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济源新能源分公司济源市大峪镇小横岭52MW风电场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001MA40YMGB1M | 建设单位法人:郭志东 |
彭飞飞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省直辖县**市 |
**省**市下冶镇瓦窑庄升压站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市大峪镇小横岭52MW风电场项目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90-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不含居民家用光伏发电);其他电力生产(不含海上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发电)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15-D4415-风力发电 |
建设地点: | **省省直辖县**市 |
经度:112.31535,35.0051,35.00939,35.0339,35.11379,35.10787,35.06733,35.10589,35.10377,35.06349,35.06041,35.05864,35.05305,35.09467,35.02982,35.03131 纬度: 35.03107,112.25644,112.26006,112.29955,112.19382,112.1963,112.18229,112.18648,112.18268,112.16577,112.1618,112.15782,112.15877,112.18787,112.30177,112.30956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03-28 |
济环评审〔2022〕24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38000 |
155 | 运营单位名称:**** |
****9001MA40YMGB1M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
****9001MA40YMGB1M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914********3088689 | 竣工时间:2024-03-30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1-04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2-02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大岭四期100MW风电场升压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https://www.****.com/gs/detail/2?id=41104pANg6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建设15台单机容量为3300kW和1台单机容量为2500kw的风电机组. | 实际建设情况:建设15台单机容量为3300kW和1台单机容量为2500kw的风电机组.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风吹动风轮机的转子叶片,将风能首先转换为机械能,然后通过风轮机的齿轮箱 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从而实现风能向电能的转换。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控制装置用来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功能及安全保护功能的控制,使机组在风速达到设定的起动风速时,风轮机自动起动并带动发电机开始运转;当风向变化时,调整风轮机自动跟踪风向的变化;而当风速超过最大的设定风速或风轮机的风轮转速超过规定的最大转速时,风轮机自动制动停止运转。系统的工作状况(风速、风向、风能转速、发电机转速、电压、电流、频率、功率以及累计运转时数等)均通过监测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和记录。 | 实际建设情况:风吹动风轮机的转子叶片,将风能首先转换为机械能,然后通过风轮机的齿轮箱 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从而实现风能向电能的转换。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控制装置用来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功能及安全保护功能的控制,使机组在风速达到设定的起动风速时,风轮机自动起动并带动发电机开始运转;当风向变化时,调整风轮机自动跟踪风向的变化;而当风速超过最大的设定风速或风轮机的风轮转速超过规定的最大转速时,风轮机自动制动停止运转。系统的工作状况(风速、风向、风能转速、发电机转速、电压、电流、频率、功率以及累计运转时数等)均通过监测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和记录。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施工期严格按照《**省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及《**示范区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扬尘防治工作。做好车辆尾气管理,严禁使用尾气不合格车辆施工期噪声须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要求,做好各类废水管理,处理后做到综合利用。做好各类固废管理,做好废弃土石方利用工作。落实植被防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工程结束后,应按照《报告表》中相关要求做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1)管理措施 ①施工期间,施工占地周围设置作业范围,施工车辆、人员必须在作业带内活动,严禁随意扩大扰动范围。 ②进一步优化施工布置,优化施工道路线路等,尽可能减少施工道路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尽可能缩小道路施工作业面面积,少占和不占耕地和植被。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公告、宣传册发放等形式,教育施工人员,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猎捕野生动物。 ④执行环境监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⑤在施工建设期,加强防护。如在临时居住区竖立防火警示牌、划出可胜火范围,做好消防队伍及设施的建设工作,预防和杜绝火灾。 (2)减缓措施 ①在施工时,施工活动要保证在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便道及临时用地要采取“永临结合”方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②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尽量减少对陆生脊椎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破坏,施工中避免破坏野生动物的洞穴、窝巢等,对工程建设区内的各类生物群落予以保护。 ③减少施工面裸露时间:施工单位应随时施工,随时保护,以减少施工面裸露时间。避免对周围灌木林的影响。 ④**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先将表土进行剥离,送至指定地点堆放,并加盖防风抑尘网进行覆盖,施工结束后,表土用于植被恢复和复耕,对道路周边撒播草籽或栽植行道树,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道路施工防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⑤对动土区域进行表土剥离,专门堆置,并采取防扬尘防流失措施;边建设边进行表土恢复。 ⑥弃土弃渣送到指定地点堆放,禁止顺坡倾倒。 (3)恢复措施 ①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采取的措施对各水土流失防治区进行植被恢复。 ②施工结束后,****风电场区内未硬化的地面全部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可以采用栽植灌木,林下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绿化,尽量选择当地物种。 ③运行期加强巡护管理,监测生态恢复效果,对植被恢复不佳区域及时补种补栽。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施工开始前需进行表土剥离并储存,在施工结束恢复植被时使用。 1)风电机组基础施工的水土保持措施 ①表土剥离:施工前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表土剥离集中堆存于场地一角,采用机械剥离。 ②土地整治、表土回覆: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清理地表杂物,疏松地表土壤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 ③植草防护:施工结束后对永久占地范围可绿化范围撒播草籽防护。④临时排水:在场地周边采取开挖排水沟措施,用以防止外部雨水汇入施工场地。⑤沉沙池:施工期在排水沟尾端设置沉沙池,沉沙池集水可用于场地内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结束后进行回填。⑥防尘网覆盖:临时堆土表面覆盖防尘网。⑦临时拦挡:临时堆土坡脚处设置袋装土拦挡,采用梯形断面。 2)场内永久道路的水土保持措施 ①道路路面应采用混凝土路面进行硬化。②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应栽植当地的树木。 3)电缆沟的水土保持措施 ①开挖电缆沟时,挖掘沟槽的土方应堆放在沟槽走向的迎风一侧。②电缆铺设完后,开挖土方应及时回填,回填土要逐层夯实,并进行植被恢复。 4)临时占地的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整场地,对裸露的地面覆土并采用撒播原地带性植被的方式进行恢复。 废气: (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施工场地出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设置冲洗槽和沉淀池,车辆驶出施工场地前,应将车厢外和轮胎冲洗干净,确保出场运输车辆清洗率达到100%,避免车辆将泥土带到道路上产生二次扬尘,冲洗水沉淀后循环使用。 (2)为避免混凝土搅拌产生大量扬尘污染,本项目直接购置成品混凝土并由罐车直接运至施工点。 (3)施工期间做到“六个100%”,即施工现场100%围挡、现场路面100%硬化、散流体和裸地100%覆盖、车辆驶离100%冲洗、散流体运输车辆100%密 封、洒水降尘制度100%落实。 ①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筑防护围墙高度不低于2.5m,确保施工现场100%围蔽,场内道路、堆场及车辆进出道路应定时洒水,保持湿润,避免或减少产生扬尘。 ②基础开挖过程中,应定时、及时洒水使施工区域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定时、及时洒水或采取临时覆盖措施防止起尘,做到施工场地100%覆盖。 ③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100%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控制扬尘污染。 ④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规范操作。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且出装卸场地前应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携带的泥土散落,做到出工地车辆100%冲净车轮。 ⑤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空地硬化和绿化,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 (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当 设置专用垃圾箱,做到日产日清。 (5)临时堆场中堆存土方时,应合理堆放并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 (6)定期维护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保持车况良好,减少车辆尾气影响。 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管理生活区内设置临时简易水冲厕所收集粪便,简单处理后作为农肥**化利用,水冲厕所在施工完成后覆土掩埋并植被恢复;生活污水经收集池收集沉淀后,洒水抑尘,不外排。 施工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施工设备及车辆清洗废水等,施工车辆的维****修理厂,清洗废水经隔油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或者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施工完成后沉淀池覆土掩埋并进行植被恢复。 噪声: (1)施工场地噪声 ①降低声源的噪声强度。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高噪声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转,有效缩小施工期噪声影响范围。 ②加强施工噪声监督管理。在风电场区距离村庄较近时,施工时间应在昼间进行,夜间不得进行施工,尽量减轻施工过程产生的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③对于以振动噪声为主的设备,可采取增加减振垫来降低噪声,一般降噪效果可达5~15dB(A);对于以空气动力性噪声为主的设备,可加装隔声罩或增加吸声内衬垫方式进行降噪,降噪效率可达5~20dB(A); ④加强施工队伍的教育,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对一些零星的手工作业,如装卸施工器材和管线,尽可能做到轻拿轻放,并辅以一定的噪声减缓措施,如在未硬化的沙土地进行管件器材装卸。 2)交通噪声 建设单位应对施工运输车辆行驶时间、行驶路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施工车辆安排在白天通行,禁止夜间运输,注意避开噪声敏感时段和敏感区域。在运输道路临近居民点处设置警示牌,提醒来往车辆减速慢行,本工程施工车辆在通过居民点时,应减速行驶和禁止鸣笛,同时加强道路养护和车辆的维修保养,从源头降低噪声,尽量减轻交通运输噪声对道路沿线居民的影响。 项目施工噪声产生的影响属于短期影响,待施工结束后即可消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固废:风力发电机组占地区、吊装场地剩余土石方用于连接各风机的场内道路填筑,最终不产生弃渣。生活垃圾集中后外运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项目建成运营后,建设单位应做好长期监控工作,时刻关注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植被尽快恢复,野生动物尽早回到原来的栖息地,将项目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降至最低。 本项目不在候鸟迁徙主路线上,对候鸟迁徙影响较小。为避免风机叶片旋转对项目区迁徙候鸟造成威胁,评价建议对风机叶片涂绘警示色,防止过境鸟类撞击风机叶片;对没有达到会影响鸟类飞行高度的风电机一律不准设光源,不要安装红色的闪光灯,也不要使用钠蒸汽灯;架空线路,不要使用有闪光涂层的电线;在鸟类迁徙数量大的时段,或在鸟类迁徙季节,遇到大风、大雾等会迫使鸟类低飞时,要关闭风机;****风电场进行三年的鸟类通过量和死亡率监测研究,一旦发现与夜间迁徙候鸟或白天集群消息活动的猛禽撞击率较高的风电机组应移走或拆除;加强对项目值班人员及当地居民进行宣讲教育,注意辨识重点保护鸟类,加强对重点保护鸟类的保护。 噪声:风电机组采用隔音防震型电机、减速叶片和阻尼材料减振隔声等措施对风力发电机噪声进行控制,还计划采取提高加工工艺和安装精度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等来减少风力发电机噪声源强,周围裸露地面全部绿化,削弱噪音强度。设置噪声防护距离230m,在230m噪声防****医院、学校、居民点等敏感点等措施。加强对风机维护和检修,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运行过程中加强跟踪监测。 固废:风机检修过程产生的废机油和含油废抹布属于危险废物,废润滑油和含油废抹布由检修人员及时带走,暂存于维修单位的危废暂存间,不在场内留存。 | 实际建设情况:已落实。 1、管理措施 (1)施工过程中,未随意扩大施工范围,未对项目区以外的植被进行破坏。 (2)实际建设过程中优化施工道路的布设道路长度为30.6km(其中**道路14条,长度为7.9km,改扩建道路8条,长度为22.7km),施工道路能利用原有的利用原有,能改造的改造利用。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未出现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行车路线,践踏野生植物、捕猎野生动物现象。 2、减缓措施 (1)经现场调查,实际施工过程中,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68489m3,填方总量68489m3,挖填平衡,临时土方堆放场没有压盖植被,减少了生态破坏面积。 (2)已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从而减少对陆生脊椎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破坏。 (3)项目采取逐步逐段施工,边施工边恢复的措施,减少施工面裸露时间,减少了施工期产生的生态影响。 (4)**道路施工前,施工人员先进行了30cm厚表土剥离,并在风机周边单独堆存覆盖,施工完成后,已作为植被恢复用土回填。施工结束后,表土用于植被恢复和复耕,对道路周边撒播草籽或栽植行道树,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道路施工防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恢复措施 (1)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采取的措施对各水土流失防治区进行植被恢复。 (2)施工结束后,****风电场区内需硬化的地面全部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采用栽植灌木,林下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绿化,已选择当地物种。 (3)运行期加强巡护管理,监测生态恢复效果,对植被恢复不佳区域及时补种补栽。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施工开始前已进行表土剥离并储存,施工结束恢复植被。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清理地表杂物,疏松地表土壤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施工结束后已对永久占地范围可绿化范围撒播草籽防护。在场地周边采取开挖排水沟措施,排水沟尾端设置沉沙池,沉沙池集水可用于场地内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结束后已进行回填。对临时堆土表面进行覆盖防尘网;设置临时围挡。道路两侧已进行绿化,栽植当地的树木。电缆铺设完后,开挖土方已及时回填,回填土逐层夯实,并进行了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整场地,对裸露的地面覆土已采用撒播原地带性植被的方式进行恢复。 已落实 废气: (1)施工场地出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设置冲洗槽和沉淀池。 (2)施工前已做到“六个到位”,施工过程中已做到施工现场100%围挡、物料堆放和裸地100%覆盖、渣土车运输 100%密闭、土方开挖湿法作业100%落实,施工车辆减速慢行,加盖蓬布。施工现场设置控制扬尘污染责任标志牌。 (3)施工期间已建立了升压站区域四周围墙,施工区域已进行地面硬化,分散状物料装卸作业时已采取临时围挡,并定期洒水,采用密闭车斗运输。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场地剥离表土集中堆存,并设置装土编织袋挡墙等临时拦挡。 (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当 设置专用垃圾箱,日产日清。 (5)临时堆场中堆存土方,堆放合理并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 (6)定期维护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保持车况良好,减少车辆尾气影响。 (7)建设单位已委托具有资格的运输单位进行物料运输,双方签订扬尘污染治理协议。合理规划施工运输车辆行车路线,在出入料场的道路、未铺装的道路等经常洒水。运输车辆采用密闭车斗运输。 废水: 施工过程中,产生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生活污水排入临时防渗化粪池中,定期清掏外运。 噪声: (1)降低声源的噪声强度。 已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加强了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加强施工噪声监督管理。在风电场区距离村庄较近时,施工时间应在昼间进行,夜间不得进行施工,尽量减轻施工过程产生的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机械设备已采用加装隔声罩或增加吸声内衬垫方式进行降噪。 (4)加强施工噪声监督管理 加强了施工噪声监督管理。施工时间均在昼间进行,减轻了施工过程产生的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队伍的教育,提高了职工的环保意识,施工人员已尽可能做到了轻拿轻放,并采取了一定的噪声减缓措施。 (5)建设单位已对施工运输车辆行驶时间、行驶路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施工车辆安排在了白天通行,夜间未进行运输,避开了噪声敏感时段(午休期间)和敏感区域(过村路段)。在运输道路临近居民点处设有警示牌,提醒了来往车辆减速慢行,本工程施工车辆在通过居民点时,已采取了减速行驶和禁止鸣笛。 固废:垃圾集中清运,送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已开展监测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实施效果,并及时补种补栽,切实巩固和加强生态恢复及水土保持成果。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占地全部平整,恢复为原地貌。机组的光影影响范围内未**居民点、学校等敏感点。风机叶片涂绘红色警示色。未安装红色的闪光灯。已对项目值班人员及当地居民进行宣讲教育,保护重点保护鸟类。 噪声:风电机组采用隔音防震型电机、减速叶片和阻尼材料减振隔声等措施对风力发电机噪声进行控制,采取提高加工工艺和安装精度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等来减少风力发电机噪声源强,周围裸露地面全部绿化,削弱噪音强度。设置噪声防护距离230m,在230m噪声防****医院、学校、居民点等敏感点等措施。加强对风机维护和检修,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运行过程中加强跟踪监测。 固废:风机检修过程产生的废机油和含油废抹布属于危险废物,废润滑油和含油废抹布由检修人员及时带走,暂存于维修单位的危废暂存间,不在场内留存。