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昆高铁泸州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5********027330J | 建设单位法人:陈泓达 |
范鹏飞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区 |
**省**市**路二段58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渝昆高铁**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20-D4420-电力供应 |
建设地点: | **省**市**区 |
经度:105.46289,105.46617 纬度: 28.9429,28.94189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7-18 |
泸市环建函〔2023〕67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938 |
45.4 | 运营单位名称:**** |
915********027330J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核工业**〇研究所 |
121********204824K | 验收监测单位:**中辐环境****公司 |
915********348249M | 竣工时间:2024-07-31 |
2024-08-01 | 调试结束时间:2024-10-25 |
2024-11-13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2-10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www.****.cn/html/main/col2749/2024-11/13/202********513****52839_1.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1、玉观—林庄北线π入**牵引站220kV线路工程: ①拆除工程:项目拆除N8塔(220kV**北线57#塔)至拟建B1塔段架空线路长约0.5km,单回三角排列,拆除单回塔1基(原220kV**北线58#塔),改建单回塔1基(原220kV**北线57#塔改建为N8塔)。 ② 线路工程:**线路总长约0.5km(1#线路,玉观侧线路)+0.6km(2#线路,林庄侧线路),总计1.1km,均为单回三角排列,额定电流416A,线路设计导线最低对地高度为23m;**杆塔5基。 ③通信工程:沿本次**的220kV线路分别建设2根72芯OPGW光缆,玉观侧路(1#线)路径长度2×0.5km,林庄测路(2#线)路径长度2×0.6km,总计2×1.1km。更换原**北线部分原有普通地线为1根48芯OPGW光缆,路径长约20.6km。 2、林庄220kV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更换220kV线路保护装置2套。 3、玉观220kV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更换220kV线路保护装置2套。 | 实际建设情况:1、玉观—林庄北线π入**牵引站220kV线路工程: ①拆除工程:本工程拆除原220kV**北线两侧π接点之间导线0.5km、铁塔1 基、悬垂串1串、原线路GJ-50地线折合单根长度约19.081km,原220kV**北线57#塔利旧,未进行拆除。 ②线路工程:**π接点线路路径总长0.903km;其中玉观侧(现运行名称:220kV玉海线)线路长0.325km,林庄侧(线运行名称:220kV林海线)线路长0.578km。导线型号为JL/G1A-400/35,单回三角排列方式架设;**铁塔5基。 ③通信工程:本次**72芯OPGW光缆长度总计1.806km;更换原**北线部分原有普通地线为1根48芯OPGW光缆,路径总长17.967km(玉观侧16.324km+林庄侧1.643km)。 2、林庄220kV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更换220kV线路保护装置2套。 3、玉观220kV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更换220kV线路保护装置2套。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电力输送 | 实际建设情况:电力输送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一)施工期做好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土方开挖采取湿发作业、围挡作业、洒水降尘、密闭运输等措施减轻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二)施工期做好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已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三)施工期做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设备维护,合理安排施工期间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期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塔基开挖余方用于塔基区植被恢复或经挡土墙拦挡后植被恢复;拆除后的钢材、导线、地线等由建设单位回收再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五)施工期做好生态保护措施。对临时堆土进行拦挡;及时对施工便道,塔基临时占地和牵张场临时占地等区域进行植被恢复以减少水土流失。 (六)运营期做好电磁环境影响防护措施。220kV线路导线最低对地高度不小于23m;线路与渝昆铁路交叉跨越具有足够高的净空距离;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降低线路的电晕。 (七)运营期做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 (八)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设施,确保项目运营期环境安全;定期组织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操作规范,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 实际建设情况:(一)经现场调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制定了施工方案,内容包含了控制工地扬尘的措施,施工过程中采取洒水作业,覆盖堆材、及时清运施工废弃物、利用既有硬化道路进行运输、物料运输封盖严密等措施降低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经现场调查,施工单位使用商品混凝土,不产生施工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附近居民厕所收集不乱排。 (三)经现场调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制定了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培训交底;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且不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合理安排了施工时间,施工活动集中在昼间进行,未出现夜间和午休时间施工的情况。 (四)经现场调查,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各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线路塔基基础开挖产生的少量余土,在塔基征地范围内夯实,摊平处理,生活垃圾经收集后清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点集中处理;拆除的钢材和更换的保护装置、导线、地线等金属由建设单位回收利用。 (五)经现场调查,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各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对塔基及施工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了复耕,荒地进行了植被恢复。 (六)经现场调查,本项目π接架空线路,满足环评规定在非居民区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23m的要求。