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为2025年,目标年为2035年。
本次规划范围为****水岭根村全部国土空间,规划面积为862.4631公顷。
规划构建“两核一轴三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其中,
“两核”:梅溪岭综合服务核和处士峰重点发展核;
“一轴”:茶乡药谷宜养轴;
“三区”:高山茶药颐养区、现代农业发展区、山居林果休闲区。
规划范围内无生态保护红线。
至规划期末,生态用地由569.66公顷调整至570.62公顷。
1、林地规划
规划区内省级生态公益林481.02公顷。规划期间,林地通过耕地功能恢复减少0.54公顷,此外建设项目占用林地2.39公顷,按照“先补后占”原则落实项目。
规划期间,按照“与周边地类连片”的原则,0.63****基地通过复垦补充为林地。
至规划期末林地面积为568.90公顷。
2、陆地水域规划
(1)河流水面
按照生态保护的原则,对规划区内的雅坑支流进行日常维护,通过疏**道、生态岸坡和防护林的维护建设,保障其生态景观和农业灌溉功能。
至规划期末,河流水面未发生变化,面积为0.10公顷。
(2)坑塘水面
规划期间对****水库及其他坑塘水面进行日常维护,保障其生态景观和农业灌溉功能,通过零星园地垦造项目和城镇村属性调整,新增坑塘水面0.10公顷。
至规划期末坑塘水面面积为1.63公顷。
村域范围内落实永久基本农田36.93公顷。
至规划期末,农业用地由279.78公顷调整至282.48公顷。
1、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1)耕地保护规划
通过垦造耕地、耕地功能恢复以及村庄复垦,至2035年,规划区耕地图斑数由基期年的39块下降至33块,耕地平均图斑面积由基期年的1.20公顷提升至1.44公顷,耕地连片度有所提升。
耕地补充主要来源为垦造耕地,共计15.17公顷;其次耕地功能恢复1.84公顷,建设用地复垦3.67公顷。本次规划未占用耕地。
至规划期末,耕地面积为58.17公顷。
(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严格保护规划区内永久基本农田,将有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至规划期末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6.93公顷。
2、园地规划
规划期内,对规划区内耕作条件较好的园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垦造耕地减少15.17公顷,耕地功能恢复1.31公顷园地为耕地,建设占用园地1.86公顷。
规划期间对现有园地空间加强利用,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做优做强水果、茶叶、黄精等产业,****基地,进一步带动村民就业,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发展。建设用地复垦考虑到与周边地类连片的情况,本次规划通过复垦补充3.12公顷园地。
至规划期末,园地面积为206.43公顷。
本次规划划定村庄建设边界8.94公顷。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体现多用途性,规划期间****中心村集聚,积极盘活村内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开展旧村改造工程,完善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村庄环境。至规划期末,建设用地调整至9.36公顷。
规划期间,共实施常态化林地保护568.90公顷,植树造林工程3.16公顷,常态化水系维护1.73公顷。
规划期内,共实施垦造耕地15.17公顷,垦造水域0.02公顷,耕地功能恢复工程1.84公顷。
同时协同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新增耕地同步建成高标准农田。
根据村庄发展需求,以及用地节约集约的要求,对零散的破旧废弃农居点进行腾退,结合周边地类,出于用地连片度考虑,复垦为耕地、林地或园地,达到村庄建设空间集约高效、农业空间耕地连片。
(1)建设用地复垦:规划期间,共实施建设用地复垦7.92公顷。
(2)安置区建设:规划期间,拟在梅溪岭自然村建设一处规模为1.60公顷的安置区块,安置区块内新增建设用地1.59公顷,盘活低效用地0.01公顷。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便民以及改善人居环境,增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亮色,拟于梅溪岭****广场,总规模为0.13公顷。
(3)产业用地保障:规划期间,借助区位优势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积极推进健康颐养旅游业发展,共新增产业用地3.71公顷,其中盘活建设用地1.22公顷,主要用于沿主路的民宿建设和处士峰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4)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期间,拟**一处0.05公顷的X波段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工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气象管理保障和气象观测、预报、信息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象宣传教育、气象法规建设等用途。
1、交通设施规划
(1)道路交通
道路网规划维持现状村庄道路网骨架基础上优化调整,联通部分断头路,形成环式与尽端式相结合的路网体系。规划形成东西贯通的道路网系统。
(2)对外交通
现状乡道为村庄主要对外道路。
(3)村内交通
村内干路:红线宽度7米,无人行道;
村内支路:红线宽度3-6米,无人行道。
(4)游步道