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按照《报告表》要求,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定期对项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监测,根据《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保部令第31号)要求,进行环境信息公开 按要求申领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产。 | 实际建设情况:施工****指挥部负责环境保护具体事务,设置专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履行环保措施,施工期严格执行各级文件所要求的环保措施,有效减轻了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1)负责本工程的环境管理工作; 2)在承包合同中落实环保条款,配合环保部门的监理,提供施工中环保执行信息; 3)督促和落实环保工程设计与实施; 4)根据国家有关的施工管理条例和操作规范,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施工计划和本报告 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和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和实施工程承包商、环保监理人员的环境知识及环境监测培训; 5)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督施工单位对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及时制止和纠正不符合管理办法的施工行为; 6)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环境管理阶段报告。 (2)运行期环境管理机构 建设单位设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设专职环境管理人员2人,配置组长1名,由风电场厂长兼任,作为风电场环保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负责风电场的环保和治理工作。检查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环境管理机构职责: 1)实施各项环境监督管理计划和环境监测计划; 2)组织人员进行环境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3)配合环保主管部门进行环境调查、生态调查等工作,建立生态环境现状数据档案,定期报环保主管部门备案; 4)监督施工单位实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5)检查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项目运行期设置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保障了各类环保设施稳定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制定了各项环保规章制度,记录设施运行状况检查以及运行管理台帐的记录。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施工过程中,产生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生活污水排入临时防渗化粪池中,定期清掏外运。 | / | 施工过程中,产生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生活污水排入临时防渗化粪池中,定期清掏外运。 |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1)施工场地出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设置冲洗槽和沉淀池。 (2)施工前已做到“六个到位”,施工过程中已做到施工现场100%围挡、物料堆放和裸地100%覆盖、渣土车运输 100%密闭、土方开挖湿法作业100%落实,施工车辆减速慢行,加盖蓬布。施工现场设置控制扬尘污染责任标志牌。 (3)施工期间已建立了升压站区域四周围墙,施工区域已进行地面硬化,分散状物料装卸作业时已采取临时围挡,并定期洒水,采用密闭车斗运输。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场地剥离表土集中堆存,并设置装土编织袋挡墙等临时拦挡。 (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当 设置专用垃圾箱,日产日清。 (5)临时堆场中堆存土方,堆放合理并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 (6)定期维护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保持车况良好,减少车辆尾气影响。 (7)建设单位已委托具有资格的运输单位进行物料运输,双方签订扬尘污染治理协议。合理规划施工运输车辆行车路线,在出入料场的道路、未铺装的道路等经常洒水。运输车辆采用密闭车斗运输。 | / | (1)施工场地出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设置冲洗槽和沉淀池。 (2)施工前已做到“六个到位”,施工过程中已做到施工现场100%围挡、物料堆放和裸地100%覆盖、渣土车运输 100%密闭、土方开挖湿法作业100%落实,施工车辆减速慢行,加盖蓬布。施工现场设置控制扬尘污染责任标志牌。 (3)施工期间已建立了升压站区域四周围墙,施工区域已进行地面硬化,分散状物料装卸作业时已采取临时围挡,并定期洒水,采用密闭车斗运输。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场地剥离表土集中堆存,并设置装土编织袋挡墙等临时拦挡。 (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当 设置专用垃圾箱,日产日清。 (5)临时堆场中堆存土方,堆放合理并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 (6)定期维护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保持车况良好,减少车辆尾气影响。 (7)建设单位已委托具有资格的运输单位进行物料运输,双方签订扬尘污染治理协议。合理规划施工运输车辆行车路线,在出入料场的道路、未铺装的道路等经常洒水。运输车辆采用密闭车斗运输。 |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1)降低声源的噪声强度。 已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加强了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加强施工噪声监督管理。在风电场区距离村庄较近时,施工时间应在昼间进行,夜间不得进行施工,尽量减轻施工过程产生的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机械设备已采用加装隔声罩或增加吸声内衬垫方式进行降噪。 (4)加强施工噪声监督管理 加强了施工噪声监督管理。施工时间均在昼间进行,减轻了施工过程产生的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队伍的教育,提高了职工的环保意识,施工人员已尽可能做到了轻拿轻放,并采取了一定的噪声减缓措施。 (5)建设单位已对施工运输车辆行驶时间、行驶路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施工车辆安排在了白天通行,夜间未进行运输,避开了噪声敏感时段(午休期间)和敏感区域(过村路段)。在运输道路临近居民点处设有警示牌,提醒了来往车辆减速慢行,本工程施工车辆在通过居民点时,已采取了减速行驶和禁止鸣笛。风电机组采用隔音防震型电机、减速叶片和阻尼材料减振隔声等措施对风力发电机噪声进行控制,采取提高加工工艺和安装精度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等来减少风力发电机噪声源强,周围裸露地面全部绿化,削弱噪音强度。设置噪声防护距离230m,在230m噪声防****医院、学校、居民点等敏感点等措施。加强对风机维护和检修,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运行过程中加强跟踪监测。 |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GB3096 -2008) | 1)降低声源的噪声强度。 已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加强了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加强施工噪声监督管理。在风电场区距离村庄较近时,施工时间应在昼间进行,夜间不得进行施工,尽量减轻施工过程产生的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机械设备已采用加装隔声罩或增加吸声内衬垫方式进行降噪。 (4)加强施工噪声监督管理 加强了施工噪声监督管理。施工时间均在昼间进行,减轻了施工过程产生的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队伍的教育,提高了职工的环保意识,施工人员已尽可能做到了轻拿轻放,并采取了一定的噪声减缓措施。 (5)建设单位已对施工运输车辆行驶时间、行驶路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施工车辆安排在了白天通行,夜间未进行运输,避开了噪声敏感时段(午休期间)和敏感区域(过村路段)。在运输道路临近居民点处设有警示牌,提醒了来往车辆减速慢行,本工程施工车辆在通过居民点时,已采取了减速行驶和禁止鸣笛。风电机组采用隔音防震型电机、减速叶片和阻尼材料减振隔声等措施对风力发电机噪声进行控制,采取提高加工工艺和安装精度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等来减少风力发电机噪声源强,周围裸露地面全部绿化,削弱噪音强度。设置噪声防护距离230m,在230m噪声防****医院、学校、居民点等敏感点等措施。加强对风机维护和检修,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运行过程中加强跟踪监测。 | 已检测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1)管理措施 ①施工期间,施工占地周围设置作业范围,施工车辆、人员必须在作业带内活动,严禁随意扩大扰动范围。 ②进一步优化施工布置,优化施工道路线路等,尽可能减少施工道路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尽可能缩小道路施工作业面面积,少占和不占耕地和植被。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公告、宣传册发放等形式,教育施工人员,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猎捕野生动物。 ④执行环境监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⑤在施工建设期,加强防护。如在临时居住区竖立防火警示牌、划出可胜火范围,做好消防队伍及设施的建设工作,预防和杜绝火灾。 (2)减缓措施 ①在施工时,施工活动要保证在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便道及临时用地要采取“永临结合”方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②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尽量减少对陆生脊椎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破坏,施工中避免破坏野生动物的洞穴、窝巢等,对工程建设区内的各类生物群落予以保护。 ③减少施工面裸露时间:施工单位应随时施工,随时保护,以减少施工面裸露时间。避免对周围灌木林的影响。 ④**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先将表土进行剥离,送至指定地点堆放,并加盖防风抑尘网进行覆盖,施工结束后,表土用于植被恢复和复耕,对道路周边撒播草籽或栽植行道树,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道路施工防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⑤对动土区域进行表土剥离,专门堆置,并采取防扬尘防流失措施;边建设边进行表土恢复。 ⑥弃土弃渣送到指定地点堆放,禁止顺坡倾倒。 (3)恢复措施 ①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采取的措施对各水土流失防治区进行植被恢复。 ②施工结束后,****风电场区内未硬化的地面全部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可以采用栽植灌木,林下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绿化,尽量选择当地物种。 ③运行期加强巡护管理,监测生态恢复效果,对植被恢复不佳区域及时补种补栽。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施工开始前需进行表土剥离并储存,在施工结束恢复植被时使用。 1)风电机组基础施工的水土保持措施 ①表土剥离:施工前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表土剥离集中堆存于场地一角,采用机械剥离。 ②土地整治、表土回覆: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清理地表杂物,疏松地表土壤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 ③植草防护:施工结束后对永久占地范围可绿化范围撒播草籽防护。④临时排水:在场地周边采取开挖排水沟措施,用以防止外部雨水汇入施工场地。⑤沉沙池:施工期在排水沟尾端设置沉沙池,沉沙池集水可用于场地内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结束后进行回填。⑥防尘网覆盖:临时堆土表面覆盖防尘网。⑦临时拦挡:临时堆土坡脚处设置袋装土拦挡,采用梯形断面。 2)场内永久道路的水土保持措施 ①道路路面应采用混凝土路面进行硬化。②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应栽植当地的树木。 3)电缆沟的水土保持措施 ①开挖电缆沟时,挖掘沟槽的土方应堆放在沟槽走向的迎风一侧。②电缆铺设完后,开挖土方应及时回填,回填土要逐层夯实,并进行植被恢复。 4)临时占地的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整场地,对裸露的地面覆土并采用撒播原地带性植被的方式进行恢复。 | 1、管理措施 (1)施工过程中,未随意扩大施工范围,未对项目区以外的植被进行破坏。 (2)实际建设过程中优化施工道路的布设道路长度为30.6km(其中**道路14条,长度为7.9km,改扩建道路8条,长度为22.7km),施工道路能利用原有的利用原有,能改造的改造利用。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未出现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行车路线,践踏野生植物、捕猎野生动物现象。 2、减缓措施 (1)经现场调查,实际施工过程中,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68489m3,填方总量68489m3,挖填平衡,临时土方堆放场没有压盖植被,减少了生态破坏面积。 (2)已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从而减少对陆生脊椎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破坏。 (3)项目采取逐步逐段施工,边施工边恢复的措施,减少施工面裸露时间,减少了施工期产生的生态影响。 (4)**道路施工前,施工人员先进行了30cm厚表土剥离,并在风机周边单独堆存覆盖,施工完成后,已作为植被恢复用土回填。施工结束后,表土用于植被恢复和复耕,对道路周边撒播草籽或栽植行道树,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道路施工防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恢复措施 (1)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采取的措施对各水土流失防治区进行植被恢复。 (2)施工结束后,****风电场区内需硬化的地面全部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采用栽植灌木,林下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绿化,已选择当地物种。 (3)运行期加强巡护管理,监测生态恢复效果,对植被恢复不佳区域及时补种补栽。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施工开始前已进行表土剥离并储存,施工结束恢复植被。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清理地表杂物,疏松地表土壤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施工结束后已对永久占地范围可绿化范围撒播草籽防护。在场地周边采取开挖排水沟措施,排水沟尾端设置沉沙池,沉沙池集水可用于场地内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结束后已进行回填。对临时堆土表面进行覆盖防尘网;设置临时围挡。道路两侧已进行绿化,栽植当地的树木。电缆铺设完后,开挖土方已及时回填,回填土逐层夯实,并进行了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整场地,对裸露的地面覆土已采用撒播原地带性植被的方式进行恢复。 |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环保搬迁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区域削减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功能置换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其他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相关公告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