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河石家湾综合渣场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0402MAACL2RM8G | 建设单位法人:雷科 |
杨舒涵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 |
**市**银江镇五道河村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五道河石家湾综合渣场工程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水处理污泥)、建筑施工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N7723-N7723-固体废物治理 |
建设地点: | **省**市** **市**银江镇五道河村 |
经度:101.753532 纬度: 26.616339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4-02-02 |
攀环审批〔2024〕8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0402MAACL2RM8G001V |
2024-04-26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10999 |
2184.5 | 运营单位名称:**** |
****0402MAACL2RM8G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
****0402MAACL2RM8G | 验收监测单位:**攀鑫冶金****公司,**** |
915********4835154,****0100MA6C7LFA1Y | 竣工时间:2023-07-12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0-12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1-08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1012sWqj2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项目在**市**银江镇五道河村石家湾**1个第I类一般固废综合渣场,占地面积为21.66hm2,建设等级为一级渣场。渣场最大堆排标高1445m,最低标高1290m,总排渣高度为155m,共设置12个堆渣台阶,单个台阶堆高10m,台阶外坡比1:2.0,安全平台宽度5m。综合渣场总容积603.19万m3,年堆存总量200万m3,设计服务年限3年。并配套设置挡渣坝、截排洪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观测系统等相关配套辅助设施。 本项目主****园区攀****公司、攀****公司选矿企业产生的抛尾废石、粗粒尾砂,以及**市银江镇、小**、高梁坪片区等地的城市基建弃土(基建土、石)。其中除粗粒尾砂外,抛尾废石及城市基建弃土直接采用汽车运至综合渣场卸车填埋;选矿企业产生的粗粒尾砂经管道输送至渣场初期坝东南侧的压滤车间脱水后,再通过管道皮带运输至渣场内填埋。 该压滤车间由******公司建设及运营,用于豪润矿业、杰迪矿业洗选尾砂压滤脱水,并输送至本项目渣场堆放;其建设内容包括压滤脱水车间、洗选尾砂输送和回水管道,以及脱水粗粒尾砂至项目渣场输送皮带等。该压滤车间为单独立项项目,目前已建成,配套本渣场建成后运行,不纳入本次评价范围。 项目属未批先建,目前已开工建设。根据现场踏勘,现已建设了挡渣坝,部分排洪斜槽和截洪沟,1个消力池,2个渗滤液收集池以及渗滤液回水管道等。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在**市**银江镇五道河村石家湾**1个第I类一般固废综合渣场,占地面积为21.66hm2,建设等级为一级渣场。渣场最大堆排标高1445m,最低标高1290m,总排渣高度为155m,共设置12个堆渣台阶,单个台阶堆高10m,台阶外坡比1:2.0,安全平台宽度5m。综合渣场总容积603.19万m3,年堆存总量200万m3,设计服务年限3年。并配套设置挡渣坝、截排洪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观测系统等相关配套辅助设施。 本项目主****园区攀****公司、攀****公司选矿企业产生的抛尾废石、粗粒尾砂,以及**市银江镇、小**、高梁坪片区等地的城市基建弃土(基建土、石)。其中除粗粒尾砂外,抛尾废石及城市基建弃土直接采用汽车运至综合渣场卸车填埋;选矿企业产生的粗粒尾砂经管道输送至渣场初期坝东南侧的压滤车间脱水后,再通过汽车运输至渣场内填埋。 该压滤车间由******公司建设及运营,用于豪润矿业、杰迪矿业洗选尾砂压滤脱水,并输送至本项目渣场堆放;其建设内容包括压滤脱水车间、洗选尾砂输送和回水管道等。该压滤车间为单独立项项目,目前已建成,配套本渣场建成后运行,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项目属未批先建,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前已开工建设。根据现场踏勘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资料查阅,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前已建设了挡渣坝,部分排洪斜槽和截洪沟,1个消力池,2个渗滤液收集池以及渗滤液回水管道等。 |
