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国际田阳储能站项目送出线路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1003MABWBXYA42 | 建设单位法人:王琪 |
雷国鹏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壮族自治区**市**县 |
**壮族自治区**市**区田州镇那塘村田州**一期康盛园G8幢1号二楼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京能国际**储能站项目送出线路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20-D4420-电力供应 |
建设地点: | **壮族自治区**市**县 头塘镇 |
经度:106.81283,106.81941 纬度: 23.80486,23.80298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12-20 |
百环辐审〔2023〕18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485 |
29.5 | 运营单位名称:**** |
****1003MABWBXYA42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914********50140XE | 验收监测单位:****研究院有限公司特立****公司 |
914********502314E | 竣工时间:2024-07-29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1-01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1-29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1101kWg8R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未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①**路径长度为0.762km的线路;②在220kV****电站110kV配电区原预留场地扩建一个110kV京能储能升压站出线间隔 | 实际建设情况:①**路径长度为0.762km的线路;②在220kV****电站110kV配电区原预留场地扩建一个110kV京能储能升压站出线间隔 |
未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单回埋地电缆和架空线路,扩建出线间隔 | 实际建设情况:单回埋地电缆和架空线路,扩建出线间隔 |
未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一、前期: (1)生态影响 ①为保护自然环境,本工程经过林区时采取高塔跨越的措施,不砍伐线路运行通道。 ②基坑和电缆沟开挖时,应注意保护原状土和自然植被,基础的弃土处理应注意对田坎、道路、水沟等造成的影响。 ③为了减少对沿线自然环境的破坏,施工单位应在工程施工后期尽量对塔位地形恢复原貌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2)污染影响 ①选线注意避开密集居民区,距离居民区较近时,抬高导线对地高度,减小电磁环境影响。 ②架空段线路对地面的最小距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的要求。 二、施工期: (1)生态影响 ①工程施工根据图纸合理安排施工,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减少施工对土地扰动,减少弃渣的临时堆放。 ②加强施工管理和临时防护措施,施工材料、临时堆土集中堆放并采取拦挡、苫盖措施,严禁踩踏非施工区域内地表植被。 ③临时用地应永临结合,优先利用周边的荒地、劣地。施工完成后,及时对施工临时用地进行硬化或整治绿化,恢复原有的土地使用功能,恢复原有区域生态环境。 ④线路塔基基础采用长短腿和高低基础设计,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占地进行植被恢复。 ⑤施工期间,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乱砍滥伐,不捕猎野生动物;如遇古树名木,需要避让,并建立保护措施。 (2)污染影响 1)大气环境影响:①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堆和渣土堆放,防治扬尘污染。②施工过程中,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散状物料运输过程中采用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施工面集中的地方采取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减少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③加强保养,使机械、设备状态良好。 2)水环境影响: ①施工废水采用简易沉淀池处理,除去大部分泥砂和块状物后,用作施工场地喷洒降尘用水。②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不单独外排。③施工期间禁止向沿线水体排放、倾倒垃圾、弃土、弃渣。 3)噪声污染影响:①优化施工时间,避免在午间休息时间(12∶00~14∶30)和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②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牵张场布设尽量远离居民点。③施工车辆途经居民点时,通过限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等措施,有效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④施工期合理布置各高噪声施工机械,安装隔振垫,并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其噪声水平。