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3成渝环线高速宜泸段新增大学城互通式立交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1500MA64J6A644 | 建设单位法人:罗庆 |
冯豫川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 |
**省**市三江新区僰侯庙路一段42号盛世临港9幢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G93成渝环****大学城互通式立交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30-等级公路(不含维护;不含生命救援、应急保通工程以及国防交通保障项目;不含改扩建四级公路)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E4812-E4812-公路工程建筑 |
建设地点: | **省**市**区 |
经度:104.71373,104.71214 纬度: 28.83568,28.84232 | ****机关:****开发区****环保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8-10 |
临环审批〔2023〕26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51600 |
194.9 | 运营单位名称:**宜泸高速****公司 |
915********4122497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清****公司 |
****0106MA61X9P02A | 验收监测单位:**翌达****公司 |
915********662700J | 竣工时间:2024-05-30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1-14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2-11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gongshi.****.com/h5public-detail?id=424734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项目建设A、B、C、D、E共5条匝道,匝道设计速度40km/h,匝道全长2.757km;匝道涉及G93主线长度共为1.029km;**互通连接线1条约0.2m(根据施工图设计,连接线纳入E匝道建设内容中);**收费站1处及相应服务设施,建设劝返车道0.352km。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建设A、B、C、D、E共5条匝道,匝道设计速度40km/h,匝道全长2.757km;匝道涉及G93主线长度共为1.029km;**互通连接线1条约0.2m(根据施工图设计,连接线纳入E匝道建设内容中);**收费站1处及相应服务设施,建设劝返车道0.352km。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 | 实际建设情况:/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1)植物保护措施:①工程设计过程中主要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如下:路基采用低缓坡设计,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路堑挖方充分利用,以减少占压植被和引起水土流失,弃方选择E匝道左侧用地红线范围外凹地进行填平,同时对互通区景观绿化场地填土;桥梁是逢沟设置,基本不做改沟合并,尽量避免因设计不当对河谷阶地的植被造成破坏;在大型临时工程方面,要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体现“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施工项目部驻地选择沿线既有空置房屋或永久用地范围内;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路基和既有公路,横向便道采取拉大间距、少布设的原则,并限制行车路线,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尽量保护沿线植被。严格规划施工便道、施工场地、施工项目部驻地,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走路线的同时,将施工活动范围尽量局限在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防止对施工范围以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工程竣工后将便道、生活营地、生产场地的硬化地面拆除,并洒水固结,恢复原地貌,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对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不仅做好冲刷防护,还要及时清理挖基弃土,疏通、平整河道,以减轻泥石流对附近植被的破坏。③路基边坡、站场区内、桥梁下部、施工便道边坡、施工生产生活区场地内采取撒草籽和种树措施。(2)陆生动物保护措施:①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施工人员入场前应做好环境保护教育及宣传工作,遵守《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捕猎野生动物、破坏动物栖息地。②调查工程施工时段和方式,减少对动物的影响——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正午是鸟类休息时间。为了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开山放炮等。③提高动物通行的措施——在林区边缘采用加密绿化带,防止灯光和噪声对动物的不利影响,加强桥下植被的自然景观恢复,有利于动物适应新的生境。④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保护措施——爬行类保护种主要分布在森林溪流、水塘,桥梁基础施工应注意对其的保护。