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市平河二级水电站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5********1026930 | 建设单位法人:恽园 |
刘旭奇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 |
**省德宏州**勇罕街11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电站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88-水力发电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D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建设地点: | **省**** 德宏州潞**风平**河村 |
经度:98.****49844 纬度: 24.****90600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07-10-25 |
德环许准〔2007〕48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2520 |
138.93 | 运营单位名称:**** |
915********1026930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
915********1026930 | 验收监测单位:**** |
****0103MA6PM67P6M | 竣工时间:2023-08-10 |
2023-08-10 | 调试结束时间:2024-08-10 |
2024-09-27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0-25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userCenter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装机容量 6400kW | 实际建设情况:装机容量 6400kW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取水-引水-调压-发电-尾水排放 | 实际建设情况:取水-引水-调压-发电-尾水排放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1、施工废水应经过梯级沉降处理后再排放;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建排污沟、小水塘,经氧化降解,降低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后再作为灌溉用水。分别修建临时性的旱厕,并加强管理,及时清掏粪便,作为耕地灌溉。 2、运营期检修废水设隔油池收集,并采用砂滤的方法除掉其中的油类;生活污水设旱厕,处理后作为灌溉和绿化用水。 3、****电站职工猎捕野生动物;清晨和傍晚禁止进行高噪声、高振动的施工作业,在动物繁殖、哺乳期间也要控制高噪声和高振动的作业;在野生动物可能经过的地段的引水渠加盖顶板。 4、****电站职工电鱼、毒鱼和炸鱼等活动;预留5万元鱼类保护资金。 5、坝体上设置利用闸门开闭,保证发电期间及检修设备时下游至少0.23m3/s的最小生态流量。 6、尽量减少对表土的破坏,不得不去除表土的施工区,需将这些表土集中在一起,进行复耕或恢复植被时使用。 7、拆除临时占地上的废弃建筑物,并进行迹地清理。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对占用的林地及时绿化;营造以当地植物为主的绿化环境,建立适当范围的防护林带。 8、适当降低机械设备的工作强度,**机械工作时间,从而降低噪声源强;严格限制作业时间,高噪声设备禁止在夜间作业;设备和建材运输应尽量安排在白天,尽量避免施工期鸣笛;施工人员进入强噪声环境作业时,应配备耳塞;运营期厂房设置绿化带 9、施工期弃渣必须运往渣场堆放,落入河中的弃渣施工期应加以清理;生活垃圾必须统一堆放,定点填埋。 生活垃圾回收可利用部分后,定点集中填埋。厕所粪便定期清掏,作有机肥料。 10、采取湿式开挖;雨天、大风天时料场停工;及时清除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减少建筑粉尘及恶臭气体产生;道路、施工场地、堆场经常洒水,并经常进行平整维护,减少地表扬尘;发放防护口罩、防尘眼镜和防尘帽给施工人员 11、开挖和爆破采用湿式除尘、半湿式除尘或电除尘器配套进行操作;保证施工人员的饮食及住宿的卫生条件。施工生活区的饮用水应使用洁净水源,并进行集中消毒处理。加强施工工地食堂的卫生管理。同时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旱厕应定期消毒,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体检,按季节注射或服用预防药,一旦发现疫情,马上隔离病原体携带者;加强劳动安全和卫生防护宣传,确保施工区和营地的清洁卫生,增强施工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流动人员管理 12、****水库、引水渠道进行检查,汛期水库管理人员要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做好水库水情记录。设专人定期对引水渠道进行检查,加强渠道的安全监测及工程异常情况记录报告等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 实际建设情况:1、根据调查了解,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采取了收集沉淀处理回用措施,未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清掏回田灌溉,未外排。 2、电站发电机组基础已作防渗处理并设置有隔油池,变压器下方设置有防渗事故池,设计标准满足《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相关要求,可有效预防漏油对水体的污染;在厂房内设置了集油桶,收集电站机械设备检修废机油、变压器油等,收集后的废油暂存于厂房固定的废机油暂存间,暂存间设置了铁门、危险废物标识牌并进行上锁管理。生产机电设备检修、机械维修时基本不产生维修废水,因此现有措施可以避免含油废水污染水体。 3、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GB 18597-202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对废机油进行管理,做好废机油暂存,并与德宏州国宏再生******公司签订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协议,电站在运营过程中产****运输处置。 本电站运营期厂区日常仅3人轮班值守,少量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作为灌溉和绿化用水,不外排。 