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化基地项目(年产500吨手性酯、500吨扁桃酸)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0243MA5UGX5373 | 建设单位法人:丁少南 |
魏怀珠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市**区 |
**市**区晏家街道化南二路16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基地项目(年产500吨手性酯、500吨扁桃酸)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47-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兽用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C2710-C2710-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
建设地点: | **市**区 **市**区晏家街道化南二路16号 |
经度:106.96907 纬度: 29.79516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4-04-07 |
渝(长)环准〔2024〕23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0115MA61BJ7N3U001P |
2024-06-13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8000 |
200 | 运营单位名称:弈柯莱生物****公司 |
****0115MA61BJ7N3U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医****公司 |
****0103MA7GPCN508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公司 |
****0105MA5U3A4B22,****0108MA35L3U6XM | 竣工时间:2024-06-15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9-09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0-11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www.****.com/forum.php?mod=guide view=my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扩建 | 实际建设情况:扩建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六车间**扁桃酸和手性酯生产线,生产规模均为500t/a | 实际建设情况:六车间**扁桃酸和手性酯生产线,生产规模均为500t/a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扁桃酸以F-氰醇溶液、硫酸等为原料经浓缩、水解、脱色过滤、萃取分层、减压蒸馏、回收甲苯、析晶离心、干燥所得。手性酯生产线以5-氯-1-茚酮、30%甲醇钠溶液等为原料,采用茚甲酸甲酯钠粗品合成、S-手性酯合成两步法,其中茚甲酸甲酯钠粗品合成包括精馏、缩合、酸化、过滤、分层、酸洗分层、中和分层、减压蒸馏、套蒸、析晶离心等单元,S-手性酯合成包括催化、过滤、脱色、减压蒸馏、结晶离心、干燥等单元。 | 实际建设情况:扁桃酸以F-氰醇溶液、硫酸等为原料经浓缩、水解、脱色过滤、萃取分层、减压蒸馏、回收甲苯、析晶离心、干燥所得。手性酯生产线以5-氯-1-茚酮、30%甲醇钠溶液等为原料,采用茚甲酸甲酯钠粗品合成、S-手性酯合成两步法,其中茚甲酸甲酯钠粗品合成包括精馏、缩合、酸化、过滤、分层、酸洗分层、中和分层、减压蒸馏、套蒸、析晶离心等单元,S-手性酯合成包括催化、过滤、脱色、减压蒸馏、结晶离心、干燥等单元。 |
工艺和设备变动 ①为减少楼层间固体物料转运,直接在1楼增加1个6.4m3的茚酮溶解釜,将茚酮溶液配置好后泵入4楼参加反应; ②为满足套蒸工序甲苯回收设计产能需求,在环评1台6m3套蒸釜基础上再增加一台6m3套蒸釜,总蒸馏规模不变,不会新增相应污染物排放。 ③手性酯生产过程中,溶解脱色过滤中使用的过滤器实际生产中故障率较高,为满足涉及生产需求增加1台板框压滤机,过滤器由环评时1个增加2个(一用一备)。 ④根据六车间废水分类,废水收集罐由环评时3个增加至5个,分别对车间高浓、高盐、高磷、含氰和低浓度废水分类单独收集)。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1)废气 拟建项目废气主要包括生产工艺废气、储罐区废气、废水处理站废气、危废暂存间废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 工艺废气:六车间扁桃酸和手性酯不含氯工艺废气通过管道集中收集经车间**“冷凝+水洗+碱洗”预处理工艺处理后,再进入厂区现有1#废气处理系统,采用“水洗+碱洗+RTO焚烧+碱洗”工艺处理达标后,经2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六车间含氯工艺废气单独收集经车间**“冷凝+水洗+碱洗+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经25m高排气筒(DA006)排放。 储罐区呼吸废气直接依托现有2#废气处理设施,采用“水洗+碱洗+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后由2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废气和危废暂存间废气集中收集后依托现有4#废气处理设施,采用”碱洗+次氯酸钠洗涤+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4)排放。 无组织废气: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通过加强设备、管道、阀门等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生产工人操作水平,来控制和最大程度减小废气的无组织排放。 (2)废水 拟建项目属于扩建项目,废水主要依托厂区现有废水处理系统。拟建项目根据废水水质,对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将项目废水分为①高盐废水;②高磷废水;③高浓废水;④含氰废水;⑤低浓度废水。厂区高盐、高磷、高浓和低浓废水分别设置专用收集管网,新增含氰废水车间单独收集后依托厂区现有高浓废水收集管网。其中生产车间高盐废水单独收集经现有高盐废水预处理系统采用“蒸发浓缩”预处理后产生的冷凝废水、高磷废水经现有高磷废水预处理系统采用“石灰除磷”预处理后废水、含氰废水以及以及高浓废水单独收集经现有高浓废水预处理系统采用“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预处理后废水,汇同其他低浓度废水一起进入厂区现有生化处理系统采用“水解酸化+EGSB厌氧反应+A/O+MBBR”****园区****处理厂接管协议标准后,****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放。 