避免在保护动物分布溪流旁设置施工项目部驻地、堆土场、****工厂等临时工程;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及工程永久用地,施工车辆不得驶出施工便道;及时清理弃渣;设置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3)土地**保护措施:①线路工程穿越耕地地段,主体设计控制路堤的高度,以桥梁工程代替高路堤工程,减少主体工程对耕地的占用。②施工场地,尤其是施工项目部驻地等,尽量租用附近空置的民房或场地,减少临时工程占地,减少对耕地的占用。③施工场地布置,包括局部施工便道,尽量布置在永久用地范围内,减少临时工程占地,减少对耕地的占用。④临时占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不得占用水田等高产优质耕地,最大限度保护耕地。⑤对主体工程占用耕地等土地及其它临时占地,进行表土剥离,妥善保存,为后期复垦创造条件,表土用于后期路基站场等主体工程绿化覆土用,剩余量还用于临时占地的覆土用,实现占用耕地的恢复利用。⑥施工完毕后,按照土地复垦报告,及时实施场地清理,土地整理,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⑦在农田周围施工时,尽量减少施工人员的活动、机械的碾压等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对农田土质的影响;尤其雨季在这些地段施工时,更要对物料堆场采取临时防风、防雨设施,防止临时材料随雨水进入农田,淤积农田。(4)水土保持:项目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及工程特点,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分为互通工程区、施工便道区、施工场地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①互通工程区包括路基工程区、桥涵工程区、管理用房、景观绿化。主体开工前对项目区可剥离表土区域实施表土剥离;对扰动区域裸露面及开挖临时堆土采用防雨布进行遮盖;施工扰动区域施工结束后采取撒播种草措施;桥涵工程区施工场地涉及两岔河,项目涉及两岔河区域沿河床施工扰动区域边沿设置编制袋装土拦挡。施工期为防止降雨产生的径流对路基边坡冲刷,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需临时开挖排(截)水沟,并设临时沉沙池。②施工便道区主体开工前对项目区可剥离表土区域实施表土剥离;对扰动区域裸露面及开挖临时堆土采用防雨布进行遮盖;施工扰动区域施工结束后采取撒播种草措施;沿便道实施临时排水沟,并设临时沉沙池。③施工场地区主体开工前对项目区可剥离表土区域实施表土剥离;对扰动区域裸露面及开挖临时堆土采用防雨布进行遮盖;施工扰动区域施工结束后采取撒播种草措施;临时堆土场地边坡底部设置编制袋装土拦挡;沿堆土场地实施临时排水沟,并设临时沉沙池。④施工生产生活区主体开工前对项目区可剥离表土区域实施表土剥离;对扰动区域裸露面及开挖临时堆土采用防雨布进行遮盖;施工扰动区域施工结束后采取撒播种草措施。 2、声环境:(1)选择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并经常进行维修和保养。(2)对长期工作在强噪声工作岗位的施工人员,上岗时须配戴耳塞等防护工具,并实行定时轮换制度。(3)对于周围200m内有敏感点的施工场地,应禁止高噪声设备在夜间(22:00~06:00)施工。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工点,施工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在施工便道100m内有成片的居民时,夜间应禁止在该便道上运输建筑材料。(4)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布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投诉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3、水环境:(1)管理措施:开展施工场所和营地的水环境保护教育,让施工人员理解水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时,施工尽量安排在枯水季节进行,以减小对桥位下游水质的影响;加强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理工作,防止发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严格检查施工机械,防止油料泄漏污染水体。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品等不宜堆放在地表水体附近,并应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采取措施防止泥土和散体施工材料阻塞水渠或现有的灌溉沟渠及水管。(2)施工期生活污水处理措施:施工废水严禁直接排入天然受纳水体。在施工项目部驻地周边修建有预处理池,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池处理后用作耕地施肥,不外排。(3)施工期生产废水处理措施:施工生产废水统一收集处理回用,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施工场地设1座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由沉淀池收集,经酸碱中和沉淀、隔油除渣等处理后,主要污染物SS去除率控制到80%,pH值调节至中性或弱酸性,油类等其它污染物浓度减小,回用或用于道路与场地的洒水抑尘。(4)桥梁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禁止在水体中清洗机械,禁止将弃渣倾倒入附近水体。为保护公路跨越水体的环境质量,应尽量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以避免污染水质;同时尽量采用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使泥浆循环使用,减少泥浆排放量。施工完毕后的泥浆经自然沉淀干化后和挖出的弃渣均用于本项目回填。为避免和减小桩基施工现场地面径流形成的悬浮物污染,在桩基施工现场修筑截水沟,将施工产生的SS污水引至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绿化及降尘,禁止外排。 