按照旅游线路规划,沿处士峰景区形成的游步道,宽度按照1.5-2m的标准建设,主要服务于游客慢行,以及村庄内居民散步、休闲使用。
(5)公共交通
结合道路,规划新增1处进村公交站。
(6)停车设施
鼓励农用车、小汽车结合宅院分散停放,新**置住宅利用一层停车库停放;保留1处公共停车位,规划2处公共停车位,服务于村庄居民日常停车需求。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中心,****中心、****中心****中心合并设置。水岭根****卫生院15分钟服务范围内,**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村内全覆盖,不再单独配建卫生室;幼儿园、小学与**街道共享,不单独配建。
规划在安置区二期完善及**公共服务设施:****广场、****广场设置健身设施、****超市****服务站、邮政代办功能)。
3、给水工程规划
现状村庄由单村供水工程供水,规划安置区主水管接入水岭根村单村供水工程,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划社区自来水管网由村庄东侧市政主管接入,规划安置区二期供水管管径为DN200及DN100,每户由给水支管入户。
4、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为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污水管网布置:在安置区二期西南侧**1处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标准按一级A排放;同步埋设污水管道,规划管径dn400,依据地形采用重力流排入污水处理设施。
雨水排放设施:根据规划区现状特点,按照就近排放原则,采用地面径流和沟渠排进河道或灌溉水渠中。
5、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电力规划:水岭根村规划保留现状10kV变压器布局。乡村居民点供电采用10KV****电站引入,在居民点外采用架空钢芯铝铰线敷设,进入居住区后采用架空绝缘线或电缆敷设。
通讯工程:通信网络采用有线与无线多种接入方式,铜缆、光缆、微波、卫星等多种手段发展农村通信,扩大基站和网络的覆盖范围,尝试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有条件的乡村通讯电缆宜采用穿管埋地敷设。
广电工程:乡村有线电视、广播网络全面覆盖,户户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广播管线应与电话、网络同路敷设。
6、环卫工程规划
垃圾分类收集:水岭根村规划保留现状已建垃圾收集点;规划在安置区二期共布置3处垃圾收集点。
公共厕所:水岭根村规划****村委会公共厕所和处士峰景区公共厕所各一处,****广场**一处公共厕所。
7、消防规划
规划期间,村庄需购置消防灭火设备作日常应急备用,****村委会、安置区二期、杨易自然村和处士峰景区配备微型消防设施。规划安置区二期结合给水管网设置7处消防栓,覆盖范围80m,实现安置区二期范围内全覆盖。
8、防洪排涝规划
村庄防洪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
9、抗震防治规划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生命线工程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按提高一度(7度)的抗震要求设防。
10、避灾疏散规划
****中心****中心,主要村庄道路为应急疏散通道,主****广场和**街道。针对村庄位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内,安置区、**和翻新村民自建房在建设过程中需通过二次评估,适度增设挡土墙等地灾治理工程,防止灾害进一步发展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村庄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公服建筑为一级。对村庄地灾点和聚居点定期开展地质灾害的巡查和核查工作,严格值班值守工作制度,确保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健全突发地灾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按照“宣教常态化,科普多渠道”的总体要求,通过科普宣传,达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入千家万户的目的,切实提高村民防灾避险意识。
近期重点推进生态修复、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等项目建设。
项目实施统筹计划表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规模/公顷 | 资金来源 | 计划投资/万元 | 实施期限 | |
1 | 农用地整治 | 垦造耕地 | ****水岭根村垦造耕地项目(一期) | 4.31 | 财政资金 | 646 | 2025年 |
2 | 生态修复整治项目 | 林地保护 | ****水岭根村常态化林地保护 | 568.9 | 财政资金 | 10 | 2025年 |
3 | 水系维护 | ****水岭根村常态化水系维护 | 1.73 | 财政资金 | 10 | 2025年 | |
4 | 建设用地这整治项目 | 基础设施建设 | **区X波段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工程项目 | 0.05 | 财政资金 | 1550 | 2025年 |
5 | 产业建设 | ****水岭根村民宿带建设项目(一期) | 0.03 | 社会资金 | 50 | 2025年 | |
6 | 农村居民点建设 | **街道水岭根村梅溪岭安置区(二期)建设项目 | 1.6 | 村民自筹 | 4500 | 2025年 | |
7 | 建设用地复垦 | ****水岭根村复垦项目(一期) | 0.16 | 财政资金 | 19 | 2025年 |