清下水:主要包括蒸汽冷凝水和脱盐水系统排水,其中蒸汽冷凝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脱盐水系统排水经“中和”处理后,由****处理站总排口排放脱盐水系统排水经“中和”处理后,****处理站总排口排放。 (3)噪声 新增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对部分设备采取减振、隔震、设消声器、加强厂区绿化等降噪措施。 (4)固体废物 拟建项目运营期工艺滤渣、冷凝废液、蒸馏釜残、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废盐、质检废液、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和污泥均属于危险废物,分类集中收集后,暂存在厂区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未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集中收集由专业单位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区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拟建项目依托厂区现有一座建筑面积1000m2的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已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采取了“六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防腐、防漏)措施,设置了收集沟和收集井,配套了废气收集及治理设施,设置了警示标志。通过调整危废转运周期,能满足拟建项目的危废暂存需要。 (5)土壤和地下水 通过采取废气集中收集处置,保证各废气处理措施运行良好,达标排放;生产废水和液体物料输送管道可视化设计;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其中**生产车间作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综合库房作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厂区设置事故废水拦截设施,生产车间和危险化学品仓库设置收集沟和收集井,储罐区设置围堰,危废暂存间采取“六防”措施,设置收集沟和收集池,厂区设置事故应急池,同时配套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切换阀”。 | 实际建设情况:(一)废气 项目气主要包括生产工艺废气、储罐区废气、废水处理站废气、危废贮存库废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 ① 工艺废气 六车间扁桃酸和手性酯不含氯工艺废气通过管道集中收集经车间**“冷凝+碱洗+水洗”预处理工艺处理后,再进入厂区现有1#废气处理系统(设计规模20000m3/h),采用“碱洗+水洗+RTO焚烧+碱洗”工艺处理达标后,经2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六车间含氯工艺废气单独收集经车间**“冷凝+碱洗+水洗+活性炭吸附”装置(设计规模8000m3/h)处理达标后,经25m高排气筒(DA006)排放。 ②储罐区废气 储罐区新增呼吸废气直接依托一期现有2#废气处理设施(设计规模5000m3/h),采用“水洗+碱洗+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后由2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③污水处理站和危废贮存库废气 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废气和危废贮存库废气集中收集后依托现有4#废气处理设施(设计规模50000m3/h),采用”碱洗+次氯酸钠洗涤+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4)排放。 ④无组织废气 项目运营后,建设单位应通过加强设备、管道、阀门等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生产工人操作水平,来控制和最大程度减小废气的无组织排放。 (二)废水 项目建成后,废水主要依托现有一期项目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根据废水水质,对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将项目废水分为①高盐废水;②高磷废水;③高浓废水;④含氰废水;⑤低浓度废水。厂区高盐、高磷、高浓和低浓废水分别设置专用收集管网,新增含氰废水车间单独收集后依托厂区现有高浓废水收集管网。其中生产车间高盐废水单独收集经现有高盐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规模110m3/d)采用“蒸发浓缩”预处理后产生的冷凝废水、高磷废水经现有高磷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规模175m3/d)采用“石灰除磷”预处理后废水、含氰废水以及高浓废水单独收集经现有高浓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规模220m3/d)采用“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预处理后废水,汇同其他低浓度废水一起进入厂区现有生化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规模1200m3/d)采用“水解酸化+EGSB厌氧反应+A/O+MBBR”****园区****处理厂接管协议标准后,****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到《化工园区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457-2012)中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COD执行60mg/L;表1中未规定的指标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排入长江。 另外厂区蒸汽冷凝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脱盐水系统排水经“中和”处理后,由****处理站总排口排放脱盐水系统排水经“中和”处理后,****处理站总排口排放。 (三)噪声 项目主要的噪声源有压滤机、离心机、冷却塔、各类泵和风机等,噪声值在80~100dB(A)。采取的降噪措施主要包含:选用低噪声设备、建筑隔声、基础隔振、设消声器、加强厂区绿化等降噪措施。 (四)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艺滤渣、冷凝废液、蒸馏釜残、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废盐、质检废液、污泥、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未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和生活垃圾等。其中工艺滤渣、冷凝废液、蒸馏釜残、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废盐、质检废液、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和污泥均属于危险废物,分类集中收集后,暂存在厂区危废贮存库,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未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集中收集由专业单位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区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项目危险废物临时储存依托厂区现有危废贮存库,建筑面积1000m2,危废贮存库已按照《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设置了“六防”措施,设有围堤和收集井,设置了警示标志,且已经通过环保竣工验收,通过调整危废转运周期,能满足验收项目危废处置的需要。 企业已经与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利特聚欣******公司和**中明****公司签订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服务合同。另外,项目在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严格执行了“五联单”制度。 (5)土壤和地下水 通过采取废气集中收集处置,保证各废气处理措施运行良好,达标排放;生产废水和液体物料输送管道可视化设计;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其中**生产车间作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综合库房作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厂区设置事故废水拦截设施,生产车间和危险化学品仓库设置收集沟和收集井,储罐区设置围堰,危废暂存间采取“六防”措施,设置收集沟和收集池,厂区设置事故应急池,同时配套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切换阀”。 |
①RTO废气焚烧系统处理工艺不变,为避免碱液随风机进入焚烧系统产生结晶,将焚烧前废气预处理工艺中水洗和碱洗顺序调整,由环评时“水洗+碱洗+RTO焚烧+碱洗”调整为“碱洗+水洗+RTO焚烧+碱洗”。 ②六车间含氯工艺废气预处理系统实际规模考虑远期增加至8000m3/h;六车间**不含氯工艺废气预处理系统和含氯工艺废气处理系统工艺不变,“水洗”和“碱洗”工序顺序调整,“碱洗”调至“水洗”之前。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厂区内设置两级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生产车间设置地沟和收集井;依托的储罐区设置围堰、危险化学品库房1设置环形收集沟和收集井、危废贮存库采取“六防”措施,设置环形收集沟和收集池。依托厂区现有一座有效容积1550m3事故应急池,同时配套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切换阀”。 厂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六车间采取重点防渗;**原辅料库房采取一般防渗。 新增生产车间新增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设置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标识、禁火标识、可燃气物料走向等。 2、在线监测装置 (1)规范化排污口 废水排污口:公司按要求只设置了一个矩形排污口,具备采样和流量测定条件,按照《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设置了采样点;厂区污水管网均可视化。 废气排污口:废气排放口按照《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置了便于人工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并且设置常备电源。 (2)在线监测装置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设置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监测因子为流量、pH、COD、NH3-N。 企业RTO废气焚烧系统设置自动监测装置,监测因子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3、 “以新带老”措施 ①对储罐装卸区环形沟防腐层进行及时修复; ②根据《****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方案(2022年—2025年)》(**经开办发〔2022〕41号)等文件要求,企业已经将厂区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纳入企业环保工作计划中,将有计划逐步开展该项工作。 | 实际建设情况: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厂区内设置两级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生产车间设置地沟和收集井;依托的储罐区设置围堰、危险化学品库房1设置环形收集沟和收集井、危废贮存库采取“六防”措施,设置环形收集沟和收集池。依托厂区现有一座有效容积1550m3事故应急池,同时配套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切换阀”。 厂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六车间采取重点防渗;**原辅料库房采取一般防渗。 新增生产车间新增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设置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标识、禁火标识、可燃气物料走向等。 2、在线监测装置 (1)规范化排污口 废水排污口:公司按要求只设置了一个矩形排污口,具备采样和流量测定条件,按照《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设置了采样点;厂区污水管网均可视化。 