4、环境空气:(1)在开挖高度集中的区域,非雨天每日洒水降尘,加速粉尘沉降,缩小粉尘影响时间与范围;对裸露土地、料场进行临时绿化或用塑料薄膜覆盖。(2)桥梁施工区等集中作业场地,施工便道在无雨日、大风条件下极易起尘,因此要求在早、中、晚来回洒水,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污染。同时对施工便道进行定期养护、清扫,保证其良好的路况。(3)施工道路全部硬化,无雨日采用洒水车喷水降尘,成立公路养护、维修、清扫专业队伍,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撒漏;运输路线应尽量避免穿越人口集中区等敏感地段。(4)道路采用沥青路面,项目不设沥青拌合站,本项目沥青为外购成品沥青。沥青采用密闭方法进行运输;采用全封闭沥青摊铺车进行作业;场地周围需设置围屏障。(5)项目工地管理中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管理的“六必须、六不准”原则,即:必须湿法作业、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有效遏制建设工地扬尘污染。 5、固体废物:(1)拆迁房屋、建筑物的建筑垃圾部分用于施工项目部驻地和临时占地场地平整,其余运送****处理场处理,废弃土石方均用于项目回填,不外运。(2)在施工项目部驻地周围建立小型的垃圾临时堆放点,在施工项目部驻地采取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化管理,聘请专人定期清除垃圾,并****处理站待处理,运送途中要避免垃圾的遗撒。同时应该特别注意对临时垃圾堆放点的维护管理,避免垃圾的随意堆放造成垃圾四处散落,同时对堆放点定期喷杀菌、杀虫药水,减少蚊虫和病菌的滋生。由于拟建项目区域为农村,食物残渣等固体废弃物可经堆放、腐熟为农家肥使用,禁止本项目固体废物进入两岔河。 二、运营期: 1、声环境:(1)在道路边界35m****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声敏感设施,在道路边界22m范围内(4类区超标范围)不宜**居民住宅区,道路两侧需做好绿化,充分利用道旁树木吸收噪声,尽量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2)严格执行公路绿化带设计,尽早在公路两侧形成绿化林带,起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降低公路噪声污染的效果。(3)限制高噪声的机动车辆上路。禁止超速行驶。(4)加强交通管理,规范车辆交通行为,在学校、卫生院周围设置限速标志,禁止车辆超载、超速。(5)加强项目路面保养,保持路面平整,避免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增大噪声。(6)路面应尽量选用更低噪的路面材料,例如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多孔隙沥青混凝土等,这些材料能进一步降低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7)在经过敏感点路段,尽量选择缓坡设计,不采用超过5%的纵坡以减少车辆噪声;并在沿线设置限速和禁鸣标志,同时调整、优化敏感点内部功能布局,以使得项目运营期交通噪声不扰民。 2、水环境:(1)加强营运期公路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减缓路面径流冲刷污物的数量。(2)对拟建公路跨越水体的大、中、小桥,应加强桥梁栏杆、防撞墩等结构的强度设计,避免车辆翻入河内。同时,桥面下设置纵向排水管,当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时,纵向排水管可将桥面有毒有害物质的引流至桥梁两端设置的事故应急池+道路边沟,可起到收集、隔离的作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水体。(3)为降低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在沿河段区域发生车祸翻入河内的风险,本次环评要求在沿河路段弯道、坡度较大等路段设置防护栏、防撞墩等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车祸的车辆落入水中,在桥梁路段,应将防护栏、防撞墩提升至最高级别,并设置防落网,严禁装载剧毒物质的车辆通过本项目道路。(4)制订有毒有害物质外泄的应急处理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并有相应的部门具体负责,一旦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外泄,应及时处理、清除,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面水体而造成污染事件。 3、环境空气:(1)加强绿化措施,有针对性地优化绿化树种、绿化结构和层次,提高绿化防治效果,减少气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加强交通管理,规定车速范围,减少事故发生。(3)加装汽车排气净化装置,降低各类污染物的单车排放量。禁止尾气不达标车辆进入。 4、固体废弃物: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道班房职工生活垃圾、过往车辆乘坐人员及行人产生的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会影响景观,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为防止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环境,道班房职工生活垃圾由当地乡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同时加强教育和管理,禁止车辆乘坐人员随意丢弃垃圾,并在路边适量设置垃圾桶,方便路人丢弃垃圾,并将集中收集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 5、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防范措施:(1)工程措施:跨越水体的大桥应加强桥梁栏杆、防撞墩等结构的强度设计,避免车辆翻入河内。