选矿企业产生的粗粒尾砂经管道输送至渣场初期坝东南侧的压滤车间脱水后,再通过管道皮带运输至渣场内填埋,变更为选矿企业产生的粗粒尾砂经管道输送至渣场初期坝东南侧的压滤车间脱水后,再通过车辆运输至渣场内填埋。 运输方式调整说明: (1)项目受现状地形限制石家湾综合渣场配套胶带运输原设计考虑为渣场南侧自然边坡处。在现有南侧用地中,已**有森林防火通道及渣场南侧边坡治理,造成渣场南侧现状地形较陡,若进行胶带运输建设则皮带立柱需建设在现有边坡上,皮带桥架跨度较大,高度较高,皮带桥架施工难度较大,且大跨度高立柱桥架在使用过程中,受填埋碾压作业应力影响,可能造成变形、溃塌,极不安全。 (2)废渣运至石家湾综合渣场距离约450m,目前******公司尾矿输送及压滤产生废渣处自然地形标高约1373.00m,石家湾综合渣场排渣高度约1370.00m。随着排渣量增加,渣场排渣高度逐步上升,若采用胶带运输则需要根据渣场上升高度不断调整胶带卸料点位置,由于废渣产生点与卸料点距离过近,运输皮带需频繁调整,皮带调整时无法满足排渣使用,影响相关企业正常生产。 (3)渣场胶带排渣仍需汽车转倒增加排渣流程石家湾综合渣场若采用胶带排渣,在胶带卸料后仍需用汽车在渣场内进行二次转运排渣。项目采用胶带输送的经济性不合理,且增加了排渣流程。 同时由中凯****公司出具了《****五道河石家湾综合渣场工程运输方式调整情况说明》(工程编号:ZKJC-124407)。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 | 实际建设情况:/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施工扬尘:本项目主要采取湿法作业、临时堆场遮盖彩条布等措施控制无组织排放扬尘,通过洒水增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粉尘飞扬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 (2)交通运输扬尘:对于施工场地运输道路,项目采取了洒水车每天定期洒水控尘,加强交通管制,并对驶离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轮胎进行冲洗等措施控制。 (3)汽车尾气以及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废气:施工期间,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转,均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以及未完全燃烧的HC等,其特点是排放量小,且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项目通过选用达到环保要求的设备,再经自然稀释后场界的贡献值可控制在较低水平。 运营期 本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堆场填埋区作业及风蚀扬尘、工程作业机械废气、交通运输扬尘。当平台填埋达到设计标高后,项目立即对终了平台进行覆土绿化,防止风蚀扬尘。在作业区或待作业区,项目设置移动式射雾器每天定时洒水,通过湿法的方式减少产尘负荷;并对待作业区采用遮挡措施。作业机械废气通过选用环保设备,大气自然稀释扩散控制。进场道路采用洒水车定期对道路路面洒水控尘,并及时对路面进行清扫;在运输道路出口设置运输车辆冲洗装置,对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出场。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泥浆废水、设备冲洗废水经废水收集地沟收集后,引流至废水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作为施工用水。 (2)车辆冲洗废水经车辆冲洗区低矮方向设置的洗车废水收集地沟引流至洗车废水沉淀池内,待澄清后,重复利用。 (3)施工人员产生的****公司脱水车间化粪池处理后,回用其厂区绿化。 运营期 (1)雨水、渗滤液:项目区外雨水主要通过排洪系统截流排放。项目区内地表径流经平台排水沟引流排至两侧截洪沟,进入坝下冲沟。场内渗滤液经排渗系统引流进入渗滤液收集池收集后,部分回用于渣场控尘,富余全部泵至豪润矿业高位水池,回用于选矿生产。 (2)车辆冲洗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经车辆冲洗区设置的洗车废水收集地沟收集,引流至洗车废水沉淀池沉淀后,重复利用。 (3)生活污水:****公司脱水车间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该车间及渣场堆积坡面绿化。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采取合理布置噪声源位置、使高噪声机械设备远离周围敏感点、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禁止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6:00)施工、同时尽量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多种动力机械设备和注意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以维持施工机械低声级水平等措施控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 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推土机、装载机、振动碾压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运行噪声。运行时其声压级值为80~90dB(A)。 