⑤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如因工程或施工工艺需要连续操作,需要夜间施工时,应事先告知周围居民,并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 4)固体废物影响:①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可回收部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运至市政部门制定的地点消纳处理。②线路临时弃土除留作绿化覆土外,多余的挖方平铺于塔基连梁内,无永久弃渣;电缆施工区开挖的表土集中堆放在电缆施工区内一侧的空地上,堆放期间进行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全部用于绿化覆土,无永久弃渣;间隔扩建施工工程量很小,挖方拟堆放在站内空地上,在堆放期间进行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回填,无永久弃渣。③施工人员主要租住当地的居民房屋,生活垃圾与当地居民的垃圾一起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④项目开挖产生的土方大都可以回填,产生少量临时弃方,经后期覆土绿化等综合利用后,不产生永久弃渣。 三、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期: (1)生态影响:①线路塔基处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绿化。②运行维护时仅对通道内的树林进行修剪。(2)噪声污染影响:①在满足相关电磁环境的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导线对地高度,减小线路在运行期的噪声影响。②在设备订货时要求提高导线加工工艺,防止由于导线缺陷处的空气电离产生的电晕,降低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可听噪声水平。 (3)固体废物影响:线路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可能需要更换绝缘子串等,产生的废旧电气配件由巡检人员带回处理。 (4)电磁场环境影响:①线路建成后,加强巡查和检查,严格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要求,禁止在电力保护区内兴建其他建筑物,确保线路附近居住等场所电磁环境符合相应评价标准。②在线路经过居民区时,应按规定在居民区附近的杆塔上安装明显的警示牌,严禁攀爬,以确保周围居民的安全。③严格落实控制电磁环境的各项环保措施,确保本项目线路沿线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4千伏/米和0.1毫特斯拉的控制限值。 | 实际建设情况:一、前期: (1)生态影响 ①已落实,为减少树木砍伐,本工程经过桉树林、芒果树的地段,根据林木平均自然生长高度采取了高塔跨越。 ②已落实,施工过程中已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将施工活动控制在施工红线范围内,产生少量的弃方主要为开挖的表层土和少量深层土,分开就近堆放在塔基施工占地基坑和电缆沟的一侧,施工结束后已用于施工区平整以及后期植物措施覆土。 ③已落实,塔基基础和电缆沟施工结束后,已及时对塔基处和电缆沟沿线用地撒播草籽进行了绿化,减少了水土流失。 (2)污染影响 ①已落实,线路选线避开了沿线的密集居民区,架空段并已严格控制架线高度。根据验收监测,线路沿线的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磁感应强度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控制限值要求。 ②已落实,架空段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均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施工期: (1)生态影响 ①已落实,施工单位施工时已严格按照图纸合理施工,开挖**行了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并采取了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回填,减少了弃渣的临时堆放。 ②已落实,施工单位加强了施工管理和临时防护措施,将施工活动控制在施工红线范围内,施工材料、临时堆土雨天覆盖塑胶布,并用装土麻袋进行临时拦挡,加强了对施工区周边植被的保护。 ③已落实,施工材料堆放场、牵张场等临时占地已尽量选择在荒地、植被稀疏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并撒播草籽进行了绿化。 ④已落实,塔基施工时根据地形采取了长短腿和高低基础,避免了大开挖;水泥堆放、混凝土拌和前用彩条塑料布垫底,且施工结束后已对施工迹地进行清理并撒播草籽进行了绿化。 ⑤已落实,施工过程中已加强对沿线动植物的保护,将施工活动控制在施工红线范围内,施工单位加强了施工管理,文明施工,不捕猎野生动物。 (2)污染影响 1)大气环境影响:①已落实,施工单位加强了施工现场和施工运输管理,根据施工需要,在施工场区设置了拦挡,不定期的进行了洒水降尘、场地清扫,对开挖的土方、临时堆放的物料采取了彩条布铺垫和密目网苫盖等防尘措施。②已落实,施工中汽车运输粉状材料时已加盖篷布并按规定的路线行驶,施工区根据需要不定期的进行了洒水降尘,减少了扬尘影响。 ③已落实,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加强了机械检修保养。 2)水环境影响:①已落实,施工废水经过收集、简易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②已落实,施工期不设施工生活区,施工人员租住在附近民房,污水纳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③已落实,施工单位加强了施工管理,文明施工,产生少量的弃土就近堆放在塔基附近、电缆施工区内一侧和220kV****电站内的空地上,其中塔基施工区的临时弃土在施工结束后已用于杆塔施工区保坎、护坡、平整以及后期植物措施覆土;电缆沟开挖、间隔扩建基础开挖产生的临时弃土在施工结束后已回填用于绿化覆土,未发生随意倾倒垃圾、弃土、弃渣的现象。 