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降低残疾人员就业风险,从而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把对残疾人的特别关心、特别关爱落到实处,结合市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5件民生难题》及《5件民生难题具体清单》和市政府与市级群团组织联席会议精神要求,“全额资助**市户籍残疾人、残疾退役军人、退休伤残人民警察、退役残疾消防救援人员参加残疾人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已于今年1月纳入2024****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由市残联牵头具体实施。
二、主要做法
(一)严格****政府采购。****政府全额出资,覆盖所有**市户籍残疾人(含残疾退役军人、退休伤残人民警察、退役残疾消防救援人员),涉及人员数量多,使用资金量大,市残联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政府采购。市残联作为采购主体,严格落实规定步骤,****政府采购程序:于2024年1月5****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上发布残疾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公开招标采购意向;4月18日发布了该项目的采购公告;2024年5月9日召开项目公开招标开标评审,评标委员会按照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5月10****委员会的评审报告,确定了锦泰****公司****公司、中国**洋****公司****公司、中国******公司****公司****公司为****公司。
(二)认真组织残疾人团体意外险的实施。一是签订承保合同,****残联于2024年5月31日分****公司签订了承保合同,为全市户籍持证残疾人以及残疾退役军人(含退役残疾消防救援人员)、退休伤残人民警察投保了**市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期一年,从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残联****事务局联合印发了《**市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从工作目标、参保对象及方式、保障范围及内容、承保分片情况、理赔方式和工作要求六个方面明确了此项工作流程和实施细节。三是扎****残联按照《**市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此项工作,按照合同划分的保险分片及时汇总区内残疾人信息报****公司,****公司具体开展承保工作。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通过印发宣传卡片、****社区定点宣传,市残联、****残联网络公众号推广等方式线上线下联动推介,截止今年6月30日,全市共计开展集中宣传推介活动37场,覆盖全市所有区(市)县,明显提升了残疾人对此项工作的知晓率。
(三)残疾人参保情况。截止今年6月30日,全市共有306562名**户籍残疾人参加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其中由锦泰****公司****公司承保的天府新区、**区、**区、**市、**市、**市、**县等7个区(市)县已承保106903人;由中国**洋****公司****公司承保的**区、**区、**区、**区、**区、**区、**市、**县等8个区(市)县已承保106300人;由中国******公司****公司承保的高新区、东部新区、**区、**区、**驿区、**区、**市、**县等8个区(市)县已承保93359人。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市残联将根据上半年资助残疾人参加人身意外伤保险工作开展情况,继****残联****公司继续做好宣传推介、理赔取证等工作,进一步把资助残疾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落实落细,让****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关爱。
****委员会十六届二次第52号提案《关****服务社会动员体系的建议》答复内容(答复时间2024年7月19日):
一、基本情况
为建****服务社会动员体系,****残联创新发起“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通过建立助残行动服务平台,线上征募社会助残力量,集中发布公益助残项目,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文创设计、艺术创作、志愿服务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征募助残工美大师187名、助残文艺大使258名、公益助残单位2648家、志愿助残队伍2427支,开展助残活动2000余场,惠及残疾群众20余万人次,****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充分肯定,提出希望**“继续在动员社会力量扶残助残等方面带头示范”,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施小琳同志也对相关工作报告作出肯定性批示。今年5月16日,举行“牵手‘福’蓉﹒科技助残”**市第34次**助残日活动,中国残****残联和省市领导亲临活动现场,并启动“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专项基金,首期收到捐赠资金和物资超过3千万元,央视新闻联播连续两天对有关情况作了报道。
二、具体举措