本项目主要采取合理布局、采用合理布局、地势阻隔、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运输车辆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减少鸣笛次数等进行控制。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弃土:本项目施工期弃土全部临时堆存于暂存于弃土临时堆场(设置于挡渣坝下游朱矿五排土铁路线拆除的路基空地内),并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在下游堆脚设置土袋临时挡墙。待渣场开始运营时,再按设计堆放弃土。 (2)施工期剥离的表土:全部堆存于项目表土临时堆场内,回用作服务期满后的平台绿化覆土。 (3)沉淀池污泥:定期打捞脱水后,送至弃土临时堆场,随弃土一起处置。 (4)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收集后送附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5)施工期可回收的建筑垃圾(含拆除垃圾):****收购站处理,不能回收的定期运送至当地规划和建设主管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统一处理。 运营期 (1)沉淀池污泥:定期打捞后,及时送至渣场填埋区填埋。 (2)职工生活垃圾:全部经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5、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期 (1)在工程建设期间,以公告、散发宣传册等形式,加强对施工人员及附近居民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严禁施工人员未经许可砍伐树木,禁止施工人员捕杀野生动物,尤其是野生保护动物。 (2)加强对弃渣场用地范围内野生保护植物的排查,当弃渣场用地范围内发现野生保护植物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办理野生保护植物移栽手续,委托专业机构对野生保护植物进行移栽保护。 (3)在施工区标桩划界,严格控制用地范围;在施工边界设置动植物保护警示牌,严禁施工人员随意破坏地表植被或从事其它有碍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 (4)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在**外边缘种植绿化林带、在挡渣坝边坡撒播草种等措施,以减少**营运期的水土流失,同时还可降低**噪声和扬尘污染。 (5)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建设单位应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植物恢复措施,减少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 运营期 在运行期,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将弃土、弃渣等运往指定场地,禁在非施工区任何位置随意堆放。加强管理,定期清洗运输车辆,定期洒水,固化施工活动区域的松散地表,减少裸露地面面积,减少施工现场水土流失,降低粉尘对植物、动物的影响;正确处理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正确处理危险废物,禁止乱排乱放,以免影响周边动植物;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为填埋作业机械噪声、渗滤水输送泵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运输噪声,其中针对填埋作业机械主要采用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填埋作业设备和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控制填埋作业机械噪声;针对进场运输车辆主要通过限速来控制交通运输噪声,针对渗滤输送泵噪声主要采用基础减震、设置泵房来对渗滤水输送泵噪声进行控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噪音,以降低对动物的影响。采取尽可能多的措施减少废气、废水排放,降低噪音,正确处理危险废物等,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对动植物的影响。 6、土壤和地下水 (1)地下水和土壤垂直入渗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垂直入渗,项目主要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针对渗滤液中转池、渗滤液收集池、应急水池等重点防渗区,采用抗渗混凝土+2mmHDPE膜防渗结构,地面防渗结构由下至上为:混凝土底板(抗渗等级为P8)+600g/m2土工布+2mm厚HDPE防渗膜+600g/m2土工布+混凝土保护层。防渗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m,渗透系数K≤1×10-7cm/s。