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水库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124********9517288 | 建设单位法人:黄辉 |
韦廷秋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壮族自治区**市**县 |
**县巴马镇**路26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巴****水库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18版本:141-水库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N7620-N7620-水**管理 |
建设地点: | **壮族自治区**市**县 **市巴马县坡月村 |
经度:107.****3375 纬度: 24.****7305 | ****机关:****生态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16-05-19 |
巴环审〔2016〕5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11600 |
430.5 | 运营单位名称:**** |
124********9517288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0100MAC18HKT44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100MAC18HKT44 | 竣工时间:2021-04-01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9-14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0-18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0914bRCz6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1)工程特征水位 坡月工程正常蓄水位选定为 385.5m,设计洪水位 P=3.33%为387.27m,校核洪水位P=0.5%为 387.78m,死水位 355m。水库总库容173 万m3,死库容13.7万m3,有效库容 140 万m3,调节系数 34.3%,调节性能为年调节。 (2)引水规模 坡月水库放水系统进水口为坝式进水口,布置在右岸重力坝上游桩号 0+108.500m处。进水口末端分岔为2根管,其中一条为人饮供水管道、另一条为环境基流及灌溉管道。设计人饮管道流量为 0.092m3/s,设计环境基流及灌溉管道流量 0.029m3/s(其中灌溉引用流量为 0.016m3/s,环境基流 0.013m3/s)。人饮供水采用管道自流输水,输水管道从坝首取水开始沿右岸岸坡布置,****水厂****水厂不在本工程建设内容中),管道总长度 327m。灌溉和生态用水从叉管出来后放入原河道,由坝下 200m 处筑滚水坝引水灌溉。 | 实际建设情况:(1)工程特征水位 坡月工程正常蓄水位选定为 385.5m,设计洪水位 P=3.33%为387.27m,校核洪水位P=0.5%为 387.78m,死水位 355m。水库总库容173 万m3,死库容13.7万m3,有效库容 140 万m3,调节系数 34.3%,调节性能为年调节。 (2)引水规模 坡月水库放水系统进水口为坝式进水口,布置在右岸重力坝上游桩号 0+108.500m处。进水口末端分岔为2根管,其中一条为人饮供水管道、另一条为环境基流及灌溉管道。设计人饮管道流量为 0.092m3/s,设计环境基流及灌溉管道流量 0.029m3/s(其中灌溉引用流量为 0.016m3/s,环境基流 0.013m3/s)。人饮供水采用管道自流输水,输水管道从坝首取水开始沿右岸岸坡布置,****水厂****水厂不在本工程建设内容中),管道总长度 327m。灌溉和生态用水从叉管出来后放入原河道,由坝下 200m 处筑滚水坝引水灌溉。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坡月水库坝址位于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南西侧约 1.5km 的坡月溪上,为“V”型谷。水库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取水系统、输水设施等建筑物组成。工程枢纽主要包括溢流坝段,左、右岸非溢流坝段,放水塔等建筑物。水库正常蓄水位为 385.5m,坝顶高程 389.6m,最大坝高 64.6m,坝顶长 145m,坝顶宽 6m。溢流坝布置在河床中部,长度为 25m。溢洪道控制段为无闸控制开敞式实用堰,堰顶高程 385.5m,堰顶设两孔,单孔孔口净宽 10m。溢洪道下游设底流式消力池,消力池净宽 22m,墙顶高程为 335m,池长 30m,池深 7.5m,下游设长 10m 的混凝土护底。左、右非溢流坝分别布置在河床左、右岸,长度均为 60m。坝顶高程为 389.6m,最大坝高 64.6m。放水塔布置在右岸非溢流坝段,采用坝体内埋设内径 0.8m 的放水钢管,钢管进口底高程为 350m。钢管在下游坝脚分成环境基流及灌溉管、输水管道两条管线。 环境基流及灌溉管直接引至原河道,管道长 30m,管径为 0.1m,管材为球墨铸铁管,设计流量为 0.029 m3/s;人饮供水管道从坝址****水厂****水厂及水厂配水管网建设),全长 0.327km,管径为 0.1m,管材为球墨铸铁管,设计流量为 0.092m3/s。 导流底孔布置在右岸非溢流坝段,进口为方形,净宽 2m,高 2m,坝内段为圆形,直径为 2m,底孔全长 46m,纵坡为 i=0.05。****水库蓄水前完成封堵,封堵平台高程为 335m,封堵段设在底孔前部,长度为 15m。 水库管理所,布置于左岸坝头处,建筑面积为 400m2。在左岸** 1 段长度为 660m,路基宽度为 4.5m 的上坝公路连接左岸坝头。 | 实际建设情况:坡月水库坝址位于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南西侧约 1.5km 的坡月溪上,为“V”型谷。水库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取水系统、输水设施等建筑物组成。工程枢纽主要包括溢流坝段,左、右岸非溢流坝段,放水塔等建筑物。水库正常蓄水位为 385.5m,坝顶高程 389.6m,最大坝高 64.6m,坝顶长 145m,坝顶宽 6m。溢流坝布置在河床中部,长度为 25m。溢洪道控制段为无闸控制开敞式实用堰,堰顶高程 385.5m,堰顶设两孔,单孔孔口净宽 10m。