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沙洋一期200MW风电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0822MA4F1YBR7W | 建设单位法人:杨杰 |
朱义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门市**县 |
**县省道219****监狱段3幢)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天顺**一期200MW风电项目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90-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不含居民家用光伏发电);其他电力生产(不含海上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发电)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15-D4415-风力发电 |
建设地点: | ****门市**县 **县**镇、 曾集镇、 沈集镇、 五里铺镇、 十里铺镇 |
经度:112.27137 纬度: 30.71579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5-11 |
沙环审〔2023〕11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146494.87 |
1761.5 | 运营单位名称:**** |
****0822MA4F1YBR7W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914********03320XF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114MABWHU6X97 | 竣工时间:2024-04-27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9-29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0-31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anyuan.****.cn/art/2024/9/29/art_16925_****209.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00MW,安装40台单机容量5MW 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道路长约 26.1km,改造及利用道路长约35.2km,同期建设 220kV 场内升压站一座。 | 实际建设情况: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00MW,安装40台单机容量5MW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道路长约26.1km,改造及利用道路长约33.5km,同期建设220kV场内升压站一座。 |
因施工测量精度提高、F160风机位置偏移导致拓宽改造道路长度减少1.7km,**道路增加0.1km;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一)严格落实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落实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应避免在雨季施工,同时减少土石方的开挖以及树木的砍伐,减少施工垃圾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严禁就地倾倒覆压植被,同时采取护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每个风机和集电线路施工完成后,对临时占地及永久占地附近合理绿化,种植本地的乡土树种或灌木,尽快恢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2、严格落实施工期大气环境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扬尘。土石方开挖采取湿式作业操作,避免在大风天施工;加强道路管理和维护,保持路面平坦清洁,勤酒水;配备道路养护、维修、清扫队伍,减少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 3、严格落实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产养护废水采用中和絮凝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拌合系统或用于洒水降尘。冲洗废水经收集沉淀用于洒水降尘。施工区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4、严格落实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尽量选择噪声较低的施工设备;避免夜间施工;对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采取适当的隔声措施,离居民点较近的一侧施工区域应设置围障。 5、严格落实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及时、安全处理施工垃圾。废弃瓷砖、石块等用于场地平整,废金属、废木材经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剩余部分均委托专业建筑垃圾清运单位和环卫部门将固体废物运至指定的地点消纳、贮存。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依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6、严格落实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景观生态保护措施、农业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合理选址选线,采取景观**的设计方案。对风机机位、施工道路施工中毁损的地貌进行适当修复,对施工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和绿化美化。要求工程临时占地尽量选用荒地等非农田性土地,对临时征用的农田,在使用前将耕作层土堆放在一旁,待完工后,复土还耕,恢复土地原有的使用功能。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进行土地整治,对板结的土地进行翻松,将剥离的表土覆在表层,利于进行恢复植被。 (二)严格落实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落实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恢复和改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并开展定期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生境调查监测与研究。