4、本项目严格按照划定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建设,没有发生越界施工行为,没有超计划占用土地和破坏植被;夜间未进行施工作业;施工期没有发生乱砍乱伐、盗伐、盗猎、捕鱼等行为;施工期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环保教育;在野生动物可能经过的地段的引水渠设置了加盖顶板,且渠道较窄,对野生动物活动和通行阻隔影响较小。 5、施工期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环保教育;没有发生越界施工行为,施工期没有发生乱砍乱伐、盗伐、盗猎、捕鱼等行为; 6、项目在标高1665.50(死水位以下1m)处的拦水坝上埋设一内径不小于340mm钢管,并在钢管进水端设拦渣网,拦渣网内径不小于500mm,长度不小于500mm,并保证不小于0.23m3/s的下泄生态流量口。在平河水量较小的时段,采用单机组发电减少工程引水量,确保满足下游河道生态用水。 根据****2024年2月21日~23****电站坝上500m、坝下150m处进行的流量监测结果,****电站正常运行,运行负荷在75%以上。连续3天检测结果表明,坝下河段流量在2.7m3/s~3.3m3/s之间,****电站运营期下泄不少于0.23m3/s生态流量的要求。据调查了解,自2023年8****电站并网发电试运行至今坝下河段未出现过脱水现象。 7、施工临时作业带、临时占地进行表土剥离,单独保存,用于耕地复垦,和覆土绿化。 8、项目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已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期废弃机具、包装物等进行了分类收集回收处置,对施工迹地和临时占地进行了及时恢复,对拦河坝、引水渠、钢管道、厂区空地进行了植被恢复、生态恢复,对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了复垦。 9、施工期加强了运输车辆的维修和保养,物资运输都基本安排在白天进行,运输车辆经敏感点时需限速、禁鸣;且对施工布置、施工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夜间未施工。运营期厂房周边设置了绿化带。 10、根据调查了解,施工期按报告书提出的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分类收集、统一堆放,对施工前期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处置,施工后期加强了对生活垃圾和施工固废的管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至渣场填埋处置,施工期没有出现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的现象。 11、施工期间,采取湿式开完,砂石料加工废水及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均经沉淀池后回用于工序不外排,施工人员清洁废水回用于道路、施工场地、堆场洒水降尘。施工期对施工人员入场进行身体检查,配发了防尘口罩和安全防护用品。 12、项目开挖和爆破采用湿式作业,施工期间放炮次数较少,且对施工期爆破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精确控制单次炸药的使用量,对爆破方式、数量、时间计划作了合理安排,没有在晨昏、夜间和正午开山放炮和施工。施工期对施工人员入场进行身体检查,配发了防尘口罩和安全防护用品,注重加强劳动保护和个人卫生防护,在人群中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护知识,动员群众改善生活环境卫生,增强施工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建设单位配备了必要的预防和治疗常见传染病药品,建立了卫生责任制制度,对生活区和施工区定期消毒,有效防止了疫源性传播和施工粉尘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 13、****水库、引水渠道进行检查,汛期水库管理人员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做好水库水情记录。设专人定期对引水渠道进行检查,加强渠道的安全监测及工程异常情况记录报告等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目前正常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该项目在运营时必须预留生态泄水口,具体做法为在标高1665.50(死水位以下1m)处的拦水坝上埋设一内径不小于340mm钢管,并在钢管进水端设拦渣网,拦渣网内径不小于500mm,长度不小于500mm,并保证0.23m3/s的下泄生态用水。在平河水量较小的时段,必须采用单机组发电减少工程引水量,确保河道不断流。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在标高1665.50(死水位以下1m)处的拦水坝上埋设一内径不小于340mm钢管,并在钢管进水端设拦渣网,拦渣网内径不小于500mm,长度不小于500mm,并保证不小于0.23m3/s的下泄生态流量口。在平河水量较小的时段,采用单机组发电减少工程引水量,确保满足下游河道生态用水。 根据****2024年2月21日~23****电站坝上500m、坝下150m处进行的流量监测结果,****电站正常运行,运行负荷在75%以上。连续3天检测结果表明,坝下河段流量在2.7m3/s~3.3m3/s之间,****电站运营期下泄不少于0.23m3/s生态流量的要求。据调查了解,自2023年8****电站并网发电试运行至今坝下河段未出现过脱水现象。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电站发电机组基础已作防渗处理并设置有隔油池,变压器下方设置有防渗事故池,设计标准满足《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相关要求,可有效预防漏油对水体的污染 |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 | 电站发电机组基础已作防渗处理并设置有隔油池,变压器下方设置有防渗事故池,设计标准满足《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相关要求,可有效预防漏油对水体的污染 | 2024年2月21日至22日,****受建设单****水电站取水口上游500米处、厂房尾水下游1000m处进行了水质监测。****水电站正常运行,运行负荷控制在75%~78%之间,地表水验收监测项目中的所有检测项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建筑物的隔声、距离衰减、地形遮挡等因素而得到削弱。