同时,桥面下设置纵向排水管,当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时,纵向排水管可将桥面有毒有害物质的引流至桥梁两端设置的事故应急池+道路边沟,可起到收集、隔离的作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水体;在沿河路段弯道、坡度较大等路段设置防护栏、防撞墩等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车祸的车辆落入水中。(2)管理措施: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严格执行交通部部颁标准JT3130-88《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范》有关危险品运输的规定。①强化有关危险品运输法规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区域内危险品运输管理,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控制的指挥功能,严禁装载剧毒物质的车辆通过本项目道路。②化学危险货物运输实行“准运证”、“驾驶员证”、“押运员”制度。在重要路段设置“减速行驶、安全驾驶”的警示牌。危险品运输车辆应保持安全运输车距,严禁超车、超速。③加强运营期公路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减缓路面径流冲刷污物的数量。制订有毒有害物质外泄的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外泄,应及时处理、清除,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面水体而造成污染事件。 环评批复意见: 1、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要求。落实扬尘控制措施,从施工储料场的合理设置及储料的堆放、施工工艺的处理、施工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减少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按照**市大气污染防治管控相关要求安排施工工序及作业时间。 2、严格落实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一是合理安排油料、化学品等施工材料的堆放位置,施工期场地车辆冲洗废水、施工机械机修废水需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循环回用,不外排。二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预处理池处理后用作耕地施肥还田。 3、严格落实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做好污水管道的防渗处理,杜绝污水渗漏,确保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衔接良好,防止污水“跑、冒、滴、漏”。 4、严格控制噪声影响。一是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工程施工所用施工机械设备要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禁止入场施工。二是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严禁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06:00)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工艺要求需夜间施工,必须按流程办理夜间施工许可,并向周边居民公示。三是施工期间场界噪声必须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要求。 5、严格落实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工作。严格落实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将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防治水土流失。 6、严格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通过优化施工临时工程布置,尽量减少耕地、林地占用,妥善保存路基开挖及临时占地的表土,施工期结束后及时做好植被恢复,并强化施工环境管理,控制施工范围,优化施工方案,缩短施工时间,减缓项目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采取优化布局和施工组织、及时合理处置施工弃渣、进行迹地恢复、制定生态跟踪监测计划、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和管理等措施,控制和减缓施工期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7、项目在两岔河大桥(左、右线)、C匝道大桥、D匝道大桥、E匝道大桥等跨越两岔河大桥路段设置连续的防撞墩、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事故池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警示标志,制定应急预案,降低和控制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 8、项目在两岔河大桥(左、右线)、C匝道大桥、D匝道大桥、E匝道大桥等跨越两岔河大桥路段设置连续的防撞墩、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事故池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警示标志,制定应急预案,降低和控制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 9、收费站及管理用房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收集处理后,作为耕地施肥还田;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10、完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认真落实,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 | 实际建设情况: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1)植物保护措施:工程施工便道、生活营地、生产场地的硬化地面已拆除,并撒草籽复绿;对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做好冲刷防护,及时清理挖基弃土,以减轻泥石流对附近植被的破坏。