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3********183312L | 建设单位法人:冀福孝 |
石元基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区 |
**省**市**区长江中路57****活动中心大楼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至**高速铁路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32-**、增建铁路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G5311-G5311-高速铁路旅客运输 |
建设地点: | **省**市**区,**省**市**市,**省**市**县 |
经度: 纬度: | ****机关:****生态环境厅 |
环评批复时间: | 2019-07-19 |
皖环函〔2019〕735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070 |
18846.7 | 运营单位名称:**** |
****0105MA001NJQ9G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中环博宏****公司 |
913********183312L | 验收监测单位:无 |
无 | 竣工时间:2024-07-01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8-19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9-14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工程建设验收公示网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宣绩铁路客运专线;**改线段客货运 | 实际建设情况:**;宣绩铁路客运专线;**改线段客货运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车站两座,**南站、**站;改建车站1座,**镇站。宣绩铁路正线长度111.701km,杭临绩双线长度2.502km(线下工程)。**改线工程18.134km。 | 实际建设情况:**车站两座,**南站、**站;改建车站1座,**镇站。宣绩铁路正线长度111.601km;杭临绩代建2.502km。**改线工程18.179km。 |
无变化,未新增具有煤炭(或其他散****车站;城****车站正线或单双线长度增加未超过30%。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宣绩正线轨道结构主要采用无砟轨道,部分区段采用有砟轨道;**改线工程采用有砟轨道,长度大于1km的隧道和隧道集中地段铺设无砟轨道。宣绩铁路速度目标值350km/h,近期36对,远期50对。****改线工程速度目标值120km/h,,**车站两座,**南站、**站;改建车站1座,**镇站。****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 | 实际建设情况:宣绩正线轨道结构主要采用无砟轨道,部分区段采用有砟轨道;**改线工程采用有砟轨道,长度大于1km的隧道和隧道集中地段铺设无砟轨道。宣绩铁路速度目标值350km/h,近期36对,远期50对。****改线工程速度目标值120km/h,,**车站两座,**南站、**站;改建车站1座,**镇站。工程线位未变化,但由于水源保护区范围调整,工程在DK130+148~DK130+238处以****水库引用水源保护区二级陆域保护区 |
无变化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噪声、振动治理措施: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污水治理措施: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志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路基边坡防护、站场绿化 | 实际建设情况:噪声、振动治理措施: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污水治理措施: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生志防护措施:主体工程路基边坡防护、站场绿化 |
工程不涉及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功能和水源酒养功能的桥梁,全线设置声屏障10974延米,隔声窗共32998.1平方米,对该处敏感点采取声屏障及隔声窗降噪措施后,敏感点起居室可满足使用功能,满足环评阶段降噪效果。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 | 实际建设情况:/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2.65 | 7.55 | 0 | 2.54 | 0 | 7.66 | 5.01 | |
4.46 | 12.94 | 0 | 4.45 | 0 | 12.95 | 8.49 | |
0.46 | 1.03 | 0 | 0.44 | 0 | 1.05 | 0.59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污水处理设施 | 《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 | 污水处理设施 | 未运行、未监测 | |
2 | 化粪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化粪池 | 未运行,未监测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声屏障、隔声窗 |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验收阶段设置声屏障27处,共10974延米,其中设置2.3m高声屏障8840.375延米,2.5m高声屏障743延米;3m高声屏障824.625延米,3.3m高声屏障287延米,3.95m高声屏障267延米,4m高声屏障12延米。实际安装隔声窗62处,安装面积32998.1m2(DK144+200-DK148+534段桥改隧,取消口坑坞1处噪声敏感点,取消隔声窗280m2)。 | 未检测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各站固体废物,在站台、候车厅、**广场等位置设垃圾桶收集,所有垃圾经集中收集,并及时转运,最终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主变电站检修可能会产生少量的废油,应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规定及时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理。 | 既有站段新增职工生活和旅客列车、候车产生的垃圾纳入到既有垃圾储运系统;新增生活垃圾、旅客列车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地方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或清运。牵引变电所设备返厂维修,事故废油暂存于事故油池,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1)工程对沿线土地**及农业生产的保护措施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886.22hm2,其中永久占地419.45hm2,临时占地466.77hm2。本线路以林地主要用地类型。工程用地分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永久用地改变原有土地功能,临时用地施工完毕后,通过土地复垦恢复原貌,逐步恢复其原有功能。 