且由于项目周围没有居民点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的2类标准 | 建筑物的隔声、距离衰减、地形遮挡等因素而得到削弱 | ****受建设单位委托,于2024年2月21日至22日,****发电厂房东、南、西、北四面厂界共计4个监测点进行了噪声监测,****水电站正常运行,监测结果表明,****电厂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生活区设置有240L带盖垃圾桶,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环卫站统一清运处置;试运营期检修时在厂房内设置集油桶,收集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油,防止检修废油流入河道造成污染,收集后的废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暂存间有规范设置的危险废物标识牌并进行上锁管理,委托德宏州国宏再生******公司定期清运处置。 | 生活区设置有240L带盖垃圾桶,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环卫站统一清运处置;试运营期检修时在厂房内设置集油桶,收集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油,防止检修废油流入河道造成污染,收集后的废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暂存间有规范设置的危险废物标识牌并进行上锁管理,委托德宏州国宏再生******公司定期清运处置。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3、****电站职工猎捕野生动物;清晨和傍晚禁止进行高噪声、高振动的施工作业,在动物繁殖、哺乳期间也要控制高噪声和高振动的作业;在野生动物可能经过的地段的引水渠加盖顶板。 4、****电站职工电鱼、毒鱼和炸鱼等活动;预留5万元鱼类保护资金。 5、坝体上设置利用闸门开闭,保证发电期间及检修设备时下游至少0.23m3/s的最小生态流量。 6、尽量减少对表土的破坏,不得不去除表土的施工区,需将这些表土集中在一起,进行复耕或恢复植被时使用。 7、拆除临时占地上的废弃建筑物,并进行迹地清理。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对占用的林地及时绿化;营造以当地植物为主的绿化环境,建立适当范围的防护林带。 | 4、本项目严格按照划定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建设,没有发生越界施工行为,没有超计划占用土地和破坏植被;夜间未进行施工作业;施工期没有发生乱砍乱伐、盗伐、盗猎、捕鱼等行为;施工期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环保教育;在野生动物可能经过的地段的引水渠设置了加盖顶板,且渠道较窄,对野生动物活动和通行阻隔影响较小。 5、施工期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环保教育;没有发生越界施工行为,施工期没有发生乱砍乱伐、盗伐、盗猎、捕鱼等行为; 6、项目在标高1665.50(死水位以下1m)处的拦水坝上埋设一内径不小于340mm钢管,并在钢管进水端设拦渣网,拦渣网内径不小于500mm,长度不小于500mm,并保证不小于0.23m3/s的下泄生态流量口。在平河水量较小的时段,采用单机组发电减少工程引水量,确保满足下游河道生态用水。 根据****2024年2月21日~23****电站坝上500m、坝下150m处进行的流量监测结果,****电站正常运行,运行负荷在75%以上。连续3天检测结果表明,坝下河段流量在2.7m3/s~3.3m3/s之间,****电站运营期下泄不少于0.23m3/s生态流量的要求。据调查了解,自2023年8****电站并网发电试运行至今坝下河段未出现过脱水现象。 7、施工临时作业带、临时占地进行表土剥离,单独保存,用于耕地复垦,和覆土绿化。 8、项目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已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期废弃机具、包装物等进行了分类收集回收处置,对施工迹地和临时占地进行了及时恢复,对拦河坝、引水渠、钢管道、厂区空地进行了植被恢复、生态恢复,对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了复垦。 |
表7 风险设施
1 | ****水库、引水渠道进行检查,汛期水库管理人员要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做好水库水情记录。设专人定期对引水渠道进行检查,加强渠道的安全监测及工程异常情况记录报告等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 ****水库、引水渠道进行检查,汛期水库管理人员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做好水库水情记录。设专人定期对引水渠道进行检查,加强渠道的安全监测及工程异常情况记录报告等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目前正常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尽量减少对表土的破坏,不得不去除表土的施工区,需将这些表土集中在一起,进行复耕或恢复植被时使用。拆除临时占地上的废弃建筑物,并进行迹地清理。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对占用的林地及时绿化;营造以当地植物为主的绿化环境,建立适当范围的防护林带。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施工临时作业带、临时占地进行表土剥离,单独保存,用于耕地复垦,和覆土绿化。项目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已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期废弃机具、包装物等进行了分类收集回收处置,对施工迹地和临时占地进行了及时恢复,对拦河坝、引水渠、钢管道、厂区空地进行了植被恢复、生态恢复,对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了复垦。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坝体上设置利用闸门开闭,保证发电期间及检修设备时下游至少0.23m3/s的最小生态流量。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项目在标高1665.50(死水位以下1m)处的拦水坝上埋设一内径不小于340mm钢管,并在钢管进水端设拦渣网,拦渣网内径不小于500mm,长度不小于500mm,并保证不小于0.23m3/s的下泄生态流量口。在平河水量较小的时段,采用单机组发电减少工程引水量,确保满足下游河道生态用水。 根据****2024年2月21日~23****电站坝上500m、坝下150m处进行的流量监测结果,****电站正常运行,运行负荷在75%以上。连续3天检测结果表明,坝下河段流量在2.7m3/s~3.3m3/s之间,****电站运营期下泄不少于0.23m3/s生态流量的要求。据调查了解,自2023年8****电站并网发电试运行至今坝下河段未出现过脱水现象。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相关公告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