(2)陆生动物保护措施:①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外来物种的危害及传播途径等相关宣传。②在林区边缘已采用加密绿化带,已加强桥下植被的自然景观恢复。③施工期设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设施,并及时进行清理。(3)土地**保护措施:①线路工程穿越耕地地段,以桥梁工程代替高路堤工程,减少了主体工程对耕地的占用。②施工场地,尤其是施工项目部驻地等,租用附近空置的民房或场地,减少了临时工程占地,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③施工场地布置,包括局部施工便道、****工厂,布置在永久用地范围内,减少了临时工程占地,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④临时占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占用水田等高产优质耕地,最大限度保护了耕地。⑤对工程占用耕地进行了表土剥离,并妥善保存,表土用于后期路基站场等主体工程绿化覆土用,实现占用耕地的恢复利用。⑥按照土地复垦报告,及时实施场地清理,土地整理,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⑦施工期对物料堆场采取覆盖措施,防止临时材料随雨水进入农田,淤积农田。(4)水土保持:①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主要在工程早期的表土剥离堆放及采用袋装土防护坡脚,并用防雨布覆盖。②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均采取了浆砌石护坡、排水沟等相应的水保防治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③施工期结束后,对扰动区域采取撒播种草措施。 2、声环境:(1)根据监理总结及施工总结,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免或减少了夜间(22:00—06:00)施工量和施工强度。强噪声施工机械未在夜间施工,需连续作业的均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了申报。(2)施工中选用噪声低的设备。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未带病作业。(3)施工作业保护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换操作筑路机械,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同时,操作时,工人配戴耳罩和头盔等防护用品。(4)与相关部门协调好施工车辆通行的时间,通过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将施工噪声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3、水环境:(1)施工项目部驻地周边修建有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作耕地施肥,不外排。(2)施工场地设1座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主要为车辆冲洗废水)由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或用于道路与场地的洒水抑尘或车辆重新。(3)施工期间未在水体中清洗机械,未将弃渣倾倒入附近水体。 4、环境空气:(1)施工现场使用商品沥青、商品混凝土,不设沥青拌和装置、****搅拌站;(2)配备洒水车定期对公路清扫、洒水除尘;在路基土石方填筑,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过程中,及时对作业面、运输道路洒水降尘。(3)施工现场对裸露土地、料场进行临时绿化或用防尘网覆盖。(4)主要运输道路、便道硬化,临时道路定期洒水、及时清洁,对运输车辆加强管理,限定车速。(5)运输车辆不超载,并配备蓬盖,在运输途中按已规划路线行驶,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抛洒现场。(6)运输过程中洒落的泥土、材料,及时清理,不能加以利用的及时运送至弃土渣场;(7)施工场地出口设置洗车区域,清洗车体、轮胎,减少车轮携带泥土出场。(8)道路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恢复。 5、固体废物:(1)拆迁房屋、建筑****回收部分用于项目场地内回填,可回****收购站回收处理;废弃土石方均用于项目场地内回填,不外运。(2)食物残渣等固体废弃物可经堆放、腐熟为农家肥使用;项目部驻地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化管理,定期清除垃圾并****处理站处理。(3)转运过程中,运输车辆均配备蓬盖,未发生运输途中洒落情况。 无固体废物进入两岔河。 二、运营期: 1、声环境:①道路边界35m范围内未**居民住宅区;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形成绿化林带,有效降低噪声影响。②设有限速标志;采用沥青路面,减小噪声源强;加强对公路的管理,限制高噪声的机动车辆上路。③后期注意对路面的养护,维护路面平整,避免因路况不佳而造成的颠簸噪声。根据对公路沿线敏感点在目前交通量情况下,沿线敏感点噪声监测值昼夜声环境质量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 2、水环境:①目前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路(桥)面径流,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②桥面下设有排水管、道路边沟、事故应急池。③收费站及管理用房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场地绿化洒水、道路抑尘洒水。 