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凉**昌经久二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1月30日-2024年12月6日。
电话:0834-****305。
地址:**市土城巷63****环境局。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凉**昌经久二110kV输变电工程 | 凉山州**市境内 | ****公司****公司 | 核工业二三0研究所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5个单项工程:①经久二110kV变电站**工程;②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③**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完善工程;④**-经久二110kV线路工程;⑤经久-经久二110kV线路工程。 项目总投资9685万元,环保投资75.1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0.94%。 |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一)废气 ****电站使用商品混凝土,****电站施工区域实行封闭式施工,对临时堆放场地采取遮盖措施,对进出施工区域的车辆实行除泥处理,对施工地面和路面进行定期洒水,在大风和干燥天气条件下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在一级预警情况下应采取停止基础开挖等措施,运输车辆实行封闭,严格控制土方装载量,土方装载的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挡板,防止土方撒落,合理制定运输路线及运输时间,经过村庄应减速缓行,严禁超速;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仅涉及少量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产生的扬尘量很小;线路施工集中在塔基处,施工点分散,各施工点产生的扬尘量极小。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执行《**省实施办法》、《**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和《**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中的相关要求,建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制,落实施工环境管理责任人,加强施工扬尘防治,积极配合上级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 (二)废水 本项目**经久二110kV变电站施工人员就近租用现有民房,生活污水利用居民现有设施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站内既有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线路施工人员沿线路分散分布,就近租用当地现有民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附近居民既有设施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外排。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拟利用设置的简易沉淀池进行处理,经沉淀和除渣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三)噪声 1、经久二110kV变电站**工程 ①将高噪声源强施工机具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远离站界和敏感目标;②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减小施工机具的施工噪声;③避免碾压机械、挖土机等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④施工前先修建围墙;⑤基础施工集中在昼间进行,禁止夜间施工。若由于施工工艺要求不能避免夜间进行施工时,需提前向相应主管部门报告,经批准后,提前对附近居民进行公示; ⑥禁止夜间开展基础施工,基础开挖期间辅以人力挖除场地内中大型碎石,避免机具凿击石块高噪作业,基础施工阶段在作业场地面向敏感目标侧设置临时围挡减弱噪声传播。 2、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 本次施工主要为少量间隔支架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开挖量小,不使用挖土机、推土机等大型施工机具,采用人工开挖。 3、输电线路 ①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高噪声机械同时运行,尽量缩短施工周期。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落实《**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中的有关要求。③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装卸、搬运钢管、模板等严禁抛掷。④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布置施工机具位置,强噪声的施工机械远离环境敏感点布置,加强施工机具的维护。⑤在居民区附近进行基础施工时,应采取围挡隔离或其他降噪措施;加强与周围居民沟通,防止扰民纠纷。⑥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及时间,尽量绕开声环境敏感点,加强车辆的管理,建筑材料运输车辆临近敏感点时低速行驶、禁止鸣笛。 (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经久二110kV变电站**工程 ①变电站站址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饮用水源保护区;②变电站靠近既有道路,减少**进站道路造成的植被破坏;③施工活动应尽量集中在征地范围内;④站区四周应砌挡土墙,以防水土流失;⑤施工前应先建围墙和排水沟,减少地表径流侵蚀;⑥施工前对站址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并对剥离的表土进行合理堆放和养护;⑦施工期站址处设置土石方临时堆放场,剥离的表土和土石方应分别堆放,剥离的表土应做好养护,供绿化使用。 2、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 ①变电站新增占地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饮用水源保护区;②施工活动应尽量集中在征地范围内;③施工前对新征地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并对剥离的表土进行合理堆放和养护。 3、输电线路 ①线路路径避让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自然公园、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②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逆相序架设,减少新开辟走廊,优化线路走廊间距,降低电磁环境影响;③优化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塔基数,减少占地面积;线路路径尽可能减小林木密集区内走线长度,若经过林木密集区时采用提升架线高度,对不满足净距要求的零星树木进行削枝,减少树木砍伐;④塔基定位时尽量选择荒草地和植被稀疏地;⑤线路根据地形条件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掏挖型基础,尽量少占土地。 4、对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措施 本工程**线路选线时,已尽量避让了沿线的生态敏感区,****工程部分段与生态敏感区距离较近,本项目输电线路不穿越生态敏感区,但部分段输电线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涉及生态敏感区,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附近生态敏感区采取以下的生态保护措施: ①项目施工前,对靠近生态敏感区的线路路径及塔基塔位进行复核,确保线路路径和塔基不进入生态敏感区范围内;②在施工开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和人员培训,禁止施工工人进入生态敏感区,禁止施工工人在生态敏感区进行滥捕、滥猎、滥采行为;③禁止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肆意排放;④禁止施工人员及施工车辆进入生态保护红线;⑤及时清理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⑥禁止在生态敏感区内设置施工临时占地;⑦施工过程中要设置临时围挡,严格划定项目施工区域,限制施工范围,在生态敏感区边界处设立警示牌、围挡等警示标志,避免施工活动进入生态敏感区;⑧对仅通过削枝就能满足标准要求的树木进行削枝处置,尽可能的减少林木砍伐量。 5、环境管理措施 ①对施工人员加强环保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肆意破坏当地自然植被;②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培训,在施工区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宣传牌和标语;③在实施前细化线路方案及施工方案,划定最小的施工作业区域,施工运输及作业严格控制在划定的运输路线和作业区域内,严禁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超出作业区域施工,避免对项目占地区周边的植被、植物物种造成破坏;④加强火源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五)固体废物 ****电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施工人员清运至附近乡镇垃圾池;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站内垃圾桶收集后由值守人员不定期清运至附近乡镇垃圾桶集中转运;线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附近乡镇垃圾桶集中转运。 