运营期****林场较近的候鸟情况进行跟踪观测,附近风机叶片装涂警示色,电力设施安装护鸟设施,如发现风机运行严重影响到候鸟的生存,则采取局部风机停运等运行调整措施。保护自然植被,防止因工程施工对植被可能出现的破坏,并通过加快植树造林,尽快恢复工程临时占用地区及可恢复的永久占地区,减缓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2、严格落实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项目****职工食堂的油烟。食堂油烟通过设置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小型规模要求。 3、严格落实运营期水生态保护措施。项目运营期升压站内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再进入站区内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优先作为绿化用水,粪污用作农肥。 4、严格落实运营期噪声防治措施。项目选用低噪声源源强设备,风电机选用隔音防震型,变速齿轮箱为减噪型,机舱内表面贴覆阻尼隔声材料,叶片用减速叶片。提**装精度,加强运行期环境管理,使齿轮和轴承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采取有效降噪措施,确保风机周边敏感点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工程须严格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风机周围敏感点的居民拆迁措施,在完成拆迁工作前,项目不得正式投运。****政府做好规划控制工作,严格控制在风力发电机组基座290m范围内不**噪声敏感建筑物。你公司在项目运行过程****风电场周边当地居民的沟通,并开展噪声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完善污染防治措施。 5、严格落实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职工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按要求设置危废暂存间,规范做好项目营运期危废环境管理。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废变压器油、废铅酸蓄电池等危废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79-2023)。 (三)严格落实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管理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项目升压站内设置一座有效容积满足升压站内单台最大油量主变压器事故状态下变压器油确保不外排的需求的事故油池。项目总事故油池、变压器下部的集油坑、危暂存间等落实重点防渗建设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期及营运期环境事故应急计划与预案,开展宣贯与演练,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设施。 (四)制定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做好定期监测。 | 实际建设情况:已落实。 (一)严格落实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了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未在雨天进行施工,同时通过合理选址选线,减少了土石方的开挖以及树木的砍伐;施工中产生的土石方在施工范围内暂时堆放,在施工过程中用于回填,施工结束后多余的土方运送至沈集镇沈集村料场回填;在工程完工后对施工场地进行了清理,并在临时用地播撒了草籽,加快了野生动物生境的恢复。经调查,未发生就地倾倒土石方和土方覆压植被的情况,风机平台和升压站边坡采用了护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 2、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了施工期大气环境措施。土石方开挖时采用了湿式作业操作,未在大风天进行施工,减少了扬尘的产生;运输车辆运输物料和土方时进行了遮盖,避免了物料洒落,保持了路面平坦清洁,在无雨日对施工道路定期洒水,减少了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 3、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了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冲洗废水通过隔油池和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于车辆冲洗和洒水抑尘;施工营地修建了防渗旱厕,生活污水同粪便一并委托当地农户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4、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了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单位选用了较先进、噪声较低的施工设备;施工期未在夜间进行施工;施工时在距离居民点较近的施工场地周边设置了临时围挡。 5、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了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废弃瓷砖、石块等用于道路填筑,废金属、废木材经收集后进行了综合利用,剩余部分剩余部分运至指定的地点消纳、贮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6、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了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景观生态保护措施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保护措施。本项目风机机位尽量选择在了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林地或林地、农田边缘,施工道路尽量利用了原有的村村通道路,对部分无法满足通行条件的道路进行了拓宽,**道路尽量采用了土路、田埂等未种植植物的区域,减少了对景观的破坏。在施工结束后对风机平台、施工道路以及升压站周边采取了播撒草籽等恢复措施。施工道路选线时尽量避开了农田,对于临时征用的农田,将耕作层土壤进行了剥离,并在堆放区进行了遮盖,施工结束后进行了覆土还耕。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在升压站内,施工生产生活区铺设的硬化场地在施工结束后直接用做升压站内道路。经现场调查,风机平台和施工道路周边农田正在生产中,土地已恢复原有的使用功能。 (二)严格落实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对施工区域采取了播撒草籽的措施,恢复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建设单位将组织人员定期对项目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风机选址时尽量选择了植被稀疏的位置,施工道路尽量利用了原有道路和植被稀疏的区域,减少了施工对植被的破坏;并通过播撒草籽、加强养护等措施加快临施工区域内的植被恢复,减缓了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经调查,建设单位暂****林场较近的候鸟情况进行跟踪观测,建议建设单位尽快开****林场较近的候鸟情况的跟踪观测;在鸟类观测过程中如发现风机运行严重影响到候鸟的生存,建设单位应及时采取局部风机停运等运行调整措施,减少对候鸟的影响;风机叶片上装饰了红白相间的警戒色,集电线路杆塔上安装了防鸟刺。根据本次调查,项目风机所在区域不属于迁徙水鸟的主要栖息活动区域,且项目运行至今未发生鸟类撞击风机的情况,因此,本项目风机运行对候鸟生存造成的影响较小。 2、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了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经现场调查,升压站内设置了8名运检人员,站内食堂产生的油烟较少,通过食堂内设置的抽油烟机将厨房油烟引至屋顶排放后,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了运营期水生态保护措施。经现场调查,升压站内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再进入站区****设备处理,回用水进入回用水池储存,在站区综合利用,化粪池产生的粪污用作农肥。 4、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了运营期噪声防治措施。建设单位选用了低噪声风电机组,施工时提高了安装精度,运行期将定期更换润滑油,减少风机运行噪声。经现场监测,距风机地面投影200m处,噪声为54.2dB(A),即在200m外单台风机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昼间1类标准要求;距风机地面投影340m处,噪声为44.4dB(A),即在340m外单台风机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夜间1类标准要求。风机周边敏感点处昼间噪声为(50.4~54.0)dB(A),夜间噪声为(46.4~49.5)dB(A),昼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要求,敏感点夜间噪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监测期间,夜间背景噪声为(47.9~49.0)dB(A)与敏感点夜间噪声差值很小,因此,风机运行未导致风机周边声环境恶化。经本次调查,风机300m范围内的居民已经全部签订拆迁协议,****政府签订了降噪措施委托协议,政府将依据第三方单位的监测结果对风机300m范围外的噪声超标居民房屋采取更换隔音门窗、悬挂吊顶等降噪措施。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落实降噪措施。建设单位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应加强与风机周边居民的沟通,后期运行中开展噪声跟踪监测,如出现噪声超标超标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噪声减缓措施。 5、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了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运行期运检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升压站东侧市政垃圾箱,交由环卫部门定期处理。升压站内设置了1座26.9m2的危废舱,危废舱的设施和管理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危废暂舱内的识别标识符合《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中的规范要求。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废变压器油、废铅酸蓄电池等危废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舱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79-2023)中相应的要求。 (三)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了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管理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升压站内设置了一座有效容积为50m3的事故油池,升压站内1#主变油重36.7t,体积约为41.0m3,事故油池能满足升压站内主变事故状态下变压器油100%不外排的要求。事故油池、主变下部的集油坑、危废舱等重点落实了防渗建设要求,防渗等级均达到了P6。建设单位建立了应对变压器事故漏油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了人员进行演练,设置了集油坑、事故油池、储油池等环境风险防范设施。 (四)建设单位制定了运行期的环境监测计划,后期运行中将开展噪声跟踪监测。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隔油池、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 未确定标准 | 实际已建成隔油池、化粪池和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食堂废水和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以****设备处理后,进入回用水池储存,在站区综合利用,不外排。 | 未监测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严格落实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职工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按要求设置危废暂存间,规范做好项目营运期危废环境管理。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废变压器油、废铅酸蓄电池等危废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79-2023)。 | 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了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运行期运检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升压站东侧市政垃圾箱,交由环卫部门定期处理。升压站内设置了1座26.9m2的危废舱,危废舱的设施和管理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危废暂舱内的识别标识符合《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中的规范要求。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废变压器油、废铅酸蓄电池等危废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舱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79-2023)中相应的要求。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表7 风险设施