3、环境空气:①在公路两侧,均种植了树木,敏感点路段加密种植,公路与沿线景观相容。②设置标识标牌,并加强交通管理,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机动车通行;尾气污染物较大的机动车需在限定时间内通行。③建设单位设置养护处负责路面的清洁工作。 4、固体废弃物:目前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过往车辆乘坐人员及行人产生的垃圾,由当地乡镇环卫部门收集至路边垃圾箱或乡镇垃圾暂存处。 5、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防范措施:(1)公路沿线所有桥梁两侧均加强设置防撞栏,防撞栏高度满足要求,发生交通事故时,可防止事故车辆落入水中。 (2)公路施工及营运期间,公司成****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协调、管理工作。项目应急预案正在编写制作中。 (3)公路沿线安装监控系统,持续监控公路运输状况,如发生事故,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启动相应程序,采取应急措施。 环评批复意见落实情况: 1、项目施工期落实“六必须、六不准”要求。项目施工场地不设不设沥青拌和装置、****搅拌站;配备洒水车定期对公路清扫、洒水除尘;在路基土石方填筑,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过程中,及时对作业面、运输道路洒水降尘;对裸露土地、料场进行临时绿化或用防尘网覆盖。 2、根据现场调查及工程监理总结,项目车辆冲洗废水、施工机械机修废水需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循环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作耕地施肥还田。 3、根据现场调查及工程监理总结,施工期间做好污水管道的防渗处理,无污水渗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衔接良好,无污水“跑、冒、滴、漏”。 4、施工单位选用低噪声机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因工艺要求需夜间施工,必须按流程办理夜间施工许可,并向周边居民公示;根据现场调查及工程监理总结,施工期间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要求。 5、根据调查,施工场地采取了浆砌石护坡、排水沟等相应的水保防治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施工期结束后,对扰动区域采取撒播种草措施。 6、线路工程穿越耕地地段,以桥梁工程代替高路堤工程,减少了主体工程对耕地的占用;施工场地,尤其是施工项目部驻地等,租用附近空置的民房或场地,减少了临时工程占地,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施工场地布置,包括局部施工便道、****工厂,布置在永久用地范围内,减少了临时工程占地,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临时占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占用水田等高产优质耕地,最大限度保护了耕地;对工程占用耕地进行了表土剥离,并妥善保存,表土用于后期路基站场等主体工程绿化覆土用,实现占用耕地的恢复利用;按照土地复垦报告,及时实施场地清理,土地整理,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 7、路面为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敏感点路段限速和禁止鸣笛,并预留噪声监测和治理费用,控制远期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8、道路两侧设置防撞设施、护栏、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事故池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警示标志。项目应急预案正在编写制作中。 9、收费站及管理用房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场地绿化洒水、道路抑尘洒水;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10、公路沿线所有桥梁两侧均加强设置防撞栏,防撞栏高度满足要求,发生交通事故时,可防止事故车辆落入水中;公路施工及营运期间,公司成****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协调、管理工作。项目应急预案正在编写制作中。 |
运营期管理用房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由“化粪池收集处理后作为耕地施肥还田”改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场地绿化洒水、道路抑尘洒水”。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 | 实际建设情况:/ |
/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化粪池 | /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公路两侧形成绿化林带 | 道路红线35m以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道路红线35m以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 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形成绿化林带 | 距高速公路路肩60米处测交通噪声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一、施工期:(1)拆迁房屋、建筑物的建筑垃圾部分用于施工项目部驻地和临时占地场地平整,其余运送****处理场处理,废弃土石方均用于项目回填,不外运。(2)在施工项目部驻地周围建立小型的垃圾临时堆放点,在施工项目部驻地采取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化管理,聘请专人定期清除垃圾,并****处理站待处理,运送途中要避免垃圾的遗撒。