废气排污口:废气排放口按照《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置了便于人工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并且设置常备电源。 (2)在线监测装置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设置了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监测因子为流量、pH、COD、NH3-N。 企业RTO废气焚烧系统设置了自动监测装置,监测因子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3、 “以新带老”措施 ①对储罐装卸区环形沟防腐层进行了修复; ②企业已经开展了厂区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报告已编制完成。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26.917 | 5.625 | 32.542 | 0 | 0 | 32.542 | 5.625 | |
134.585 | 28.125 | 162.71 | 0 | 0 | 162.71 | 28.125 | |
12.113 | 2.531 | 14.644 | 0 | 0 | 14.644 | 2.531 | |
2.153 | 0.45 | 2.603 | 0 | 0 | 2.603 | 0.45 | |
18.842 | 3.938 | 22.779 | 0 | 0 | 22.78 | 3.938 | |
87112.8 | 5760 | 92872.8 | 0 | 0 | 92872.8 | 5760 | / |
0.022 | 0.062 | 0.084 | 0 | 0 | 0.084 | 0.062 | / |
0.674 | 0.581 | 1.255 | 0 | 0 | 1.255 | 0.581 | / |
0.58 | 1.086 | 1.666 | 0 | 0 | 1.666 | 1.086 | / |
20.418 | 3.68 | 24.098 | 0 | 0 | 24.098 | 3.68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1****处理站(包括高盐废水预处理系统、高浓废水预处理系统、高磷废水预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 | ****处理厂接管协议标准 | 依托厂区现有1****处理站,1****处理站,包括高盐废水预处理系统、高浓废水预处理系统、高磷废水预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 | 2024年6月29日~2024年7月2日对项目废水预处理设施进出口、及生化处理设施进出口进行了检测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1#废气处理系统(RTO废气焚烧排气筒DA001)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依托厂区现有1#废气处理系统(设计规模20000m3/h),采用“碱洗+水洗+RTO焚烧+碱洗”工艺,排气筒高度25m | 2024年6月29日~2024年7月2日对RTO废气排气筒进出口进行了检测 | |
2 | 2#废气处理系统(储罐区呼吸废气DA002)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依托厂区现有2#废气处理设施(设计规模5000m3/h),采用“水洗+碱洗+活性炭吸附”工艺,排气筒高度25m | 2024年6月29日~2024年6月30日 | |
3 | 4#废气处理系统(废水生化处理和危废贮存库废气DA004 排气筒)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依托现有4#废气处理设施(设计规模50000m3/h),采用”碱洗+次氯酸钠洗涤+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排气筒高度15m | 2024年6月29日~2024年6月30日对DA004排气筒出口废气进行了检测 | |
4 | 6#废气处理系统(六车间含氯工艺废气DA006排气筒)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车间**“冷凝+碱洗+水洗+活性炭吸附”装置(设计规模8000m3/h),排气筒高度25m | 2024年6月29日~2024年6月30日对排气筒出口进行了检测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建筑隔声、基础隔振、设消声器、加强厂区绿化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 | 选用低噪声设备、建筑隔声、基础隔振、设消声器、加强厂区绿化等 | 2024年6月29日~2024年6月30日对四个厂界噪声进行了检测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其中**生产车间作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综合库房作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厂区设置事故废水拦截设施,生产车间和危险化学品仓库设置收集沟和收集井,储罐区设置围堰,危废暂存间采取“六防”措施,设置收集沟和收集池,厂区设置事故应急池,同时配套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切换阀”。 | 采取了分区防渗措施,其中**生产车间作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综合库房作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厂区设置了事故废水拦截设施,生产车间和危险化学品仓库设置了收集沟和收集井,储罐区设置了围堰,危废贮存库采取了“六防”措施,设置了收集沟和收集池,厂区设置事故应急池,同时配套设置了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切换阀”。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工艺滤渣、冷凝废液、蒸馏釜残、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废盐、质检废液、污泥、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未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和生活垃圾等。