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凤凰河二沟再生水厂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5********8085435 | 建设单位法人:李玉春 |
王可心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开发区 |
**市高新区天华二路28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水厂项目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18版本:096-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620-D4620-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 |
建设地点: | **省**市**区 宝成铁路以东,成灌铁路以西,三环路以北区域 |
经度:104.065100 纬度: 30.730660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0-10-14 |
**环建〔2020〕21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915********8085435013V |
2024-04-03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155532.7 |
790 | 运营单位名称:**** |
915********8085435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0108MA6CGK9C6G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108MA6CGK9C6G | 竣工时间:2024-07-14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9-06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0-10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news-detail/47.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 实际建设情况: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一座8万m3/d****水厂、配套管网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河二沟520米河道改道工程。项目占地面积为6.6hm2,采用全地下式的竖向布置型式,拟采用“改良型A2O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工艺流程,最终出水采用紫外线消毒/接触消毒排至黉门堰,经黉门堰、**河最终汇入**。其中部分尾水(2万m3/d)经加氯消毒处理后,作为城市杂用水回用,排入三环外侧再生水利用干管。 | 实际建设情况:**一座8万m3/d****水厂、配套管网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河二沟520米河道改道工程。项目占地面积为6.6hm2,采用全地下式的竖向布置型式,拟采用“改良型A2O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工艺流程,最终出水采用紫外线消毒/接触消毒排至黉门堰,经黉门堰、**河最终汇入**。其中部分尾水(2万m3/d)经加氯消毒处理后,作为城市杂用水回用,排入三环外侧再生水利用干管。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改良型A2O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 | 实际建设情况:改良型A2O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一、施工期 1、施工期必须严格执行《**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中建设工地扬尘防治相关内容,做到“六必须”(必须围挡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开挖阶段采取湿法作业,产生的土石方日产日清,未清运土方铺设防尘网,建筑立面设置防尘网等措施,有效防治施工扬尘污染。重污染天****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中应急措施。 2、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必须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和用于降尘不外排。 3、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场界周围设置临时声屏障,将产生高噪声的作业点置于远离周边居民楼等敏感点,运输车辆禁止鸣笛、减缓车速,中、高考期间严禁施工等综合措施。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排放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排放限值,防止施工噪声扰民。 4、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施工固废污染防治措施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固废的收集、堆放、处置工作,不得擅自处置。施工期间产生的设备安装废弃物、废弃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等应及时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废机油等危废分类收集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二、运营期 1、严格落实废水污染防治措施。进厂的污水须按既定处理工艺,净化处理达《**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中相关排放限值标准后,排入经批准的入河排污口,其中部分尾水(2万m3/d)经加氯消毒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排放限值要求,作为城市杂用水回用,排入三环外侧再生水利用干管;厂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各类设备冲洗废水、脱水滤液、生物除臭废滤液等均纳入厂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2、加强恶臭气体治理措施。厂内预处理区、生化区、污泥处置区等主要恶臭单元置于地下并加盖密闭。产生的恶臭,经收集和生物除臭、离子除臭系统进行除臭净化后由15m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须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和《****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相关排放限值标准。 3、严格噪声污染防治。