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0月24日-10月30日。
联系电话:0692-****441、****112****服务大厅)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派出所对面,**居委会旁,县交通局隔壁。
传真:0692-****441 邮编:679300
****环境局**分局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 ||||||
项目名称 | **县南底河葫芦口至丙汗段治理工程 | 建设地点 | 治理起点:****电站下游;治理终点:**乡丙汗村。 | 建设单位 | **** | |
环评文件 类型 | 环境影响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公司 | |||
项目概况 | ||||||
工程治理起点为盈****水电站下游,治理终点为**乡丙汗村,长约8.99km。工程包括两岸治理段共布置堤防及护岸总长11938.94m,其中左岸治理段布置堤防长1024.79m(钢筋石笼堤防),布置护岸长5083.88m(钢筋石笼护岸);右岸治理段布置护岸长5830.27m(其中:钢筋石笼护岸4744.27m,C20埋石混凝土护岸1086m);**排涝口9座;**左、右两岸共设计4道亲水踏步;**固床梁1座;左岸(左7+968.506~左9+241.555)现状堤防丁坝加固9处。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
项目为防洪除涝工程,工程竣工后无废气、废水、固废、机械噪声等污染物排放,运营期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在施工期,主要为施工过程开挖、回填、材料运输及堆放、穿堤建筑物拆除、水泥及土石料装卸、混凝土拌合等过程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尾气等;施工人员产生的废水、混凝土拌合废水及基坑水;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开挖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态厕所粪便等固体废弃物。 | ||||||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运输车辆采取封闭措施,物料堆放要规整并适当遮蔽和覆盖。 2、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降尘,有效降低扬尘产生。 3、施工中土方挖掘及堆放、施工垃圾的清理等尽量选择在无大风的天气进行,原材料堆放处固定设置,以便采取防尘措施。 4、施工人员应对门前的道路实行保洁制度,建设单位加强监督管理、强调文明施工。 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进度,尽量缩短施工期。 6、物料装卸应尽可能选择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装卸,并规范作业、降低卸料高度等。 7、加强管理,原料堆放采用篷布进行遮盖,上料时轻拿轻放,针对加料过程产生的扬尘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 8、项目工期较短,车辆尾气产生量小,对环境的影响随着工程结束而消失,影响较小。 二、施工期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4个施工段各设置1m3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各施工段分别设置1个生态厕所(水冲洗厕所),生态厕所配备化粪池,化粪池污水定期由吸粪车****处理厂。 2、各施工段分别设置1台混凝土搅拌机,每个混凝土搅拌机旁设置2个废水收集桶作为初沉桶、二沉桶,废水停留时间在6~8h,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沉砂用于周边地势较低处回填。 3、基坑水经临时集水池收集沉淀后,采用潜水泵抽排至河流。 4、加强施工管理,除基坑水外其它废水严禁排至南底河。 三、施工期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区域周边设置2.5m高围挡,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产噪较大设备,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 2、加强运输车辆管理,进入环境敏感地区时,应减少或杜绝鸣笛,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 3、加强管理,禁止在休息时段施工;因特殊需要必须进行施工的,提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在附近受影响区域张贴安民告示;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噪声申报登记制度。 4、与沿****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施工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 四、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收集后定期运至附近村庄垃圾处置点。 2、土石方全部用于回填及绿化覆土,不产生多余弃方。 3、围堰拆除过程产生垃圾经收集后由施工单位统一就近运至村庄垃圾集中收集点处置,不得留在河道内。 4、建筑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经收集后,全部运至当地乡镇建筑垃圾集中处置点。 5、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建筑垃圾、围堰拆除垃圾、生活垃圾等固废乱扔、倾倒排至河道;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场地清理。 6、施工段设置生态厕所并配备化粪池,由吸粪车将化粪池污水定期****处理厂,施工结束后进行卫生填坑。 五、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植被及植物保护措施 (1)施工管理措施 ①加强施工人员环境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②施工前,严格选择施工附属设施的布置位置,尽量选择荒地和未利用地,减少耕地占地,避免造成大面积植被的破坏和损失。 ③施工阶段加强管理,禁止随意扩大占地范围,禁止任意砍伐施工区周边植被。 ④加强用火用电安全的管理,增强消防意识,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2)征占林地保证措施 建设单位根据林业用地的管理规定,严格确定施工范围、面积进行作业,并办理相关手续,交纳森林**补偿费,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复垦及生态恢复。避免超计划占用林地。 (3)植物保护措施 尽量保存当地的熟化土,对于建设中永久占地、临时占地部分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覆盖耕作土,复耕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恢复绿化;在植被恢复及绿化过程中,应选择乡土树种及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并注意乔、灌、草搭配的原则,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统一。 (4)施工迹地的生态恢复 施工过程中保护好表层土壤,用于施工结束后迹地恢复。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拆除围堰等临时建筑,清理**整场地,恢复土层,采用当地植物进行“恢复性”种植,然后采取“封育”手段,促进自然恢复。加强施工人员野生保护植被科普和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保护意识,禁止破坏;在施工区域设置宣传警示牌,禁止破坏植被。 2、陆栖脊椎动物保护措施 (1)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植被破坏,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对动物生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2)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植被保护和景观维持。禁止表土进入河流污染水体,避免雨天施工,以保证两栖动物的栖息地尽量少受影响。处理好施工“三废”,禁止向自然环境中排放,以免对动物生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加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环境保护法律知识普及、在施工区设置保护动物的告示牌及警告牌等措施进行宣传,树立施工人员的模范环保意识。 (4)对施工人员明确规定严禁猎杀、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建立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奖励惩罚制度,对积极举报违法活动人员给以奖励和隐私保护,对于证据确凿的违法活动者给以严厉惩罚。 (5)施工结束后对迹地进行及时的绿化恢复,并在运输、施工中注意保护野生动物。 (6)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移动速度相对迟缓,发现后可进行驱赶,将其迁移至施工区以外生境。 3、鱼类保护措施 (1)施工安排在枯水期进行,施工期加强管理,禁止污水、垃圾排入河流,杜绝水体污染。 (2)施工区周边设置生态环境保护警示牌,严禁施工人员进入周边河道进行非法捕捞、电鱼、毒鱼、炸鱼等损害鱼类的行为。 (3)对施工范围内的鱼类进行驱赶,减少水下施工时间,避开鱼类产卵繁殖期。 (4)工程完工后应尽快采取生态恢复工作,尽量降低对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河床受破坏严重的区域,应进行人工恢复,降低工程施工对河道的影响。 六、施工期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1、工程弃渣就近回用于沿岸凹坑、荒地,回填后对弃渣表面进行播撒草籽绿化。 2、施工过程剥离的表土就近统一堆存于临时堆料场或施工场地内,用于工程完工后覆土。经土地整治后,对需要植树种草区域进行表土回覆。 综上,在严格执行以上污染治理措施实施的前提下,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较小。 | ||||||
公众参与情况 | ||||||
/ | ||||||
****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 我单位报批的《**县南底河葫芦口至丙汗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可以进行全文本公示。我单位将严格按照《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进行施工。我单位承诺填写的《信息公开表》情况属实。 | |||||
拟审批意见 | ||||||
拟审批意见 | 同意审批 | |||||
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拟审批意见、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机关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