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32 站-文安集气站集输管线建设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5********296654U | 建设单位法人:张仕强 |
曾兴超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驿区 |
**省**市**驿区**街办 龙平路锦苑小区综合楼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龙 32 站-**集气站集输管线建设项目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47-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不含城市天然气管线;不含城镇燃气管线;不含企业厂区内管道)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E4852-E4852-管道工程建筑 |
建设地点: | **省**市**驿区 **市**驿区洪安镇,起点为龙32井站,终点为**集气站。 |
经度:104.31347,104.33002 纬度: 30.71672,30.70062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5-25 |
成环审(评)〔2023〕33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951.11 |
20.8 | 运营单位名称:**** |
915********296654U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915********154749W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915********154749W | 竣工时间:2024-04-20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1-14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2-11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www.****.com/i-xxgk-4097.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龙32站-**集气站集输管线以龙32站南侧围墙外为起点,**集气站为终点,敷设于**驿区洪安镇化工新村,管线全长3.0km,设计压力为4.0MPa。 | 实际建设情况:龙32站-**集气站集输管线以龙32站南侧围墙外为起点,**集气站为终点,敷设于**驿区洪安镇化工新村,管线全长3.0km,设计压力为4.0MPa。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管道穿越青南大道(汽车城大道)、沪蓉高速、规划拟建五环路各1处,均采用“顶管+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穿越;穿越乡村道路7处,采用“大开挖+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穿越;穿越沟渠7处,均采用“大开挖”穿越;穿越埋地管道12处、埋地电缆5处,采用管道下方交叉穿越。配套设置施工作业带、临时堆土区、堆管场、顶管作业区、施工便道,不设施工营地、弃土场等临时工程。 | 实际建设情况:管道穿越青南大道(汽车城大道)、沪蓉高速、规划拟建五环路各1处,均采用“顶管+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穿越;穿越乡村道路7处,采用“大开挖+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穿越;穿越沟渠7处,均采用“大开挖”穿越;穿越埋地管道12处、埋地电缆5处,采用管道下方交叉穿越。配套设置施工作业带、临时堆土区、堆管场、顶管作业区、施工便道,不设施工营地、弃土场等临时工程。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一)高度重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废水、废渣、噪声、废气等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以减少临时占地,临时堆管场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废弃土方的临时堆放并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开挖作业活动;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管线穿越耕地(含永久基本农田)施工时严格执行土壤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要求,减小对土壤种植功能的影响;禁止在管线两侧5m范围内种植深根作物;施工材料堆场应远离河道布设,并设置围挡,避免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时进行复耕或绿化,做好迹地恢复工作。 严格落实地表水保护措施。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顶管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既有环卫设施收集处理后用作农肥;管道穿越沿线沟渠时均选择枯水期施工,避开雨季,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围堰恢复河床及护坡护岸等;严禁在河道清洗施工机械或车辆;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地表水体,对裸露地面和临时堆土采取拦挡、覆盖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严禁将施工弃渣、弃土、垃圾以及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倾倒至地表水体。 严格落实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落实工地扬尘治理“十必须”“十不准”要求,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运输车辆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市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并达到《**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重污染天气期间应落实大气污染物应急管控要求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高噪声施工机械远离环境敏感点作业;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落实夜间施工噪声管理规定,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必须连续施工时,须事前取得相关部门批准,并告知沿线居民;加强车辆管理,建筑材料运输车辆临近敏感点时低速行驶、禁止鸣笛。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土石方全部回填;施工废料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与清管废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一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顶管泥浆经泥水分离沉淀处理后运至规划的五环路临时渣土场堆放。 (二)营运期清管废渣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管道检修清管等放空废气依托龙32井或**集气站放空系统燃烧处理后排放。 (三)强化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报告书中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该项目所属行业纳入**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名录,必须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实际编制或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及时备案,认真落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应急措施的管理,切实防范突发环境事件。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清洁生产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制和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强化了施工期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严格按行业规范进行作业,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已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施工期废水、废渣、噪声、扬尘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各类污染物的合理处置和达标排放。 已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划定施工范围,已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及机械的活动范围,尽可能缩小作业带宽度,临时堆管场选择工程附近居民院坝堆放,未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已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开雨季,已优化施工方案,采取分段施工,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废弃土方的临时堆放;施工过程已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进行文明施工,已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已严格实行管沟区土壤的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按层回填(底土在下,表土在上)的操作规程,尽量保持植物原有的生长条件,以利植被尽快恢复;已禁止在管线两侧5m范围内种植深根作物,并进行了异地补偿;施工材料堆场远离河道,采用挡土墙和排水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已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已落实地表水保护措施。施工期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顶管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均依托附近农户厕所处理后作为农肥使用,不外排;管道穿越沿线沟渠时均选择枯水期施工,避开雨季,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围堰恢复河床及护坡护岸;施工过程已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进行文明施工,严禁在河道清洗施工机械或车辆;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地表水体,对裸露地面和临时堆土采取拦挡、覆盖措施;已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将施工弃渣、弃土、垃圾以及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倾倒至地表水体。 