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市2024年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重大指标监测防控项目服务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
一、项目名称:峨**市2024年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重大指标监测防控项目服务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采购
二、采购控制价:25万元(其中产地环境综合监测区域站点建设与年度监测16万元、农膜使用效果监测9万元),高于此限价无效,总采购预算不得超过25万元。
三、资金来源:财政资金
四、采购方式:部门采购
五、供应商参与本次采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五)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七)根据采购项目提出的特殊条件;
(八)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六、招标文件获取时间、地点:
询价文件自2024年12月5日9:00至2023年12月11日18:00在****获取。
七、项目清单及要求
(一)项目清单及要求
1.完成1个产地环境综合监测区域站点建设、小区设置与年度监测,主要包括站点田间工程建设、购置监测仪器设备、样品采集、、检测化验、信息填报等方面。
2.完成1个农膜使用效果监测点监测点小区设置、田间工程建设、购置监测仪器设备、调查监测点所在区域的作物用膜情况、覆膜年限、覆膜方式、回收方式、回收(离田)量、残膜去向占比情况等,掌握监测站点基本情况、土壤分层理化性状和农膜使用回收情况,并对全生物降解膜使用效果进行监测评价。
(二)服务要求
《****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等系列方案的通知》(川农函〔2024〕419号)文件相关要求。
(三)其他要求
1.产地环境综合监测区域站点建设与年度监测
(1)选点原则。区域站点充分考虑土壤类型、种植制度、肥力等级、土壤污染状况等,选择在安全利用类耕地且种植当地主栽作物田块上进行建设,还应兼顾当地交通建设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承包人素质等因素,确保监测点位和种植制度长期稳定。
(2)区域站点编号。区域站点编号为****。
(3)建设要求。区域站点田块面积在1亩左右,且应田形**、交通相对方便,田间工程设施至少满足10年使用年限。小区之间建设有效隔离设施和独立排灌沟渠,保证不串水串肥。采用水泥板、砖墙、混泥土墙等作隔离,隔离宽8-10cm,高出田面30cm,入土埋深50-80cm(或延伸至基岩);旱地在确保小区之间肥、水不横向渗透情况下,可用设置保护行、垒区间小埂等方法隔离。
(4)小区设置。试验小区包括1个常规处理和3个安全利用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12个试验小区。
常规处理区以当地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为主,耕作、栽培等管理方式、施肥水平、作物产量等需具有代表性。施肥 按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水**方式施用,应避免该田块农户改用配方施肥区的施肥模式。
安全利用处理区结合当地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方式、土壤类型等情况,并依据《****办公厅〈关于印发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推荐技术名录(2019年版)〉的通知》,选择3种不同的安全利用处理技术(优先考虑低积累作物品种、土壤钝化处理及叶面调控处理)。
(5)监测内容。区域站点监测内容包括干湿沉降监测、灌溉水监测、底泥采样监测、农业投入品调查采样监测以及试验小区土壤及农产品监测等。
A.干湿沉降监测。在监测田块旁空无树木、建筑等任何遮挡处,并避开烟囱、交通道路等点、线污染源,设置至少3个高度1.5m的钢架台。在钢架台上放置圆筒状集尘缸,集尘缸内径为(40±0.5)cm,高30cm,材质为有机玻璃、玻璃或陶瓷,缸底平整,内壁光滑;在监测田块放置1个雨量计,器口保持水平,距地面高度70cm。
①监测频次。1年1次。定期观测,防止集尘缸干涸;在雨季加**测频次,及时采样并转运保存,防止集尘缸水满外溢。
②监测项目。降水量、pH、镉、汞、砷、铅、铬、铜、锌、镍。
③监测方法。参照《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HJ1221—2021)收集测定大气降尘总量,借助雨量计测定降水量。再收集测定干湿沉降混合物中镉、汞、砷、铅、铬、铜、锌、镍等重金属含量,评估重金属通过大气沉降途径输入耕地的情况。样品检测方法详见附件1-3。
B.灌溉水监测。根据灌溉水天然源或人工水源分布情况,选择在水系入口或渠首、渠中和灌溉口处设置2-6个采样点,工矿企业密集分布地区可适当加密。
①监测频次。根据种植制度确定监测频次,每季作物监测一次。
②监测项目。灌溉量、pH、镉、汞、砷、铅、铬、铜、锌、镍。
③监测方法。水样采集参照《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14-396-2000),样品检测方法详见附件1-3。
C.底泥监测。与灌溉水采样相结合,底泥监测点位应选择在水流平缓、冲刷作用较弱的地方,采样点按两岸、****中心布设,如因含砾石等采集不到样品,可适当移动,但应做好记录。
