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自公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6-****379、0876-****850****服务中心受理窗口)
通信地址:**市**路38****环境局
邮编:663099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1 | ****电站(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 | 项目名称:****电站(重新报批)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收费站附近 建设性质:** 占地面积:131.1463hm2(永久占地0.8513hm2,临时占地130.2950hm2)。 建设项目申报情形:本项目属于重新报批项目,原环评已于2023年6月1日取得了《****环境局****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环复〔2023〕32号),项目升压站三通一平已完成,光伏区部分1#~6#方阵已建成。目前处于停工状态。但由于进行并网申请时批复的升压站规格由110kV变更为220kV,建设单位对项目光伏区方阵进行了重新编号,并根据实际征地情况进行了占地调整,调整后总用地面积由154.33hm2,变更为131.1463hm2,装机容量不变。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故建设单位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交流侧规划装机容量为100MW,共有光伏方阵31个,光伏电站场址内建设220kV升压站1座,主变规模为1×100MVA。每个光伏方阵电力经箱变升压至35kV后,通过35kV电缆分接箱并联至35kV集电线路,共采用4回35kV电缆集电线路汇集所有电力后输送至220kV升压站 | 一、主要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和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环评分析,光伏区在施工过程中,开挖桩基、电缆沟、**道路、改扩建道路、修建塔基,将对占用范围内的其他草地、灌木林地、果园、农村道路、裸土地等将造成临时破坏影响,施工结束后除桩基、道路、塔基等占地外,其他区域可以恢复种植树木和灌丛,对土地利用的改变影响较小;升压站施工需要全部破坏占地范围的土地,土地利用发生改变,但由于升压站占地范围小,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影响范围有限。 ****工会使原地表土层受到破坏,再加**草覆盖度降低,会使地表土壤理化性质下降、抗蚀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剧增。通过严格实施完善后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可把项目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影响降低到最小,项目建设不会对当地产生大的水土流失影响。 项目对评价区植被的影响主要是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对评价区内植被的直接破坏。根据环评调查,项目占地范围内受本次工程影响的主要植物种类均为当地常见种,灌木常见清香木、车桑子,草本常见白茅、蕨菜、黄茅、黄背草、刺芒野古草、芸香草、紫茎泽兰等。项目区域范围内不涉及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亦无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分布,未见名木古树和地方区域特有种分布。项目的建设不会导致物种灭绝,也不会改变评价区域的区系性质,不会造成较大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项目区域内的主要动物为常见伴人居小型啮齿类、爬行类、一般鸟类等,项目施工和运行不会造成当地鸟类物种灭绝或数量锐减,也不会造成鸟类多样性的明显降低。项目区域不涉及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也不涉及**省候鸟迁徙明晰通道及模糊通道。 对策措施:(1)已建工程已实施环境保护措施:①已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用地红线施工,未出现超范围占地情况。②已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避开雨季施工,土石方均已及时回填、夯实、平整,就地利用,不外弃。③已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施工人员、运行期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未出现猎杀兽类、捕蛇、打鸟、捉蛙、捉野鸡野兔等捕杀野生动物行为。(2)未建工程环境保护措施:①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及临时占地,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表原貌的生态破坏。②施工期临时占地采取隔离保护措施(如铺设草垫或棕垫),施工结束后将多余砂石料、混凝土残渣等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③项目施工过程涉及土石方开挖工程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土石方及时回填、夯实、平整,就地利用,不外弃。④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修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防止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⑤加强对施工人员、运行期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禁猎杀兽类,严禁捕蛇、打鸟、捉蛙、捉野鸡野兔等捕杀野生动物行为,严禁食用野生动物(野味)。增强工作人员环保意识,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及制品。(3)施工结束后植被恢复:①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好表层土壤,用于施工结束后施工迹地的恢复。工程结束后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拆除临时建筑,清理**整场地,恢复土层。占用灌木林地和荒草地可采用人工种植和封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态恢复,要坚持因地制宜、优先选用乡土树种等原则,并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植被恢复应该结合原有植被进行恢复,涉及自然植被的施工迹地应该恢复成自然植被,涉及人工植被的施工迹地应该恢复成相应的人工植被或自然植被。②本项目占地主要为果园、灌木林地、其他草地等,项目施工结束后将对临时占地部分进行植被恢复。其中使用果园部分由农户自行使用,计划在光伏板下方种植中药材,根据《药材种植计划方案》,后续将由农户自行选择种植药材的种类,包括滇红花、射干、金银花、野菊花、天冬等;使用灌木林地、其他草地等光伏区将根据损毁情况,选择自然恢复或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及绿化过程中,宜采用当地植物进行“恢复性”种植,在植被恢复及绿化过程中,应选择乡土树种及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并注意乔、灌、草搭配的原则,同时要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统一,可选用狗牙根、清香木、戟叶酸模、车桑子等乡土植物。植被恢复区应注意加强管理巡查,做好浇水、施肥保障措施,若发现种植的植物死亡,应查明死亡原因,并进行补种和加强管理。本项目未编制生态恢复方案,施工结束后将根据上述内容因地制宜的进行中药材种植或自然恢复。