同时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导线通过非居民区时对地最低高度6.5m的要求;项目π接架空线路跨越渝昆铁路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规定的220kV线路跨越铁路最低高度8.5m的要求;经监测,各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规定。 (七)通过查阅施工单位工程总结报告资料,本项目π接线路220kV玉海线(玉观侧)、220kV林海线(林庄侧)均选用JL3/G1A-400/35型钢芯铝绞线的相同导线,降低了线路产生的噪声影响。 (八)输电线路无环境风险源存在。****积极开展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工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公司编制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号:SGCC-SC-LZ-ZN-07 2024年第5次修订),预案中对可能出现的环境事故处置流程作出了明确规定,运检部门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处不定期开展排查、巡视工作,同时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机制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环境事故。 (九)经现场调查,项目建设及环保设施调试期间,****未收到关于本项目的有关环境诉求。并在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做好了宣传、解释工作,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担心,及时响应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等相关工作。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1、施工场地应及时进行清理和固体废物清运,不得丢弃在施工现场。 2、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项目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生活垃圾利用既有生活垃圾收集措施处置。 3、输电线路余方可以用于塔基区植被恢复或采用浆砌石挡土墙拦挡后进行植被恢复,本项目挖填方量可实现就地平衡,不设置弃土场。 4、拆除后的钢材、导线、地线和金具由建设单位回收再利用。 | 1、经调查,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单排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清理,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清运至项目附近垃圾集收点处理,已落实环评规定的要求。 2、经调查,项目准备阶段,建设单位组织人员进行了环境保护措施技术交底,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已按照要求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经收集后清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点集中处理,已落实环评规定的要求。 3、经调查,本项目部分塔基采用高低腿铁塔及主柱加高基础等基础型式,减少了土石方开挖量,****基地势较为平坦;因此未设置浆砌石挡土墙拦挡,基础开挖的少量余土在塔基征地范围内夯实,摊平处理;施工结束后进行了植被恢复措施。 4、经调查,拆除的钢材和更换的保护装置、导线、地线等金属由运检部分回收处置。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1、牵张场、施工道路、塔基占地应避开陡坡、冲沟地段。 2、牵张场、施工道路占地应尽量选在灌丛和草本植物区域,因为灌丛和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对土地有较强的抓力,以此减小临时占地的水土流失量。 3、塔基开挖充分利用原状土力学性能,设计原状土基础。 4、塔基表面应做成在塔基基础分坑形成四个小基面,基坑中间的土体完全保留。依地势设置环状排水沟,以拦截和排除周围汇水面内地表水。 5、多余土方平摊在塔基区内。对于地形平缓的塔基,余土就地在塔基及周围平摊堆放,平摊厚度确保塔基立柱保护帽的露出,边坡放坡至自然稳定并夯实,夯实后表层覆土。施工完毕后的塔基区表面应尽快恢复植被,减少表面裸露面积和时间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对占用的农用地进行复耕,对临时占用林地采取等值等量的替代种植措施。 6、将输电线路占用农用地的表层土剥离,剥离厚度25cm,分层剥离、分层堆放、分层反序回填,对临时堆放的土料进行临时袋装土拦挡,顶面用密布网遮挡,以防表土临时堆放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同时也可提高堆积体的稳定性,挡土袋的土料使用开挖出的弃渣料,施工完毕后塔基区进行覆土绿化。 7、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土方开挖应避开雨季,以减少水土流失。 | 1、经现场调查,本工程设置牵张场1处,设置在牵引站旁硬化道路及耕地上,项目施工道路及塔基占地已避开陡坡及冲沟地段。 2、经现场调查,本项目牵张场场地选用硬化道路及种植农作物的耕地,施工结束后,对既有道路进行了清理,对耕地进行了复耕;本项目所在区域交通便利,材料运输利用既有城镇道路;施工场地布置合理,减少了对临时占地和对植被的占压。 3、经现场调查,塔基开挖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开挖,已尽量保留原状土基础。 4、经现场调查,根据地形特点,部分铁塔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使用掏挖基础,减少了开挖量;并依地势设置了土质排水沟,以拦截和排除周围汇水面内地表水。 5、经现场调查,余土在塔基永久占地内平摊堆放、夯实处理,夯实后在表层覆土,并播撒草籽进行了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用的硬化道路进行了清理恢复,施工便道进行了土地整治,耕地进行了复耕,对临时占用的林地进行了植被恢复。 6、经现场调查,塔基施工基础开挖时,进行了表土剥离;将熟土和生土分开堆放,并用密目网苫盖;施工结束后,进行了表土回填,并撒播草籽等植被恢复措施。 |
表7 风险设施
1 | 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设施,确保项目运营期环境安全;定期组织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操作规范,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 输电线路无环境风险源存在。****积极开展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工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公司编制有《****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号:SGCC-SC-LZ-ZN-07 2024年第5次修订),预案中对可能出现的环境事故处置流程作出了明确规定,运检部门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处不定期开展排查、巡视工作,同时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机制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环境事故。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输电线路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输电线路走廊为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后仍可进行农业耕作或绿化,不影响其原有的土地用途。在线路维护和检修过程中,仅对不满足运行安全要求的林木进行削枝处理,不砍伐树木,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相应环保措施已落实。施工采取张力放紧线,减少植被破坏。线路施工道路尽量利用现有乡间小路,采用人抬方式进行材料运输。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环保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肆意破坏当地自然植被。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