①监测频次。1次/年,可选择在灌溉水取样时协同开展。
②监测项目。pH、镉、汞、砷、铅、铬、铜、锌、镍。
③监测方法。底泥分析测试方法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土壤分析方法等技术文件。可使用挖式、锥式或抓式沉积物采样器采集底泥样品,水流流速大时需与铅锤配用。水深小于1.5m时,亦可选用削有斜面的竹竿采样。底泥采样量为0.5-1kg(湿重),测试项目多时,采样量应酌情增加。样品检测方法详见附件1-3。
D.农业投入品调查采样监测。根据选定的具体田块,分散到农户家采集,并以乡镇为单元到农资站等销售点,对各品类肥料、土壤调理剂等农业投入品进行集中采样。
①监测频次。结合农作物种植情况确定监测频次,每季作物监测一次。记录磷肥、复**、有机肥、土壤钝化剂等全部农业投入品的类型、使用量。
②监测项目。投入量(包括复**和单质肥料等)、pH、镉、汞、砷、铅、铬、铜、锌、镍。
③监测方法。通过采集并检测样品重金属浓度,评估重金属通过农业投入品输入耕地的情况。肥料、土壤调理剂分析测试方法参照《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GB/T23349-2009)。用样签或样铲分别对氮肥、磷肥、钾肥、复**、微肥、有机肥等大量施用的肥料以及土壤调理剂进行人工取样,每个样品量一般为1-1.5kg,样品检测方法详见附件1-3。
(6)试验小区土壤及农产品监测
①监测频次。在前期建点时调查监测基础上,已掌握试验小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背景值,可不再监测土壤背景值。每季农产品收获时,对各小区的农产品及对应地块的土壤开展采样监测。
②监测项目。土壤指标:pH、砷、镉、铬、汞、铅、铜、锌、镍;农产品指标:砷、镉、铬、汞、铅、铜、锌、镍,稻米加测无机砷。
③采样方法。土壤样品采集参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等技术文件。农产品采集混合样品,参照 《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NY/T398-2000)》执行。样品检测方法详见附件1-3。
2.开展农膜使用效果监测点年度调查监测
(1)监测点基本信息。监测点编号:511181E****001。完成农膜使用效果监测点年度调查监测任务,监测期间对监测点所在区域周边10户农户,开展农膜使用回收情况监测调查,包括作物用膜情况、覆膜年限、覆膜方式、回收方式、回收(离田)量、残膜去向占比情况等,并填报《农膜使用回收情况记录表》(附件1-6)。
(2)小区设置。每个试验小区面积50㎡左右,试验处理包括1个裸地处理、1个传统PE地膜覆盖处理、1个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处理、2个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和1个地膜替代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18个试验小区。各处理小区间除处理内容外,其余农事操作(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应一致,填写试验对比基本信息表(附件1-8)。
裸地处理区:不覆盖地膜,按照常规进行田间作业。以当地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为主,耕作、栽培等管理方式、施肥水平、作物产量等需具有代表性。施肥按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水**方式施用。
传统PE地膜覆盖处理区:覆盖传统PE地膜。
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处理区:地膜厚度0.015mm及以上,其中,产品外观、力学性能、耐候性能等指标应不低于《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的有关要求。
全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区1:选择覆盖产品厚度、力学性能等指标不低于《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35795-2017)》要求的全生物降解膜,其中产品标称厚度不小于0.008mm,有效覆盖使用时间不低于60天,水蒸气透过率低于400g/(㎡●24h),且有机成分不小于51%,相对生物分解率不小于90%,产品中不得含有PE等聚烯烃类材料。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须在**省具有良好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拥有稳定的供货服务能力,无质量事故,信誉和口碑较好。
全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区2:选择覆盖材料与处理区1所覆盖的膜材料不同的全生物降解膜。
地膜替代处理区:不使用地膜,选择秸秆覆盖、保水剂等替代措施。
(2)展示牌和小区标识。在监测点田块旁设置展示牌,详见附录5。在各处理小区设置标识牌,注明各小区处理方式。
(3)监测周期。农膜使用效果监测点以一个完整生长季或覆膜期为监测周期。
(4)年度调查监测内容。
A.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重金属测试。铺设地膜前,测试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并在每季作物收获后,同步对各小区对应地块的土壤开展采样监测,具体监测项目为:镉、汞、砷、铅、铬、铜、锌、镍。详细记录表格见附件1-9《田间观测记录本》中表1。