溢洪道下游设底流式消力池,消力池净宽 22m,墙顶高程为 335m,池长 30m,池深 7.5m,下游设长 10m 的混凝土护底。左、右非溢流坝分别布置在河床左、右岸,长度均为 60m。坝顶高程为 389.6m,最大坝高 64.6m。放水塔布置在右岸非溢流坝段,采用坝体内埋设内径 0.8m 的放水钢管,钢管进口底高程为 350m。钢管在下游坝脚分成环境基流及灌溉管、输水管道两条管线。 环境基流及灌溉管直接引至原河道,管道长 30m,管径为 0.1m,管材为球墨铸铁管,设计流量为 0.029 m3/s;人饮供水管道从坝址****水厂****水厂及水厂配水管网建设),全长 0.327km,管径为 0.1m,管材为球墨铸铁管,设计流量为 0.092m3/s。 导流底孔布置在右岸非溢流坝段,进口为方形,净宽 2m,高 2m,坝内段为圆形,直径为 2m,底孔全长 46m,纵坡为 i=0.05。****水库蓄水前完成封堵,封堵平台高程为 335m,封堵段设在底孔前部,长度为 15m。 水库管理所,布置于左岸坝头处,建筑面积为 400m2。在左岸** 1 段长度为 660m,路基宽度为 4.5m 的上坝公路连接左岸坝头。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1、(水库上游)对6个有8~10户居民聚居地点,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建设6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化粪池排出的污水引****设备处理。 2、(水库上游)建设排水设施,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引至大坝下游排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一级标准。 3、****管理处的1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引至林区进行林灌,参照执行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1、(水库上游)对居民聚居点,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建设4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化粪池排出的污水引****设备处理。 2、(水库上游)建设排水设施,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引至坡月村市政污水管网,****处理厂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三级标准。 3、****管理处的1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引至坡月村市政污水管网,****处理厂处理。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1、项目实施时,根据居民聚居点实际分布情况,优化布置后只需建设4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即可有效收集化粪池排出的污水。 影响分析:该项变动没有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为避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出水不稳定对环境造成影响,将其排水由原设计的排至环境****处理厂。排水去向改变,执行标准相应改变。 影响分析:该项变动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 3、为避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出水不稳定对环境造成影响,将其排水由原设计的林灌****处理厂。排水去向改变,执行标准相应改变。 影响分析:该项变动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布置 1 个弃渣场,弃渣场位于坝址东北方向勤兰乡弄美村附近的洼地,距坝址约 6km。 施工结束后,须对弃渣场及时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遇到高速公路施工,征地征用了弃渣场,同时高速公路施工需要大量的土石方,故本项目的弃方部分运至弃渣场,部分运至高速公路施工的其它场地。 |
高速公路施工,征地征用了弃渣场。故也无弃渣场恢复的问题了。 影响分析:该项变动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三级标准 | 生活污水处理。已落实。 建设期间,各个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公共厕所均配套建设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的出水用于周围林地育肥。 | ****水库管理****设备处理后污水,其pH值、CODcr、BOD5、S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三级标准。 | |
2 | 地表水环境保护设施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38-2002)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的Ⅱ类标准,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 ① 水源保护区划分及区域水环境管理。部分落实。 为保证供水水质,当地政府部门结合取水口位置,****水库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工作。坡月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88km2,坝址以上河道河长 4.64km。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当****水库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分。但是尚未落实相应的宣传、围挡等措施。 ② 上游污染源治理措施。部分落实。 