(一)高位谋划、广泛动员,汇聚爱心合力。面对**残疾人事****政府投入,而社会力量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实困境,市残联先行先试、领题破题,研究谋划并组织实施了“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区(市)县、****残联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牵手‘福’蓉﹒双百双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相关议事决策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统筹推进助残行动。二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了《“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实施方案》《“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制度,为助残行动的有力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广泛宣传动员。****电视台制播励志宣传片——《成就梦想﹒我也行》并在全网播放,****关工委、****集团、****集团等100余家单位宣介,召开“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通气会和推进会。今年5.21**助残日,市残联联合32家单位在**率先发起“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线上发布助残行动征募令,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加入“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
(二)搭**台、分类施策,整合社会**。为切实解决助残服务需求与助残服务供给信息不对称、助残**整合不够等问题,市残联积极搭**台、分类施策,着力整合各类**扶残助残。一是建立了“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平台和“公益助残项目”线上征集发布平台,构建了队伍在线征募报名、助残项目发布与审批、活动报名与参与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助残服务需求与助残服务供给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已发布活动近200个、实现1万余人共同参与。****残联支持,成功将****基金会的****残联,并建立了“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专项基金。截至目前,“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力量共向残疾人及涉残机构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848.92万元,依托社会捐赠解决了****学校空调配备等问题,六一儿童节期间对全市23所特校3450位残疾儿童进行了全覆盖节日慰问。三是依托征募的工美大师艺术赋能残疾人文创产品,依托征募的文艺大使高水平建设“成就梦想”****艺术团,依托公益助残单位开展供需对接的助残活动,依托志愿助残队伍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已打造“美丽工坊”生产基地12个、文创工作室(工坊)10个、非遗及文创项目33个,由工美大师王林江赋能的衍纸画从大运走向世界,被作为外事礼品赠送给国际大体联主席;已成功创建“成就梦想”****艺术团,建立特殊艺术精品节目库并首批入库100个精品节目,创作并发布****助残日主题曲《你就是那阳光》,文艺大使潘乃奇编剧创作的《幸福之光》、文艺大使张天娇主演的励志音乐剧《你好﹒青春》已成功巡演多场;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系列助残活动400余场、惠及残疾人3万余名,****集团赞助举办了“爱**﹒迎大运”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残健融合**赛,****公司等112家公益助残单位提供适残岗位3488个;川大MBA校友会、****关工委****服务队开展活动引导、生活照料等志愿助残活动,服务2.5万人次。
(三)双向赋能、典型宣传,促进良性发展。大力推动单向关爱向双向赋能转变,着力构建健康****服务社会动员体系。一是固化基本权利。明确按层级向助残工美大师、助残文艺大使颁发聘书,参加“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活动可获得公益性酬劳,对典型案例开展形象宣传;按照完全自愿的原则,对“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单位不赋予任何特定义务,分层级向公益助残单位、志愿助残队伍授牌授旗,享受培训、助残活动推广、企业形象展示等权利;在评选助残先进单位和助残先进个人中给予适当倾斜。截至目前,已举办工美大师、文艺大使、公益助残单位、志愿助残队伍集中授牌授旗仪式20余场,****集团——善工家园“爱心鸡蛋”捐赠、洲际酒店“青融创﹒幸福里”残疾人文创等多个助残项目。二是强化教育激励。拍摄《“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成就梦想﹒那束光》等宣传片,大力宣传帝欧家具、星空里、福恩禽业等公益助残单位帮扶残疾人的先进事迹。加强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价值转化,将扶残助残打造成残疾人受帮助受扶持、扶残助残主体受教育受激励的过程,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珍爱生命、砥砺奋进。三是丰富助残场景。依托智慧蓉城和智慧助残建设成果,打造“牵手‘福’蓉﹒双百双千”残疾人普惠消费、爱心捐助、爱心积分等智慧助残场景,建立公益积分机制,切实增强扶残助残主体的荣誉感获得感。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市残联将进一步围绕社会动员、**挖潜、服务拓展等方面重点探索,引导“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供需对接、场景升级、多向赋能,****服务社会动员体系的“施工蓝图”变成更多可感可及的“幸福场景”,展现城市文明、传递城市温度、彰显城市力量,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残联力量。
![](http://wap.qianlima.com/imgs/xunhua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