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洛浦工业园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公司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6********4384335 | 建设单位法人:郭良松 |
边龙祥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维吾尔自治区**地区**市 |
屯垦东路230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工业园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20-D4420-电力供应 |
建设地点: | **维吾尔自治区**地区**县 |
经度:80.36645,80.36674,80.36525,80.36345,80.36183,80.3596,80.3536,80.3477,80.33236,80.30238,80.30197,80.30197,80.30378,80.33247,80.36007,80.36237,80.36528,80.3666,80.36702,80.36665 纬度: 36.96903,36.96939,36.97065,36.96955,36.96857,36.96747,36.96254,36.95774,36.94535,36.9452,36.94591,36.9462,36.94583,36.94596,36.96836,36.96974,36.9712,36.97067,36.96933,36.96894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6-21 |
和地环审〔2023〕79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6562.53 |
96 | 运营单位名称:********公司 |
916********4384335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中冶****公司 |
911********95169X3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191MA1YNWMG3B | 竣工时间:2024-05-20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0-15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1-11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www.****.cn/html/xj/gb/tzgg/index.s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1****工业园110kV变电站**工程。本期建设2×50MVA主变,采用户外布置;110kV出线2回,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布置。 (2)**~**工业园110kV线路工程。**线路路径全长18km,其中单回路15.5km,双回路2.5km,**杆塔51基,导线采用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 (3)**220kV变110kV间隔扩建工程。本期在**220kV变电站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利用前期1个备用出线间隔。 | 实际建设情况:(1****工业园110kV变电站**工程(运行名称:昆冈110kV变电站)。本期建设2×50MVA主变,采用户外布置;110kV出线2回(均至**变),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布置。 (2)**~**工业园110kV线路工程(运行名称:110kV浦冈一线、110kV浦冈二线)。线路全长17.523km,其中110kV浦冈一线长8.720km,110kV浦冈二线长8.803km;全线按单、双回路架设,其中单回路长15.127km(110kV浦冈一线6.324km+110kV浦冈二线长8.803km),110kV浦冈一线双回路长2.396km(两侧均挂线,导地线一次建成,本期使用一回预留一回)。导线采用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全线共使用杆塔51基,其中利用1基已建双回路终端塔,**杆塔50基。 (3)**220kV变110kV间隔扩建工程。本期在**220kV变电站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利用前期1个备用出线间隔。 |
实际路径长度比环评阶段略减少0.476km,**杆塔数量比环评阶段减少1基。属于优化设计。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110kV输变电 | 实际建设情况:110kV输变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前期生态影响:(1)输变电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应按照避让、减缓、恢复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 (2)输变电建设项目临时占地,应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功能恢复设计。 前期污染影响:(1)变电工程噪声控制设计应首先从噪声源强上进行控制,选择低噪声设备;对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噪声,应采用隔声、吸声、消声、防振、减振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排放噪声满足GB12348要求。 (2)输电线路设计应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型式、架设高度、杆塔塔型、导线参数、相序布置等,减少电磁环境影响。 (3)变电工程应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油池及其配套的拦截、防雨、防渗等措施和设施。一旦发生泄漏,应能及时进行拦截和处理,确保油和油水混合物全部收集、不外排。 ★(六)做好电磁环境保护措施。采取合理布置、线路避让等有效措施,****电站和输电线路沿线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10kV/m的标准限值。 | 实际建设情况:已优化落实。 (1)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已按照避让、减缓、恢复的次序提出生态防护和恢复措施。线路避让植被密集区,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缓对生态的破坏,施工完毕后及时采取平整恢复措施。 (2)本项目塔基周边临时占地已平整恢复,部分临时道路用于线路运检使用。 前期污染影响: 已落实。 (1****工业园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选用三相双绕组、低损耗、低噪音、有载调压、油浸自冷节能降压电力变压器(**鲁能****公司),型号及参数为:SSZ20-50000/110-NX2,合理设计站区平面布局,主变布置在站区中央。根据验收监测,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2)本期线路采用单、双回架设,架设高度满足设计要求(呼高最低15m),采用优质导线,型号为JL/G1A-240/35型钢芯铝绞线,导线表面光滑,相序布置合理。根据验收监测,110kV浦冈一线、110kV浦冈二线监测断面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5.4V/m~461.2V/m,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林、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 (3****工业园110kV变电站**1座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约17.6m3,事故油池与主变下方的事故油坑采用管道相连,油池采取了防渗措施,可满足主变100%排油需要,不外排。 ★(六)做好电磁环境保护措施。采取合理布置、线路避让等有效措施,****电站和输电线路沿线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10kV/m的标准限值。 |