项目采用的水泵、鼓风机、污泥脱水机等设备应选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并通过基座减振、建筑隔声及合理布置等措施进行综合控制,有效治理各种噪声源,确保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 4、严格固体废弃物收集、暂存、处置的环境管理。柵渣、沉砂、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脱水污泥交由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生物除臭废气填料由厂家回收;废机油及废含油棉、实验室废液、废化学试剂瓶及其他化学品包装材料等危险废弃物经暂存后交由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5、做好重点防渗区域的防渗、防漏、防腐措施。重点防渗区域必须采取“三防”处理;加强管理,严防“跑、冒、滴、漏”,杜绝出现污水(液)外渗到土壤和地下水系统,避免对土壤、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 6、规范排污口建设,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7、严格遵守各项环境管理制度:(1)加强污水处理设备和管线的日常维护,确保正常营运;(2)定期对污泥转运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污泥在运输过程中无滴漏,废气逸散等现象;(3)定期对厂内各类废气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一旦发生非正、常工况,须在厂区四周采取人工方式喷洒植物除臭剂,最大限度减少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8、项目投产营运前完成项目设定的1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现有居民的搬迁,严格控制卫生防护距离内的规划和建设,不得**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 9、强化环境污染风险防范。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制订各项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加强营运过程风险防范管理,避免和控制风险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加强员工环保培训,结合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和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每年不定期开展环境风险防范演练。 | 实际建设情况:一、施工期 1、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施工期严格执行了《**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中建设工地扬尘防治相关内容,做到了“六必须”、“六不准”。开挖过程中做到了湿法作业,产生的土石方日产日清,未清运土方铺设了防尘网。重污染天气****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中应急措施。 2、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施工期在施工现场设置了隔油沉淀设施,施工废水、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经循环使用和用于降尘不外排。 3、项目施工场界周围设置了临时声屏障,产生高噪声的作业点置于远离了周边居民楼等敏感点,严格要求了运输车辆禁止鸣笛、减缓车速,要求了中、高考期间严禁施工等综合措施,施工期间无噪声扰民。 4、项目施工期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施工固废污染防治措施的相关要求,进行了施工固废的收集、堆放、处置工作。施工期间产生的设备安装废弃物、废弃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等及时交由了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废机油等危废分类收集后,由机修单位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施工期间产生固废已全部妥善处置。 二、运营期 1、本项目冲洗废水、污泥脱水产生滤液返回粗格栅处,同进厂污水一起进行处理;除臭系统废水排入生化池进行处理;生活污水通过厂区预处理池预处理后进入厂区污水管道,****处理厂粗格栅处与进厂污水一并处理。,净化处理达《**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中相关排放限值标准后,排入经批准的入河排污口,其中部分尾水(2万m3/d)经加氯消毒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排放限值要求,作为城市杂用水回用,排入三环外侧再生水利用干管。 2、本工程采用全过程除臭工艺,具体在生物池内安装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培养箱,每台培养箱提供微量空气,并在污泥泵房安装除臭污泥循环泵,****水厂进水端。同时****处理厂要求较高,周边环境敏感,地上部分建设景观公园。为进一步控制臭气排放,针对污水预处理单元、改良型A2O生物反应池单元以及污泥处理单元等恶臭产生源,设置恶臭加盖或密封装置(预处理区、生化区、污泥处理区等),并配以恶臭负压抽风收集系统,配备3套生物除臭系统和3套离子除臭系统,经处理后的废气集中到15m排气筒排放。 3、针对厂区噪声设备,已采取治理措施如下:①在设备选型上严格控制噪声水平,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规定的设备;②设备安装时采取减振、隔振等措施;③对噪声值超标严重的设备装设消音装置,如送风机进口;****设备厂家提供配套的隔音罩,如风机等;④在建筑设计上考虑采用吸声隔音材料;⑤通过优化总平面布置,结合生产工艺特点选择当地树种进行绿化,以起到隔声降噪作用。 4、项目产生污泥目采用污泥离心浓缩脱水法将污泥含水率降至 80%后,委托****负责转运至具备污泥处置能力的单位统一处置;栅渣、砂砾、生活垃圾委托**市优耐特****公司转运至**市**固体废****政府机构指定的其他垃圾处置场所同意处置;废生物滤料交由厂家回收。项目设置一座一般固废暂存间,占地面积10m2,栅渣、砂砾、生活垃圾等一般固废分类收集暂存,定期转运;项目设置一座容积约200m3的污泥料仓用于暂存脱水污泥,项目一般固废暂存均满足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 5、项目产生废机油、实验室废液、废化学试剂瓶及其他化学品包装材料、废紫外线灯管等危险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兴蓉****公司转运处置。