针对填埋区,对填埋区清表后,从填埋区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600g/m2无纺土工布+2mm厚HDPE膜+600g/m2无纺土工布进行防渗处理;并在排渗盲沟底部铺设2mm厚HPDE防渗膜,或防渗性能与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粘土防渗层等效的其他材料,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同时渣场填埋区应设置渗漏监控系统,监控防渗衬层的完整性(防渗衬层渗漏监测设备、地下水监测井)。 (2)土壤的大气沉降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大气沉降拟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包括待作业区进行密闭网遮盖,采用边施工边填埋边恢复的措施;作业区采用射雾器进行洒水控尘。同时大气沉降可采取在填埋区周边进行绿化来进行必要的控制;并对服务期满后平台及时覆土绿化。 (3)项目土壤地表漫流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地表漫流影响,项目采取了雨污分流措施,具体措施如下,项目在填埋区周边建设有永久性截洪沟对填埋区外的雨水进行截排。针对填埋区内雨水在各终了平台设置平台排水沟,将其引流进入两侧截洪沟排放;采用边施工边填埋边恢复对坝体边坡进行生态恢复,同时渣场还设置有完善的排渗系统及渗滤液收集设施。 | 实际建设情况: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施工过程中推土机、挖掘机等作业过程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均采用洒水车洒水的方式以降低污染; (2)施工场地依托攀****公司车辆冲洗设施进行冲洗; (3)汽车尾气及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废气通过大气环境自然稀释后散发。 运营期 对运营期产生的风蚀扬尘和交通运输扬尘采用洒水车和移动式射雾气定时洒水的措施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运输车辆依托攀****公司车辆冲洗设施进行冲洗。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地表径流经收集沉淀后作为施工期控尘用水; (2)施工场地依托攀****公司车辆冲洗设施进行冲洗,洗车废水收集地沟引流至攀****公司沉淀池内,待澄清后,回用于选矿生产。 (3)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公司脱水车间化粪池处理后,回用其厂区绿化。 运营期 (1)雨水主要通过排洪系统截流排放。项目区内地表径流经平台排水沟引流排至两侧截洪沟,进入坝下冲沟。场内渗滤液经排渗系统引流进入渗滤液收集池收集后,部分回用于渣场控尘,富余全部泵至豪润矿业高位水池,回用于选矿生产。 (2)车辆冲洗废水依托攀****公司车辆冲洗设施进行冲洗,洗车废水收集地沟引流至攀****公司沉淀池内,待澄清后,回用于其厂区选矿生产。 (3)生活污水:****公司脱水车间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该车间及渣场堆积坡面绿化。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施工期避免了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6:00)施工,同时避免了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多种动力机械设备。 运营期 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推土机、装载机等机械产生的噪声,通过控制作业时段和机械运行程度来控制。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施工期弃土全部临时堆存于暂存于弃土临时堆场,并分层摊铺、分层碾压。目前运营期已拆除。 (2)施工期剥离的表****集团****铁矿分公司排土场,表土堆存点,后期绿化覆土为外购。 (3)定期打捞脱水后,送至弃土临时堆场,随弃土一起处置。 (4)经收集后送附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5)施工期不涉及拆除房屋,未产生可回收的建筑垃圾。 运营期 (1)本项目营运期沉淀池污泥定期打捞后,及时送至渣场填埋区填埋。 (2)职工生活垃圾,全部经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5、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期 (1)控制项目占地范围,禁止捕杀野生动物。 (2)未改变区域水流分布和流量。 (3)剥离表土作为项目后期绿化覆土。 (4)严格保护用地界线边缘处的植被,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运营期 (1)控制项目占地范围,禁止捕杀野生动物。 (2)未改变区域水流分布和流量。 (3)剥离表土作为项目后期绿化覆土。 (4)严格保护用地界线边缘处的植被,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6、土壤和地下水 (1)针对垂直入渗,项目主要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针对渗滤液收集池等重点防渗区,采用抗渗混凝土+2mmHDPE膜防渗结构,地面防渗结构由下至上为:混凝土底板(抗渗等级为P8)+600g/m2土工布+2mm厚HDPE防渗膜+600g/m2土工布+混凝土保护层。针对填埋区,对填埋区清表后,从填埋区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600g/m2无纺土工布+2mm厚HDPE膜+600g/m2无纺土工布进行防渗处理;并在排渗盲沟底部铺设2mm厚HPDE防渗膜。 (2)针对大气沉降拟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包括待作业区进行密闭网遮盖,采用边施工边填埋边恢复的措施;作业区采用射雾器进行洒水控尘。同时在填埋区周边进行绿化来进行必要的控制。 针对地表漫流影响,项目采取了雨污分流措施,具体措施如下,项目在填埋区周边建设有永久性截洪沟对填埋区外的雨水进行截排。针对填埋区内雨水在各终了平台设置平台排水沟,将其引流进入两侧截洪沟排放;采用边施工边填埋边恢复对坝体边坡进行生态恢复,同时渣场还设置有完善的排渗系统及渗滤液收集设施。 |