③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结束后应按照《****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的要求采取相应水保措施。(4)补偿措施:项目建设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必须按国家相关土地补偿标准予以补偿。占用林地的,根据国家关于林地补偿相关规定,向地方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补偿项目占地造成的损失,专款用于林地恢复、异地造林和养护。 2.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是施工扬尘、光伏支架焊接、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装修过程产生的废气。施工扬尘主要污染物为TSP,呈无组织排放,主要影响集中在施工场地200m范围内,****饭店、炭房收费站等敏感点有一定影响,通过采取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堆场进行遮盖等措施后,对周围居民影响小。光伏支架焊接废气、施工机械和车辆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有烟尘、NOx、CO、CO2及CHx等,会对区域环境空气造成一定影响,但属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项目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装修过程中产生少量的装修废气,装修时间较短,装修废气随着装修的结束而逐渐减少,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小。 对策措施:(1)已建工程已实施环境保护措施:①施工场地在非雨天适时洒水,洒水频次由现场监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②施工车辆运输采用封闭运输,避免沿途洒落尘土。③升压站施工现场设置了防尘围挡。④施工场地内车辆采取低速行驶,道路保持清洁,裸露场地采取洒水降尘措施。⑤升压站已开挖土石方及时处理、清运。(2)未建工程环境保护措施:①施工场地(包括主要运输道路和料场)在非雨天适时洒水,洒水频次由现场监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②施工车辆运输采用封闭运输,避免沿途洒落尘土。③施工场地内车辆应采取低速行驶,道路保持清洁,裸露场地采取洒水降尘措施。④对建筑垃圾及开挖土石方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粉尘污染。⑤施工后要及时清理平整场地、及时实施地面绿化措施。⑥不得在工地内熔融沥青,禁止在工地内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产生有害、有毒气体和烟尘的物品。⑦推行绿色文明施工管理模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合同中依法明确扬尘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和责任,并将防治费用列入工程成本,单独列支,专款专用。 3.废水 项目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施工废水,产生量为9m3/d,经10m3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冲洗机械车辆或场区洒水抑尘。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8.8m3/d,经20m3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内洒水降尘,不外排;项目设置1座旱厕收集施工人员产生的粪便,定期清掏用作植被恢复或周边田地作肥。 初期雨水经在地势低处设置截排水沟,在排水沟末端设置临时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过程和洒水降尘。通过采取加强管理,粉状物料尽量袋装后搭设防雨工棚存放,做好施工机械的日常维修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等措施,减小施工期降雨冲刷产生的影响。 4.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声源级75~90dB(A)。据环评预测,单台设备运行时,距施工点50m外昼间噪声可达《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23-2011)70dB(A)的要求,夜间项目不施工。而施工中运输车辆行驶过程所产生的噪声也将对行驶路线周边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策措施:(1)已建工程已实施环境保护措施:①夜间未施工。②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③对强噪声设备进行一定的隔声及减振处理,未出现噪声设备集中安排的情况。④对施工机械定期进行维护。⑤运输过程中的车辆应尽量避免在夜间运输,限制车速,进出厂区、经过居民点时严禁鸣笛,做到文明行车。⑥物料运输经过敏感点时低速、禁鸣。⑦施工期间建设单位与施工方签订环境管理责任书,具体落实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并且加强与周围可能受影响单位的沟通,减轻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2)未建工程环境保护措施: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施工场界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②夜间禁止施工,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关****生态环境局登记备案,并于连续施工之日1天前公告。③项目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进行测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入场施工。④对强噪声设备进行一定的隔声及减振处理,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⑤对施工机械进行维护,减小施工机械的施工噪声,同时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⑥运输过程中的车辆应尽量避免在夜间运输,限制车速,进出厂区、经过居民点时严禁鸣笛,做到文明行车。⑦在进行物料运输时,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经过敏感点时应低速、禁鸣。 5.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土石方、建筑垃圾、损坏的电池板、生活垃圾和粪便。 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为8.54万m3(其中表土剥离1.96万m3,场地平整1.36万m3、基础开挖5.22万m3),回填土石方8.54万m3(其中表土回覆1.96万m3,场地回填1.36万m3、基础回填5.22万m3),无弃方产生。 建筑垃圾产生量131.38t,可回收利用外售给收购商,****政府部门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置。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0.125t/d,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定期自行转运至炭房村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粪便委托周边村民清掏作为农肥。 损坏的电池板属一般固体废物,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的要求暂存于施工场地一般固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厂家回收处理。 (二)运行期 1.电磁环境 环评类比“**启阳**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20千伏送出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数据,类****电站220kV升压站)的占地面积略小于拟建220kV升压站用地面积,其余相关因素(电压等级、布置形式、主变容量、出线方式,电气型式及环境条件)均与本项目大致相同,两者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具有可比性。类比对象厂界工频电场强度在0.9720V/m~144.3/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1016μT~0.3754μT之间,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工频电场不大于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不大于100μT的标准限值要求。 根据类比,本项目运行后,升压站四周评价范围内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亦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要求。 2.生态环境 (1)对植被植物的影响 项目运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光伏电池板遮挡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光伏电池板占用其他草地、灌木林地对区域林草植被的影响。项目光伏支架采用单列支架方案,组件最小离地高度2.5m、桩基间列间距大于4m、行间距大于6.5m,为林草植被的生长保留合理的空间,同时在光伏板及相关组件安装结束后由建设单位对光伏板下方扰动区域种植乡土植被,积极推进林草植被的恢复及土地利用现状的恢复,对项目区生态环境及林草植被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 (2)对动物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光伏片区占地将减少地面动物的活动区域,但围栏留有动物进出间隙,且支架使用的面积较小,项目对动物活动区域影响较小;本项目声源少,噪声值较低,噪声源产生的噪声经光伏组件隔声和距离衰减后不会对地面上动物的日常迁徙及鸟类正常活动造成影响。 工程运营期间,通过采取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禁止人为捕杀;禁止引入外来有害生物;加强对人员的环保教育,保护好野生动物等措施,总体上项目实施对当地的动物影响小。 (3)水土流失和土地占用的影响 项目运行后,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后,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可得到明显改善,加之运行期不再进行地面扰动,保持建成后原地貌和土地利用性质,运营期对区域水土流失可控。 项目建设占地面积131.1463hm2,其中永久占地0.8513hm2,临时占地130.295hm2。本项目永久占地主要为升压站、**道路、扩建道路的建设,升压站、**道路、扩建道路的建设使得部分土地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其原有植被遭到永久性破坏,给当地局部区域的土地利用带来一定的影响。升压站内拟布置升压设备、变配电设备、变电站控制室,属于点位间隔式占地,并非大面积的开挖,局部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塔基的建设面积较小,故永久占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小。 项目建成后及时完成组件下方土地的覆土复垦,积极推进复耕,严禁破坏耕作层,严禁抛荒、撂荒,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光伏板下继续种植林草,将对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恢复,不会改变其土地利用类型。运营期仅占用了少量的永久占地,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影响较小,不会明显改变区域土地利用格局。 (4)景观影响 项目实施后,将安装大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占地面积较大,且颜色、样式单一,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景观,造成区域视觉景观单一化,对区域影响较大。但项目周边没有风景名胜区和特殊景点,项目对区域景观影响可接受。 (5)光污染影响 项目采用单晶硅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最外层为特种钢化玻璃,这种钢化玻璃的透光率极高,达91%以上,该光伏方阵区的反射率仅为9%左右,太阳能组件对阳光的反射以散射为主。本项目涉及光伏阵列拟采用23°倾角通过固定支架安装,主要反射面固定**。经现场踏勘,光伏区附近虽有居民点分布,但太阳光反射影响周边村庄建筑物高度>50m,而附近居民建筑多为自建一~三层**,无较高建筑,不会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光污染。 3.废气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升压站内厨房油烟、车辆进入厂区产生的尾气、路边扬尘。厨房油烟产生量为0.0048kg/d,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处理后通过内置油烟管道引至屋顶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表2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车辆进入厂区内产生的尾气和路边扬尘为无组织间歇性排放,项目内车辆排放尾气时间短,且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有严格的规定,加上停车多为自备车辆,车型偏小,汽车尾气不会形成较大的集中污染源,对环境影响较小。 4.噪声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包括光伏电场区箱式变压器、逆变器、主变压器、35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噪声。光伏场区箱式变压器、逆变器噪声级约为63dB(A),分布于每个方阵旁,属室外声源。经环评预测,距离箱式变压器、逆变器5m处为49dB(A),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项目运营期光伏发电区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拟建220kV升压站运营期的噪声源主要来自主变压器、35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220kV油浸式自冷变压器噪声源强为88.5dB(A),35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噪声源强为70dB(A),经环评预测,在采取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处理后,升压站厂界噪声最大贡献值为46.89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升压站运行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5.废水 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太阳能光伏板清洗废水、员工生活污水和绿化用水。本项目光伏板清洗废水产生量为1551.18m3/a,清洗废水淋于下方林草植被,被植物吸收,不外排,对外环境影响很小。 食堂废水产生量为0.162m3/d(59.13m3/a),其他生活废水产生量为0.486m3/d(177.39m3/a)。