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后,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修改),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完成确立界碑,基本完成设立隔离防护措施,包括物理隔离工程(护栏、围网等)和生物隔离工程(防护林),防止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界线上基本完成设置标志牌,在库区 6 个村庄内设置宣传牌、警示牌。禁止在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规模化畜禽养殖及网箱养鱼等。地方政府做好村民的产业引导工作,使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不受明显影响。 坡月水库库尾上游集水范围内,主要分布有拉闹、廷务、大坡、贵保、林纳、那中等 6 ****小组。项目在村屯内推广化粪池,使每家每户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并在地势较低处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共4套,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出水,通过污水管道接入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出水接到坡月村市政污水管网,****处理厂处理。 工程运行期间,开展库区农田面源治理,建设灌溉渠道及灌溉退水收集处理系统。 另外,为防止农村生活垃圾排入河流污染水源,项目在6个屯各设置2个垃圾容器间(池)、2个户外垃圾桶和1辆手推车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上游污染源治理措施改变部分主要有: 一是项目实施时,根据居民聚居点实际分布情况,优化布置后只需建设4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即可有效收集居民聚居点化粪池排出的污水;二是为避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出水不稳定对环境造成影响,将其排水由原设计的排至环境****处理厂。 ③ 坝址下游水环境保护措施。已落实,稍有改变。 a. 本工程建成后,水库管理所配置管理人员总数为 6 人;项目建设1套****管理站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引至坡月市政污水管网,****处理厂处理。 b. 水库检修过程中注意检修废油的集中收集和处理,对废油的产生和收集情况做好准确记录,安全储存并定时送至持有危险废物经营技术资格的单位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河道。 c. 根据主体设计,坡月水库放水系统进水口为坝式进水口,布置在右岸重力坝上游桩号 0+108.500m 处,采用坝体内埋设内径 0.8m 的放水钢管,钢管进口底高程为 350m。进水口末端分岔为 2 根管,其中一条为人饮供水管道、另一条为环境基流及灌溉管道。设计人饮管道流量为 0.092m3/s,设计环境基流及灌溉管道流量 0.029m3/s(其中灌溉引用流量为 0.016m3/s,环境基流 0.013m3/s)。项目环评要求在右坝肩设置视频监控系统(1套),****管理站,以严格监督环境基流的下放,并通告告知周边村民对环境基流的下放情况进行监督,如发现未按要求下放环境基流,可进行举报。 坝址下游水环境保护措施改变部分主要有:为避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出水不稳定对环境造成影响,将其排水由原设计的林灌****处理厂。 | 坡月水库取水口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38-2002)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的Ⅱ类标准,同时达到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 |
3 |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保护设施 | / | ① 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已落实。 建设期间,在各施工区均修建沉淀池和**池。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流进**池,经水泵加压回用;剩余污泥运往渣场。 ② 基坑废水。已落实。 建设期间,基坑废水采用沉淀法进行处理。直接在基坑内投加絮凝剂,静置2h左右,SS含量可降至200mg/L以下。基坑废水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剩余时抽往下游河道。底层污泥运至坝区施工区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处理系统的干化池内进行干化后统一运往弃渣场处理。 ③ 施工机械含油废水。已落实。 建设期间,施工区均设有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经处理后上清液用作为洗车、道路洒水等;油水分离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油渣,已妥善处理。 ④ 生活污水处理。已落实。 建设期间,各个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公共厕所均配套建设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的出水用于周围林地育肥。 |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GB3095-2012)2类标准限值。 | (1)施工扬尘防治措施。已落实。 设置施工标志牌;工程土石方施工开挖现场安装除尘装置,工程土石方开挖采取湿式作业;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密闭储存或采用防尘布遮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料及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驶出工地的机动车辆在冲洗平台清扫冲洗干净;施工 道路定期养护、清扫、洒水,并加强道路两侧绿化;施工结束后,能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恢复植被绿化。 (2)混凝土搅拌防尘。已落实。 本工程施工区附近均无居民点,混凝土拌制 对其影响有限。混凝土搅拌机设降尘或除尘设施,原料适度加湿,减少扬尘的产生;工作人员配备口罩、面罩等防尘劳保用品。 (3)机械、车辆施工机械尾气控制。已落实。 运输车辆严禁超载运输;施工单位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 (4)管理措施。已落实。 工程停工期达1个月以上的,施工单位对工地内的裸露地面采取硬化、覆盖等 防止扬尘污染的措施;若停工期超过6个月的,实施场地临时绿化措施;施工场地内设专员负责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覆盖、洒水作业以及车辆清洗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措施的实施情况。 | 项目施工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大气环境,没有产生大气污染情况。项目运行期,1#库区管理处楼顶环境空气监测点,TSP、PM10 、NO2 、SO2 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GB3095-2012)2类标准限值。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噪声治理设施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 (1)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保护。已落实。 施工中尽可能使用先进的、噪声小的机械设备;大型固定施工设备在其进气、排气口设置有消声器;振动大的设备配备减震装置,有的使用阻尼材料;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其工作噪声;高噪设备采用封闭施工等措施;在施工场地边界或产生噪声设备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临时性声障;对操作人员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于强噪声源,尽量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2)办公生活区、居民区防护措施。已落实。 施工前通过与当地群众进行沟通,了解群众的要求,宣传工程的必要性和采取的声环境防护措施;在工程周边受施工影响的敏感点设立提示牌,提醒告知群众施 工时间及产生噪声影响的主要工序等,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减小施工噪声,减轻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施工队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严格限制车速,经过居民区时车速昼间控制在20km/h以下、夜间控制在15km/h以下,并禁鸣喇叭;禁止夜间及午间施工,因生产工艺要求及其他特殊情况须在午间、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能事 前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午间、夜间施工意见书,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可在午间、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证明,并公告附近的居民。另外,午间、夜间施工时高噪声设备的工作场所能尽可能远离居民点及施工生活区。 | 项目在运行期,大坝管理处、噪声敏感点**屯的环境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① 开挖工程采取先进施工方式和工具,采取防振措施,减小施工开挖产生的振动影响。 ② 对水库周边软弱夹层及破碎地带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地下水环境不受工程施工及运行影响。 |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已落实。 ① 开挖工程采取先进施工方式和工具,采取防振措施,减小施工开挖产生的振动影响。 ② 对水库周边软弱夹层及破碎地带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地下水环境不受工程施工及运行影响。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1)工程开挖的弃土弃渣、库底清理产生的固体垃圾等应及时运往弃渣场,不得 随意堆放,更不能沿河边堆放或直接向河中弃土。 (2)弃渣场应根据水土保持原则及设计规范,采取建设排水沟、挡土墙、植物措 施等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具体措施详见第 6 章“水土保持”。 (3)围堰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负责清理河道,保障河道水流畅通、不改道。围堰 拆除的弃渣应及时运往指定的弃渣场,严禁随意堆放。 (4)工程共设置 2 个施工区,在每个施工生活区各设置 2 个垃圾桶,将生活垃圾 收集,并集中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工程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 及管理,禁止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影响工程区及周边环境。 (5)在水库集水范围内推广“清洁乡村”活动,加强宣传教育,使库区集水范围内 的居民了解随地扔垃圾的危害,使其建立起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意识,防止农村生活垃圾排入河流污染水源。本次拟在库区集水范围内的拉闹、廷务、大坡、贵保、林纳、 ****小组各设置2个垃圾容器间(池)、2个户外垃圾桶和1辆手推车对生活垃圾 进行集中处理,并由专人将集中垃圾转运到附近垃圾中转站。 | (1)工程开挖的弃土弃渣、库底清理产生的固体垃圾等及时运往弃渣场,不随意堆放,不沿河边堆放或直接向河中弃土。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遇到高速公路施工,征地征用了弃渣场,同时高速公路施工需要大量的土石方,故本项目的弃方全部运至高速公路施工场地。