后期已优化。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四、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保诉求。定期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你单位应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内部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明确机构、人员职责和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推动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落实。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应将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及概算纳入设计以及施工等招标文件及合同,并明确责任。项目建成后,须按规定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如项目发生重大变动,环评文件须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重新审批。自环评文件批准之日起满5年,工程方决定开工建设,环评文件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 | 实际建设情况:四、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在施工营地公示了相关信息,电网公司设有相关服务热线,建立了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可满足公众合理的环保诉求。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暂未收到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建设单位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建设单位落实了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了内部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明确了机构、人员职责和制度,加强了生态环境管理,有效推动了各项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本项目落实了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生态保护措施及概算纳入了设计以及施工等招标文件及合同,并明确了责任。项目建成后,按照国家法规开展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未发生重大变动,自环评文件批准之日后不久便开工建设,环评文件无需重新审核。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表7 风险设施
1 | 在变电站内设计有变压器事故油池1座(容积30m3),每个变压器底部设地下钢筋混凝土贮油坑,用于收集事故废油,事故废油****公司签订**协议的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电站内长时间储存。废铅酸电池、事故油收集暂存,****公司处理。危险废物暂存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 **工业园110kV变电站两台主变油重均为15.03t(约16.8m3)。实际**的1座事故油池有效容积为17.6m3,事故油池与主变下方的事故油坑采用管道相连,油池采取了防渗措施,可满足最大单台主变事故状态下100%排油需要,若发生事故产生废油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废铅酸电池、事故油****公司处理。危险废物暂存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人员行为规范 (1)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增强其环保意识,设置环保宣传牌; (2)注意保护植被,禁止随意砍伐灌木、割草等活动,不得偷猎、伤害、恐吓、袭击野生动物; (3)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不得在规定区域范围外随意活动和行驶; (4)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植物保护措施 (1)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场地,尽量减少临时占地、控制施工范围、减少扰动面积,作业区四周设置彩带控制作业范围,占用的土地应办理临时占地手续,征占用草场按国家有关征占用草场程序办理手续,缴纳草场植被恢复费。 (2)各种机械和车辆固定行车路线,不能随意下道行驶或另开辟便道,以保证周围地表和植被不受破坏。 (3)材料运输过程中对施工道路及人抬道路进行合理地选择,施工运输道路一般为单行道,尽量避免过多扰动原地貌,避免在植被完好的地段进行道路修筑工作。沿线有光伏区道路可利用,尽可能地依托现有道路,对运至塔位的塔材,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堆放,减少场地的占用。 (4)施工时应在工期安排上合理有序,先设置围栏措施,后进行工程建设,尽量减少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除施工必须不得不铲除或碾压植被外,不允许以其它任何理由铲除植被,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塔基开挖时要将表层熟土分装在编织袋内,堆放在临时堆土场的周围,用于施工结束后基坑回填,临时堆土采取上铺下盖(彩条布铺垫、苫布苫盖)的措施,回填后及时整平。施工中要严格控制临时占地,减少破坏原地貌、植被的面积。 (6)基坑开挖尽量保持坑壁成型完好,并做好临时堆土的挡护及苫盖,基础坑开挖好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 (7)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应尽量控制作业面,施工后期对各类站场及除留作检修道路的施工便道予以土地整治,尽量采用砾石覆盖。 (8)在塔基基础及杆塔等施工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立即对塔基基础周边开挖部分进行覆土,并进行平整夯实,以减少水土流失;对作业区、牵张场等施工扰动区地表进行平整,必要时进行喷水增湿,以便自然植被的生长恢复。 (9)占用的土地应办理临时占地手续,施工临时占地采取尽量减少占地、控制施工范围、减少扰动面积、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减少地表开挖裸露时间、避开雨季及大风天气施工、及时进行迹地恢复等措施。 (10)施工道路视现场情况合理选择修路路径,避开大型冲沟选择冲沟较小的区域填方后适当绕行,以满足机械化施工的要求。 (11)施工道路承建单位应****管理部门、环境监理机构、施工监理对其的监督管理,临时施工道路修筑方案需经相关部门审核,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工。 (12)施工道路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严格控制便道宽度,不得随意扰动周边区域原地貌。 (13)施工道路修筑过程采取洒水反复碾压硬化,尽量采用砾石覆盖,以减少水土流失。 (14)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和重建,尽可能早地恢复遭受破坏地段的自然生境。施工道路以自然恢复和人工重建草地植被两种方式并重,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道路进行平整,播撒当地适宜生长的物种,并采取洒水增湿,恢复植被。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1)线路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严禁发生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及工艺,施工活动主要集中在白天进行,禁止夜间作业,避免灯光、噪声对夜间动物活动的惊扰。