1 | 严格落实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管理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项目升压站内设置一座有效容积满足升压站内单台最大油量主变压器事故状态下变压器油确保不外排的需求的事故油池。项目总事故油池、变压器下部的集油坑、危暂存间等落实重点防渗建设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期及营运期环境事故应急计划与预案,开展宣贯与演练,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设施。 | 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了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管理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升压站内设置了一座有效容积为50m3的事故油池,升压站内1#主变油重36.7t,体积约为41.0m3,事故油池能满足升压站内主变事故状态下变压器油100%不外排的要求。事故油池、主变下部的集油坑、危废舱等重点落实了防渗建设要求,防渗等级均达到了P6。建设单位建立了应对变压器事故漏油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了人员进行演练,设置了集油坑、事故油池、储油池等环境风险防范设施。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建设单位在项目运行过****风电场周边当地居民的沟通,并开展噪声跟踪监测,如出现居民点噪声超标,及时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或者搬迁。风力发电机基座290m范围内不**噪声敏感建筑物。 工程须严格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风机周围敏感点的居民拆迁措施,在完成拆迁工作前,项目不得正式投运。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根据验收监测,风机周边敏感点处昼间噪声为(50.4~54.0)dB(A),夜间噪声为(46.4~49.5)dB(A),昼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要求,敏感点夜间噪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根据本次调查,风机300m范围内的居民已经全部签订拆迁协议,****政府签订了降噪措施委托协议,政府将依据第三方单位的监测结果对风机300m范围外的噪声超标居民房屋采取更换隔音门窗、悬挂吊顶等降噪措施。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 (1)避让措施 1)进行风机安装时,应在满足风力发电功率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植被覆盖率低的林地或者灌木林地、灌草丛等处进行施工,且应画出施工红线,禁止施工人员越线施工。 2)施工期应避免在雨季施工,同时减少土石方的开挖以及树木的砍伐,减少施工垃圾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严禁就地倾倒覆压植被,同时采取护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3)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的行走路线,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 (2)减缓措施 1)**道路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尽量利用植被覆盖率低的区域,在借土填筑路基时,做好填挖平衡。 2)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临时废渣排放。施工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少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 3)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在雨季施工时,施工区域不出现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状况。 4)为了防止施工区域地表土的损耗,施工开挖时将地表面30cm厚的表层土,剥离留存。待施工结束后用于施工场地平整,进行绿化。 5)在坡度大于15°的区域安放风机,施工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在坡脚处设置草袋、建挡土墙或种植植物等,以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 6)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表植被,施工前能剥离的,应先剥离移地保存,以便施工中或施工后恢复利用。在场内公路、基础平台工程的施工中,平整回填所需的土石方,尽量直接利用开挖出来的土石方,并在覆盖土壤后,将原剥离的植被及时复位移植,以削减生态影响。 (3)修复与补偿措施 1)风电场场内道路沿路两侧、风电机基础平台外围周围应大量种植乔灌木,以种植易成活的乡土植物为主,如池杉、加杨、黄荆、构树等。同时在乔木下种植一定量的本土草本,如狗牙根、狗尾草等。对周边稀疏林地应适当增大树木密度,尽量保持绿化覆盖率,对栽种的树木和植被要进行人工深度养护,确保树木、植被的成活率。 2)对于临时占地,在工程完工后应清除各种残留的建筑垃圾,对粒径大于5.0cm的碎石块进行捡选去除。 3)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要及时报告当地林业部门,立即组织挽救,在环境保护经费预算中要安排国家保护物种保护经费,用于紧急抢救和监测工作之用。 (4)管理措施 1)强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评价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尤为重要。相关人员应增加资金和劳力投入,做好污染物的管理,防止废油、废水泥等污染土地,同时制定有效的复垦计划。 2)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火灾。在工程建设期,更应加强防护,如在施工区、临时居住区及周围竖立防火警示牌,划出可生火范围、巡回检查、搞好消防队伍及设施的建设等,以预防和杜绝火灾发生。 3)加强施工监理工作,在耕地和林地附近施工时,施工前应划定施工红线,做好施工监理工作,保证施工活动在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便道及临时占地要尽量缩小范围。尽量减少对耕地及林地的占用,加强对植被的保护。 4)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监督机制,保证各项生态措施的实施。工程建设施工期、运行期都应进行生态影响的监测或调查。通过监测,了解植被的变化,数量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整体性变化,加强对生态的管理,在工程管理机构,应设置生态环境管理人员,建立各种管理及报告制度,开展对工程影响区的环境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意识。通过动态监测和完善管理,使生态向良性或有利方向发展。 (5)外来入侵物种的措施 1)控制外来入侵种的传播途径。施工时间避开一年蓬、小蓬草等外来入侵种的果期,避免施工及人为活动带动传播。 2)防止外来入侵种的扩散。加大宣传力度,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以及传播途径向施工人员进行宣传;对现有的外来种,利用工程施工的机会,采用人工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消除其危害。如在小蓬草、一年蓬未开花前对其进行人工铲除;利用条纹叶甲来控制喜旱莲子草的疯长。 陆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1)避让措施 优化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早晨、黄昏时或夜间外出觅食,正午一般是鸟类休息时间。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优化施工方式和时间的计划,避免在早晨、黄昏和正午进行高噪声作业。 (2)减缓措施 1)严格控制光源。在候鸟迁飞、黑鸢、红隼、短鸮繁殖的高峰季节,对光源进行遮蔽,减少对外界的漏光量,减小对鸟类迁飞的干扰。夜间灯光容易吸引鸟类撞击,应严格控制光源使用量,尤其是在有大雾、小雨或强逆风的夜晚,应停止施工。尽量安排在非鸟类迁飞季节竖立和组装风电机。 2)加强法治宣传,减少人为对野生动物的伤害。要对风电场的管理、施工人员和周边村民,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宣传和教育,防止在项目区及其周边出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情况发生。 3)严格限制施工期污染物的排放。避免生活垃圾、施工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修建化粪池、沉淀池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施工废水,可用于施工区域的洒水作业,既减少飞尘污染,也减少外排;在施工营地修建防渗旱厕,生活污水同粪便一并委托当地农户定期清掏,用作农肥。最大限度地保护野生动物生境。施工及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垃圾,通过收集后,定时送环卫部门统一集中处理。 (3)修复与补偿措施 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每个风机和集电线路施工完成后,对临时占地及永久占地附近合理绿化,种植本地的乡土树种或灌木,尽快恢复野生动物生境。 (4)管理措施 1)提高施工和管理人员的法律、保护意识。教育工作人员遵守《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不偷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对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偷猎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要尽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义务。 2)制定严格的管理纪律和规章制度,规范施工和营运管理行为。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人员数量、设备和施工作业时间,划定施工范围,严禁在未经批准的林地上施工。严禁施工和营运管理人员进入非工程区域或从事与工程无关的活动,杜绝捕杀、伤害、惊吓、袭击动物等行为。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1)加强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在主要的施工区、施工人员的生活区等关键区域设立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栏,对施工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又极易被捕杀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做重点标识及说明,包括动物图片、保护级别、保护意义及对捕杀野生保护动物的惩罚措施,提高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2)加大栖息地保护,施工过程应合理安排,尽量避开敏感期,缩小影响范围,缩短影响时间。减少人为对环境的干扰、污染与破坏。合理安排设施设备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强度。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已落实。 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 (1)避让措施 1)在进行风机点位选择时,15台风机布置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林地,9台风机布置在林地边缘位置,7台风机布置在农田边缘位置。施工道路尽量利用了原有的村村通道路,对部分无法满足通行条件的道路进行了拓宽,**道路尽量采用了土路、田埂等未种植植物的区域;施工单位在林地、农田施工时,画出了施工红线,禁止施工人员越线施工。 2)施工期未在雨天进行施工;同时通过合理选址选线,减少了土石方的开挖以及树木的砍伐;施工中产生的土石方在施工范围内暂时堆放,在施工过程中用于回填,施工结束后多余的土方运送至沈集镇沈集村料场回填。