已落实,稍有改变。 (2)弃渣场根据水土保持原则及设计规范,采取建设排水沟、挡土墙、植物措施等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弃渣场被高速公路施工征用后,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等工作改由高速公路施工方负责。已落实,稍有改变。 (3)围堰结束后,施工单位负责清理河道,保障河道水流畅通、不改道。围堰拆除的弃渣及时运往指定的弃渣场,严禁随意堆放。已落实。 (4)工程共设置 2 个施工区,在每个施工生活区各设置 2 个垃圾桶,将生活垃圾 收集,并集中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工程施工期间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及管理,禁止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影响工程区及周边环境。已落实。 (5)在水库集水范围内推广“清洁乡村”活动,加强宣传教育,使库区集水范围内的居民了解随地扔垃圾的危害,建立起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意识,防止农村生活垃圾排入河流污染水源。项目在库区集水范围内的拉闹、廷务、大坡、贵保、林纳、 ****小组各设置2个垃圾容器间(池)、2个户外垃圾桶和1辆手推车对生活垃圾 进行集中处理,并由专人将集中垃圾转运到附近垃圾中转站。已落实。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1)施工期 ① ****施工队伍和外来人员的教育及管理,教育、约束施工人员严 格保护施工区周围的森林植被,禁止捕猎野生动物,防止发生森林火灾而毁坏大片森林 植被。禁止抛弃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减少水体污染。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 (如粪便和生活污水),保证生活污水回用。 ② 加强施工管理,严禁随地采砂采石;废弃砂石及施工弃料应及时清除,以免对 景观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弃渣场堆渣完毕后进行土地整治,根据当地条件植树植 草或土地开垦。工程弃渣场的生态恢复措施详见水土保持章节。 ③ 除工程需要外,不能随意砍伐、填埋、毁坏施工场界内、外的树木和草地,施工和生活所需的木料、燃料等尽量购买运入,严禁在当地砍伐;施工场地布置和工棚等 应尽量选择在无林地处。 ④ 虽然工程管线较短,但在管线开挖时,仍然应该尽可能减小开挖面积,禁止破 坏征地红线以外的植被,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尽快覆土,并恢复地表植被,避免水土流 失,也避免裸露的土地对景观的影响。 ⑤ 在临时用地区,工程完工后应及时种植树木,恢复植被或复垦。绿化及水土保 持的草种、树种应采用当地种,尽量不用或少用外来种,避免因引进外来种从而威胁到本地种。(2)运行期 应严禁乱砍滥伐,搞好工程周区尤其是库周区上游林地的保护;库区内实施退耕还 林计划,并对库区内的林地实施封禁,维持库区内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当地政府及施工单位要加强保护野生物种**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保护野生动物 的意识及法纪观念,严禁狩猎,对违禁狩猎者要依法追究责任。保护野生动物,主要通 过保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要加强封山育林,提高植物覆盖率和森林 覆盖率,禁止滥捕乱杀,对违反者应予以严惩。 水库运行时必须保证环境基流的下泄。应禁止在库区进行炸鱼、电鱼及毒鱼等破坏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违法活动。 | (1)施工期 ① ****施工队伍和外来人员的教育及管理,教育、约束施工人员严格保护施工区周围的森林植被,禁止捕猎野生动物,防止发生森林火灾而毁坏大片森林植被。禁止抛弃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减少水体污染。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如粪便和生活污水,保证生活污水回用于农灌。已落实。 ② 加强施工管理,严禁随地采砂采石;废弃砂石及施工弃料及时清除,以免对景观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弃渣场被高速公路施工征用后,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等工作改由高速公路施工方负责。已落实,稍有改变。 ③ 除工程需要外,不能随意砍伐、填埋、毁坏施工场界内、外的树木和草地,施工和生活所需的木料、燃料等均外购运入,严禁在当地砍伐;施工场地布置和工棚等 尽量选择在无林地处。已落实。 ④ 虽然工程管线较短,但在管线开挖时,仍然尽可能减小开挖面积,禁止破坏征地红线以外的植被,管道安装完毕后,尽快覆土,并恢复地表植被,避免水土流失,也避免裸露的土地对景观的影响。已落实。 ⑤在临时用地区,工程完工后及时种植树木,恢复植被或复垦。绿化及水土保持的草种、树种根据项目设计,采用当地种,尽量不用或少用外来种,避免因引进外来种从而威胁到本地种。已落实。(2)运行期。已落实。 严禁乱砍滥伐,搞好工程周区尤其是库周区上游林地的保护;库区内实施退耕还林计划,并对库区内的林地实施封禁,维持库区内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当地政府及施工单位加强保护野生物种**的宣传教育,增强民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及法纪观念,严禁狩猎,对违禁狩猎者要依法追究责任。保护野生动物,主要通过保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封山育林,提高植物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禁止滥捕乱杀,对违反者予以严惩。 水库运行时保证环境基流的下泄。禁止在库区进行炸鱼、电鱼及毒鱼等破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违法活动。 |
表7 风险设施