工程坚持对基本农田“占一补一”的原则对工程占用基本农田实施补偿,可减轻对基本农田的影响;评价建议下阶段进一步优化线路方案,减少铁路与既有交通线路之间的夹心地,从而减少土地**的浪费,保护沿线土地**及农业生产。 工程设计采取逢河设桥、逢沟设涵的原则,一般地带排灌沟渠设置涵洞,其孔径以不压缩沟渠为原则设置,以确保原有沟渠、水库等水利设施不遭破坏,对部分因路基占用或破坏的既有农田灌溉设施或排洪沟渠均按原标准恢复,对工程占用的水利设施均以不低于原标准要求予以还建。 (2)工程对沿线动植物**的保护措施 加强线路两侧的绿化,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形式对破坏的植被进行补偿,缓解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能力下降影响;施工期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调整工程施工时段和方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3)重点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桥梁工程:进一步优化桥梁孔跨设计,尽量减少水中墩的数量;在施工期加强该段工程的施工监理和监督检查,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立施工营地和材料堆放场等一些临时设施,施工人员的居住可租用附近既有的房屋等,不再**施工营地和材料堆放场。施工场地产生的的污水及垃圾严禁排入水源保护区的水域及陆域保护区范围内,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恢复原有植被。 隧道工程:设计中全线隧道采用双侧水沟,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复合式防水板,根据地下水发育情况,适当设置环向排水盲管,二次衬砌的环向施工缝处设置水膨胀止水条;施工阶段对隧道加强隧道涌水的观测和预报工作,确保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地表水的影响减小至最低程度。****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预测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缓解措施。对可能发生涌水的地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将隧道开挖对沿线水**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隧道**位置应选择在坡面稳定、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免选在山体不稳或有明显滑坡、坍塌、松散堆积体等地段;隧道**应尽量避免大开挖,减少破坏山体植被,以保护环境;隧道**应避免设置在山谷、山坳中心地带,根据实际地形尽量设在凸出的山坡附近,以利地表排水,洞门施工前应先做好边坡仰坡的截水天沟。 取、弃土(渣)工程:合理安排弃土流向,尽量使之**化,建议将部分弃渣用于沿线城市建设的填方,如用于公路铺路和回填取土坑;加强土石方调配,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条件下,加大土石方调配运距,尽量移挖作填;严禁乱取乱弃,尽量减少回填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精心组织施工,先后有序,后序施工点开挖的土方应作为选期施工点的回填土方,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可节约工时和资金,对取、弃土场进行全面防护,最大程度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设计阶段,严格落实了耕地保护政策,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多方案比选,减小了纵坡比,减少了高填深挖段路基数量;施工期对土石方进行了合理的调配,对于隧道弃渣由地方主管部门进行了拍卖,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合理化应用,减少了隧道弃渣,减少了临时占地面积。 2)本项目占用基本****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复,由地方主管部门进行了占补平衡;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及时进行了复垦复耕,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施工期临时占地进行了表土剥离,集中堆存,施工结束用于复垦复耕等,增加了土壤肥力。 项目施工完毕后,逐步对现场临时占地进行拆除,并进行恢复,对部分占用或破环的既有农田灌溉设施及排洪沟渠按照原标准进行恢复。落实基本农田补偿方案。 2)施施工期临时工程选址尽量利用了未利用土地,均已取得当地主管部门的许可,施工便道尽量既有既有道路,减少了施工期临时占地面积,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了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进行了复垦复耕。定期开展了环保培训及环保宣传教育等,;合理安排了施工作业时间,制定了施工期专项施工方案,规范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有效降低了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对施工占地范围内的珍惜保护动物进行了排查,未发现珍惜野生植物。 3)项目建设过程中,优化桥梁设计,减少跨水大桥水中墩数量,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容未设置施工营地及堆料场,施工期施工营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未发生污染水体事件。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全线采用双侧排水沟,现场及时跟进隧道施工进度,隧道施工**行边坡防护,采用临时绿化,边坡固化等方式减少水土流失,现场设置截水天沟。施工期加强对隧道用水的监测工作,即使排查隐患,减少对水田的影响。 现场取弃土场土石方妥善处理,渣土用于沿线城市建设施工期严格落实先当后弃。部分渣场绿化后用于栽种经济作物。 |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工程距离外轨中线30m以内全线累计298户,本次工****中心线30m以内298户居民住宅以及位于铁路夹角地带8户噪声敏感建筑列入工程拆迁,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验收阶段根据施工文件和现场核查,共406户需要拆迁(DK144+200-DK148+534段桥改隧,取消口坑坞1处噪声敏感点,取消4户拆迁)。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对路基边坡防护、桥涵锥体、隧道边仰坡防护、取土场防护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防治水土流失13307.13万元,勘察191.66万元,预留古树施工期防护费50万元,预留珍稀保护植物应急防护或移植费50万元。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对路基边坡防护、桥涵锥体、隧道边仰坡防护、取土场防护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防治水土流失11833.7万元, |
/ |
功能置换
对铁路夹角地带8户采取功能置换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实际进行拆迁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