3)噪声污染影响:①已落实,施工期已优化施工时间,未在午间休息时间(12∶00~14∶30)和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无施工扰民投诉事件。②已落实,工程设置的堆料场、牵张场等与沿线居民点距离较远,对沿线居民点的影响较小。③已落实,施工物料安排在昼间运输,车辆运输已尽量避绕居民区,经过村屯时采取了限速行驶、禁止高音鸣号等措施来降低运输噪声的影响。④已落实,施工期合理规划了施工场地、布置高噪声设备,严格控制了施工范围。根据施工需要,在施工场地设置了拦挡,降低了施工噪声的影响,对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无噪声扰民现象。⑤已落实,本工程施工工程量较小,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夜间未进行施工。 4)固体废物影响:①已落实,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已分别收集、处理,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优先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清运至市政部门指定的地点。②已落实,施工产生少量的弃方主要为开挖的表层土和少量深层土,分开就近堆放在塔基附近、电缆施工区内一侧和220kV****电站内的空地。其中架空线路段塔基施工开挖产生的临时弃土在施工结束后已用于杆塔施工区保坎、护坡、平整以及后期绿化覆土;电缆沟开挖、间隔扩建基础开挖产生的临时弃土在施工结束后已回填用于绿化覆土。 ③已落实,施工期不设施工生活区,施工人员租住在附近民房,生活垃圾纳入当地生活垃圾处理系统。④已落实,施工产生少量的弃方主要为开挖的表层土和少量深层土,分开就近堆放在塔基附近、电缆施工区内一侧和220kV****电站内的空地。其中架空线路段塔基施工开挖产生的临时弃土在施工结束后已用于杆塔施工区保坎、护坡、平整以及后期绿化覆土;电缆沟开挖、间隔扩建基础开挖产生的临时弃土在施工结束后已回填用于绿化覆土,无永久弃渣。 三、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期: (1)生态影响:①已落实,塔基施工结束后已对施工迹地进行清理并撒播草籽进行了绿化。②已落实,运行期间建设单位指定了定期巡线制度,当发现有林木可能影响到输电线路时,仅对通道内的树木进行修剪。 (2)噪声污染影响:①已落实,工程架空段线路已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进行设计,尽量抬高杆塔架设,根据验收监测,线路沿线的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3类标准要求。②已落实,工程已严格按照设计规程进行设计、选用合格塔材、导线、金具等,降低了线路运行时的噪声。 (3)固体废物影响:已落实,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定期进行巡线,当需要更换绝缘子串时,由巡检人员将废旧配件带回处置。 (4)电磁场环境影响:①已落实,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定期进行巡线,禁止在电力保护区内兴建建筑物。②已落实,线路未经过居民区,线路沿线塔基均设立了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攀爬。③已落实,本工程架空段线路已采取抬高导线架设高度等措施,验收监测表明,京能国际**储能站~高旺站110kV线路监测点位、220kV****电站110kV京能储能升压站出线间隔围墙外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和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工程对周边环境的电磁影响很小。 |
未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①工程施工根据图纸合理安排施工,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减少施工对土地扰动,减少弃渣的临时堆放。 ②加强施工管理和临时防护措施,施工材料、临时堆土集中堆放并采取拦挡、苫盖措施,严禁踩踏非施工区域内地表植被。 ③临时用地应永临结合,优先利用周边的荒地、劣地。施工完成后,及时对施工临时用地进行硬化或整治绿化,恢复原有的土地使用功能,恢复原有区域生态环境。 ④线路塔基基础采用长短腿和高低基础设计,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占地进行植被恢复。 ⑤施工期间,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乱砍滥伐,不捕猎野生动物;如遇古树名木,需要避让,并建立保护措施。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①施工单位施工时已严格按照图纸合理施工,开挖**行了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并采取了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回填,减少了弃渣的临时堆放。 ②施工单位加强了施工管理和临时防护措施,将施工活动控制在施工红线范围内,施工材料、临时堆土雨天覆盖塑胶布,并用装土麻袋进行临时拦挡,加强了对施工区周边植被的保护。 ③施工材料堆放场、牵张场等临时占地已尽量选择在荒地、植被稀疏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并撒播草籽进行了绿化。 ④塔基施工时根据地形采取了长短腿和高低基础,避免了大开挖;水泥堆放、混凝土拌和前用彩条塑料布垫底,且施工结束后已对施工迹地进行清理并撒播草籽进行了绿化。 ⑤施工过程中已加强对沿线动植物的保护,将施工活动控制在施工红线范围内,施工单位加强了施工管理,文明施工,不捕猎野生动物。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