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现将《**县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
2024年10月21日
**县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市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农发〔2024〕101号)及《****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农业生态**保护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农计财〔2024〕2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及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县域基本情况
**县位于陕南秦巴山区,国土面积1116.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总人口约18.05万。**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汉江穿境而过,带来了丰富的水**和独特的水岸风光,是**省著名的生态旅游县,也是汉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农业**也十分丰富,是**省****基地。近年来,**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红薯、蔬菜、瓜果、烟草等作物,常年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达2.14余万亩,使用量221.9吨。
1.县县域自然条件。**县位于陕南**的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季雨量少,气候较温和,夏季气温较高,秋季湿润多雨。东经10°80′18″~108°28′42″、北纬32°45′57″~33°19′56″。年极端最高气温41.4℃,年极端最低气温-10.8℃,年平均气温14.6℃,气温年较差25℃,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降水量873.9mm,最大冻土深度8cm,无霜期243天,**百分率为34%,空气相对湿度75%,温和多雨,无工业污染,空气**,有机质含量高,呈中性微酸性,具有良好的土壤环境。
2.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县2023年生产总值98.85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5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7.57亿元,同比下降1%;第三产业增加值39.63亿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11.8:48.1:40.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3.6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的64.4%,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
3.县区位优势。**县位于陕南地区,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全境地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和陕南富硒**核心区。**县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良好,东、西、北为浅山丘陵,南面环山,境内海拔最高约2008.9米,最低332.8米。主要山脉为**山,地跨**、**两县。中部池河沿岸是**最宽阔的川道地带,交通便捷,十天高速、316国道、**平关双线铁路穿境而过,可直达省城**、**、**各市,构成半日经济圈。
4.县财政状况。**县202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32亿元,同比下降29.34%。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941万元,占年度调整预算12000万元的99.51%,同比增长10.5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111万元,较上年减少572万元,下降5.9%,税收占比76.33%;非税收入完成2826万元,非税占比23.67%,财政收入质量持续保持稳定。
5.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县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8716万元,同比增长3.7%。农业产值达到46775万元,同比增长3.1%;林业产值2950万元,同比增长10.3%;牧业产值31093万元,同比增长2.9%;渔业产值3785万元,同比增长4.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113万元,同比增长5.2%。
**县2023年的粮食种植面积为23.7万亩,下降0.34%;粮食产量为6.18万吨,增长3.34%;油料种植面积9.3万亩,增长2.31%,油料产量1.43万吨,增长2.88%;蔬菜种植面积8.4万亩,增长2.94%,蔬菜产量10万吨,增长5.49%。全年生猪出栏11.8万头,比上年增长6.18%;牛出栏1.25万头,比上年增长10.62%;羊出栏3.6万只,增长11.11%;家禽出栏88.6万羽,增长2.27%。
(二)地膜覆盖应用与回收利用状况
1.使用情况。2023年**县11个镇地膜覆盖总面积为2.14万亩,地膜使用总量221.9吨。其中玉米覆膜面积0.07万亩,占总覆膜面积的3.28%;马铃薯覆膜面积0.42万亩,占总覆膜面积的19.63%;烤烟覆膜面积0.76万亩,占总覆膜面积35.51%;食用菌覆膜面积0.25万亩,占总覆膜面积11.69%;蔬菜覆膜面积0.21万亩,占覆膜面积9.82%;其他占20.07%。在使用量上,玉米6.3吨,占0.03%;马铃薯42吨,占18.93%;烤烟42吨,占18.93%;蔬菜42吨,占18.93%;其他占21.28%。
2.回收情况。2023年**县废旧农膜回收190.22吨,回收率85.72%。其中地膜回收量119.67吨,占87.03%;棚膜回收量70.2吨,占83.57%;其他膜回收量0.35吨,占87.5%。进行填埋(主要是丢入垃圾桶)总量169.29吨,占农膜回收总量的89%;在地膜回收后处理方式上,全部为人工捡拾。
3.残留量以及覆盖年限等。近年来,**县覆膜农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以前使用量大的局部地块亩均残膜量达0.3~0.9公斤。大部分作物的覆盖年限一般都只是一季。
(三)地膜生产和再利用情况
地膜生产和再利用情况主要包括地膜生产、再利用企业数量、生产能力,销售方式、销售网络等。**县辖区内没有地膜生产及再利用企业,县内农资销售的企业和乡镇(街道)农资销售网点都有农用地膜的销售。
二、基础条件
(一)县域内地膜回收利用体系情况
**县**镇、池河镇已建有地膜回收网点,目前各镇尚未建立比较成熟的地膜使用回收网点。仍有大量的废旧地膜还没有充分得到回收再利用,群众把地膜从田间捡拾回来后,和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甚至一烧了之,导致造成污染,因此亟待开展废旧农膜回收。
(二)县域内地膜监测统计情况
1.通过大量宣传,标准地膜用量得到一定提升。经调查,种植烤烟、粮食、蔬菜等使用的地膜厚度达0.01mm及以上。在农作物种植使用厚度0.01mm及以上地膜占98%以上,但施用厚度0.015mm以上地膜,依然不足30%,全生物降解地膜因为价格较高,推广使用量很少,全县推广使用面积仅600余亩,给回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2.通过开展试验示范,减少覆膜栽培作物类型,在**、饶峰、池河、喜河等镇积极推广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试验示范,在饶峰镇蒲溪村开展全生物降解膜试验示范300余亩,有效减少了白色污染,对治理土壤白色污染,促进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三、实施必要性