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野生动物的活动处,应进行避让和保护,以防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 (3)施工期如发现野生保护动物应采取妥善措施进行保护,不得杀害和损伤保护动物。对受伤的动物应及时联系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及时救治。 工程措施及水土保持措施 (1)采取尽量减少占地、控制施工范围、减少扰动面积、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减少地表开挖裸露时间、避开雨季及大风天气施工、及时进行迹地恢复等措施。 (2)严格按照设计的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尽量采用人工方式,避免大开挖,做到土石方平衡,减少弃土的产生,施工结束后采用土地整治方法对弃土表面进行整平压实,减少水土流失。 (3)采取挡土墙、护坡、护面、排水沟等防护措施,剥离的表土和开挖出的土石方采取四周拦挡,上铺下盖等挡护及苫盖措施妥善堆放。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因地制宜、计划施工,避免不必要的生态破坏;在塔基基础及杆塔等施工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立即对塔基基础周边开挖部分进行覆土,并进行平整夯实,以减少水土流失;对作业区、牵张场等施工扰动区地表进行平整,必要时进行喷水增湿,以便自然植被的生长恢复;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和重建,尽可能早地恢复遭受破坏地段的自然环境。对于不具备人工恢复条件的塔位段,施工结束后应压实整平,待自然恢复。对植被发育欠佳且具备人工恢复条件的塔位段,在运行期可播撒草籽恢复植被。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人员行为规范已落实。 (1)通过环保宣贯的方式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其环保意识; (2)施工期未出现伐木、割草等活动,未发生偷猎、伤害、恐吓、袭击野生动物等行为; (3)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在规定区域范围内活动和行驶,未对规定区域范围外造成影响; (4)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集中分类收集、定期清运。 植物保护措施已优化落实。 (1)合理规划、设计了施工场地,作业区四周设置彩带控制作业范围,土地已办理占地手续,本项目未占用草场。 (2)机械和车辆按照规定的行车路线,未出现随意下道行驶或另开辟便道的现象,周围地表和植被未受破坏。 (3)合理选择施工道路,避免了过多扰动原地貌,沿线基本无植被。现场部分依托了现有道路,**部分临时道路,塔材堆放在塔基周边,减少对其他场地的占用。 (4)合理安排工期,设置了施工围栏措施,减少了对地表破坏,沿线塔基处基本无植被,生态影响较小。 (5)塔基开挖时的土石方临时堆放在塔基周边,临时堆土采取上铺下盖(彩条布铺垫、苫布苫盖)的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回填**整。施工中严格控制了施工范围,减少了临时占地,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 (6)基坑开挖保持坑壁成型完好,并做好了挡护及苫盖措施,基础坑开挖好后及时浇筑了混凝土。 (7)施工严格控制了施工范围,减少了作业面,施工后期对各类站场及除留作检修道路的施工便道予以土地平整恢复。 (8)塔基基础施工完毕后,对基础进行覆土、平整夯实,减少了水土流失;对作业区、牵张场等施工扰动区地表进行平整恢复。 (9)土地办理了占地手续,施工临时占地采取减少占地、控制施工范围、减少扰动面积、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减少地表开挖裸露时间、避开雨季及大风天气施工、及时进行迹地恢复等措施。 (10)施工时合理选择了施工道路路径,满足机械化施工的要求。 (11)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加强了对施工道路修建的监督管理。 (12)施工道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宽度控制在3m左右,未随意扰动周边区域原地貌。 (13)施工道路主要采用了碾压硬化,减少了水土流失。 (14)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临时占地进行了平整恢复;对临时道路进行了平整,沿线为荒漠戈壁,基本无植被覆盖。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已落实。 (1)线路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未发生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 (2)施工选用了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及工艺,集中在白天进行施工,未在夜间作业,避免了灯光、噪声对夜间动物活动的惊扰。本期线路沿线为荒漠戈壁,基本无植被分布,且周边人为活动相对较多,施工过程中未发现野生保护动物。 (3)施工过程中未发现野生保护动物。 工程措施已落实。 (1)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了占地和扰动面积,本项目沿线为荒漠戈壁,基础正常开挖,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地表开挖裸露时间,未在雨天及大风天气施工、及时采取了迹地恢复等措施。 (2)严格按照设计的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采用人工方式,避免了大开挖,做到土石方平衡,少量余土平铺在塔基,施工结束后采用土地整治方法对弃土表面进行整平压实,减少水土流失; (3)采取挡土墙、护坡、护面等防护措施,剥离的表土和开挖出的土石方采取四周拦挡,上铺下盖等挡护及苫盖措施妥善堆放。 ★(一)施工期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了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加强了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因地制宜、有计划施工,避免了不必要的生态破坏。杆塔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设计要求立即对塔基基础周边开挖部分进行覆土,并进行平整夯实,减少了水土流失;对作业区、牵张场等施工扰动区地表进行了平整。根据现场调查,线路沿线基本为荒漠戈壁,基本无植被分布,不具备植被恢复的自然条件,根据现场调查,施工现场采取了场地平整的恢复措施。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污水 (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较少,可直接用于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洒水降尘。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居住地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3)不在施工场地冲洗施工车辆及施工机械。 ★(三)严格落实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废水简易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不排入附近水体。 环境空气 (1)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堆和渣土堆放,防治扬尘污染,运输采用带篷布的汽车运输,防止运输过程中物料散落造成扬尘。 (2)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采取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道路及施工面集中且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洒水抑尘等有效措施,减少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 (3)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 (4)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对裸土地进行覆盖,暂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遮盖。