已落实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已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期采取的防治扬尘措施如下:(1)管沟等开挖土石方时采取一定的防尘措施(如采用洒水方式保持不低于5%的含水量),抑制扬尘量;(2)施工场地干燥时适当喷水加湿,在施工场地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防止扬尘产生;(3)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快施工进度安排,使项目挖、填方作业尽快完成。(4)加强运输车辆管理,严禁沙、石、水泥运输车辆冒顶、超载及洒漏;有风天气状况下必须遮盖篷布,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不散落;(5)认真落实了工地扬尘治理“十必须”“十不准”要求,《**市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达到《**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6)对施工临时堆放的土方,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加盖防尘网、喷淋保湿等,防止扬尘污染。 已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已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合理布置噪声设备位置;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敏感点附近避免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7:00施工;已加强车辆管理,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应安排专人指挥,场内禁止运输车辆鸣笛,采取限速行驶;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进出路线;认真落实各项噪声防治措施,未发生噪声扰民情况。 已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土石方全部回填;施工中废弃的建筑原材料做到定时检查、定时清理回收;清管废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一并收集后定期清运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顶管泥浆经泥水分离沉淀处理后交由**华恒****公司进行**化利用;固废得到了合理处置,未发生二次污染。 已落实。目前暂未进行清管处理,后期产生的清管废渣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管道检修清管等放空废气依托龙32井或**集气站放空系统燃烧处理后排放。 已强化风险防范措施。项目已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备案编号****,运行以来已开展多次应急演练,期间未发生环境风险事故。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顶管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既有环卫设施收集处理后用作农肥。 | / | 已落实地表水保护措施。施工期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顶管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均依托附近农户厕所处理后作为农肥使用,不外排 | 地下水石油类监测结果符合《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Ⅲ类标准限值的要求,pH值、总硬度、挥发酚、耗氧量、氨氮、氟化物、铬(六价)监测结果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中Ⅲ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超压排放的天然气依托龙32井或**集气站放空设备点燃后经放空系统排放 | / | 龙32井以及**集气站配有放空系统且运行正常,管道超压排放的天然气可依托龙32井或**集气站放空设备点燃后经放空系统排放。 |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设置临时隔声屏障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 已设置临时隔声屏障 | 项目共设置6个噪声监测点,监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集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方式,管道穿越农灌沟渠时采用大开挖方式进行穿越,施工期在非农灌期间或枯水期,且管沟深度小于地下水埋深,管道采用三层PE加强级外防腐层+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方式。 | 本项目集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在正常工况下由于输气管线是全封闭系统,且管道采用三层PE加强级外防腐层+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方式,对地下水不会造成影响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土石方全部回填;施工废料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与清管废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一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顶管泥浆经泥水分离沉淀处理后运至规划的五环路临时渣土场堆放。 | 已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土石方全部回填;施工中废弃的建筑原材料做到定时检查、定时清理回收;清管废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一并收集后定期清运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顶管泥浆经泥水分离沉淀处理后交由**华恒****公司进行**化利用;固废得到了合理处置,未发生二次污染。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以减少临时占地,临时堆管场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废弃土方的临时堆放并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开挖作业活动;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管线穿越耕地(含永久基本农田)施工时严格执行土壤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要求,减小对土壤种植功能的影响;禁止在管线两侧5m范围内种植深根作物;施工材料堆场应远离河道布设,并设置围挡,避免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时进行复耕或绿化,做好迹地恢复工作。 | 已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划定施工范围,已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及机械的活动范围,尽可能缩小作业带宽度,临时堆管场选择工程附近居民院坝堆放,未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已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开雨季,已优化施工方案,采取分段施工,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废弃土方的临时堆放;施工过程已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进行文明施工,已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已严格实行管沟区土壤的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按层回填(底土在下,表土在上)的操作规程,尽量保持植物原有的生长条件,以利植被尽快恢复;已禁止在管线两侧5m范围内种植深根作物,并进行了异地补偿;施工材料堆场远离河道,采用挡土墙和排水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已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
表7 风险设施
1 | 强化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报告书中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该项目所属行业纳入**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名录,必须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实际编制或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及时备案,认真落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应急措施的管理,切实防范突发环境事件。 | 已强化风险防范措施。项目已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备案编号****,运行以来已开展多次应急演练,期间未发生环境风险事故。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的宽度,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干扰;采取分段同时施工的作业方式,缩短工期,减少裸露地表面积;在管沟开挖时采用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尽量保留植被根系生长的表土,保障植被生长土壤,缩短植被恢复的时间;施工结束后及时清除临时施工设施,做好地貌恢复及绿化工作。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施工结束后,在管道覆土上采取播撒草籽、栽植花、草等措施恢复植被。施工便道两侧裸露的地面,采取播撒草籽、栽植花、草、种植灌木等措施恢复植被。管沟开挖施工临时占地范围内,经过自然恢复和人工植被恢复,大部分地段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管道上方恢复的植被多为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大部分地段植物长势弱于周边原始植被,随着时间的推移,沿线植被逐步恢复。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