1、环评及环评批复建设内容:平台排渗系统:在各堆积终了平台设置分层纵向水平排渗系统,采用软式滤水管和增强聚乙烯导流管呈横、纵向布设,软式滤水管和三通结合处采用土工布包裹严实,避免堆积物料进入管内。每层排渗系统导流出的平台渗滤液,通过导流管接入平台坡脚布设的导流干管,再经导流干管引流汇入总管,进入初期坝上设置的渗滤液中转池(1个,100m3,钢混结构),最后经管道自流至挡渣坝下渗滤液收集池。 实际建设内容:(1345m标高)及以上每三级平台设置排渗盲沟,水平排渗设施采用直径110mmPE管(外包土工布)或直径75mmPE槽孔管,间隔10-15m水平布置,埋深不小于70m,顺坡倾角不小于1%。排渗管通过分层水平管连接,水平管采用直径140mPE管,布置为两侧高中间低,倾角不小于1%。每三级的水平管通过一条中200的纵向PE主管连接,将收集渗水导至下游渗滤液收集池。 变动原因:由于项目堆填工艺始终坚持了脱水后的干排渣方式,故设计更新,每三级平台设置排渗盲沟即可满足排渗环保需求。 2、环评及环评批复建设内容:洒水车:1辆,4.5m3,带射雾器,射程80m。 实际建设内容:1辆,10m3,带射雾器,射程40m。 变动原因:洒水车增加了罐体容积,减少了射程,满足场内运渣道路洒水控尘(入场物料含水率稳定)需求。 3、环评及环评批复建设内容:一体化车辆冲洗设施:1套,设置30m2的车辆冲洗区,冲洗区顶部加设格栅盖板、两侧设置2m高钢网架,在格栅盖板和钢网架上均安装雾化喷咀。洗车废水经车辆冲洗区底部设置的废水收集地沟(长20m,断面30cm×30cm,砖混结构)引流至洗车废水沉淀池(总容积15m3,三级,砖混结构)沉淀处理。 实际建设内容:未设置。 变动原因:场内货运车辆离场频次低,一体化车辆冲洗未设置,依托攀****公司车辆冲洗设施进行冲洗,可满足冲洗要求。 4、环评及环评批复建设内容:弃土临时堆场:占地面积约0.25hm2,设置于朱矿五排土铁路线拆除的路基空地,弃土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堆放;上游设置了土质临时排水沟;待渣场开始运营时,按设计堆放弃土。环评要求:下游堆脚设置土袋挡土墙,并在堆场表面铺设彩条布。 实际建设内容:目前运营期已拆除。 变动原因:本项目施工期弃土全部临时堆存于弃土临时堆场内,并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待渣场开始运营时,再按设计堆放弃土,不外运处置。目前渣场弃土和沉淀池污泥都直接进入本项目综合渣场进行堆放。 5、环评及环评批复建设内容:表土临时堆场:占地面积约1000m2,堆高小于8m,位于渣场填埋区范围内,并按渣场堆积进度分期建设,设置于渣场堆积作业平台上游,采用即剥即覆方式,表面采用密闭网遮盖。环评要求:堆场下游设置土袋临时挡墙,坡面采用防雨布遮盖。 实际建设内容:未修建。 变动原因:施工期剥离的表****集团****铁矿分公司排土场,表土堆存点。提供给本项目的堆存容积为4万m3,目前已被全部利用复绿。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 | 实际建设情况:/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沉淀池 | / | 渗滤液收集池(沉淀池) | 受****委托,****根据****五道河石家湾综合渣场工程项目废水监测方案于2024年3月22日-3月23日对该项目废水进行了监测工作。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洒水车带射雾器 | / | 洒水车带射雾器 |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1)地下水和土壤垂直入渗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垂直入渗,项目主要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针对渗滤液中转池、渗滤液收集池、应急水池等重点防渗区,采用抗渗混凝土+2mmHDPE膜防渗结构,地面防渗结构由下至上为:混凝土底板(抗渗等级为P8)+600g/m2土工布+2mm厚HDPE防渗膜+600g/m2土工布+混凝土保护层。防渗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m,渗透系数K≤1×10-7cm/s。针对填埋区,对填埋区清表后,从填埋区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600g/m2无纺土工布+2mm厚HDPE膜+600g/m2无纺土工布进行防渗处理;并在排渗盲沟底部铺设2mm厚HPDE防渗膜,或防渗性能与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粘土防渗层等效的其他材料,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同时渣场填埋区应设置渗漏监控系统,监控防渗衬层的完整性(防渗衬层渗漏监测设备、地下水监测井)。 (2)土壤的大气沉降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大气沉降拟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包括待作业区进行密闭网遮盖,采用边施工边填埋边恢复的措施;作业区采用射雾器进行洒水控尘。同时大气沉降可采取在填埋区周边进行绿化来进行必要的控制;并对服务期满后平台及时覆土绿化。 (3)项目土壤地表漫流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地表漫流影响,项目采取了雨污分流措施,具体措施如下,项目在填埋区周边建设有永久性截洪沟对填埋区外的雨水进行截排。针对填埋区内雨水在各终了平台设置平台排水沟,将其引流进入两侧截洪沟排放;采用边施工边填埋边恢复对坝体边坡进行生态恢复,同时渣场还设置有完善的排渗系统及渗滤液收集设施。 | (1)针对垂直入渗,项目主要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针对渗滤液收集池等重点防渗区,采用抗渗混凝土+2mmHDPE膜防渗结构,地面防渗结构由下至上为:混凝土底板(抗渗等级为P8)+600g/m2土工布+2mm厚HDPE防渗膜+600g/m2土工布+混凝土保护层。针对填埋区,对填埋区清表后,从填埋区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600g/m2无纺土工布+2mm厚HDPE膜+600g/m2无纺土工布进行防渗处理;并在排渗盲沟底部铺设2mm厚HPDE防渗膜。 (2)针对大气沉降拟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包括待作业区进行密闭网遮盖,采用边施工边填埋边恢复的措施;作业区采用射雾器进行洒水控尘。同时在填埋区周边进行绿化来进行必要的控制。 针对地表漫流影响,项目采取了雨污分流措施,具体措施如下,项目在填埋区周边建设有永久性截洪沟对填埋区外的雨水进行截排。针对填埋区内雨水在各终了平台设置平台排水沟,将其引流进入两侧截洪沟排放;采用边施工边填埋边恢复对坝体边坡进行生态恢复,同时渣场还设置有完善的排渗系统及渗滤液收集设施。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1)沉淀池污泥 定期打捞后,及时送至渣场填埋区填埋。 (2)职工生活垃圾 全部经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 (1)本项目营运期沉淀池污泥定期打捞后,及时送至渣场填埋区填埋。 职工生活垃圾,全部经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在运行期,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将弃土、弃渣等运往指定场地,禁在非施工区任何位置随意堆放。加强管理,定期清洗运输车辆,定期洒水,固化施工活动区域的松散地表,减少裸露地面面积,减少施工现场水土流失,降低粉尘对植物、动物的影响;正确处理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正确处理危险废物,禁止乱排乱放,以免影响周边动植物;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为填埋作业机械噪声、渗滤水输送泵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运输噪声,其中针对填埋作业机械主要采用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填埋作业设备和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控制填埋作业机械噪声;针对进场运输车辆主要通过限速来控制交通运输噪声,针对渗滤输送泵噪声主要采用基础减震、设置泵房来对渗滤水输送泵噪声进行控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噪音,以降低对动物的影响。 采取尽可能多的措施减少废气、废水排放,降低噪音,正确处理危险废物等,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对动植物的影响。 | (1)对堆场已停用的平台进行覆土绿化。 (2)堆场截排洪设施及挡土墙已竣工完成,可进行排土作业。 (3)禁止随意倾倒废渣,合理布局高噪声机械。 (4)严格控制项目占地范围,禁止捕杀野生动物。 |
表7 风险设施
1 | 聘请专业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理,尤其需要注意挡渣坝、防渗施工、渗水导排等隐蔽工程质量的监理;按相关规范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质,并定期演练。 | 《****五道河石家湾综合渣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生态环境局备案,备案号:510402-2024-009-M。公司已设置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机构, 制定了环境风险事故防范规章制度,成立了环境****指挥部,并配备应急装置和进行应急演练。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车辆冲洗废水经车辆冲洗区设置的洗车废水收集地沟收集,引流至洗车废水沉淀池沉淀后,重复利用。 ****公司脱水车间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该车间及渣场堆积坡面绿化。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车辆及施工机械冲洗废水依托攀****公司车辆冲洗设施进行冲洗,洗车废水收集地沟引流至攀****公司沉淀池内,待澄清后,回用其厂区选矿生产。 