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相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1-****3332、0871-****7476、0871-****6553****中心受理窗口) 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市**区广福路1002号
传 真:0871-****3304 邮编:650028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日产4000吨熟料建设项目 | **省西双版纳州****村委会 | **** | **省****设计院有限公司 | 项目拟建设一条规模为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尾带双系列六级高效低压损旋风预热器和TDF分解炉,配套建设一套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储运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办公生活区,其中主体工程包括原料储存及破碎、粉煤制备、石灰石预均化、生料均化、原料粉磨、熟料烧成、熟料储存、水泥粉磨、水泥调配、水泥储存、水泥包装及散装等系统。拟建项目水泥熟料生产规模为4000t/d(124万t/a),水泥产品生产规模160.2万t/a,水泥产品种类有P.O42.5水泥(占比70%,年产约112.2万t)和P.C42.5水泥(占比30%,年产约48万t)两种。水泥采用汽车散装和袋装两种形式出厂,袋装水泥占30%,散装水泥占70%。项目产能来源于****公司、****公司、******公司,置换比例为1:1.27,产能置换指标已在各置换企****信息化厅确认并公示,****信息化厅已对本项目的“产能置换方案”进行公告。 | 一、主要环境影响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和现场调查的结果,本项目需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大气:项目实施后,新增污染源在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100%;征地完成后,各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30%,一类区内各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10%。叠加现状环境质量浓度后,评价范围内所有预测网格点及关心点的保证率日均浓度及年均浓度预测值均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污染物的短期浓度预测结果均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项目厂界无组织颗粒物、氨监控浓度均可达标。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废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地表水:正常情况下,项目运营期生产、生活废水可实现全部回用,不外排,在严格按照设计和环评要求落实相关废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实施对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噪声:在采取控制措施的前提下,各厂界预测点预测值均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的要求。运营期噪声对外环境及周边声环境敏感点影响不大。 固废: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置,固废处置率100%,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生态:项目不涉及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项目占地面积不大,其建设不会对地方生态格局造成大的影响。运营期产生的废气对厂址周围农作物的影响不大。 土壤:根据预测结果,运营期排放的污染物沉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不大。 环境风险:项目在严格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及严格执行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前提下,项目存在的风险事故水平可控。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项目针对颗粒物配套设置了64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去除效率在99.95%及以上)及64根排气筒;针对窑尾NO2采用分解炉自脱硝+精准SNCR+SCR联合脱硝联合(脱硝率90%)工艺进行处理;原料配料及输送等环节全程封闭;配备洒水车对厂内运输道路定时进行洒水降尘作业。 2、废水:a、水泥生产设备冷却水系统强制排放水直接管道送堆棚等降尘用水及车辆冲洗利用外,其他的强制排放水经拟建的1座2500m3强制排放水收集池收集,经自然澄清后,全部用于堆棚等降尘用水及车辆冲洗(补水)等水,不外排。B、机修废水预先经1m3隔油沉淀池隔油后,再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化验室废水经收集桶等容器收集,预中和处理后,****处理站处理。C、食堂产生的含油污水预先经过1.5m3的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厂内其他的生活污水一起处理。生活污水建设一套15m3/d一体化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工艺A/O。被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容积150m3中水池收集后全部用来厂区绿化和洒水降尘中,不外排。D、洗车废水经高压洗车装置自带废水处理系统收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E、厂区初期雨水,由生产区截水沟收集到拟建的一座450m3初期雨水收集池中进行沉淀处理,经过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厂区绿化、降尘用水过程,不外排。 3、噪声:采取隔声、消声、减振等治理措施。 4、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a、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各除尘器收下的粉尘须经管道送至回用工序,不能采用管道输送的,转运时需采用篷布遮盖,减少厂内转运时的无组织排放。回转窑产生的废耐火砖集中收集后,送厂区设置1座容积300m3的一般固废暂存间贮存,占地面积150m2,定期回用于水泥生产,不外排。B、危险废物的贮存与处置:机修间产生的废机油和隔油沉淀池污泥(油泥)、SCR脱硝设备需定期更换的催化剂暂存于危险废物临时贮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C、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后,对于废弃纸张、物料、玻璃及金属废物等回收利用的部分,经分拣****收购站,对于其余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则采用垃圾桶进行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的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D、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清掏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泥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不外排。E、初期雨水池内的污泥进行清掏并送至初期雨水污泥干化池自然干化以后(含水率约60%)全部用作水泥生产原料,不外排。F、高压洗车装置自带的洗车废水循环水池内的沉淀渣进行清掏并送至初期雨水污泥干化池自然干化以后(含水率约60%)全部用作水泥生产原料,不外排。 | 建设单位2019年11月4日起通过“****政府网站”进行第一次网络公示;《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完成后,2023年11月13日起通过“****政府网站”和《西双版纳报》,同步在项目周边曼贺科村、景岗村、勐醒村委会、****政府张贴公告进行第二次公示,其中报纸公示2次; 因项目存在公众质疑,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深度公参的要求,****于2024年8月2日~8月3日组织召开了“****日产4000吨熟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众座谈会;2024年9月5日通过“****政府网站”进行了报批前公示。对周边居民和社会团体提出环境影响相关意见建议,建设单位认真采纳,并在《报告书》中提出严格的环保措施。 |