(一)工作条件基础
1.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所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有一定基础,县农业农村局在农业生产中严格要求控制农田地膜残留总量,积极推广加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要求单季农用地膜基本回收和基本再利用,在粮食、蔬菜、烤烟等作物种植中积极示范推广厚度为0.015mm的地膜,加大废旧残膜清理回收力度。由于粮食作物覆膜时间长,回收率还不太高,土壤地膜残留量大,严重污染土壤,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通过实施项目,可以引导农户在农作物生产中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科学使用地膜,从而提高农膜回收率。
2.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县大部分地膜使用在粮食、蔬菜和烤烟上,普通地膜基本上3个月左右就破损,而且存在降解不彻底,特别是当季降解不彻底,施用成本高,但近年来,通过在饶峰镇蒲溪村开展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300余亩,普遍反应施用效果较好,农户使用积极性较高,有效解决了地膜回收问题。
(二)项目实施的紧迫性
地膜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极难降解,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一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使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残农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二是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三是对牲畜的危害,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从地膜污染对环境和作物产量产生的危害可以看出,**县地膜栽培农田中残留地膜量比较大,防治地膜污染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三)项目实施解决的问题
1.提质节支增收。通过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一方面施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利于捡拾,节省劳力,清除了土壤中残留地膜;二是推广全生物降解膜,提高了土壤畜水保墒能力,增强了耕层的通透性,消除了烂种烂芽现象的发生,作物根系生长健壮,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提升了肥料利用率,机械化作业标准大幅提升,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2.净化农业生态环境。通过项目实施,从源头上降低了农业污染,对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该项目示范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地膜,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从地膜的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等环节入手,总结一整套综合治理措施,使**县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逐步形成地膜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促进**县废旧地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并带动全县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工作,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3.节约回收成本。通过项目实施,大力推广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提高收膜作业效率,可极大地缓解残膜回收期劳动力紧张局面,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带动**县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残膜回收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促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四、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目标任务
2024年积极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通过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推动**县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应用,促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进一步健全。
(二)重点任务
2024年计划在全县推广0.015mm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面积2.57万亩,建立县级废旧地膜回收示范站1个、废旧地膜回收网点13个。
1.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推广。在全县11个镇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2.46万亩,主要在马铃薯、蔬菜、玉米、烤烟等作物上使用。
2.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应用推广。在全县11个镇示范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0.11万亩,主要在马铃薯、烤烟、玉米等作物上使用。
3.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县、镇、村三级回收体系,在全县建设县级废旧农膜回收示范站(**镇)1个、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网点13个,其中**镇、池河镇建设2个以上的回收网点,其他各镇建设1个以上的回收网点。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网点(站)要按照“五有”(有回收场地、有明确标示标牌、有专门人员、有回收设备、有台账)要求,抓好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4.强化废旧加厚高强度地膜回收补贴。全县2.57万亩,预计回收废旧地膜142吨,每吨按1000元补贴。
5.开展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地膜回收等科普宣传、科技培训。计划完成科普宣传3000人次、科技培训200人次以上。
(三)技术路径
1.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示范,组织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宣传,加强技术指导。
(1)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使用0.015mm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其覆盖使用时间和力学性能指标应不低于GB13735—2017国家标准中I类耐老化地膜有关要求。地膜使用一季后,地膜不破碎,农民从地上回收方便、清理方便、清洗方便。并采取示范抓点和辐射带动等方式进行推广,逐步培育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模式。
