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3
****环境局**分局
关于2024年10月23日对大梅地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对以下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按照《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要求,现将拟作出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项目名称:大梅地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地点:**县**镇圭山村、**社区一带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一、项目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县**镇圭山村、**社区一带。****电站,占地面积约318100m2(477.15亩),拟建装机规模为交流侧容量20.16MW,采用N型710Wp双面单晶硅电池组件,组件数量共计37044块,全场共7个方阵。逆变器选用320kW组串式逆变器,共计63台。28块N型710Wp双面单晶硅电池组件为一串,接入一台320kW组串式逆变器,光伏组串并联后的直流电通过电缆接至逆变器,逆变后的三相交流电经交流电缆接至35kV升压变****电站),直流侧装机容量26.30124MWp,各35kV箱变高压侧采用首尾串接的方式并入一回集电线路,接入已建孔新庄220kV升压站。经建设单位初步确认,孔新庄预留有35kV柜位可供本项目接入,本项目工程内容包含新增孔新庄升压站35kV间隔工程。估算年均上网电量约3937.54万kWh,年平均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为1467.15小时。系统接****公司批复意见为准。项目总投资7900万元,环保投资195.37万元,占总投资2.47%。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主要环境影响: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二)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
1、植物与植被保护措施
(1)绿化和防护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2)加强施工管理和环境宣传,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将环境保护要求纳入工程招标中,建设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范围的划定,禁止超计划占用土地和破坏植被。对于被占用的土地,应按相关规定办理合法手续。
(3)施工结束后须清理场地,及时清除施工废料,施工场地应进行绿化,恢复周围环境原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
(4)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
(5)项目工程弃方回填时应采用边开挖边在场地低洼地方直接填埋的方式,回填不完的运至弃渣场堆放,禁止随意堆存。
(6)进一步优化施工布局及合理施工道路布线,尽量缩短路线长度和高大边坡,减少临时用地面积。
(7)施工期制定生态环境管理,通过管理规定和制度化,禁止施工人员砍伐树木,禁止到非施工区活动,施工区严格烟火管理,以杜绝施工人员对施工区和其他地区植物的破坏,减轻工程施工对植物的影响。
(8)征地范围内地被植物清理时,应请林业部门参与,发现珍稀植物,应采取相应措施妥善保护。
(9)严格施工期项目场区烟火管理,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2、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1)在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动物栖息地生境的破坏,特别是对树木的砍伐;
(2)施工中尽可能地减少噪声排放,以减少对动物的惊吓;
(3)加强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教育,在施工中遇到的幼兽或受伤的兽类,****林业局的专业人员,不得擅自处理;
(4)在修建场内道路及有关设施时,应尽量减少对留鸟生境的破坏,在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造成的地表裸露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施工对鸟类栖息地分割造成的影响;
(5)在道路路口,设置生态保护宣传牌,禁止在工程区域乱砍乱伐、狩猎,并将保护生态环境列入施工单位的责任书,增强施工人员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6)禁止施工人员捕杀鸟类等。
3、水土保持措施
(1)光伏发电方阵区
设置方阵区电缆施工前占用草地的表土剥离措施,该部分电缆沟槽开挖土方及表土堆放后的临时无纺布覆盖措施,沟槽回填后的植被恢复措施,两侧的施工作业带仅用于堆放土方及材料,不会对表土层产生破坏,方案新增使用前的密目网保护措施。占用其他土地(采矿迹地)的植被恢复措施。
(2)集电线路区
本项目集电线路地埋电缆一部分沿道路布设,水保方案新增施工前沟槽区域的表土剥离措施,该部分电缆沟槽开挖土方及表土堆放后堆土区域的临时无纺布覆盖措施,沟槽回填后沟槽区域的植被恢复措施;两侧的施工作业带仅用于堆放土方及材料,不会对表土层产生破坏,方案新增施工。
作业带使用前的密目网保护措施。
(3)箱变基础设施区
箱变基础设施区由于面积较小且靠近集电线路区,统一使用集电线路区的临时覆盖措施,表土剥离也统一计入集电线路区,水保方案新增施工前箱变区域的表土剥离措施。
(4)道路工程区
主体已在道路挖方边坡设计了施工后期坡脚的浆砌石排水边沟及道路跨越沟道处的钢筋砼管涵。施工前可剥离表土区域的表土剥离措施,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和沉沙措施;施工末期对边坡覆土并实施植被恢复措施。
(5)未利用区
水土保持方案新增占用其他土地(采矿迹地)的植被恢复措施。
(6)弃渣场封场及生态恢复措施
提出设置弃渣场区施工期前的表土剥离措施,堆场的临时拦挡和临时覆盖措施,设置渣场堆渣下游的挡渣墙和周边的截水沟措施,新增平台边缘平台排水沟,施工末期对渣场整地、覆土并对平台实施植被恢复措施,边坡实施灌草植被恢复措施;设置施工临建设施区施工期间的临时覆盖、临时排水和临时沉砂池措施及施工结束后植被恢复措施。
渣场堆渣过程中按1:1.8坡比堆渣,分层碾压,堆渣前渣场下侧的排水沟兼做挡墙,堆土完成后对渣场整地、覆土并实施植被恢复措施。
(7)临时施工场地
方案新增场地内的临时密目网覆盖及周边的临时排水沟及排水沟出口的临时沉砂池措施,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措施。
(8)临时表土堆场
①1#临时表土堆场布设在未利用地区,占地类型为草地,仅用于堆放表土,不会对表土层产生破坏,使用前用密目网保护措施,新增表土堆场堆放表土前的临时编织拦挡和堆土完成后的临时无纺布覆盖措施,新增表土使用结束后的植被恢复措施;
②2#临时表土堆场布设在未利用地区,占地类型为其他土地(采矿迹地),方案新增表土堆场堆放表土前的临时编织拦挡和堆土完成后的临时无纺布覆盖措施,新增表土使用结束后的植被恢复措施。
4、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施工扬尘,本工程施工期间应采取的治理措施如下:
(1)施工过程中文明施工,加强管理,施工区域实施洒水降尘作业,减少建筑材料露天堆放,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施工期开挖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或作为绿化覆土,剩余的弃方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至弃渣场堆放,禁止随意堆放,临时堆存的应采取临时遮盖措施,减少风蚀产生的扬尘。