2 | ****公司4628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带9MW纯低温余热发电) | ****园区巡检司片区(**省**市巡检司镇宣武村) | ****公司 | 中冶****公司 | 拟建项目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建设一条4628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9M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工程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设施、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其中主体工程包括石灰石破碎,辅料原料破碎,石膏、混合材破碎,原料配料站,原料粉磨,烧成系统,煤粉制备系统,水泥配料站,水泥粉磨,水泥包装等。 拟建项目水泥熟料生产规模为年产熟料143.468万t;年产水泥188.00万t,其中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10%(18.80万t/a)、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60%(112.80万t/a)、PC42.5复合硅酸盐水泥30%(56.40万t/a),同步配套建设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年发电量为4219×104kWh,年供电量为3924×104kWh。项目产能来源于****公司、**市河湾****公司、********公司,置换比例为1:1.25,****信息化厅已对“****公司日产4628吨熟料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进行公告。 | 一、主要环境影响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和现场调查的结果,本项目需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大气:(1)根据《2023年**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及**市、****监测站相关数据,所在区域为达标区。(2)拟建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日均、小时)贡献值的最大占标率均<100%,年均浓度占标率≤30%(一类区熊庆来故居片区≤10%),全部满足导则规定的项目可行性要求。(3)对于现状达标的污染物,所有污染物叠加本底后的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 中相应限值要求。(4)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满足(1)~(3)条,认为拟建项目环境影响可以接受。(5)计算结果显示厂界外短期浓度无超标点,故无需设置环境防护距离。(6)事故排放时主要污染物在预测区域部分厂界点超标。事故排放对环境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应极力避免。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应当及时维修。(7)为了进一步降低本项目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排放量,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尽量控制好无组织排放,如确保车间封闭、提高集气罩的捕集效率等措施。 2、地表水:本项目生产废水全部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与化验机修废水经深度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及道路浇洒,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土壤:根据预测,项目营运30年后,土壤中的Hg的最大增量约为《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标准值的0.28%,土壤中氟化物的最大增量约为背景浓度的0.36%。同时,对比《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试行)》(38mg/kg)可知,项目营运30年后,土壤中的Hg的最大增量约为标准值的0.0095%。可见项目生产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4、声环境:本项目完成后对厂界噪声的贡献值为27.45~46.19dB(A)之间。叠加背景值后,各监测点昼夜间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厂界标准限值要求。厂界外900m范围内无村庄,因此,本项目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均得到综合利用,处置率100%。各暂存场所及固废转运过程均按相关要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对环境影响较小。 6、生态环境: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产生影响,不会对区域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和种类造成大的影响。 7、环境风险: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氨水、柴油。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本评价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在严格执行相关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将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内。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废气:1、有组织废气:(1)窑尾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SO2、NOx、氨、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采用“低氮燃烧+分级燃烧技术(预分解系统自脱硝)+SNCR+SCR+覆膜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1根138m排气筒排放。 (2)窑头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采用覆膜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1根40m排气筒排放。(3)其他82个一般排放口主要污染物均为颗粒物,分别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99.9%)处理后由82根15m~55m排气筒排放。外排废气中颗粒物、SO2、NOx排放浓度满足《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排放限值(颗粒物≤10mg/m3、SO2≤35mg/m3、NOx≤50mg/m3)要求,氨、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T/CCAS022-2022)表1排放限值(氨≤8mg/m3、汞及其化合物≤0.05mg/m3)要求,氟化物排放浓度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表1排放限值(氟化物≤5mg/m3)要求。 2.无组织废气: (1)在原料及辅料入堆棚破碎点、卸料点、各转运点、皮带运输机进、出口入料点共设置了84套袋式除尘器收集处理粉尘,有效的遏制了厂内无组织粉尘的产生量。(2)厂内的各种圆库(包括石灰石均化库、水泥库、熟料库等)均为密闭设计,并设有布袋除尘器。(3)各种辅助原料和煤堆放均采用封闭堆棚,出入口一侧设有卷帘门,日常存储时卷帘门关闭,堆棚内设喷雾抑尘设施。(4)物料厂内车辆运输时均采用篷布遮盖,减少物料的飞扬和撒落,进场道路口设置过水设施;同时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各种原料储库区域建立喷雾洒水设施,适时对厂内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降尘,减少运输扬尘的产生。 (二)废水:(1)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废水严格实行清污分流和雨污分流制。分别设置生产废水收集管网、生活废水收集管网和雨水管网,并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2)废水处理措施:①生活污水:与机修废水、化验室废水一并经污水深度系统处理后,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不外排。②生产废水:熟料和水泥生产线净循环水系统排水送车辆冲洗及卸车区喷雾,余热发电系统化学水处理车间排污、余热锅炉排污、余热发电循环水排污经余热发电废水处理系统深度处理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标准要求后,部分用于余热发电系统补充水,其余少量排水用于堆场降尘,不外排。 噪声:设计上合理布置噪声源,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声、振动筛等设备安装减震垫。 (三)固体废物:除尘灰返回到生产线相应的工序中利用。废耐火砖由供货方回收利用。废滤袋、废水泥包装袋均定****公司回收利用。废机油、隔油沉淀池污泥(油泥)、化验室废试剂瓶及废液委托具备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按要求回收处置。废催化剂暂存后由厂家回收。废活性炭、废反渗透膜由厂家回收。水处理污泥送回转窑焚烧。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 建设单位2021年7月1日起通过“****政府网站”进行第一次网络公示;《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完成后,2024年6月5日起通过“****政府网站”和《**日报》,同步在项目周边**村、碑亭、旱塘、小水塘、宣武村、朋普等关心点张贴公示进行第二次公示,其中报纸公示2次。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纸质的反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