B.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上机作业性能测试情况。利用当地常规覆膜机进行地膜覆盖作业,测试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重点观察在覆膜机具正常行走状态下是否存在断裂和粘连等情况。上机铺膜时需保存附带地膜产品合格证或产品信息语音说明的视频资料,不少于2分钟。详细记录表格见附件1-9《田间观察记录本表2》。
C.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土壤温度测试。推荐采用以铂电阻地温传感器配套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法进行测定。取对角线上3个等分点进行埋设。埋设点深度为20cm,埋设时应考虑垄面和植株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方位的一致性,避免光线方向和植株长大后的遮光性差异性,及时观察地温计周边出苗率,保持一致性。监测频次:在覆膜前10天,每10天记录一次,至80天后记录结束。详细记录表格见附件1-9《田间观察记录本》中表3。
D.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填埋降解情况观测。将全生物降解地膜裁剪成 40cm×30cm的样品装入 20目防虫网袋中,每个网袋装 1片,埋入土壤 10cm-15cm,随机排列,做好标记。定期挖取试验样品,观察判断降解程度。详细记录表格见附录4《田间观察记录本》中表4。
E.垄(畦)面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情况观测。观测点设置:采用固定观测框方法观测,每个核心观测区按照梅花型选3个观测点,观测框根据作物株距及地膜幅宽确定,不小于50cm×50cm。监测频率:记载人员应在覆膜后前30天,每10天记录一次,在覆膜30天后,每5天-10天记录一次。
观测内容及要求:记录各参试膜破损情况(是否出现裂纹、裂缝、破碎程度,记录裂纹、裂缝的数量以及破碎的块数并记录),并判定降解情况,记录降解各个阶段出现日期,拍照记录每个降解阶段的场景,具体如下:按照观测间隔要求,每次观测都拍一组照片,直至无膜期;观测到首个降解地膜达到诱导期、开裂期、大裂期、碎裂期和无膜期时,所有样品分别全部拍照。每次观测日拍照后,务必于当天对照片标注,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详细记录表格见附件1-9《田间观察记录本》中表4。
F.传统PE地膜、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处理区地膜残留量及微塑料测试。传统PE地膜、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处理区地膜残留量及微塑料测试方法参照《农田地膜残留限值及测定标准(GB/T 25413-2010)》,微塑料指标将捡出地膜后的土壤样品送至农业农村部****实验室进行检测。
G.作物产量测试。监测年度内每季作物收获时,在18个处理小区分别进行采样,采样方式参照《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NY/T 398-2000)》执行,最后进行产量计算(需注明单位,折算为kg/亩)。详细记录表格见附件1-9《田间观察记录本》中表6。
H.作物生产经济情况调查。作物生产经济情况包括生产投入(肥料、地膜、种子、农药、水电、劳动力、地租以及地膜回收投入)和产出情况(产量、产出、净利润等)。详细记录表格见附件1-9《田间观察记录本》中表7。
(5)数据报送。完成采样检测及年度调查监测任务后,将试验对比基本信息表(附件1-8)、田间观察记录本(附件1-9)及监测数据结果等相关****农业农村局审核。
3.严格质量控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落实点位布设、现场调查、采样检测、数据上报等各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在点位布设环节,强化点位样点的代表性、合理性、稳定性和定点定位;在调查采样环节,强化标准宣贯,规范技术操作,调查内容不得缺项;在检测环节,选择检测机构时,要重点考察检测机构的资质、能力、水平以及参加能力验证(考核)情况,要督促检测机构落实制样要求和检测质量控制措施,****农业农村厅组织的质量控制;在数据填报环节,对可疑信息及时核实,确保数据科学准确。
八、商务要求
(一)项目完成时间
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
(二)付款方式
供应商完成全部峨**市2023年开展农膜使用效果监测项目后。提供相关处置手续后****农业农村局完善报账程序后支付款项。
(三)其他
1.本项目中所涉及的商业秘密,中标单位不得向其他人员透露,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2.售后服务:成立售后服务团队,接到业主通知,立即响应,及时完成项目内容,全权配合业主实施项目,并负责项目后期相关售后服务工作。
九、评标办法:经评审的综合评分得分最高作为中标依据。具体评分办法参见附件一。
十、开标时间:2024年12月12日9:30(**时间)。
十一、开标地点:****二楼会议室。
十二、供应商磋商时应准备资格性响应文件正本壹份,必须封胶装订成册,否则为无效资料。响应文件密封袋的最外层应清楚地标明采购项目名称、供应商名称、年月日。
十三、联系方式
采购人:****
联系人:张女士
联系电话:083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