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废水一起进入化粪池处理****处理站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表1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及建筑施工”标准后回用于升压站厂区绿化。 绿化用水量为225m3/a,由植物吸收及自然蒸发,不外排。 6.土壤、地下水 项目运营过程中,项目集油池、事故油池、箱变油池及危废暂存间均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标准设计建设:防渗层至少为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10-7cm/s,或2mm厚**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10-10cm/s,对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 7.固体废物 项目运营期固废包括废电池板、废元器件、废变压器油、事故废油、废铅蓄电池、生活垃圾。 项目运营期,太阳能电池板寿命为25年,在运行期间会产生少量电池板,废电池板产生量约为3.703t/a,暂存一般固废暂存间,委托专业的厂家回收处理,不得随意外卖收购商。运营期满后拆下的电池板由专业的回收厂家回收处理。 废元器件产生量为0.288t/a,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委托专业的厂家回收处理,不得随意堆放处置和外卖收购商。 变压器油检测不合格需全部进行更换时产生的废变压器油,更换后立即委托有资质单位直接用油罐车拉至资质单位处置,转运过程应按《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要求办理危废转运手续。主变压器和箱式变压器发生故障会产生事故废油,主变废油排入集油池后排入事故池暂存,箱变废油排入箱变油池暂存,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资质单位清运处置,产生量为83.24t/次。 项目铅蓄电池每6-8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产生废铅蓄电池1.82t,集中收集于1个22m2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2.92t/a,分类收集后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定期自行转运至炭房村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置。 项目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见下表。
8.环境风险 环评分析,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是变压器漏油、事故废油储存过程泄漏和危险废物暂存间泄漏对环境的风险。 项目主变压器配置1个集油池和1个事故油池,变压器漏油时由集油池收集后,排入事故油池,最终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项目集油池容积5m3,事故油池容积50m3,可满足主变压器漏油时的应急收集需求。 箱式变压器下方基础处分别设置1个箱变油池(共31个,每个容积5.04m3),箱变在事故情况下,泄漏的变压器油进入箱变油池存放,可满足箱式变压器漏油时的应急收集需求。 环评提出采取主变压器、箱式变压器、集油池、事故油池、危险废物暂存间作重点防渗处理,防渗技术要求为:防渗层至少为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10-7cm/s,或2mm厚**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其他生产区和污水处理设施按一般防渗区进行建设,防渗技术要求为:粘土衬层厚度应不小于0.75 m,渗透系数≤1×10-7cm/s;升压站占地区域内综合楼进行简单防渗,采取一般地面水泥硬化;定期检查各储存设施,避免出现泄漏等不良情况;危险废物贮存严格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相关要求执行;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机制和各项环保规章制度,落实岗位环保责任制,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防止事故排放导致环境问题;严格按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出现突发环境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等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 二、专家组及评估结论 《报告表》编制基本规范,主要环境问题论述基本清楚,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较可行,评价结论可信。《报告表》基本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可作为本项目环境管理依据。 项目****改革局备案,备案项目代码:****。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省生态功能区划》《**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年版)》《**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实施细则(试行)》《国****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资发〔2015〕153号)、《****能源局关于推进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云能源水电〔2016〕15号)、《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能源局关于印发**省2022年新能源建设方案的通知》《****办公厅****办公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12号)、《****草原局 ****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光伏复合项目使用林草地有关事项的通知》(云林规〔2021〕5号)、《******厅****能源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通知》(云自然资〔2019〕196号)、《****能源局关于印发**省2022年新能源建设方案的通知》(云能源水电〔2022〕176号)、《****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新能源项目配套接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云能源办水电〔2022〕70号)、《****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光伏发电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政发〔2022〕16号)、《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项目的建设和营运将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只要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报告表》及本评估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意见、建议,项目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从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
****环境局
2024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