(2)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使用。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要求,达到农作物生长要求的增温、保水、保墒、保肥、除草等作用,使用后降解完全,不残留,降解彻底,对土壤环境无毒无害。在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积极稳妥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采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等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2.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农户捡拾→回收网点回收→集中转运加工企业再利用。
(四)项目实施主体及方式
各镇负责本辖区内高强度地膜应用和全生物降解地膜项目实施工作,按照目标任务完成项目面积落实、物资采购和回收网点建立等工作。****社区)农业种植企业、**社、种植大户和集体经营组织,示范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抓好2.57万亩项目任务的落实;二是各镇要按照“辐射乡村、布局合理、方便交售”的原则,抓好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镇除建立1个县级回收示范站外,还需同池河镇建设2个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外,其他各镇务必建设1个及1个以上回收网点,并与回收网点签订回收协议,落实废旧农膜回收责任。三是各镇要切实抓好农膜回收利用台账建设。要切实做到地膜采购数量与发放数量相符、地膜使用数量与回收数量相符、回收数量与补贴资金相符,要安排专人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加强档案管理,及时上报调度数据,总结完善高强度地膜应用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示范推广工作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确保项目实施可查询、可追溯。
(五)资金支付补助方式
该项目属中央财政农业生态**保护资金项目,****政府为本项目实施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辖区内的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负全责。负责辖区内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资金使用及项目资料管理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据实将资金拨付到各镇,由各****社区)农业种植企业、**社、种植大户和集体经营组织。
(六)回收主体
按照“销售与回收”相协调的基本要求,由各镇负责对辖区内的废旧地膜回收工作,要按照补贴标准抓好回收补贴资金的落实,明确地膜回收方主体和相关责任。
(七)资金预算
按照项目要求,各镇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负责本辖区内项目实施面积落实、物资采购、项目监督管理、项目检查验收、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及数据资料上报等工作。该项目预算投入财政资金80.7万元,按上级资金使用要求推广利用和回收环节的比例为7比3,即:推广利用补贴总资金56.7万元,回收环节补贴总资金24万元。
1.在全县11个镇建设16个示范点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与回收应用示范2.46万亩,每亩补助20.36元,共计资金50.1万元。主要用于地膜马铃薯、地膜玉米、地膜蔬菜和地膜烤烟等作物。
2.在全县11个镇示范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0.11万亩,每亩补助60元,共计资金6.6万元。主要在马铃薯、烤烟、玉米等作物上使用。
3.全县建设地膜回收网点13个,每个补助0.6万元;建设县级废旧地膜回收示范站1个,补助2万元。共计补助9.8万元。
4.推广应用地膜2.46万亩预计回收地膜142吨,每吨补贴1000元,合计14.2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各镇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对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领导小组、****小组****小组,认真开展项目落实、协调和统筹指导,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加强监督管理。县农业农村局科教与法制股牵头负责,加强行政推动及工作跟踪督导,及时掌控任务落实、资金使用、工作进度等情况。****推广站切实做好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工作。
(二)加强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
各镇要******社、粮油生产大户、农膜回收网点,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宣传专栏、微信、短信、LED屏等多种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对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重要性、补贴政策、回收标准及相关要求的宣传动员,努力营造社会广泛关注、农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资金监管,落实专款专用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强化资金使用与监管,资金使用方向和支出范围严格按照方案内容执行,严格支出程序、完善支出手续,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确保资**全有效,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四)严格督导检查,确保真实有效
切实加强对高强度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的推广,以及废旧残膜清理、回收、验收资料等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要坚持废旧残膜清理、回收、验收工作流程,切实抓好废旧残膜清理回收的组织实施和回收质量关,积极组织种植农户,对使用地膜后的地块土壤中残留地膜进行反复清理,努力减少废旧残膜存量。****小组要采取实地现场验收和查看回收资料验收的方式,现场验收重点是高强度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的推广使用及废旧残膜清除情况,回收资料验收重点抽查回收台账(废旧地膜回收登记表、回收单据)。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可以提高产量,亩增加收入200元,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2.46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0.11万亩,共增加514万元。
(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推广科学使用地膜,建立了农用地膜的销售、使用、回收渠道,健全农膜的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提高了农膜回收利用能力。增加了粮食、蔬菜、烤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
(三)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推广科学使用地膜,提高废旧残膜清理回收能力,减少土壤污染,保护农业土地**和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战略实施。
【公文PDF原件】石农发〔2024〕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