1 | (一)做好施工期的污染防治工作。 1、在各个施工区各修建沉淀池和**池。废水自流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流进**池,经水泵加压回用;剩余污泥运往渣场; 2、基坑废水采用沉淀法进行处理。直接在基坑内投加絮凝剂,澄清液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底层污泥运至坝区施工区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处理系统的干化池内进行干化后统一运往弃渣场处理; 3、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油应收集处理。含油废水经处理后上清液可作为洗车、道路洒水等;油水分离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油渣,应由有资格的危险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最终处理,不得随意丢弃、焚烧或简单填埋,尤其防止排入农田和水体中。 4、施工生产生活区产生的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禁止排入附近水体; 5、做好项目建设中的土石方平衡利用,妥善处置施工产生的弃渣、垃圾。弃渣场、临时堆土场、施工营地等的设置必须避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基本农田等环境敏感区域,弃渣场做到"先挡后弃"。施工结束后,须对弃渣场、施工营地、临时施工用地和临时堆土场及时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 6、****搅拌站等各类施工机械、设置安置地尽可能远离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并采取防噪声措施; 7、做好防尘措施。对施工场地、弃渣场、运输道路等一律实行6个“100%”,即施工现场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遮盖率、场地洒水清洁保障率、密闭运输率、出场车辆清洁率均应达到100%。 | (一)做好施工期的污染防治工作。已落实,弃渣场部分稍有改变。 1、施工期各工区均修建有沉淀池和**池。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施工或降尘;剩余污泥干化后运往渣场; 2、基坑废水采用沉淀法进行处理。投加絮凝剂,澄清液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底层污泥干化后运往弃渣场处理; 3、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油收集处理。含油废水经处理后上清液用作道路洒水等;油水分离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油渣,交由有资格的危险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最终处理。 4、施工生产生活区产生的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不排入附近水体; 5、做好项目建设中的土石方平衡利用,妥善处置施工产生的弃渣、垃圾。弃渣场、临时堆土场、施工营地等的设置避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基本农田等环境敏感区域,弃渣场做到"先挡后弃"。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营地、临时施工用地和临时堆土场及时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 6、****搅拌站等各类施工机械、设置安置地做到尽可能远离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并采取有效的防噪声措施; 7、做好防尘措施。对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等一律实行6个“100%”,即施工现场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遮盖率、场地洒水清洁保障率、密闭运输率、出场车辆清洁率均达到100%。 弃渣场使用和恢复变动部分为:高速公路施工,征地征用了弃渣场。故也无弃渣场恢复的问题了。 | |
2 | (二)做好运行期的污染防治工作。 1、运行期产生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不外排; 2、遵循下游地表水体河道生态环境用水优先原则。根据环评评估建议,合理设置河道生态用水下泻流量,保护好水生态环境; 3、彻底开展库底清理工作,****水库汇水面农业源,生活源等污染源的治理,确保水库蓄水后的水质达到饮用要求; 4、项目建成后,****水库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工作,并按要求建设保护措施; 5、落实配置库区管理机构和人员,确保日常环境巡查工作正常运行。 | (二)做好运行期的污染防治工作。已落实。 1、运行期无产生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收集后,****公司处理,或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2、遵循下游地表水体河道生态环境用水优先原则。根据环评评估建议,合理设置河道生态用水下泻流量,保护好水生态环境; 3、彻底开展库底清理工作,****水库汇水面农业源,生活源等污染源的治理,确保水库蓄水后的水质达到饮用要求; 4、项目建成后,****水库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工作,尚未按要求建设保护措施;部分落实。 5、落实配置库区管理机构和人员,确保日常环境巡查工作正常运行。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环保搬迁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区域削减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功能置换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其他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