项目设置一座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约134m2,已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识,按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区贮存,采用防腐、防渗地面和裙脚,暂存区设置围堰,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6、项目营运过程中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粗格栅渠及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危废暂存间、臭氧接触池、紫外线消毒渠、消毒接触池、污泥脱水机房等废水下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根据分区防渗原则,厂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粗格栅渠及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臭氧接触池、紫外线消毒渠、消毒接触池、污泥脱水机房。危废间、加药间地面采用防渗混凝土+2mm厚高分子聚乙烯丙纶+耐腐蚀瓷砖防渗,渗透系数≤1.0×10-10cm/s。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生化池、加药间、污泥脱水间、储泥池、臭氧接触池等采用刚性+柔性防渗措施,采用不少于50cm厚的抗渗等级为P6的混凝土或不少于30cm厚的抗渗等级为P8的混凝土防渗措施,或其他防渗效果能够与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等效的防渗措施。一般防渗区: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除臭系统、消防泵房。采用20cm厚的抗渗混凝土(P6)进行防渗,防渗效果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简单防渗区:综合楼、门卫、厂区建筑外部地面,采用一般地面硬化防渗。 7、项目在负二层设置有事故及排水池,两池合建,其中事故池有效容积为840m3,排水池有效容积为2550m3,均具有事故调节池的功能,可储存1h事故相应时间的产生的事故废水。本项目进口设置自动节制阀,事故状态下阀门自动切换,将事故废水引至事故及排水池。进厂阀门井共设置三道两组闸门,任意关闭一道两组阀门均可使污水无法进****水厂。厂区设置三种电源保证措施,在三种电源保证措施全部失效后,停电或水质不达标等事故状态下废水才能进入厂区,通过人工控制阀门将事故废水引至事故及排水池。以上措施可以尽最大可能将事故状态下,废水拦在厂区之外,在措施失效后,保留足够的应急处置能力容纳事故废水。 8、企业已配置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已制定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 9、企业废气污染源排放口已预留采样孔,能够保证各项例行监测均能顺利展开;已设置规范的废水入河排污口,处理后的废水经出水渠排入黉门堰,入河排污口已按规范要求建立标志标牌。 10、本项目已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并联网,,对进水以及出水渠处出水的流量、pH、COD、氨氮、总磷、总氮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排污口管理档案内容的要求,将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达标情况及设施运行情况由工作人员记录于档案。 11、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划定的100m卫生防护距离的内的现有居民已全部搬迁 |
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环境及经济损益分析,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将已于2020年10月已获批环评报告中所述的10000m3事故调节池的设计调整为事故及排水池,事故池有效容积为840m3,排水池有效容积为2550m3,排水池及事故池合建(共池、内设隔墙及闸门,可以互通),均具有事故调节池的功能。由于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发生变动,****于2022年3月委托**嘉****公司编制完成《******水厂项目非重大变动环境影响分析》,明确其变动内容不属于重大变动,可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1、做好施工和营运期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减少公众对该项目环境影响疑虑,避免因相关工作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环境纠纷和社会稳定问题。 2、需要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除环保审批以外的开工建设条件、资质、许可的,取得后方可开工建设。 3、应认真落实排污许可管理规定,在启动生产设施或者发生实际排污前,主动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 4、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需按照国家标准和程序开展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并依法公开验收报告项目。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项目性质、规模、地点、工艺、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更的,必须重新报批。自报告表批准之日起,工程超过五年未开工建设,报告表应当报主管部门重新审核。 | 实际建设情况:1、项目施工期及试运行期均已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未产生环境纠纷和社会稳定问题。 2、项目已建成,开工建设前已取得满足开工的所有审批许可。 3、项目已申领排污许可证。 4、项目试运行期间开展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5、项目性质、规模、地点、工艺、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等未发生重大变更。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2560 | 2560 | 0 | 0 | 2560 | 2560 | |
0 | 307.2 | 768 | 0 | 0 | 307.2 | 307.2 | |