生活污水:****公司脱水车间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该车间及渣场堆积坡面绿化。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植被恢复原则:按照《土地复垦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项目植被恢复应当遵循“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严格按照“边保护,边复垦,全面复垦**损毁土地”的原则。 植被恢复具体措施: (1)表土工程 对复垦工作来说,表土层剥离及堆放具有重要的意义。表土层土不仅是复垦土地覆土来源,也是减少复垦投资,保护自然**的重要措施。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剥离表土量为9.44万m3,复垦需土量为9.44万m3,复垦表土有保障。剥离的表土采用土袋挡墙进行拦挡、土袋规格长0.8m,宽0.5m,拦挡高度1.0m。表土堆放平均高度3.0m,实际堆放时可根据表土方量进行堆高调整,表土堆放顶面撒播草种(计入管护工程)防护,以防土壤板结。 (2)复垦乔木林地(经济林)工程 设计将施工场地区域复垦为经济林,种植芒果,复垦面积1.3520公顷,将堆积坝1435m、1425m两级马道复垦为乔木林地,种植扁桃树。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场地清理、放线定位、开挖种植坑、购买种植苗木、表土回覆、土壤培肥、浇水定根等内容。 1)拆除、清理:复垦前,施工单位应将场内的临时建构筑物拆除、将各类剩余的施工材料、设备搬离出场,然后采用机械对场地进全面清理、平整,清理出来的建渣采用机械转运至渣场上部排弃,运距约为1km。 需说明的是,施工场地内的拆除工程由主体工程的施工方自行安排,不列入复垦工程内,复垦工程内包含清理、平整场地及转运建渣的内容并计算因此其费用。 2)恢复方向:果园 3)种植株行距:3.0m×4.0m;种植坑规格为1.0m×1.0m×1.0m。 4)选种品种:芒果,树苗规格:苗高800cm以上。 5)培肥:配置有机肥10吨/hm2+2.0吨/hm2复**。 6)栽种时间为雨季前后6月20日~7月10日。 7)管护期为三年,三年后交还土地所属村社自行管理;一年成活率100%以上,三年保存率95%以上。 8)待项目临时用地期满进行复垦; (3)堆石挡渣坝复垦 堆石挡渣坝作为弃渣场拦挡弃渣的主要安全设施,不宜在其表面覆土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为确保堆石挡渣坝的安全稳定性,保留其堆石坝原貌,不实施覆土,但若根系未直接接触堆石挡渣坝坝体结构,就不会对其安全或稳定性造成不利后果,故考虑利用攀爬植物复绿堆石挡渣坝。石家湾渣场堆石挡渣坝占地面积为1.9772hm2,设计在堆石挡渣坝坝脚及1295m、1305、1315m的2m宽马道内外侧设置种植槽,下部种植爬山虎,上部种植油麻藤等藤蔓作物,采取上垂下爬的绿化方式来实现对堆石挡渣坝绿化目的。 1)恢复形式:藤蔓植物 2)恢复植被:按0.5m间距种植爬山虎、油麻藤等藤蔓植物。 3)种植槽做法:种植槽采用标砖砌筑,填土净空为0.5m*0.5m,槽壁采用单砖砌筑,厚0.12m,底板厚0.1m,C15混凝土浇筑。 4)培肥:据测算,共种植藤本植物2900株,设计每株按3kg有机肥配置陪肥量。 (4)填埋区坡面复垦 本期渣场临时用地中堆积坝坡面面积为18.0292hm2,采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恢复,设计将堆积坝坡面整体覆土0.3m,采取乔、灌草结合种植方式,种植麻风树、车桑子,并在林下按60kg/hm2密度撒播高羊茅+狗牙根草籽。 1)恢复形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 2)乔木树种:拟选择本地分布的种类,如麻栎、**松、扁桃树等本地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将剥离的表土进行,种植株行距:3.0m×4.0m,种植坑1.0m*1.0m*1.0m。 3)灌木树种:拟选择种植本地分布的种类,如麻风树和车桑子,选择苗高50cm以上的健壮树苗,种植株行距:3.0m×3.0m,灌木种植坑规格为0.6m*0.6m*0.5m。 4)撒播草籽:为加快绿化效果,设计在堆积坝坡面林下按60kg/hm2密度混播高羊茅+狗牙根草籽,草种比例为1:1,各30kg/hm2。 5)培肥:按有机肥5吨/hm2+1.0吨/hm2复**配置。 (5)填埋区马道、平台复垦 填埋区马道,即填埋区平台,面积为1.1733hm2,共11级,由下至上分别为1335m、1345m、1355m、1365m、1375m、1385m、1395m、1405m、1415m、1425m、1435m,平台宽度为5m,总长约2350m。设计对各级平台整体覆土0.5m, 1)恢复形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 2)乔木树种:乔木恢复为本地分布的种类,如麻栎、**松、扁桃树。种植株行距:3.0m×4.0m;种植坑规格为1.0m×1.0m×1.0m。 3)灌木树种:乔木下层恢复为清香木、三角梅、鸡蛋花。种植坑规格为0.6m×0.6m×0.5m,种植株行距:3.0m×3.0m;。 4)撒播草籽:林下撒播高羊茅+狗牙根草籽。 5)培肥:配置有机肥5吨/hm2+1.0吨/hm2复**。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已建设平台已完成场地清理、平整、覆土、撒播草种等措施。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