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精神,我市已组织编制完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4年6月28****政府批复同意,根据有关法律要求,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包括中心**四街道和八个建制镇。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其中规划基期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发展目标 把握国省级战略趋势与动态,紧跟都市区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地位、弘扬历史传承、强化特色发展,结合新形势赋予的新内涵,全面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国际化品质潮城。 四、划定“三条控制线” 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市划定不低于30.50万亩(203.31平方千米)的耕地和不低于27.53万亩(183.50平方千米)的永久基本农田。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0.62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盐官下河、长水塘、袁花镇山体及黄湾镇山体区域。全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200.77平方千米(30.12万亩),严格城镇开发边界管控。 五、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 落实**省、**市对**市及各街道主体功能区定位。衔接省级规划,明确**市县级主体功能分区为城镇化优势地区。**市乡镇主体功能主要涉及四类基本类型及一类附加类型。其中,中心**四街道、许村镇为城镇化优势地区;**镇、黄湾镇、斜桥镇、丁桥镇为城镇化潜力地区;周王庙镇、盐官镇、袁花镇为农产品主产区;钱塘江水域为生态经济地区。除此之外,**镇、盐官镇、硖石街道附加历史文化**富集地区。 六、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结合市域空间发展策略和国土空间保护利用趋势判断,强化市域保护与开发整体协调,规划构建“一主两副一区两带”的总体空间格局、“2633”的农业农村空间结构、“一带一网、四片、四斑块”市域生态保护总体格局、构建“东西两片,特色多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七、明确规划用途分区 依据《**省国土空间用途分区与用地分类指南(修订试行)》,结合**市发展策略,落实规划用途分区,共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乡村发展区、城镇发展区和其他保护利用区,实现用途管制全域全要素覆盖。 八、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均衡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一主、三副、四轴、多节点”****中心体系,配置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城镇型、****社区生活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提高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设施的服务效率和水平,全面提高乡村宜居度和吸引力。 九、综合交通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借助独特区位优势,打破区域交通瓶颈,加快“深度融杭”步伐,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引领经济建设、服务民生为目的,构建“对外交通快速、对内交通畅通、内外衔接顺畅,节点功能突出”的**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以综合交通、智能交通、**交通、绿色交通为特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适度超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力争提前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 十、基础设施和综合防灾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建立供水、排水、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推进环境卫生管理建设、天然气主要站场设施建设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防洪排涝、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农田水利配套等水利基础设施,推动能源供应低碳转型,积极构建低碳化能源体系。加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建设,明确防洪排涝、抗震、消防、人防、防疫等防灾设施标准与措施。 十一、历史文化保护和风貌塑造 构建完善由“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其他遗存(名村、传统村落等)、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组成,物质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系。规划构建“一江一城,双十联动”的总体风貌框架,串联山、水、潮、田、城等多样化景观,形成全域美丽的总体风貌格局,彰显“国际潮城、诗韵硖川”的独特魅力。 十二、中心**规划 ****中心**城市**特色及未来发展要求,从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出发,规划构筑“双核四片”开发保护一体化的总体空间格局、形成“一环、二心、五廊道”的绿地系统结构、形成“两核两轴一园多极”****中心体系。 十三、规划实施保障 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引导及管控内容,构建“约束性指标管理、空间控制线的边界管控”的刚性传导体系,指导专项规划的编制。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监督体系,执行“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定期评估制度,建立差异化绩效评价与考核制度。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或“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等管制方式。 附件:下载 **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文本.pdf **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图集.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