同时应该特别注意对临时垃圾堆放点的维护管理,避免垃圾的随意堆放造成垃圾四处散落,同时对堆放点定期喷杀菌、杀虫药水,减少蚊虫和病菌的滋生。由于拟建项目区域为农村,食物残渣等固体废弃物可经堆放、腐熟为农家肥使用,禁止本项目固体废物进入两岔河。二、运营期:生活垃圾由当地乡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同时加强教育和管理,禁止车辆乘坐人员随意丢弃垃圾,并在路边适量设置垃圾桶,方便路人丢弃垃圾,并将集中收集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 | 一、施工期:(1)拆迁房屋、建筑****回收部分用于项目场地内回填,可回****收购站回收处理;废弃土石方均用于项目场地内回填,不外运。(2)食物残渣等固体废弃物可经堆放、腐熟为农家肥使用;项目部驻地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化管理,定期清除垃圾并****处理站处理。(3)转运过程中,运输车辆均配备蓬盖,未发生运输途中洒落情况。无固体废物进入两岔河。二、运营期:主要为过往车辆乘坐人员及行人产生的垃圾,由当地乡镇环卫部门收集至路边垃圾箱或乡镇垃圾暂存处。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1)植物保护措施:①工程设计过程中主要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如下:路基采用低缓坡设计,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路堑挖方充分利用,以减少占压植被和引起水土流失,弃方选择E匝道左侧用地红线范围外凹地进行填平,同时对互通区景观绿化场地填土;桥梁是逢沟设置,基本不做改沟合并,尽量避免因设计不当对河谷阶地的植被造成破坏;在大型临时工程方面,要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体现“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施工项目部驻地选择沿线既有空置房屋或永久用地范围内;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路基和既有公路,横向便道采取拉大间距、少布设的原则,并限制行车路线,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尽量保护沿线植被。严格规划施工便道、施工场地、施工项目部驻地,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走路线的同时,将施工活动范围尽量局限在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防止对施工范围以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工程竣工后将便道、生活营地、生产场地的硬化地面拆除,并洒水固结,恢复原地貌,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对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不仅做好冲刷防护,还要及时清理挖基弃土,疏通、平整河道,以减轻泥石流对附近植被的破坏。③路基边坡、站场区内、桥梁下部、施工便道边坡、施工生产生活区场地内采取撒草籽和种树措施。(2)陆生动物保护措施:①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施工人员入场前应做好环境保护教育及宣传工作,遵守《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捕猎野生动物、破坏动物栖息地。②调查工程施工时段和方式,减少对动物的影响——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正午是鸟类休息时间。为了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开山放炮等。③提高动物通行的措施——在林区边缘采用加密绿化带,防止灯光和噪声对动物的不利影响,加强桥下植被的自然景观恢复,有利于动物适应新的生境。④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保护措施——爬行类保护种主要分布在森林溪流、水塘,桥梁基础施工应注意对其的保护。避免在保护动物分布溪流旁设置施工项目部驻地、堆土场、****工厂等临时工程;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及工程永久用地,施工车辆不得驶出施工便道;及时清理弃渣;设置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3)土地**保护措施:①线路工程穿越耕地地段,主体设计控制路堤的高度,以桥梁工程代替高路堤工程,减少主体工程对耕地的占用。②施工场地,尤其是施工项目部驻地等,尽量租用附近空置的民房或场地,减少临时工程占地,减少对耕地的占用。③施工场地布置,包括局部施工便道,尽量布置在永久用地范围内,减少临时工程占地,减少对耕地的占用。④临时占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不得占用水田等高产优质耕地,最大限度保护耕地。⑤对主体工程占用耕地等土地及其它临时占地,进行表土剥离,妥善保存,为后期复垦创造条件,表土用于后期路基站场等主体工程绿化覆土用,剩余量还用于临时占地的覆土用,实现占用耕地的恢复利用。⑥施工完毕后,按照土地复垦报告,及时实施场地清理,土地整理,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⑦在农田周围施工时,尽量减少施工人员的活动、机械的碾压等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对农田土质的影响;尤其雨季在这些地段施工时,更要对物料堆场采取临时防风、防雨设施,防止临时材料随雨水进入农田,淤积农田。(4)水土保持:项目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及工程特点,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分为互通工程区、施工便道区、施工场地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①互通工程区包括路基工程区、桥涵工程区、管理用房、景观绿化。