本****电站****政府指定地点;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基础施工开挖量极小,挖方回填后余方很少,余方在站外塔基施工区域就近摊平,无弃土产生;线路施工土石方来源于塔基和电缆沟开挖,由于施工位置分散,挖方回填以后余方较少,余方堆放在铁塔下方和电缆沟两侧夯实,无弃土。 拆除固体物包括可回收利用部分和不可回收利用部分,其中,可回收利用部分如导线、金具等由建设单位回收处置,不可回收利用部分如绝缘子、建筑垃圾等由施工单位****垃圾场处置。 二、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一)电磁环境 1、经久二110kV变电站**工程 ①电气设备均安装接地装置;②110kV配电装置选用HGIS户外布置;③站内平行跨导线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降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④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将10kV各类开关、连线母线组合密封起来,可以大大减少占地,并且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2、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 ①新增电气设备均安装接地装置;②站内平行跨导线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降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 3、输电线路 (1)电缆段 ①线路电缆段采用埋地电缆敷设;②电缆金属护套按设计规程要求接地敷设;③与其他设施的净距按《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2016)确定。 (2)架空段 ①线路与其他电力线交叉时,其净空距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②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③线路路径选择时尽可能避让集中居民区。④导线的架设对地最低高度满足设计规程的要求:110kV架空段线路通过公众曝露区域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7.0m;通过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6.0m;跨越建筑物时,其净空距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最小垂直距离不低于5m。 (二)噪声 1、经久二110kV变电站**工程 ①主变选用噪声声压级不超过60dB(A)(距主变2m处)的设备;②优化总平面布置,将主变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 2、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 本次间隔扩建不增加高噪声源设备。 3、输电线路 采用本报告中所列型号导线,定期对线路进行检修维护。 (三)水环境 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电站投运后,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管网内;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投运后不新增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利用站内既有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管网;输电线路投运后,无废污水产生,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2、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线路投运后无废污水产生,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电站既有的事故油池、事故排油管和事故油坑均已采取重点防渗措施,****电站事故油池、事故排油管和事故油坑均采取重点防渗措施,**的事故油池和**的主变事故油坑采用“防渗混凝土+防水水泥砂浆+内表面涂环氧树脂”措施,事故排油管的防渗技术采用内部涂环氧树脂的镀锌钢管,均能满足各单元防渗层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1.0×10-10cm/s要求。对一般防渗区采用防渗混凝土地坪,均能满足各单元防渗层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1.0×10-10cm/s要求。站内除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均属于简单防渗区,采取一般地面硬化。综上所述,变电站拟建的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采取的防渗措施均合理有效,变电站的运行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固体废物 本****电站投运后,****电站内产生的生活垃圾、主变事故排放的少量事故废油、检修时产生的含油废物和更换的废蓄电池;经久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投运后****电站内产生的生活垃圾、主变事故排放的少量事故废油、检修时产生的含油废物和更换的废蓄电池,本次间隔扩建不新增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垃圾量,不增加含油电气设备,站内设有1座事故油池,用于收集主变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线路投运后,无固体废物产生。 变电站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站内设置的垃圾桶收集后不定期清运至附近乡镇垃圾桶集中转运;事故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含油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更换的蓄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 (五)生态环境 ①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②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③加强用火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④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引入外来物种;⑤线路维护和检修中禁止维护人员将废水、废物排入水体;⑥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人员在进行维护检修工作时,尽量不要影响区域内的动植物,不要攀折植物枝条,以免影响动植物正常的生长和活动。 (六)风险防范措施 1、事故油风险应急措施 ****电站站内设置容积30m3的事故油池,当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事故油流入主变正下方的事故油坑内,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事故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事故油池采用地下布置,远离火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保护层、防水涂料等防渗措施,并对预埋套管处使用密封材料,具有防渗、防漏、防流失等功能。事故油坑、事故排油管和事故油池均采取防渗措施,事故油管理需满足《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规定。 经久110kV变电站内设置的事故油池,当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事故油流入主变正下方的事故油坑内,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事故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事故油池采用地下布置,远离火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保护层、防水涂料等防渗措施,并对预埋套管处使用密封材料,具有防渗、防漏、防流失等功能。事故油坑、事故排油管和事故油池均采取防渗措施,事故油管理需满足《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规定。 变电站检修时产生的少量含油棉、含油手套等含油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2、应急预案 ****公司****公司统一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本变电站建成后,将纳入上述应急预案统一管理,****电站内配备相应的应急及后勤保障物资,如消防砂、手推式灭火器、铁铲/锹、手套、应急通讯设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