其中工艺滤渣、冷凝废液、蒸馏釜残、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废盐、质检废液、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和污泥均属于危险废物,分类集中收集后,暂存在厂区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未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集中收集由专业单位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区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拟建项目依托厂区现有一座建筑面积1000m2的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已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采取了“六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防腐、防漏)措施,设置了收集沟和收集井,配套了废气收集及治理设施,设置了警示标志,配备了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了应急防护设施。通过调整危废转运周期,能满足拟建项目的危废暂存需要。 | 工艺滤渣、冷凝废液、蒸馏釜残、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废盐、质检废液、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和污泥均属于危险废物,分类集中收集后,暂存在厂区危废贮存库,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未含有或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材集中收集由专业单位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区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项目危险废物临时储存依托厂区现有危险废物暂存间,建筑面积约680.05m2,危废贮存库已按照《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设置了“六防”措施,设有围堤和收集井,设置了警示标志,配备了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且已经通过环保竣工验收,通过调整危废转运周期,能满足验收项目危废处置的需要。 企业已经与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利特聚欣******公司和**中明****公司签订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服务合同。另外,项目在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严格执行了“五联单”制度。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无 | 无 |
表7 风险设施
1 | 厂区内设置两级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生产车间设置地沟和收集井;依托的储罐区设置围堰、危险化学品库房1设置环形收集沟和收集井、危废贮存库采取“六防”措施,设置环形收集沟和收集池。依托厂区现有一座有效容积1550m3事故应急池,同时配套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切换阀”。 厂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六车间采取重点防渗;**原辅料库房采取一般防渗。 新增生产车间新增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设置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标识、禁火标识、可燃气物料走向等。 | 厂区内设置两级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生产车间设置地沟和收集井;依托的储罐区设置围堰、危险化学品库房1设置环形收集沟和收集井、危废贮存库采取“六防”措施,设置环形收集沟和收集池。依托厂区现有一座有效容积1550m3事故应急池,同时配套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和“雨污切换阀”。 厂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六车间采取重点防渗;**原辅料库房采取一般防渗。 新增生产车间新增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设置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标识、禁火标识、可燃气物料走向等。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危废贮存库、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库 、事故池及配套雨污切换系统、储罐区、危险化学品仓库1****处理厂及事故池等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危废贮存库、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库 、事故池及配套雨污切换系统、储罐区、危险化学品仓库1****处理厂及事故池等均可依托。 |
/ |
环保搬迁
不涉及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不涉及 |
/ |
区域削减
不涉及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不涉及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不涉及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不涉及 |
/ |
功能置换
不涉及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不涉及 |
/ |
其他
1、对储罐装卸区环形沟防腐层进行及时修复; 2、根据《****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方案(2022年—2025年)》(**经开办发〔2022〕41号)等文件要求,企业已经将厂区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纳入企业环保工作计划中,将有计划逐步开展该项工作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以新带老”措施 ①对储罐装卸区环形沟防腐层进行了修复。 ②企业已经开展了厂区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报告已编制完成。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