0 | 11.42 | 38.4 | 0 | 0 | 11.42 | 11.42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改良型A2O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 | 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执行《**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表1****水厂排放标准;pH、色度、SS、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数执行《****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表1中标准限值;浊度、溶解性总固体、溶解氧、大肠埃希氏菌、总氯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曝气沉砂池、改良型A2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尾水消毒池、加药及消防泵房、污泥脱水机房等系统部分设备。拟采用“改良型A2O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工艺流程,最终出水采用紫外线消毒/接触消毒排至黉门堰,经黉门堰、**河最终汇入**。 | 废水总出水口设置1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色度、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SS、动植物油、石油类、浊度、溶解性总固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氧、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总余氯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3套生物除臭系统和3套离子除臭系统 | 《****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4中的二级标准 | 针对污水预处理单元、改良型A2O生物反应池单元以及污泥处理单元等恶臭产生源,设置恶臭加盖或密封装置(预处理区、生化区、污泥处理区等),并配以恶臭负压抽风收集系统,配备3套生物除臭系统和3套离子除臭系统,经处理后的废气集中到15m排气筒排放。 | 离子除臭处理后排气筒断面设置1个有组织监测点,监测因子包括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厂界四周设置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监测因子包括氨、硫化氢、臭气浓度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隔声、减振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 | 项目采用的水泵、鼓风机、污泥脱水机等设备应选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已通过基座减振、建筑隔声及合理布置等措施进行综合控制,有效治理各种噪声源。 | 厂界外1m处设4个噪声监测点,周边声环境保护目标处设1个噪声监测点,共设5个噪声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做好重点防渗区域的防渗、防漏、防腐措施。重点防渗区域必须采取“三防”处理;加强管理,严防“跑、冒、滴、漏”,杜绝出现污水(液)外渗到土壤和地下水系统,避免对土壤、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 | 项目营运过程中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粗格栅渠及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危废暂存间、臭氧接触池、紫外线消毒渠、消毒接触池、污泥脱水机房等废水下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根据分区防渗原则,厂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 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粗格栅渠及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臭氧接触池、紫外线消毒渠、消毒接触池、污泥脱水机房。危废间、加药间地面采用防渗混凝土+2mm厚高分子聚乙烯丙纶+耐腐蚀瓷砖防渗,渗透系数≤1.0×10-10cm/s。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生化池、加药间、污泥脱水间、储泥池、臭氧接触池等采用刚性+柔性防渗措施,采用不少于50cm厚的抗渗等级为P6的混凝土或不少于30cm厚的抗渗等级为P8的混凝土防渗措施,或其他防渗效果能够与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等效的防渗措施; 一般防渗区: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除臭系统、消防泵房。采用 20cm 厚的抗渗混凝土(P6)进行防渗,防渗效果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 简单防渗区:综合楼、门卫、厂区建筑外部地面,采用一般地面硬化防渗。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严格固体废弃物收集、暂存、处置的环境管理。柵渣、沉砂、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脱水污泥交由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生物除臭废气填料由厂家回收;废机油及废含油棉、实验室废液、废化学试剂瓶及其他化学品包装材料等危险废弃物经暂存后交由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 项目产生污泥目采用污泥离心浓缩脱水法将污泥含水率降至 80%后,委托****负责转运至具备污泥处置能力的单位统一处置;栅渣、砂砾、生活垃圾委托**市优耐特****公司转运至**市**固体废****政府机构指定的其他垃圾处置场所同意处置;废生物滤料交由厂家回收。项目产生废机油、实验室废液、废化学试剂瓶及其他化学品包装材料、废紫外线灯管等危险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兴蓉****公司转运处置。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表7 风险设施
1 | 强化环境污染风险防范。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制订各项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加强营运过程风险防范管理,避免和控制风险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加强员工环保培训,结合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和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每年不定期开展环境风险防范演练 | 项目将10000m3事故调节池的设计并更为事故及排水池,事故池有效容积为840m3,排水池有效容积为2550m3,排水池及事故池合建,均具有事故调节池的功能,不会导致风险防范能力降低或弱化。项目将按照环评批复要求进一步强化环境污染风险防范措施,制订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防范演练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项目投产营运前完成项目设定的1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现有居民的搬迁,严格控制卫生防护距离内的规划和建设,不得**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划定的100m卫生防护距离的内的现有居民已全部搬迁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