经调查,未发生就地倾倒土石方和土方覆压植被的情况,风机平台和升压站边坡采用了护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 3)施工单位严格控制了施工作业范围和人员、车辆的行走路线,避免了施工活动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 (2)减缓措施 1)风电场内道路尽量利用了原有的村村通道路,对部分无法满足通行条件的道路进行了拓宽,**道路尽量采用了土路、田埂等未种植植物的区域;道路施工时从风机平台区域调入了土石方,并从十里铺镇黎明村和曾集镇曾岗村外购了土石方。 2)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多余部分运至指定地点消纳、贮存,土石方集中堆放并进行遮盖。临时建筑采用了简易拼装方式建设,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 3)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区域未在雨季出现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情况。 4)在施工前将施工区域内地表20~30cm厚的表层土进行了剥离,堆放于施工场地内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施工期结束后将表层土回覆至施工临时占地,并播撒了草籽。 5)在F037、F060、F091等风机平台区域修建了浆砌石挡土墙,在F113等风机平台边坡和升压站边坡修建了空心六角砖护坡,同时在风机平台以及升压站周边采取了播撒草籽等恢复措施。 6)在林地施工时,先将施工区域内的部分长势较好的植被移栽至周边植被稀疏的区域;在进行土方回填时优先使用了周边开挖出的土方;在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了表土回覆,同时播撒了草籽。 (3)修复与补偿措施 1)施工单位在风机平台及升压站周边采取播撒草籽等恢复措施。同时对植被进行了人工养护,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 2)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对施工区域内的建筑垃圾和施工迹地进行了清理。经现场调查,施工区域内无建筑垃圾残留。 3)施工单位建立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建设单位设置了国家保护物种保护经费,用于紧急抢救和监测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分布情况。经调查,本项目施工期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4)管理措施 1)施工单位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和检修,减少了废油的产生,加强了对水泥等材料的管理,防止了废油、废水泥等污染土地。经现场调查,风机平台和升压站周边农田已进行复耕,水稻等农作物长势良好。 2)施工单位在施工和生活区域设置了防火警示牌,并在施工生活区设置了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经调查,施工期未发生火灾。 3)在林地和耕地附近施工时,施工单位划定了施工红线,同时禁止施工人员未经允许跨线施工。施工便道尽量使用了村村通道路和原有土路、田埂等未植被稀疏的区域;风机采用混凝土塔筒与钢塔筒的混合塔筒,箱变基础采用抬高式框架,减少了施工对耕地以及林地的占用。 4)建设单位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安排了人员对项目区域内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更好的了解了植被的变化情况。建设单位在施工期设置了环境管理机构,安排了环保人员,并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了环保教育,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5)外来入侵物种的措施 1)在外来物种密集的区域, 施工时尽量避开了一年蓬、小蓬草等外来入侵种的果期,避免了施工及人为活动带动传播。 2)建设单位向施工人员宣传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以及传播途径;对于一年蓬、小蓬草等外来入侵种,采用了人工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 陆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1)避让措施 施工单位合理安排了施工方式和时间规划,尽量避免了在晨昏和正午进行高噪声作业,减少了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2)减缓措施 1)本项目未在夜间进行施工,减小了对鸟类迁飞的干扰;施工单位将风机的竖立和组装施工尽量安排在了非鸟类迁飞季节。 2****风电场的管理、施工人员进行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施工和管理人员的法律、保护意识,本项目施工期未发生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情况。 3)施工冲洗废水采用隔油池和沉砂池处理后用于车辆冲洗和洒水抑尘;在施工营地修建了防渗旱厕,生活污水同粪便一并委托当地农户定期清掏,用作农肥;施工期和运行期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行期产生的危险废物在升压站内危废舱暂存后,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3)修复与补偿措施 在工程完工后对施工场地及时进行了清理,并在临时用地播撒了草籽或进行了复耕,加快了生境的恢复。经现场调查,本项目风机平台周边恢复植被的区域、集电线路塔基以及升压站周边植被生长状态良好,风机平台周边复耕的区域采取了表土回覆、土地平整等恢复措施,但因错过耕种季节,暂时未种植农作物。 (4)管理措施 1)施工单位对管理、施工人员进行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法律、保护意识。 2)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的管理纪律和规章制度,通过划定施工红线控制了施工作业范围,施工期未发现施工人员有捕杀、伤害、惊吓、袭击动物等行为。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1)建设单位向施工、管理人员发放了宣传单,其中包含了重点保护动物图片、保护级别、保护意义以及对捕杀野生保护动物的惩罚措施,同时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了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2)场内**道路和风机平台选择在植被稀少的林地、林地边缘以及农田之中,减少了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影响;施工期尽量避免了在晨昏、正午时进行高噪声作业,减少了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