(3)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易产生扬尘的建筑物料应统一堆放,分片区施工,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
(4)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有扬尘产生的施工作业,并对堆放的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遮盖处理。
(5)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修、维护,破损的车厢应及时修补,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洒落。运输石灰、中砂、水泥等粉状材料的车辆应覆盖蓬布,途经有居民点地段时减速慢行,必要时对路面洒水压尘等,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6)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同时使用先进设备和优质燃料油。
(7)焊接废气和装修废气,产生量较小,自然风稀释后随大气扩散,废气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8)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5、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1)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定期维护,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施工。
(3)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声污染,所排放的建筑施工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4)加强施工操作规范,避免人为造成诸如高空抛丢重物砸下造成的突发性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情况发生。
(5)加强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施工机械,减少接触时间并按要求按规范操作,使施工机械的噪声维持在最低水平,对于高噪声设备的工作人员,应配戴防护用具、耳罩等。
(6)在运输工程中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减小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7)应与周****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村民应在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求得大家的共同理解。此外,施工期间应设热线投诉电话,接受噪声扰民的投诉,并对投诉情况进行积极治理。
6、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为减轻施工期对周边地表水的不利影响,本次评价提出如下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施工废水收集池沉淀池及临时排水设施及截水设施,施工废水及地表径流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洒水降尘等,杜绝施工废水外排,避免施工期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
(2)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在雨天进行土方作业。
(3)确保排水设施和沉淀设施连续、通畅,发现堵塞或损坏,应当立即疏通或修复。
(4)雨季地表径流治理措施:在光伏区和道路区地势低处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再外排。
(5)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修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另外,雨天应对各类机械、粉状物料进行遮盖防雨。
根据调查,本工程所在区域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施工对周边水体影响小。
7、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废弃土石方:表土剥离产生土石方用于绿化覆土。施工弃土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至弃渣场堆放,禁止随意堆放。
(2)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能利用部分外售收购商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委托****政府部门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置,不得沿途丢弃、遗撒,并按指定的地点倾倒。运输垃圾的车辆要密闭。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当随时清理建筑垃圾,控制建筑污染;保持施工现场卫生整洁;施工中不得随意抛掷建筑材料、废土、旧料、其它杂物和建筑垃圾;施工中应当注意清理施工场地,做到随产随清。
(3)废光伏电池组件:项目产生的废光伏组件经收集后交由专业厂家回收处理,不在项目区存放。
(4)临时堆土:项目临时堆场选择在项目用地范围内,不涉及新增占地,堆场远离河道,并进行覆盖和拦档。堆存时间较长时,应在堆土期间新增临时撒草措施。临时堆土清理后立****绿化处理。
运营期:
1、生态保护措施
(1)除桩基用地外,严禁硬化地面。
(2)对太阳能电池板、场内道路、逆变器等场所周围空地进行人工绿化。绿化可考虑选取乡土树种为主,易于存活。
(3)禁止违法开荒耕地种植农作物,只允许在项目征地范围内种植,不破坏项目范围外的植被。
(4)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禁止人为捕杀;禁止引入外来有害生物。
(5)加强运营期间的环境管理,建设单位应设立环境保护监督机构,配备相应环境保护专职人员负责环境保护宣传环境保护教育工作,禁止在工程区域乱砍乱伐、狩猎,并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恢复植被的管护,列入建设单位的责任书,增强员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将以上对工作值班人员约束规定纳入电场工作人员工作守则,并设置相关人员监督管理实施。
(6)运营期旱季,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防山林火灾发生。
(7)光伏周围建设好截排水沟,空闲地多种植本地树种,减少区域水土流失。
(8)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临时设施区进行植被恢复,本项目临时工程设置在光伏区,施工结束后通过板下种植喜阴中药材对区域植被进行恢复,弃渣场设置在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占地类型主要为其他未利用地,堆土完成后对弃渣场及时进行封场整地、覆土并实施植被恢复措施。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保持项目区内的环境卫生,减少运营期地面扬尘和飘散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2)场内道路两旁栽种行道树,阻挡道路扬尘,设置标志提醒车辆减速慢行,减少道路扬尘、车辆尾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3、声环境保护措施