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严禁大风天气施工,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堆和渣土堆放,防治扬尘污染;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采取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施工面集中且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减少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 噪声措施:施工噪声 (1)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 (2)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因部件松动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加大其工作时声级。 (3)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声,减少人为噪声。 (4)施工设备应采用低噪声环保型设备。 (5)文明施工、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依法限制夜间施工,确保噪声排放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文明施工、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依法限制夜间施工,确保噪声排放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电站选用低噪声设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电磁环境 (1)变电站首先优良设备,在总平面布置上,按功能分区布置。 (2)应加强输电线路防护距离宣传教育和督查工作。 (3)建设项目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线路经过公路、通讯线、电力线时,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留有足够净空距离,控制地面最大场强,使线路运行产生的电场强度对交叉跨越的对象无影响; (4)制**全操作规程,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加强电磁水平监测; (5)对员工进行电磁环境影响基础知识培训,在巡检带电维修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人员暴露在电磁场中的时间。 (6)设立警示标志,禁****电站或靠近带电架构。 (7)采取合理布置、线路避让等有效措施,****电站和输电线路沿线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10kV/m的标准限值。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污水措施已落实。 (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较少,经简易沉淀处理后,直接用于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居住地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3)未在施工场地冲洗施工车辆及施工机械。 ★(三)施工期落实了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废水经简易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环境空气措施已落实。 (1)加强了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汽车运输采用带篷布覆盖,防止了运输过程中物料散落造成扬尘。 (2)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采取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道路及施工面集中且有条件的地方采取了洒水抑尘等有效措施,减少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 (3)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施工现场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堆放,定期清运。 (4)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加快了施工进度,未出现暂停施工的情况。 ★(二)施工期严格落实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了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未在大风天气施工,管控了料堆和渣土堆放,减少了扬尘产生。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采取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变电站施工时采取了洒水降尘的措施,减少了扬尘污染;施工期间对裸露地面进行了苫盖;施工现场未对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 噪声措施已落实。 (1)施工期避免了高噪声设备集中施工,避免了局部声级过高情况。 (2)定期进行维修、养护,车辆、机械运行状况良好,减少了施工噪声影响。 (3)施工单位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声,减少人为噪声。 (4)施工期选用了低噪声的打桩机、牵引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 (5)施工单位文明施工,施工机械设备质量合格,未在夜间施工,施工噪声影响较小。 ★(四)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文明施工、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依法限制夜间施工,确保噪声排放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电磁环境已落实。 (1)变电站选择了优良设备,按照功能分区进行布置。 (2)加强了输电线路防护距离宣传教育和督查工作。 (3)线路交叉跨越时留有足够净空距离,电场强度满足标准要求。 (4)制**全操作规程,加强职工安全教育,进行了电磁水平监测。 (5)对员工进行电磁环境基础知识培训,在巡检带电维修过程中,减少人员暴露在电磁场中的时间。 (6)变电站围墙外和线路杆塔处设置了警示标志,可警示公众不要长时间在****电站周围驻留。 (7)根据验收监测,**工业园110kV变电站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为5.4V/m~172.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10μT~0.077μT。****电站110kV间隔扩建侧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为53.8V/m~85.9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17μT~0.590μT。监测结果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50Hz)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4000V/m和100μT)。 110kV浦冈一线、110kV浦冈二线监测断面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5.4V/m~461.2V/m,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林、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