主体开工前对项目区可剥离表土区域实施表土剥离;对扰动区域裸露面及开挖临时堆土采用防雨布进行遮盖;施工扰动区域施工结束后采取撒播种草措施;桥涵工程区施工场地涉及两岔河,项目涉及两岔河区域沿河床施工扰动区域边沿设置编制袋装土拦挡。施工期为防止降雨产生的径流对路基边坡冲刷,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需临时开挖排(截)水沟,并设临时沉沙池。②施工便道区主体开工前对项目区可剥离表土区域实施表土剥离;对扰动区域裸露面及开挖临时堆土采用防雨布进行遮盖;施工扰动区域施工结束后采取撒播种草措施;沿便道实施临时排水沟,并设临时沉沙池。③施工场地区主体开工前对项目区可剥离表土区域实施表土剥离;对扰动区域裸露面及开挖临时堆土采用防雨布进行遮盖;施工扰动区域施工结束后采取撒播种草措施;临时堆土场地边坡底部设置编制袋装土拦挡;沿堆土场地实施临时排水沟,并设临时沉沙池。④施工生产生活区主体开工前对项目区可剥离表土区域实施表土剥离;对扰动区域裸露面及开挖临时堆土采用防雨布进行遮盖;施工扰动区域施工结束后采取撒播种草措施。 | (1)植物保护措施:工程施工便道、生活营地、生产场地的硬化地面已拆除,并撒草籽复绿;对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做好冲刷防护,及时清理挖基弃土,以减轻泥石流对附近植被的破坏。(2)陆生动物保护措施:①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外来物种的危害及传播途径等相关宣传。②在林区边缘已采用加密绿化带,已加强桥下植被的自然景观恢复。③施工期设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设施,并及时进行清理。(3)土地**保护措施:①线路工程穿越耕地地段,以桥梁工程代替高路堤工程,减少了主体工程对耕地的占用。②施工场地,尤其是施工项目部驻地等,租用附近空置的民房或场地,减少了临时工程占地,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③施工场地布置,包括局部施工便道、****工厂,布置在永久用地范围内,减少了临时工程占地,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④临时占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占用水田等高产优质耕地,最大限度保护了耕地。⑤对工程占用耕地进行了表土剥离,并妥善保存,表土用于后期路基站场等主体工程绿化覆土用,实现占用耕地的恢复利用。⑥按照土地复垦报告,及时实施场地清理,土地整理,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⑦施工期对物料堆场采取覆盖措施,防止临时材料随雨水进入农田,淤积农田。(4)水土保持:①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主要在工程早期的表土剥离堆放及采用袋装土防护坡脚,并用防雨布覆盖。②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均采取了浆砌石护坡、排水沟等相应的水保防治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③施工期结束后,对扰动区域采取撒播种草措施。 |
表7 风险设施
1 | (1)工程措施:跨越水体的大桥应加强桥梁栏杆、防撞墩等结构的强度设计,避免车辆翻入河内。同时,桥面下设置纵向排水管,当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时,纵向排水管可将桥面有毒有害物质的引流至桥梁两端设置的事故应急池+道路边沟,可起到收集、隔离的作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水体;在沿河路段弯道、坡度较大等路段设置防护栏、防撞墩等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车祸的车辆落入水中。(2)管理措施: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严格执行交通部部颁标准JT3130-88《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范》有关危险品运输的规定。①强化有关危险品运输法规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区域内危险品运输管理,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控制的指挥功能,严禁装载剧毒物质的车辆通过本项目道路。②化学危险货物运输实行“准运证”、“驾驶员证”、“押运员”制度。在重要路段设置“减速行驶、安全驾驶”的警示牌。危险品运输车辆应保持安全运输车距,严禁超车、超速。③加强运营期公路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减缓路面径流冲刷污物的数量。制订有毒有害物质外泄的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外泄,应及时处理、清除,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面水体而造成污染事件。 | (1)公路沿线所有桥梁两侧均加强设置防撞栏,防撞栏高度满足要求,发生交通事故时,可防止事故车辆落入水中。 (2)公路施工及营运期间,公司成****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协调、管理工作。项目应急预案正在编写制作中。 (3)公路沿线安装监控系统,持续监控公路运输状况,如发生事故,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启动相应程序,采取应急措施。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环保搬迁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区域削减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功能置换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其他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相关公告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