(1)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从声源处降低噪声强度。
(2)营运期加强对逆变器和变压器的定期检查、维护,使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合理布置,各单元变压器和逆变器均保持一定距离。
(4)对逆变器及其它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噪声应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可采用隔声、消声、吸声等控制措施。
(5)对高噪声设备设置隔声屏、加强绿化,并采取消声措施,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项目噪声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4、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清洁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水质较为简单,直接流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下面的植被上被吸收,或通过太阳被蒸发,作为植被恢复的补充水。
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运营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弃物影响防治措施
(1)危险废物:根据建设单位提供信息,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箱变等设备检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修,产生的检修废油由检修单位直接带走,不在项目区储存。环评要求建设单位与检修单位签订检修及危险废物合理合法处置协议,设备检修过程产生的检修废油禁止随意丢弃或混入其他固废处置。
(2)加强对危险废物的日常管理,建立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危险废物的记录和货单在危险废物获取后应继续保留3年。
(3)要求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修单位定期进行电池组件检修并及时清运处置,并与其签订处置协议。
(4)项目使用的电池为单晶硅电池,其使用寿命一般为25年,项目产生的废光伏组件经收集后交由专业厂家回收处理,不在项目区存放。
(5)板下农业种植废弃农药包装袋和秸秆妥善处置,不随意丢弃。
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经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均能妥善处理,处置率100%,项目的运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光污染防治措施
(1)设备选型
本工程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该电池组件最外层为特种钢化玻璃。这种钢化玻璃的透光率极高,达95%以上。根据《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相关规定,在城市主干道、立交桥、高架桥两侧设立的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小于16%的低辐射玻璃,该光伏阵列的反射光极少,光伏阵列的反射率不高于5%。
(2)合理布局
光伏组件安装时每片电池板选择最佳阳光入射角度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故太阳能不会在同一个平面上,增加了漫反射的几率,进一步减弱了光线的反射,将太阳能板产生的光污染降至最低限度。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选用合格的电气设备、严格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高电压处设置警示牌或围栏、配置灭火器等措施。
(2)项目种植的物种均不属于外来物种,不会造成生态事故。
(3)建立报警系统:对本工程主要风险源变压器存在的风险,应建立报警系统,变压器设专门摄像头,与监控设施联网,一旦发生事故漏油,监控人员便启动报警系统,实施既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4)本项目设置足够容积集油坑和事故油池。本工程每个箱变设置一个容积不低于1.5m3的事故油池和单个容积为0.16m3的集油坑,均大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能够满足《****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的要求。项目集油坑、事故油池均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标准设计建设: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渗透系数≤1×10-7cm/s,或至少2mm厚**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1×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项目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考虑到变压器事故漏油可能造成的后果,建立快速科学有效的漏油应急反应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漏油事故的应急防治主要落实于应急计划的实施,事故发生后,能否迅速有效的做出漏油应急反应,对于控制污染、减少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损失以及消除污染等都起着关键性作用。
8、服务期满后固废处置及生态恢复措施
(1)固体废物
光伏电站服务期满后(营运时间25年)的主要污染物为固废,太阳能电池板寿命达到使用年限,报废后的电池板属于一般工业固废,项目产生的废光伏组件经收集后交由专业厂家回收处理,不在项目区存放。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箱变等设备检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修,产生的检修废油由检修单位直接带走,不在项目区储存。箱变变压器油更换时提前预约具有相应资质的危废处理机构进行妥善处置,不在场内暂存。
(2)生态植被恢复
本工程征占地面积31.81hm2,光伏阵列区占地面积22.76hm2,待服务期满后,光伏组件设备拆除完毕后,应编制植被恢复方案,做好植被恢复措施。因目前无农业种植具体方案,本次环评不进行评价,要求农业种植部分另行办理环保手续。建设单位****分所提环保措施进行植被的恢复。
三、建设单位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建设单位已签定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和竣工环保验收承诺书。
公众参与情况及相关部门意见:项目已经取得投资项目备案证,******局出具的项目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各部门的选址意见。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
公示期间联系电话:0872-****076
电子信箱:****@qq.com
通讯地址:****环境局**分局(**镇建青巷33号)
联系人:周爱军 孔敬玲
公示期满无异议,我局将依法按程序审批。
特此公示
****环境局**分局
202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